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固碳量評估技術規(guī)程》編制說明_第1頁
《濱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固碳量評估技術規(guī)程》編制說明_第2頁
《濱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固碳量評估技術規(guī)程》編制說明_第3頁
《濱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固碳量評估技術規(guī)程》編制說明_第4頁
《濱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固碳量評估技術規(guī)程》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工作概況年第7號),廣東省地方標準《濱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固碳量評估技術規(guī)程》于2019年1月批準立項,執(zhí)行期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標準由廣東省林業(yè)局提出,廣東省林二、立項必要性有“地球之腎”的美譽,雖然僅占地球陸地表面的一小部分(4%~6%),但卻是溫室氣體2面采取相關措施,恢復或增強濱海濕地各種類型的碳匯功能,增加其固碳能力,逐步提高3)有效管理與修復濱海濕地碳匯能力的理論與技術需求目前,有關濕地生態(tài)系統碳循環(huán)研究大多數局限于泥炭地、森的濕地生態(tài)系統類型碳循環(huán),而對于濱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由于環(huán)境條件的惡劣、影響因素的復雜以及采樣設備的落后,導致其對溫室氣體通量的源匯研究較少,但準確評估濱海濕地海濕地對全球氣候變化高度敏感,如何準確估算碳通量是深入了解濱海生態(tài)系統的最大挑戰(zhàn)。本研究試圖通過對廣東省濱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固碳量的準確評估,進一步豐富中國濱海濕地類型溫室氣體通量,為合理評估濱海濕地對全球變化的影響提供基礎數據和實例論證。一方面可以幫助政府和學界更好的了解天然與人工濱海濕地碳收支狀況;另一方面,可以為預測天然濱海被圍墾后濕地碳平衡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和反饋提供理論基礎。此外,還能為發(fā)掘以水文調控為主的圍墾濱海濕地碳匯功能修復方法提供科學依據。該標準項目的實施還可反饋至政策決策層面,幫助管理者對氣候變化條件下的濱海天然和圍墾濕地的碳匯功能進行實時掌握,并采取切實有效的可持續(xù)管理和利用措施。三、編制思路和原則(一)編制思路本標準編制包括前期資料調研、具體標準方案細化設計、召開標準立項專家咨詢會、(二)編制原則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并與我國現行頒布現行國家和行業(yè)標準相匹配,切實服務于濱(三)編制依據本標準依據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3本標準的引用的參考文獻包括:[1]濕地發(fā)[2008]265號文件全國濕地資源調查技術規(guī)程(試行)[7]Ren,H.,Chen,H.,Li,Z.A.,Han,W.D.SonneratiaapetalaplantationsinSouthernChina.Plantsoi[9]Clough,B.F.,Scott,K.Allometricrelationshipsforestimatingabove-grospecies.ForestEcologyandManagement,1989,27(2),117-127.[10]Comley,B.W.T,McGuinness,K.A.,Above-andbelow-groundbiomass,andallometry,ofmangroveforestinFutianNatureReserve,Shenzhen,China.Hydrob[12]Komiyama,A.,Poungparn,S.,KatoS.Commonallmangroves.JournalofTropicalEcology,2005,21,471-477.[14]HossainM.,ShaikM.A.,SahaC,RubaiotAbdullahS.M.,SahaS.,Siddique[15]Hossain,M.,Saha,C.,RubaiotAbdullah,S.M.,Saha,S.,Siddique,M.R.H.Allometricbiomass,nutrient本標準的主要內容共8個部分包括范圍、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監(jiān)測范圍與分區(qū)、監(jiān)測內容與方法、樣品采集與分析、評估方法和質量控制。濱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碳庫調查記錄表規(guī)范性附錄A、C、D和E,主要紅樹植物生物量和木材密度資料性附錄B等。(三)主要內容本標準規(guī)定了適用范圍為廣東省紅樹林、潮間鹽水沼澤、淤泥質海灘、淺海水域、河口水域、海岸性咸水湖和基圍養(yǎng)殖塘等濱海濕地類型的生態(tài)系統固碳量評估。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4本標準的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包括以下6個文件:共對16個術語進行了定義。規(guī)定了監(jiān)測對象的邊界劃定和分區(qū)原則。5監(jiān)測內容與方法確定了紅樹林、潮間鹽水沼澤、淤泥質海灘、淺海水域、河口水域、海岸性咸水湖和基圍養(yǎng)殖塘7種濱海濕地類型的額碳庫構成。確定了監(jiān)測方法中的站位布設原則與布設方法,樣方設置中的樣方類型、數量、位置選擇與布設、大小與形狀、監(jiān)測時間與頻率等。規(guī)定了沼生植物生物量、水生植物生物量、土壤固碳量、水生動物生物量、面積信息采集等的方法。明確了濱海濕地植物、土壤和水生動物等樣品儲存、運輸和處理等過程的技術要求,以及相對應的測試分析方法。明確了沼生植物固碳量、水生植物固碳量、土壤固碳量、水生動物固碳量和項目區(qū)總對野外調查、樣品測試分析、人員控制三個方面的質量控制進行明確。對附錄A至E濱海濕地碳庫調查、記錄和計算等方面表格進行明確。(一)關于標準的屬性本標準擬作為推薦性地方標準發(fā)布和施行。(二)與現有相關標準的關系5本標準是在總結國內外濱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固碳量評估技術的基礎上制定的,具有先進、高效、簡單易行的特點,對于科學、規(guī)范濱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固碳量的監(jiān)測內容確定、樣品(1)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本標準編制工作小組開始工作,認真學習了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收集和查閱了國內外濱海濕地固碳相關的行業(yè)或地方標準,以及近年來濱海濕地固碳量方面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固碳量評估的監(jiān)測內容、采樣與測試分析、固碳量估算的方法,初步確定(2)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選定典型濱海濕地實驗樣地并完成實驗設備和監(jiān)測儀器的野外安裝和調試,對野外樣地信息進行預采樣和初步統計分析,對比分析不同采樣方法間的結果,最終形成了《濱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固碳量評估技術規(guī)程》標準草案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本標準編制工作小組對草案稿進行反復商討與修改,對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向相關科研院所、高校發(fā)出征求意見函21份,包括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yè)研究所、華南師范大學、廣東省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院、福建師范大學等,收回意見函18份,收回意見或建議134條,其中有121條意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標準編制工作小組根據征求得的意見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形成了標準送審稿,并向廣東省林業(yè)局提交標準送審稿。2022年7月11日至8月11日,廣東省林業(yè)局對省地方標準《濱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固碳量評估技術規(guī)程》公開向公眾征求意見建議,截止至2022年8月11日,未收到反饋意見。2023年2月:廣東省林業(yè)局和廣東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組織7位專家對送審稿進行評審,共提出21條處理意見或建議,標準編制小組對21條意見全部采納。標準編制小組根6審定會后,標準編制小組將修改完善后的審定稿修改稿分別發(fā)給7位專家,七位專家均未提出新的修改或處理意見或建議,形成報批稿。2023年2月正式報送報批稿。本標準征求了21位專家意見,對反饋回來的18位專家提出的134條意見進行匯總處理,其次采納意見121條,未采納意見13條。未采納原因包括,不同專家之間提出的修改意見存在分歧;標準中涉及的部分條款已經按照部分專家意見進行刪除,而針對該刪除條款的內容,故而沒有采納其他專家提出的修改意見。本標準由廣東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起草,編制組成員長期從事生態(tài)學和生態(tài)監(jiān)測等相關工作,在理論和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為標準的制定提供了良好技術保障,具體人員分工如下(表1)。姓名高常軍副研究員生態(tài)學總體協調負責編寫2肖石紅副研究員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