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學試題(歷史學)-歷史文獻學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大學試題(歷史學)-歷史文獻學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大學試題(歷史學)-歷史文獻學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大學試題(歷史學)-歷史文獻學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大學試題(歷史學)-歷史文獻學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人文庫”水印下載源文件后可一鍵去除,請放心下載?。▓D片大小可任意調(diào)節(jié))2024年大學試題(歷史學)-歷史文獻學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人人文庫”水印下載源文件后可一鍵去除,請放心下載!第1卷一.參考題庫(共75題)1.寫出現(xiàn)存的隋末到唐代的四種類書,綜合分析這幾種類書在今天還能起到什么作用?2.張之洞《書目答問》的成功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3.清代校勘學的繁榮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4.清代乾隆年間進行了哪一項大規(guī)模的文化建設?對歷史文獻學的發(fā)展有何貢獻?5.今譯常會出現(xiàn)哪些錯誤?6.《史記》是中國古代史書中“信史”的典范,簡單談談你對此的認識。7.舉例說明文獻聚散與社會治亂有何關系?8.金石的“金”指青銅器;金文則指()時期刻于其上的文字。9.試論劉知幾及其《史通》在史學史和史學理論上的貢獻。10.簡述“文獻”的概念及其內(nèi)涵變化。11.利用《資治通鑒》作研究時,先秦至隋末以及唐至五代的資料可以直接引用嗎?為什么?12.《永樂大典》的編纂特色及其價值如何?13.近代以來,隨著西學的傳入和圖書分類法的變化,歷史文獻是指()、()、()、()、法律等學科分類中的史學著作。14.簡述孔子與六經(jīng)的關系。15.清代考史方面的三大著作以及各有什么特點?16.請分別寫出一部可以用來研究古代洛陽、南京的地理類著作,并簡要對這本書加以說明。17.注釋要遵循哪些原則和方法?18.胡應麟在文獻學上有什么貢獻?19.翻譯中所謂的“達”是什么意思?20.《史記》和《漢書》在體例、內(nèi)容等方面有哪些差異?21.歷史文獻學,在我國古代多屬于校讎學的范疇,涵蓋()、()、()、()、()、輯佚等分支學科。22.尹灣漢簡主要內(nèi)容為東海郡政府的文書檔案。其中《集部》是關于東??ば姓C構(gòu)、()、()、()、錢谷出入等方面年度統(tǒng)計數(shù)字的記錄。23.鑒定古籍版本,考訂其刊刻時代,一般要從哪些方面著手?24.清代考史三大家為()、()和(),分別著有《廿二史考異》、《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記》等考史名著。25.魏收的《魏書》曾被人稱為“穢史”,簡單談談你對此的認識。26.請用文獻記載與現(xiàn)存的唐代印刷品實例說明雕版印刷產(chǎn)生在什么時代?27.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著作是。28.試述劉向、劉歆父子的歷史文獻學成就。29.白壽彝在歷史文獻學學科建設上的貢獻有哪些?30.請從以下三個時段分析歷代重視《論語》的原因。 (1)兩漢至南宋 (2)元代科舉考試至清代廢除科舉考試 (3)廢除科舉至今31.《淵鑒類函》是清代官修的類書,此書對古籍能起到??弊饔脝??32.簡要介紹“四書”。33.()指搜集兩種以上文獻,按一定理念和體例編校并冠以一個總名的著作。34.紀事本末體由誰創(chuàng)立的、創(chuàng)立的原因及撰寫的方法如何?35.舉例說明諸子百家中的兵家在先秦與秦以后理論上有什么大的區(qū)別?36.《唐會要》和《西漢會要》同樣都是會要體史書,請說明二者是否可以作為史料引用?為什么?37.分析碑志在歷史研究中的價值以及石經(jīng)在校勘中的作用。38.研究唐代長安城可以利用哪三部兩宋時期的地理著作?39.文獻的涵義是什么?40.一般單支竹片為簡,連綴后為()多以帛或絲連綴。41.銀雀山漲簡內(nèi)容主要為《孫子兵法》、()、()、()、()等書。42.班固《漢志》對劉歆《七略》作了哪些調(diào)整改編?43.分析碑志在歷史研究中的價值以及石經(jīng)在??敝械淖饔?。44.歷史文獻學是對歷史文獻的()、()、()、整理利用以及歷史發(fā)展進行研究,進而探索其特征和規(guī)律的學問。45.“尺牘”與“版圖”46.“尺牘”與“版圖”47.西晉之時,汲郡著名的文獻發(fā)掘事件,出土了戰(zhàn)國時期的竹簡若干,其所得竹簡文獻一般稱()。48.古代第一部有關繪畫的通史是由誰撰寫的什么書?其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49.《史通》是怎樣一部史學著作?就其作者、內(nèi)容、體例等加以論述。50.翻譯中所謂的“信”是什么意思?51.正史典志體(典志)史書52.睡虎地秦簡內(nèi)容包括《編年紀》、()、()、()等法令文書,以及《封診式》和《日書》等。53.嚴格意義的版本是()印書出現(xiàn)以后為區(qū)別刻本和寫本而使用的名稱。54.試簡述判別善本的主要方法。55.清代考史三大家為錢大昕、王鳴盛和趙翼,分別著有()、《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記》等考史名著。56.五部總集文獻(包括書名及作者)。57.正史典志體(典志)史書58.“尺牘”與“版圖”59.北宋官修四大類書是什么?在內(nèi)容上它們各有什么特點?60.試簡述古典文獻的基本載體形式。61.古代第一部有關繪畫的通史是由誰撰寫的什么書?其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62.請用文獻記載與現(xiàn)存的唐代印刷品實例說明雕版印刷產(chǎn)生在什么時代?63.請說出陳垣先生的“校法四例”是什么?64.《史記》是中國古代史書中“信史”的典范,簡單談談你對此的認識。65.請從以下三個時段分析歷代重視《論語》的原因。(1)兩漢至南宋。(2)元代科舉考試至清代廢除科舉考試。(3)廢除科舉至今。66.試述秦漢時期漢字形體的演變。67.唐代官修的六部正史名稱68.宋代方志學取得了怎么樣的進步?69.什么是直譯?什么是意譯?70.分析評價清代乾嘉學派中的“吳派”與“皖派”對經(jīng)學的主張及其學術貢獻。71.談談你對班固《漢書?藝文志》的認識。72.當代大型全集編纂的一般程式主要有哪些步驟?73.元刻本《十三經(jīng)注疏》各經(jīng)的注疏者(包括經(jīng)書名、經(jīng)書所對應的注疏者人名及所處朝代)。74.試簡述一書目錄與群書目錄的區(qū)別。75.請論述一下紀傳體的特點。第2卷一.參考題庫(共75題)1.論述編年體史書和紀傳體史書各自有何優(yōu)缺點?2.《史記》是中國古代史書中“信史”的典范,簡單談談你對此的認識。3.《唐會要》和《西漢會要》同樣都是會要體史書,請說明二者是否可以作為史料引用?為什么?4.輯佚書優(yōu)劣的有哪些標準?5.《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裴松之注《三國志》的評價內(nèi)容。6.談談唐代劉知幾對歷史文獻學的貢獻。7.據(jù)你所知,清人從《永樂大典》中輯出了大約多少種古籍?并寫出其中三部重要的史部著作。8.在現(xiàn)代文獻概念中,文獻是指以()、()、()、聲音為主要記錄手段的一切知識和信息的載體。9.別集的編排體例大致分為哪幾種?10.金石銘文的史料價值如何。11.舉例說明諸子百家中的兵家在先秦與秦以后理論上有什么大的區(qū)別?12.注釋應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13.分析碑志在歷史研究中的價值以及石經(jīng)在校勘中的作用。14.一般來說,標點歷史文獻的具體要求有哪些?15.類書是在什么時代興起的?16.試論司馬遷的史學貢獻和治史特點。17.翻譯:“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則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猶貌甚惡而責妍影于鏡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忘名者,體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懼榮觀之不顯,非所以讓名也;竊名者,厚貌深奸,干浮華之虛構(gòu),非所以得名也?!薄额伿霞矣枴っ麑崱?8.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具有怎樣的特點?試舉例說明。19.資料匯編主要有哪些工作步驟?20.《淵鑒類函》是清代官修的類書,此書對古籍能起到??弊饔脝幔?1.為什么運用“本校法”??惫艜鴷r,古籍不出于一手不能本校?22.按生產(chǎn)進程分,建筑業(yè)應屬于哪一產(chǎn)業(yè)?23.梁啟超在文獻學的貢獻如何?24.請分別寫出一部可以用來研究古代洛陽、南京的地理類著作,并簡要對這本書加以說明。25.分析評價清代乾嘉學派中的“吳派”與“皖派”對經(jīng)學的主張及其學術貢獻。26.《七略》是一部什么書?現(xiàn)在還存在嗎?27.類書在當時主要有什么用途?28.歷史文獻學的定義及其與歷史學的關系。29.北宋四大類書(書名及主持編修者)。30.利用《資治通鑒》作研究時,先秦至隋末以及唐至五代的資料可以直接引用嗎?為什么?31.張舜徽對文獻學學科建設做出了哪些貢獻?32.談談古人把先秦諸子稱為“九流十家”的原因。33.試簡要介紹《四庫全書》后“四庫”系列叢書的整理出版情況。34.五部可用于查找歷史專著、論文的工具(包括書名、作者、出版社及出版年份)。35.阮元刻本《十三經(jīng)注疏》各經(jīng)的注疏者(包括經(jīng)書名、經(jīng)書所對應的注疏者人名及所處朝代)。36.《天下郡國利病書》37.《史記》是中國古代史書中“信史”的典范,簡單談談你對此的認識。38.簡要說明什么是紀事本末體?由誰創(chuàng)立的、創(chuàng)立的原因及撰寫的方法如何?作歷史研究時,該書可以作為原始資料直接引用嗎?為什么?39.閱讀歷史文獻,不僅要求讀懂,而且要讀有所得,讀有所用,充分發(fā)揮其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要做到如此,必須具備一些專業(yè)知識。這些專業(yè)知識包括哪些?40.“朱絲欄”與“烏絲欄”41.文獻學上所謂“三通”是指杜佑的()鄭樵的《通志》和馬端臨的()。42.現(xiàn)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獻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43.我國第一部著錄甲骨文的著作是劉鶚的()44.《三國志》在記事上具有哪些特點?試加論述。45.試簡述標點致誤的主要原因。46.參考型工具書主要有哪些?47.請從以下三個時段分析歷代重視《論語》的原因。(1)兩漢至南宋(2)元代科舉考試至清代廢除科舉考試(3)廢除科舉至今48.評述鄭玄校注群經(jīng)的原則與方法。49.為什么要對版本進行鑒定?50.論述《尚書》的史學價值。51.《蘭亭集序》是哪一位書法家的作品?52.閱讀歷史文獻,首先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你知道是哪些基本技能嗎?53.談談古人把先秦諸子稱為“九流十家”的原因。54.西漢()和()父子在文獻學方面的突出貢獻是遍校群書,編纂目錄學著作()和()。55.《詩經(jīng)》的史料價值如何。56.就史料學的角度而言,《舊唐書》具備怎樣的優(yōu)點。57.《天下郡國利病書》58.《唐會要》和《西漢會要》同樣都是會要體史書,請說明二者是否可以作為史料引用?為什么?59.史料解讀:《四庫全書總目》評價《新五代史》稱:“大致褒貶祖《春秋》,故義例謹嚴;敘述祖《史記》,故文章高簡,而事實則不甚經(jīng)意?!?0.簡述敦煌古書的主要內(nèi)容及史料價值。61.評述王國維對歷史文獻學的成就。62.簡要介紹“四書”。63.鄭樵在歷史文獻學理論方面有哪些貢獻?64.自20世紀以來,我國的文獻整理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哪些問題?65.簡要介紹“四書”。66.翻譯中所謂的“雅”是什么意思?67.文獻聚散的原因有哪些?68.“朱絲欄”與“烏絲欄”69.為提高歷史文獻標點的準確性,需要從哪些方面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70.唐代為什么要編“五經(jīng)正義”?71.今古文經(jīng)的區(qū)別大致有下列幾點。72.試闡述文字學“六書”說。73.“朱絲欄”與“烏絲欄”74.請說說《四庫全書總目》的特點。75.《七略》是一部什么書?現(xiàn)在還存在嗎?第1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 隋末虞世南的《北堂書鈔》;唐初歐陽詢的《藝文類聚》;盛唐徐堅的《初學記》;中唐白居易的《白氏六帖事類集》。 作用:(1)作資料索引用。研究古代的事物,可查一查這些類書里有關的門類,利用已收集好的資料作參。(2)輯佚用。因為這些類書編集的時代早,有很多失傳的古籍在這些類書和其他古籍里還保存了零篇斷句,可以搜輯到一起,使人對失傳了的古籍還能窺見其大略。(3)校勘用。這些類書中引用的古籍有許多并未失傳,但文句有時和今本不同,有些比今本正確,可以利用其??彼我郧肮偶?。2.參考答案: 1)有兩大長處: A.注重通行、實用,所例數(shù)目大多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史料價值,而且特別注意收錄清人超越前人的最新研究成果。 B.重視版本的記載,所列版本比較常見易尋。 2)《書目答問》的價值與貢獻: A.舉要選錄重要古籍2200余種,給初學者帶來極大方便 B.總結(jié)了清代學術成果,延續(xù)和補充了《四庫總目》的不足 C.在體例上新設“叢書”、“別錄”兩部,有所創(chuàng)新和改進。3.參考答案: ①成就巨大,整理??绷艘淮笈偶罕R文昭??钡挠小督?jīng)典釋文》《新書》《春秋繁露》等黃丕烈《士禮居叢書》顧廣圻《周禮》《儀禮》《國語》等,戴震《周髀算經(jīng)》《九章算術》《水經(jīng)注》等,古籍包羅萬象、不計其數(shù)。成績最突出的是校先秦子書,糾正了許多謬誤,使子書可讀,真義顯明。 ②出現(xiàn)一大批著名的??睂W家,且形成不同的流派:一是以盧文昭、黃丕烈、顧廣圻為代表,二是以戴震為首領,繼之有王念之、王引之等。盧派重版本,推崇對校;戴派重義理,崇尚理校。清末名家輩出,如魏源、王先謙等。 ③總結(jié)了許多優(yōu)秀的??睂W經(jīng)驗,提出一系列的??睂W的理論觀點:如盧派強調(diào)“崇古”要求尊重漢儒,注重版本依據(jù),黃丕烈認為校書首先應廣蓄書,且要擇善而校。戴派反對對古本、善本的迷信,要求廣泛收集以外的異文材料,分析、考證古籍,對古書的錯誤勇于改正。戴震主張??笔紫仍谧R字,因此一個??睂W家必須精通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的知識,還要準備多方面材料,這種方法為后人繼承和發(fā)展,成為校勘學的重要理論之一。清朝的??闭砉ぷ?,是許多典籍恢復了原有面貌,為后人閱讀古籍提供了極大方便。4.參考答案:編纂了《四庫全書》和《四庫全書總目》貢獻:①《四庫全書總目》在目錄學的編纂方法上總結(jié)并發(fā)展了歷代目錄學家的經(jīng)驗,真正建立了目錄學的體系和規(guī)模,說明了編纂提要和分門別類的方針和原則,構(gòu)成了目錄學的完整體系。②《四庫全書總目》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圖書的四部分類法,四部之下又列類,類之中又有子目,因此成為典范。③在編寫提要的方式、方法上,形成一種新的既能反映圖書的版本、內(nèi)容、文字、著者事跡,又特別結(jié)合當時的政治需要,宣傳封建思想的提要形式,在編纂方法上建立了目錄學的規(guī)模。④《四庫全書總目》在史料鑒別上也具有科學態(tài)度,其收書的數(shù)量是空前的,然而多而不雜。⑤總之,《四庫全書總目》是中國目錄學史上繼劉歆《七略》、唐《隋書。經(jīng)籍志》、鄭樵《通志。藝文略》之后的集大成巨著,《四庫全書》和《四庫全書總目》成為中國18世紀以前古書的一大匯集和總結(jié),并以其科學的分類,嚴謹?shù)捏w例,以及簡明扼要、一覽了然的具體的實用性,成為后人做學問的門徑,在中國的目錄學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5.參考答案: 第一,因不了解史實而誤; 第二,因不明人名而誤; 第三,因不注意區(qū)分古今詞義而誤; 第四,因不明通假而誤; 第五,其他如標點、注釋、??钡腻e誤,也會導致譯文有誤。6.參考答案: 所謂“信史”,即“秉筆直書”,《史記》成為“信史”典范,主要是因為司馬遷在寫《史記》過程中堅持: (1)“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著“信史”必須廣泛收集材料,決不憑一面之詞,道聽途說就妄下斷言。 (2)信以傳信,疑以傳疑。收集到的資料,可能說法不一,經(jīng)過自己的考證,仍然真假難辨。遇到這樣的問題,處理辦法就是都記錄下來,將這個疑難問題留待后人辯證。 (3)論從史出。要實事求是,要基于史實而得出評論。7.參考答案: 從歷代文獻的聚散看,國家的治亂興衰與歷史文獻時聚散存亡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例如:“隋開皇之盛極矣,未幾皆燼于廣陵”。胡應麟《經(jīng)籍會通》還發(fā)表感慨說:“圖籍廢興,大概關系國家氣運,豈小小哉!”這正是著意強調(diào)圖書文獻的聚散與國運興衰的直接關系,表示出時代治亂所具有的現(xiàn)實作用又如:“唐開元之盛極矣,俄頃悉灰于安、史”??梢妶D書盛聚的形成往往在國家統(tǒng)一強盛和統(tǒng)治者加以重視之時,而圖書的散佚則和戰(zhàn)亂和社會混亂有關。8.參考答案:商周9.參考答案: 劉知幾對于史學的貢獻: (1)第一次對中國史學作了比較全面而詳細的總結(jié)。 (2)表彰“直書”,貶斥“曲筆”。 (3)批判了盲目崇拜古代,迷信圣人的觀念。 (4)對歷史編纂學提出了許多重要的建議。 (5)指出了史家須具備的條件——“史才三長”。 《史通》的史學批評理論: (1)關于史書內(nèi)容?!拔逯救啤?。 (2)關于撰述方法?!安┎缮茡瘛?。 (3)關于體裁體例?!傲摇?、“二體”、“十流”。 (4)關于文字表述。“敘事為先”、“簡要為主。 (5)關于撰述原則。直書與曲筆。 (6)關于史學功用。“生人之急務,國家之要道”。 (7)關于史學批評范疇。文與質(zhì)、文與史、直與曲、簡與煩、創(chuàng)與循、名與實。 (8)關于史學批評的方法。原始察終、求名責實、比較評論、區(qū)分類聚。 (9)關于史家修養(yǎng)?!笆凡湃L”。10.參考答案: 概念:“文”在古意中指典籍文章,“獻”指古代耆舊先賢的見聞、言論,以及他們所熟悉的各種禮儀,也包括耆舊先賢的事跡經(jīng)歷?,F(xiàn)代廣義的文獻個概念是它是記錄有知識的一切載體,不僅包括現(xiàn)代圖書館的全部館藏,也包括檔案館、博物館、聲像館及情報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館藏。從情報學角度的概念是:以一定方式將人類所獲得的知識或信息記錄于一定載體之上所形成東西叫做文獻。 內(nèi)涵變化:文獻一詞,是一個動態(tài)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nèi)涵。在我國關文獻概念的描述,最早見于《論語.八佾》至元代,歷史學家、文獻學家馬端臨,首次以“文獻”一詞命名的專著《文獻通考》面世。自孔子至元·馬端臨均把“文獻”概念的內(nèi)涵表述為可作敘事、論事佐證的古今典籍及圣賢的言論,即文獻兼指書和人。此說至今仍有影響。后來,文獻概念的內(nèi)涵偏指著述或?qū)V浮熬哂袣v史價值的圖書文物資料。如:歷史文獻。亦指與某一學科有關的重要圖書資料。如醫(yī)學文獻?!痹摱x強調(diào)了文獻的歷史繼承性和資料性。1983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文獻著錄總則》,對文獻概念定義為:“記錄有知識的一切載體。”該定義強調(diào)了文獻是知識。凡是能耳聞、目睹到的并記錄在一定的物質(zhì)上的知識載體,均稱之為文獻。《文獻情報術語國際標準》將文獻定義為:“在存貯、檢索、利用或傳遞信息的過程中,可作為一個單元處理的,在載體內(nèi)、載體上或依附載體內(nèi)而存貯有信息或數(shù)據(jù)的載體?!痹摱x強調(diào)了文獻是可以進行加工處理的“單元知識”;存貯(記錄)“單元知識”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存貯聲音、圖像、文字、符號等知識的磁性載體(磁帶、磁盤、光盤)文獻等。在國外,文獻一詞首先由法國保羅·奧特勒于1905年提出,隨后流傳于世。其中英語的“文獻”與“情報”的最初含義交叉,后來才分開。目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文獻概念則是《漢俄英情報學詞典》中的解釋:文獻是“包括固定情報以及用于傳遞和使用情報的物質(zhì)客體?!睆娬{(diào)文獻是情報的主體,其傳遞與使用必須有相應的物質(zhì)載體。11.參考答案: 先秦至隋末的史料來源于正史,又經(jīng)過改寫,不是第一手資料不能利用。唐、五代部分來源于國史、實錄、家傳及筆記,與《兩唐書》《新舊五代史》同等重要,可以直接引用。12.參考答案: 編纂特色:體例:“用韻以統(tǒng)字,用字以系事” 1)依《洪武正韻》韻目,按韻分列單字; 2)每一字下詳注音韻訓釋,備錄各種字體; 3)分類匯輯與之相關的文獻資料。 價值: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類書。 1)在類書編纂史上,發(fā)展為百科全書形式,最值得珍視; 2)保存了宋元以前的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獻; 3)在校勘、輯佚等方面價值可觀。13.參考答案: 文、史、哲、經(jīng)濟14.參考答案: 《詩》相傳《詩經(jīng)》是孔子編定的,在司馬遷的筆下孔子刪定了《詩》,孔子本人多次說過有關《詩》的名言,在《論語》中也出現(xiàn)引用《詩》的文句?!稌房鬃釉磉^,《禮》是孔子教學課程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中第一門課,孔子十分重視“禮”,并注重禮的作用和傳授,《樂》孔子也整理過《易》為周代的占筮之書,孔子十分喜好《易》并認真研究,同時認真向?qū)W生講授,是孔子賦予《易》以新的內(nèi)容,并為其作了較為特殊的傳注。 《春秋》經(jīng)孔子編定是世人所公認,成為我國第一本編年體史書。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整理六經(jīng)都是“述”的結(jié)果,而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創(chuàng)作,但他因整理“六經(jīng)”給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文化遺產(chǎn),創(chuàng)立了儒家學派。“六經(jīng)”均不同程度經(jīng)過孔子的整理,并在孔子整理的基礎上才得以較完成的保存下來,因此,認為《六經(jīng)》的整理為我國歷史文獻學的萌芽,孔子是中國歷史文獻學的始祖。15.參考答案: ①《十七史商榷》:詳于校勘。以文字???、典制考釋為主要內(nèi)容,尤以文字的??睘橹攸c,內(nèi)容龐雜、豐富,包括??蔽淖?、補正訛誤、論及版本異例,考證輿地、職官、典制,考訂史實,評論事事人物。 ②《廿二史考異》:注重典章故實。是從二十四史中除去《舊五代史》、《明史》而言的,內(nèi)容涉及文字校勘、典制考釋、名物訓詁等諸多方面,校訂了諸史傳寫和刊刻上的訛謬,審定了注釋者的錯誤,也勘出各史原有的疏漏。 ③《廿二史札記》:特別注重治亂興衰之故。很重視史實的真實性,它通過考異、辨識、糾謬等形式,對史書記事進行了辨析和訂正。還對歷代正史史料價值的高下,編寫方法的優(yōu)劣,所運用的書法和歷史編修的經(jīng)驗,都有一些有益的評論。16.參考答案: 可以用來研究古代洛陽的有《洛陽伽藍記》5卷,北魏楊衒之撰。該書追記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后,到爾朱氏破壞之前,洛陽坊市的繁盛和佛寺的莊嚴奢麗,從中并且可以看到其時鮮卑貴族漢化的程度幾乎與漢族官宦無甚差別。 可以用來研究南京的有《六朝事跡編類》2卷,南宋張敦頤撰。六朝指吳、東晉、宋、齊、梁、陳,其國都為建鄴改稱建康,即今南京。此書分類記述六朝以至南唐、北宋時建康城之事跡。17.參考答案: 第一,注釋要慎選注釋條目; 第二,注釋要善于借鑒和利用前人成果; 第三,注釋應與校勘相結(jié)合; 第四,綜合利用語法、訓詁等訪求解決疑難; 第五,注釋文字應力求繁簡適中,深入淺出。18.參考答案: 胡應麟是明朝著名的文學家,在文獻學上也有重大成就,著有《經(jīng)籍會通》、《四部正訛》、《九流緒論》等書。其中《經(jīng)籍會通》是胡應麟對歷代書籍編纂源流、散失混雜、刻印收藏等情況作綜合性、比較性研究后的成果。是一種議論與記載合編、考辨與傳聞共存的古代文獻史筆記。其主要成就有三個方面: 一是保留了有關書籍流傳的重要文獻; 二是考證了典籍源流與演變; 三是在檢閱歷代史志目錄、公私目錄的基礎上,綜合評價各家書目優(yōu)劣,分析類例得 失,對中國目錄學史的研究做出了比較科學的總結(jié)。而胡應麟的《四部正訛》則是我國古代第一部地道的辨?zhèn)螌V?,他首次綜考四部之書,擴大了考辨的范圍《四部正訛》考辨了包括經(jīng)史子集四部書集在內(nèi)的100余種著述;首次總結(jié)了偽書產(chǎn)生的原因、偽書的種類,將偽書產(chǎn)生的原因及偽書的種類歸結(jié)為二十一種,幾乎將偽書的種類及作偽的原因囊括殆盡;第一次系統(tǒng)總結(jié)辨?zhèn)蔚姆椒?;標志著辨?zhèn)螌W的確立。胡應麟還在總結(jié)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從文獻著錄情況、作者處境、文體形式、語言稱呼以及典籍由來等方面進行考察,層層推勘,細心審訂,考辨了70多種古籍,取得很大成績。在文獻學史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19.參考答案: 所謂達,就是通達,要求譯文要通暢順達,文從字順。20.參考答案: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迄西漢武帝約三千年的歷史。《漢書》是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僅記載西漢一代歷史。在體例上,《漢書》對《史記》體例進行了改造,如改書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傳,同時創(chuàng)設了《惠帝紀》、《地理志》、《食貨志》、《藝文志》等。在一些人物的傳記中,增入大量有用的文獻,如《董仲舒?zhèn)鳌啡氖杖肓怂摹疤烊巳摺?,《食貨志》中收入董仲舒的“限民名田說”等。《漢書》還詳細記載了昭、宣、元、成、哀、平及新莽歷朝的歷史。21.參考答案: 目錄、版本、???、辯偽、考據(jù)22.參考答案: 官員建置、戶口、墾田23.參考答案: 一般要從版式、行款、字體、墨色、紙張、牌記(包括內(nèi)封面)、諱字、裝禎、刻工、序跋、題識、藏章,以及著錄情況等多方面入手,綜合判斷。24.參考答案:錢大昕;王鳴盛;趙翼25.參考答案: 魏收所著《魏書》被稱為“穢史”原因有二: 其一,北魏時期存在著兩大政治集團的對立,魏收屬于東魏北齊這個系統(tǒng),特別為己方政治集團服務。他所寫的書對于另一個系統(tǒng)的記載都有打擊政敵的傾向,受到另一個系統(tǒng)的強烈反對; 其二,魏收本人對于這些違反秉筆直書傳統(tǒng),撰寫虛假、片面歷史的做法,不加掩飾,甚至引為自豪。 對于此,我們應該看到,魏收對政敵的攻擊也使一些重要史實流傳下來,對于紀傳體史書體例有所發(fā)展,其中關于佛教、經(jīng)濟的記載很有價值,但他把史筆作為各人酬恩報仇的工具,是違反我們提倡的史學傳統(tǒng)的,不值得肯定。26.參考答案: 據(jù)文獻記載大約產(chǎn)生在唐代的中唐穆宗到晚唐僖宗時期。長慶四年元稹《白氏長慶集序》寫道:(《白氏長慶集》)至于繕寫模勒、衒買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 晚唐柳玭《柳氏家訓》也記載了當時四川一帶的雕版印書情況。另外《舊唐書》、《冊府元龜》、《唐語林》等書中亦有此時雕版印刷的記載。 現(xiàn)存的唐代印刷品,也大多是中晚唐時期的。舉世聞名的一件《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發(fā)現(xiàn)于敦煌莫高窟,卷首有釋迦牟尼坐在蓮花座上說法的插圖,是唐代印刷品中的精品。卷末有咸通九年(868)的題款,現(xiàn)藏倫敦大英博物院。 這些印刷品的實物連同文獻中的記載,可以證明,至遲在中晚唐時期,已出現(xiàn)雕版印刷的多種物品。27.參考答案: 司馬遷的《史記》28.參考答案: ①創(chuàng)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這些方法一直為后人所使用并不斷完善,成為如今整理文獻的基本模式。 ②創(chuàng)造性的編撰了《別錄》,它作為各類文獻的敘錄,是提要式的內(nèi)容簡介,后世的著作前的序文當是源于《別錄》的?!秳e錄》是我國書目提要之始祖。 ③完成了我國第一部綜合性的圖書分類目錄《七略》盡管它在分類上采用的標準不一,也有失當之處,但后代編輯書目的原則、體例、方法,都是在《七略》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在劉向劉歆之后,“??睂W”“目錄學”才逐漸發(fā)展起來并具有規(guī)模,最后成為兩門相對獨立的學科。他們在歷史文獻的整理、???、分類目錄等方面的成就是杰出的,奠定了我國古代歷史文獻學的基礎。29.參考答案: (一)豐富的歷史文獻整理實踐: 1、《朱熹辨?zhèn)螘Z》 2、《咸同滇變見聞錄》——《回民起義》 3、主持二十四史點校 (二)歷史文獻學學科理論: 1、《整理國故介紹歐化的必要和應取的方向》 2、《談歷史文獻學》:歷史文獻學的重要性 3、《再談歷史文獻學》:歷史文獻學的四個部分(理論、歷史、分類學、應用) (三)擬成歷史文獻學研究提綱30.參考答案: (1)孔子對于中國文化有很大貢獻,人們推崇他,因此記載他言行的《論語》也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兩漢時,兒童最初念書,先讀識字課本,識字完畢,便讀《論語》。因此《論語》成了讀書人的必讀之書,不象五經(jīng),可以只通一經(jīng),也可以不讀,但無人不讀《論語》。到了南宋,朱熹把《論語》列為四書之一,包括《論語》在內(nèi)的這四種書更成為人們學習入門的必讀書籍了。 (2)元代舉行科舉,考試題目必須在《四書》之內(nèi),一直到明朝,延續(xù)到清代光緒二十七年,才完全廢除了以《四書》命題的八股文考試辦法。讀書人要做官,就要通過考試,四書,尤其是《論語》,便成為讀書做官的敲門磚。 (3)縱使科舉廢了,《論語》還是讀書人經(jīng)常誦讀的書。一則是二千多年來的舊習慣勢力難以肅清。二則《論語》本身也有廣泛的用途和價值,它是研究中國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的必讀書,重要古籍。三則古人喜歡引用《論語》,熟讀《論語》,閱讀理解古書自然很有好處。31.參考答案: 清初官修的《淵鑒類函》是在明萬歷時人俞安期的《唐類函》基礎上增修的,而《唐類函》又只是隋唐四種類書的匯編,原有的類書既然存在,重出的清《類函》在??惫偶暇蜎]有什么用處。32.參考答案: 《論語》、《孟子》、《中庸》、《大學》合稱《四書》。 《論語》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孟子》主要是孟子的言行。 《中庸》是戰(zhàn)國末期至東漢初年的儒家學者所作,文中進一步發(fā)揮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強調(diào)要想做到中庸,就必須依禮行事。禮就是圣人按中庸的原則制定的,它能使人行事不至偏激。 《大學》則主要是強調(diào)“治國平天下”的道德思想基礎,把封建的倫理同封建政治結(jié)合起來,宣揚各人的倫理道德對治國平天下具有重要意義,它也講“格致”之學。33.參考答案:總集34.參考答案: 由南宋袁樞編撰的《通鑒紀事本末》而創(chuàng)立。 袁樞鑒于《通鑒》按年月紀事,往往一件事情還未記完又得另記別的事情,使讀者感到頭緒紛紜,要弄清事情的全過程必須查上好幾年好幾卷,于是創(chuàng)造了這個新辦法,即從“三家分晉”開始,到最后“世宗征淮南”結(jié)束,共立了239個標題。每個標題下面把有關的《通鑒》原文抄錄到一起,這樣不勞翻檢就能通讀其事的始末。35.參考答案: 先秦諸子中的兵家講軍事理論,秦以后主要是講具體的軍事措置。 如《孫子》3卷13篇。相傳是孫武所作,主要討論戰(zhàn)爭規(guī)律及克敵制勝的原則。代表了春秋至戰(zhàn)國早期的軍事思想,缊含著豐富的軍事辨證法。 《武經(jīng)總要》前集20卷后集20卷,北宋曾公亮、丁度奉敕撰。記述古代軍事設置包括各種武器的重要文獻,還有附圖,可看到當時武器中使用火藥的情況。36.參考答案: 《唐會要》可以作為史料引用,因為作者王溥的取材主要是以唐代蘇冕等人官修的《唐會要》為藍本,更可貴的是所收入的多系唐令、詔敕、奏議及其他紀事,均第一手史料,因此可以引用。 《西漢會要》不能直接引用,因為它是根據(jù)班固的《漢書》等史書中摘錄而成的,不是第一手資料。37.參考答案: 碑志的性質(zhì)價值,大體與史傳相當,特別是那些達官貴人的身后必有行狀,而史傳、碑志大多是本著行狀來撰寫的。但是史傳只記同王朝有關系的代表人物,碑志所述人物事跡之不見于史傳記載者為數(shù)更多。又史傳所記往往省略,而碑志所記則更加詳實,有大量資料可以補充史載所缺。石經(jīng)都是由政府建立的,其??敝珜彂h勝于古抄本。比如清初顧炎武、張爾岐就曾用《開成石經(jīng)》來補明監(jiān)本《儀禮》的闕文。阮元的《十三經(jīng)注疏校勘記》也利用了《開成石經(jīng)》;畢沅的《道德經(jīng)考異》則利用了唐代石刻本。今后對校經(jīng)、子書時,這些石刻本仍可以發(fā)揮作用。38.參考答案: 北宋宋敏求《長安志》,記述周秦以來的長安及周邊地區(qū),尤詳于唐宮室、坊市及京兆府所管二十四縣。為今研究唐長安城的主要依據(jù)。 北宋張禮《游城南記》,這不是一般的游記,而是張氏與友人于北宋元祐元年對長安城南唐代遺址實地調(diào)查的記錄,可作為研究唐長安南郊地理遺址的依據(jù)。 南宋程大昌《雍錄》,對長安及關中古跡作專題考訂講述,以唐代史實為多,并附略圖。尤其注重與政治制度和軍事活動有關的地理,設有政事堂、唐兩省、吏部運院、神策軍、延英召對、南北學士、唐高祖入關、明皇幸蜀等專題。39.參考答案: 獻一詞最早見于《論語·八佾》,其涵義在歷史上不斷演變。從其本義來看,“文”指文章典籍,檔案等文字材料,“獻”指博學多聞、熟悉禮儀掌故的賢人所承載的知識信息(或古代耆舊先賢的見聞言論以及他們所熟悉的各種禮儀,也包括他們的事跡)。文是死的資料歸根到底需要獻來習、傳,文與獻相為用,遂成文獻,即著錄于文章典籍中的文字資料與傳習于賢人的禮儀等知識信息。文獻含義的演變:在宋代文獻的含義發(fā)生變化,馬端臨在《文獻通考》中對文獻的解釋是‘文指敘事,獻指論事’。明代時“文獻”作為文獻資料的代稱。后不同人也有不同的解釋。現(xiàn)在按國家標準認為文獻是記錄有知識和信息的一切載體。在情報學上又定義為以一定方式將人類所獲得的知識或信息記錄一定載體之上所形成的東西叫文獻。因此,文獻是通過一定載體記錄下來的以文字符號、聲音、圖像等為主要記錄手段的知識和信息。40.參考答案: 策(冊)41.參考答案: 《孫臏兵法》、《慰繚子》、《六韜》、《晏子》42.參考答案: 1)散“輯略”于38種之后,書目與敘錄結(jié)合,加強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功能; 2)對原文作一定調(diào)整和刪補: A.“出”:移出,將不合適的圖書移出該類; B.“入”:增加《七略》完成后的劉向、揚雄、杜林三家著作 C.“省”:因重復或其它原因刪除圖書部分圖書。 3)節(jié)錄各書敘錄為小注,附錄到各書之下,并作一定的補充。43.參考答案: 碑志的性質(zhì)價值,大體與史傳相當,特別是那些達官貴人的身后必有行狀,而史傳、碑志大多是本著行狀來撰寫的。但是史傳只記同王朝有關系的代表人物,碑志所述人物事跡之不見于史傳記載者為數(shù)更多。又史傳所記往往省略,而碑志所記則更加詳實,有大量資料可以補充史載所缺。 石經(jīng)都是由政府建立的,其校勘之精審應遠勝于古抄本。比如清初顧炎武、張爾岐就曾用《開成石經(jīng)》來補明監(jiān)本《儀禮》的闕文。阮元的《十三經(jīng)注疏??庇洝芬怖昧恕堕_成石經(jīng)》;畢沅的《道德經(jīng)考異》則利用了唐代石刻本。今后對校經(jīng)、子書時,這些石刻本仍可以發(fā)揮作用。44.參考答案: 載體、內(nèi)容類別、典藏傳播45.參考答案: 古人常用一尺牘來寫書信,所以人們習慣稱書信為“尺牘”;版圖指地圖,因為古代的地圖常常繪制在版牘上,后人便稱地圖為“版圖”。46.參考答案: 古人常用一尺牘來寫書信,所以人們習慣稱書信為“尺牘”;版圖指地圖,因為古代的地圖常常繪制在版牘上,后人便稱地圖為“版圖”。47.參考答案:汲冢周書48.參考答案: 唐張彥遠撰《歷代名畫記》10卷。該書前三卷是畫論,如敘畫之源流、敘畫之興廢、敘自古畫人姓名、論畫六法、論畫山水樹石、論南北時代、論顧陸張吳用筆、論畫體工用拓寫、論名價品第、論鑒識收藏閱玩等。卷四至卷六是畫家小傳。為研究中國古代繪畫史的必讀書,也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繪畫通史。49.參考答案: 《史通》是我國古代第一部史學理論和史學批評專著。作者劉知幾是唐代著名的史學理論家。它首次對唐以前的史學發(fā)展狀況進行了系統(tǒng)的總結(jié),把唐以前的史學著作歸結(jié)為“六家”(尚書、春秋、左傳、國語、史記、漢書)、“二體”(編年、紀傳),勾劃了歷代史學發(fā)展的線索。揭露了古史記載的虛偽,總結(jié)了編纂理論,提出了改造舊史的主張。全書分為內(nèi)、外篇,內(nèi)篇主要評論史書體例的得失及史書編纂方法;外篇主要敘述歷代史官的建置沿革,并評論某些歷史著作。50.參考答案: 信,即真實,要求譯文踏實于原文,再現(xiàn)原文的意旨,不作任意發(fā)揮。51.參考答案: 典志體史書是歷史編撰學研究的十分重要的史書體裁,是中國古典文獻中專門分類匯輯與論述經(jīng)濟、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典章制度的書籍,在歷史文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唐代杜佑的《通典》創(chuàng)立典志體,后有南宋鄭樵的《通志》。52.參考答案: 《語書》、《為吏之道》、《秦律十八種》53.參考答案:版刻(雕版)54.參考答案: 據(jù)《中國古籍善本書總目》, (一)元及元以前刻印、抄寫的圖書(含殘本與零頁)。 (二)明代刻印、抄寫的圖書(含具有特殊價值的殘本與零頁),不含印版模糊、流傳尚多者。 (三)清乾隆以前流傳較少之刻本、抄本。 (四)辛亥革命前在學術研究上有獨到見解、或有學派特點、或集眾說較有系統(tǒng)之稿本,以及流傳很少之刻本、抄本。 (五)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時期、某一領域或某一事件資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傳很少的刻本、抄本。 (六)有名人學者親筆批校、題跋、評論的刻本、抄本。 (七)印刷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技術發(fā)展、代表一定時期技術水平的各種活字本,或有較精版畫、插圖的刻本。 (八)太平天國及歷代農(nóng)民革命政權所刊行的圖書。 (九)明代印譜,清代的集古印譜、名家篆刻印譜,有特色又系足本,或有親筆題記者。55.參考答案:《廿二史考異》56.參考答案: (1)蕭統(tǒng)《文選》 (2)姚鉉《唐文粹》 (3)郭茂倩《樂府詩集》 (4)呂祖謙《宋文鑒》 (5)吳之振《宋詩鈔》 (6)元好問《中州集》57.參考答案: 典志體史書是歷史編撰學研究的十分重要的史書體裁,是中國古典文獻中專門分類匯輯與論述經(jīng)濟、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典章制度的書籍,在歷史文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唐代杜佑的《通典》創(chuàng)立典志體,后有南宋鄭樵的《通志》。58.參考答案: 古人常用一尺牘來寫書信,所以人們習慣稱書信為“尺牘”;版圖指地圖,因為古代的地圖常常繪制在版牘上,后人便稱地圖為“版圖”。59.參考答案: ①《太平御覽》:是百科全書性質(zhì)的類書,引書比較完整,多整篇整段的文字,且注明出處,故此書歷來為學者所重視。 ②《太平廣記》:是小說類書,所收內(nèi)容,除正史外,還有野史、地理、文集、筆記、佛道典籍、傳說、小說等,引用書目存佚各占一半,此書對于研究古代文學和社會風俗是最重要的書籍,并對史料的輯佚、??惫ぷ黝H多參考價值。 ③《冊府元龜》:是史學類書,官修類書中此書篇幅最長,同時也是《四庫全書》中最大的類書之一,在中國歷史文獻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分類極為詳細和完備,較好的體現(xiàn)了類書的特點,該書資料豐富集中,為后世研究歷史提供極大方便。它還便于校勘和輯佚 ④《文苑英華》:是文學類書。小說詩歌文學作品近兩萬篇,按文體分賦、詩、歌行、雜文、中書制誥、翰林制誥等三十九類。書中約十分之一是南北朝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十分之九是唐人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多數(shù)是根據(jù)當時流傳不多的抄本詩文集收錄的,保存了不少有價值的文獻資料,校記里還附注有別本的異文,可以用以輯補??碧迫说脑娢募!段脑酚⑷A》中收錄不少詔誥、書判、表疏、碑志,還可以用來考訂史實。60.參考答案: 甲骨;金石;簡牘;縑帛;紙;電子61.參考答案: 唐張彥遠撰《歷代名畫記》10卷。該書前三卷是畫論,如敘畫之源流、敘畫之興廢、敘自古畫人姓名、論畫六法、論畫山水樹石、論南北時代、論顧陸張吳用筆、論畫體工用拓寫、論名價品第、論鑒識收藏閱玩等。卷四至卷六是畫家小傳。為研究中國古代繪畫史的必讀書,也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繪畫通史。62.參考答案: 據(jù)文獻記載大約產(chǎn)生在唐代的中唐穆宗到晚唐僖宗時期。 長慶四年元稹《白氏長慶集序》寫道:(《白氏長慶集》)至于繕寫模勒、衒買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 晚唐柳玭《柳氏家訓》也記載了當時四川一帶的雕版印書情況。另外《舊唐書》、《冊府元龜》、《唐語林》等書中亦有此時雕版印刷的記載。 現(xiàn)存的唐代印刷品,也大多是中晚唐時期的。舉世聞名的一件《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發(fā)現(xiàn)于敦煌莫高窟,卷首有釋迦牟尼坐在蓮花座上說法的插圖,是唐代印刷品中的精品。卷末有咸通九年(868)的題款,現(xiàn)藏倫敦大英博物院。 這些印刷品的實物連同文獻中的記載,可以證明,至遲在中晚唐時期,已出現(xiàn)雕版印刷的多種物品。63.參考答案: 校法四例是對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64.參考答案: 所謂“信史”,即“秉筆直書”,《史記》成為“信史”典范,主要是因為司馬遷在寫《史記》過程中堅持: (1)“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著“信史”必須廣泛收集材料,決不憑一面之詞,道聽途說就妄下斷言。 (2)信以傳信,疑以傳疑。收集到的資料,可能說法不一,經(jīng)過自己的考證,仍然真假難辨。遇到這樣的問題,處理辦法就是都記錄下來,將這個疑難問題留待后人辯證。 (3)論從史出。要實事求是,要基于史實而得出評論。65.參考答案: (1)孔子對于中國文化有很大貢獻,人們推崇他,因此記載他言行的《論語》也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兩漢時,兒童最初念書,先讀識字課本,識字完畢,便讀《論語》。因此《論語》成了讀書人的必讀之書,不象五經(jīng),可以只通一經(jīng),也可以不讀,但無人不讀《論語》。到了南宋,朱熹把《論語》列為四書之一,包括《論語》在內(nèi)的這四種書更成為人們學習入門的必讀書籍了。 (2)元代舉行科舉,考試題目必須在《四書》之內(nèi),一直到明朝,延續(xù)到清代光緒二十七年,才完全廢除了以《四書》命題的八股文考試辦法。讀書人要做官,就要通過考試,四書,尤其是《論語》,便成為讀書做官的敲門磚。 (3)縱使科舉廢了,《論語》還是讀書人經(jīng)常誦讀的書。一則是二千多年來的舊習慣勢力難以肅清。二則《論語》本身也有廣泛的用途和價值,它是研究中國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的必讀書,重要古籍。三則古人喜歡引用《論語》,熟讀《論語》,閱讀理解古書自然很有好處。66.參考答案: (1)小篆小篆屬于古文字,在秦統(tǒng)一六國后,為適應統(tǒng)一全國語言文字的需要,在李斯等人的整理推廣下,成為全國通行的正式文字。小篆在此之前已在民間出現(xiàn),與之前的古文字相比,小篆更加簡省、規(guī)范,對于規(guī)范和統(tǒng)一古文字具有特殊貢獻。 (2)隸書隸書的先導被認為是漸趨草率的六國古文,到秦朝時,民間有部分人在書寫小篆時,把很莊重的小篆那種四平八穩(wěn)的結(jié)構(gòu)打破了,這種通俗、草率的寫法在民間通行開來,被統(tǒng)治階級稱為“隸書”,此時,秦隸只是簡捷的篆書,到了漢代,成為正式字體。筆畫形體逐漸整齊,筆勢發(fā)揚舒展,有波勢挑法。隸書是古文字到今文字的過渡,被劃入今文字的范疇。 (3)草書隸書是為簡易而創(chuàng)造的,此風一開,漢字就更向簡易的道路發(fā)展,于是有了草書,現(xiàn)在我們能看到的草書是漢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的木簡。它是一種筆勢比較草率的隸書,在唐代,草書有了新的發(fā)展。 (4)行書行書的出現(xiàn),是兼顧書寫的方便和認字的方便而產(chǎn)生的。行書是把隸書簡化了而又參用了草書筆畫的一種文字。東漢桓靈時期劉德昇的行書“亦風妍美,風流婉約,獨步當時”。 (5)楷書楷書,又叫真書、正書,是漢字字體的最后形式,它只是隸書的變體,是隸書的定型化。從字體看,楷書只是把隸書的波勢挑法變得平穩(wěn),把隸書的慢彎變成了硬勾,把隸書的平直方正變成了長方形。由于楷書筆畫平直,字形方正,書寫簡便,成為至今都作為正字體通行的字體??傮w上看,秦漢時期,漢字形體演變向著簡單化、規(guī)范化的趨勢發(fā)展。67.參考答案: ?!端鍟贰ⅰ稌x書》、《梁書》、《陳叔》、《北齊書》、《周書》68.參考答案: 1)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成為宋元方志的直接淵源; 2)周應合《建康志》,卷首《修志本末》為南宋方志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3)宋代方志的編修走向成熟和繁榮,方志體例逐漸完善并趨于定型,方志數(shù)量多,方志學成熟于南宋。取得的進步: ①明確提出編修方志的目的和作用是‘存教化,識典章’ ②認識到方志性質(zhì)是地方史,內(nèi)容包括自然、社會各方面的發(fā)展變化,因而注意按史法修志; ③堅持詳今略古的修志原則,重視調(diào)查搜訪地方文獻和當今材料; ④確定了方志的完整體例,即把志書分為紀、圖、表、志、傳五部分; ⑤確立了設置機構(gòu)以及專家修志的編纂要求和具體步驟。69.參考答案: 直譯,就是按照原諒的順序,逐字逐句對應翻譯。 意譯,就是在不改變原文文意的情提下,適當調(diào)整原文的語法結(jié)構(gòu)、詞序,或增減一些詞語和句子,使譯文更為自然通暢,而不必求精確表達原文每字每句的含義。70.參考答案: 乾嘉學派的代表人物是惠棟與戴震,因而以他們?yōu)橹行男纬闪藚桥珊屯钆伞?吳派:以惠棟為代表。主張“凡漢必好,凡古必真”信古尊漢,述而不作。擅長搜輯及疏釋,表現(xiàn)出博詳?shù)奶攸c。 皖派:以戴震為代表。其學風特點:通人情,致實用??紦?jù)謹嚴,條理縝密。研究范圍長于小學。但并不局限于文字、音韻、訓詁、名物,而推廣到了典章、制度、聲律及工藝等方面。乾嘉學派的成果還旁及史學、地理等領域,做出了顯著的成績。71.參考答案: 《漢書?藝文志》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基本上沿襲《史記》的體例,內(nèi)容上漢高祖至漢武帝一段,也多直接取資于《史記》。但是《漢書?藝文志》以記載一個朝代為主,開創(chuàng)了斷代為史的先例,又在《史記》“八書”的基礎上,增加了《藝文》《地理》《五行》《刑法》四志,擴大了史書容納史料的范圍。 《漢書?藝文志》包含了《七略》《別錄》,但在原有基礎上從篇章結(jié)構(gòu)上做了調(diào)整、對原文有所增補和刪改、對《七略》的文辭上有所斟酌和改動,所以《藝文志》無論在篇章結(jié)構(gòu)、序文和書目的結(jié)合、分類的合理性等方面,都較《七略》有明顯的進步?!稘h書藝文志》還開創(chuàng)了根據(jù)官修目錄編制正史“藝文志”的先例,它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的圖書分類目錄,它在歷史文獻學上具有極高的價值和地位。72.參考答案: 第一,組織一個實力雄厚的編纂委員會; 第二,確定編纂凡例; 第三,編纂樣稿; 第四,審核定稿; 第五,校對核查,完成出版。73.參考答案: 《周易》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尚書》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 《詩經(jīng)》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 《周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儀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禮記》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公羊傳》漢何休注,唐徐彥疏; 《春秋榖梁傳》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 《春秋左氏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論語》魏何晏集解,宋刑昺疏; 《孝經(jīng)》唐玄宗注,宋刑昺疏; 《孟子》漢趙岐注,宋孫奭疏;《爾雅》晉郭璞注,宋刑昺疏。74.參考答案: 一書目錄即按照一定次序編排的一書的篇名和該書各篇敘錄(或只有篇名沒有敘錄)。一書目錄多是一書的組成部分,附本書以行。古人多撰成全書然后編定目錄,故目錄通例在全書之末。群書目錄為按照一定次序編排的一批圖書的書名和敘錄(也有無敘錄者)。它產(chǎn)生于我國圖書、目錄事業(yè)正式興起的西漢時期。成帝時,劉向校定群書,作《別錄》,后劉歆作《七略》,均是群書目錄的范例。群書目錄因著錄眾多文獻,比一書目錄作用與意義更大,其編排、著錄也往往復雜和艱難。因之群書目錄為目錄學研究之主要對象。75.參考答案: 紀傳體: 紀傳體以人物為記載中心,由紀、表、書志和列傳四體構(gòu)成,個別紀傳體史書另有世家、載記部分。 1.本紀編年記載國家大事,以帝王為綱,故本紀實包括帝王傳記和國務大事記兩項內(nèi)容。 2.表以表格方式序列錯練復雜的史事要點和紀傳所未及而又不可遺漏的重要人物。 3.書志專載天文地理、國典朝章以及經(jīng)濟文化制度。 4.列傳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傳記以及周邊民族史。 5.世家性質(zhì)如同列傳,只是所載人物事為將相諸俠,或為人杰圣賢。載記主要敘述正統(tǒng)王朝以外同時并存的割據(jù)政權的人物和史事??梢?,紀傳體的容量很大,幾乎能包舉歷史的各個側(cè)面,做到巨細無遺,洪纖靡失。且多體并用,分類歸載,便于查閱。是全史、通史較為理想的體裁。所以,作為歷代“正史”均采用紀傳體。第2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 紀傳體優(yōu)點: (1)便于記載多方面的歷史事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外史事可包羅萬象。 (2)便于記載不能按年編排的歷史,如經(jīng)濟以及其他方面不知時間的事件等。 (3)便于廣泛地記載歷史人物。 缺點: (1)不能集中敘述歷史事件的全部情況?!巴瑸橐皇拢衷跀?shù)篇,斷續(xù)相離,前后屢出?!?(2)不易表明歷史事件之間的關系。 (3)易于夸大某些歷史人物的作用。 編年體優(yōu)點: (1)便于表現(xiàn)歷史事跡的時間順序。 (2)便于表明歷史事件之間的關系。 (3)可以避免敘述重復,“理盡一言,語無重出。” (4)具有“資鑒”和“諷教”的重要作用。 缺點: (1)不能連續(xù)敘述歷史事件的全部情況,“一事隔越數(shù)年”。 (2)難以記載年日不明或不能編年的歷史事跡。 (3)易于編重政治事件,忽略經(jīng)濟文化方面的史跡。 (4)記事簡略,史料不豐富,難以完整地反映社會情況。2.參考答案: 所謂“信史”,即“秉筆直書”,《史記》成為“信史”典范,主要是因為司馬遷在寫《史記》過程中堅持: (1)“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著“信史”必須廣泛收集材料,決不憑一面之詞,道聽途說就妄下斷言。 (2)信以傳信,疑以傳疑。收集到的資料,可能說法不一,經(jīng)過自己的考證,仍然真假難辨。遇到這樣的問題,處理辦法就是都記錄下來,將這個疑難問題留待后人辯證。 (3)論從史出。要實事求是,要基于史實而得出評論。3.參考答案: 《唐會要》可以作為史料引用,因為作者王溥的取材主要是以唐代蘇冕等人官修的《唐會要》為藍本,更可貴的是所收入的多系唐令、詔敕、奏議及其他紀事,均第一手史料,因此可以引用?!段鳚h會要》不能直接引用,因為它是根據(jù)班固的《漢書》等史書中摘錄而成的,不是第一手資料。4.參考答案: 有四項。一是佚文出自何書,必須注明。數(shù)書同引,則舉其最先者。能遵此例者優(yōu),否則劣。二是,即輯一書,則必求備。所輯佚文多者優(yōu),渾身是膽者劣。三是即必須有求備,又須求真。若貪多而誤認他書為本書佚文則劣。四是原書篇第有右整理者,極力整理,求還其書本來面目。雜亂排列者劣。5.參考答案: “宋元嘉中,裴松之受詔為注,所注雜引諸書,亦時下己意。綜其大致約有六端:一曰引諸家之論,以辨是非;一曰參諸書之說,以核訛異;一曰傳所有之事,詳其委曲;一曰傳所無之事,補其闕佚;一曰傳所有之人,詳其生平;一曰傳所無之人,附以同類。其中往往嗜奇愛博,頗傷蕪雜。然網(wǎng)羅繁富,凡六朝舊籍今所不傳者,尚一一見其厓略。又多首尾完具,不似酈道元水經(jīng)注、李善文選注皆翦裁割裂之文。故考證之家,取材不竭,轉(zhuǎn)相引據(jù)者,反多於陳壽本書焉?!?.參考答案: 劉知幾是我國古代杰出的史學家,他的代表作是史學理論專注《史通》貢獻主要有: ①對史書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類,對史部目錄學有所創(chuàng)建,他將史書體裁歸納為“六家”“二體”,對史書編撰及如何選擇文獻材料做了指導性的論述。他還對史注類文獻進行了分類,歸納為訓詁解釋和廣異補缺兩種體裁。 ②他從史學的角度出發(fā),把經(jīng)書作為史料看待,即把孔子所整理撰述的儒家經(jīng)典統(tǒng)統(tǒng)歸為史籍,擴大了史料的范圍,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③崇尚真實,反對虛妄,重視考證辨?zhèn)危瑥膹娬{(diào)史料真實的角度出發(fā),要求撰史者善于考辨文獻真?zhèn)?,選擇文獻之長,舍棄文獻之短,這對中唐以后辨?zhèn)螌W的興起有重要意義。7.參考答案: 經(jīng)部著錄70種,存目9種,史部著錄41種,存目37種,子部著錄101種,存目71種,集部著錄175種,存目10種。其中許多收入《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使之廣為流通。 其中最重要的三部史部著作是《舊五代史》、《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宋會要輯稿》。8.參考答案: 文字、符號、圖像9.參考答案: 別集的編排大致分為四種。 (1)按內(nèi)容分類編排。 (2)按時間先后順序編排。 (3)按體裁編排。 (4)幾種編排方法混用。10.參考答案: (1)解讀、考訂史籍的重要資料。 (2)金文本身字形對于研究漢字的流變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金文涉及商、周、春秋、戰(zhàn)國的內(nèi)容,是先秦史的重要資料來源。 (3)大量的石刻文獻補充了史書的記載,豐富了史料來源。11.參考答案: 先秦諸子中的兵家講軍事理論,秦以后主要是講具體的軍事措置。 如《孫子》3卷13篇。相傳是孫武所作,主要討論戰(zhàn)爭規(guī)律及克敵制勝的原則。代表了春秋至戰(zhàn)國早期的軍事思想,缊含著豐富的軍事辨證法。 《武經(jīng)總要》前集20卷后集20卷,北宋曾公亮、丁度奉敕撰。記述古代軍事設置包括各種武器的重要文獻,還有附圖,可看到當時武器中使用火藥的情況。12.參考答案: 第一、注釋典章制度; 第二、注明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第三、注明古書體例; 第四、補充史料; 第五、注明字詞的音義; 第六、串講語意; 第七、注明語法修辭。13.參考答案: 碑志的性質(zhì)價值,大體與史傳相當,特別是那些達官貴人的身后必有行狀,而史傳、碑志大多是本著行狀來撰寫的。但是史傳只記同王朝有關系的代表人物,碑志所述人物事跡之不見于史傳記載者為數(shù)更多。又史傳所記往往省略,而碑志所記則更加詳實,有大量資料可以補充史載所缺。 石經(jīng)都是由政府建立的,其校勘之精審應遠勝于古抄本。比如清初顧炎武、張爾岐就曾用《開成石經(jīng)》來補明監(jiān)本《儀禮》的闕文。阮元的《十三經(jīng)注疏??庇洝芬怖昧恕堕_成石經(jīng)》;畢沅的《道德經(jīng)考異》則利用了唐代石刻本。今后對校經(jīng)、子書時,這些石刻本仍可以發(fā)揮作用。14.參考答案: 其一,文字通暢,上下文不發(fā)生矛盾; 其二,內(nèi)容符合事實與情理,切合作者愿意; 其三,語法、修辭和語音等符合古代漢語規(guī)律; 其四,廢止產(chǎn)生歧義。15.參考答案: 類書起源于曹魏,盛行于南北朝、隋、唐。16.參考答案: 《史記》的史學貢獻: (1)定奠了通史的規(guī)模。 (2)創(chuàng)立了完備的紀傳體。 (3)廣泛記載了各種歷史人物。 (4)記載了邊境少數(shù)民族和外國歷史。 (5)在文學上有重要價值。文章生動,啟發(fā)興趣。 (6)適合當時歷史發(fā)展的需要。 司馬遷的治史特點: 1、全面搜集文字資料。 2、實地考察。 3、親身訪問。 4、慎重取舍。17.參考答案: 名與實的關系,就像形與影的關系。如果德行豐厚才藝全面,那么他的名聲一定很好;如果相貌俊俏靚麗,那么鏡子里的影像也必定美麗。現(xiàn)在不修養(yǎng)自身而到世上求好名聲的人,就如相貌很丑卻想要從鏡中得到美麗的影像一樣。品德高尚的人忘記名聲,一般的人樹立名聲,沒德行的人竊取名聲。忘了名聲的人,能合乎道德,享受著鬼神的賜福保佑,不是用來追求名聲的;樹立名聲的人,修養(yǎng)自身謹慎行事,害怕榮譽德望不彰顯,不是用來求取名聲的;盜竊名聲的人,表面上忠厚骨子里奸詐,追求不切實際的虛名,不是用來求得好名聲的。18.參考答案: 裴注重點不在名物訓詁,而在于史料的補充,它引用的書籍多達200多種,搜集資料十分廣泛。它的特點歸結(jié)為四個方面: A、補缺,即補充《三國志》記載的缺漏。如《魏書·武帝紀》注全文收錄了曹操的《述志令》。其中還補充了有關“屯田”的記載140多字。在《任峻傳》注中又補充了182字。 B、糾謬,即糾正《三國志》記載的錯誤。如官渡之戰(zhàn),《魏書·武帝紀》云‘兵不滿萬’”。裴注引《荀彧傳》所云”十萬之眾”辯明“官渡之役不得云:‘兵不滿萬’也?!?C、評論,即對《三國志》所載歷史事件、人物發(fā)表評論。 D、備異,即對各種不同的記載,暫時無法下結(jié)論的,采取兼蓄并存的方法。19.參考答案: (1)匯輯資料。 (2)校點。 (3)注釋。 (4)編制索引。 (5)撰寫序言。20.參考答案: 清初官修的《淵鑒類函》是在明萬歷時人俞安期的《唐類函》基礎上增修的,而《唐類函》又只是隋唐四種類書的匯編,原有的類書既然存在,重出的清《類函》在校勘古籍上就沒有什么用處。21.參考答案: 先秦古籍的撰作往往不出一手。如經(jīng)傳里的《周易》、《論語》等,明顯不是一人一時所作。秦以后,匯編各家著作詩文的類書、總集之類更明擺著非一人所作。既非一人所作,行文遣詞以至所涉及的名物制度就不可能完全相同,甚至有很大的出入。如果也一概使用本校法,強求一律,勢必削足就履,以不誤為誤。22.參考答案: 第二產(chǎn)業(yè)23.參考答案: 1)主要文獻學理論作品:《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古書真?zhèn)渭捌淠甏?2)梁啟超文獻學理論的內(nèi)涵: A.重新劃分文獻史料的范圍和內(nèi)別 B.關注文獻史料的搜集 C.重視鑒別文獻史料 D.提出辨?zhèn)蔚氖l標準24.參考答案: 可以用來研究古代洛陽的有《洛陽伽藍記》5卷,北魏楊衒之撰。該書追記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后,到爾朱氏破壞之前,洛陽坊市的繁盛和佛寺的莊嚴奢麗,從中并且可以看到其時鮮卑貴族漢化的程度幾乎與漢族官宦無甚差別。 可以用來研究南京的有《六朝事跡編類》2卷,南宋張敦頤撰。六朝指吳、東晉、宋、齊、梁、陳,其國都為建鄴改稱建康,即今南京。此書分類記述六朝以至南唐、北宋時建康城之事跡。25.參考答案: 乾嘉學派的代表人物是惠棟與戴震,因而以他們?yōu)橹行男纬闪藚桥珊屯钆伞?吳派:以惠棟為代表。主張“凡漢必好,凡古必真”信古尊漢,述而不作。擅長搜輯及疏釋,表現(xiàn)出博詳?shù)奶攸c。 皖派:以戴震為代表。其學風特點:通人情,致實用。考據(jù)謹嚴,條理縝密。研究范圍長于小學。但并不局限于文字、音韻、訓詁、名物,而推廣到了典章、制度、聲律及工藝等方面。 乾嘉學派的成果還旁及史學、地理等領域,做出了顯著的成績。26.參考答案: 西漢劉向、劉歆父子整理編成的《七略》,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整理目錄的書籍。其將圖書分為六類,即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方技略、術數(shù)略。 因時間久遠,此書已失傳。不過《漢書·藝文志》完全是按照《七略》體例,而《七略》中的所記古書基本上也都收入《漢書·藝文志》,因而從《漢書·藝文志》我們能了解《七略》的大概。 《七略》不僅是中國目錄學的開端,也是一部寶貴的學術史。它是我國第一次系統(tǒng)整理學術書籍的專著,將先秦至兩漢時期的學術情況進行了全面完整的研究。27.參考答案: 由于此時文章流行駢體,詩也講究辭藻,都要多用典故,于是人們從以前的書籍包括經(jīng)史子集里抄出種種可用于詩文的故實,分類編集,為人們查用典故提供了方便。28.參考答案: 定義:歷史文獻學是對歷史文獻的形成發(fā)展、整理利用進行研究,探索其規(guī)律,從而加以理論說明的一門學問。 關系:歷史科學通常指科學的歷史學,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發(fā)現(xiàn)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他們創(chuàng)立了革命性與科學性相結(jié)合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實現(xiàn)了社會科學的偉大革命,從而使歷史學成為一門科學。歷史文獻學是對歷史文獻的形成發(fā)展、整理利用進行研究,探索其規(guī)律,從而加以理論說明的一門學問。 歷史學與歷史文獻學之間,存在著良好的關系。 一,歷史研究必須以文獻史料為根據(jù),史料是歷史研究的前提。研究歷史問題,只能根據(jù)前人的文獻記錄以及歷史上殘留下來的遺物、遺跡、遺址等史料,離開了史料,歷史研究無法進行。 二,歷史文獻學是為歷史研究服務的。歷史科學要從整體上反映出歷史發(fā)展過程的真實景象,又要揭示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而文獻學只是提供史料,復原一個個真實的歷史實施,卻不能揭示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歷史文獻學為歷史研究建立起一個可靠的史料基礎,為歷史研究服務,因而是歷史研究的一個輔助學科。 三,歷史科學是歷史文獻學的依托。歷史學的發(fā)展擴大了歷史文獻學的范圍,豐富了歷史文獻學的內(nèi)容,也加強了歷史文獻的科學性。29.參考答案: 《太平御覽》李昉 《太平廣記》李昉 《文苑英華》李昉 《冊府元龜》王欽若、楊億30.參考答案: 先秦至隋末的史料來源于正史,又經(jīng)過改寫,不是第一手資料不能利用。唐、五代部分來源于國史、實錄、家傳及筆記,與《兩唐書》《新舊五代史》同等重要,可以直接引用。31.參考答案: 1)論述古代文獻含義的發(fā)展過程,對文獻范圍進行界定; 2)明確文獻學的基本要求和任務; 3)探討古代文獻的流傳和類別,豐富文獻學研究的內(nèi)容;32.參考答案: 所謂九流十家指的是儒、墨、名、法、陰陽、道德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和小說家。其中的小說家不被重視,不能與其他幾家等同對待。正如《漢書·藝文志》編者所謂:小說家為“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內(nèi)容既雜且亂,不像其它九家各為一家之言,有較系統(tǒng)的思想和著述等等,總之認為小說家根本不入流,因稱先秦諸子為“九流十家”。33.參考答案: 《四庫全書》后“四庫”系列叢書的整理出版情況。 (1)《續(xù)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年。 (2)《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3)《四庫禁毀書叢刊》北京出版社,1999年。 (4)《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齊魯書社,2001年。34.參考答案: (1)《八十年史學書目》(1900~1980),中國社科院歷史所編,中國社科出版社1984年版。 (2)《中國近代史學論著目錄》(1949~1974),復旦大學歷史系資料室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中國近八十年明史論著目錄》,中國社科院明史研究室編,江東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1900~1949年論文:《中國史學論文索引》,中國社科院歷史一、二所編,科學出版社1957年版。 (5)1949~1974年論文:《中國古代史論文資料索引》,復旦大學歷史系資料室等編,1975年印行。35.參考答案: 《周易》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尚書》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 《詩經(jīng)》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 《周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儀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禮記》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公羊傳》漢何休注,唐徐彥疏; 《春秋榖梁傳》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 《春秋左氏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論語》魏何晏集解,宋刑昺疏; 《孝經(jīng)》唐玄宗注,宋刑昺疏; 《孟子》漢趙岐注,宋孫奭疏; 《爾雅》晉郭璞注,宋刑昺疏。36.參考答案: 記載中國明代各地區(qū)社會政治經(jīng)濟狀況的歷史地理著作,明末清初顧炎武撰。該書先敘輿地山川總論,然后根據(jù)明朝行政區(qū)劃,敘述輿地沿革,涉及服役、屯墾、水利、漕運等諸多方面,以講究郡國利病貫穿全書,重點輯錄了兵防、賦稅、水利三方面內(nèi)容,是研究明代社會政治經(jīng)濟的重要史籍。被梁啟超稱為“政治地理學”,也是研究中國歷史地理、研究中國地方政治史必讀的書。37.參考答案: 所謂“信史”,即“秉筆直書”,《史記》成為“信史”典范,主要是因為司馬遷在寫《史記》過程中堅持:(1)“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著“信史”必須廣泛收集材料,決不憑一面之詞,道聽途說就妄下斷言。(2)信以傳信,疑以傳疑。收集到的資料,可能說法不一,經(jīng)過自己的考證,仍然真假難辨。遇到這樣的問題,處理辦法就是都記錄下來,將這個疑難問題留待后人辯證。(3)論從史出。要實事求是,要基于史實而得出評論。38.參考答案: 以歷史事件為綱的史書體裁。亦即將重要的史事分別列目,獨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的順序來編寫。由南宋袁樞編撰的《通鑒紀事本末》而創(chuàng)立。袁樞鑒于《通鑒》按年月紀事,往往一件事情還未記完又得另記別的事情,使讀者感到頭緒紛紜,要弄清事情的全過程必須查上好幾年好幾卷,于是創(chuàng)造了這個新辦法,即從“三家分晉”開始,到最后“世宗征淮南”結(jié)束,共立了239個標題。每個標題下面把有關的《通鑒》原文抄錄到一起,這樣不勞翻檢就能通讀其事的始末。 作歷史研究時,該書不能做為原始材料而引用,因為它是運用《通鑒》改寫成的,為第二手資料。39.參考答案: 閱讀歷史文獻,不僅要求讀懂,而且要讀有所得,讀有所用,充分發(fā)揮其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要做到如此,必須具備一些專業(yè)知識。這些專業(yè)知識包括文字、音韻、天文、地理、版本、目錄、??薄⒖脊诺认嚓P學科領域的綜合所得,還涵蓋日常學習的積累所得。40.參考答案: 當帛書盛行以后,為使用方便,也為了美觀,于是有人用紅絲或黑絲事先在縑帛上織出界欄,如同今日稿紙,專門供書寫之用,人們便稱紅絲界欄為“朱絲欄”、黑絲界欄為“烏絲欄”。41.參考答案:《典通》、《文獻通考》42.參考答案:《金剛經(jīng)》43.參考答案: 《鐵云藏龜》44.參考答案: 1、《三國志》以魏為正統(tǒng),用本紀來記述魏國君主行事,記蜀、吳二國事稱傳。但對三國國君均采用編年體方式,按年月記事,名為傳,實為紀。這是陳壽精心設計的。身為晉臣的陳壽不能不以魏為正統(tǒng)。但其中曲筆太多,回護太甚。 2、《三國志》在選材上非常慎重。裴注《三國志》中所引材料,陳壽在當時都能看到,但是他沒有完全采用。比如《魏略》、《九州春秋》均記諸葛亮先見劉備,劉備以其年少,以諸生禮待之。然陳壽據(jù)《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的自述,寫道:“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3、《三國志》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反映魏晉時期士大夫中間流行的品題人物的風氣。如記喬玄稱曹操是命世之才;徐庶稱諸葛亮為臥龍。評論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劉備是“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機權干略,不逮魏武”。孫權是“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周瑜是“萬人之英”“器量宏大”。這些評論,點出了各人的特點和地位。 4、敘事簡約,以致疏略:如曹操于196年許“屯田”,書中只記“是歲始興屯田”。關于九正中正制:《魏書·陳群傳》“制九品官人法,群年建也”,具體內(nèi)容不詳。45.參考答案: 不明詞義(古詞、通假、典故、方言等)致誤;不明專有名詞(人名、地名、官名、稱謂等)致誤;不明文獻名稱致誤;不明文獻名稱致誤;不明語法致誤;不明文體致誤;不明文意致誤;因文獻錯誤而致誤等。46.參考答案: 詞典、百科全書、年鑒、類書、政書、表譜、圖錄等。47.參考答案: (1)孔子對于中國文化有很大貢獻,人們推崇他,因此記載他言行的《論語》也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兩漢時,兒童最初念書,先讀識字課本,識字完畢,便讀《論語》。因此《論語》成了讀書人的必讀之書,不象五經(jīng),可以只通一經(jīng),也可以不讀,但無人不讀《論語》。到了南宋,朱熹把《論語》列為四書之一,包括《論語》在內(nèi)的這四種書更成為人們學習入門的必讀書籍了。 (2)元代舉行科舉,考試題目必須在《四書》之內(nèi),一直到明朝,延續(xù)到清代光緒二十七年,才完全廢除了以《四書》命題的八股文考試辦法。讀書人要做官,就要通過考試,四書,尤其是《論語》,便成為讀書做官的敲門磚。 (3)縱使科舉廢了,《論語》還是讀書人經(jīng)常誦讀的書。一則是二千多年來的舊習慣勢力難以肅清。二則《論語》本身也有廣泛的用途和價值,它是研究中國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的必讀書,重要古籍。三則古人喜歡引用《論語》,熟讀《論語》,閱讀理解古書自然很有好處。48.參考答案: ??狈矫妫孩俑鶕?jù)文以來判斷和確定錯訛衍脫,憑借對文意得得理解訂正原文是鄭玄校書的主要方法;②運用了本校和他校等??狈椒ǎ虎圩鹬卦?,在??敝校舭l(fā)現(xiàn)原文缺誤之處,他一般在注釋中指出。 注釋方面:①廣征博引,最大限度地吸收前人的成果,保持了古人傳注的繼承性,又發(fā)展了傳注學;②運用了音訓的方法;③繼承和發(fā)揚了司馬遷“疑者闕焉”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49.參考答案: 通過對版本的鑒定,判斷書籍的出版年代、版本類別、流傳情況等,進而判定其價值與優(yōu)劣得失,為濘主研究提供版本學依據(jù)。50.參考答案: 《尚書》在中國史學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尚書》不是一部成熟的歷史著作,只是一部古代歷史文獻匯編,是中國古代史籍的雛形。但它基本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況,其大多數(shù)篇章,文字古雅、語言質(zhì)樸,保存了商周二代,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不少重要史料。將其記錄同甲骨文、金文等相參證,對于我們研究奴隸制時代乃至封建初期的社會政治狀況宗教、文化等觀念,都有很高價值。 2、《尚書》在體例上擁有三個第一 (l)每一篇都有一個標題,每一個標題下都記述一個完整的人或事件,是紀事本末體的萌芽。(章學誠《文史通義·書教下》) (2)《尚書》按朝代編排,每一個朝代又按帝王順序排列文獻先后,使人讀后,能大致了解一個王朝的興衰歷史過程,實際上又開了編年體的先河。 (3)《尚書》中的《禹貢》總結(jié)了秦統(tǒng)一以前的地理知識,記載了九州的地理情況,給中國人民一個中國政治從來就是統(tǒng)一的,疆域從來就是廣大的觀念,意義極為重大。作為中國最早的一篇地理志,又為后世書志體開了先例。(《史記·河渠書》、《漢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