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313歷史學基礎》真題-1_第1頁
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313歷史學基礎》真題-1_第2頁
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313歷史學基礎》真題-1_第3頁
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313歷史學基礎》真題-1_第4頁
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313歷史學基礎》真題-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年全國碩士研究生《313歷史學基礎》真題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313歷史學基礎》真題

1.[單選][1分]1947年英國通過《蒙巴頓方案》,隨后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形成印巴分治局面,在克里米爾地區(qū)沖突埋下隱患,《蒙巴頓方案》中印巴分治的依據(jù)是()。

A.經濟發(fā)展水平

B.居民宗教信仰

C.自然地理界線

D.政治制度形態(tài)

2.[單選][1分]中共二大宣言:“加給中國人民,(無論是資產階級、工人或農人)最大的痛苦的是資本帝國主義和軍閥官僚的封建勢力”。因此,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民主主義的革命運動是極有意義的”。以此為依據(jù),當時中共()。

A.強調了武裝奪取的必要性

B.根據(jù)國情確定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策略

C.充分識別建設社會主義緊迫性

D.審時度勢制定土地革命戰(zhàn)略方針

3.[單選][1分]1900年10月修訂《英德?lián)P子協(xié)定》規(guī)定:將中國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國貿易及其他正當經濟活動,自由開放,毫無差別,并知會各國。該協(xié)定()。

A.使列強間斗爭加劇

B.消弭了中國朝野的反抗

C.與美對華政策趨同

D.奠定了英德在華主導地位

4.[單選][1分]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稱為“文藝復興三杰”,與啟蒙思想家相比,他們()。

A.熱衷于浪漫主義風格

B.側重于以宗教題材表述人文思想

C.注重描繪理想的社會制度

D.注重表達對財富和世俗美的追求

5.[單選][1分]古埃及第24朝法老波克霍利斯進行改革,宣布廢除奴隸制,債權人只能索取債務人的財產作抵償,而不能占有債務人的人身,因為財產屬于個人,而公民人身屬于國家,國家需要他們服役。該改革旨在()。

A.抑制土地兼并

B.發(fā)展商品貿易

C.保證國家兵源

D.推行民主政治

6.[單選][1分]美印第安人培育了獨有的作物,傳播到其他地區(qū),包括()。

A.玉米、煙草、番茄

B.甘薯、葡萄、棉花

C.菠蘿、胡椒、小麥

D.辣椒、水稻、棉花

7.[單選][1分]唐永貞革新后“天下事決于北司,宰相行文書而已”,掌“北司”的是()。

A.大理寺卿

B.宦官

C.節(jié)度使

D.中書舍人

8.[單選][1分]據(jù)史記《商君傳》商鞅變法,“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其目的是()。

A.保證自耕小農經濟利益

B.廢除以奴隸為主體的生產方式

C.確立土地私有制以鼓勵生產

D.取消封君對土地的所有

9.[單選][1分]1980~1987年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為-2.9%。大部分國家經濟急劇下滑,非洲的80年代被稱為“失去發(fā)展的十年”。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關鍵原因在于這些國家()。

A.經濟的依賴性

B.地理環(huán)境惡劣

C.人口增長過快

D.文化觀念落后

10.[單選][1分]某新石器遺址發(fā)現(xiàn)大量稻谷殼和稻草,紅燒土,防洪水城垣。此遺址可能是()。

A.紅山

B.屈家?guī)X

C.齊家

D.馬家窯

11.[單選][1分]東晉南朝,經濟發(fā)展,促進文化繁榮,這一時期,從南方興起的文化現(xiàn)象是()。

A.佛教石窟造像

B.玄學思潮

C.山水田園詩派

D.書法藝術

12.[單選][1分]清代邊疆管轄制度中,郡縣,八旗制,盟旗,伯克,土司制度并存,表明政府()。

A.實現(xiàn)對邊疆的轄制

B.推廣漢地管理制度至邊疆

C.調整邊疆的內地經濟布局

D.實行因地制宜的邊疆政策

13.[單選][1分]太平天國運動后,區(qū)別于八旗、綠營的地方勢力在各地崛起(如湘淮軍),成為清朝的主要武裝力量,其早期特色是()。

A.直接聽命于私人

B.采用近代西方軍制

C.軍餉依賴于中央

D.管轄地方行政權力

14.[單選][1分]1940年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而所謂民主主義,現(xiàn)在已不是舊范疇的民主主義,已不是舊民主主義,而是新范疇的民主主義,而是新民主主義”。毛澤東劃分民主革命的兩個階段主要依據(jù)是()。

A.無產階級革命領導權

B.中國革命開始融入世界革命

C.國內主要矛盾已發(fā)生轉變

D.國民革命基本任務已完成

15.[單選][1分]1962,中共中央調整計劃目標,工業(yè)生產值原定950億元調為880億元,鋼產量755萬噸調為600萬噸,并按“經濟合理,保留骨干”的原則,對企業(yè)關停并轉。這些舉措的目標是()。

A.改革計劃經濟發(fā)展比例趨于平衡

B.加強市場管理和壓制通貨膨脹

C.改革城鄉(xiāng)和工農關系

D.使國民經濟發(fā)展比例趨于平衡

16.[單選][1分]古印度《梨俱吠陀》:“我是一個詩人,父親操業(yè)醫(yī)術,母親用石磨谷,所事各有不同,同為求富與福,恰似覓草群牛、不限一地食物?!狈从钞敃r印度()。

A.種姓與社會分工一致

B.不同種族享有不同權利

C.家庭出身決定個人地位

D.職業(yè)世襲制度尚未形成

17.[單選][1分]《薩利克法典》提及法蘭克人的一項犯罪申訴習慣。即任何必須以湯釜神判法判定犯罪嫌疑人,要用右手從沸水中取出指定物品,這表明當時法蘭克王國()。

A.封建領主制度確立

B.政黨之爭激烈

C.羅馬法全面復興

D.宗教影響法律公正

18.[單選][1分]重商主義早期追求“少買”,防止貴金屬流出,晚期追求“多賣”,實現(xiàn)貿易順差。從“少買”到“多賣”的變化()。

A.體現(xiàn)資本積累的不同方式

B.推動工業(yè)革命的深入發(fā)展

C.限制了自由資本主義的擴張

D.阻止了貴金屬在全球流通

19.[單選][1分]1642年英國內戰(zhàn)爆發(fā)后,議會民兵武裝力量遠超王黨軍隊,海軍也支持議會,許多港口處于議會控制下,但議會軍在戰(zhàn)場節(jié)節(jié)失利,原因是()。

A.控制地區(qū)經濟較為落后

B.士兵來自不同群體

C.領導階層態(tài)度妥協(xié)動搖

D.軍費保障難以為繼

20.[單選][1分]1890~1906,美南部州紛紛制定法律或修改州憲法,對公民選舉資格進行限定,部分州采用祖父條款,規(guī)定內戰(zhàn)前有投票資格的人,其后代不受新投票規(guī)則限制,但該條款被聯(lián)邦最高法院否定,表明當時美國()。

A.最高法院決定黑人地位

B.各州無權制定和修改地方法律

C.南部黑人無法享有公民資格

D.南部州意在剝奪黑人政治權利

21.[問答][40分]論述1935年到1937年中國共產黨方針政策的轉變,并分析其對中國共產黨發(fā)展的歷史意義。

22.[問答][40分]論述雅典和羅馬通過對外擴張成為帝國的過程,并分析雅典帝國短暫而羅馬帝國長久的原因。

23.[問答][40分]論述全球范圍內南北差距和貧富分化的原因及歷史影響。

24.[問答][40分]論述唐玄宗時期軍事制度的主要變化及其影響。

25.[問答][30分]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13年,印度在政府注冊的工廠有2744家,1922年時增加到4744家,民族資本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一戰(zhàn)時期因而被印度企業(yè)家們稱為創(chuàng)業(yè)的“黃金時代”。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印度的制糖業(yè)和水泥業(yè)得到較快的發(fā)展,水泥和糖不再依靠進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印度雖然還不是一個工業(yè)化國家,但已是一個擁有現(xiàn)代工業(yè)的國家。當時衡量一個國家的工業(yè)水平要看鋼產量和鐵路里程,在這兩項指標中,印度的鋼產量名列世界第六,鐵路里程6萬多公里,遠遠高于當時的中國。中國的國土面積是印度的三倍,鐵路里程僅及印度的六分之一。法國統(tǒng)治下的越南和荷蘭統(tǒng)治下的印尼在一戰(zhàn)前后也出現(xiàn)了同樣的發(fā)展勢頭。

——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濟危機期間,印度農產品的價格下降了一半以上。黃麻作為主要出口的農產品,因滯銷而大量壓在倉庫,種植面積隨之而縮減了30%~40%。從1931年9月1日到1934年8月11日,英國從印度運走了價值20億4450萬盧比的黃金。危機期間,農民的收入比以前減少了一半,債務增加了2~3倍。

1929~1933年城鄉(xiāng)失業(yè)者和半失業(yè)者達4000萬人。1933年1月底,印度人經營的工礦企業(yè)共有353個,其中就有243家倒閉。

——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xiàn)代史編(上)》

問題:

(1)概括20世紀二三十年代印度經濟發(fā)展狀況。

(2)概述一戰(zhàn)至二戰(zhàn)前國際局勢對印度的影響。

26.[問答][30分]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

從初平之元,至建安之末,天下分崩,人情茍且,綱紀既衰,儒道尤甚。至黃初元年之后,新主乃復始掃除太學之灰炭,補舊石碑之缺壞,備博士之員錄,依漢甲乙以考課。申告州郡,有欲學者,皆遣詣太學。太學始開,有弟子數(shù)百人。至太和、青龍中,中外多事,人懷避就。雖性非解學,多求詣太學。太學諸生有千數(shù),而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