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期科學全期教案_第1頁
三年級下期科學全期教案_第2頁
三年級下期科學全期教案_第3頁
三年級下期科學全期教案_第4頁
三年級下期科學全期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目:寫字二年級上冊

主備教案專

主備教師課題名稱課型授課教師

何蘭婷一、寫“包、飽、泡、吐”新授何蘭婷

四個字

一、寫“包、飽、泡、吐”四個字

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包、飽、泡、吐”四個字。

2、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雙姿”(坐姿、執(zhí)姿)。

3、點燃學生的寫字興趣。

4、通過教師的示范、指導,增強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并且學會

審美。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本課教學,鞏固正確“雙姿”,喚起學生寫字的熱情。

教學難點:橫折鉤、豎折鉤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欣賞引趣

導入:欣賞硬筆書法作品,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文字中陶冶情操,初知“書

法”的概念,激發(fā)寫字興趣。

二、復習雙姿,做好準備

1、復習坐姿:身正、肩平、臂開、足安。

2、復習執(zhí)姿:一尺、一拳、一寸(三個一)。

3、齊唱《寫字歌》。

三、指導寫字,掌握技巧

1、揭題:今天我們學習寫識字8中的4個生字。

2、學寫“包”。

(1)觀察:什么結構?你認為哪一筆比較難寫?

(2)指導練寫“包”。

學生說“包”的筆順。教師示范寫“包”字并作講解。學生練習(描紅兩個,仿

影一個,然后寫兩個),老師巡視指導(提醒注意雙姿)。

(3)師生互動:對學生寫字作品進行評價,教師適機點評,對好的獎勵畫星。

(4)小結:獨體字要寫得不大不小,放在中間正好,難度大的筆畫要寫正確、

端正。

3、學寫“飽、泡、吐”。

(1)觀察比較:飽和泡與“包”有什么區(qū)別?

(2)“飽”的左右兩邊的第二筆要持平,右邊“包”的最后一筆要寫得飽滿,起筆

要對齊“勺”的撇尖;

(3)“泡,,字要左窄右寬。

(4)“吐”字的“土”上橫短,下橫長。左邊口的位置要擺放適當,不能太偏上或

者偏下,這樣布局字才美觀。

“飽、泡、吐”三個字逐個讀帖(讀帖是寫好字的關鍵),教師在黑板上范寫,

邊提示注意點,然后學生描紅、仿影,再練習寫2個。教師巡視指導。初評,再

練習,再評。對學生寫得好的字和寫得有進步的字要及時加圈給予肯定,鼓勵學

生把字越寫越好。

四、創(chuàng)作練習,鞏固興趣

1、學生完成書簽

(1)老師給學生看自己制作的書簽,欣賞。

(2)學生自己完成書簽。

要求:注意坐的姿勢和寫的姿勢,書寫時,要一氣呵成,不能看一筆寫一筆,

寫完了在書簽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2、教師巡視、指導。

3、欣賞、交流。

取長補短,互相學習、互相欣賞。

4、贈送作品:給自己喜歡的人或者老師。

五、課堂總結

我們寫字時,要有正確的雙姿,寫字要認真讀帖,要一氣呵成。我們時時刻

刻可以寫字,處處可以練習,但不要亂涂亂畫。俗話說“字如其人”,我們的漢字

橫平豎直,就像做人要堂堂正正。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加上老師的指導,不久的

將來,我們一定能寫一手漂亮的字。

主備教案欄

主備教師課題名稱課型授課教師

何蘭婷二、反文和欠字邊新授何蘭婷

二、反文和欠字邊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反文和欠字邊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2、了解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的一般書寫規(guī)律。

3、寫好“攻、軟、政、效、敢、欣、炊、歐”,寫得正確、端正、比例恰

當。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本課教學,初步掌握反文和欠字邊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喚起學生寫字的熱情。

教學難點:反文和欠字邊的寫法。

教學過程

1、復習回顧。

新學期第一堂寫字課,仍要提出養(yǎng)成良好寫字習慣的要求:一是仍要注意

寫字姿勢,可讓學生同桌間互相檢查一下對方的握筆方法與寫字姿勢是否正確;

二是看準想好再落筆,書寫時要多動腦筋。

2、新課指導。

寫好反文的關鍵是書寫時找到短橫和長撇的起筆位置。教師可在黑板上放

大作示范書寫并引導學生觀察短橫和長撇的起筆位置。

寫好欠字邊的關鍵是看清楚兩撇的形狀變化:第一撇是短的斜撇,第二撇

是長的豎撇。

3、書寫指導。

(1)“寫寫偏旁”。通過練習初步掌握反文和欠字邊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反文:這個偏旁分四筆寫成。書寫時第一筆撇和第二筆橫不宜太長。第二筆短

橫從撇的中間偏下處起筆。第三筆豎撇從橫的中間起筆,大約豎到該筆畫的二

分之一處再向左下撇出,撇用筆宜輕,筆畫宜細。最后一筆捺,不要過于僵硬,

捺腳要充分、舒展。

欠字邊:第二筆橫鉤在短撇中間偏下處起筆,不宜太寬。第三筆撇略靠右,稍

收斂,捺舒展。

反文和欠字邊在整個字的運用中要注意筆畫的穿插。

(2)“小博士”信箱。本節(jié)關鍵詞是:穿插。帶反文和欠字邊的字練習時要多

關注筆畫間的穿插。一些關鍵性的筆畫從哪里起筆到哪里收筆要提醒學生,引

導學生自己觀察,以防字的結構不合理?!按┎濉笔亲笥医Y構的合體字書寫時很

重要的一條結字規(guī)律,教學時可靈活運用學生身邊的諸多事例來引導他們深刻

理解:如同桌關系的和諧需禮讓,座位的空間大小需根據實際情況來安排等等。

向學生滲透人與人之間也要注意“穿插禮讓”,只有這樣,才會有一個和諧團結

的集體。

(3)“自己練練”。帶反文的字一般左右兩部分寬窄相等,書寫時要注意筆畫

間的穿插,盡量向中間靠攏,避免結構松散。帶欠字邊的字有時左窄右寬,如

,,次,,、,,吹,,等,三冊已經學習這里不再重復敘述,有時左右等寬,書寫前要看

清左右兩部分的高低,更要注意穿插是否合理。

4、例字指導

“攻”,左短右長,反文第二撇收筆可伸向左部“工”下橫改提后留出的空間,以

此穿插禮讓。

“軟”,左右長短寬窄基本相等,“車”右部要齊平,“欠”第二撇也可適當插入左

部提筆下方空間,是左右兩部分咬合,渾然一體。

“政”,左右基本相等,左收右放,左部“正”改橫為提,右部齊平。右部反文撇

收捺放,對比明顯。

“效”,左右基本相等,左部“交”收縮,改捺為點,右部齊平以讓右。右部反文

撇收捺放,注意字中心部分空間均勻、緊湊。

“敢”,左長右短,左部橫畫左長右短,右部反文一部分筆畫致注意穿插,以分

割字中心空間,使字內布白勻稱。

“欣”,左右相等,左部兩撇分別為斜撇和豎撇,豎撇上半部分起筆寫短橫,短

橫中間寫垂露短豎。右部兩撇注意穿插,撇收捺放。

“炊”,左短右長,左收右放,左部“火”縮捺為點,以讓右。

“歐”,左短右長,左收右放,右部“欠”兩撇注意變化,并關注與左部的穿插。

主備教案欄

主備教師課題名稱課型授課教師

何蘭婷三、四點底心字底的寫法新授何蘭婷

三、四點底心字底的寫法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四點、心字底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2、了解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的一般書寫規(guī)律。

3、寫好“點”、“志”、“杰”、“羔”、“然”、“忍”、“忠”、“態(tài)”,寫得正確、

端正、比例恰當。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本課教學,初步掌握四點、心字底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喚起學生寫字的熱情。

教學難點:四點、心字底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教學過程

1、復習前課內容。

出示“攻、軟”兩個字,讓學生說說寫好這兩個字要注意什么?然而在桌上書

空練習及在紙上練一練。

2、新課指導。

出示四點、心字底例字,或教師黑板上放大示范書寫,引導學生觀察。要求:

仔細觀察每一筆書寫的位置和相同筆畫出現的變化。

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四點、心字底都作字底,書寫時要盡可能寫扁,并成上收

下放聚散狀。

3、書寫指導。

(1)“寫寫偏旁”。通過練習初步掌握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四點:四點排列要均勻,外面兩點稍長,中間兩點稍短,上下呈聚散狀。

心字底:心字底三點分別為左點、挑點、右點,臥鉤應向左上出鉤,以平均分割

上部空間。因為如向上出鉤,字中宮空間就大,字形就松散。教師可向學生滲透

“字宜中宮收緊”這一審美規(guī)律??梢匀梭w身材苗條應收腰來作比,頗形象逼真。

(2)“小博士信箱”。本節(jié)的關鍵詞是:“變化與呼應”。

字要寫得清楚、端正、整潔,在此基礎上還應有個“生動”的要求,具體書寫

時就主要體現在“變化與呼應”上,只要注意變化和呼應,字就會生動起來。

“變化”是自然的變化,是在筆畫的形狀和出勢上的變化。如本課的重點就是

點的變化,如四點底四點從左到右依次為左點、豎點、豎點、右點呈聚散狀排列。

心字底三點從左到右依次為左點、挑點、右點。這些點均以自然的筆勢呼應。對

于“呼應”的引導,教師可以人與人之間目光對視來啟發(fā)。

4、例字指導

“點”,成三角形,豎居口部上方正中,短橫寫在豎的中間,下部四點向左右呈放

射狀。

“志”,上下結構,上小下大。

“杰”,上下結構,上收下放,“木”部改捺為點,以收縮字形。

“羔”,上下結構,呈梯形,短豎居正中。

“然”,上下結構,上部呈左右兩個長方形,緊緊靠在一起,“犬”部改捺為點,整

字呈上收下放狀。

“忍”,上下結構,呈梯形。“刃”部撇從橫折之橫中間處出,以左點平衡字形。

“忠”,上下結構,上緊下松,豎居正中,心字底舒展。

“態(tài);',上下結構,“太”部改捺為點,并注意兩點的變化,心字底舒展。

主備教案欄

主備教師課題名稱課型授課教師

何蘭婷四、貝和頁的寫法新授何蘭婷

四、貝和頁的寫法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究熱的傳遞規(guī)律過程。

2.加強測量水溫的技能訓練,培養(yǎng)連續(xù)觀察并記錄的能力。

3.學會分析實驗現象及數據,找尋其中的科學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知道科學探究過程中,離不開認真細致的觀察。

2.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3.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樂于合作,扎實完成自己的任務。

科學知識

1.知道熱能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

2.了解熱總是從高溫物體(部分)傳向低溫物體(部分),直到

物體溫度相等為止。

3.了解熱傳遞的三種方式。

教學準備

金屬棒、酒精燈、火柴、凡士林或蠟、支架、溫度計、大燒杯、小

燒杯、熱水、冷水。

拓展課準備:酒精燈、火柴、三角架、石棉網、燒杯、水、茶葉、有

關熱輻射的錄像資料。

一、教學導入

1.演示:將開水倒入杯中,放上湯匙,過會兒,讓學生摸摸。

2.提問:“湯匙變熱了,熱怎么傳遞過來的?”引導學生做出猜

想后,進入下面的實驗研究。

二、活動物體怎樣傳熱

1.教師介紹實驗裝置及實驗材料。

2.猜測:火柴棒掉落的順序會怎樣?(猜測的理由)

3.交待實驗注意事項。

4.學生實驗。

5.匯報。

6.檢查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7.歸納:熱是從高溫部分傳向低溫部分。

三、活動測量變化的水溫

1.組織學生預測:兩杯水的溫度各會有怎樣的變化?兩杯水最后

會怎樣?

2.討論:要做好實驗,該怎樣進行?

3.分組測量,認真觀察、準確讀數和及時記錄。

4.分析數據,發(fā)現規(guī)律:

熱從熱水杯傳向冷水杯,溫度的變化先快后慢,最后直至兩杯水溫

度相等。

四、拓展:熱的傳遞方式

多媒體課件輔助介紹。

主備教案,

主備教師課題名稱課型授課教師

何玉英4誰的傳熱本領強新授何玉英

4誰的傳熱本領強

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7)

1.實驗探究不同材料的傳熱本領。

2.通過設計制作保溫盒,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能力和制作方面的動

手能力。

3.能將材料的特性與它的用途相聯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悟科學與生活的緊密相聯。

2.感受學以致用的快樂。

3.學會合作,學會正確的評價他人。

科學知識

1.了解不同的材料傳熱的本領不同。

2.了解常用的傳熱和隔熱的方法。

教學準備

長度和粗細相同的木棒、鐵棒、玻璃棒、塑料棒、熱水、燒杯、

秒表或其它計時的工具、溫度計。課件。

學生準備:制作保溫盒的材料,如:木盒、帶蓋的玻璃瓶、錫紙、

棉絮、布、毛皮、泡沫塑料等。

一、教學導入

1.課件出示:鍋、壺等廚房日用品。

2.提問:為什么這些日用品有的部分要用金屬做?而把手部分

要用膠木或塑料包在外面?

二、活動材料的傳熱本領

1.擺出問題:把長度和粗細相同的木棒、鐵棒、玻璃棒、塑料

棒同時放入一杯熱水中,比較它們的傳熱快慢。

2.討論:實驗怎樣進行,材料在選擇上要注意些什么?

3.組織實驗。

4.交流實驗中的發(fā)現。

5.回到課初提出的問題,讓學生運用剛獲得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三、活動自制保溫盒

1.讓學生明確隱含的知識點:告訴學生熱傳遞的方式及當物體

需要保溫時要盡可能的減慢熱的傳遞。

2.分析教材中提供的保溫盒圖例,為什么選用這些材料?是怎

樣減慢熱的傳遞的?

3.小組討論:怎樣做保溫盒。

4.匯報各小組的方案并完善。

四、作業(yè):課后制作設計的保溫盒。

教學目標第二課時(8)

比較自制保溫盒的保溫效果。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會正確的評價他人。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制作好的保溫盒。比較保溫盒的效果,組織評價與交

流等內容。

一、教學導入

上一節(jié)課我們各小組制作了保溫盒,讓我們來比一比,看哪組做

的最好?

二、活動比較保溫盒的效果

1.討論:怎樣進行比較。

明白:參賽的每個作品中倒入同樣多、同樣溫度的水,在過同樣

長時間后,組織各組用溫度計測量水溫。溫度最高的為保溫效果最好

的。此外還要兼顧美觀、攜帶等方面。

2.組織分工合作。

3.學生活動:測保溫盒的效果。

4.匯報結果。

5.評出優(yōu)勝小組。

6.經驗交流。

三、拓展:生活中還有哪些加快和減緩熱的傳遞的方法。

主備教案)

主備教師課題名稱課型授課教師

何玉英1多姿多彩的天氣新授何玉英

第二單元變化的天氣

教學目標1多姿多彩的天氣(9)

會描述不同天氣現象的特點。

能用游戲等方式來表現天氣對人們生活生產的影響。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欣賞美麗的天氣。

知道我國古代就有了天氣現象的各種記錄。

科學知識

知道各種不同的天氣現象

知道天氣可以用一些可測量的量來描述。

體驗到天氣對人類工作、生活的影響。

教學準備

各種天氣現象的圖像資料;有關天氣現象的詩歌、成語(課件);

各種天氣現象的卡片與之相適應的人們生活、生產活動的卡片。

一、教學導入:

1.課件出示:古代有關天氣現象的記錄。

2.提問:我們知道有哪些天氣現象?

二、活動欣賞天氣現象

1.認識各種天氣現象并描述其特點。

(1)課件出示:教材第16的插圖。

要求:仔細觀察,認識各種天氣現象。

(2)提問: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天氣的特點。

(3)組內同學互述。

(4)指名全班描述。

(5)教師總結概括不同天氣的特點。

2.收集有關天氣現象的詩歌與成語。

(1)課件出示教師搜集的有關天氣現象的詩歌、成語。

(2)學生欣賞,教師針對資料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3)布置學生課后收集資料并編成小報進行傳閱與展示。

三、活動我們與天氣

1.布置任務:設計用游戲來表現天氣與人們生活、生產的關系。

2.指導學生看教材的兩幅圖,提問:從圖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3.交待游戲規(guī)則與注意事項。

4.學生游戲。

四、小結

1.總結不同的天氣現象及其特點。

2.評價在每一環(huán)節(jié)中表現好的小組和個人。

主備教案欄

主備教師課題名稱課型授課教師

何玉英2測量氣溫新授何玉英

2測量氣溫

第一課時(10)

教學目標

定時觀察、測量并記錄校園里不同地點一天的氣溫變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團結合作地開展氣溫的觀測活動。

科學知識

1.知道氣溫就是空氣的溫度

2.學習測量氣溫的方法。

教學準備

紅水溫度計、氣溫記錄表、百葉箱的課件等。

一、教學導入:

1.復習:我們知道哪一些天氣現象?

2.講述:每一種天氣現象有它的氣溫—空氣的溫度。

3.過渡:今天讓我們來測量氣溫。

二、活動測氣溫

1.猜一猜::校園里什么地點、什么時候氣溫最高?說一說你猜

測的依據。

2.交流。

3.我們的猜想正確嗎?還是讓我們的行動來說話吧。

4.教師交待活動要求:

(1)活動地點:操場、教室、花園、宿舍四處。

(2)分組:全班分4組,每組負責一處地點。

(3)人員分工:拿溫度計的、讀數的、記錄的都安排到人。

(4)時間安排:每一節(jié)課后以及中午午休、放學后。(完整的一

天)

5.布置任務,交待下一節(jié)課進行匯報。

6.認識百葉箱:

(1)出示百葉箱課件,學生觀察。

(2)教師講解:氣象站測氣溫用的是百葉箱,百葉箱箱門朝北

安置。

三、指南車信箱

(1)介紹竺可楨。

(2)學生自由閱讀指南車信箱的資料。

第二課時(11)

教學目標

學習繪制氣溫曲線圖并能分析數據得出某些結論,交流有關發(fā)現。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團結合作地繪制一天的氣溫變化曲線圖。0

科學知識

知道一天里氣溫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準備

記錄表、氣溫曲線圖等。

一、教學導入:

1.課前我們測了一天中兒個時間點的氣溫,每一小組能將所測

得的數據告訴大家嗎?

2.各小組匯報數據。

3.過渡:從數據中我們能獲得一些東西,這節(jié)課老師想和大家

用一種直觀、形象的方法來分析數據,看一看我們有什么新的發(fā)現。

二、活動繪制氣溫變化曲線圖

1.出示一張氣溫變化曲線圖,學生認識其要素。

2.指導學生繪制氣溫變化曲線圖。

(1)在最下面一行中填好測得的時間。

(2)在最上面一行標記好相對應時間測得的溫度。

(3)在相對應的溫度計刻度上標記好當時的溫度。(在對應位置

標小圓點)

(4)用線連接每支溫度計上的小圓點。

3.學生繪制自己所在小組的氣溫變化曲線圖。

4.評價:哪張圖繪制得最好。

三、分析曲線圖

1.學生觀察氣溫變化曲線圖。

2.討論:一天中氣溫變化的情況是怎樣的?

3.交流。

4.了解:一天中14點之前氣溫逐漸升高,14點之后逐漸降低。

5.比較各組的數據,校園里不同地點的氣溫一樣嗎?

四、作業(yè)

你能在假日測出家里某個地點一天中不同時間的氣溫并制成曲

線圖嗎?

主備教案欄

主備教師課題名稱課型授課教師

何玉英3觀測風新授何玉英

3觀測風(12)

教學目標

1.會用簡易風向標和其他的簡易方法來觀測風向。

2.能用目測的方法判斷風力的大小。

3.會制作簡易的風向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辯證地看待自然現象給人們帶來的災難與好處。

科學知識

1.知道風有方向與大小的不同。

2.知道氣象站用風向標與風速計來觀測風。

3.知道風力會給人們帶來好處與災難。

教學準備

自制簡易風向標的材料、風向標、風速計的實物或圖像資料。

一、教學導入

1.(教師打開電風扇)提問:同學們,你們能感受到什么?

2.說說你對風的認識。

3.過渡:今天,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學習有關風的知識。

二、活動觀測風

1.明確:風有方向、大小的不同。

2.提問:平日里我們用什么方法來判斷風向?

3.學生回答問題并演示其方法。

4.出示方向圖,認識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

西南等八個方向。

5.明確“風向”:

“絲巾飄向什么方向?”、“說明風是從什么方向吹過來的?”、

“說一說此時的風向?”。總結:風向與絲巾飄揚的方向相反。

6.根據風級圖目測風力。

(1)觀察風級圖,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每一級風的特點。

(2)閱讀指南車信箱。

(3)教師將風級圖編成風級歌,幫助學生記憶。

(4)用目測的方法來判斷風力的大小,并把觀察結果記錄在

教材第21頁的表格中。

7.認識風向標、風速計。

三、活動自制簡易風向標

1.指導看教材的制作步驟。

2.檢查材料是否齊全。

3.學生動手制作風向標。

4.學生展開交流,說一說自己制作的風向標的結構、使用方

法和注意事項。在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自制的風向標進行評

價。

5.將自制簡易風向標帶到校園內進行觀測。

四、拓展

你還知道關于風的哪些事情?

主備教案欄

主備教師課題名稱課型授課教師

何玉英雨下得有多大何玉英

4.雨下得有多大(13)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會用簡易雨量筒來測量雨量。

2.會制作簡易的雨量筒。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樂于合作、善于合作。

科學知識

1.知道雨量筒的結構和用途。

2.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據雨量來判斷的。

教學準備:

雨量筒的實物或模型、自制簡易雨量筒的材料。

一、教學導入

1.猜謎: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里看不見。

2.指導學生看教材第23頁導入部分的三幅圖,提問:怎樣判斷雨的

大小呢?

二、活動測量雨量

1.出示實物或模型讓學生觀察,使他們了解其構造。

2.明確:雨量筒是測量雨量的儀器。

3.指導制作雨量簡。

(1)看圖。

(2)所需材料:大可樂瓶、剪刀、刻度尺等。

(3)講解制作步驟。

4.自制雨量筒。

5.交流、評價。

6.教師教給學生測量雨量的方法。

7.雨量等級表

(1)明確:人們根據雨量的大小,制定了雨量等級表。

(2)學生熟悉雨量等級表的劃分。

(3)對照雨量等級表,確定所測雨量的等級。

8.布置作業(yè):下雨天用自制雨量筒測量雨量并填寫教材第24頁的記

錄表。

三、指南車信箱

1.學生自由閱讀。

2.教師補充介紹。

主備教案欄

主備教師課題名稱課型授課教師

何玉英怎樣預報天氣新授何玉英

5.怎樣預報天氣(14)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依據天氣諺語來預報天氣。

2.會收集天氣諺語等有關天氣預報的資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想知道人們是怎樣預報天氣的,有學習的興趣。

2.知道科學探究需要眾多的人合作、需要各部門協(xié)同作戰(zhàn)才能完成。

科學知識

1.能列舉天氣變化對動物行為的影響。

2.知道天氣諺語是人們長期觀察天氣現象的經驗總結。

3.知道氣象臺預報天氣的過程。

教學準備:

天氣諺語與其他有關天氣預報的資料。

一、教學導入

1.講述:天氣諺語是我國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活動中觀察天氣現象

的經驗總結。

2.過渡:讓我們來搜集古代勞動人民的這種文化遺產吧。

二、活動搜集天氣諺語

L指導看教材第25頁的圖,對照圖,了解有關天氣諺語。

2.你還知道哪些天氣諺語?

3.交流,教師補充適量的天氣諺語。

4.閱讀指南車信箱:了解天氣諺語的分類。

5.布置任務:課后搜集天氣諺語。

三、閱讀氣象臺是怎樣預報天氣的

1.閱讀資料。主要目的是了解天氣預報的基本過程和大概面貌。

2.教師講解。講解的過程應該是豐富和解釋過于簡單的圖示化的教材。

3.議一議:通過閱讀和講解,對天氣預報有什么認識,還有哪些問題。

四、拓展活動小小氣象站

利用我們自制的氣象儀器,建立小小氣象站,像竺可楨爺爺那樣長期

觀測、記錄天氣現象。

主備教案欄

主備教師課題名稱課型授課教師

何玉英蠶寶寶出生了新授何玉英

1.蠶寶寶出生了

第一課時(15)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通過查資料或詢問他人,了解養(yǎng)蠶的有關知識。

2.能制訂計劃,做有計劃的觀察研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善思考與愛提問,能圍繞養(yǎng)蠶的話題,提出一些科學問題。

科學知識

1.知道養(yǎng)蠶的有關知識。

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

意識到人類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物資源對人類社會具有重要

意義。

教學準備

蠶卵、以及用來孵化蠶卵的絲綿紙,小紙盒等。

養(yǎng)蠶史及養(yǎng)蠶過程的有關課件。

課前布置查閱資料或向他人請教怎樣養(yǎng)蠶。

一、教學導入

1.出示課件:學生了解我國養(yǎng)蠶的歷史。

2.提問:我國有這悠久的蠶文化和如此發(fā)達的絲綢業(yè),你有什么想說

的?

3.過渡:想不想我們動手來養(yǎng)蠶?

二、活動了解怎樣養(yǎng)蠶

1.提問:怎樣養(yǎng)蠶?

2.學生根據所查資料或向他人請教的匯報。

3.交流后明確:

蠶寶寶的家的安排:溫暖、通風、清潔、舒適的環(huán)境。(準備絲綿紙,

小紙盒等。)蠶的食物:新鮮、干凈的桑葉……

4.為了能把蠶養(yǎng)得更好,根據自己的設想,制定一個養(yǎng)蠶計劃。

三、布置養(yǎng)蠶任務

1.分組,按家庭住址就近為原則。

2.分發(fā)蠶卵,課后用放大鏡觀察蠶卵的形狀。

3.密切注視蠶卵的孵化,結合教材第30頁的提示探究怎樣的環(huán)境更

適宜蠶卵孵化。

4.做好觀察記錄(寫好觀察日記)。記錄孵化出來的蟻蠶(剛從卵中

孵化出來的蠶)是什么樣子的。

5.待大多數小組都開始孵化的時機組織課上觀察和討論。

第二課時(16)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細致觀察蠶卵和蟻蠶的外形特征,以及蠶卵孵化的過程,并用合

適的方式做好記錄。

2.能設計簡單的實驗探究什么樣的環(huán)境比較適宜蠶卵孵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關愛生命,善待蠶卵、蟻蠶。

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科學知識

1.知道蠶卵孵化與氣溫等條件有密切關系。

2.觀察蠶卵和蠶蟻的特征,以及從蠶卵到蟻蠶發(fā)生的變化。

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

意識到人類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物資源對人類社會具有重要

意義,意識到自然界中的各種生命體和人類是有密切關系的。

教學準備

(學生在平時的養(yǎng)蠶活動中需要:蠶卵、以及用來孵化蠶卵的絲綿紙,

小紙盒、放大鏡、氣溫計、記錄紙等。)養(yǎng)蠶記錄表、養(yǎng)出的蟻蠶。

一、教學導入

1.提問:同學們,老師發(fā)給你們的蠶卵孵出蟻蠶了嗎?

2.過渡: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交流其中的發(fā)現吧!

二、交流蠶寶寶出生記

1.指導交流:圍繞中心、語言簡潔、如實描述。

2.交流:通過觀察蠶卵,你能描述蠶卵的形狀、大小、顏色嗎?

學生描述。

教師講解。

評價觀察得好的小組和個人。

3.交流:怎樣的環(huán)境更適宜蠶卵孵化

學生匯報探究的過程和其發(fā)現?

教師評價。

明確:蠶卵的孵化與溫度和濕度有關。

交流:孵化出來的蟻蠶(剛從卵中孵化出來的蠶)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如實描述。

明確:體呈褐色或赤褐色,細小。蟻蠶體長約2.5mm,體幅約0.5mm。

二、展不

1.出示:各小組孵出的蟻蠶。

2.集體評價:哪一組的蠶長的最好?

3.優(yōu)秀小組進行經驗介紹。

4.教師補充在后續(xù)養(yǎng)蠶活動中要注意的問題。

四、作業(yè)

1.繼續(xù)觀察蠶的生長情況,及時寫好觀察日記。

2.兩周后進行交流

主備教案欄

主備教師課題名稱課型授課教師

何玉英蠶寶寶在長大新授何玉英

2.蠶寶寶在長大

第一課時(17)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耐心細致的飼養(yǎng)蠶寶寶,關心蠶寶寶的生長。

2.能堅持長期的細致觀察,能設計一些表格,比較細致的記錄養(yǎng)蠶過

程中的各種信息。

3.能設計一些可行的小實驗來探討自己提出來的一些問題。

4.能及時做好觀察記錄,并提出一些新的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關愛生命,能精心照顧好蠶寶寶。

2.愛護蠶寶寶,設計和進行實驗時,不傷害蠶寶寶。

3.樂于交流與合作,能及時和其他同學交流自己養(yǎng)蠶的心得。

科學知識

1.知道蠶幼蟲生長的大體過程和發(fā)生的變化。

2.知道蠶寶寶生長過程中的一些正常生理現象。

3.積累一些養(yǎng)蠶經驗,能認識到蠶的生長和周圍的環(huán)境有密切關系。

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

體驗到人類合理開發(fā)和利用生物資源中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教學準備

放大鏡、溫度計、新鮮桑葉、紙盒或其他養(yǎng)蠶器具、尺子、觀察記錄

本等。

一、教學導入

蠶寶寶順利出生了,怎樣才能把它們養(yǎng)得又大又壯,它們會發(fā)生怎

樣的變化?讓我們一起關注蠶寶寶的成長吧!

二、活動觀察蠶體生長與變化

1.蠶寶寶出生有兩周了,在這兩周里,大家發(fā)現蠶寶寶的哪些變化?

2.交流蠶的新變化:

(1)描述蠶寶寶身體大小、顏色等方面的變化。

(2)描述蠶寶寶吃桑葉的情形及蠶寶寶食量的變化。

(3)描述其他新發(fā)現。

3.教師進一步指導學生觀察。(可以用放大鏡、溫度計、直尺輔助觀

察)

4.鼓勵提出新問題進行探討,并指導學生制定相應的觀察記錄表。

5.閱讀指南車信箱,了解蠶寶寶的飼養(yǎng)與護理。

三、活動蠶寶寶還喜歡吃什么

1.過渡:在不傷害蠶寶寶的前提下,我們在飼養(yǎng)過程中還可以針對自

己的問題做一些小實驗。

2.提問:你打算針對哪些問題做一些小實驗?

3.學生羅列問題。

4.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探究。

以“蠶寶寶還喜歡吃什么?”為例:

(1)設計方案:把幾種食物放在大容器的邊上,再把蠶放在中間,看

他到底喜歡食用那種食物。當蠶爬向某種食物并開始進食時,我們還只能

肯定蠶喜歡這種食物,而不能完全肯定它不喜歡其他食物。此后還需進一

步研究和證實。比如,把蠶直接放到某種食物上,觀察它到底是否食用。

(2)學生實驗、做好實驗記錄。

第二課時(18)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耐心細致的飼養(yǎng)蠶寶寶,關心蠶寶寶的生長。

2.能及時做好觀察記錄,并提出一些新的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關愛生命,能精心照顧好蠶寶寶。

2.樂于交流與合作,能及時和其他同學交流自己養(yǎng)蠶的心得。

科學知識

1.知道蠶幼蟲生長的大體過程和發(fā)生的變化。

2.知道蠶寶寶生長過程中的一些正常生理現象。

3.積累一些養(yǎng)蠶經驗,能認識到蠶的生長和周圍的環(huán)境有密切關系。

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

體驗到人類合理開發(fā)和利用生物資源中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教學準備

蠶寶寶“睡眠”和“蛻皮”時的錄象。

處于眠前、眠中和眠后的蠶

一、教學導入

1.觀看蠶寶寶“睡眠”和“蛻皮”時的錄象。提問:它們怎么了?

2.明確:這是蠶幼蟲期最重要的生理變化現象:“睡眠”和“蛻皮”。

3.過渡:讓我們來仔細觀察吧。

二、活動觀察蠶寶寶換“新衣”

1.出示:處于眠前、眠中和眠后的蠶。

2.組織學生觀察:比較蠶寶寶“蛻皮”前、“蛻皮”中、“蛻皮”后的

情形。

3.匯報觀察結果。

4.把觀察結果記到養(yǎng)蠶日記上。填好教材第33頁的記錄圖。

三、拓展

蠶寶寶為什么要蛻皮?

四、布置任務

課后觀察自己所在小組養(yǎng)的蠶,統(tǒng)計其一生中要蛻多少次皮。

主備教案欄

主備教師課題名稱課型授課教師

何玉英蠶寶寶大變樣新授何玉英

3.蠶寶寶大變樣

第一課時(19)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培養(yǎng)學生動手制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繼續(xù)做好觀察日記,培養(yǎng)長期觀察并記錄的能力和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能將自己的進行探究活動與歷史與社會聯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

會,熱愛科學的情感。

科學知識

觀察了解蠶的生長過程。

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

理解科學、技術、社會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整體。

教學準備

硬紙板或稻草等制作“蠶山”的工具和材料。蠶寶寶吐絲結繭過程的錄

象。

一.教學導入

1.匯報:蠶一生中要蛻多少次皮。

2.明確:一般蠶一生中要進行4次這樣的“睡眠”和“蛻皮”。

3.過渡:當蠶進行完第4次這樣的“睡眠”和“蛻皮”后,再過一段

時間,蠶寶寶又不吃桑葉了,渾身通明透亮……這時,它要吐繭結絲了。

二.活動蠶寶寶“作繭自縛”

1.觀察熟蠶:

(1)學生欣賞熟蠶那晶瑩透亮的美麗身體。

(2)觀察蠶成熟了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如體色、體形、大小等各方面的

變化等

(3)學生總結出熟蠶的形態(tài)特征,并利用這些特征去辨別自己養(yǎng)的蠶

是否成熟。

(4)做好觀察記錄。

2.閱讀指南車信箱

明白:蠶熟之后,它們會本能的向上攀爬,以尋找一個適合它們結繭

的立體空間,這種現象就叫做“上山:我國古代人們用干草扎在一起給蠶

制作了一個可以依托的空間?,F代,人們又用硬紙板做成了一個個小格子

來給蠶做繭。

3.過渡:我們也來做一個“蠶山”,幫助蠶寶寶結繭吧!

4.指導做“蠶山”。

5.觀看蠶寶寶吐絲結繭過程的錄象,說一說,“蠶山”為什么能幫助蠶

寶寶吐絲結繭?

6.閱讀指南車信箱

了解:新型的蠶品種和蠶絲。

第二課時(20)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在觀察中對觀察對象進行適當的處理,以幫助更好的觀察。

2..繼續(xù)做好觀察日記,培養(yǎng)長期觀察并記錄的能力和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欣賞生命、珍愛生命的科學情感。

2.能將自己的進行探究活動與歷史與社會聯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

會,熱愛科學的情感。

科學知識

3.觀察了解蠶的生長過程。

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

理解科學、技術、社會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整體。

教學準備

剪刀、刀片、放大鏡等。

一、教學導入

1.設疑:蠶結繭后還會發(fā)生哪些變化呢?

2.學生口頭猜測。

3.過渡:到底是怎樣的情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吧!

二、活動蠶繭里的秘密

1.把先結成的繭和剛結的繭輕輕搖動(注意:要提醒學生只能輕輕搖

動,否則會撞傷蠶蛹),比較發(fā)出的不同聲音讓他們猜想蠶在里面發(fā)生了怎

樣的變化。

2.指導他們剖開蠶繭,取出蠶蛹。

3.觀察蠶蛹,描述蠶蛹是什么樣的。做好觀察記錄。

4.比較蠶蛹與熟蠶有什么不同?

5.辨別蠶蛹,區(qū)分雌蛹和雄蛹:雌蛹一般肥大,大腹便便。雄蛹個體

比較瘦小,但顯得很結實。

6.觀察結束,還將蠶蛹裝進蠶繭,并把剪下的蠶繭“蓋子”還蓋上。

三、布置任務

繼續(xù)觀察:蠶蛹還會怎樣變化?

第三課時(21)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培養(yǎng)學生主動運用觀察工具進行觀察。

2.做好觀察日記,培養(yǎng)長期觀察并記錄的能力和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了解昆蟲一生中形態(tài)發(fā)生的重大變化,培養(yǎng)學生欣賞生命,為生命

而贊嘆的科學情感。

2.能將自己的進行探究活動與歷史與社會聯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

會,熱愛科學的情感。

科學知識

3.觀察了解蠶由幼蟲變?yōu)槌上x的形態(tài)變化過程。

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

理解科學、技術、社會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整體。

教學準備

蠶蛾破繭而出時的錄象、破繭而出的蠶蛾。

一、教學導入

1.提問:蠶蛹還會怎樣變化?

2.學生描述這段時間所觀察到的。

3.學生觀看蠶蛾破繭而出時的錄象,教師講述:把蠶蛾放在通風溫暖

的地方,過一段時間,蠶蛹就會變成蠶蛾,破繭而出。

4.過渡:老師這里有破繭而出的蠶蛾,讓我們一起來觀察它吧。

二、活動破繭而出

學生自主觀察蠶蛾。

1.提問:蠶蛾是什么樣子?觀察它的身體由哪些部分組成?(頭、胸、

腹三部分)

2.觀察蠶蛾,結合蠶寶寶的觀察記錄提問:蠶蛾和蠶寶寶的外形、生

活習性有何不同?

3.觀察蠶蛾,提問:你能發(fā)現雌蛾和雄蛾有什么區(qū)別嗎?

明白:,雌蛾肥大,大腹便便,行動緩慢;雄蛾瘦小精神,比較好動,

行動較快。

1.講述:當雄蛾嗅到雌蛾的氣味后,會更加好動,主動歪著尾部向其靠

近并與其交配。討論:蠶蛾要產卵了,我們要做哪些準備?

2.布置任務:觀察蠶蛾交配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活動,觀察雌蛾產卵的情

景,看一看產了多少卵,剛產下的卵是什么顏色?

3.交待:蠶蛾死后,教師教育學生很好的處理蠶蛾的尸體,切不要隨

意亂丟,以此滲透珍愛小生物的教育。

三、閱讀指南車信箱

了解我國的蠶文化,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科學之情。

主備教案欄

主備教師課題名稱課型授課教師

何玉英昆蟲新授何玉英

4.昆蟲(22)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通過分析自己的養(yǎng)蠶日記,能夠取得新發(fā)現。

2.能夠學習“觀察——比較、概括、總結——概念“這種認知方法。

3.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樂于與他人交流在養(yǎng)蠶活動中的新發(fā)現。

科學知識

1.通過對養(yǎng)蠶經驗,構建新的養(yǎng)蠶經驗,對蠶的過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2.了解昆蟲的變態(tài),掌握昆蟲的特征。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搜集蝴蝶、蜜蜂等動物的一生的資料一些昆蟲實物。

一、教學導入

1.交流:雌蛾產卵的情景——產了多少卵,剛產下的卵是什么顏色?

2.討論:養(yǎng)蠶活動中,我們還有哪些疑問?在下次養(yǎng)蠶中繼續(xù)研究。

3.過渡:讓我們一起來整理養(yǎng)蠶活動中的資料,看有什么新發(fā)現。

二、活動整理養(yǎng)蠶日記

1.出示所有養(yǎng)蠶日記。

2.整理養(yǎng)蠶日記,看有什么新發(fā)現。

3.分析養(yǎng)蠶日記,思考:蠶寶寶一生要經歷哪幾次大的變化?

整理:蠶的一生經歷卵——幼蟲——蛹——成蟲4個時期。

4.學生匯報課前搜集蝴蝶、蜜蜂等動物的一生的資料。

5.比較這兒種動物的一生有什么相同之處。

6.教師歸納:變態(tài)。

三、活動比較它們的身體

1.出示蠶蛾、蜻蜓、蝗蟲、螞蟻等實物。

2.觀察它們的身體由兒部分組成?每部分是什么樣子?它們的身體有

什么相似之處?

3.記錄觀察結果并匯報。

4.總結昆蟲的共同特征。

5.閱讀指南車信箱,加深了解。

四、拓展它們是昆蟲嗎

1.學生看教材第40頁的圖,指出這些動物哪些是昆蟲,哪些不是,并

說明理由。

2.到你住宅的周圍去找一找,看能找到哪些昆蟲,把它們畫下來,裝

訂成一本昆蟲圖冊。

主備教案欄

主備教師課題名稱課型授課教師

何玉英神奇的磁場新授何玉英

1.神奇的磁力(23)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進行實地觀察、實驗并取得數據。

2.經歷一次完整探究活動的大體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注重事實的科學素養(yǎng)

科學知識

1.認識磁力。2.知道磁極。

教學準備:

透明塑料杯、圖釘、條形磁鐵、各種形狀的磁鐵、回形針。

教師教學前,有意地在教室里放置一些不同材料的物品或設備,如:

儀器小車、地球儀、盆養(yǎng)植物等,

一、教學導入:

1.指導閱讀單元頁,初步了解磁鐵的應用。

2.演示實驗:神奇的魔釣。(用帶磁鐵的魚鉤釣上帶磁鐵的魚)

3.提問:聰明的同學,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4.學生回答:因為魚鉤和魚里面都有磁鐵,所以吸到一起了。

5.揭題:今天,讓我們來了解磁鐵的奧秘。

二、活動探物游戲

1.教師出示條形磁鐵。

2.布置任務:在周圍試一試,它能吸引哪些物體。

提示:(1)不要讓磁鐵長時間靠近電腦、手表以及電視機等家用電器。

(2)猜測它能吸引哪些東西,不能吸引哪些?

(3)試一試它隔著書還能吸引哪些東西?……

1.學生匯報。

2.思考: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是什么材料做的?不能被磁鐵吸引的物

體又是什么材料做的?

講解:磁鐵能夠吸鐵,能夠吸鐵的這種力是磁力。磁鐵除了吸鐵,還

能吸引鍥、鉆等金屬。磁鐵有環(huán)行的、條形的、圓形的……

三、活動哪里磁力大

1.提出問題:磁鐵的不同部位吸鐵本領相同嗎?

2.學生猜測。

3.思考:怎樣設計實驗來證實自己的猜想?

4.結合教材提示設計實驗方案。

5.學生分組實驗。

6.總結:磁鐵磁力最大的部分是磁極

主備教案欄

主備教師課題名稱課型授課教師

何玉英司南的啟示24—25何玉英

2.司南的啟示

第一課時(24)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在對古老的指南針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礎上,模擬制作出指南針。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對祖國的科技成就認識增加的基礎上,意識到我們的祖國是多么

值得驕傲。

科學知識

1.知道自制磁針的方法;

2.學會自制指南針。

3.知道磁鐵具有指示南北方向的特性,指南針和司南都是利用了磁鐵

的這一特性。

教學準備:

指南針、條形磁鐵、縫衣針、線繩、回形針若干、小碗、小水桶、水

槽、旋轉支架、泡沫小球。

將司南的知識制作成課件。

一、教學導入:

1.出示課件:了解司南。

2.出示指南針,講解:指南針和司南的原理是一樣的。

3.過渡:讓我們來自制一個指南針來研究它們的性質好嗎?

二、活動自制指南針

1.設疑:能讓縫衣針變成小刺針嗎?

2.指導看教材第44頁的圖,初知實驗過程。

3.學生操作。明確:

(1)目的:將縫衣針磁化成小磁針。

(2)用磁鐵的南極摩擦縫衣針的針尖部分,讓針尖成為S極。

(3)用縫衣針等鋼質材料制作的磁鐵磁性才能教長時間保留。

(4)小心!別扎手。

(5)摩擦的時間應在20次以上。

4.閱讀指南車信箱,了解“磁針四法”。

5.選取其中的一種方法,用自己的小磁針制作指南針,還需哪些材料?

學生制作。

1.我們做的指南針能指南北嗎?它是否具有磁鐵吸鐵的性質?

實驗驗證。

2.可以直接用磁鐵做指南針嗎?

三、總結

通過以上活動,我們有什么發(fā)現?

磁鐵能指示南北兩極,磁鐵指向北的磁極叫北極,用“N”表示;指向

南的磁極叫南極,用“S”表示。

指南針和司南都是利用了磁鐵的這一特性。

2.司南的啟示

第二課時(25)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愿意對問題進行大膽的猜想。

科學知識

1.了解磁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特性。

教學準備:

條形磁鐵、鉛筆等。

一、教學導入

復習:1.“磁針四法”是哪四法?

2.什么是“南極”和“北極”?

二、活動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1.提問:當兩塊磁鐵的磁極相互靠近時,會發(fā)生什么現象?

2.學生猜測并動手試一試。

3.討論:磁極靠近的情形有哪兒種?

4.針對每一種情形學生進行實驗。

明確:兩磁鐵下的“輪子”都要能靈活地滾動;兩磁鐵的質量應相同;

兩塊磁鐵的磁性強弱相差不可以太大;實驗操作時,應該推動兩磁鐵相互

靠近。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填寫實驗記錄。

5.磁鐵底下除了用鉛筆,還可以用其他東西來試嗎?

6.閱讀指南車信箱,明白:實驗應該是能夠重復的。

7.實驗結論: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三、拓展調查磁鐵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

1.閱讀教材。

2.明白這些物體分別運用了磁鐵的什么性質。

主備教案欄

主備教師課題名稱課時授課教師

何玉英3.磁鐵游樂場26何玉英

教師目標

科學探究

1.學習按照觀察實驗的基本過程進行簡單的實驗設計和實驗。

2.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積極地參與活動之后體驗實驗的成功、制作的成功。

2.樂于用學到的磁鐵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而改善

生活。

3.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科學知識:復習磁鐵的基本性質,能運用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各種形狀的磁鐵、大頭針、沒有標明磁極的磁鐵等。

一、教學導入

我們知道了磁鐵的哪些秘密?讓我們一起到磁鐵游樂場去大顯身手

吧!

二、活動沙里尋針

1.提問:有一些回形針混到沙子里去了,有辦法迅速把它們揀出來

嗎?

2.學生討論。

3.動手實驗。

4.說一說剛才這個方法運用了磁鐵的什么“本領”?

5.引導深入思考:你還能用類似的辦法解決哪些問題?

三、活動辨認磁極

1.設疑:一個沒有標明磁極的磁鐵,用哪些方法可以辨認它的磁極?

2.學生根據記錄表討論方案。

3.匯報交流、完善方案。

4.填寫好方案設計表。

5.學生實驗。

6.把自己的辨認方法與同學交流。

四、制作玩具

1.過渡:制作或改裝一些磁鐵玩具,并說一說它利用了磁鐵的哪些

性質。

2.學習第三小組的設計說明,照樣子做一做。

3.布置任務:歡迎大家設計一些有趣的磁鐵活動加入我們的磁鐵游

樂場。

五、拓展應用磁鐵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問題

1.指導閱讀教材,進行思維啟發(fā)。

2.從身邊事物入手進行創(chuàng)作。

主備教案欄

主備教師課題名稱課型授課教師

第五單元多彩的光

何玉英27何玉英

1.光與影

教師目標

科學探究

1.引導學生設計實驗證明光沿直線傳播。

2.能在教師指導下,按教材圖文說明制作小孔成像盒。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介紹我國《墨經》記載的“小孔成像”的科技史,培養(yǎng)

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觀察習慣和態(tài)度。

科學知識

1.知道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教學準備

手電筒或激光筆、紙箱或鞋盒(暗箱)、蠟燭、動物輪廓厚紙片、

蚊香、半透明紙、膠水、相關掛圖或投影片。

一、教學導入

復習:什么是光源?影子產生的條件有哪些?

二、活動尋找光的傳播路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