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田開發(fā)地質基礎-第6章-油層對比課件_第1頁
油氣田開發(fā)地質基礎-第6章-油層對比課件_第2頁
油氣田開發(fā)地質基礎-第6章-油層對比課件_第3頁
油氣田開發(fā)地質基礎-第6章-油層對比課件_第4頁
油氣田開發(fā)地質基礎-第6章-油層對比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章油層分層對比

油氣田進入到詳探階段以后,人們把地質研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油(氣)層研究上來,縱向上詳細劃分油層,橫向上掌握其分布范圍及變化規(guī)律,此項工作即為油層對比。油層對比是油田地質研究的基礎。對于油氣田的勘探和開發(fā)均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一節(jié)油層對比的概念

一、油層分層對比的概念

油層分層對比:指在一個油田范圍內(nèi),對區(qū)域地層對比時已確定的含油層系中油層進行分層對比。

縱向上油層單元劃分

橫向上油層單元對比分層對比10/1/20231第6章油層分層對比分層對比8/7/2023110/1/202328/7/20232圖9-1油層組及砂層組對比示意圖10/1/20233圖9-1油層組及砂層組對比示意圖8/7/20233

區(qū)域地層對比油層對比是在的基礎上進行的。油氣層識別油層對比:是在區(qū)域地層對比基礎上進行的,即一個地區(qū)只有在大套地層對比清楚、確定出含油層系的前提下,然后才能開展油層對比工作。油層對比實質上是地層對比在油層內(nèi)部的繼續(xù)和深化,它和區(qū)域地層對比不論在對比所依據(jù)的基礎理論、還是基本方法上都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只不過油層對比要求的精度更高,對比單元劃分的更細,對比所用資料更豐富、選用方法綜合性更強。區(qū)域地層對比:它是以大套地層,如界、系、統(tǒng)、組、段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古生物化石、巖石、重礦物、構造、地震等進行地層的縱向劃分和橫向對比,又稱“統(tǒng)層”。油氣層識別:可以用錄井資料來綜合判斷油、氣、水層,例如根據(jù)油砂的含油級別或氣測曲線顯示進行判斷;也可以用地球物理測井資料來解釋、判斷油、氣、水層。10/1/20234區(qū)域二、油層對比的目的意義

(1)了解油層的特性(巖性、厚度的變化趨勢)和分布特征。(2)研究油層空間構造形態(tài)。(3)下一步打井時預測油層位置。(4)了解油層的連通情況。油層對比對于油田的開發(fā)和開采很重要,特別是油田開發(fā)后期,能量低,需注水或注蒸汽進行。二、三次采油時,了解油層的連通情況尤為重要。10/1/20235二、油層對比的目的意義8/7/20235

三、油層對比的地質理論依據(jù)油層對比不是根據(jù)深度對比,也不是根據(jù)厚度對比。

地質理論依據(jù):油層對比是以“同一沉積范圍內(nèi),同一時代沉積物具有相似的沉積特征”做為分層對比地質理論依據(jù)。

這些沉積特征包括:巖性(顏色、成分)、巖石結構、構造、電性等。

隔層:由于油層對比直接為油田開發(fā)、開采服務,開發(fā)層系的劃分、層間連通情況,很大程度取決于油層的隔層條件,因此隔層厚薄以及在平面上延續(xù)的穩(wěn)定性是油層劃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巖性對比示意圖

10/1/20236三、油層對比的地質理論依據(jù)這些沉積特征包括:巖性(四、油層對比所用資料油、氣田地質研究的大量資料來源于測井資料,油層對比也主要借助于測井曲線并結合巖心、巖屑資料綜合完成。1:200組合測井。采用的對比曲線:1、視電阻率(R)2、自然電位(SP)3、自然伽瑪(GR)4、井徑(CAL)5、微電極(ML,NL)6、中子(CNL)10/1/20237四、油層對比所用資料8/7/20237第二節(jié)碎屑巖油層對比的方法一、油層對比依據(jù)主要包括標準層、沉積旋回。

1、標準層標準層:是指油層剖面上巖性穩(wěn)定、厚度不大、特征明顯(顏色、巖性、化石、特殊礦物、電性等)、分布面積較廣的巖層。取得標準層應距目的層較近,實際工作中把標準層當作等時面。標準層易識別、易對比,把標準層卡住后,依靠標準層的控制,標準層上下的油層也就可以對比清楚。

10/1/20238第二節(jié)碎屑巖油層對比的方法8/7/20238第一油層組第二油層組①號標準層為灰黑色泥巖和介形蟲泥巖,為區(qū)域地層對比標準層。②號標準層為灰黑色泥巖層,層位穩(wěn)定。③號標準層為20-30cm深灰色介形蟲泥巖層,在三級構造內(nèi)普遍存在。10/1/20239第一油層組第二油層組①號標準層為灰黑色泥巖和介形蟲泥巖,為區(qū)

常見的標準層有兩種情況:

(1)穩(wěn)定沉積層。多形成于盆地均勻下沉、水域最廣的較深水相的沉積。特征:分布面積大,巖性、厚度穩(wěn)定,在時間上也是等時沉積。如陸相湖泊沉積中的黑色頁巖。

(2)大套同類巖性的地層中某些特殊巖性的夾層。如陸相碎屑巖剖面中的煤(多形成于沼澤環(huán)境,分布很廣,如鄂爾多斯盆地二疊系山西組和石炭系太原組各有一煤層,厚度不大,但分布穩(wěn)定,電測曲線上特征非常明顯,易于識別,是本區(qū)非常好的對比標準層)、石灰?guī)r、油頁巖、凝灰?guī)r(火山噴發(fā)出的火山灰分布很廣,具同時性)等。10/1/202310常見的標準層有兩種情況:8/7/202310

理想的標準層不會太多,對于那些條件稍差的,可做為“輔助標準層”(又叫標志層)。為了區(qū)別其使用價值,要對標準層分級。(1)一級標準層:巖性、電性特征明顯。在三級構造范圍內(nèi)穩(wěn)定分布。穩(wěn)定程度達90%以上。用于確定油層組界線。如黑色泥巖、頁巖、介形蟲泥巖、鈣質砂巖等。(2)二級標準層(輔助標準層或標志層):巖性、電性特征較突出。在三級構造的局部范圍具有穩(wěn)定性,穩(wěn)定程度在50%一90%。在已確定油層組界線的基礎上,配合沉積旋回特征劃分砂巖組和單油層。巖性一般為鈣質粉砂巖與灰綠色、深灰色泥巖組合。10/1/202311理想的標準層不會太多,對于那些條件標準層電性特征示意圖

在鉆井剖面中,抓住標準層的電性特征是認準標準層的關鍵。標準層的電性特征一般有兩種表現(xiàn)方式:(1)單一電性特征:標準層在電測曲線上具明顯特征,易與上下鄰層區(qū)別。如大慶油田葡I組底灰色介形蟲石灰?guī)r或鈣質粉砂巖,在微電極曲線和2.5m底部梯度曲線上呈明顯細長“尖峰”。

(2)組合電性特征:不同巖石類型組成的穩(wěn)定層組在電測曲線上的反映。圖(b)為同一油田嫩一段薩零-薩I組灰黑色泥巖內(nèi)夾三層油頁巖或三層介形蟲層,在基值平緩的視電阻率曲線和微電極曲線上出現(xiàn)三個平緩的“小凸起”。10/1/202312標準層電性特征示意圖在鉆井剖面中,抓住標準層的

2、沉積旋回沉積旋回:是指地層剖面上,若干相似的巖性在縱向上有規(guī)律的重復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這種有規(guī)律的重復出現(xiàn),可以在巖石的顏色、巖性、結構、構造等各方面表現(xiàn)出來,最明顯的是表現(xiàn)在巖石的粒度上。形成沉積旋回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是由于地殼周期性的升降運動引起的。(1)正旋回:一般情況下,地殼下降,發(fā)生水進,導致水體由淺變深,在剖面上形成自下而上由粗變細的水進序列。(2)反旋回:地殼上升,發(fā)生水退,水體由深變淺,在剖面上形成自下而上由細變粗的水退序列。(3)完整旋回:是指地殼下降而又上升,水體由淺變深,再由深變淺,在剖面上形成自下而上由粗變細再變粗的水進水退序列。地殼升降規(guī)模與沉積旋回幅度的關系10/1/2023132、沉積旋回地殼升降規(guī)模與沉積旋回幅度的關系8/7/202用沉積旋回進行油層對比

1、理論依據(jù):地殼運動的區(qū)域性,使得同一次升降運動所涉及的范圍內(nèi),其沉積旋回特征是相同或相似的。這就是利用沉積旋回劃分對比地層的理論依據(jù)。2、沉積旋回分級:地殼的升降運動是不均衡的,表現(xiàn)在升降的規(guī)模(時間、幅度、范圍)有大有小,并且在總體上升或下降的背景上還有小規(guī)模的升降運動。因此,地層剖面上的旋回就表現(xiàn)出級次來,即在較大的旋回內(nèi)套有小的旋回。因此,對沉積旋回可進行分級。地殼升降規(guī)模與沉積旋回幅度的關系10/1/202314用沉積旋回進行油層對比地殼升降規(guī)模與沉積旋回幅度的關在油、氣田地質研究中,將地層沉積旋回分為四級:“沉積旋回”的分級:

(1)一級旋回:相當在整個沉積盆地升降運動背景下的區(qū)域性復合沉積旋回,反映了—個完整的水進-穩(wěn)定-水退的沉積過程。分布范圍受盆地內(nèi)一級構造單元控制,旋回幅度相當于1—2個連續(xù)沉積的地層“組”,與同級沉積旋回以假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觸。一級沉積旋回中巖性較粗的部分相當一個含油層系。(2)二級旋回:在一級旋回中包含的次一級旋回。在盆地內(nèi)二級構造范圍內(nèi)可以對比,其旋回幅度相當一個地層“段”。每個二級旋回可以是代表水進的正旋回或代表水退的反旋回。二級旋回中可以包括幾個油層組,每個油層組是二級旋回中油層特性相近的部分。一般都有標準層或輔助標準層用來控制旋回界線。10/1/202315在油、氣田地質研究中,將地層沉積旋回分為四級:沉積相1沉積相2沉積相3沉積相4沉積相6沉積相5一級旋回二級旋回二級旋回10/1/202316沉積相1沉積相2沉積相3沉積相4沉積相6沉積相5一級旋回二級

(3)三級旋回:同一巖相段內(nèi)幾種不同類型的單層組成的旋回性沉積(如由幾個單砂層與泥巖層組合成的小的正旋回或反旋回)。受局部構造控制,在盆地內(nèi)三級構造范圍內(nèi)可以對比。與砂巖組大體相當。集中發(fā)育的含油砂巖有一定的連通性。上、下泥巖隔層分布比較穩(wěn)定。可將上、下泥巖層作為對比時確定旋回界線的依據(jù)。(4)四級旋回:它是包含一個單油層在內(nèi)的不同粒度序列巖石的一個組合。受水流強度控制,其穩(wěn)定范圍僅局限于盆地內(nèi)三級構造的局部地區(qū)。旋回中較粗的部分相當于單油層。在利用旋回對比油層時,可從大到小分級次進行對比。這就是“旋回對比,分級控制”的道理。

10/1/202317(3)三級旋回:同一巖相段內(nèi)幾種不同類型的單層組成的旋回性沉積相1沉積相2沉積相3沉積相4沉積相6沉積相5一級旋回二級旋回二級旋回1)若干油層特性相近的砂層組組合而成;2)以較厚的非滲透性泥巖作蓋、底層;3)分布于同一個沉積相段內(nèi);4)油層分布狀況和油層性質(巖性、物性)相近;5)可做開發(fā)層系的基本單元。油層組A若干相互鄰近的單油層

組合而成;B油層組內(nèi)含油砂巖集中

發(fā)育段;C上下有較穩(wěn)定隔層;D單砂層相互靠近,其內(nèi)

有泥巖夾層;E同砂巖組油層巖性特征

基本一致。砂層組單油層(小層或單層)A巖性、物性基本一致,具一定厚度和分布范圍;B單油層間應有隔層分隔;C單油層間連通面積小于相鄰兩個單油層

疊合面積的50%;D單油層相當四級旋回較粗的部分。10/1/202318沉積相1沉積相2沉積相3沉積相4沉積相6沉積相5一級旋回二級

二、油層對比單元的劃分

多油層、多旋回是我國陸相碎屑巖油氣層的固有特征,根據(jù)油層特性的一致性與垂向上的連通性,一般可將油層單元從大到小劃分為:含油層系、油層組、砂層組、單油層。頂界面一個一級沉積旋回內(nèi)的連續(xù)沉積;若干相互靠近油層組的組合;其內(nèi)油層組沉積成因、巖石類型相近;以厚層泥巖為蓋層;油、水分布特征相同;底界面含油層系沉積相1沉積相2沉積相3沉積相4沉積相6沉積相5一級旋回二級旋回二級旋回一油層組二油層組五砂層組四砂層組三砂層組二砂層組一砂層組10/1/202319二、油層對比單元的劃分頂界面一個一級沉積旋回內(nèi)的連續(xù)沉表9-1大慶油田某區(qū)薩爾圖-葡萄花油層層組劃分表油層單元級次越小,油層特性一致性越高,垂向連通性越好。

10/1/202320表9-1大慶油田某區(qū)薩爾圖-葡萄花油層層組劃分表油層單元表9-2沉積旋回級次與油層單元對照表

區(qū)域地層對比油層對比地層單元沉積旋回級次油層單元系組一含油層系段二油層組砂層組三砂層組四若干單油層沉積旋回級次、油層對比單元級次,二者的等級是對應一致的。旋回劃分是以巖性組合為依據(jù),目的在于提供單層對比的標準。油層對比單元的劃分是以油層特性的一致程度為依據(jù),考慮巖相條件和隔層條件,目的是為研究開發(fā)層系、部署開發(fā)井網(wǎng)提供地質依據(jù)。

10/1/202321表9-2沉積旋回級次與油層單元對照表區(qū)域地層對比油層對三、油層對比方法

“旋回對比,逐級控制”的對比方法。

1.單井資料準備

油層對比主要是在巖性一電性關系搞清楚的基礎上,用測井曲線展開油層劃分與對比。通過取心井的巖心與電測曲線進行比較,研究各種巖性、各級沉積旋回在電測曲線上的顯示,搞清巖性-電性關系,從而可用電測曲線特征來判別含油層系的巖性和沉積旋回特點。

目前各油田常使用2.5m底部梯度與微電極、視電阻率、自然電位3條測井曲線。在一口井完鉆后將油層部分上述3條曲線匯編成單井電測資料圖,做為油層對比基礎資料,圖幅格式如下圖所示。10/1/202322三、油層對比方法8/7/202322單井電測資料圖

10/1/202323單井電測資料圖8/7/202323

2.水平對比基線選擇:

由于構造運動的影響,含油氣層系中的各油層單元在各井剖面上的深度位置相差往往較大。選擇水平對比基線就是使各井剖面中的油氣層都處于沉積時層位相當?shù)那闆r下進行對比。在實際工作中,一般選擇標準層的頂面或底面作為對比基線。確定出水平對比基線后,按一定比例尺將各井剖面置于水平對比基線上,繪出各井電測資料圖,注意要把電測曲線與標準層關系卡準。10/1/2023242.水平對比基線選擇:8/7/202324

2.對比方法

(1)在一個三級構造上鉆井比較多時,為了掌握橫向上油層變化規(guī)律,首先挑選沿構造軸線的各井進行對比,然后適當選幾條垂直構造軸線方向上的井對比。初步達到各剖面層位一致,不竄層。再以這些井為骨干,分區(qū)進行對比。經(jīng)過反復對比,以“剖面控制分區(qū),分區(qū)驗證剖面”,直到各井層位統(tǒng)一為止。

10/1/2023252.對比方法8/7/202325

(2)在縱向上選擇對比單元時,按旋回級次,“由大到小逐級對比、由小到大逐級驗證”。油層組的劃分一般與地層單元一致,因而可以運用區(qū)域地層對比方法。

砂巖組和單油層是更小的對比單元,其對比標志已不明顯,故主要是在油層組的對比線控制下,根據(jù)巖性、電性所反映的巖性組合特點及厚度比例關系做為對比依據(jù)。最后做到油層組、砂巖組、單油層逐級控制,使其層位一致。(3)油層對比本身是一個反復的過程,隨著井眼的增多,對比成果要不斷進行修改,并且在油田開發(fā)時,大量的動態(tài)資料也給對比成果的修改不斷提供依據(jù)。10/1/202326(2)在縱向上選擇對比單元時,按旋回級次,“由大到小逐級

3.對比步驟

(1)利用標準層劃分油層組

下圖是三口井對比剖面。剖面的頂部和底部都有大段泥巖層,其中頂部灰黑色泥巖和介形蟲泥巖為區(qū)域地層對比標準層(①號標準層),緊接其下為一層鈣質砂巖,電性特征極為明顯。底部有一層20—30cm厚深灰色介形蟲泥巖層,該層在三級構造內(nèi)普遍存在,亦做為標準層(③號標準層)。在剖面中下部有一層灰黑色泥巖層,層位穩(wěn)定,但因鄰層電性不穩(wěn),該層只做為輔助標準層(②號標準層)。第一油層組第二油層組10/1/2023273.對比步驟(1)利用標準層劃分油層組第一油層組第

(2)利用沉積旋回對比砂巖組一個三級旋回相當于一個砂巖組。在油層組內(nèi)應根據(jù)巖性組合規(guī)律進一步劃分若干三級旋回。一般情況下,在二級旋回背景上,各三級旋回均按水進型考慮,即水進開始做為三級旋回的起點,水進結束做為該旋回的頂界。即在剖面上各砂巖組頂部均有一層泥巖,該泥巖在三級構造范圍內(nèi)相對穩(wěn)定分布,為對比時確定層位關系的具體界線。第一油層組第二油層組10/1/202328(2)利用沉積旋回對比砂巖組第一油層組第二油層組8

(3)利用巖性和厚度比例對比單油層

在局部范圍內(nèi),同一時期形成的單油層其巖性和厚度是相似的。因此,在每個三級旋回(相當一個砂巖組)內(nèi),應進一步分析其巖性組合規(guī)律,細分若干個四級旋回。在四級旋回內(nèi)較粗的部分就是單層(含油者叫單油層)。按巖性、厚度相似的原則,對比各單油層。由于四級旋回內(nèi)各單層數(shù)量不盡相等,單層厚度可能相差懸殊,所以在連接對比線時,應視具體情況做層位上的合并、劈分或尖滅。第一油層組第二油層組10/1/202329(3)利用巖性和厚度比例對比單油層第一油層組第二油層組8/圖9-8砂層連線的形式a-單層與單層連線;b-單層與多層連線;c-交錯層位連線;d-單層間的單向尖滅連線;e-單層間的相互尖滅連線;f-單層間的雙向尖滅連線(4)連接對比線

油層對比不僅需要將各井剖面油層的層位關系,而且還要將油層的厚度變化和連通狀況表示在對比圖上。這項工作是通過連接對比線來完成的,即將相同層位的頂、底界線連接起來。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連線形式和尖滅位置確定方法。

1)連線形式

10/1/202330圖9-8砂層連線的形式(4)連接對比線8/7/20233圖9-8砂層連線的形式a-單層與單層連線(4)連接對比線

1)連線形式

10/1/202331圖9-8砂層連線的形式(4)連接對比線8/7/20233圖9-8砂層連線的形式b-單層與多層連線(4)連接對比線

1)連線形式

10/1/202332圖9-8砂層連線的形式(4)連接對比線8/7/20233圖9-8砂層連線的形式c-交錯層位連線(4)連接對比線

1)連線形式

10/1/202333圖9-8砂層連線的形式(4)連接對比線8/7/20233圖9-8砂層連線的形式d-單層間的單向尖滅連線(4)連接對比線

1)連線形式

10/1/202334圖9-8砂層連線的形式(4)連接對比線8/7/20233圖9-8砂層連線的形式e-單層間的相互尖滅連線(4)連接對比線

1)連線形式

10/1/202335圖9-8砂層連線的形式(4)連接對比線8/7/20233圖9-8砂層連線的形式f-單層間的雙向尖滅連線(4)連接對比線

1)連線形式

10/1/202336圖9-8砂層連線的形式(4)連接對比線8/7/202332)尖滅位置的確定a.根據(jù)工作經(jīng)驗直接勾繪尖滅位置:

一般情況下,在砂層發(fā)育井與砂層尖滅井間的1/2處勾繪出砂層尖滅線。砂層厚度越大,一般尖滅越遠。b.根據(jù)公式計算勾繪尖滅位置:x=L/(h+1)10/1/2023372)尖滅位置的確定8/7/202337**油田**區(qū)**井小層劃分數(shù)據(jù)表(5)制表

小層數(shù)據(jù)表:根據(jù)油層對比成果,把每口井的分層數(shù)據(jù)分別記錄在統(tǒng)一的表格上。小層數(shù)據(jù)表是油田地質研究的基礎資料,為下一步編繪油層剖面圖、油層柵狀圖、油砂體平面圖、計算儲量、油井動態(tài)分析和開發(fā)方案調(diào)整提供依據(jù)。有效厚度:就是指有效油層的厚度。有效油層是指在現(xiàn)代經(jīng)濟技術條件下能產(chǎn)出工業(yè)油氣的儲集層,即通常所說的產(chǎn)層。排除水層、干層、夾層的厚度。一類有效厚度:指油層中達到有效厚度標準的厚度。二類有效厚度:指油層中含油情況稍低于有效厚度標準下限值的厚度。10/1/202338**油田**區(qū)**井小層劃分數(shù)據(jù)表(5)制表有效厚度四、油層對比成果圖的編制與應用

碎屑巖油氣層的研究,主要解決的基本問題有兩個:

(1)油層的分布狀況(2)油層內(nèi)部儲集物性及孔隙結構的變化。查明油層的分布,包括厚度變化趨勢、形態(tài)分布特征、上下層位的連通狀況,可以通過油層對比成果圖件來完成。目前常用的油層對比成果圖有:油層柵狀圖、油砂體平面圖、油層剖面圖等。在此重點介紹如何編繪油層柵狀圖。10/1/202339四、油層對比成果圖的編制與應用8/7/202339油層連通圖

(一)油層柵狀圖(又稱油層連通圖)油層柵狀圖是反映油層空間變化的立體圖。它能清楚的反映油層在各個方向上的巖性、巖相的變化、層間連通情況。在油田開發(fā)工作中,一般以砂層組為單元進行編圖,反映同一砂層組內(nèi)各單油層的連通關系。編圖時使用的基礎資料:單井小層數(shù)據(jù)表。10/1/202340油層連通圖(一)油層柵狀圖(又稱油層連通圖)8/7/202柵狀圖作圖步驟11、作圖比例尺:根據(jù)作圖范圍大小,選用適當?shù)淖鲌D比例尺。橫比例尺(井距)、縱比例尺(井柱高度)2、繪制井位圖:井位坐標,各井位置標上。10/1/202341柵狀圖作圖步驟11、作圖比例尺:根據(jù)作圖范圍大小,選用適當?shù)臇艩顖D作圖步驟23、繪制各井柱狀圖:

在各井位旁畫出砂層組柱狀剖面。為使單油層表達清晰,縱比例尺要適當放大。按比例將砂巖組每個單油層頂?shù)捉绠嬙谥觾?nèi),層位上自左向右注寫小層號、砂巖厚度、有效厚度、滲透率。柱頂標上此砂層組頂部深度,柱底標上此砂層組底部深度。10/1/202342柵狀圖作圖步驟23、繪制各井柱狀圖:8/7/2柵狀圖作圖步驟34、小層對比連線:連接井間小層對比線。連線時從圖幅下端各井連起,逐次向上連接各井,這樣才能表現(xiàn)立體關系。10/1/202343柵狀圖作圖步驟34、小層對比連線:連接井間小層對比線。連線時柵狀圖作圖步驟45、左右成排、前后成行:一般按“左右成排、前后成行”連線。連線相遇即斷開以避免交錯,使柵狀圖具透視感。10/1/202344柵狀圖作圖步驟45、左右成排、前后成行:一般按“左右成排、前柵狀圖作圖步驟56、標出顏色或符號:每層用不同的顏色或符號標出10/1/202345柵狀圖作圖步驟56、標出顏色或符號:每層用不同的顏色或符號標柵狀圖作圖步驟67、圖名圖例比例尺:上寫圖名,下寫圖例。比例尺標在合適的位置。10/1/202346柵狀圖作圖步驟67、圖名圖例比例尺:上寫圖名,下寫圖例。比例柵狀圖作圖步驟78、寫明繪圖單位、繪圖日期、編圖人、繪圖人、審核人等10/1/202347柵狀圖作圖步驟78、寫明繪圖單位、繪圖日期、編圖人、繪圖人、(二)油砂體連通圖

通過油層對比,揭示出地下油層并非以大面積的層狀連通形式,而是以一個個大小不同、形狀各異、性質不同的含油砂巖透鏡體分布于地下。油砂體:在油田地質研究中,將具有滲透性較好、含油飽和度較高、相互連通,能產(chǎn)出工業(yè)油流砂巖體稱為油砂體。油砂體是地下儲集油氣的基本單元,油砂體之間一般都被非滲透性地層隔絕,上下和四周油水竄流甚微或不存在。因此,在油田開發(fā)過程中,油砂體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油水運動單元。10/1/202348(二)油砂體連通圖8/7/202348油砂體與小層縱向關系示意圖

在剖面上,油砂體可以由一個單油層組成,也可以由幾個相互連通的單油層組成。在平面上,由于巖性變化(如砂巖尖滅)、斷層分割等原因,同一個單油層可以分成幾個油砂體。IIIIII10/1/202349油砂體與小層縱向關系示意圖在剖面上,油砂體油砂體連通圖為了揭露油砂體的分布特征,可編制油砂體連通圖和油砂體平面圖。1、油砂體連通圖油砂體連通圖是反映相鄰油砂體相互連通關系的立體圖。其編制類似于油層柵狀圖。在編制油砂體連通圖時要合理劃分油砂體。10/1/202350油砂體連通圖為了揭露油砂體的分布特征,可編制某區(qū)某單油層1-3號油砂體

2、油砂體平面圖油砂體平面圖是反映油砂體平面分布特征、有效厚度及滲透率變化趨勢的圖件。油砂體的分布狀況是決定注水方式、井網(wǎng)布署的主要因素。10/1/202351某區(qū)某單油層1-3號油砂體2、油砂體平面圖8/7/2023第三節(jié)碳酸鹽巖儲集單元對比

碳酸鹽巖儲集層與碎屑巖儲集層相比,有一個突出特點是它的儲集空間在沉積時和成巖以后,更容易發(fā)生次生變化,溶孔、裂縫更發(fā)育,因此碳酸鹽巖的儲集空間和儲集物性更復雜,常表現(xiàn)出多樣性與突變性。所以研究碳酸鹽巖儲集層的分布特征,不能沿用碎屑巖儲集層的研究方法。

在碳酸鹽巖油氣藏中,形成具工業(yè)開采價值的產(chǎn)層,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即儲集層中應存在孔隙發(fā)育的滲透層段;(2)儲集層的上下存在抑制油氣散失的封閉條件。因此,在碳酸鹽巖儲集層研究中,以巖層是否具備儲集、封閉條件為依據(jù),根據(jù)縱向上巖性的組合序列,將地層劃分為若干個基本單元,即儲集單元。10/1/202352第三節(jié)碳酸鹽巖儲集單元對比碳酸鹽巖儲集層與一、儲集單元的概念

所謂儲集單元,是指在碳酸鹽巖地層剖面中能夠儲集與保存油氣的基本巖性組合。顯然,一個儲集單元應包含儲集層、滲透層、蓋層和底層。

其中滲透層和蓋層最為重要,前者將決定儲集單元的產(chǎn)油能力(所以滲透層又稱產(chǎn)層),后者決定儲集單元油氣的保存能力。

10/1/202353一、儲集單元的概念所謂儲集單元,是指在碳酸二、儲集單元的劃分①同一儲集單元必須具備完整的儲、滲、蓋、底的巖性組合。

②在儲集單元劃分中主要考慮蓋、儲、底的巖類組合。一個儲集單元可以不受地層界限的限制。

③同一儲集單元必須具有統(tǒng)一的水動力系統(tǒng),

④同一儲集單元中的流體應具有相似的流體性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