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化離子液體在聚碳酸酯中的應用_第1頁
綠色化離子液體在聚碳酸酯中的應用_第2頁
綠色化離子液體在聚碳酸酯中的應用_第3頁
綠色化離子液體在聚碳酸酯中的應用_第4頁
綠色化離子液體在聚碳酸酯中的應用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綠色化離子液體在聚碳酸酯中的應用

離子液體的發(fā)展離子液體通常也被稱為溫室離子液體(ril)。它是指在室溫或附近有液的離子化合物(沒有電中性分子,由陰和陽離子組成,其中陽離子是含有氮和磷的有機離子)。傳統(tǒng)離子化合物如NaCl中的陰陽離子相差不大,存在很強的離子鍵作用,而且離子鍵無方向性和飽和性,當大量陰陽離子存在時,強大的離子鍵作用使它們靠攏,各種離子只能振動,不能平動和轉動,因而在室溫下這些離子化合物都是固體。若陰陽離子的體積很大,且其中之一結構極不對稱,由于空間阻力,強大的離子鍵無法使陰陽離子在晶體微空間緊密堆積,這使得陰陽離子既可振動還可平動和轉動,使有序的晶體結構遭到徹底破壞,離子鍵作用力變弱,晶格能變小,熔點降低,于是可得到常溫下呈液態(tài)的離子化合物。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認為把熔點定義在室溫附近太狹窄,有些離子化合物的熔點高于室溫但低于水的沸點。故最近人們逐漸把熔點低于100℃的離子化合物稱為離子液體。對離子液體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14年,Welton制備了硝酸乙基銨[EtNH3]NO3,其熔點只有12℃,這是最早發(fā)現(xiàn)的離子液體。但Welton的研究結果未被人們認可,沒有引起重視,此后對該領域的研究緩慢。1976年,Osteryoung等成功合成了第一種室溫離子液體,利用其良好導電性質,用它作電解質液,研究了六甲基苯的電解行為。在1992年前,離子液體的研究和發(fā)展主要集中在電化學應用上,直到Wilkes等合成了低熔點、抗水解、對水和空氣都更穩(wěn)定的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鹽([emim]BF4)離子液體。1996年首次報道了陰離子為N(CF3SO2)2-的咪唑類離子液體,這種離子液體不僅對水穩(wěn)定(不溶于水),還兼具低粘度、低熔點和高導電性。此后,N(CF3SO2)2-成為制備離子液體時廣泛采用的陰離子之一。從此以后,離子液體的研究才迅速發(fā)展,并隨著綠色化學概念的提出,在全世界范圍內逐漸形成了離子液體的研究熱潮。傳統(tǒng)化學反應以及相關工業(yè)化生產是當今環(huán)境污染的主要來源,其主要因素來自于所用有機溶劑的強揮發(fā)性。因而,尋找綠色替代化合物與原材料顯得尤為重要。離子液體具備非揮發(fā)性或“零”蒸氣壓(這是離子液體被認為有綠色性的重要依據);低熔點(可低到-90℃);寬液程(可達200℃);高熱穩(wěn)定性(分解溫度可高于400℃);具有酸堿可調性;可循環(huán)使用性;非燃性等優(yōu)良特性,使離子液體被公認為是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的溶劑與材料。并且,離子液體的多樣性,加上各種特性的組合,使得構成大量性質和用途不同的功能材料和介質成為可能。PC是通用工程塑料中極其重要的一員。2005年全球PC產量已超1000kt,PC用量在全球通用工程塑料中僅次于尼龍,我國PC的用量穩(wěn)居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首。PC自身的極限氧指數(LOI)可達24%,阻燃性可達UL94V-2級,但很多應用領域需要使用UL94V-0級PC,因此仍需對其進行阻燃處理。PC傳統(tǒng)的阻燃劑是溴系及磷系,但它們存在一些嚴重的缺陷,特別是環(huán)保問題。本文將對離子液體作為PC阻燃劑進行嘗試探索。1實驗部分1.1離子液體的合成聚碳酸酯(PC):PC201-15,韓國LGDOW聚碳酸酯有限公司產品;離子液體:1-丁基-3-甲基咪唑甲磺酸鹽([Bmim]OTM),產品編號:LM1046,上海成捷化學有限公司。其化學結構式如圖1所示。1.2實驗原料與儀器雙螺桿擠出機:ZE25(長徑比41),德國Berstorff公司;注塑機:型號HTB110X/1,寧波海天機械有限公司;平板硫化機:型號XLB-D350×350×1Z,上海輕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第一橡膠機械廠;垂直燃燒儀;南京宏達實驗儀器設備有限公司的CZF-3型水平垂直燃燒測定儀;氧指數測定儀:美國RheometricScientific公司的氧指數測試儀;熱重分析儀:美國Perkin-Elmer公司的TGA7型熱失重分析儀;熔融指數儀:英國MPCAMFI熔指測試儀(RAY-RANTestEquipmentLtd.,UK);掃描電子顯微鏡:日本日立公司的Hitachi-S-2150掃描電子顯微鏡。1.3模壓成型和注射成型PC/[Bmim]OTM共混物擠出造粒:PC在120℃干燥4h,然后根據表2中的配方將試料混合均勻后在雙螺桿擠出機中擠出造粒。擠出機各段溫度分別設定為(從料斗到口模)30/220/230/235/240/245/250/250/250℃,螺桿轉速為120r/min。PC/[Bmim]OTM共混物模壓成型:將雙螺桿擠出造粒后的改性PC于120℃干燥4h,在260℃下用平板硫化機模壓出實驗所需片材(100mm×100mm×3mm)待用。將模壓成型的片材鋸成氧指數測試所需樣條。PC/[Bmim]OTM共混物注射成型:將雙螺桿擠出造粒后的PC/[Bmim]OTM共混物于120℃干燥4h,采用注射機注塑成實驗所需樣條,注射溫度為270℃,注射模溫70℃。注射射出壓力80MPa,注射保壓壓力50MPa,冷卻時間20S。1.4性能試驗1.4.1極限氧指數法極限氧指數(LOI):依照ASTMD2863,采用美國RheometricScientific公司的極限氧指數測試儀,樣條尺寸為100mm×6.5mm×3mm,每組樣品測試5根樣條取均值;垂直燃燒實驗按ANST/UL94-1985測量燃燒等級,每組樣品測試5根樣條。1.4.2熱失重曲線測定熱重分析采用美國Perkin-Elmer公司的TGA7型熱失重分析儀,N2氣氛,試樣質量約5~10mg,以20℃/min的升溫速率從40℃升溫至800℃,測量其熱失重曲線。1.4.3測試方法熔體流動指數(MFI)測試按照ASTMD1238在MPCAMFI熔指測試儀(RAY-RANTestEquipmentLtd.,UK)上進行,測試溫度240℃,載荷2.16kg。升溫加熱裝樣槽至240℃,分別加入按照表2配方比例制得的四個樣品,待樣品熔融后流出裝樣管,每10min搜集一次流出的聚合物,稱量,換算得到各個樣品的熔融指數MFI。1.4.4殘?zhí)康膕em-4選取少量1號與2號樣品分別進行垂直燃燒后所得殘?zhí)?噴金處理后,在日立公司Hitachi-S-2150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炭層表面和斷面形貌結構。2結果與討論2.1u3000離子液體[bmim]otmvdLOI定義為在規(guī)定條件下,試樣在氮、氧混合氣體中維持平衡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氧氣濃度(體積百分含量)。LOI越大,材料在燃燒時所需的氧氣濃度越高,聚合物越難燃燒,阻燃性能越好。用LOI來衡量材料的燃燒性能雖然已引起很多爭論,但其測定重復性高,試驗方法簡單,目前仍是鑒別聚合物可燃性的重要方法。圖2表明,加入[Bmim]OTM的PC,氧指數均有大幅度的提升,當[Bmim]OTM的用量為0.1phr時,PC的LOI可達32%,遠遠高出未阻燃改性PC的25%。說明離子液體[Bmim]OTM能夠有效提高PC的極限氧指數。而隨著[Bmim]OTM用量超過0.1phr繼續(xù)增加時,PC/[Bmim]OTM共混物的LOI值卻略有下降。[Bmim]OTM的添加量分別為0.2phr、0.5phr時,LOI僅為31%和30%。LOI燃燒實驗中發(fā)現(xiàn),加入了[Bmim]OTM的PC出現(xiàn)明顯的膨脹、發(fā)泡以及成炭等現(xiàn)象。測定時觀察到純PC燃燒過程中生成的炭層不能覆蓋燃燒表面,熔體下滴,形成的黑色炭層中夾雜著焦狀的PC樹脂。而PC/[Bmim]OTM共混物熔體發(fā)泡膨脹度高,使得燃燒表面產生了炭層屏障,這一屏障阻止了熱量交流和氧氣進入,同時還吸附了燃燒過程中形成的熔融PC,有效克服了燃燒時的熔滴現(xiàn)象。尤其加入0.1phr[Bmim]OTM的PC,發(fā)泡熔體堅硬致密,沒有向下彎曲,使得共混物LOI值最高。而加入0.2phr、0.5phr[Bmim]OTM的PC燃燒時產生的熔體不夠堅硬,向下彎曲,使得共混物的LOI值有所下降。UL94可燃性測試由美國保險業(yè)實驗室開發(fā),是廣泛使用的塑料可燃性能測試方法之一,也是當前普遍采用的阻燃測試國際標準。在垂直燃燒中純PC容易產生滴落,滴落部分帶走熱量,上部分剩余樣條自熄,因此純PC的阻燃等級為UL94V-2@3.2mm,而1.6mm厚度的純PC無法達到UL94V-2級別。三組PC/[Bmim]OTM共混物的3.2mm樣條均能很容易地通過UL94V-0級別的測試。其中PC/[Bmim]OTM(100/0.1)樣條兩次點燃后均立即熄滅,PC/[Bmim]OTM(100/0.2)和PC/[Bmim]OTM(100/0.5)樣條第一次點燃后立即自熄,第二次點燃后燃燒3~4s就自熄。燃燒三組共混物樣品的1.6mm樣條發(fā)現(xiàn),PC/[Bmim]OTM(100/0.1)第一次點燃立即自熄,第二次點燃后燃燒7s以內就自熄,而且沒有明顯熔滴現(xiàn)象。PC/[Bmim]OTM(100/0.2)和PC/[Bmim]OTM(100/0.5)第一次點燃后燃燒較短時間自熄,第二次點燃后燃燒時間較長,不能通過UL94V-0級別,但沒有滴落可以達到UL94V-1級別。極限氧指數和垂直燃燒實驗的結果表明離子液體[Bmim]OTM可以有效提高PC的阻燃性能,但阻燃性能并沒有隨離子液體添加量增加而增強;在所測試的樣條中,[Bmim]OTM添加量為0.1phr時,PC/[Bmim]OTM共混物阻燃性能最佳。2.2[bmim]otm殘?zhí)苛繉嶒瀼膱D3看出,[Bmim]OTM對PC的起始分解溫度T5%影響較大。起始分解溫度T5%隨著[Bmim]OTM的加入而降低,熱降解向低溫方向移動。TGA實驗數據見表4。實驗數據顯示,添加[Bmim]OTM0.1phr、0.2phr、0.5phr后,PC的T5%分別比純PC低9℃、13℃、48℃。加入[Bmim]OTM0.1phr、0.2phr、0.5phr后,PC在800℃時的殘?zhí)苛繌?3.06%分別下降至21.91%、21.73%、19.57%。這可能是[Bmim]OTM及其分解產物催化PC降解,致使高溫分解,進而殘?zhí)柯氏陆怠?.3塑料溫度、壓力對降解效果的影響MFI簡稱熔體流動指數,是一種表示塑膠材料加工時的流動性的數值。它是美國量測標準協(xié)會(ASTM)根據美國杜邦公司(DuPont)慣用的鑒定塑料特性的方法制定而成。其測試方法是:先讓塑料粒在一定時間(10min)內、一定溫度及壓力(各種材料標準不同)下,融化成塑料流體,然后通過一直徑為2.1mm圓管所流出的克(g)數。其值越大,表示該塑膠材料的加工流動性越佳,反之則越差。最常使用的測試標準是ASTMD1238。MFI愈大,代表該塑料原料粘度愈小也表明原料的降解程度越大,反之則代表該塑料粘度愈大及塑料降解程度愈小。表5和6顯示,加入[Bmim]OTM后,PC的熔體流動指數顯著增大,并且隨著[Bmim]OTM添加量的增加,PC共混物的MFI不斷增大,增大速率也逐漸加快。由此說明[Bmim]OTM促進PC降解,也應證了之前熱重分析的結論。2.4阻燃涂層膠殘?zhí)繉佑秒娮语@微鏡觀察PC與含PC/[Bmim]OTM(100/0.1)燃燒后殘?zhí)勘砻?結果如圖7所示。從圖7可看出,PC的殘?zhí)勘砻姘纪共黄?、很不完?有大量相互交錯溝痕,這可成為炭層上下傳遞熱量的通道,而且該炭層質地軟,因而這樣的炭層阻熱效果差。加入[Bmim]OTM后,PC共混物殘?zhí)勘砻孀兊煤芷交?、完?溝痕數量大幅減少,而且溝痕比較淺,這樣的形貌結構可有效阻止熱量的交流和氧氣的進入,也可屏蔽炭層下可燃性揮發(fā)物進入空氣中。用電子顯微鏡觀察PC與含PC/[Bmim]OTM(100/0.1)共混物燃燒后殘?zhí)繑鄬用?結果如圖8所示。從圖8可看出,PC的殘?zhí)繉雍鼙?膨脹發(fā)泡結構非常少。加入[Bmim]OTM后,PC共混物殘?zhí)繉语@著增厚,炭層內部形成一種蜂巢狀發(fā)泡多孔結構,這種結構能夠有效地隔絕熱量傳遞,從而阻止熱降解。形成這種結構可能主要由于[Bmim]OTM中所含氮元素在燃燒時釋放出氮氣,起到氣源作用。另外,作者猜測可能是離子液體促進PC的異構化,并釋放出大量的H2O和CO2。但該猜測有待進一步實驗去驗證。3u3000添加0.1phr[bmim]otm后的阻燃效果(1)離子液體[Bmim]OTM能提高PC的阻燃性能。垂直燃燒測試表明添加[Bmim]OTM0.1phr可使PC通過UL94V-0@3.2mm和UL94V-0@1.6mm。極限氧指數測試表明,添加[Bmim]OTM可提高PC材料的LOI值。添加量為0.1phr時,阻燃效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