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第四部分 中國近代史 專題十三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講義-人教版高三歷史試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31/08/wKhkGWXYyCmALdrZAAH-AP2nbSc863.jpg)
![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第四部分 中國近代史 專題十三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講義-人教版高三歷史試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31/08/wKhkGWXYyCmALdrZAAH-AP2nbSc8632.jpg)
![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第四部分 中國近代史 專題十三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講義-人教版高三歷史試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31/08/wKhkGWXYyCmALdrZAAH-AP2nbSc8633.jpg)
![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第四部分 中國近代史 專題十三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講義-人教版高三歷史試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31/08/wKhkGWXYyCmALdrZAAH-AP2nbSc8634.jpg)
![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第四部分 中國近代史 專題十三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講義-人教版高三歷史試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31/08/wKhkGWXYyCmALdrZAAH-AP2nbSc863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十三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挖命題【考情探究】考點主要內容5年考情預測熱度考題示例考查角度核心素養(yǎng)“師夷長技”的主張(1)林則徐與魏源的主張(2)中體西用2015江蘇單科,7,3分郭嵩燾思想的超前性歷史解釋★★☆2014江蘇單科,22,13分王韜的思想與中體西用歷史解釋維新思想(1)嚴復、康有為和梁啟超的維新思想(2)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的歷史作用2016江蘇單科,8,3分維新思想的宣傳歷史解釋★★☆新文化運動(1)新文化運動的發(fā)生、代表人物和主要內容(2)新文化運動的影響2016江蘇單科,22,15分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歷史解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五四運動前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2)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的重大意義2018江蘇單科,9,3分通過陳獨秀演講看馬克思主義傳播的特點歷史解釋時空觀念★★☆分析解讀本專題主要圍繞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思想解放的歷程展開,不同階級、派別向西方學習可以分為學習西方的器物、制度、文化三個層面。從近幾年江蘇高考的命題情況來看,本專題是命題重點區(qū)域,考查方式和角度多樣化,題型既有選擇題,也有材料解析題和小論文寫作。其中,洋務運動、維新變法、新文化運動是命題的重點。材料形式多元,文字、圖片、表格材料都有應用。在復習本單元過程中,須注重材料解讀分析能力的養(yǎng)成。要將中國近代思想解放即向西方學習的歷程放在民族危機的背景下理解,以被動背景下觀察主動的探索,關注向西方學習過程的復雜性以及新舊思想觀念的沖突與交融。適當聯(lián)系必修一、必修二中與這一階段相關聯(lián)的政治、經濟等內容,理解特定文化是特定時期經濟政治的產物。【真題典例】破考點【專題概覽】一、時空定位二、知識線索本專題講述了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前期,中國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學習”。主要內容包括:地主階級抵抗派、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師夷長技”,處于器物層面。資產階級維新派、革命派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憲和民主共和制度,處于制度層面。資產階級激進派掀起新文化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處于思想層面。最終,先進的中國人選擇了馬克思主義,走社會主義道路。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歷程雖復雜多變,但救亡圖存的宗旨一以貫之,帶有很強的實用性。其間,新舊思想的交鋒,各種社會思潮的對立、競存,更是應當關注?!究键c集訓】考點一“師夷長技”的主張1.(2018天津文綜,6,4分)據學者研究,晚清成冊的小說至少在一千種以上,其中翻譯多于創(chuàng)作,翻譯的數(shù)量占總數(shù)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國翻譯的外國小說僅7部,這主要是因為當時()A.閉關鎖國狀態(tài)剛剛被打破B.西方文化的傳播遭到頑強抵制C.國人更關注西學中的器物與制度D.中國古典小說具有強大影響力答案C2.(2018江蘇鹽城高二第二學期期末,8)維新變法前夕,張之洞發(fā)表《勸學篇》,再次強調“舊學為體,新學為用,不使偏廢”。這表明他()A.提倡新學主張興民權B.堅決維護封建綱常倫理C.支持維新派政治變革D.力主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答案B3.(2017江蘇蘇錫常鎮(zhèn)四市一模,6)學者費正清和賴世和認為,“中國初期的近代化,著手強健有力……令人感到印象深刻。和日本成為對比僅在以后發(fā)生,如果1860年間外人賭‘成敗勝負’的話,他甚至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下注”。能讓“外人”“在相反的方向下注”,主要是由于清政府開始了()A.“師夷長技以制夷”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C.“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D.“詳晰甄核,仿行憲政”答案B4.(2017江蘇宿遷高二第二學期期末,7)“在考察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的歷程時,人們常常不由自主地將各個政治流派的主張對立起來,譬如保守派這樣,洋務派那樣,維新派這樣,革命派那樣……可是……我翻閱研究各派主張,發(fā)現(xiàn)在一些根本性的立場上,相近之處遠遠大于相異之處?!辈牧现邢嘟母拘粤鍪?)A.救亡圖存 B.學習西方C.變革社會 D.解放思想答案A考點二維新思想1.(2018課標Ⅲ,28,4分)英國科學家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及其他》認為不能將自然的進化論與人類社會的倫理學混為一談。但嚴復將該書翻譯成《天演論》時,“煞費苦心”地將二者聯(lián)系起來,提出自然界進化規(guī)律同樣適用于人類社會。嚴復意在()A.糾正生物進化論的錯誤 B.為反清革命提供理論依據C.傳播“中體西用”思想 D.促進國人救亡意識的覺醒答案D2.(2018江蘇蘇錫常鎮(zhèn)一模,7)1877年,洋務派幕僚馬建忠從歐洲寫信給李鴻章說:歐洲各國“講富者以護商為本,求強者以得民心為要?!鐚W校建而智士日多,議院立而下情可達。其制造、軍旅、水師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梢婑R建忠()A.正確揭示了歐洲各國富強的根本原因B.否定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C.批評了洋務派以練兵制器為先的做法D.強調了國家富強是建立民主政治的基礎答案C3.(2017江蘇鹽城高二第二學期期末,10)“中國倡民權者以先生為首,然其言實施政策……以為中國積數(shù)千年之習慣,且民智未開,驟予以權,固自不易?!w獨有所見,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辈牧现小跋壬钡恼沃鲝埵?)A.主張民主共和 B.提倡民主科學C.主張君主立憲 D.倡導中體西用答案C4.(2017江蘇蘇州高三期末,9)康有為說:“若夫泰西立國之有本末,重學校,講保民、養(yǎng)民、教民之道,(設)議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貴,民不甚賤,制器利用以前民,皆與吾經義相合,故其致強也有由。吾兵、農、學校皆不修,民生無保、養(yǎng)、教之道,上下不通、貴賤隔絕者,皆與我經義相反,故宜其弱也?!鄙鲜霾牧媳砻骺涤袨?)A.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B.企圖用“托古改制”之法變革現(xiàn)實C.以有無保民養(yǎng)民之道判斷國之強弱D.決心與中國封建傳統(tǒng)勢力徹底決裂答案B5.(2017江蘇徐州高二第一學期期末,8)有學者指出:“戊戌政變后,百日維新作為一場政治運動失敗了……新學家們帶來的解放作用遠不是西太后發(fā)動的政變所能剿洗干凈的?!薄敖夥抛饔谩敝傅氖?)A.否定了清王朝的合法統(tǒng)治B.動搖了儒學的統(tǒng)治地位C.確立了君主立憲的發(fā)展方向D.提高了民眾的參政熱情答案D考點三新文化運動1.(2018江蘇鹽城三模,8)《新青年》自第2卷刊登通告:“自第二卷第一號起,新辟‘讀者論壇’一欄,容納社外文字,不問其‘主張’‘體裁’是否與本志相合。”同時,《新青年》第1到3卷每一號的封三都刊有《投稿簡章》,明確提出“來稿無論或撰或譯,皆所歡迎”。此舉()A.宣告新文化運動開始 B.體現(xiàn)了兼容并收的原則C.否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 D.大力弘揚了“五四精神”答案B2.(2018江蘇揚州中學5月質檢,8)“我們反對孔教,并不是反對孔子個人,也不是說他在古代社會無價值。不過因他不能支配現(xiàn)代人心,適合現(xiàn)代潮流,還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來壓迫現(xiàn)代人心,抵抗現(xiàn)代潮流,成了我們社會進化的最大障礙?!边@表明陳獨秀旨在()A.否定孔教傳統(tǒng)的是非和價值標準B.肯定孔教是傳統(tǒng)社會的精神支柱C.強調孔子個人學說不合現(xiàn)代生活D.從現(xiàn)代生活角度重估孔教的價值答案D3.(2018江蘇南通、揚州、泰州、淮安、宿遷二模,8)“他們不再熱衷于討論民主政治與君主專制的孰是孰非,轉而探索民主社會在中國為什么屢屢失敗。他們確信沒有多數(shù)國民的民主覺悟,沒有一種能賦予民主制度以真實生命力的廣泛心理基礎,是不可能真正建設和組織起‘西洋式的社會’的。”由此推斷,材料中的“他們”()A.主張維新變法 B.堅持“中體西用”C.提倡民主科學 D.宣傳馬克思主義答案C4.(2017江蘇鹽城三模,8)羅茲·墨菲在《亞洲史》中認為,“近代中國最偉大作家魯迅那樣的一些抱怨最深的人完全拒絕它(傳統(tǒng)文化),魯迅和其他一些人一針見血地指出,所有這一切的原因不在于外國的侵略、占領和特權,而在于中國傳統(tǒng)的腐朽,這個傳統(tǒng)曾經一度光榮且成就輝煌,但現(xiàn)在已經可悲地無能而道德淪喪”。下列對材料理解有誤的是()A.傳統(tǒng)文化遭到魯迅等人的絕對否定B.“完全拒絕”是由于中國傳統(tǒng)道德淪喪C.魯迅等人的覺醒不在于外來的侵略D.接受西方文化是中國近代化必由之路答案D5.(2017江蘇高考模擬一,8)有學者說:“新啟蒙運動的倡導者……強化了把五四運動作為啟蒙運動的認知方式。他們認為,五四文化運動是一個典型的啟蒙運動……是中國第一次最偉大的啟蒙運動。”(注:此處五四運動的概念取廣義,大致指“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共成立”)該學者對五四運動進行評價的角度是()A.思想解放 B.民主科學C.愛國主義 D.統(tǒng)一戰(zhàn)線答案A考點四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2018課標Ⅰ,29,4分)五四運動后,出現(xiàn)了社會主義是否適合中國國情的爭論,有人反對走俄國式的道路,認為救中國只有一條路,就是“增加富力”,發(fā)展實業(yè);還有人主張“采用勞農主義的直接行動,達到社會革命的目的”。這場爭論()A.確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認清了歐美的社會制度C.在思想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D.消除了知識分子在救亡圖存方式上的分歧答案C2.(2018江蘇常州一模,12)1918年,李大釗發(fā)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指出:1917年的俄國革命,“是立于社會主義上之革命”“須知今后的世界,變成勞工的世界”。李大釗通過這些文章()A.全面介紹了馬克思主義 B.宣傳民主思想與科學精神C.肯定了蘇聯(lián)的建設成就 D.提倡學習俄國,改造中國答案D3.(2016海南單科,18,2分)1919年7月,進步報刊《每周評論》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網開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從黑暗的牢獄中,打出一道光明來?!蓖瑫r期的《南開日刊》宣稱:“只要有干涉政治的決心,不怕政府不順從民意?!边@表明當時()A.知識階層具有參與政府管理的意識B.廣大民眾開始擁有決定國家政策的權力C.進步知識分子對社會變革方式有了新認識D.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深入的傳播答案C4.(2018海南單科,22,5分)(節(jié)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共產主義)能夠解決世界的亂象,為什么中國不可以找他來作救時的良方……適用資本主義的方法來開發(fā)實業(yè),其結果不僅使中國變?yōu)椴皝砥返匿N賣場,且會使中國各地布滿了外國的資本家……欲求保存這個產業(yè)革命后的優(yōu)點而消除其毒,則除變更經濟制度外實無他道……一旦革命告成,政權落到勞動階級的手里,那時候乃得言共產主義發(fā)達實業(yè)的方法。因為政權在一個生產階級手中掌著,并且要消滅階級界限……聯(lián)合起全世界的勞動者來消滅這個競爭和侵略的野心,而產出共同生產的大計劃。共產主義發(fā)達實業(yè)之大計在此,由此乃能使產業(yè)集中,大規(guī)模生產得以實現(xiàn),科學為全人類效力,而人類才得脫去物質上的束縛,發(fā)展自如……共產主義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國,實負有變更經濟制度的偉大使命。——摘自周恩來《共產主義與中國》(1922年)(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周恩來認為共產主義是“救時的良方”的原因。(5分)答案(2)原因:①資本主義不能解決中國問題;(2分)②能夠消除資本主義固有矛盾,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實現(xiàn)人的解放。(3分)探史料探究一“托古改制”——康梁的維新思想史料呈現(xiàn)史料1中國的這一危險形勢也影響了居統(tǒng)治地位的士大夫,①不過他們是被迫傾向于改良而非傾向于革命?!恍枰獋鹘y(tǒng)范圍內的改革。他們仍然認為,改革中國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滿足現(xiàn)代的需要。這種觀點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進的廣東學者康有為,他以其論著《孔子改制考》而震驚同僚。——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史料2②為了在王權承認的“合法性”范圍內偷運西學之果,康有為在變法的整個過程中不得不始終小心翼翼地從“奉天承運”“圣人之作”的傳統(tǒng)象征系統(tǒng)內拾取古已有之的變化之道?!M管康有為之變法理論似乎處處引經據典,旁征博引,無敢逾越古典圣賢所訂準繩,但言行舉止中卻不時透露出叛逆色彩?!S紀霖、陳達凱主編《中國現(xiàn)代化史》史料3臣竊聞東西各國之強,皆以立憲法開國會之故。國會者,君與國民共議一國之政法也。蓋自三權鼎立之說出,以國會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總之……人主尊為神圣,不受責任,而政府代之,東西各國皆行此政體,故人君與千百萬之國民,合為一體,國安得不強?吾國行專制政體,一君與大臣數(shù)人共治其國,國安得不弱?……今變行新法,固為治強之計,然臣竊謂政有本末,不先定其本而徒從事于其末,無當也?!哿⑿袘椃?大開國會,以庶政與國民共之,行三權鼎立之制,則中國之治強,可計日待也?!涤袨椤墩埗楅_國會折》讀史指導史料主旨史料1:在民族危亡之際,康有為等士大夫主張改良政治史料2:康有為維新思想的特點是托古改制史料3:康有為維新思想的內容是開國會、定憲法史料解讀史料背景根據史料1中的“中國的這一危險形勢”、史料2中的“在變法的整個過程中”、史料3中的“今變行新法”可判斷史料背景是甲午戰(zhàn)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形勢下,維新派希望通過變法圖強來挽救民族危亡重點闡釋史料1:康有為維新思想的出現(xiàn)。①說明面對嚴峻的形勢,以康有為為代表的維新派主張改良而非革命,倡導改革中國的儒家文明以滿足現(xiàn)代的需要。史料2:康有為維新思想的特點。②體現(xiàn)了康有為宣揚維新變法,仿西方改制,但沒有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史料3:康有為維新思想的內容。③說明康有為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開國會,定憲法,三權分立,實行君主立憲制史料認識康有為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相結合,借助儒家思想宣傳西方資產階級學說,把維新思想轉變?yōu)榫S新變法運動,最終推動了戊戌變法運動的實現(xiàn),體現(xiàn)出中國社會面臨崩潰和民族危機深重的現(xiàn)實,蘊含了救亡圖存、發(fā)展資本主義的強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軟弱性、妥協(xié)性的特點史料應用1.有學者認為,維新思想宣傳者的手段很高明,根據史料1和史料2概括其“高明”在何處?導致維新派采取這種宣傳手段的原因是什么?答案高明:借助傳統(tǒng)文化宣傳新思想,減少了宣傳新思想的阻力。原因: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弱小;缺乏系統(tǒng)的、成熟的理論作指導;正統(tǒng)思想占據統(tǒng)治地位。2.根據史料3總結康有為的核心主張是什么?答案康有為主張改革封建專制制度,仿效西方,制定資本主義法律,大開國會,認為這是變法問題的核心和關鍵。探究二白話文改革——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歷程史料呈現(xiàn)史料119世紀末,面對“兩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發(fā)現(xiàn),①文言文在表達新生事物,傳達新思想時已力不從心。黃遵憲最先站出來,在縱覽西歐語言及其變革大勢后,高呼“我手寫我口”……1898年,中國第一份白話文報紙《無錫白話文報》創(chuàng)刊,截至1911年,②各地白話文報竟達130余種,蔚為壯觀。在報人們的努力下,清政府告示開始用白話行文,以便于平民百姓閱讀?!M入民國,仍國運維艱,迷失在“歐風美雨”中的知識分子往往會文化自卑。以《新青年》為陣地,以胡適、錢玄同、魯迅等為代表,主張“崇白話而廢文言”,斥文言文為“獨夫民賊”;他們以“直譯歐文句法”的方式徹底改造中文,③歐化的語法逐漸融入漢語肌理,并成為現(xiàn)代白話文不可分割的血肉。……至1920年,教育部訓令“國民學校一二年級,改國文為語文體(白話文)”,④白話文至此確立了在教育制度上的地位?!獡④粤铡墩撏砬逯痢拔逅摹钡陌自捨倪\作》等史料2清末和民國時期的漢字漢語變革的根本原因①不是語言自身,而是語言之外的社會文化變革的要求?!鎸ξ鞣搅袕姷墓?中國一方面是抵御、自保,另一方面也開始反思,進而痛苦地向西方開放,向西方學習……清末漢字漢語改革就是在這種反思過程中發(fā)生的?!哂瘛稘h字簡化思想:百年歷程及其反省》讀史指導史料主旨史料1:清末民初白話文發(fā)展歷程史料2:白話文變革的原因史料解讀歷史解釋史料1中“文言文……力不從心”“白話行文……便于……平民閱讀”“文化自卑”,反映出在民族危機之下的反思探索,白話文成了救亡圖存的必要方式。從個別人的呼吁到普遍觀念,到最終成為政府政策。史料2中“清末和民國時期的漢字漢語變革……是語言之外的社會文化變革的要求”,說明漢字語言變革的原因在于社會的變化重點闡釋鴉片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日益加劇,向西方學習不斷深入,新思想、新文化的宣傳日益擴增,出于宣傳、普及的需要,便于閱讀的白話文取代文言文成為必然。史料1:①反映了白話文出現(xiàn)的背景即文言文傳達新思想已然力不從心,同時也反映出與救亡圖存緊密相關;②反映了當時的白話文報刊種類較多,在啟蒙思想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③反映了漢語的“歐化”功能明顯;④體現(xiàn)了白話文的地位。史料2:①反映了清末民初漢字漢語改革的根本原因史論歸納文化、文學、語言的變遷,既有其內在發(fā)展理路,也有其發(fā)展邏輯,白話文取代文言文也是文化教育發(fā)展普及的必然要求。一定時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狀況的反映。近代中國的白話文變革,是和中國近代的民族危機、向西方學習、近代轉型整體相關聯(lián)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史料應用1.根據史料1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晚清至“五四”前后白話文發(fā)展的特點。答案特點:與近代救亡圖存緊密結合;報刊(大眾傳媒)起重要推動作用;漢語的“歐化”凸顯;最終戰(zhàn)勝文言文。2.根據史料2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清末民初漢字漢語改革的原因。答案原因:列強侵略,民族危機不斷加深;近代中國人的抵御、自保和反思;西學東漸的影響;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促進了近代教育和文化事業(yè)發(fā)展;新文化運動主張批判傳統(tǒng)文化,要求改革漢字漢語;知識分子的推動;等。3.綜合上述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白話文及其發(fā)展演變的認識。答案認識:白話文通俗易懂,便于日常交流;白話文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產物;白話文既要傳承文言文的精華,又要博采眾長,切忌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盲目歐化。過專題【五年高考】A組自主命題·江蘇卷題組1.(2016江蘇單科,8,3分)1897年10月,嚴復等人在天津創(chuàng)辦《國聞報》,一方面選擇百余種外國報刊作為稿件來源,另一方面還派員到各地采訪,國內偏重于北方各省,國外則設訪員于倫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紐約、華盛頓等處。這表明()A.國內無報刊供其選稿B.維新派要讓讀者了解國內外大事C.清政府允許自由辦報D.維新思想的傳播僅限于北方各省答案B2.(2015江蘇單科,7,3分)1876年,郭嵩燾出使海外期間常寫信給李鴻章,報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學生不限于機械一門,學政治、經濟的都有,勸其擴大留學范圍。他的這些言論引起了士大夫們的謾罵,有人說他是“漢奸”。結果,出使不到兩年他就回國了。這說明()A.李鴻章的洋務思想日趨保守B.郭嵩燾對西方體制過于推崇C.郭嵩燾的主張超越主流思想D.清廷的對外政策發(fā)生了變化答案C3.(2016江蘇單科,22,15分)新文化運動中的思想先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尖銳地批評了傳統(tǒng)儒學的有關內容,但是他們并未全盤否定儒學。中國的文化、社會和歷史,是一個較之傳統(tǒng)儒家意義更為廣大的傳統(tǒng)。在對待這個大傳統(tǒng)的態(tài)度問題上,新文化運動沒有“全部摒棄”“徹底否定”的看法。陳獨秀認為,中國文明,包括儒家學說中所包含的許多積極有益的內容,實際上與人類文化的普遍價值相聯(lián)系相一致。上海某報批評北京大學設立“元曲”的課目,指元曲為“亡國之音”,認為不當講授。陳獨秀反對這一看法。他還公開承認,錢玄同廢除漢字的主張過于急切,是對傳統(tǒng)語言文字用了“用石條壓駝背的醫(yī)法”?!幾岳盍加瘛端枷雴⒚膳c文化重建》材料二新文化運動的領袖們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們不承認任何傳統(tǒng)的權威和因襲的教條,禮教、自然觀、社會、國家制度,乃至漢字、中醫(yī)、京劇等傳統(tǒng)文化,都遭到無情的批判。這個勇猛的、也是簡單而絕對的批判運動,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雖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義的偏向?!幾岳钚隆吨腥A民國史》請回答:(1)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分析這些認識產生的原因。(6分)(2)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9分)(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通暢;280字左右)答案答案要點:(1)認識:傳統(tǒng)文化中存在積極有益成分,不能全盤否定;傳統(tǒng)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盤肯定。原因:抵制尊孔復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啟蒙思想(民主思想)影響。(2)略4.(2014江蘇單科,22,13分)1885年早期維新志士王韜主掌上海格致書院,延請洋務大員,命題考士,士子們應時而對,頗多新見。從主考人員、考核內容和考核結果來看,王韜課士的整個過程體現(xiàn)出新舊雜糅的時代特征。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上海格致書院課士題表類別命題者試題格致(自然科學)類龔照瑗泰西格致之學與近刻翻譯諸書,詳略得失,何者為最要論教育類劉坤一中國一鄉(xiāng)一邑,皆有書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舉。而泰西藝學,亦各有書院,……中西書院不同,其為育才一也。或謂綱常政教,中國自有常經,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廣益,第中西之載籍極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綜條貫,各盡所長歟?試互證而詳論之治術類周馥中國近日講求富強之術,富以何者為先論——據王爾敏《王韜課士及其新思潮之啟發(fā)》相關表格簡編材料二此編所命諸題,……巨細精粗,無乎不貫。諸生所對,皆能犖犖舉其大端,集思廣益,萃眾長而備一得。咸有裨于國家大計。蓋諸生講求西學,揣摩時局,日就月將,進而益上。較之前時,已大相徑庭矣?!蹴w《格致書院課藝》請答題:(1)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務運動的什么指導思想?該表述內容的傳統(tǒng)性體現(xiàn)在哪里?(3分)(2)與傳統(tǒng)性相對應的是近代性。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以“王韜課士的近代性”為主題進行論證。(10分)(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答案(1)表述:(或謂)綱常政教,中國自有常經,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廣益。指導思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體現(xiàn):堅持綱常政教。(2)略B組統(tǒng)一命題、省(區(qū)、市)卷題組1.(2018課標Ⅲ,29,4分)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評工讀互助等社會改良活動,認為“零零碎碎的救濟”“無補大局”,主張對社會進行“根本改造”,走進工廠,深入工人群眾。這表明當時()A.民主與科學觀念廣泛傳播B.實業(yè)救國運動如火如荼C.馬克思主義影響日益增強D.批判傳統(tǒng)禮教成為共識答案C2.(2017天津文綜,4,4分)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現(xiàn)重大變化:由??惫偶D向研究本朝掌故,尋求經世之道;隨著邊患加劇,著意邊疆地理研究;伴隨西方殖民者東來,重視研究外國史地,譯介西方書刊。這種變化主要反映了人們()A.關注社會現(xiàn)實及世界形勢B.改變了傳統(tǒng)治史方法C.轉向對本朝邊疆史地研究D.掙脫了文字獄的枷鎖答案A3.(2017海南單科,9,2分)清末舉行的一次科舉特科考試,論題為“《大戴禮》(即漢代戴德所編輯整理的《禮記》)‘保,保其身體;傅,傅其德義;師,導之教訓’與近世各國學校體育、德育、智育同義論”,要求論證中國傳統(tǒng)教育與西方教育同義。這反映了()A.近代教育體制已經確立B.中體西用治國理念的推行C.朝廷借科舉倡導回歸國學D.西方教育思想成為主流答案B4.(2017課標Ⅰ,29,4分)1904年,湖南、四川、江蘇、廣東、福建等長江流域與東南沿海9個省份留日學生共計1883人,占全國留日學生總數(shù)的78%,直隸亦有172人,山西、陜西等其他十幾個省區(qū)僅有351人。影響留日學生區(qū)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區(qū)經濟文化水平與開放程度有別B.革命運動在各地高漲程度存在差異C.清政府鼓勵留學的政策發(fā)生變化D.西方列強在中國的勢力范圍不同答案A5.(2017課標Ⅱ,29,4分)1913年,《申報》登載的“艾羅補腦汁”廣告稱:“欲圖一國之進步,當先使一國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補腦之外另無精神思想也。故善國者必先得衛(wèi)生,善謀衛(wèi)生者必先得謀補腦?!庇捎趶V告成功,產品一上市就十分暢銷。這反映出當時()A.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日益廣泛B.追求新思想成為社會時尚C.改良社會風俗成為國民共識D.廣告成為推進文明的工具答案B6.(2017浙江4月選考,10,2分)《新青年》載文稱:“你要想有益于社會,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須使各人自己充分發(fā)展——這是人類功業(yè)頂高的一層;這是我們大家都應該做的事”。這一觀點主要反映了新文化運動的發(fā)動者()A.倡導民主科學 B.希望新青年自主進步C.反對愚昧迷信 D.追求新文學平易新鮮答案B7.(2016課標Ⅲ,29,4分)1903年,張之洞等擬《奏定學堂章程》,其中規(guī)定禁止使用“團體”“膨脹”“舞臺”“影響”“組織”“運動”“報告”“觀念”等新名詞,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維新思想的傳播 B.保證民族語言的純潔性C.反對向西方學習 D.維護傳統(tǒng)的意識形態(tài)答案D8.(2016課標Ⅲ,28,4分)甲午戰(zhàn)后,梁啟超提出“詩界革命”,曾賦詩“泱泱哉我中華……物產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國言非夸。君不見英日區(qū)區(qū)三島尚崛起,況乃堂矞吾中華!”這反映出“詩界革命”()A.倡導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動了白話文運動C.適應了救亡圖存的需要 D.成為改良思潮的開端答案C9.(2015海南單科,21,2分)近代中國在不同時期學習西方的側重點各有不同,五四運動之前大致經歷了從“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個層面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緣于()A.對西學認知的程度 B.社會變革進程的需求C.政府推行西學的力度 D.傳統(tǒng)文化勢力的強弱答案B10.(2015海南單科,13,2分)鴉片戰(zhàn)爭時期,魏源批評當時“御諸內河不若御諸???御諸??诓蝗粲T外洋”的海防主張,認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诓蝗缡貎群印薄N涸吹闹鲝埛从沉诉@一時期()A.海禁思想被遠洋開拓思想所取代B.洋務派開始著手海防建設C.有識之士主張學習西方海防模式D.清朝海軍實力遠遜于列強答案D11.(2015四川文綜,4,4分)1893年,駐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記》中寫道:“總理衙門大臣萃畢生之全力以經理交涉事務者,殆鮮其人?;蛞怨俑邟烀?或以淺嘗自喜;或驟出驟入,聽其自然。一聞《海國圖志》《瀛寰志略》兩書之名,尚有色然以驚者。”這主要反映了()A.中外交涉事務的減少 B.頑固派對洋務的抵制C.立憲思想傳播的困境 D.洋務專業(yè)人才的匱乏答案D12.(2015課標Ⅱ,29,4分)康有為在《新學偽經考》中認為,被奉為儒家經典的古文經實系偽造。1891年該書刊印后風行國內,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毀。這主要是因為該書旨在()A.揭露歷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論C.倡導變法維新 D.顛覆孔孟學說答案C13.(2014北京文綜,16,4分)《海國圖志》中出現(xiàn)了一些外來詞匯,如“西業(yè)”(參議院)、“里勃里先好司”(眾議院)、“勃列西領”(總統(tǒng))等。結合所學判斷,該書()A.主要內容是介紹西方政治體制B.對西方政治體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國要學習西方代議制度D.為戊戌變法提供了理論基礎答案B14.(2018天津文綜,13,19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今日中國不變法則必亡是已……然則救之之道當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講西學……約而論之,西洋今日,業(yè)無論兵、農、工、商,治無論家、國、天下,蔑(無)一事焉不資于學……公等從事西學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國從來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學之后,以歸求反觀,而后有以窺其精微,而服其為不可易也?!獓缽汀毒韧鰶Q論》(1895年)材料二不佞垂老,親見七年之民國與歐羅巴四年亙古未有之血戰(zhàn),覺彼族三百年之進化,只做到“利己殺人,寡廉鮮恥”八個字。回觀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澤被寰區(qū)?!獓缽汀杜c熊純如書》(1918年)(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嚴復對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態(tài)度及其原因。(8分)(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中嚴復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是否符合當時的思想潮流。(5分)材料三就世界觀和基本的價值觀而言,嚴復是一個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這導致他對中國的傳統(tǒng)進行無情的批判……籠統(tǒng)地把當時全部儒家學派都視為思想的廢物而不屑一顧……醫(yī)治中國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價值觀?!猍美]費正清等編《劍橋中國晚清史》(3)結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對嚴復的評價是否準確并說明理由。(4分)(4)綜上,結合當今時代,你認為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tǒng)文化。(2分)答案(1)材料一批判中國傳統(tǒng)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學習價值;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張回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維新變法時期,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足以救亡,主張向西方學習,進行變法;新文化運動時期,對社會現(xiàn)狀不滿,一戰(zhàn)又使其對西方文明失望。(2)與當時的思想主流不符;新文化運動時期全面向西方學習成為時代潮流,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以俄為師”成為新的救亡選擇,嚴復的態(tài)度相對保守。(3)不準確。維新變法時期,嚴復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未全面否定;一戰(zhàn)后,嚴復反思西方文明,對傳統(tǒng)文化有更多的肯定。(4)答案示例:中國傳統(tǒng)文化既有精華,也有糟粕,既要繼承,也要反思;要增強文化自信;對于傳統(tǒng)文化如何揚棄,既要放到具體時空予以具體分析,也要在一個長時段內加以總體評判。15.(2016海南單科,27,12分)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1896年,梁啟超曾說,“今夫五洲萬國之名,太陽、地球之位,西人五尺童子,皆能知之”,而中國即使“近今之通人”也知之甚少,其中原因是“書之備與不備也”。他說:“今以西人聲光、化電、農礦、工商諸學,與吾中國考據、詞章、帖括、家言相較,其所知之簡與繁,相去幾何矣?!倍拔鲊磺袟l教號令,備哉燦爛,實為致治之本,富強之由。今之譯出者,何寥寥也?彼中藝術,日出日新,愈變愈上,新者一出,舊者盡廢。今之各書譯成,率在二十年前,彼人視之,已為陳言矣”。因此,他認為:“國家欲自強,以多譯西書為本;學者欲自立,以多讀西書為功?!薄獡讹嫳液霞?1)根據材料,概括梁啟超對引進西學的認識。(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梁啟超引進西學主張的意義。(6分)答案(1)認識:西方科技較中國發(fā)達,思想、學術成果豐碩;須大量引進西學;應不斷吸取西學的最新成果。(6分)(2)意義:推動西學傳播;促進思想啟蒙和社會觀念轉變;為戊戌變法做輿論準備。(6分)C組教師專用題組考點一“師夷長技”的主張1.(2017上海單科,12,2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論中,“西學為用”意為采用西方軍事科技,“中學為體”是指()A.以中國文化為本位 B.以中國文化為輔助C.以中國文化為手段 D.以中國文化為形式答案A2.(2015山東文綜,16,4分)下列四項為中國近代不同時期的考題,其中19世紀70年代初洋務學堂使用的考題應是()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論吾國銀行失信用之可懼?!盋.“試比較英、美、法、瑞士、中國行政機關元首之產生方法?!盌.“法國大革命對于歐洲民族主義之發(fā)展,有何影響?試舉例明之?!贝鸢窤3.(2014天津文綜,6,4分)19世紀八九十年代,李鴻章在為格致書院所出考題中,曾問到西方測溫、測熱、測電的方法,問到西方平弧三角與《周髀算經》的關系,問到西方關于64種化學物質在中國語言為何物……這說明當時的中國人()A.開始開眼看世界 B.堅持“中體西用”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關注西方科技答案D考點二維新思想1.(2015上海單科,24,2分)在清末的學堂里,學生經常聚看、傳閱不同政見的書報,其中“余維歐美之進化,凡以三大主義:曰民族、曰民權、曰民生”;“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睉謩e出自()A.《民報》《時務報》 B.《民報》《天演論》C.《天演論》《時務報》 D.《海國圖志》《天演論》答案A2.(2014海南單科,15,2分)1900—1901年間,上海地區(qū)“言愛國者”,多積極討論光緒帝之存廢問題,“尚不知革命為何物”。這一現(xiàn)象反映當時()A.革命派尚未開展救亡運動 B.上海的社會風氣相對保守C.廢除帝制成為社會的共識 D.改良仍然是社會主流思潮答案D3.(2018浙江4月選考,31,5分)(節(jié)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二戊戌政變之后,百日維新作為一場政治運動失敗了。但作為一場思想文化運動,新學家們帶來的解放作用遠不是西太后發(fā)動的政變所能剿洗干凈的。從這時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義的知識分子已經出現(xiàn)。這些人,或脫胎于洋務運動;或驚醒于民族危機。他們處多災多難之世,懷憂國憂時之思……成為最自覺的承擔時代使命的社會力量。——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試論維新變法思想的歷史作用。(5分)答案(2)愛國;進步;啟蒙。直接動員和指導了維新變法運動;客觀上有利于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4.(2014福建文綜,38,20分)(節(jié)選)從隋朝開始的科舉制在中國延續(xù)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廢除。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隋創(chuàng)進士科之后)歷代踵行,時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閑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史》材料二(科舉制)西國莫不慕之,近代漸設考試以取人才,而為學優(yōu)則仕之舉。今英、法、美均已見端,將來必至推廣?!№t良《西學考略》材料三貧苦子弟,類皆廉謹自勉,埋首窗下……即紈绔子弟,亦知苦讀,以獲科第,否則雖富不榮……因此之故,前清時代,無分冬夏,幾于書聲遍野,夜靜三更,鉆研制義。是皆科舉鼓勵之功有甚于今日十萬督學之力也。——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史》材料四邑聚千數(shù)百童生,擢十數(shù)人為生員;省聚萬數(shù)千生員,而拔百數(shù)十人為舉人;天下聚數(shù)千舉人,而拔百數(shù)人為進士;復于百數(shù)進士,而拔數(shù)十人入翰林,此其選之精也。然內政外交,治兵理財,無一能舉者,則以科舉之試以詩文楷法取士,學非所用、用非所學故也?!簡⒊豆嚿蠒堊兺婆e折》材料五1905年全國工礦企業(yè)已達400家左右,鐵路、輪船等新式交通事業(yè)也逐漸興辦,這些無疑需要大量科學技術人才來操作和管理。同時,新式學堂的急劇增加需要眾多的具有新知識的教師;清末新政中增設的許多政府機構如外交部、商部、學部……也都需要懂得相關專業(yè)的干員。顯然,科舉制無法培養(yǎng)、選拔這類新式人才。——徐輝《廢除科舉制與中國社會的現(xiàn)代轉型》(3)據材料四,概括梁啟超對科舉選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啟超上述議論的目的。(10分)(4)在近代,科舉制“西國莫不慕之”,而在中國卻難逃被廢除的命運。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評述。(10分)答案(3)看法:科舉制層層精選人才;學非所用,用非所學;所選人才缺乏實際治國能力。目的:改革科舉制,培養(yǎng)實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機。(4)西方:用考試方式選才,體現(xiàn)公平擇優(yōu),符合西方平等觀念。中國:八股取士束縛思想;民族危機加深;西學東漸,近代工業(yè)發(fā)展和近代學堂創(chuàng)辦。(答二點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給分)科舉考試難以適應近代實用人才培養(yǎng)和選拔的需要。解析第(3)問第一小問需將材料劃分為若干層次,然后歸納層次大意。第二小問要從培養(yǎng)人才和挽救民族危機等角度思考。第(4)問既要分析西方效仿科舉制的原因,又要分析中國廢除科舉制的原因。前者主要從科舉制的積極影響入手,后者主要從科舉制的消極影響分析??键c三新文化運動1.(2016天津文綜,7,4分)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讀者問時還這樣寫道:“社會主義,理想甚高,學派亦甚復雜。惟是說之興,中國似可緩于歐洲,因產業(yè)未興、兼并未盛行也?!薄缎虑嗄辍分赃@樣回答,主要是因為()A.尚未看到社會主義實踐成果B.中國經濟落后于歐洲C.社會主義理論學派復雜D.對社會主義持懷疑態(tài)度答案A2.(2016上海單科,22,2分)毛澤東在談及學生時代喜愛閱讀的一份出版物時說:“我很欣賞胡適和陳獨秀寫的文章,他們一度成為我效仿的榜樣,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啟超和康有為。”這份出版物應該是()A.《時務報》 B.《新青年》C.《民報》 D.《申報》答案B3.(2015北京文綜,37,16分)(節(jié)選)歷史語境中的語言和文化材料三20世紀10年代,《新青年》雜志有過一場漢字存廢問題的討論。主張廢漢字的學者認為:漢字難識難寫,不便推廣;“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詞,一無所有”;“欲使中國民族為二十世紀文明之民族,必以廢孔學,滅道教為根本之解決,而廢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之漢文,尤為根本解決之根本解決”。近代以來,漢語中出現(xiàn)了大量新詞匯。下表內容為新詞匯示例。創(chuàng)造新詞的方式繁體字1956年后推行的簡體字音譯外來詞沙發(fā)、牛頓、布爾什維克沙發(fā)、牛頓、布爾什維克、麥當勞賦予舊詞新涵義共和、格致學、計學、總統(tǒng)共和、科學(格致學)、經濟學(計學)、總統(tǒng)其他西學、洋錢西學、洋錢、孔子學院(3)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分析“廢漢字”主張?zhí)岢龅臅r代背景;(6分)以“挑戰(zhàn)與應對——百年來漢語的變遷”為主題,對上表進行解讀。(10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總結和歸納準確、完整;解釋和分析邏輯清晰。答案(3)時代背景:20世紀10年代中國興起了“新文化運動”,其代表人物提出了“民主與科學”“打倒孔家店”“文學革命”等口號,掀起了白話文運動。其中更激進的人士認為,漢字是一切舊思想、舊道德、舊文化的載體,成為中國變革圖存、融入世界的障礙,因此提出“廢漢字”的主張。解讀:(略)4.(2015浙江文綜,39,6分)(節(jié)選)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學精神從歐洲興起后,傳播到全世界。1915年,在民主和科學的大旗下,中國新文化運動拉開了序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三晚清以降,國人科技意識因“師夷”而增長??涤袨?、梁啟超等人沖決專制制度和倫常之網羅,接引“西學”以啟蒙。進入民國,各主要報刊加入對《臨時約法》的大討論,民主與科學思想得以倡揚。北洋軍閥上臺,妄圖復古倒退,陳獨秀等奮起反擊,掀起新文化運動。關于新文化運動的起因,有學者側重于從晚清以來西學東漸的演變歷程分析,也有的側重于從1915年前后各種主客觀因素分析?!獡钯┑取吨袊贰氛?3)閱讀材料三,關于新文化運動的起因,您側重于哪一種觀點?試結合相關史實扼要論述。(6分。只列觀點,不說理由不得分)答案(3)要求觀點明確,言之成理;史論結合,言簡意賅。在“結合相關史實扼要論述”部分:側重①:“師夷長技”促進了對西方先進技術的學習。維新派傳播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革命派提出三民主義思想,辛亥革命和《臨時約法》促進了民主與科學思想的傳播。側重②:民國的建立,促進民主與科學思想的傳播。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北洋軍閥妄圖復辟帝制。新式學堂和留學風氣促進了先進知識分子對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吸收,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北京大學實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fā)展。5.(2014四川文綜,14,10分)(節(jié)選)歷史敘述、歷史解釋和歷史評價是歷史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四“中體西用”后來久被指為包庇封建,其實,那個時候的中國,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頑梗的士人,在封建主義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啟錮閉,引入若干資本主義文化,除了“中體西用”還不可能提出另一種更好的宗旨。如果沒有“中體”作為前提,“西用”無所依托,它在中國是進不了門、落不了戶的。(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事件觀點戊戌變法康有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資產階級的軟弱性,不僅沒有減輕變法的壓力,反而加速了變法的失敗辛亥革命如果不是武昌起義爆發(fā),新政將按計劃進行,中國最終將成為一個君主立憲的資本主義國家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情緒主義”的產物,導致了各種思想混亂(3)概括材料四中陳旭麓是如何評價“中體西用”的,指出這一評價遵循的原則是什么。(6分)按照這一原則,任選表中的一種觀點進行評價。(4分)答案(3)評價:當時中國封建頑固勢力異常強大,“中體西用”為西學的傳入創(chuàng)造了條件。原則:歷史評價應把評價對象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進行。戊戌變法:該觀點忽視了當時封建頑固勢力強大,維新派實力相對弱小的特定歷史條件。辛亥革命:該觀點忽視了當時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清政府的“新政”步入困境,民主革命勢力迅速發(fā)展的歷史現(xiàn)實。新文化運動:該觀點忽視了當時的專制統(tǒng)治和復古逆流的社會現(xiàn)實,以及新文化運動知識精英試圖把中國引入民主政治軌道的追求。(10分)解析(3)要依據材料概括作者的觀點和原則,即歷史地看問題,然后依據上述觀點和原則,任意選取表中的一種觀點進行評價??键c四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2017北京文綜,40,8分)(節(jié)選)博物館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文化符號,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聯(lián)合國規(guī)定每年的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馬克思誕生于德國歷史文化名城特里爾。1947年,他的故居被辟為博物館,其中兩個展室的主題分別為“轉折點1848年”和“卡爾·馬克思思想的世界影響”。(2)在①和②兩個問題中任選其一作答。(8分)①為什么1848年是馬克思思想的“轉折點”?簡要說明理由。②簡述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傳播的情況。答案(2)①轉折點及理由:1848年,馬克思與恩格斯發(fā)表了《共產黨宣言》。《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提供了理論指導;指出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趨勢。②傳播: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著作被譯成中文;出現(xiàn)了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和報刊;出現(xiàn)了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救昴M】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1.(2019屆江蘇鹽城田家炳中學高三第一學期期初,16)歷史學家陳旭麓先生認為“鴉片戰(zhàn)爭的整個過程里,中國以中世紀的武器、中世紀的政府、中世紀的社會來對付近代化的敵人。戰(zhàn)爭以嚴酷的事實暴露了這種差距,促使一批愛國知識分子在比較中思考”。當時愛國知識分子思考的結論是()A.“我們現(xiàn)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B.“夷之長技三:一戰(zhàn)艦,二火器,三養(yǎng)兵練兵之法?!盋.“我們應該準備怎么能適應這個潮流,不可抵抗這個潮流?!盌.“我們必須傾覆滿洲政府,建設民國。革命成功之日……廢除專制,實行共和?!贝鸢窧2.(2019屆江蘇清江中學高三期初,15)“天演”“物競”“淘汰”“天擇”等詞語,漸成報紙文章的熟語和愛國志士的口頭禪。許多人用這些詞語命名。原名胡嗣糜的胡適,也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中取“適”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筆名。這反映了()A.“開眼看世界”成為一股社會思潮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文化主流C.崇洋媚外漸成社會風尚D.實行制度變革的意識開始萌發(fā)答案D3.(2019屆江蘇鹽城田家炳中學高三第一學期期初,19)有學者稱,自鴉片戰(zhàn)爭起思想界開啟了引西救儒的過程,而經曾國藩、張之洞、王韜、康有為至嚴復,到20世紀初出現(xiàn)西儒對立狀態(tài)。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過程中,蘊含的共同的主題是()A.強國御辱 B.實業(yè)救國C.民主共和 D.科學理性答案A4.(2018江蘇鹽城高三第一學期期中,7)薛福成《籌洋芻議·商政》記述,“今以各國商船論,其于中國每歲進出口貨價銀在二萬萬兩上下,約計洋商所贏之利,當不下三千萬。以十年計之,則三萬萬,此皆中國之利有往而無來者也。無怪近日民窮財盡,有岌岌不終日之勢矣。然則為中國計者,既不能禁各國之通商,惟有自理其商務而已”。由材料可知作者認識到()A.中國貿易長期處于入超地位B.列強經濟侵略壓制了民族工業(yè)發(fā)展C.發(fā)展工商業(yè)是國家富強之路D.籌劃洋務可以改變對外交往的困境答案C5.(2018江蘇徐州考前模擬,7)嚴復在《救亡決論》中說:“驅夷之論既為天下之所廢而不可行,則不容不通知外國事。欲通知外國事,自不容不以西學為要圖,此理不明,喪心而已。救亡之道在此,自強之謀亦在此,早一日變計,早一日轉機,若尚因循,行將無及。”這表明嚴復主張()A.通曉夷情抵抗列強侵略B.堅持變法維護清朝統(tǒng)治C.反對守舊宣傳進化思想D.提倡西學挽救民族危亡答案D6.(2018江蘇蘇州高三期初調研,7)晚清時人驚呼“五經去其四,而《論語》猶在疑信之間,學者幾無可讀之書,勢不得不問途于百家諸子”。這一評論針對的是下列哪一著述()A.《海國圖志》 B.《新學偽經考》C.《變法通議》 D.《文學革命論》答案B7.(2018江蘇蘇州高三期初調研,12)下表據陳大伙《近代以來中國“民族復興”的思想理路》相關內容編制:時期階段思想理路思想內容清末民初萌芽屈辱中覺醒①在屈辱中尋求民族自信:“師夷”“仿行”“愛國”,“中華民族”觀念正在形成之中抗戰(zhàn)時期成長救亡中勃發(fā)②“民族復興”意識勃發(fā),中國共產黨提出“民族復興”的終極指向和道路選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升華奮進中超越③民族獨立,社會變革,解放思想,中國特色,科學發(fā)展,全面小康,“民族復興”空前自信對表中內容解讀正確的是()A.①②③思想主題完全一致B.①②③都解決了中國問題C.①②③目標任務完全相同D.②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答案D8.(2018江蘇南京、鹽城二模,8)1916年,陳獨秀發(fā)表文章:“吾國年來政象,惟有黨派運動……吾國之維新也,復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黨與在野黨之所主張抗斗。而國民若觀對岸之火,熟視而無所容心;其結果也,不過黨派之勝負,于國民根本之進步,必無與焉?!庇纱吮砻魉?)A.否定黨派運動 B.主張國共合作C.倡導國民運動 D.厭惡政權更迭答案C9.(2018江蘇鎮(zhèn)江一模,7)“中國固有的精神文明其實并未被共和二字所埋沒,只有滿人已經退席,和先前稍不同。”為沖破“固有的精神文明”,先進中國人采取的對策是()A.開展戊戌變法 B.發(fā)動辛亥革命C.掀起新文化運動 D.傳播馬克思主義答案C10.(2018江蘇南京、鹽城一模,7)19世紀末,熊希齡在長沙成立了“延年會”,其《章程》規(guī)定:“會員嚴格遵守作息時間,每天都要做操,不搞無謂的社交應酬,婚喪嫁娶要從簡辦理,反對起居無節(jié),酒食征逐,等等。”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延年會”是資產階級革命政黨B.順應了新文化運動的新要求C.體現(xiàn)了“移風易俗”的時代需求D.徹底清除了腐朽的生活方式答案C11.(2017江蘇南京三模,8)梁啟超說,“黃宗羲……在過去二百年間,大家熟視無睹”,但近代以來,卻被譽為“中國的盧梭”,是“過去民主思想的偉大代表”。導致黃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A.他的思想主張脫離時代要求B.近代興起向西方學習的潮流C.反君主政體成為國人的共識D.救亡圖存成為近代思想主題答案D12.(2017江蘇徐州、連云港、宿遷三模,7)梁啟超說:“新民云者,非欲吾民盡棄其舊以從人也。新之義有二:一曰淬厲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補其所本無而新之。二者缺一,時乃無功?!边@說明培育“新民”的關鍵是()A.全面學習西方思想 B.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C.徹底否定儒家學說 D.兼采中西文化精髓答案D13.(2017江蘇高考模擬三,6)1892年2月4日,《紐約時報》報道了光緒皇帝開始學習英語的新聞。美國人將其稱為大清國歷史上最大的變化,并欣喜地認為“這種變化將在今后若干年里對整個帝國產生深刻的影響,甚至可能進一步打開保守封閉的枷鎖,將大清國帶入人類進步歷史的前沿”。這一變化()A.結束了清政府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B.進一步沖擊著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C.體現(xiàn)了光緒皇帝開始接受西方事物D.邁出了中國教育近代化的第一步答案B14.(2017江蘇蘇錫常鎮(zhèn)四市一模,8)著名政治活動家梁啟超曾說:“革命成功將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漸漸有點廢然思返,覺得社會文化是整套的,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度,決計不可能,漸漸要求全人格的覺醒。”下列對其中“舊心理”和“新制度”的解讀正確的是()A.儒家文化和君主立憲 B.儒家文化和民主共和C.程朱理學和開明君主 D.程朱理學和民主科學答案B15.(2017江蘇常州高三期末,8)1917年,上海美術??茖W校采用西歐美術界早已風行的人體模特兒寫生,參觀者初見那一絲不掛的裸體畫,莫不瞠目結舌。后來,官府以“敗壞風化”的罪名通緝校長劉海粟,劉據理力爭,最后,法院借劉海粟曾在報上指斥時任上海知縣“不學無術,招搖撞騙”為辭,以所謂“侮辱政府命官人格”的“罪名”,罰款五十大洋了結。這一事件反映出()A.中西文化碰撞之后的沖突B.保守勢力故意抵制西方文化C.新文化運動的片面化傾向D.只有美術界接納人體模特兒答案A二、非選擇題(共24分)16.(2018江蘇鹽城高三第一學期期中,22)《新青年》是近代中國創(chuàng)辦較早的一份思想啟蒙刊物,也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雜志。閱讀下列材料:年代大事記19159月15日,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刊《青年雜志》,發(fā)刊詞《敬告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宣言書,貫穿了“民主”“科學”兩條主線19169月1日,《青年雜志》改名為《新青年》。同年,《東方雜志》主編杜亞泉連續(xù)發(fā)文,抨擊新文化運動,引發(fā)中西文化論戰(zhàn)。五四運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4 Fun with numbers Lesson 2 Speed up(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級上冊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生物下冊第二章人體的營養(yǎng)第三節(jié)合理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課時分層作業(yè)7世界的物質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 委托的授權委托書
- 技術科組工作計劃
- 簽署基地建設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書范本
- 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光化學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油煙管道清洗服務合同范本
- 保安公司業(yè)務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
- 廣州醫(yī)科大學《芭蕾基礎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3年菏澤醫(yī)學專科學校單招綜合素質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鋁合金門窗設計說明
- 常見食物的嘌呤含量表匯總
- 小學數(shù)學-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人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同步練習(含答案)
- SB/T 10752-2012馬鈴薯雪花全粉
- 2023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秦暉社會主義思想史課件
- 積累運用表示動作的詞語課件
- 機動車登記證書英文證書模板
- 質量管理體系基礎知識培訓-2016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