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地區(qū)高三語文下學期三模試題匯編:語言文字運用Ⅱ_第1頁
河南省部分地區(qū)高三語文下學期三模試題匯編:語言文字運用Ⅱ_第2頁
河南省部分地區(qū)高三語文下學期三模試題匯編:語言文字運用Ⅱ_第3頁
河南省部分地區(qū)高三語文下學期三模試題匯編:語言文字運用Ⅱ_第4頁
河南省部分地區(qū)高三語文下學期三模試題匯編:語言文字運用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言文字運用Ⅱ2024屆河南省百所名校仿真模擬大聯(lián)考三模語文試題(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文明與自然的沖突是在文明早期就已提出的古老話題。中國的老莊和西方的犬儒派、斯多葛派都認為文明是對自然的有害干擾,因此他們①。按照現(xiàn)代的看法,地球上迄今為止的生態(tài)破壞也的確是人類社會對生物圈影響的結果。然而,文明是人類生存的必然方式,人類絕不可能停留在或者回到純粹的自然狀態(tài),這一點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問題就只能歸結為選擇一種盡可能與自然相和諧的文明。常常聽到有人為古代文明,尤其是為東方古代文明唱贊歌,仿佛那是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天堂,而生態(tài)危機僅僅是現(xiàn)代文明的產物,②。正如作者所指出的,許多輝煌的古代文明之所以死亡,最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人類早期農業(yè)對土地不合理地使用和灌溉造成的,這些行為導致土地沙漠化與貧瘠化,從而使早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了徹底破壞,而生態(tài)環(huán)境所支撐的文明也隨之遭到了徹底破壞。作為古中華文明發(fā)源地的黃河流域和作為古印度文明發(fā)源地的印度河流域,也曾因生態(tài)惡化而成了世界最貧困的地區(qū)之一。由此可見,古代人因為科學上的無知而③,其嚴重程度絕不亞于現(xiàn)代人運用技術所造成的破壞。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2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21.①都對文明持排斥立場②事實卻并非如此③對環(huán)境造成的破壞22.許多輝煌的古代文明之所以滅亡,最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人類早期農業(yè)對土地不合理地使用和灌溉,這些行為導致土地沙漠化與貧瘠化?!窘馕觥?1.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語意連貫的能力。①根據(jù)“中國的老莊和西方的犬儒派、斯多葛派都認為文明是對自然的有害干擾,因此他們”可知,橫線處與前句構成因果關系,此空處應是表達這些人對文明所持的反對的立場與態(tài)度,故此處可以填寫“都對文明持排斥立場”。②根據(jù)“仿佛那是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天堂,而生態(tài)危機僅僅是現(xiàn)代文明的產物”與“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可知,橫線處是一個過渡句,既承接前面有些人的觀點,又引出后面作者的分析:古代文明滅亡的最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人類早期農業(yè)對土地不合理地使用和灌溉”,該內容與前文“生態(tài)危機僅僅是現(xiàn)代文明的產物”相對立,形成轉折關系,故此處可以填寫“事實卻并非如此”。③前文主要描述的是古代文明“使早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了徹底破壞”,“由此可見”作為總結性詞語引出后空內容,所以橫線處應填寫一個總結句;再結合后文“不亞于現(xiàn)代人運用技術所造成的破壞”,可知該空內容應該與之作比較,所以該空應該概括古代人對環(huán)境所造成的不良影響,故此處可以填寫“對環(huán)境造成的破壞”。22.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語?。阂皇?,搭配不當,“古代文明”與“死亡”搭配不當,可將“死亡”改為“滅亡”;二是,句式雜糅,“主要原因是……”與“是……造成的”兩個句子雜糅,習慣上刪去“造成的”。2024屆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三模語文試題(二)(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盎罨敝参锿ǔ__①___:一是起源古老,分類系統(tǒng)位置孤立;二是形態(tài)特征從一個較為久遠的地質時間點到現(xiàn)在沒有大的變化;三是在地質歷史時期曾廣泛分布,但目前僅分布于一個或多個狹小區(qū)域?!盎罨敝参锞哂衉__②___。相比化石,“活化石”植物保存了從形態(tài)學到DNA的完整信息,是認識植物進化中間環(huán)節(jié)的重要研究材料。此外,許多“活化石”植物能為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提供資源。例如,銀杏的種子俗稱“白果”,可以食用;杜仲的樹皮是重要的中藥材。一些對人類有益的化合物可能僅存在于“活化石”植物中,___③___,這些化合物可能難以再次獲得。與其他植物相比,“活化石”植物的野生植株數(shù)量非常少,且因分布于一個或者多個狹小區(qū)域,野外滅絕的風險更高。它們的形態(tài)特征長期穩(wěn)定、遺傳多樣性低,適應全球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也較低。所以,保護“活化石”植物刻不容緩。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22.簡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內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關系的句子,表達簡潔流暢,不超過70個字。21.①具有三個特點

②重要的價值和作用

③“活化石”植物一旦滅絕22.①因為“活化石”植物野生植株少,②分布區(qū)域小,③野外滅絕風險高,④適應全球環(huán)境變化能力低,⑤所以保護“活化石”植物刻不容緩?!窘馕觥?1.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①此處為領起句,后文闡述“活化石”植物的三個特點,故應填“具有三個特點”。

②此處為總領句,結合后文“保存了……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提供資源……可以食用”可知,闡述的是“活化石”植物的價值和作用,故應填“重要的價值和作用”。

③此處承上啟下,對應前后文“一些對人類有益的化合物可能僅存……”“這些化合物可能難以再次獲得”,此處應是說其如果滅絕,應填:“活化石”植物一旦滅絕。22.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選用句式概括要點的能力。文段闡述保護“活化石”植物刻不容緩的原因。篩選概括具體原因即可。結合“‘活化石’植物的野生植株數(shù)量非常少”可概括出,“活化石”植物野生植株少;結合“且因分布于一個或者多個狹小區(qū)域”可概括出,分布區(qū)域??;結合“野外滅絕的風險更高”可概括出,野外滅絕風險高;結合“它們的形態(tài)特征長期穩(wěn)定、遺傳多樣性低,適應全球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也較低”可概括出,適應全球環(huán)境變化能力低。結論為:所以保護“活化石”植物刻不容緩。用因果關系表述上述內容即可得出答案。2024屆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qū)許昌高級中學高三三模語文試題(二)(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眾所周知,梅花一般在冬季或早春開放,花期可持續(xù)一個月左右。這段時間的氣溫比較低,不過,如果沒有低溫的“冷凍”過程,①,因為梅樹這種植物有一個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就是要經(jīng)過一定的低溫過程,才能形成花芽。梅花極為耐寒,通常不會因為一場凄風冷雨便一蹶不振,萎靡凋謝。②,與花瓣的構造不無關系:其花瓣上有一層特殊的蠟質,這層蠟質就好比給它們披上了一件厚厚的外衣,可以幫助花朵抵御嚴寒。梅樹的枝干較為細膩緊實:③,為自身生長提供基本保障;另一方面可以減少水分蒸發(fā),從而增強了自身的御寒性。梅樹具有耐寒能力,最適合它們開花的溫度一般在-5~7℃。在這個溫度范圍內,梅樹的葉子全部凋落,花朵爭相綻放枝頭。然而,梅樹開花的溫度也不能太低。它們對溫度十分敏感:開花前,如果氣溫驟降,它們會把開花時間延后;開花期間,如果遭遇低溫天氣,它們也會把花期延長一段時間。梅樹還是一種短日照植物,只有當光照時間少于12個小時,它才能生長和開花。冬季晝短夜長,光照時間短,很適合梅花開放。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22.簡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內容。要求使用包含轉折關系的句子,表達準確流暢,不超過65個字。21.①梅樹是不會開花的

②梅花之所以能夠御寒

③一方面能夠儲藏水分22.①梅樹在冬季開花,與冬季的氣溫和光照時長有關,②但當氣溫低于適宜梅樹開花的溫度時,③梅樹會延后開花或延長花期。【解析】21.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①與前面的“如果”搭配,此句應有“就”,表示假設情況的結果;后文有“要經(jīng)過一定的低溫過程,才能形成花芽”,可知不經(jīng)過低溫“冷凍”就不會開花,應填“梅樹是不會開花的”。②此句應承接上句介紹梅花能抵御寒冷的內容,后文“與花瓣的構造不無關系”等內容闡釋梅花能夠抵御寒冷的原因,此處引出該話題,應填“梅花之所以能夠御寒”。

③此處和“另一方面可以減少水分蒸發(fā)”為對照句,說的應是梅樹枝干一方面的作用,結合“為自身生長提供基本保障”可知應是儲藏水分,應填“一方面能夠儲藏水分”。22.本題考查學生選用句式概括信息的能力。文段前兩句談梅樹開花需要的溫度低;三四句說溫度過低開花時間會延后,或把花期延長一段時間;最后兩句說梅樹和光照的關系,冬季光照短適合梅樹開花。整合以上信息,把溫度和光照因素歸納在一起,溫度過低時的狀態(tài)作為轉折意表達出來,從而得出答案:梅樹在冬季開花,與冬季的氣溫和光照時長有關,但當氣溫低于適宜梅樹開花的溫度時,梅樹會延后開花或延長花期。2024屆河南省許昌市長葛市部分名校高三模擬考試(三)語文試題(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我國早在戰(zhàn)國時代就有了“冰箱”——冰鑒。冰鑒由青銅鑄成,共有兩層,其工作原理是依靠裝在鑒內四周的冰塊,使尊缶中的酒降溫。等到了清代,冰鑒發(fā)展成了“冰箱空調一體機”,稱為“冰桶”或“洋桶”,多用紅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制成。桶內壁貼有錫箔,外面用銅片包裹,頂部的蓋子還有小孔,冷藏食物的同時向外散發(fā)冷氣。光一個“小冰箱”制冷遠遠不夠,因此,“空調房”誕生了。先秦時期,就有挖地下室,再放入冰塊避暑的窟室。等到了漢代,就有了多重降溫的清涼殿,殿內以石頭為床,用玉晶盤裝冰塊,還有仕女在一旁扇扇子?!扒迨覄t中夏含霜”,就是形容清涼殿的涼爽。唐代人們開始借助流水蒸發(fā)來降溫。唐代長安大明宮太液池南岸的一組宮殿建筑,也被稱為“含涼殿”,跨河流而建,宮殿旁有一個大水車,把河水運到殿頂上,再沿屋檐流下,形成水簾,達到消暑降溫的目的。不過“含涼殿”是達官貴人們的專屬,對于普通百姓來說,經(jīng)濟實惠的涼棚成了避暑的重要方法。21.請使用至少一種修辭給上面這則材料擬寫一個標題,不超過20字。22.請分別指出文中畫橫線的三處引號的作用。21.知避暑方式,看古人智慧22.①處引號的作用是特殊含義;②處引號的作用是表示特定稱謂;③處引號作用為直接引用?!窘馕觥?1.本題考查學生壓縮語段之擬寫標題的能力。首段談戰(zhàn)國時古人就有降溫的方式,后文又說清代、秦漢、唐代的避暑方式,其中介紹當時人們的各種具體的降溫方法,贊美了古人的智慧。文段通過讓人了解、熟悉古人的避暑方式來贊美古人的智慧。關鍵詞“消暑降溫”是避暑的目的,“冰鑒”“空調房”“含涼殿”表現(xiàn)了古人避暑的智慧。最后運用對偶修辭手法擬寫標題為:知避暑方式,看古人智慧。注意字數(shù)要求。22.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第一處,根據(jù)破折號及后面稱謂“冰鑒”,“冰箱”上的引號表示特殊含義。第二處,原句是“冰箱空調一體機”,稱為“冰桶”或“洋桶”?!氨啊薄把笸啊鄙系囊柋硎咎囟ǚQ謂。第三處,“清室則中夏含霜”上的引號,表示直接引用,引號內的內人是經(jīng)典名句。2024屆河南省漯河市高級中學高三下學期三??荚囌Z文試卷(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試題。(本題共3小題,10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紅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①)的,是中華民族(②)的歷史記憶,永遠震撼人心。年輕一代要自覺繼承并發(fā)揚光大,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倳浀囊笠髧谕校粸槲覀儚V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指明了奮進的方向。上世紀60年代,為了林縣人民解決靠天等雨的惡劣生存環(huán)境,靠黨和政府的支持下,自發(fā)組成的10萬人的修渠大軍。沒有任何現(xiàn)代機械設備,用近10年時間,硬是靠雙手,一錘、一釬、一鏟,削平1250個山頭,鑿通211個隧洞,架設152座渡槽,在太行山腰上建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今天,人們置身于紅旗渠俯瞰一渠清水穿山越嶺奔向田野,依然能夠感到無比震撼。當年“劈開太行山,高舉紅旗永向前”的號子聲猶在耳邊,300名青年突擊隊在堅硬的巖壁上穿山鑿洞的場景猶在眼前。正是一個個這樣(③)、艱苦奮斗的故事,鋪就了我們通往復興的寬廣大路;正是有一代代青年的頑強拼搏,奠基了今天的中國模樣。也正因此,今天我們青年一代才有了較好的物質條件和教育資源,有了與父輩不一樣的視野,能夠更加自信從容地與世界同代人比肩而行。20.請在文中括號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2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適當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3分)2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數(shù)字,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成語的運用能力。答題時要讀懂語段的內容,結合語境正確填寫。

(2)本題考查學生對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答題時要讀懂畫線的句子,找出有語病的地方,正確修改。

(3)本題考查學生對語段中相關語句數(shù)字使用及其表達效果的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涉及的句子,結合具體內容及語境進行分析。【解答】(1)第一空:依據(jù)“紅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歷史記憶”推斷精神傳統(tǒng)是一以貫之的,故可填寫“一脈相承”。“一脈相承”:從同一血統(tǒng)、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比喻某種思想、行為或學說之間有繼承關系。

第二空:依據(jù)“永遠震撼人心”“年輕一代要自覺繼承并發(fā)揚光大”推斷精神傳統(tǒng)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故可填寫“不可磨滅”?!安豢赡纭保翰粫驎r間的推移而消失。指事跡言論等將始終保留在人們的記憶中,不會消去。

第三空:依據(jù)“艱苦奮斗”“頑強拼搏”推斷應填入的成語與上下文的意思一致,故可填寫“篳路藍縷”或“披荊斬棘”?!昂`路藍縷”:駕著簡陋的柴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土地,形容創(chuàng)業(yè)的艱苦?!芭G斬棘”:指撥開荊叢,砍掉荊棘;比喻開創(chuàng)事業(yè)或在前進道路上清除障礙,艱苦奮斗。

(2)原句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