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三 作業(yè)(三)細胞分裂中變異類型和標記染色體去向的分析_第1頁
專題三 作業(yè)(三)細胞分裂中變異類型和標記染色體去向的分析_第2頁
專題三 作業(yè)(三)細胞分裂中變異類型和標記染色體去向的分析_第3頁
專題三 作業(yè)(三)細胞分裂中變異類型和標記染色體去向的分析_第4頁
專題三 作業(yè)(三)細胞分裂中變異類型和標記染色體去向的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三作業(yè)(三)細胞分裂中變異類型和標記染色體去向的分析一、選擇題1.下圖為某高等動物的一組細胞分裂圖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①與細胞②中的染色體數目、核DNA分子數目均相同B.細胞③中發(fā)生了同源染色體的聯會C.細胞④出現的原因,可能是在減數分裂Ⅰ過程中發(fā)生了染色體片段互換D.細胞①②③④中均存在同源染色體解析:選C細胞①與細胞②中的染色體數目均為4條,但細胞①中含有4個核DNA分子,而細胞②中含有8個核DNA分子,A錯誤;細胞③處于減數分裂Ⅰ后期,而同源染色體聯會發(fā)生在減數分裂Ⅰ前期,B錯誤;在細胞④中,著絲粒分裂后形成的兩條染色體上出現了等位基因,這可能是在減數分裂Ⅰ過程中發(fā)生了片段互換,也可能是發(fā)生了基因突變,C正確;細胞①②③中均存在同源染色體,但細胞④中不存在同源染色體,D錯誤。2.雌性蝗蟲體細胞中有兩條性染色體,為XX型,雄性蝗蟲體細胞中僅有一條性染色體,為XO型。關于基因型為AaXRO的蝗蟲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的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處于減數分裂Ⅰ后期的細胞僅有一條性染色體B.減數分裂Ⅰ產生的細胞含有的性染色體數為1條或0條C.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的細胞有兩種基因型D.該蝗蟲可產生4種精子,其基因型為AO、aO、AXR、aXR解析:選C結合題意可知,雄性蝗蟲體內的性染色體只有一條X染色體,則減數分裂Ⅰ后期的細胞中僅有一條X染色體,A正確;減數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得到的兩個次級精母細胞中只有一個含有X染色體,另一個性染色體數為0條,B正確;該蝗蟲基因型為AaXRO,若不考慮變異,在減數分裂Ⅰ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的細胞有AAXRXR、aaOO、AAOO、aaXRXR4種基因型,該個體產生的精子類型為AO、aO、AXR、aXR,C錯誤,D正確。3.將兩條單鏈均被32P標記的M基因導入某動物(2n=4)精原細胞中(假定該精原細胞DNA不含32P),選取插入2個M基因且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精原細胞,再置于不含32P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得到4個子細胞,檢測子細胞中的情況。若不考慮變異,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某個子細胞中的染色體都不含32P,則一定進行減數分裂B.若某個子細胞中有2條染色體含32P,則一定進行減數分裂C.若每個子細胞中均只有1條染色體含32P,則一定進行有絲分裂D.若4個子細胞中,含有32P的染色體數分別是0、1、1、2條,則一定進行有絲分裂解析:選D若某個子細胞中的染色體都不含32P,或者有2條染色體含32P,則該精原細胞進行的可能是有絲分裂,也可能是減數分裂,A、B錯誤。若進行有絲分裂,則4個子細胞中含有32P的染色體數可能是0、1、1、2條或1、1、1、1條或0、0、2、2條;若進行減數分裂,則4個子細胞中含有32P的染色體數可能是0、0、2、2條或1、1、1、1條,C錯誤,D正確。4.某高等動物的一個細胞減數分裂過程如圖所示,其中①~⑥表示細胞,基因未發(fā)生突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⑥的形成過程中發(fā)生了染色體畸變(變異)B.若④的基因型是AbY,則⑤是abYC.②與③中均可能發(fā)生等位基因分離D.①為4個染色體組的初級精母細胞解析:選D由于與⑥同時形成的細胞中含有相同染色體,所以⑥的形成過程中發(fā)生了染色體畸變(變異),A正確;若④的基因型是AbY,說明發(fā)生了片段互換,則⑤是abY,B正確;若發(fā)生了片段互換,則②與③中均可能發(fā)生等位基因分離,C正確;①為含有2個染色體組的初級精母細胞,D錯誤。5.某雄果蠅的基因型為AaXBY,用3種不同顏色的熒光素分別標記該果蠅一個精原細胞中的A、a、B基因,再檢測減數分裂各時期細胞的熒光標記。已知該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時發(fā)生了一次異常,檢測到分裂進行到①②③時期的三個細胞中染色體、核DNA、染色單體的數量,結果如圖。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①時期的細胞中可出現3種顏色的6個熒光位點B.②時期的某細胞中可能出現3種顏色的4個熒光位點C.③時期的細胞中熒光素的種類有1、2、3三種可能D.③時期的細胞中Y染色體的個數有0、1、2三種可能解析:選C用3種不同顏色的熒光素分別標記該果蠅一個精原細胞中的A、a、B基因,①時期的細胞經過了DNA的復制,因此可出現3種顏色的6個熒光位點,A正確;②表示減數分裂Ⅱ前期、中期的細胞,染色體數目減半,若①時期發(fā)生過片段互換,如同源染色體的A和a之間互換,結果為A、a在同一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上,若該條染色體和B所在的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進入同一細胞,則②時期的某個細胞中可能出現3種顏色的4個熒光位點,B正確;③時期的該細胞不含染色單體,染色體數為5條,②時期細胞中數量正常,并且已知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時發(fā)生了一次異常,所以異常出現在減數分裂Ⅱ后期,一對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后移向了細胞的同一極,則產生的精細胞的基因型為AXBXB、A、aY或AAXB、XB、aY或AXB、aYY、a或AXB、aaY、Y,或者是aXBXB、a、AY或aaXB、XB、AY或aXB、AYY、A或aXB、AAY、Y,熒光素的種類有1、2、0三種可能,Y染色體的個數有0、1、2三種可能,C錯誤,D正確。6.圖1和圖2分別表示果蠅的卵原細胞和由其形成的卵細胞中的3號染色體。若E、e和F、f表示位于該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不考慮基因突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2的產生是由于圖1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發(fā)生了染色體結構變異B.與圖2細胞同時形成的三個極體的基因型分別為eF、Ef和EfC.圖1產生的次級卵母細胞中含有等位基因但不存在同源染色體D.圖1中兩對等位基因的分離都發(fā)生在減數分裂Ⅰ后期解析:選C圖2的產生是由于圖1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發(fā)生了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片段互換,A錯誤;與圖2細胞同時形成的三個極體的基因型分別為ef、EF、Ef,B錯誤;減數分裂Ⅰ結束,同源染色體分別進入子細胞,所以次級卵母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由于發(fā)生了片段互換,圖1產生的次級卵母細胞中含有等位基因,C正確;圖1中3號染色體上E/e分離發(fā)生在減數分裂Ⅰ后期,F/f分離發(fā)生在減數分裂Ⅰ后期和減數分裂Ⅱ后期(或者F/f分離發(fā)生在減數分裂Ⅰ后期,E/e分離發(fā)生在減數分裂Ⅰ后期和減數分裂Ⅱ后期),D錯誤。7.(2023·南寧模擬)某二倍體動物的一個精原細胞內,在兩條染色體(染色體1和染色體2)上各插入一個雙鏈均被32P標記的M基因,原先精原細胞內不含32P。將導入M基因的上述精原細胞置于不含32P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細胞連續(xù)分裂2次,得到4個子細胞。檢測發(fā)現,4個子細胞內含有32P的只有2個。不考慮片段互換和染色體變異,下列推測合理的是()A.若該精原細胞進行的是減數分裂,則染色體1和染色體2為同源染色體B.若該精原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則染色體1和染色體2為非同源染色體C.若該精原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則染色體1和染色體2為同源染色體D.若該精原細胞進行的是減數分裂,則染色體1和染色體2為非同源染色體解析:選D若該精原細胞進行的是減數分裂,當染色體1和染色體2為同源染色體時,4個子細胞內均含有32P,當染色體1和染色體2為非同源染色體時,4個子細胞內含有32P的有2個或4個,A錯誤,D正確;若該精原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無論染色體1和染色體2是同源染色體,還是非同源染色體,得到的4個子細胞中都可能會出現有2個含32P的細胞,B、C錯誤。8.(2023·合肥模擬)果蠅體細胞中部分染色體及基因情況如圖所示,下列關于細胞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正常分裂過程中,一個細胞中染色體形態(tài)最多有5種,最少有3種B.當A、B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時,DNA和染色體數目的比值是2∶1C.當細胞中有2條Y染色體時,一定同時含有2個A基因和2個a基因D.A、a等位基因的分開可能是減數第一次分裂或減數第二次分裂解析:選D果蠅有3對常染色體和1對性染色體,故果蠅細胞正常分裂過程中,一個細胞中染色體形態(tài)最多有5種,最少有4種,A錯誤;當A、B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時(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具有姐妹染色單體),核DNA和染色體數目的比值是2∶1,B錯誤;當細胞有2條Y染色體時,可能是次級精母細胞,也可能是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所以不一定同時含有2個A基因和2個a基因,C錯誤;如果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發(fā)生了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體互換,則A、a等位基因的分開可能是減數第一次分裂或減數第二次分裂,D正確。9.(2023·銅陵模擬)某哺乳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圖1是其體內某細胞某一分裂時期的圖像,圖2是該生物體內某細胞在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與核DNA含量的比值變化曲線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圖1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細胞中同時出現基因A與a是由基因重組導致的B.若圖2示意的是減數分裂過程相關數值的變化,則DE、EF段對應的細胞一定不含同源染色體C.若圖1細胞產生的一個子細胞的基因組成是Abb,其他細胞正常分裂,則同時產生的另外三個子細胞的基因組成是a、AB、aBD.若將該動物的成纖維細胞放置到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若干代,再轉移到普通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兩代,則在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條染色單體均有3H標記解析:選D圖1細胞沒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細胞中同時出現基因A與a是由基因重組(減數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互換)導致的,A正確。若圖2表示減數分裂,則DE著絲粒分裂,進入減數分裂Ⅱ的后期,EF為減數分裂Ⅱ的后期和末期,此時細胞內不含同源染色體,B正確。若圖1細胞產生的一個子細胞的基因組成是Abb,則另一個子細胞的基因組成為a;其他細胞正常分裂,與圖1細胞同時形成的另一個次級性母細胞的基因組成為AaBB,則該細胞產生的兩個子細胞的基因組成分別是AB和aB,C正確。若將該動物的成纖維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放置到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若干代,得到的成纖維細胞中每條染色體的每個DNA的兩條鏈都含有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再轉移到普通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兩代,則第一次有絲分裂,產生的子細胞中每條染色體的每個DNA的一條鏈帶3H標記;則在第二次有絲分裂中期,每條染色體含有2條姐妹染色單體,其中一條染色單體的DNA中的1條鏈帶3H標記,另一條鏈不帶3H標記,另一條染色單體的DNA中每一條鏈均不帶標記,所以,在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條染色體的一半的染色單體有3H標記,D錯誤。二、非選擇題10.下圖中甲、乙分別表示某種生物細胞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的模式圖,丙表示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上的DNA分子數目的變化,丁表示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染色體和核DNA數量的關系。據圖回答相關問題:(1)圖甲所示細胞中共有____條染色體,圖乙所示細胞中共有____條姐妹染色單體。(2)處于圖丙中B→C段的是圖____(填“甲”或“乙”)所示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圖丁中____(填“a”“b”“c”或“d”)。(3)圖甲、圖乙分別對應圖丁中____和____(填“a”“b”“c”或“d”)。(4)將某生物(2n=20)分裂旺盛的組織放在含有BrdU(BrdU與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結構類似,可與堿基A配對)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在不同分裂時期取出細胞,然后用姬姆薩染料染色(已知雙鏈DNA分子不摻或一條單鏈摻有BrdU時呈深藍色,兩條單鏈都摻有BrdU時呈淺藍色)。①在連續(xù)進行有絲分裂過程中,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細胞中和第三次分裂中期的細胞中出現的色差染色體數各為________、________。②若觀察到某個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細胞沒有色差染色體,則該細胞分裂產生的子細胞染色體數為____。解析:(1)圖甲所示細胞中共有4條染色體,圖乙所示細胞中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因此其中不含姐妹染色單體。(2)圖丙中B→C段表示的是染色體∶核DNA=1∶2,圖甲所示細胞處于該階段,有絲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圖丁中d所示比例關系,d在減數分裂過程中也不會存在。(3)圖甲若表示有絲分裂中期,則對應圖丁中的b,圖乙若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則對應圖丁中的a,此時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4)①由于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則第一次有絲分裂完成產生的子細胞中所有的染色體DNA均為一條單鏈摻有BrdU,即都表現為深藍色,繼續(xù)進行第二次復制時,由于培養(yǎng)液中含有BrdU,則間期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