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存心底的那抹紅白_第1頁
永存心底的那抹紅白_第2頁
永存心底的那抹紅白_第3頁
永存心底的那抹紅白_第4頁
永存心底的那抹紅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永存心底的那抹紅白2011-2012年度赴丹麥柯睿福州第一中學當飛機降落在哥本哈根機場,我?guī)е活w忐忑的心踏上這片童話一般的土地——丹麥王國,開始我人生中最不平凡的一年文化交流生之旅。當時的我憧憬著美好的童話,和這個王國在我印象之中和諧社會和優(yōu)質生活,殊不知如今看來,這一年的經歷帶給我的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有悲有喜,甜酸交織的成長歷程。機場,迎接我的是一個來自接待媽媽的大大的擁抱,和一句“welcometoDenmark”一同來的還有接待哥哥Jacob,和接待姐姐的朋友Rie。我的接待家庭是單親家庭,媽媽51歲,自從丈夫死后,接待媽媽Gitte就和18歲的接待姐姐Laerke一起住。而今年姐姐和我一樣,作為AFS的交換生去拉脫維亞交流一年,而哥哥成年,住在丹麥北部學習準備畢業(yè)之后做個丹麥語教師。我的接待家庭居住在丹麥東南部Fyn島上的Odense(歐登塞),擁有將近19萬人口,在只有五百萬人口的丹麥,歐登塞是其第三大城市,是聯(lián)通丹麥第二大城市所在的Jylland島和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所在的Sj?lland島的重要交通樞紐。讓來之前的我興奮不已的是,Odense是享譽世界的安徒生的故鄉(xiāng)(因為這個原因,每次有朋友拜訪我,都要帶他們去安徒生故居,結果就是,去過不下10次安徒生故居的我快成了業(yè)余導游了)作為丹麥的第三大城市,來之前的我,對這個城市有著與現(xiàn)實截然不同的想象,想象著繁華的霓虹燈,燈紅酒綠的夜生活,車水馬龍的立交橋下川流不息的人流與車流,如福州一般的高樓林立。而事實并非如此,用“小橋流水人家”來形容歐登塞最合適不錯,蜿蜒流淌于城中央是一條不知名的小溪,清澈的流水似城市的旋律,無時無刻不在靜謐地跳動,極富有北歐風格的紅屋頂老房子林立小街兩畔,歷經了百年,靜靜的望著來往的人們,恍若隔世一般。中世紀的教堂的尖頂老遠就可以瞭望到,承載著歷史,于秋日觀之,更覺滄桑。一座沒有現(xiàn)代化建筑的城市,徜徉期間,會讓人遺忘了時間,遺忘了煩憂。這就是10個月來我對這座北歐小城的臆想之語。接下來,我說說我的接待家庭。說到家庭狀況,接待家庭的經濟情況并不是很樂觀,哥哥姐姐都在讀書,而媽媽因為身體問題沒有工作,但是丹麥最值得稱道的就是,像接待家庭這樣幾乎沒有經濟能力的家庭還能保證著有醫(yī)療保障,教育保障的相對高品質的生活,丹麥的福利制度之完善和貧富差距之小可見一斑。不過雖說吃穿不愁,但是接待家庭的經濟能力是無法支付高額的旅行費用的,所以這一年中除了和學校一起去英國旅行外,剩下的旅行都是在丹麥國內的。不過要提一點,大家不能用經濟情況衡量在這個家庭的幸福程度,比如Gitte雖然沒有工作,吃穿用度都比較節(jié)省,但是對我十分關心,幾乎是全部精力都放在我這個來自中國的交流生身上,這點我很感謝她,她給我的幫助和人生的啟迪是不能用金錢和旅行衡量的,這里我要對她說一聲“Jegelskerdig”(IloveyouinDanish).因為她的無私幫助,使我這個中國交流生避免了許多文化上,生活上的麻煩,也讓我從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獨生子女成長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和她的談話讓我真正的了解這個社會,了解了中西文化和價值觀上的差異。Gitte曾說過這一年和一個中國交流生生活的經歷是很多人用天價都買不到的,而對我而言也是一樣的而談到我的哥哥姐姐,最讓我這個來自中國的孩子羨慕嫉妒恨的就是他們的獨立自覺和獨自生活不依賴父母的勇氣。哥哥16歲就離家獨自生活,而姐姐去拉脫維亞的所有費用都是她在讀書之余在超市打工賺來的。光光這些我就不得不佩服他們。作為一個中國的獨生子女,我之前甚至連離開父母獨自生活的想法都沒有過。而哥哥姐姐并不是特例,丹麥的大部分青少年14歲后都會選擇找一份自己的工作,18歲以后都會選擇不依賴父母靠自己的能力生活,這著實讓我最驚嘆。不過,和中國不同,西方人的家庭觀念并不是那么強的,所以一年之間能見到哥哥的次數(shù)不到10次,而像這種形式的家庭,在丹麥十分普遍,兒女成年之后便獨自生活不依賴父母,而父母亦不依靠兒女贍養(yǎng)的西方式家庭觀念。不過,這也有賴于丹麥的高福利,高稅收的社會制度,貧富差距極小的穩(wěn)定的社會,民眾無后顧之憂,這亦是我所贊賞的丹麥社會優(yōu)點之一。既說了丹麥人的普遍家庭觀念,便要介紹下丹麥的飲食文化。丹麥——作為一個高緯度的北歐國家,主食大都是高熱量的。我從三餐開始分別介紹。早餐:烤面包加黃油,果醬或者各種自選的奶酪。有時候會吃酸奶麥片??梢悦黠@的看出,相對于中國的早餐,丹麥早餐的含糖量十分大。午餐:丹麥特色的黑面包加各種的配菜。特別提一下,黑面包是十分健康的食品,高纖維,幫助修繕腸胃的,不過一開始,我是極吃不慣的,因為發(fā)酵后的黑面包有一股奇怪的臭味,加上纖維含量極大,口感差,味道是酸咸的。開學第一天,媽媽給我準備的LUNCHBOX就是黑面包加冷的豬肝醬配上兩片黃瓜,那味道……這能說讓我這個在中國接受了15年美食文化熏陶的孩子至今難以忘懷??!晚餐:晚餐是三餐中最豐盛的。丹麥人的飲食習慣十分多元,有時候會做上一整鍋子意大利面,有時候會蒸上一鍋米飯,不過,我主要介紹的是丹麥的傳統(tǒng)晚餐。聽Gitte說,丹麥的老年人晚餐不離土豆。土豆是我在丹麥接觸最多的晚餐主菜。煮土豆配上肉類加各種醬汁,是較為傳統(tǒng)的丹麥菜。丹麥人的食肉習慣和中國人差別極大,所謂吃肉,吃的就是一整塊無骨十分純粹的肉,多為煎炸,對肉質的細嫩程度,口感和味道要求不大。我曾和Gitte形容過家鄉(xiāng)的鳳爪如何美味,而她表示難以置信于中國人吃雞腳這種飲食習慣,對于我們飲食中食內臟制品更是無法理解(不過歐洲人還是很喜歡香腸的)。而丹麥人吃蔬菜的習慣也與中國人截然不同,他們喜好吃生菜沙拉,無論什么樣子的蔬菜都是切丁切片伴著沙拉醬吃,記得第一次接待媽媽給我做花菜沙拉的時候,不煮過直接吃的食菜方式讓我這個中國孩子目瞪口呆。而丹麥人餐桌上的蔬菜選擇是比中國人少得多的,主要的有葉蔬菜,能說上名字的只有包菜,白菜和花菜,我曾經因為想要做餃子轉了整個歐登塞找不到一顆韭菜而苦惱不已,更不要說是菠菜,空心菜這類的綠葉蔬菜了。歐洲國家盛產奶制品,所以幾乎是頓頓不離奶制品,從基本的黃油,到意大利面上的芝士,再到醬汁中的牛奶和甜品中的奶油。從小我便不喜牛奶,所以一開始對于奶制品皆不能接受,甚至到現(xiàn)在還是無法理解奶酪的美味!不過高蛋白高熱量的食品真的讓我發(fā)福不少。不過丹麥最值得稱道的是甜品,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利用烤箱做出各式各樣的美味甜品。幾乎每周我都會至少做一次甜品,回想這一年來,從一個上不了廳堂下不了廚房的中國式90后乖乖女,變成一個會烘焙,會做飯,會烤蛋糕的“職業(yè)主婦”,真的要感謝這一年的經驗,讓我學到了花15年在課堂上也學不到的生活技能。介紹完飲食,我要介紹下丹麥的教育制度,丹麥的教育制度的最大特點就是多選擇。給予學生極大的自由和發(fā)揮自我的空間,比如九年級上完你可以選擇上十年級或者直接高中,亦或是去技能學校,三項選擇之中并不是“高中是最優(yōu)選擇”。反之很多孩子選擇去技能學校而不是大學,因為他們認為學一門技能比在大學強。而社會對未來工薪有嚴格的規(guī)定,所以職業(yè)沒有等級之分,一個修車工可以和一個科學家得到幾乎平等的社會地位。說到教育的內容,和中國不同,丹麥學校更多的是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老師只是知識的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由于我年齡太小,所以來丹麥是在十年級學習,而十年級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在九年級成績并不怎么優(yōu)秀,但是讓我自愧不如的是,他們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生活能力都比我這個在中國成績較為優(yōu)秀的孩子強很多。而課堂都是以學生老師或者學生之間的互動為主,老師成為學生的一員參與討論,而學生在自己的小組之中討論,分工合作。和中國極為不同的是,丹麥課堂甚至考場是允許使用筆記本電腦的,我曾經就這個問題詢問過我的老師Eddie,他說,使用電腦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和未來工作的必備技能,也是學校傳授的知識之一。讓我想起一句古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不過這里我要強調一下丹麥和中國的文化差異,中國講究“尊師重道”“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對于老師的態(tài)度是尊重謙卑,我還記得初中的時候一位同學因為直呼老師名諱被請來了家長。但是丹麥的老師卻不愿意他的學生叫他某某老師,而更愿意讓學生直呼其名,因為他們更希望和學生的關系更接近于朋友,而朋友之間直呼其名是理所應當?shù)摹T诘湹膶W習壓力較之中國的學習壓力實在是滴水較之滄海了,考試極少,朋友們的談話內容極少涉及考試作業(yè),而業(yè)余生活和與社會的交流比較多。作為學校樂隊的主唱,常常會跟著校樂隊四處演出,參加音樂節(jié),我不再懼怕舞臺,變得自信了。而課余,朋友們會爭著請我為他們畫肖像,這樣的經歷也是我在中國的校園生活中體驗不到的。假期我會在學校幫助下,義務勞動,體驗丹麥的工作生活(AFS是不允許學生在所在國帶薪打工的),第一次是在一個幼兒園幫忙照顧小孩,作為半期考試內容的一部分,加入學分。期末由于我沒有參與全科考試,學校也替我安排了義工,在學校的CLUB工作,雖說這樣的工作較之父母早出晚歸的工作是小巫見大巫,卻也讓我初識了自己生活賺錢的艱辛。這里要特地提下在極少的考試。丹麥的考試分為筆試,口試,和日常評定。筆試就不用說了,就我觀察來看,大部分的丹麥同學比較注重口試,我們學校的語言類口試皆是就一個論題,構建一個PPT或者大綱,根據(jù)大綱像老師做闡述,就像一個小型研討會,而在我看來,這種口試的準備過程卻實在樂趣無限。講到這里順便提一下英語口語考試的過程,一共有6個大題,每個學生隨機抽一個題目,而我抽到的是“awareoftheworld”(對世界的認知)而我討論的話題是關于中國的計劃生育制度。首先寫一篇論文,上交,根據(jù)論文寫一份大綱,作為考試時候老師參考的材料??荚嚨倪^程更像是師生之間的簡單聊天,并不需要背稿子或者背大綱,也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讓和你對話的老師明白你所講的內容就可以了,所以在丹麥英語口語能力提高極大的我理所當然的拿了滿分12分。而在丹麥的考試經歷是一次和中國緊張的學習生活極不一樣的體驗。介紹完學習生活,提一下丹麥的傳統(tǒng)文化,而我印想最深的是丹麥人的圣誕節(jié)。我們一家的圣誕節(jié)是去哥本哈根和接待媽媽的繼女一家一起過的。從12月的第一天開始,每天我都會收到一個來自“圣誕老人”------接待媽媽的小包裹,里面都是些小禮物,而我每天早晨起床,除了找禮物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打開我的巧克力圣誕日歷,從12月一號到24號,每天打開一個小日歷,都會藏著一顆巧克力,也算是圣誕節(jié)的別樣甜蜜,品味著濃郁香醇的巧克力,漸漸的圣誕節(jié)的腳步聲也隨之越來越響。而每個人都準備著自己的小禮物與心意。圣誕節(jié)的早晨每家每戶準備著最隆重與豐盛的圣誕節(jié)晚餐,裝飾著圣誕樹,并在樹下堆滿了禮物。中午,我們收到了來自鄰居的禮物,也送去了我們的禮物。屋外鵝毛大雪,潔白的似玉砌成的世界,屋內,烤箱爐火禮物泛著溫暖的紅光,溫暖沁入人心,不禁讓我回憶起了祖國的春節(jié),不管距離多遠,文化差異多大,年的氣息卻是相同的。圣誕節(jié)的晚上,一家人手拉手圍著圣誕樹唱歌跳舞,一起吃圣誕晚餐,丹麥人傳統(tǒng)的圣誕晚餐是甜土豆,烤豬排,沙拉,和甜品。說到甜品,這里還有個小插曲,一家人會在甜品中放進一顆完整的杏仁,有幸吃到杏仁的家庭成員,可以得到一個包含著全家新年祝福的小禮物。晚飯過后,就到了最激動人心的收禮物環(huán)節(jié)了,現(xiàn)在仍記得那天晚上我收到了整整19個包裹,這里就順便拿出來得瑟一下了。而不僅僅是圣誕節(jié)。復活節(jié),我們會圍坐在一起裝飾蘋果樹枝,畫著復活節(jié)彩蛋和小雞;祈愿日,在溫馨的燭光下,一家人吃著祈愿日面包,談天說地;我的生日,哥哥姐姐和媽媽會在早晨7點圍著我的床鋪拿著丹麥國旗唱生日歌,朋友們圍坐在一起,享用丹麥特有的小女孩生日蛋糕(這是丹麥的傳統(tǒng)生日蛋糕,如果壽星是個小男孩,就做一個小男孩形狀的蛋糕,反之,就是小女孩蛋糕,由壽星切蛋糕,分給眾人品嘗)。在我看來,如此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