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人教八上數(shù)學教案7篇教案的目標應該與課程大綱一致,在制定教案時,我們應該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XX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人教八上數(shù)學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人教八上數(shù)學教案篇1
教學目的:
1、拓寬學生學習的渠道,讓學生通過到圖書館查資料,初步了解分數(shù)產(chǎn)生的條件、背景和發(fā)展史。
2、讓學生在玩學具的過程中理解單位"1",感受什么是分數(shù),歸納出分數(shù)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數(shù)學,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成功和愉悅,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單位和分數(shù)的意義的教學。
教學難點:
突破一個整體的教學。
教具、學具:
蘋果、一分米、方塊、小棒、小旗、小刀、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介紹分數(shù)的產(chǎn)生
師:課前,老師讓大家回去查閱資料,誰能結合你的資料來說說分數(shù)是怎樣產(chǎn)生的事(學生舉手)
師:(指手里拿著一本書的女生)你來說說。
(女生拿著自己查的資料走到講臺前,把自己的資料放在實物投影下)
生說:我是從《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上查到的。分數(shù)起源于分。在原始社會,人們集體勞動要平均分配果實和獵物,逐漸有了分數(shù)的概念。以后在土地計算、土木建筑、水利工程等測量過程中,當所用的長度單位不能量盡所量線段時,便產(chǎn)生了分數(shù)。
師:您查的挺好的。通過她查的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分數(shù)起源于分。
師:(看到有學生舉手,指其中一男生)你來說說。
男生:(拿著資料來到講臺上的實物投影前,指著資料書)我是從《新編小學生數(shù)學詞典》上查到的。人類在生產(chǎn)勞動的長期實踐活動中產(chǎn)生了分數(shù),起初是使用具體的分數(shù),如二分之一用"一半"來表示,四分之一是用"一半的一半"來表示,經(jīng)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后,才出現(xiàn)了諸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二等分數(shù)。
師:嗯,好,請回。通過他查的資料,我們可以知道最初的分數(shù)表現(xiàn)形式和現(xiàn)在的表現(xiàn)形式一樣嗎(學生齊說不一樣)1/2是用"一半"來表示1/4是用"一半的一半"來表示,那么,照此推算1/8就是(學生齊說一半的一半的一半。)
師:看來同學們是真理解了,那誰還有別的資料嗎
(學生舉手)
師:(指一女生)好,你來。
女生:(拿著資料走到實物投影前展示)我是從資料書上查到的,我把它摘抄到我的筆記本上。分數(shù)在我們中國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數(shù)的表現(xiàn)形式跟現(xiàn)在不一樣。后來,印度出現(xiàn)了和我國相似的分數(shù)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發(fā)明了分數(shù)線,分數(shù)的表示法就成為現(xiàn)在這樣了。
師:很好,看來,同學們的資料查的不錯。今天我們就不一一交流了,建議課后大家再把查到的資料互相交流一下。通過這幾個同學查的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分數(shù)實際上是由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
二、探索分數(shù)的意義
1、小組探究,共同參與。
師:我們三年級時對分數(shù)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認識,你能說出幾個具體的分數(shù)嗎
(學生舉手)
甲生:3/4,1/2,1/20,88/100
師:嗯,說的還挺多。
乙生:1/10,1/100,1/50,1/60
師:你也知道很多分數(shù)。
丙生:2/4、2/8、5/10、20/100
師:同學們已經(jīng)知道了很多的分數(shù),那要是給大家?guī)追N材料,你們能動手分一分,并且用分數(shù)來表示嗎
(學生說能)好,拿出老師給大家準備的材料,小組討論一下。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五分鐘左右。教師巡視,參與小組活動,了解情況。)
2、匯報交流,力求創(chuàng)新。
師:大家得到分數(shù)了嗎哪個小組來說你們是怎樣得到的
(學生舉手)
師:(指甲組)你們來說說。
(一個學生代表甲組,拿著一個蘋果走到實物投影前)
甲組:我先把這個蘋果平均分成了兩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教師板書:平均分分數(shù)1/2)
甲組:我又把這個蘋果平均分成了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教師板書:1/4)
甲組:我又把這個蘋果平均分成了八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八分之一。
(教師板書:1/8)
甲組:這樣,依次類推,可以分成許多份,得到許多分數(shù)。
師:行不行啊,老師感覺他里面有句話說的非常好,誰來說說。
生說:依次類推。
師:那你明白依次類推是什么,意思嗎
生說:懂,就是一個一個往下類推。
師:也就是說還可以再接著分,看來這個小組已經(jīng)想的很透徹了,誰還有別的材料需要展示的嗎
(學生舉手)
師:(指乙組)你們來說說。
(一學生代表乙組,拿著一分米的紙上來展示)
乙組:我們小組是把一分米平均分成了10份,其中的1份就是十分之→。如果把;2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如果把它平均分成5份f飛其中的一份就是五分之一c
(教師板書:1分米1/10)
師:他剛才說了很多分數(shù)。咱就按照這個同學剛才說的,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除了十分之一,我們還能得到別的分數(shù)嗎
一生:把這1分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份,就是十分之一取其中的兩份,就是十分之二,取其中的三份就是十分之三,這樣,依次推下來,就可以得到十分之幾。
師:也就是表示其中幾份就是它的十分之幾,你們同意嗎
(學生齊說:同意)
師:誰還有別的材料需要展示嗎
(學生舉手)
師:(指丙組)你們來說說。
(兩個學生代表丙組,拿著八個方塊到前面來展示)
丙組:我們把八個方塊平均分成兩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
(教師板書:八個1/2)
丙組:把八個方塊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兩份就是四分之二,三份就是四分之三。
(教師板書:1/4、2/4、3/4)
(教師看到下面同學有很多急著舉手的)
師:你們有問題嗎
一女生:他把它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兩個方塊,他為什么說是四分之一呢展示的丙組男生回答:把這八個方塊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女生質疑:這其中的一份是兩個方塊,為什么說是1/4,我還不明白。
丙組男生:因為這兩個方塊組成一份。
師:你滿意嗎
女生:不滿意。師:不算很滿意,那你們能再來解釋解釋嗎
丙組女生很急切的解釋:因為它要分成4份的話,這兩個方塊,并不是論塊,而是論份,這兩個方塊組成了一份,是四份中的一份,所以是四分之一。
師:你說的很有特點,看來這是一個難點。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很有價值,我們要想得到一個分數(shù),必須要把八個方塊看成一個整體,這兩個方塊或者四個方塊只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我們就可以用分數(shù)來表示。
師:那誰還有別的材料需要展示。
(學生舉手)
師:(指丁組)你們來說說
(一生代表了組,拿著10根小棒走到前面展示)
丁組:我這里有10根小棒,我把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這一份,就是十分之一,然后,再把它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五分之一。再把它平均份成兩分,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教師板書:10根小棒1/10、1/5、1/2)
師:我想問你一個問題,我把10根小棒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是二分之一,那這一份是幾根小棒
生:是5根小棒。師:很好,請回,(指舉手的同學)你想展示
生:我這有6面紅旗,我首先平均拿走一面紅旗就是六分之一。拿掉兩面紅旗就是六分之二,依次類推,把六個紅旗都拿完了,就是六分之六。
師:平均拿走一面紅旗是什么意思
生補充:我想換一種說法,就是把這六面紅旗平均分成六份,拿走其中的一份就是六分之一。
師:你說的真好。我們要想得到幾分之幾時,必須要先把它平均分成幾份。
(教師板書:6面小旗1/6)
3、抽象概括,構建新知。
師:我們剛才得到了很多的分數(shù),(指黑板)以前我們研究過了分一個物體,(板書:一個物體)分一個計量單位。(板書:一個計量單位)今天我們主要研究了分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板書:一個整體)這些我們通常都可以把它們叫做單位"1"。(板書:單位"1")
師:除了這些你還能再舉幾個單位"1"的例子嗎
生:一個西瓜。
生:一個蛋糕。
生:一個蘋果。
師:剛才同學都舉的是一個物體的,還能舉一些別的嗎
生:10個人。
生:10本書。
生:8個鉛筆盒。
生:5瓶啤酒。
生:3塊橡皮。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jīng)理解了單位"1"。那你能結合剛才的這些例子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分數(shù)嗎小組先討論討論。
(小組討論一分鐘左右)
師:誰來說說。
甲生: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幾分之幾。
乙生: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幾分之幾。
師:剛才都是說分一個物體,還有沒有別的啦
丙生:把幾個同樣的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幾分之幾。
師:通過你們說的,教師知道你們已經(jīng)明白了,那么到底數(shù)學家是怎樣歸納的呢,請同學們看屏幕。
屏幕展示:把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shù)叫做分數(shù)。
找生讀,學生質疑。
師: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研究的分數(shù)的意義。
(板書課題:分數(shù)的意義)
師:那你能通過3/10,說說分數(shù)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嗎
生:分數(shù)線、分子、分母組成。
師: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分母表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幾份。
師:這一物體也就是單位。
三、鞏固練習
1.用分數(shù)表示下面各圖中的陰影部分。
2、填空;
(1)把一堆蘋果平均分成5份,一份是這堆蘋果的()兩份是這堆蘋果的()。
(2)把今天來上課的同學平均分成()組,一個組的人數(shù)是全()班人數(shù)的(),二個組的人數(shù)是全班人數(shù)的()。
3、糖塊游戲。
拿走9塊糖的1/3,拿走幾塊為什么再拿走剩下的1/3,拿走幾塊為什么再拿剩下糖的1/4,拿走幾塊
四、總結(略)
人教八上數(shù)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
2、會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3、發(fā)展空間觀念,初步體會到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
4、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jīng)歷確定位置的全過程,從而掌握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教法】
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找圖書管理員的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感知確定位置的方法。
【學法】
積極參與法,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理解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方法,并積極參與動手操作活動,提高看圖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生談話。
學校讓我們班推薦一位同學到學校圖書室做圖書管理員,老師已經(jīng)選好了,那么你們想不想知道這位同學是誰嗎?
這位同學在班級中的位置是第三組的。你們知道這位同學是誰嗎?他可能是哪幾位同學?如果要找到這位同學,還要知道什么條件?
這位同學的座位是在第3排,大家知道這位同學是誰嗎?
2、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確定位置的方法。
板書課題: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中引入數(shù)學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學習新知奠定了基礎。】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例題1教學圖。
讓學生觀察圖,說說張亮同學坐在第幾列?第幾行。
(豎排叫做列,橫排叫做行)
(2)張亮同學坐在第2列,第3行。用數(shù)對來表示(2,3)。
(3)讓學生用數(shù)對表示王艷和趙強的位置。
王艷(3,4)趙強(4,3)
(4)小結。
確定一個同學在教室的位置,要考慮兩個要素:第幾列和第幾行。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實例引導學生認識第幾列第幾行的判斷方法,經(jīng)歷應用數(shù)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解決問題的過程】
2、完成第3頁的“做一做”。
課件出示電影院和電影票的圖片。出示題目:舉出生活中確定位置的例子,并說一說確定位置的方法。
(電影院用電影票來確定位置,電影票一般都寫著“幾排幾號”,“排”表示行,“號”表示列。比如“3排7號”用數(shù)對表示是(7,3)。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情景出發(fā),選擇學生感舉的事物,提出相關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3、教學例2。
(1)認識方格圖。
出示動物園示意圖。
指導學生觀察圖。
這幅動物園示意圖與以前見過的示意圖有以下幾點不同:一是動物園的各場館都畫成一個點,只反映各場館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內容;二是表示各場館位置的那些點都分散在方格紙豎線和橫線的交點上;三是方格紙的豎線從左到右依次標注了0,1,2,…,6;橫線從下往上依次標注了0,1,2,…,6,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2)用數(shù)對表示圖中各場館的位置。
提問1:我用了數(shù)對(3,0)來表示大門的位置,你們知道我是怎樣想的嗎?
大門在示意圖中處于“豎線3,橫線0”的位置上,所以可以用數(shù)對(3,0)來表示】
你們能用數(shù)對表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嗎?
熊貓館(3,5)大象館(1,4)猴山(2,2)海洋館(6,4)】
(3)根據(jù)數(shù)對標位置
在圖上標出下面場館的位置:飛禽館(1,1)、猩猩館(0,3)、獅虎山(4,3)。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事例認識和理解位置與坐標中數(shù)值的對應關系,讓學生不但會用數(shù)對描述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位置,還會描述坐標圖上的物體的位置。】
三、鞏固運用
1、小游戲:看誰反應最快。
老師說出一組數(shù)對,相應的同學要在3秒內起立。
2、做一做。(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如何用數(shù)對來確定位置,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時,數(shù)對中的前一個數(shù)表示第幾列,后一個數(shù)是表示第幾行。
五、板書設計
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豎排叫做列從左往右
橫排叫做行從前到后
張亮坐在第2列第3行(2,3)
(列,行)
人教八上數(shù)學教案篇3
一、學習目標
(一)學習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68~69頁的例1、2?!俺閷显怼笔且活愝^為抽象和艱澀的數(shù)學問題,對全體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為此,教材選擇了一些常見的、熟悉的事物作為學習內容,經(jīng)歷將具體問題“數(shù)學化”的過程。
(二)核心能力
經(jīng)歷將具體問題“數(shù)學化”的過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發(fā)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應用能力。
(三)學習目標
1.理解“鴿巢原理”的基本形式,并能初步運用“鴿巢原理”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或解釋相關的現(xiàn)象。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說理等數(shù)學活動,經(jīng)歷鴿巢原理的形成活動,初步形成模型思想,發(fā)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應用能力。
(四)學習重點
了解簡單的鴿巢問題,理解“總有”和“至少”的含義。
(五)學習難點
運用“鴿巢原理”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或解釋相關的現(xiàn)象。
(六)配套資源
實施資源:《鴿巢原理》名師教學課件
二、學習設計
(一)課堂設計
1.談話導入
師:我這里有一副撲克牌,去掉了兩張王牌,還剩52張,我請一位同學任意抽5張,不要讓我看到你抽的是什么牌。但是老師卻知道,其中至少有兩張牌是同種花色的,再找一個學生再次證明。
師:看來我兩次都猜對了。謝謝你們。老師為什么能料事如神呢?到底有什么秘訣呢?學習完這節(jié)課以后大家就知道了。
2.問題探究
(1)呈現(xiàn)問題,引出探究
出示例1:小明說“把4支鉛筆放進3個筆筒里。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筆筒里至少放進2支鉛筆”,他說得對嗎?請說明理由。
師:“總有”是什么意思?“至少”有2支是什么意思?
學生自由發(fā)言。
預設:一定有
不少于兩只,可能是2支,也可能是多于2支。
就是不能少于2支。
(2)體驗探究,建立模型
師:好的,看來大家已經(jīng)理解題目的意思了。那么把4支鉛筆放進3個筆筒里,可以怎樣放?有幾種不同的擺法?(我們用小棒和紙杯分別表示鉛筆和筆筒)請大家擺擺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小組活動:學生思考,擺放。
①枚舉法
師:大部分同學都擺完了,誰能說說你們是怎么擺的。能不能邊擺邊給大家說。
預設1:可以在第一個筆筒里放4支鉛筆,其它兩個空著。
師:這種放法可以記作:(4,0,0),這4支鉛筆一定要放在第一個筆筒里嗎?
(不一定,也可能放在其它筆筒里。)
師:對,也可以記作(0,4,0)或者(0,0,4),但是,不管放在哪個筆筒里,總有一個筆筒里放進4支鉛筆。還可以怎么放?
預設2:第一個筆筒里放3支鉛筆,第二個筆筒里放1支,第三個筆筒空著。
師:這種放法可以記作(3,1,0)
師:這3支鉛筆一定要放在第一個筆筒里嗎?
(不一定)
師:但是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筆筒里放進3支鉛筆。
預設3:還可以在第一個筆筒里放2支,第二個筆筒里也放2支,第三個筆筒空著,記作(2,2,0)。
師:這2支鉛筆一定要放在第一個和第二個筆筒里嗎?還可以怎么記?
預設:也可能放在第三個筆筒里,可以記作(2,0,2)、(0,2,2)。
預設4:還可以(2,1,1)
或者(1,1,2)、(1,2,1)
師:還有其它的放法嗎?
(沒有了)
師:在這幾種不同的放法中,裝得最多的那個筆筒里要么裝有4支鉛筆,要么裝有3支,要么裝有2支,還有裝得更少的情況嗎?(沒有)
師:這幾種放法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可以怎樣說?
(裝得最多的筆筒里至少裝2支。)
師:裝得最多的那個筆筒一定是第一個筆筒嗎?
(不一定,哪個筆筒都有可能。)
設計意圖:在理解題目要求的基礎上,通過操作活動,用畫圖和數(shù)的分解來表示上述問題的結果,更直觀。再通過對“總有”“至少”的意思的單獨說明,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鉛筆盒里至少有2支鉛筆”這句話?!?/p>
②假設法
師:剛才我們研究了在所有放法中放得最多的筆筒里至少放進了幾支鉛筆。怎樣能使這個放得最多的筆筒里盡可能的少放?
預設:先把鉛筆平均放,然后剩下的再放進其中一個筆筒里。
師:“平均放”是什么意思?
預設:先在每個筆筒里放一支鉛筆,還剩一支鉛筆,再隨便放進一個筆筒里。
師:為什么要先平均分?
學生自由發(fā)言。
引導小結:因為這樣分,只分一次就能確定總有一個筆筒至少有幾支筆了。
師:好!先平均分,每個筆筒中放1支,余下1支,不管放在哪個筆筒里,一定會出現(xiàn)總有一個筆筒里至少有2支鉛筆。
師:這種思考方法其實是從最不利的情況來考慮,先平均分,每個筆筒里都放一支,就可以使放得較多的這個筆筒里的鉛筆盡可能的少。這樣,就能很快得出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筆筒里至少放進2支鉛筆。我們可以用算式把這種想法表示出來。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比較得出“平均分”的方法,將解題經(jīng)驗上升為理論水平,進一步強化方法、理清思路。】
(3)提升思維,建立模型
①加深感悟
師:如果把5支筆放進4個筆筒里呢?大家討論討論。
預設:5支鉛筆放在4個筆筒里,先平均分,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筆筒里至少有2支鉛筆。
師:把7支筆放進6個筆筒里呢?還用擺嗎?
學生自由發(fā)言。
師:把10支筆放進9個筆筒里呢?把100支筆放進99個筆筒里呢?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預設:我發(fā)現(xiàn)鉛筆的支數(shù)比筆筒數(shù)多1,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筆筒里至少有2支鉛筆。
師:你的發(fā)現(xiàn)和他一樣嗎?
學生自由發(fā)言。
師:你們太了不起了!
師:難道這個規(guī)律只有在鉛筆的支數(shù)比筆筒數(shù)多1的情況下才成立嗎?你認為還有什么情況?
練一練:
師:我們來看這道題“5只鴿子飛進了3個鴿籠,總有一個鴿籠至少飛進了2只鴿子,為什么?”
師:說說你的想法。
師:由此看來,只要分的物體比抽屜的數(shù)量多,就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放進2個物體。這就是最簡單的鴿巢原理?!景鍟n題】
介紹狄利克雷:
師:鴿巢原理最先是由19世紀的德國數(shù)學家狄利克雷提出來應用于解決問題的,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他從這么平凡的事情中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就把這個規(guī)律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狄利克雷原理,也叫抽屜原理。
②建立模型
出示例2:一位同學學完了“鴿巢原理”后說:把7本書放進3個抽屜里,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3本書。他說得對嗎?
學生獨立思考、討論后匯報:
師:怎樣用算式表示我們的想法呢?生答,板書如下。
7÷3=2本……1本(2+1=3)
師:如果有10本書會怎么樣能?會用算式表示嗎?寫下來。
出示:
把10本書放進3個抽屜里,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幾本書?
10÷3=3本……1本(3+1=4)
師:觀察板書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預設:我發(fā)現(xiàn)“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2本”,只要用“商+1”就可以得到。
師:那如果把8本書放進3個抽屜里,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幾本書?請大家算一算。
學生討論,匯報:
8÷3=2……22+1=3
8÷3=2……22+2=4
師:到底是“商+1”還是“商+余數(shù)”呢?誰的結論對呢?在小組里進行研究、討論。
師:認真觀察,你認為“抽屜里至少有幾本書”或“鴿籠里至少有幾只鴿子”可能與什么有關?
預設:我認為根“商”有關,只要用“商+1”就可以得到。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這樣(引導學生再觀察幾個算式)?。」皇侵灰谩吧蹋?”就可以了。
引導總結:我們把要分的物體數(shù)量看做a,抽屜的個數(shù)看做n,如果滿足【a÷n=b……c(c≠0)】,那么不管怎樣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放(b+1)本書。這就是抽屜原理的一般形式。
鴿巢原理可以廣泛地運用于生活中,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解決這類問題時要注意把誰看做“抽屜”。
設計意圖:借助直觀操作和假設法,將問題轉化為“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形式??梢允箤W生更好地理解“抽屜原理”的一般思路,經(jīng)歷將具體問題“數(shù)學化”的過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發(fā)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應用能力??疾槟繕?、2】
3.鞏固練習
(1)學習了“鴿巢原理”,我們再回到課前的“撲克牌”游戲,你現(xiàn)在能解釋一下嗎?(出示課件)學生思考,討論。
(2)第69頁的做一做第1、2題。
4.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ji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研究了鴿巢原理,也叫抽屜原理,解決抽屜原理問題關鍵就是找準物體和抽屜,在一些復雜的題中,還需要我們去制造抽屜。
(三)課時作業(yè)
1.一個小組共有13名同學,其中至少有幾名同學同一個月出生?
答案:2名。
解析:把1—12月看作是12個抽屜,13÷12=1…11+1=2【考查目標1、2】
2.希望小學籃球興趣小組的同學中,最大的12歲,最小的6歲,最少從中挑選幾名學生,就一定能找到兩個學生年齡相同。
答案:8名。
解析:從6歲到12歲一共有7個年齡段,即6歲、7歲、8歲、9歲、10歲、11歲、12歲。用7+1=8(名)【考查目標1、2】
第二課時鴿巢原理
中原區(qū)汝河新區(qū)小學師芳
一、學習目標
(一)學習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教材第70頁例3。本例是“鴿巢原理”的具體應用,也是運用“鴿巢原理”進行逆向思維的一個典型例子。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把兩種“顏色”看成兩個“抽屜”,“同色”就意味著“同一個抽屜”,這樣就把“摸球問題”轉化為“抽屜問題”。
(二)核心能力
在理解鴿巢原理的基礎上,利用轉化的思想,把新知轉化為鴿巢問題,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三)學習目標
1.進一步理解“抽屜原理”,運用“抽屜原理”進行逆向思維,解決實際問題,體會轉化思想。
2.經(jīng)歷運用“抽屜原理”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觀察猜想,實踐操作的學習方法,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四)學習重點
引導學生把具體問題轉化為“抽屜原理”。
(五)學習難點
找出“抽屜”有幾個,再應用“抽屜原理”進行反向推理。
(六)配套資源
實施資源:《鴿巢原理》名師教學課件
二、學習設計
(一)課堂設計
1.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魔術嗎?今天老師給你們表演一個怎么樣?看,這是一副撲克牌,去掉兩張王牌,還剩下52張,請同學們任意挑出5張。(讓5名學生抽牌)好,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你們手里的牌至少有2張是同花色的。
師:神奇吧!你們想不想表演一個呢?
師:現(xiàn)在老師這里還是剛才這副牌,請你抽牌,至少抽多少張牌才能保證至少有2張牌的點數(shù)相同呢?
在學生抽的基礎上揭示課題。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利用“鴿巢原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板書課題:鴿巢原理)
2.探究新知
(1)學習例3
①猜想
出示例3:盒子里有同樣大小的紅球和藍球各4個,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個同色的,至少要摸出幾個球?
預設:2個、3個、5個…
②驗證
師:我們的猜想是不是正確呢?我們可以用畫一畫、寫一寫的方法來說明理由,并把驗證的過程進行整理。
可以用表格進行整理,課件出示空白表格:
學生獨立思考填表,小組交流。
全班匯報。
匯報時,指名按猜測的不同情況逐一驗證,說明理由,看看解決這個問題是否有規(guī)律可循。
課件匯總,思考:從這里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教師:通過驗證,說說你們得出什么結論。
小結:盒子里有同樣大小的紅球和藍球各4個。想要摸出的球一定有2個同色的,最少要摸3個球。
③小結
師:為什么球的個數(shù)一定要比抽屜數(shù)多?而且是多1呢?
預設:球有兩種顏色,就是兩個抽屜,從最不利的情況考慮摸2個球都不同色,就必須多摸一個,所以球一定要比抽屜數(shù)多1。其實摸4個球、5個球或者更多球,都能保證一定有2個球同色,但問題中要求摸的球數(shù)必須“至少”,所以摸3個球就夠了。
師:說得好!運用學過的知識、逆推的方法說明了“只要摸出的球比球的顏色種數(shù)至少多1,就能保證有2個球同色”。這一結論是正確的。
板書:只要摸出的球比球的顏色種數(shù)至少多1,就能保證有2個球同色?;蛘哒f只要物體數(shù)比抽屜數(shù)至少多1,就能保證有一個抽屜至少放2個物體。
(2)引導學生把具體問題轉化成“抽屜原理”。
師:生活中像這樣的例子很多,我們不能總是猜測或動手試驗,能不能把這道題與前面講的“抽屜原理”聯(lián)系起來思考呢?
思考:①摸球問題與“抽屜原理”有怎樣的聯(lián)系?
②應該把什么看成“抽屜”?有幾個“抽屜”?要分別放的東西是什么?
學生討論,匯報結果,教師講評:因為有紅、藍兩種顏色的球,可以把兩種“顏色”看成兩個“抽屜”,“同色”就意味著“同一個抽屜”。這樣把“摸球問題”轉化成“抽屜問題”,即“只要分的物體比抽屜多1,就能保證有一個抽屜至少有2個同色球”。
從最特殊的情況想起,假設兩種顏色的球各拿了1個,也就是在兩個抽屜里各拿了1個球,不管從哪個抽屜里再拿1個球,都有2個球是同色的。假設至少摸a個球,即a÷2=1……b,當b=1時,a就最小。所以一次至少應拿出1×2+1=3個球,就能保證有2個球同色。
結論:要保證摸出的球有兩個同色,摸出的球數(shù)至少要比抽屜數(shù)多1。
3.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70頁“做一做”第1題。
(2)完成教材第70頁“做一做”第2題。
4.課堂總結
師: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談談你的收獲和體驗。
(三)課時作業(yè)
1.有黑色、白色、藍色、紅色手套各10只(不分左、右手),至少要拿出多少只(拿的時候不看顏色),才能在拿出的手套中,一定有兩只不同顏色的手套?
答案:5只。
解析:4個顏色相當于4個抽屜,保證一定有兩只不同的顏色,相當于分的物體個數(shù)比抽屜多1?!究疾槟繕?、2】
2.一個魚缸里有很多條魚,共有5個品種。至少撈出多少條魚,才能保證有4條魚的品種相同?
答案:16條。
解析:5個品種相當于5個抽屜,保證有4條魚品種相同,所放物品的個數(shù)是:5×3+1=16?!究疾槟繕?、2】
人教八上數(shù)學教案篇4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104頁例3、“做一做”及第106頁練習二十的第9題。
內容簡析
例3安排了解決問題的內容,意在鞏固學生已經(jīng)建立的1千克的質量觀念,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量能力。題目要求比較簡單,但越簡單可能越覺得無從下手,要引導學生轉到對蘋果個數(shù)的關注上,由此喚起學生已有的稱量的經(jīng)驗。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感受質量單位,建立千克與克的質量觀念,牢固掌握克與千克之間的關系。
2.學生在實踐、觀察和推算的活動中,能夠根據(jù)物體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量能力。
3.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質量觀念,通過估量解決問題。靈活運用估量的方法解決問題,形成估量策略。
教法與學法
1.本課時學生應用已學的質量單位的知識,通過估量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鞏固建立1千克的質量觀念,而且培養(yǎng)學生的估量意識,幫助學生積累估量的經(jīng)驗,形成估量策略。
2.本課時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運用與他人合作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猜謎語法:衣服有綠又有紅,味道酸酸又甜甜,多多和它做朋友,小臉紅紅人人愛。猜一猜這是什么水果(蘋果)大家經(jīng)常吃蘋果,蘋果有大有小,誰能估計一下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老師這里有20個蘋果,大家估計一下大約重多少千克。
品析:猜謎語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老師借著學生的興奮情緒,提出估計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的問題,為新授做好了引導?!?/p>
實踐體驗法:老師帶來幾個蘋果,它們有大有小,請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掂一掂,估計幾個蘋果大約有1千克。學生用手掂一掂蘋果,交流蘋果的輕重大小,估計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然后教師出示例題3:王奶奶摘了20個蘋果,估計一下大約重多少千克。進入新課教學之中。
品析:學生積極參與實踐體驗法,通過討論交流,確認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為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p>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估一估。
(1)對比自己熟悉的物品質量,估一估1千克蘋果的個數(shù)。
(2)學生匯報。
2.稱一稱。
(1)小組活動:稱1千克蘋果并數(shù)一數(shù)個數(shù)。
(2)匯報各小組稱重的結果,教師記錄。
(3)觀察記錄的數(shù)據(jù),從數(shù)量上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4)討論:同樣都是1千克蘋果,為什么稱出的個數(shù)會不一樣呢
3.提出問題。
(1)出示例3:王奶奶摘了20個蘋果,估計一下大約重多少千克。
(2)學生讀題后匯報發(fā)現(xiàn)的信息。
(3)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估量。通過“知道了什么”環(huán)節(jié)理解教學,注意突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估計。
師:要想知道20個蘋果大約有多重,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估量
預設一:
生:估一估每個蘋果有多重,再算出20個蘋果的質量。
師:這是一種辦法。你估計一下一個蘋果有多重
生:200克。
師:那20個蘋果就有20個200克。你認為計算起來怎么樣
生:用加法算比較麻煩。
師:那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預設二:
生:先估一估1千克有幾個蘋果。
師:以你的生活經(jīng)驗,1千克一般有幾個蘋果
生:5個。
師:那就可以每5個蘋果放一堆。(用電子筆將5個蘋果圈一圈。)這樣的話,就是求什么
生:20里面有幾個5
4.解決問題。
(1)通過閱讀“怎樣解答”兩個學生的對話,突出了估計的方法,即運用前面建立的1千克的質量觀念作標準估出結果。同時,通過答案的文字呈現(xiàn)突出了估計的標準。
(2)引導學生按蘋果大小的.不同列式推理出20個蘋果大約重多少千克。
(3)分組解決問題。
第一、二兩組解決如果蘋果1千克4個,20個大約重多少千克;第三、四兩組解決如果蘋果1千克5個,20個大約重多少千克。
(4)匯報交流。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掌握用豎式書寫表內除法和有余數(shù)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結合具體操作,理解豎式中每一步的含義,能對除法豎式作出合理的解釋。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濃厚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除法豎式的正確書寫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豎式中各個部分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用小棒擺正方形,今天我們繼續(xù)擺一擺,請同學們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組,看看結果怎樣?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1)能分幾組,有剩余嗎?(能分3組,剩1根)
(2)怎樣列式表示?13÷4=3(組)……1(根)
(3)回憶一下,我們在學習加法、減法和乘法的時候,除了列橫式之外,還可以怎么列式?(豎式)
沒錯,除法和它們一樣,也可以寫成豎式的,那么,怎么寫除法的豎式呢?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3,出示除法豎式。
1、這道除法算式可以寫成這樣的豎式。(結合教材圖片)像漢字“廠”的符號表示除號,除號里面的是被除數(shù),一撇的左邊寫除數(shù),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數(shù)下面寫除數(shù)和商的積,橫線表示相減,最后是余數(shù)。
也就是:4……商
除數(shù)……413……被除數(shù)
12……43的積
1……余數(shù)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個豎式,你知道豎式中的每個數(shù)的含義嗎?
預設:
(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幾根,3表示13根小棒,每份分4根最終分成的份數(shù)。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積,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
師生總結:除法豎式的一般寫法分為三步:一除二乘三減。
2、指導學生練習書寫豎式,師巡視訂正。
師:同學們,我們剛剛學的除法豎式,大家會寫了嗎,我們是怎樣寫除法豎式的?我們回顧一下。(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說一說寫豎式的步驟以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3、師: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組,結果怎樣?豎式怎么寫?
學生動手分小棒,然后集體討論,反饋信息。
預設:
(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沒有剩余。
(2)可以寫算式16÷4=4(組)
(3)它的豎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來寫,被除數(shù)換成16,除數(shù)不變,商是4,除數(shù)和商的積是16,這里沒有余數(shù),相當于余數(shù)是0,表示沒有余數(shù)。
4
416
16
三、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第1、2題。
指導學生分別拿出11、12根小棒,每3根一組分一分,根據(jù)分得的結果,確定商和余數(shù),然后書寫除法橫式和相應的除法豎式,先寫在書本上,然后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十四”第3題。
用小棒代替棒棒糖,分一分,寫一寫豎式,師根據(jù)學生反饋板書,然后指名說說豎式中每個數(shù)的含義。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的收獲是什么?
[板書設計]
認識除法豎式
4……商
除數(shù)……413……被除數(shù)
12……43的積
1……余數(shù)
人教八上數(shù)學教案篇5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p7—8千米的認識
二,教學準備
教具學具:米尺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每小組一張,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
先估一估100米的距離,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離,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沿學校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要幾分鐘
步行的同學了解一下自己從家走到學校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表象,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2,利用遷移的規(guī)律,體驗探索千米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學會估算和分析問題。
3,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理
(二)教學策略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jīng)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因此,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我從教材的設計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改造和組織了教學過程。首先,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段教學的融合,讓學生在體驗中發(fā)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中建構,在建構中實踐,在實踐中內化和提升。其次,在采集教學素材時,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實踐感受,環(huán)繞著教學重點"千米的認識",組織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研究和發(fā)現(xiàn),讓學生在愉悅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構"千米",應用"千米"。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交流導入,引出千米
(一)交流信息
提問:課前老師帶你們去操場了解相關的信息,誰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生交流信息后教師板書:
1,走100米的路大約需要200步。
2,沿學校200米的操場走一圈大約需要3分鐘。
(二)揭示課題
師:剛才同學們匯報的時候用到了一個長度單位——米,如果我們想要測量溫州到杭州的距離,該用什么單位來計量呢(引出千米)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
二,聯(lián)系生活,建立表象
(一)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1,引導:對于"千米"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千米到底有多長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2,探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有關千米的這些知識,同學們,在你的印象里,你認為1千米有多長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千米=1000米。
(二)進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聯(lián)系實際: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你能否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可以結合課前了解到的信息來描述它們與1千米之間的關系。
引導學生根據(jù)生活實際進行分析,先自己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能說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這樣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走100米的路大約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20xx步。
方案四:繞學校200米的操場要走五圈。
方案五:繞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3分鐘,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需要15分鐘。
……
(三)估計1千米的距離
1,初步估計: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fā)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
學生估計,師生共同評價
2,引導(播放錄像):讓我們跟著攝像機的鏡頭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到街上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長
3,想象:請大家閉上眼睛,跟著老師在腦海里把這段路再走一遍。我們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東經(jīng)過十字路口,再向北經(jīng)過建設銀行,又經(jīng)過小賣部門口,一直向北就來到了甌海第三人民醫(yī)院門口。這段路程大約是1千米。
4,體會感受:如果讓我們步行1千米的路,你會有什么感覺
5,進一步估計:(出示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
師:老師還準備了一張學校周圍的交通圖,你們的桌上也有一張,請你畫一畫,從學校出發(fā)走1千米,還可以到哪些地方
學生獨立操作后交流匯報:(學生能匯報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從學校門口出發(fā)一直向西至蟠鳳路口。
方案二: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西經(jīng)一幼門口,再向北至經(jīng)梧田高中。
方案三: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東經(jīng)十字路口,再一直向南至溫州中學門口。
……
三,了解用途,體會價值
(一)引導學生舉例
師:千米也稱公里,用字母km來表示。(板書: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理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千米(公路上,摩托車表盤上等)
(二)欣賞生活中的"千米"
師:同學們真是生活中的細心人,老師也從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電腦出示指路標志)甌海實驗小學距溫州世紀廣場約7000米
師問:你看到了什么7000米等于多少千米呢你是怎么想的(板書:7000米=7千米)
2,(電腦出示珠穆朗瑪峰山峰圖)珠穆朗瑪峰,高度約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師問:你又看到了什么9千米是多少米啊你能說說你思考的過程嗎(板書:9千米=9000米)
3,(電腦出示《汽車速度表》)汽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大約是80千米。
4,(電腦出示自行車行駛圖)自行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大約是15千米。
5,(電腦出示溫州至杭州高速圖)溫州到杭州高速公路連線全長約410千米。
6,(電腦出示萬里長城圖)我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筑之一,大約長6700千米。
(三)小結: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還可以表示比較長的物體長度。
四,實際應用,鞏固新知
(一)應用練習
1,孫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來學校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2,媽媽帶小明坐長途汽車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們早上8時出發(fā),汽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二)課外拓展
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千米,磁懸浮列車每小時可行駛()千米,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千米。(課后可在父母的幫助下到圖書館或網(wǎng)上查找這些資料。)
2,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通過課前活動,即為學生課中研究1000米,認識千米提供了想象,折算,感受和思維的現(xiàn)實背景基礎,又解決了因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的制約而不便操作的實踐體悟問題,為千米的教學提供了有利的認知階梯。
在"千米"概念的揭示及空間觀念的構建過程中,引導學生把1千米與課前了解到的信息進行聯(lián)系,給學生提供一個具體的參照物,增強了學生對1千米距離的感性認識。
利用多媒體(播放錄像)喚起對行走本地區(qū)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又助于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交流活動不僅使學生獲取了有關千米的應用知識,拓展了數(shù)學知識視野,而且在實際中進行換算,豐富了學生對原本枯燥的概念"千米"的學習情感,使學生感受了"千米"的數(shù)學和生活價值。
課后延伸探索,拓展"千米"價值,教師在落實了教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后,課末布置了學生課后實踐調查活動,把學生帶向了研究性學習的行為中,為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
五,教學片段實錄
片段一:初步估計
師:看來我們班同學真不錯,想出那么多好辦法來描述1千米的距離。現(xiàn)在請同學們估計一下,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fā)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呢
生1:從學校門口到美能達照相館那里。
師:為什么
生1:因為我家住在梧田街54號,我每天步行回家,不用10分鐘,所以我想1千米肯定比我家還要遠。
師:恩,你說的有道理,不過從學校門口經(jīng)梧田街再直到美能達照相館那里還不到1000米,大約800米左右。
人教八上數(shù)學教案篇6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年級班共有學生xx人。一部分的學生學習態(tài)度端正,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空間觀念較強。上課時都能積極思考,主動、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學習。但從上學年的知識質量驗收的情況看,學生的存在明顯的兩極分化,后進生的面還是大,針對這些情況,本學年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時,加強后進生的輔導和優(yōu)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兩班的合格率和優(yōu)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小數(shù)的乘法和除法;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多邊形面積的計算;簡易方程四個部分。
(一)小數(shù)的乘法和除法
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shù)的四則運算、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小數(shù)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這部分的`知識在本冊乃至于整個小學階段中取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單元的應用題主要是復習已學過的兩、三步應用題,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分析和推理能力,為下一單元學習新的應用題作準備。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理解、掌握小數(shù)乘、除法的意義及計算法則;難點: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關鍵:小數(shù)點的處理。
(二)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
本單元包括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兩節(jié)。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是在學生已掌握整數(shù)混合運算和小數(shù)四則運算的基礎上,對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進行概括的總結和提高。應用題前一部分是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整理總結解應用題的一般方法和步驟,擴展一般應用題的范圍,后一部分是教學以反應兩個物體運動為內容的一些行程應用題。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掌握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熟練進行計算;難點:列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關鍵:掌握列綜合算式解答文字題。
(三)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這是今后學習圓面積和立體圖形面積的基礎。
這單元的教學重點:計算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難點:多邊形面積公式的應用;關鍵:公式的推導過程。
(四)簡易方程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學了一定的算術知識,已初步接觸了一些代數(shù)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解簡易方程和方程解應用題等代數(shù)初步知識,比和比例等內容良好基礎。
教學重點: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簡易方程;難點:初步學會列方程解兩、三步計算的應用題;關鍵:用字母表示數(shù),表示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
人教八上數(shù)學教案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初步學會根據(jù)實際需要,選用適當?shù)拿娣e單位,豐富面積單位的量感。
2、借助問題情景,合作探究平方米與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進一步豐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
(二)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常用的面積單位的梳理過程,自主建構面積單位的換算方法,初步提高整理歸納能力。
(三)情感與態(tài)度
逐步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知數(shù)學的價值。
重點難點:
1、豐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掌握常用面積單位間的換算方法。
2、理解常用面積單位間進率的推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階段
1、感受平方千米
同學們,你們覺得我們學校大嗎我們泗涇鎮(zhèn)大嗎那么松江區(qū)呢這些區(qū)域用我們新學的面積單位km2來表示,是多少呢請看大屏幕:(出示)
我們美麗的校園占地面積約0.03平方千米。
我們家園——泗涇鎮(zhèn)占地面積約24.2平方千米。
我們的松江區(qū)總面積約604平方千米。
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有什么感受你覺得平方千米常用在什么樣的區(qū)域(對比,交流)
小結:平方千米常用來表示面積大的區(qū)域。
[從學生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展開,通過“區(qū)域大”但表示的“數(shù)字小”這一強烈對比,豐富平方千米的量感]
2、感知常用的小面積單位
我們還學過哪些常用的面積單位誰能從大到小說出來呢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讓我們用手勢來比劃一下它們的大小吧!1km2能用手勢來表示嗎(不能)為什么(1k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2025版二手房買賣合同空白含租賃權處理條款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油茶林規(guī)模化種植管理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薦設備采購與服務一體化合同2篇
- 2025年商場廣告位租賃合同標準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影視內容版權采購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水電工程智能化控制系統(tǒng)設計與實施合同2篇
- 2025版高鐵物流運輸與物流金融產(chǎn)品開發(fā)合同3篇
- 2025年度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委托擔保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施工保修合同協(xié)議書3篇
- 二零二五年農(nóng)業(yè)合作協(xié)議主體變更及種植養(yǎng)殖協(xié)議3篇
- 數(shù)學思想與方法期末考試范圍答案全
- 調研報告:加強市屬國有企業(yè)內部審計工作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 教學事故(差錯)認定處理表(模板)
- 內蒙古自治區(qū)巴彥淖爾市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及行政區(qū)劃代碼
- 餐票模板合集
- 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資產(chǎn)托管制度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4 蜜蜂3-部編版
- 數(shù)字信號處理:第一章 數(shù)字信號處理概述
- 中國風中國武術武術介紹PPT模板課件
- 兗州一中“循環(huán)大課堂教學模式”
- 膠原蛋白行業(yè)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