建構主義知識體系的歷史演變_第1頁
建構主義知識體系的歷史演變_第2頁
建構主義知識體系的歷史演變_第3頁
建構主義知識體系的歷史演變_第4頁
建構主義知識體系的歷史演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構主義知識體系的歷史演變

社會建構主義(簡稱建構主義)是中國當前國際關系理論研究的最重要流派。它與現(xiàn)實主義和自由制度主義一起形成了國民政府的“三輛車”。如果說現(xiàn)實主義關注的焦點是權力,自由制度主義強調(diào)的是交易成本,那么建構主義則把文化作為其主要研究對象。從學科與知識的譜系觀之,現(xiàn)實主義往往被稱為權力政治學,自由主義則常常與政治經(jīng)濟學聯(lián)系,而建構主義可稱得上是政治社會學的發(fā)展。本文共分四個部分,闡述建構主義的知識體系、理論貢獻與批評、近年發(fā)展路向以及在中國的樂觀前途。一建設導向的知識體系1.“建構主義”和““現(xiàn)象的世界”在進入國關理論之前,“建構主義”一詞曾在心理學、語言學、社會心理學、哲學甚至建筑學、教育學等學科中使用過。就一般的現(xiàn)代意義上講,我們能夠?qū)ⅰ敖嬛髁x”的詞源追溯到美國學者彼德·伯爾格和托馬斯·魯克曼在1966年出版的《現(xiàn)實的社會建構:論知識社會學》中。1無獨有偶,瑞士著名心理學家和發(fā)生論結構主義語言學家皮亞杰,也在類似的意義上使用過“建構”和“建構主義”。皮亞杰最初用“建構”和“建構主義”陳述這樣一種認識發(fā)生論觀念,即“認識既不能看做是主體內(nèi)部結構中預先決定的,也不能看做是客體原有特性預先設定的,認識起因于有效地和不斷的建構”,2建構主義反對只講主體或只講客體,而是重視主客體的互動,即實踐活動,這種實踐當然沒有完全上升到社會學意義上的實踐。80年代后現(xiàn)代主義特別是解構主義在美國的流行,間接地賦予了“建構主義”以新的含義。1987年,立場較為溫和的后現(xiàn)代主義學者考那利在《全球政治的認同與差異》一文中提出,解構必然同時與建構相結合。1989年,著名的國際政治社會學者奧那夫出版了《我們締造的世界》一書,運用吉登斯等人的“結構化理論”,以施動者——結構(agency-structure)的“雙重不可通約性”或“共同決定的不可通約性”為切入點,倡導以跨學科的方法研究世界政治,首次在國際關系學意義上使用了“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1至1999年溫特發(fā)表《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建構主義通過10年的發(fā)展,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知識體系??傮w上講,建構主義強調(diào)世界的社會本體和國際體系的文化屬性,強調(diào)文化、規(guī)范、認同、實踐、主體間性、知識等社會性因素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建構主義的知識體系可概括為“23144”,即兩個發(fā)展階段、三次學術論戰(zhàn)、一種主要研究方法、四個流派和四大研究領域。2.解構階段:話語霸權地位的新自由主義對新設置的新解讀80年代的“解構”階段和90年代的“建構”階段。80年代各種反實證主義和人文主義思潮泛起,理查德·阿什利、羅伯特·科克斯等借鑒、應用批判社會理論和后現(xiàn)代理論,對居于話語霸權地位的新現(xiàn)實主義展開了長時間、多方位、大縱深的猛烈抨擊,將其基本概念如無政府狀態(tài)、主權、國家、制度、權力、利益、安全等一一解構,并賦予了新的含義,這長達10年的理論批判可稱為“解構階段”;1989年前后,奧那夫、溫特等學者意識到“只破不立”的理論批判不能代替理論建設,應該在解構原有主流國關理論的同時,汲取各種理論包括新現(xiàn)實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長處,進行一次國關理論的理論綜合,開始重視國際關系運行規(guī)律研究和實證研究,建構主義本身進入“建構”階段。3.第二次爭論:新制度主義vs舊制度主義第一次是指80年代以批判理論、后現(xiàn)代主義身份,在新自由主義的加盟下,與新現(xiàn)實主義論戰(zhàn),爭論核心是要不要社會進程分析,要不要國家中心主義,要不要實證主義,功能主義有多大缺陷等等;2第二次論戰(zhàn)于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展開,主要反對新自由主義理論,兩者的分歧主要在于制度是構成性的,還是管制性的,是僅能向行為體施加外在約束,還是可以深入到行為體的認同與利益中去,這種影響是因果性還是非因果性的,等等,實際上是新制度主義與舊制度主義之爭;3第三次論戰(zhàn)是指,90年代的絕大部分時期內(nèi),建構主義內(nèi)部形成了論戰(zhàn)的態(tài)勢,4以阿什利為代表的后現(xiàn)代主義者,堅持建構主義原有的批判功能和激進立場,反對與主流理論進行方法論和認識論的妥協(xié),而以溫特、奧德勒和卡贊斯坦等則持相反態(tài)度。4.國際關系的社會學分析建構主義雖然不時從語言學、心理學和后現(xiàn)代主義汲取知識,但主要采取社會學方法,故又常常稱為社會建構主義。建構主義并不排斥方法論個體主義(即經(jīng)濟學方法論),有時還宣揚個體從結構中的解放,但主要關注的還是社會化及其產(chǎn)物對于個體的構成作用,強調(diào)國際關系中的社會化與制度化。涂爾干的社會事實理論、韋伯的政治社會學、米德的符號互動理論、哈貝馬斯的社會批判理論以及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都是建構主義的主要方法論來源。從社會學方法出發(fā),建構主義實際對國際關系進行了全面的國際政治社會學解讀。建構主義的基本概念是國際政治文化、國際規(guī)范、國際認同。文化、規(guī)范與認同皆由社會建構而成,均指國際行為體在社會互動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共識。離開了這些共識,人們就無法解釋國際關系中任何事項的意義。在權力結構與信息環(huán)境一定的情況下,文化的意義就會明顯上升。5.反對西方主流理論對國際政治的影響按照美國學者溫特等人的分法:一是以阿什利為代表的激進建構主義;二是溫特一派可稱為主流建構主義;三是以約翰·拉格為代表的現(xiàn)代性建構主義,既反對“徹底”的后現(xiàn)代主義,也反對向主流理論的過分妥協(xié),無意構筑一個完整學說體系,而在一些具體的理論領域如國際權威、國際制度化、國際合法性、時間性與空間性對國際政治研究的意義等方面頗有建樹;四是女權主義建構主義,它與以上三派均有聯(lián)系,但更多地偏向激進建構主義,它認為國際政治本質(zhì)很大程度上是由性別化的男性統(tǒng)治、社會態(tài)度及其互動關系建構而成的。但總的看來,建構主義主要分激進建構主義和主流建構主義兩支。6.方法論的建構主流建構主義主要研究元理論、國家利益理論、國際體系理論(包括國際體系轉(zhuǎn)換理論)以及國際和平理論。建構主義元理論是指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是統(tǒng)帥和指導具體國際政治分析的立場、原則和方法。這“三論”中建構主義最引以為自豪的是所謂“本體論革命”,即認為國際關系體系不全是新現(xiàn)實主義或新自由主義所主張的物質(zhì)本體,而具有觀念本體或社會本體的重要內(nèi)容,這在國際關系理論研究中是一項革命性的論點。在認識論中,主流建構主義在強調(diào)社會事項的主體間性和非因果性的同時,開始承認社會事項也有客觀實在性和規(guī)律性,這為科學研究與實證分析留下空間,是向主流理論的一大妥協(xié)。在方法論上主流建構主義極力調(diào)和方法論個體主義和方法論整體主義、人文主義與科學主義,以求得主流理論的承認和自身理論的完善。建構主義的國家利益論認為,國家利益不是由權力界定的,而是由認同或身份界定的,受到社會化和國際規(guī)范的巨大影響。在許多情況下,國家利益常常是國家從國際社會中學習的結果。國家利益不僅包含著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經(jīng)濟利益,還包含著精神利益,國家自尊應該成為國家利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利只是國家利益的一種,是在集體認同缺位的情況下的利益表象,而在集體認同在場的情況下,利他主義就會更多地決定國家利益的特征與內(nèi)容,在社會互動頻率急增和相互依存日益發(fā)展的時代,集體認同和集體利益生成的可能性增大,國家利益中的價值理性越來越凸現(xiàn)。建構主義的國際體系理論認為,國際體系既是物質(zhì)結構,又是文化結構,但是后者更具決定性,不同的文化結構構成不同的國際體系,國際體系存在著三種主要模式,即:以“人人為戰(zhàn)、弱肉強食”為主要內(nèi)容的霍布斯式國際體系,以主權制度相互尊重和武力手段有限性原則為主要內(nèi)容的洛克式國際體系,以及不以武力為解決彼此間爭端手段、奉行集體安全的康德式國際體系。建構主義認為,體系是可以轉(zhuǎn)換的,相互依存、共同命運、同質(zhì)化以及自我克制等四個因素是目前國際體系轉(zhuǎn)換的關鍵性變量,其中前三者是有效因素,后者是使動因素,使動因素參與的可能性及力度越大,有效因素就越能發(fā)揮作用,體系轉(zhuǎn)換的可能性就越大。建構主義的國際和平理論主張,最好的和平不是來自強權或霸權下的強制約束,也不是源于根據(jù)收益/成本計算而來的社會契約規(guī)范,而來自各主體間的互信和集體認同。它認為,國際社會中,國家間互動最終能夠形成一系列的多元安全共同體,這些國際共同體可以對“安全困境”和安全政治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在共同體內(nèi)各成員國培育出和平的性情,形成一種濃厚的共同體感,產(chǎn)生出不以戰(zhàn)爭手段解決彼此間爭端的強烈互信,從而不但造就了一種國際秩序,而且能夠締建一種有關和平變遷的穩(wěn)固預期。二建構主義的理論貢獻與學術界的批評1.理論貢獻國際政治的社會學研究處于研究初始和不系統(tǒng)階段長期以來,主流國關理論較為重視物質(zhì)力量,特別是軍事力量和經(jīng)濟力量或稱綜合國力對比對于國際關系的絕對意義,而把文化、規(guī)范或意識形態(tài)結構等這些“社會化”的因素置于從屬、被支配的地位。20世紀50至70年代,以高爾圖、博爾丁等為代表的戰(zhàn)后北歐學派、以雷蒙·阿隆為代表的法國學派、以赫德利·布爾和馬丁·懷特為代表的英國學派均以社會學方法研究國際政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就整體而言,在建構主義發(fā)端之前,國際政治社會學研究一直處于初始和不系統(tǒng)階段。5相比之下,建構主義更具全面性、系統(tǒng)性和學科意識,它從認識論、方法論上升到本體論,涉及無政府狀態(tài)、實踐、國家、身份、利益、權力、主權、制度等幾乎所有的基本概念,企圖以社會學的最新工具,達到一種國際政治社會學研究的新的理論綜合?!胺此紝W派”的學術要求在國際關系理論界,新現(xiàn)實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先后于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期逐漸成為國關理論的主要流派,兩者均受自然主義影響甚深,奉行理性主義(與工具理性密切聯(lián)系的理性主義)和實證主義。80年代以來,國關學界的“反思學派”,企圖以社會批判精神和高揚“實踐理性”為口號,要求學界重新重視國際關系的社會歷史性、人文性以及反思性,適當?shù)財[脫實證主義和工具理性對于國際關系研究的統(tǒng)治。建構主義的努力,已經(jīng)促使國外學界重新嚴肅地考慮實踐對于國際關系的本體意義和方法論意義。國際關系學視角下的合作意識一方面,建構主義從社會學和社會哲學等學科中借鑒并改造了大量詞匯,如構成性、話語、譜系學、解構、社會化、制度化、合法性、主體間性、實踐理性等等,這些概念豐富了國際關系學的視角。另一方面,以權力、利益和認同三個核心加以綜合或互補的合作意識日益凸現(xiàn)出來?!袄硇灾髁x和建構主義是能夠在一些關鍵點上互為補充的理論取向”(基歐漢語)。新現(xiàn)實主義、新自由主義與建構主義各有所長,前者長于權力分析,中者善于制度研究,后者則以文化透視見著,共同成為國關理論界的“三駕馬車”。2.建構主義的分析方法研究建構主義備受指責的缺點,首先就是實證研究不足的問題。建構主義早年經(jīng)歷了反實證主義運動,對定量研究及歷史個案考察做得不夠。為改變這種不利狀況,1996年芬那莫爾(Finnermore)出版了《國際社會中的國家利益》,1998年奧德勒等人出版了《安全共同體》,兩者均選取了許多歷史與現(xiàn)實中的個案(綠色和平組織、聯(lián)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行為以及當前的歐美、美以、南美、東南亞等8個安全共同體)來說明社會化對于利益的影響和安全共同體的可能性,為主流建構主義的實證研究開辟了道路。但是,建構主義的本體論立場決定了它的主要優(yōu)長在于國際關系的構成性和主體間性研究,而不是在觀念、認同與行為之間找出因果關系。其次,建構主義對方法論個體主義重視不夠。以溫特為代表的建構主義,用社會學方法對國際政治進行重讀,原本是為了糾正新現(xiàn)實主義與新自由主義從理性主義出發(fā)對方法論個體主義的過分依靠,試圖建立哲學方法論上的“中庸之道”。但在具體的理論建設與實踐中,主流建構主義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未能守住這種平衡的標準,矯枉過正,基本上倒向了結構主義和方法論整體主義,一定程度上背離對結構化理論的遵循,最終成為一種結構主義理論。“結果是,建構主義雖然在論述行為與認同的客觀基礎方面頗為擅長,但微觀層面卻十分薄弱。可見,它未能系統(tǒng)地探究規(guī)范如何與施動者相聯(lián)系。”6再次,建構主義對國內(nèi)政治實踐的認同研究和利益研究關注不夠。從一定意義上講,(主流)建構主義作為一種研究身份(認同)政治的社會學理論,基本忽略了對國內(nèi)政治社會實踐的指涉。溫特明確指出國家認同有四種類型,即實體認同、類型認同、角色認同與集體認同,但認定國際政治中應主要研究角色認同與集體認同,理由是它們關系到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社會化、制度化以及國家間互動作用和互相承認的問題,而實體認同與類型認同主要涉及國內(nèi)政治的社會運動與政治體制的選擇,屬國內(nèi)政治學的范疇,不會影響到國際政治中的國家行為與國際體系性質(zhì)。這顯然是有疑問的,非但實體認同與類型認同,任何國家認同都有著國內(nèi)互動的含義,一個完整的認同研究離不開國際互動、國內(nèi)互動的綜合考慮。三近年來,建構主義的新發(fā)展溫特的《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發(fā)表以來,建構主義研究大致上形成了多路進軍的態(tài)勢,主要有內(nèi)涵式發(fā)展和外延式發(fā)展兩個路向。1.國內(nèi)外學者關于建構主義的研究所謂內(nèi)涵式發(fā)展,就建構主義而言,指理論為了達到成熟與系統(tǒng)的水平,不斷地豐富自身內(nèi)涵,向認識論、方法論、本體論、價值論、目的論全面發(fā)展,完善解釋、說明、預測的理論功能,形成一種標準的社會科學理論。國內(nèi)外學者研究建構主義的主要精力多居于此。代表性的研究有以下三個方面。世界國家的形成:從宏觀結構到多元主義溫特于2003年撰寫了一篇長達17448字的理論長文,命名為《世界國家的出現(xiàn)是歷史的必然》。該文認為:長期以來,學界忽視了一種非科學主義的、目的論的說明方法。隨著自我組織理論的最近復興,這種研究方法有必要加以重視。根據(jù)這種目的論方法,一個對有組織暴力具有全球性合法壟斷權的世界國家必將形成。因為,從微觀性動態(tài)角度來看,無數(shù)個體與族群要求自我承認的斗爭形成了推動世界國家形成的強大動力;從宏觀性邊界條件角度來看,無政府邏輯作用下的軍事技術與戰(zhàn)爭形態(tài)發(fā)展越來越具有毀滅性,這種毀滅性發(fā)展趨勢為上述要求自我承認的斗爭提供了傳播條件,促進了世界性的集體認同,并最終造就了世界國家。世界國家的形成是一種較長的歷史進程,大概要經(jīng)過國際體系、國際社會、世界社會、集體安全、世界國家等五個階段的進化,歷時近200年之久。7溫特的上述世界國家論,進一步表明了主流建構主義向主流靠攏的立場:其一,堅持運用結構主義的方法,綜合運用宏觀結構與微觀結構的動力因素與外在條件;其二,運用說明的方法,對未來的世界政治發(fā)展的結局與時限提出預測;其三,提出了明確的政策建議,倡導一種多邊主義的美國大戰(zhàn)略。溫特的上述研究表明,主流建構主義向科學主義靠攏的意志更加堅定了?!吧鐣睢钡摹拔幕蹦J?0年代末,奧那夫曾借鑒過后期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和塞爾的“言語行為”理論。德國學派繼承了奧那夫的研究成果,并將哈貝馬斯的“交往理性”理論加以應用。該流派認為,語言不僅表述了世界,而且通過多方面促成行為而創(chuàng)造了世界,語言不是人們研究世界的中立性手段,它本身就是行動。社會行動中存在著三種邏輯,即后果的邏輯、相宜的邏輯以及辯論的邏輯,前者強調(diào)個體利益的不變性,個體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中者強調(diào)利益與具體情勢相結合,強調(diào)規(guī)范對于利益的可塑性,后者則認為交往互動中個體利益可以改變并進而達到一種理性共識??傊?世界上具有溝通理性的行為體能夠通過言語行為建構起社會規(guī)則與社會共識(見表1)。8第三,方法論對個體主義與單位認同的內(nèi)生研究這方面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還不夠。(表2)92.從不同的學術視野和發(fā)展的高度,看前后開展范式理論發(fā)展的基礎外延式發(fā)展,主要是指以建構主義理論成就為基礎,向更深和更廣的學術視野自然延伸,從而為較建構主義更高層次的范式理論發(fā)展提供學術支持。目前,這方面研究在中國比較突出。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論范式建構主義不完全等同于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論,因為目前它的經(jīng)驗性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國際規(guī)范對國家身份和利益形成的功能性研究方面,還沒有意識到要將世界政治文化范疇的內(nèi)容進行統(tǒng)合性理論研究并使之理論化,成為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論范式。要建立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論,則需要超越建構主義。如何超越呢?不但要繼續(xù)像目前的建構主義那樣繼續(xù)研究文化對國家或非國家行為體的身份、利益和行為的影響(文化的功能),而且還要深入研究另外兩個方面,即文化的形成以及文化形成的動力。建構主義只承認體系文化,不注意單位文化,我們有必要建立起一種連接宏觀與微觀的中觀文化理論,同時,也很有必要把文化力研究作為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論研究的核心內(nèi)容。10ccs的研究對象如前文所述,建構主義推動了國際政治社會學(IPS)研究進入學科醞釀階段。建構主義只是IPS中的一支,我們有必要以建構主義為基礎,以實踐唯物主義為指導,從歷史社會學、世界體系理論、國際社會學派,甚至主流國關理論的某些社會學研究獲取新的資源,建構系統(tǒng)的國際政治社會學。筆者認為,IPS的主要研究對象應該包括:國際政治生活的社會實踐本體性、國際社會的起源與變遷、國際經(jīng)濟關系與國際社會的關系、國內(nèi)社會與國際政治的關系、國際社會與國內(nèi)政治的關系;國際政治中的社會化、制度化、國際共同體及其權威、全球市民社會與國際治理,等等。研究IPS,關鍵要研究“國際政治文化”。文化與社會學相對,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學相對,國際政治文化與國際政治社會學相對。在社會學中,文化主要針對個人而言;在政治社會學中,政治文化主要針對民族而言;在國際政治社會學中,國際政治文化主要針對國際共同體或國際社會而言。國際政治文化主要指,國際社會發(fā)展到某一階段所達到的對國際關系、國際政治、國際秩序、國際道義、戰(zhàn)爭與和平、生存與發(fā)展、國際交往、國際權威與國際治理等一系列關乎人類社會生存與發(fā)展的基本問題,所擁有的最低限度的共識。11多元視角與綜合的理論視角三義合一,或言建構主義的綜合性發(fā)展,是指學界近年來試圖推動建構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自由主義一體化、交叉化進而造就巨型理論的學術努力。隨著國際政治經(jīng)濟文化相互依賴的深度發(fā)展以及國際社會的多元發(fā)展,學界過去那種各自為是、彼此取代、話語霸權的理念基礎日益薄弱,人們企圖把以權力為核心概念的理論(現(xiàn)實主義)、著眼成本收益的理論(自由主義)以及以文化作為基本范疇的理論(建構主義)綜合成一個集大成的理論。“要想對現(xiàn)實做出全面的解釋,就必須進行新思維,方式之一就是運用多元的視角與綜合的理論觀點。之所以需要如此,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作為理論說明對象的國際體系和國際關系行為體的行為都具有多元和復合的屬性?!?2四建構主義在中國的前景1.從研究內(nèi)容看,可分為研究機構與大學,從理論研究和案例研究兩大課題主流理論是指學界在某一個時期用來解釋、說明、預測國際關系發(fā)展的主要理論工具,它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目前美國國關學界的主流理論是新現(xiàn)實主義與新自由制度主義。建構主義研究在最近四五年的時間內(nèi)迅速占據(jù)中國大學、研究所、雜志社話語陣地,“截止到2003年2月,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共出版學術著作7部,其中譯著3部,專著2部,包含建構主義內(nèi)容的西方理論概論性著作2部;在主要刊物上公開發(fā)表的相關論文共42篇,其中譯文4篇,理論研究文章28篇,案例研究文章10篇?!?3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成果涉及社科院、外交部、國防部以及高教學府等幾乎所有研究機構與大學,發(fā)表陣地遍及各主要國際關系理論雜志,而且在政策建議里已明確地涉及對日新思維、伙伴戰(zhàn)略、和平崛起等戰(zhàn)略議題。單就論文發(fā)表一項,可能是美國近10年同項數(shù)量的總和。我們從上述關于近年建構主義研究的不完全統(tǒng)計結果,就可以管窺中國學術界之“建構主義革命”聲勢。美國的邊緣理論到中國后一躍成為主流,看似一種戲劇化的革命性發(fā)展,實則符合學術與思想的傳播規(guī)律。從世界宗教史上看,佛教雖然起源于印度,但未盛行于印度,反而在富有儒道傳統(tǒng)的中華大地上大行其道;從政治思想史上看,馬克思主義的發(fā)源地是德意志民族,但世界大戰(zhàn)沒有在德國引發(fā)社會主義革命,反而成為以俄羅斯等東方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從國際關系理論史看,國際關系理論之花本是英國栽培,結果卻在美國。英國第一個在大學開設了國際關系學科,擁有了卡爾、巴特菲特德、曼寧等第一批最優(yōu)秀的國際理論家,出版了《二十年危機》等第一批國際關系經(jīng)典著作,但是最終成為國際關系理論中心的不是英國,而是美國。理論發(fā)展中“A地開花,B地結果”的現(xiàn)象十分突出,雖然有諸種原因,但社會文化因素無疑是不可忽視的。建構主義在中國的命運不是偶然的,具有必然性,而構成其必然性的因素之一是中國具備發(fā)展建構主義的社會土壤。2.“文化說”的理論溯源中國社會有什么特點?我們認為,可以從中國社會的靜態(tài)、動態(tài)與個體組成三個方面來加以理解。首先,從中國社會的長時段看,中國本質(zhì)上是一個以文化為中軸的超大社會,換言之,主導中國社會秩序的不是制度,不是民族國家,而是文化。東學西漸和西學東漸之時,中外學者反觀中國社會,都普遍認為中國與其說是一個國家,不如說是一個文明共同體。共同體下的人們彼此相聯(lián)的根本,不是國家觀念,而是人們的文化宗教信仰紐帶。人們對國家興衰的憂患,遠不及對于文化倫理支柱崩潰的憂患。中國人對待本社會的觀點如此,對待世界的觀點也是如此。從中國社會的動態(tài)觀點來看,中國社會不僅處于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關鍵的社會轉(zhuǎn)型期,而且還要全面地融入世界和國際社會,積極應對全球化的各種戰(zhàn)略機遇與文化壓力。社會轉(zhuǎn)型過程中出現(xiàn)了種種問題,表面上牽涉政治改革、經(jīng)濟秩序和制度建設之大義,實際上離不開社會環(huán)境,核心是要建立一種什么樣的法治精神、政治文化和外交文化。也就是說,全球化、融入世界與社會轉(zhuǎn)型三重背景下的中國外交,客觀上需要一種政治社會學取向的國關理論。這種國內(nèi)需求背景下,建構主義的東來可謂一拍即合。從中國社會的個體組成來看,中國人的交往觀與世界觀多是理想主義本位的,無論是對于戰(zhàn)爭、和平還是人際交往,都追求“仁”、“禮”、“慎”的境界,“禮之用,和為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德來遠”等等,總起來也就是講道德至上主義,反對強權政治。上升到族際關系和國際關系上,就是“不治主義”以及朝貢國際體系。朝貢體系雖然有著現(xiàn)實主義的成分,但主要體現(xiàn)了理想主義的情懷。理想主義與建構主義在認識論、本體論與方法論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對道德觀念與理性目標的推崇,往往是建構美好世界秩序的開始。中國社會上述幾個方面的特點,從最深層處都與建構主義的旨趣無不密切相關,因此,建構主義風行中國并不為怪。3.“反恐”是21世紀初世界秩序的認同基礎建構主義在中國的樂觀前途,不僅因為中國具備了使建構主義上升為主流理論的社會土壤,還因為它能夠在世界秩序、中國和平崛起以及臺灣問題方面有著較強的解釋力。就國際政治而言,伊拉克戰(zhàn)爭、朝鮮核危機、美日同盟、美歐關系、國際反恐、民族分裂主義等,實際上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各國之間的意識形態(tài)、文化和觀念體系的沖突與合作。離開了社會學視角,就不可能對之進行全面深入的把握。14比如世界秩序問題。華爾茲、基辛格等現(xiàn)實主義學者把世界秩序視為大國間的權力分配,基歐漢認為不能僅僅應該結合國際關系中的制度因素和非權力因素研究世界秩序。而建構主義和國際政治社會學認為應該進一步考慮大國認同體系對于世界秩序的意義。具體到目前的世界秩序,美國政府企圖從反恐宣傳和一系列的國際社會反對恐怖主義活動,來強調(diào)和統(tǒng)一大國之間在反恐問題上的立場和觀念,力圖把反恐塑造成一種新型的意識形態(tài),正如19世紀初的“反革命”和20世紀初的“反蘇”一樣,努力把“反恐”作為21世紀初世界秩序的認同基礎(表3)。15又如中國和平崛起問題。就理論而言,和平崛起實際上就是探討霸權國與新興大國如何和平地實現(xiàn)權力轉(zhuǎn)換的問題,不過在中國語境里增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