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狼》對比閱讀-2024-2025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xùn)練(含答案)_第1頁
05 《狼》對比閱讀-2024-2025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xùn)練(含答案)_第2頁
05 《狼》對比閱讀-2024-2025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xùn)練(含答案)_第3頁
05 《狼》對比閱讀-2024-2025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xùn)練(含答案)_第4頁
05 《狼》對比閱讀-2024-2025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xùn)練(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05《狼》對比閱讀-2024-2025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xùn)練(含答案)05《狼》對比閱讀

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古詩詞+文言文

1.(2024·山東濟南·一模)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問題。

①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yuǎn)。

②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苦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⑤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選自蒲松齡《狼》)

臨江之人,畋得麋①麑,畜②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其人怒。怛③之。自是日抱就犬,習(xí)示之,使勿動,稍④使與之戲。積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抵觸偃仆⑤,益狎⑥。犬畏主人,與之俯仰⑦甚善,然時啖其舌。

三年,麋出門,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選自柳宗元《臨江之麋》,有刪改)

【注】①糜:麋鹿,又稱“四不像"。②畜xù:飼養(yǎng)。③怛dá:恐嚇。④稍:漸漸。⑤抵觸偃仆:相互碰撞打滾。⑥狎xiá:親近而不莊重。⑦俯仰:周旋,應(yīng)付。

(1)下列對詞語和句子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恐前后受其敵”“蓋以誘敵"出則無敵國外患者”三句中的“敵"意思是不一樣的。

B.“其一犬坐于前”和“自是日抱就犬"兩句中的“犬”意義和用法相同,都是“像犬一樣"的意思。

C.兩文中的“久之”都可以譯為“過了一段時間”,其中“之”作為助詞。起到補足音節(jié)的作用。

D.“乃悟前狼假寐"的“乃”是“才"的意思,與“乃入據(jù)陳”的“乃"有著相同的意義和用法。

(2)下面對甲、乙兩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寫屠戶與狼相斗的故事,按照遇狼、懼狼、御狼殺狼的先后順序展開情節(jié)。

B.甲文情節(jié)曲折,語言簡潔生動,主要通過神態(tài)、心理描寫來刻畫屠戶和狼的形象,展開雙方的斗爭。

C.乙文寫了臨江之麋依仗主人的寵愛而不知分寸,最終落得被“外犬”殺死吃掉的悲慘結(jié)局。

D.乙文細(xì)節(jié)描寫出色,如“啖其舌"這一動作細(xì)節(jié),生動地寫出了群犬對麋鹿的垂涎欲滴。

(3)給下列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

B.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

C.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

D.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

(4)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②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

(5)甲、乙兩文中,屠戶和麋鹿最終結(jié)局不同,請你結(jié)合文章簡要分析各自的原因?

【答案】(1)B

(2)B

(3)D

(4)①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給人增加笑料罷了。②看見大路上有一群野狗,立刻跑過去想跟它們玩耍。

(5)居戶沒有被貪婪、兇狠、狡詐的狼吃掉,是因為他認(rèn)清狼的本性,能夠認(rèn)清自己的處境,丟掉幻想;敢于斗爭,十分機智,并能果斷出擊。腰鹿避免不了悲劇命運,是因為它忘卻了自己的種群本性,在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環(huán)境中喪失了判斷能力。

【詳解】(1)本題考查對詞語和句子的理解。

B.“‘其一犬坐于前’和‘自是日抱就犬’兩句中的‘犬’意義和用法相同,都是‘像犬一樣’的意思”表述有誤。“其一犬坐于前"的意思為: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犬”:像狗一樣,名詞作狀語;“自是日抱就犬"的意思為:從此主人每天都抱著小鹿去接近狗。“犬”:名詞,狗。因此,意義和用法不相同。

故選B。

(2)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B.“甲文情節(jié)曲折,語言簡潔生動,主要通過神態(tài)、心理描寫來刻畫屠戶和狼的形象,展開雙方的斗爭"表述有誤。沒有通過神態(tài)、心理描寫來刻畫狼的形象。

故選B。

(3)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

“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意思是:剛一進門,一群狗流著口水,都搖著尾巴來了。“入門"動賓結(jié)構(gòu),應(yīng)在“門”后停頓;“群犬垂涎"主謂結(jié)構(gòu),應(yīng)在“涎”后停頓;因此斷句為: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

故選D。

(4)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1)重點詞語:變詐,詭變巧詐;幾何,多少;耳,語氣助詞,罷了;

(2)重點詞語:甚眾,很多;走,跑;欲,想;戲,玩耍。

(5)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的能力。本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鼓勵個性化理解和表達(dá),言之成理即可。

甲文,根據(jù)②段“屠懼"、③段“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和④段“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分析可知,屠戶由開始的懼怕狼,到最后奮起反抗殺掉狼,他明白了狼的貪婪本性,認(rèn)清自己的處境,并敢于斗爭,勇敢機智地果斷出擊;乙文,根據(jù)①段“自是日抱就犬,習(xí)示之,使勿動”(從此主人每天都抱著小鹿去接近狗,讓狗看熟了,使狗不傷害它)、“麋鹿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犬為友,抵觸偃仆,益狎"(小鹿逐漸長大了,忘記了自己是頭鹿了,把狗當(dāng)作自己真正的朋友,時常和狗互相碰撞在地上打滾,越來越親近)和②段“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看見大路上有一群野狗,立刻跑過去想跟它們玩耍,這群野狗見了鹿既高興又憤怒,一起把它吃掉,鹿的尸體七零八碎散落在地上)分析可知,麋鹿的命運很凄慘,是因為它只熟悉主人家的狗,而不熟悉外面的野狗,它無自知之明和他知之明;另外,主人把它保護的很好,它逐漸喪失了判斷能力,以至于最后被野狗咬死吃掉。

【甲】一個屠戶在晚上回家,擔(dān)子里的肉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屠戶在路上遇到了兩只狼,緊隨著他走了很遠(yuǎn)。

屠戶害怕,把骨頭投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從他。屠戶又把骨頭投給它,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住了腳步,但是之前得到骨頭的狼又跟上了。骨頭已經(jīng)沒有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屠戶的處境很危急,擔(dān)心前后受到狼的攻擊。屠戶看見田野中有個麥場,場主在里面堆柴,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于是奔向麥場,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lián)幽弥丁@遣桓疑锨?,眼瞪著屠戶?/p>

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過了一會兒,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頭,又劈砍幾刀殺死了狼。屠戶正想要走,轉(zhuǎn)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圖想要鉆洞進入柴草堆來攻擊屠戶的后面。狼的身體已經(jīng)鉆進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后面砍斷狼的大腿,也殺死了這只狼。屠戶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人。

狼也是狡猾的動物,但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恐唤o人增加笑料罷了。

【乙】臨江有個打獵的人,捉到一只麋鹿,把它帶回家飼養(yǎng)。剛一進門,一群狗流著口水,都搖著尾巴來了,那個人非常憤怒,便恐嚇那群狗。從此主人每天都抱著小鹿去接近狗,讓狗看熟了,使狗不傷害它。后來又逐漸讓狗和小鹿在一起玩耍。時間長了,那些狗也都按照主人的意愿做了。小鹿逐漸長大了,忘記了自己是頭鹿了,把狗當(dāng)作自己真正的朋友,時常和狗互相碰撞在地上打滾,越來越親近。狗害怕主人,于是和鹿玩耍,和鹿十分友善,但時常地舔自己的嘴唇。

三年之后,鹿走出家門,看見大路上有一群野狗,立刻跑過去想跟它們玩耍,這群野狗見了鹿既高興又憤怒,一起把它吃掉,鹿的尸體七零八碎散落在地上,鹿到死也不明白自己死的原因。

(2024·西藏日喀則·一模)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

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yuǎn)。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磨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馳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蒲松齡《狼》)

【乙】

趙簡子獵于中山①。有狼當(dāng)?shù)溃肆⒍?。簡子援弓發(fā)矢,狼失聲而逋②。簡子驅(qū)車逐之。時東郭先生將北適中山以干仕③。策蹇驢④,囊圖書,夙行失道。狼至,引首顧曰:“何不使我得早處囊中,先生之恩,生⑤死而肉⑥骨也"。先生如其指⑦,納狼于囊。遂括囊口,肩舉驢上,引避道左,以待趙人之過。

簡子去已遠(yuǎn),先生舉手出狼。狼咆哮謂先生曰:“適為人逐其來甚速幸先生生我。我餒甚。餒不得食,亦終必亡而已?!彼鞀^爪以向先生。

(節(jié)選自《中山狼傳》)

注:①中山:今河北省定縣一帶。②逋(bū):逃。③干仕:求官做。④蹇:跛足,這里指行動遲緩。⑤生:用作動詞,使……活。⑥肉:用作動詞,使……長肉。⑦如其指:依照它的意思。

2.請用“/"給【乙】文畫波浪線的部分?jǐn)嗑?。(限斷兩處?/p>

適為人逐其來甚速幸先生生我

3.解釋下列加點字詞在句中的意思。

(1)止有剩骨

(2)一狼洞其中

(3)引首顧曰

(4)亦終必亡而已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2)有狼當(dāng)?shù)溃肆⒍洹?/p>

5.分別概括【甲】【乙】兩文中狼的主要特點。

【答案】2.適為人逐/其來甚速/幸先生生我。3.(1)僅,只(2)名詞作動詞,挖洞(3)看(4)死、死亡4.(1)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2)有只狼在道上,象人一樣站在那號叫。5.狡猾(黠)忘恩負(fù)義

【解析】2.本題考查文言斷句。

句意:剛才被看山人追趕,他們來的太快,所幸先生救了我。“適為人逐”交代背景;“其來甚速"與“幸先生生我”為承接關(guān)系;

故斷句:適為人逐/其來甚速/幸先生生我。

3.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理解。

(1)句意:只有剩下的骨頭。止:通“只”,僅,只。

(2)句意: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洞:名詞作動詞,挖洞。

(3)句意:伸著腦袋看著他。首:頭。

(4)句意:也終將死掉罷了。亡:死、死亡。

4.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翻譯。注意重點字詞:

(1)盡:完、沒;并驅(qū):一起追趕;如故:像原來那樣。

(2)當(dāng)?shù)溃涸诼分虚g;人:像人一樣;啼:叫。

5.本題考查形象概括。

結(jié)合【甲】“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目似瞑,意暇甚”“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和【乙】文“何不使我得早處囊中,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狼咆哮謂先生曰:‘適為人逐其來甚速幸先生生我。我餒甚。餒不得食,亦終必亡而已。’遂奮爪以向先生"等內(nèi)容可知,兩文中的狼都陰險狡詐、忘恩負(fù)義、兇殘貪婪。

【點睛】參考譯文:

【甲】一個屠戶在晚上回家,擔(dān)子里的肉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屠戶在路上遇到了兩只狼,緊隨著他走了很遠(yuǎn)。

屠戶害怕,把骨頭投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從他。屠戶又把骨頭投給它,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住了腳步,但是之前得到骨頭的狼又跟上了。骨頭已經(jīng)沒有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屠戶的處境很危急,擔(dān)心前后受到狼的攻擊。屠戶看見田野中有個麥場,場主在里面堆柴,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于是奔向麥場,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lián)幽弥丁@遣桓疑锨?,眼瞪著屠戶?/p>

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過了一會兒,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頭,又劈砍幾刀殺死了狼。屠戶正想要走,轉(zhuǎn)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圖想要鉆洞進入柴草堆來攻擊屠戶的后面。狼的身體已經(jīng)鉆進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后面砍斷狼的大腿,也殺死了這只狼。屠戶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人。狼也是狡猾的動物,但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乙】趙簡子在中山聲勢浩大地打獵,有只狼在道上,像人一樣站在那號叫。簡子拿起寶弓,搭上利箭,一箭射到羽毛都陷入肉中,狼號叫著逃跑。簡子驅(qū)趕著車子追趕它。當(dāng)時東郭先生要來北方的中山謀官。趕著跛腳驢,袋子裝著圖書,清早趕路迷了道,望見揚起的塵埃非常害怕。狼突然來到,伸著腦袋看著他說:“何不讓我趕緊待在袋子里得以茍延殘喘呢?將來什么時候(我)如果能出人頭地,先生的恩德,是把死救活讓骨頭長肉??!”先生按照它的指示,裝狼在袋子中,便栓緊袋口,扛上驢背,退避到路旁,等候趙簡子的人過去。

狼估計簡子去遠(yuǎn)了,先生動手放出狼,狼咆哮著,對先生說:“剛才被看山人追趕,他們來的太快,所幸先生救了我,我非常餓,餓了沒有食物,也終將死掉罷了。"便伸嘴舞爪,向先生(進攻)。

(23-24七年級上·山東棗莊·期末)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yuǎn)。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兩虎爭人而斗者,管莊子①將刺之,管與止之曰:“虎者,戾蟲;人者,甘餌②也。今兩虎爭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也。無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p>

(選自《戰(zhàn)國策》,有刪改)

【注】①管莊子:人名。下文的“管與"也是人名。②甘餌:美味的食物。

6.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止有剩骨適可而止

B.屠自后斷其股懸梁刺股

C.蓋以誘敵寡不敵眾

D.管莊子將刺之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無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

8.用“/”給【乙】文中畫線句子斷句。(限斷2處)

今兩虎爭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

9.兩則文言文雖都短小精悍,但頗富寓言色彩。例如蒲松齡的《狼》一文告訴我們不能妥協(xié)讓步,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等諸多小道理。請你從某個角度,概括第二則寓言的意義或道理。

【答案】6.B7.(1)過了很久,它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十分悠閑。

(2)沒有付出刺殺一只老虎的勞力,卻有刺殺兩只老虎的美名。8.今兩虎爭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9.①做事要把握時機,才能事半功倍。②利用矛盾,從中取利。

【解析】6.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止:同“只"/停;

B.股:大腿/大腿;

C.?dāng)常簲橙?抵擋;

D.之:代詞,指老虎/助詞,連接主謂,取獨,不譯;

故選B。

7.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在整體疏通文意的基礎(chǔ)上,本著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盡量字字落實,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文言現(xiàn)象。本題注意下列重點詞語:

(1)久之:時間長了。瞑:閉上眼睛。意:指神情、態(tài)度。暇,悠閑、從容。

(2)無:沒有。勞:勞力。名:美名。

8.本題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句意是:現(xiàn)在兩只虎因爭一人而搏斗,弱小的老虎一定會死掉,強大的老虎必定要負(fù)傷。“小者必死”“大者必傷"是前一句“兩虎爭人而斗”的結(jié)果,據(jù)此,正確的句讀應(yīng)是:今兩虎爭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

9.本題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

從管與的話“今兩虎爭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也。無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可知,仔細(xì)觀察形勢,運用聰明才智,只要付出刺殺一只老虎的勞力,就能刺死兩只老虎,能概括出他的觀點是:要善于動腦,力爭做事一舉多得。從老虎的角度看,“有兩虎爭人而斗者”“今兩虎爭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可知,兩只老虎爭著搶一人去吃,不團結(jié)的下場就是小老虎一定會死掉,大老虎必定要負(fù)傷,可概括出:要相互團結(jié),否則就難以生存。

【點睛】參考譯文:

【甲】一個屠戶傍晚回家,擔(dān)子里面的肉已經(jīng)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yuǎn)。

屠戶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他。屠戶又把骨頭扔給狼,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

屠戶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戶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于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lián)幽闷鹜赖丁芍焕遣桓疑锨?,瞪著眼睛朝著屠戶?/p>

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戶的前面。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戶剛想要走,轉(zhuǎn)身看見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鉆洞進去來攻擊屠戶的后面,身子已經(jīng)鉆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狼的后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戶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乙】有兩只老虎因爭奪一人而搏斗,管莊子要去刺殺它們,管與制止他說:“老虎是一種兇狠的動物;人是它最美味的食物?,F(xiàn)在兩只老虎因爭奪一人而搏斗,小老虎一定會死,大老虎一定會傷。你等待時機去刺殺負(fù)傷的老虎,那就是一舉而能獲得兩只老虎了。沒有付出刺殺一只老虎的勞力,卻有刺死兩只老虎的美名?!?/p>

(23-24七年級上·廣東珠海·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yuǎn)。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齡《狼》)

10.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顧野有麥場

(2)意暇甚

(3)一狼洞其中

11.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2)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乙】

臨江之人,畋①得麋麑②,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其人怒,怛③之。自是日抱就犬,習(xí)示之,使勿動,稍使與之戲。積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抵觸偃仆④,益狎⑤。犬畏主人,與之俯仰甚善,然時啖⑥其舌。三年,麋出門,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選自《臨江之麋》)

【注釋】①畋(tián):打獵。②麋麑:麋鹿。③怛(dá):驚嚇,呵斥。④偃(yǎn)仆:放倒。⑤狎:態(tài)度親近而不莊重。⑥啖:吃,這里是“舔"的意思。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習(xí)示之,使勿動/夫君子之行

B.自是日抱就犬/其一犬坐于前

C.積久,犬皆如人意/場主積薪其中

D.走欲與為戲/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13.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14.根據(jù)【甲】【乙】兩篇選文,回答以下問題。

(1)【甲】文中的“狼"和【乙】文中的“犬”在形象上有什么相似之處?請說明理由。

(2)【甲】【乙】兩文分別給你什么啟示?

【答案】10.(1)看,視(2)神情、態(tài)度(3)挖洞/打洞11.(1)屠戶處境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遭受它們的攻擊。

(2)狼也太狡猾了,但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呢?12.D13.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14.(1)都兇殘、狡猾:甲文中的“狼"對屠戶窮追不舍,前后伏擊;乙文中的“家犬”善于觀察主人臉色,“外犬"一下就吃掉麋鹿。

(2)甲文啟示: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能妥協(xié)退讓,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勝。(也可從其他角度作答,如“遇事要隨機應(yīng)變”“不能貪婪無度"等)乙文啟示:要有自知之明,要善于分辨敵友。

【解析】10.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

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jié)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

(1)句意為:屠戶看見田野中有個麥場。顧:看,視;

(2)句意為:神情悠閑得很。意:神情、態(tài)度;

(3)句意為: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洞:挖洞,打洞

11.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譯。

文言文的翻譯一般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

重點字詞意思。

(1)窘:窘迫;恐:害怕;敵:攻擊。

(2)黠:狡猾;頃刻:一會兒;變詐:巧變詭詐,欺騙手段。

12.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代詞,指群犬/的;

B.狗/像狗一樣;

C.長時間/堆積;

D.游戲,玩耍/游戲,玩耍;

故選D。

13.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

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fù)誦讀加以驗證。

這個句子的大意是:這群野狗見了鹿既高興又憤怒,一起把它吃掉,鹿的尸體七零八碎散落在地上,鹿到死也不明白自己死的原因?!巴馊姸睬遗笔侵髦^結(jié)構(gòu)的的完整句子,與后句斷開,“共殺食之"這是承接上文看見鹿后的舉動,與后文斷開?!袄墙宓郎稀边@是場面描寫,“麋至死不悟"是主謂結(jié)構(gòu)的句子。據(jù)以上分析斷句為: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14.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與分析能力。

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nèi)容,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概括即可。

(1)結(jié)合【甲】“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薄捌湟蝗谇?。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可知狼兇殘狡猾貪婪;

結(jié)合【乙】“犬皆如人意”“犬畏主人,與之俯仰甚善"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可知“家犬"善于觀察主人臉色,“外犬”一下就吃掉麋鹿,表現(xiàn)犬的狡猾兇殘善于偽裝。

(2)【甲】第一.從狼的角度看,貪婪會使自己喪命;從屠夫的角度看,分清主次,生命重于身外之物,不因小失大;

第二.從狼的角度看,諷喻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論怎樣狡詐,終歸要失敗,從屠夫的角度看,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xié)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第三.從狼的角度看,有勇無謀必??;從屠夫的角度看,隨機應(yīng)變,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揚長避短,變不利為有利。

【乙】這篇文章描寫了臨江之麋依仗主人的寵勢而傲“內(nèi)犬”,最終落得個被“外犬”“共殺食之"的悲慘結(jié)局,影射了那些無才無德、依勢放縱、恃寵而驕的奴才,諷刺了他們的悲慘命運,也諷刺了那些無自知之明,認(rèn)敵為友,結(jié)果招致滅亡的人。臨江之麋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有自知之明,要善于分辨敵友。

【點睛】參考譯文:

【甲】一個屠戶在晚上回家,擔(dān)子里的肉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屠戶在路上遇到了兩只狼,緊隨著他走了很遠(yuǎn)。

屠戶害怕,把骨頭投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從他。屠戶又把骨頭投給它,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住了腳步,但是之前得到骨頭的狼又跟上了。骨頭已經(jīng)沒有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屠戶的處境很危急,擔(dān)心前后受到狼的攻擊。屠戶看見田野中有個麥場,場主在里面堆柴,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于是奔向麥場,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lián)幽弥?。狼不敢上前,眼瞪著屠戶?/p>

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過了一會兒,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頭,又劈砍幾刀殺死了狼。屠戶正想要走,轉(zhuǎn)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圖想要鉆洞進入柴草堆來攻擊屠戶的后面。狼的身體已經(jīng)鉆進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后面砍斷狼的大腿,也殺死了這只狼。屠戶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人。

狼也是狡猾的動物,但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只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乙】臨江有個打獵的人,捉到一只麋鹿,把它帶回家飼養(yǎng)。剛一進門,一群狗流著口水,都搖著尾巴來了,那個人非常憤怒,便恐嚇那群狗。從此主人每天都抱著小鹿去接近狗,讓狗看熟了,使狗不傷害它。后來又逐漸讓狗和小鹿在一起玩耍。時間長了,那些狗也都按照主人的意愿做了。

小鹿逐漸長大了,忘記了自己是頭鹿了,把狗當(dāng)作自己真正的朋友,時常和狗互相碰撞在地上打滾,越來越親近。狗害怕主人,于是和鹿玩耍,和鹿十分友善,但時常地舔自己的嘴唇。多年之后,鹿走出家門,看見大路上有一群野狗,立刻跑過去想跟它們玩耍,這群野狗見了鹿既高興又憤怒,一起把它吃掉,鹿的尸體七零八碎散落在地上,鹿到死也不明白自己死的原因。

(2023·廣西柳州·二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甲】

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yuǎn)。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一屠暮行,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遺行室①,奔入伏焉。狼自苫②中抓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思無計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③之法吹之。極力吹移時④,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出視,則狼脹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張不得合。遂負(fù)之以歸。

非屠,烏⑤能作此謀也!

(兩文均節(jié)選自蒲松齡《聊齋志異》,有刪改)

[注]①行室:農(nóng)民臨時搭蓋的草棚。②苫:用草編的席子。③豕(shǐ):豬。④移時:過了一段時間。⑤烏:哪里,怎么。

15.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目似瞑,意暇甚醉翁之意不在酒

B.顧野有麥場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C.屠自后斷其股股直不能屈

D.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屬予作文以記之

16.下面對【甲】文的內(nèi)容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主要寫的是兩只狼與一個屠戶之間的一場較量,狼想吃掉屠戶,卻最終雙雙斃命于屠戶的刀下。

B.“綴行甚遠(yuǎn)”“并驅(qū)如故"等動作表現(xiàn)了狼的狡黠;“意暇甚”“洞其中"等描寫表現(xiàn)出狼的貪婪兇狠。

C.“顧”“奔倚"弛擔(dān)持刀”等一系列動作,表現(xiàn)出屠戶在毫無退讓的余地下選擇與狼斗爭的果敢堅決。

D.文章的情節(jié)依次設(shè)置為“遇狼一一懼狼一一御狼一一殺狼”,在情節(jié)中,展現(xiàn)出屠戶身上復(fù)雜的性格。

17.將【甲】【乙】兩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2)惟有小刀不盈寸。

18.說說【甲】文這個故事給予我們的啟示。

19.【甲】【乙】兩文都是寫屠夫在不同情況下遇狼殺狼的故事,寫法上有哪些共同點?請簡要說明。

【答案】15.C16.B17.(1)一只狼徑直離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

(2)只有一把不滿一寸長的小刀。18.啟示:示例一: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妥協(xié)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示例二:要勇敢機智,有勇有謀。示例三:狼雖然貪婪兇惡,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終究難逃滅亡的命運。19.甲乙兩文都一線貫穿,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兩文都以小見大,通過一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甲乙兩文都先記敘故事,后揭示道理/先敘后議;兩文都設(shè)置懸念,使事情節(jié)緊張曲折;兩文都運用了人物描寫,把屠戶殺狼的驚險過程均描寫得細(xì)膩生動,使人身臨其境;都運用了生動傳神的描寫刻畫屠夫和狼的形象;兩文都用了對比手法,將屠戶與狼的形象做對比。

【解析】15.本題考查一詞多義。要根據(jù)具體語境來理解辨析。

A.意:名詞,神情/名詞,意趣、情趣;

B.顧:動詞,看/動詞,拜訪;

C.股:名詞,大腿/名詞,大腿;

D.之:助詞,的/代詞,這件事;

故選C。

16.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

B.“綴行甚遠(yuǎn)”“并驅(qū)如故"等動作表現(xiàn)了狼的貪婪兇狠;“意暇甚”“洞其中"等描寫表現(xiàn)出狼的狡黠。

故選B。

17.本題考查翻譯語句的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1)重點詞:徑,徑直;去,離開;犬坐,像狗一樣蹲坐;于,在;

(2)重點詞:惟有,只有;盈,滿。

18.本題考查文言文道理啟示。

【甲】文結(jié)合“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可知,作者對狼以及狼一樣的人是持諷刺態(tài)度的,故可知這則故事諷喻了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論惡人怎樣狡詐,最終都會失敗的。

從屠戶的角度:屠戶開始時心存幻想,充滿畏懼,步步后退,換來的是狼的步步緊逼,后來終于醒悟,拋棄幻想和恐懼,勇敢的和狼斗爭,并且知道依靠柴草堆,防止狼的前后夾擊,識破了狼的誘敵之策,擊敗了狼。由此啟示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和妥協(xié)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19.本題考查文章寫作的分析。

從結(jié)構(gòu)方面來看,兩篇文章都以“遇狼一一懼狼一一御狼一一殺狼"為故事情節(jié),把屠戶和狼的斗爭作為故事線索,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

從情節(jié)來看,兩文都先記敘故事,故事講完后,作者分別發(fā)出“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非屠,烏能作此謀也"的議論,揭示道理;

從故事發(fā)展來看,兩文開頭都設(shè)置了懸念,中間把屠戶與狼的斗爭過程寫得曲折緊張,深深地吸引住讀者閱讀;

從主題表現(xiàn)來看,兩文都是通過故事說明道理,是以小見大的手法;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兩文中關(guān)于屠戶的人物描寫主要運用了動作描寫,生動傳神,殺狼的過程一波三折、細(xì)膩生動,繪聲繪色,讀來如在眼前;

結(jié)合“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狼自苫中抓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等,可知兩文都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屠戶的機智勇敢與狼的貪婪狡詐形象做了對比,突出了小說的主題。

【點睛】參考譯文:

【甲】

一個屠戶傍晚回來,擔(dān)子里的肉已經(jīng)賣完了,只剩下骨頭。屠戶半路上遇到兩只狼,緊跟著(他)走了很遠(yuǎn)。

屠戶感到害怕,把骨頭扔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屠戶)。屠戶再次扔骨頭,較晚得到骨頭的狼停住了,之前獲得骨頭的狼又跟上來了。骨頭已經(jīng)沒有了,可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

屠戶感到處境危急,擔(dān)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擊。他往旁邊看了看發(fā)現(xiàn)田野中有個麥場,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里面,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于是跑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lián)幽闷鹜赖?。兩只狼不敢上前,眼瞪著屠戶?/p>

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過了一會兒,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砍狼的頭,又連砍了幾刀把狼殺死。他剛剛想離開上路,轉(zhuǎn)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從柴草堆中打洞來從后面攻擊屠戶。狼的身體已經(jīng)鉆進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這只狼也被殺死了。他才領(lǐng)悟到前面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引敵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間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皇窃黾有α狭T了。

【乙】

有一個屠夫,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緊緊地追趕著。路旁有個農(nóng)民留下的臨時住房,他就跑進去埋伏在里面。兇惡的狼從苫房的草簾中伸進一只爪子,于是屠夫急忙捉住狼爪,不讓它離開。但是沒有辦法可以殺死它,只有一把不滿一寸長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豬的方法往里吹氣。(屠夫)用力吹了一陣兒,覺得狼不怎么動了,才用繩子把狼腿捆起來。出去一看,只見狼渾身膨脹,就像一頭牛。四條腿直挺挺地不能彎曲,張著嘴也無法閉上。屠夫就把它背回去了。

(如果)不是屠夫,誰有這個辦法呢?

(2023·上海松江·二模)閱讀下列選文,完成小題。

【甲】

狼(節(jié)選)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

【乙】

休寧縣有村民張五,以獵為生。張嘗逐一母鹿。鹿將二仔行,不能速,遂為張五所及。母鹿度不可免,顧旁有浮土,乃引二子下,擁土覆之,而身投于張五網(wǎng)中。值張母出戶,遙望見,遂奔至網(wǎng)所,具以所見告子。即破網(wǎng)出鹿,并二仔亦縱之。張母曰:“人有母子之情,畜亦有之。吾不忍母死仔孤,故破網(wǎng)縱仔?!睆埼迓勚母袆友?。由是焚網(wǎng),永不復(fù)獵。

20.【甲】文選自《》,作者是(人名)_________________。

2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1)方欲行()(2)遂為張五所及()

2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乙】文畫線句。

具以所見告子。

23.下列對【甲】【乙】兩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具體描繪了屠戶懼狼、御狼、殺狼的過程。

B.【乙】文記敘了張五聽取母親勸告不再打獵的故事。

C.【甲】【乙】兩文都以生動的故事反映深刻的主題。

D.【甲】【乙】兩文都重在體現(xiàn)人與動物的聰明才智。

24.面對危險,屠戶和母鹿都急中生智,具體表現(xiàn)為:-----;_________________。

25.從屠戶的殺狼,到張母的“”,再到張五的“”,讓我們明白:___。

【答案】20.聊齋志異蒲松齡21.剛剛(正要、將要)追上,趕上22.把自己所看到的情況都告訴了兒子。23.D24.屠戶背靠積薪,以防前后夾攻母鹿為避免二子被抓,把它們藏在浮土下。25.破網(wǎng)縱仔;永不復(fù)獵(焚網(wǎng));面對像狼那樣狡猾、貪婪、兇狠的敵人時,我們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但在面對不對人類產(chǎn)生危害的動物時,我們應(yīng)多加保護,跟它們和諧共處。

【解析】20.本題考查文學(xué)常識。

【甲】文選自《聊齋志異》,《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間已有流傳。

2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剛想走。方:剛。

(2)句意:于是被張五追趕上。及:追趕上。

22.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信、達(dá)、雅”,注意重點字詞。重點字詞有:

具,詳細(xì);以,把,告,告訴。

23.本題考查對內(nèi)容的理解。

D.甲文表現(xiàn)的是狼的狡猾,乙文表現(xiàn)的是“天下所有母親都是偉大的,不僅是人,動物也是一樣的”,選項“都重在體現(xiàn)人與動物的聰明才智"有誤。

故選D。

24.本題考查對內(nèi)容的理解。

面對危險,甲文中屠戶“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背靠柴草堆,以防前后夾攻,做好與狼戰(zhàn)斗的準(zhǔn)備。乙文中母鹿則是“顧旁有浮土,乃引二子下,擁土覆之,而身投于張五網(wǎng)中”,犧牲自己,換得幼崽的平安。

25.本題考查對內(nèi)容的理解。

第一空,由乙文“即破網(wǎng)出鹿,并二仔亦縱之”“故破網(wǎng)縱仔"可知,應(yīng)填“破網(wǎng)出鹿”或“破網(wǎng)縱仔"。

第二空,由乙文“張五聞之,心感動焉。由是焚網(wǎng),永不復(fù)獵”可知,應(yīng)填“焚網(wǎng),永不復(fù)獵"。

第三空,由甲文“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可知,面對像狼這樣狡猾、貪婪的敵人時,我們不能一味害怕、退讓,而是要勇于斗爭。而由乙文“人有母子之情,畜亦有之"可知,面對如鹿這樣不對人類產(chǎn)生危害的動物時,我們要懂得保護,不可傷害它,要與之和諧共存。

【點睛】參考譯文:

【甲】屠戶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他。屠戶又把骨頭扔給狼,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屠戶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戶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于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lián)幽闷鹜赖?。兩只狼不敢上前,瞪著眼睛朝著屠戶?/p>

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戶的前面。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戶剛想要走,轉(zhuǎn)身看見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鉆洞進去,來攻擊屠戶的后面。身子已經(jīng)鉆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狼的后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

【乙】休寧縣有一個村民叫張五,依靠打獵謀生。張五曾經(jīng)追趕一只母鹿。母鹿帶著兩只鹿仔走,不能迅速逃跑,于是被張五追趕上。母鹿知道自己不可能幸免于難,回頭看見旁邊有一個土堆,于是帶著鹿仔到土堆下,用土覆蓋在小鹿身上,而自己卻投向張五的網(wǎng)中。正趕上張五的母親出門,遠(yuǎn)遠(yuǎn)地看見了這一幕,于是她就跑到布網(wǎng)的地方,把看到的詳細(xì)情況都告訴了兒子。她立刻割破了獵網(wǎng)放出母鹿,連同兩只小鹿仔也放了。張五的母親說:“人類有著母子之情,牲畜也有。我不忍心看到母鹿被殺死而兩只鹿仔變成孤兒,所以割破了獵網(wǎng)放了幼鹿?!睆埼迓牭侥赣H的這番話,心中感動。因此燒毀了獵網(wǎng),永遠(yuǎn)不再打獵了。

(2023·北京·模擬預(yù)測)閱讀《狼》(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26.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與“方欲行"中“方”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千方百計B.來日方長C.四面八方D.品行方正

27.對“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一句的理解,下列選項中正確的一項是()

A.一會兒,一只狼從小路離去,其中一只狗坐在屠戶面前。

B.過了一個時辰,一只狼從小路離去,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

C.不久,一只狼徑直走開,其中一只狗坐在屠戶面前。

D.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

28.閱讀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問題。

有富人出獵,偶得二狼子,歸而與家犬雜畜。稍①長,亦頗馴,主人竟忘其為狼。一日,主人晝寢廳堂,聞群犬嗚嗚作怒聲,驚起環(huán)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又如前。乃佯睡以俟②”。二狼伺其未之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主人悟,遂殺之而取其革③,曰:“狼子野心,誠不謬④也!

(選自《狼子野心》)

【注】①稍:漸漸地。②俟,等到。③革,皮。④謬,差錯。

(1)上面兩則文言短文都寫了關(guān)于狼的故事,課內(nèi)選文文主要講一個屠戶智取兩狼的故事,塑造屠戶這一人物形象主要運用①描寫和心理描寫的手法;課外文言文寫的是富人養(yǎng)兩只小狼險被狼吃后殺狼的故事,從故事中衍生出一個成語是②。

(2)上面兩則文言短文中的狼有什么共同特點?你從故事中得到什么啟示?

【答案】26.B27.D28.(1)①動作②狼子野心

(2)共同特點:兇殘、狡詐。啟示:面對兇惡的敵人,我們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解析】26.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例句句意:他剛剛想離開上路。方:正;

A.千方百計:想盡種種辦法;用出種種計謀。方:方法;

B.來日方長:將來的日子還很長。表示將來會大有可為或勸人不必急于做某事。方:正;

C.四面八方:周圍各個方面或各個地方。方:方向;

D.品行方正: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謅媚。方:正直;

故選B。

27.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

重點字詞:少(shǎo)時:一會兒;犬:名詞作狀語,像狗一樣;

故選D。

28.(1)本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理解。

根據(jù)課內(nèi)選文“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屠自后斷其股”等語句可知,課內(nèi)選文運用了動作描寫,展現(xiàn)屠夫用“以刀劈狼"的方法,最終殺掉狼的過程。

課外文言選文根據(jù)“狼子野心,誠不謬也”可知選文衍生出一個成語是“狼子野心"。狼子野心:原義是豺狼本有與生俱來的獸性,雖自小訓(xùn)練之,仍難以馴服;比喻兇暴的人居心狠毒,習(xí)性難改。

(2)本題考查道理啟示。

兩文中狼的共同特點:根據(jù)課內(nèi)選文“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只露尻尾"等語句可知,兩只狼相互配合,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地上,將眼睛閉上迷惑屠夫,一只狼在積薪中打洞,體現(xiàn)了狼的兇殘、狡詐的;根據(jù)課外選文“二狼伺其未之覺,將嚙其喉”可知,狼想在富人熟睡未發(fā)覺時咬他的喉嚨;可見狼是兇殘、狡詐的;據(jù)此概括即可。

啟示:課內(nèi)選文,面對意想不到的惡狼,屠夫抓住時機,勇敢反擊,先砍殺前狼,后“自后斷其股"殺掉第二只狼。啟發(fā)我們壞人的狡猾手段有很多,所以我們要鍛煉出一雙慧眼;遇到像狼一樣狡猾的壞人,不能心存幻想,怯懦退縮,我們要像屠夫一樣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課外選文,富人引狼入室,狼想在富人熟睡時咬破富人的喉嚨,體現(xiàn)了狼子野心;啟示我們:本性難移,對于壞人要有所防范。

【點睛】參考譯文:

狼: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時間長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砍狼的頭,又連砍了幾刀把狼殺死。他剛剛想離開上路,轉(zhuǎn)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從柴草堆中打洞來從后面攻擊屠戶。狼的身體已經(jīng)鉆進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這只狼也被殺死了。他才領(lǐng)悟到前面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引敵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間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皇窃黾有α狭T了。

狼子野心:有個富人出去打獵,偶然得到了兩只小狼仔,(將它們)帶回與家犬混在一起圈養(yǎng)。(兩只狼)漸漸長大了,還是很馴服,主人就忘了它們是狼。一天,主人白天躺在客廳里,聽到群狗嗚嗚地發(fā)出憤怒的聲音,(他)驚醒起來朝四周看看,沒有一個人。(主人)再次就枕準(zhǔn)備睡覺,狗又像先前一樣(吼叫),(他)便假睡來等著(觀察情況)。這兩只狼趁他沒有發(fā)覺,要咬他的喉嚨。狗阻止它們不讓(它們)上前。主人明白了,就殺了狼并取它們的皮,說:“狼子野心,這句話一點也沒有冤枉它們?。 ?/p>

(2023七年級上·安徽六安·競賽)【甲】

《狼》

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yuǎn)。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乙】

《狼施威》

狐笑豬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豬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見得能立功于世?!焙唬骸拔抑ぃ芤卤簧n生,如何言無功?若汝則無功耳。"豬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無功?”羊貿(mào)貿(mào)然來,曰:“汝等不必爭,我能兼二者之長,又當(dāng)如何?"語未竟,狼突如其來,盡撲殺而食之。笑曰:“這一般奴隸性質(zhì)的畜生,動輒言功,只合做我的犧牲也。”

(選自吳妍人《俏皮話》)

29.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字詞

(1)意暇甚()

(2)如何言無功()

(3)蓋以誘敵()

30.下列加點“之"字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我之皮,能衣被蒼生,如何言無功?

B.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C.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無功?

D.盡撲殺而食之。

31.翻譯下面的句子

⑴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

⑵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3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北憩F(xiàn)了狼的狡猾。

B.【乙】文說明的道理是不要總以為自己有一點點能力或功勞就到處炫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應(yīng)謙虛低調(diào)做人。

C.【甲】文最后一段以說明為主,點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諷刺的味道。

D.“暴起"劈”“斷"等動詞表現(xiàn)了屠戶機智勇敢的斗爭精神。

33.蒲松齡的《狼》和吳妍人《狼施威》中狼的形象有何不同?

【答案】29.神情怎么原來是30.D31.(1)你是這么愚蠢的動物,哪能和我相比呢?(2)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圖想要鉆洞進入柴草堆來攻擊屠戶的后面。32.C33.甲文描寫了狼是貪婪狡猾和兇殘,乙文描寫了狼是一個狡詐的終結(jié)者角色。

【解析】29.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為:神情十分悠閑。意,神情。

(2)句意為:怎么能說沒有功勞呢?如何,怎么。

(3)句意為:原來是用這種方法來誘騙敵人。蓋,原來是。

30.本題考查一詞多義。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句意,然后要注意積累詞語的不同用法,最后結(jié)合句意理解詞語的不同用法。

A.結(jié)構(gòu)助詞,的;

B.結(jié)構(gòu)助詞,的;

C.結(jié)構(gòu)助詞,的;

D.它們,代詞;

故選D。

31.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翻譯。注意重點字詞:

(1)汝,你。蠢然,愚蠢的樣子。焉,怎么,哪里。及,比得上。

(2)洞,打洞。意,意圖。隧:通道,這里用作狀語,“從通道”的意思。

32.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本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文章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文章的局部進行恰當(dāng)?shù)姆治?。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xì)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文章的內(nèi)容、主題、結(jié)構(gòu)思路、觀點態(tài)度、句段含義、創(chuàng)作意圖等進行分析概括。

C.有誤,甲文最后一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是對狼進行評價,屬于議論的表達(dá)方式,不是說明。

故選C。

33.本題考查對作品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題關(guān)鍵是了解文章內(nèi)容,找出描寫各種形象的語句與相關(guān)事件,然后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來分析。

甲文由“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可看出狼的貪婪兇殘;由“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和“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可以看出狼的狡詐、貪婪和兇殘。

乙文由“狼突如其來,盡撲殺而食之"看出狼的狡詐兇殘;由“笑曰:‘這一般奴隸性質(zhì)的畜生,動輒言功,只合做我的犧牲也’”可以看出狼是一個終結(jié)者的角色。

【點睛】參考譯文:

《狼》

一個屠戶晚上回家,擔(dān)子里的肉已經(jīng)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途中有兩只狼,緊跟著(他)走了很遠(yuǎn)。

屠戶害怕了,把骨頭投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就停止(跟隨屠戶)了,另一只狼仍然跟從。屠戶再次扔骨頭,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了下來而先前得到骨頭的狼又跟過來了。骨頭已經(jīng)沒有了,而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

屠戶十分害怕,擔(dān)心前后遭受狼的夾擊。他看見田野里有一個大麥場,麥場的主人在麥場里堆積柴柴草,覆蓋成小山一樣。于是屠戶跑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lián)幽闷鸬?。狼不敢上前,瞪眼朝著屠戶?/p>

一會兒,一只狼徑直離開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樣蹲坐在(屠戶)前面。時間長了,(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十分悠閑。屠戶突然跳起,用刀劈砍狼的腦袋,又砍了幾刀殺死了這只狼。屠戶正想離開,轉(zhuǎn)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打算從通道進入來攻擊屠戶的后面。身體已經(jīng)進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也殺死了這只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法來誘騙敵人。

狼也很狡猾,但一會兒兩只都被殺死了,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罷了。

《狼施威》

狐貍笑豬說:“你是這么愚蠢的動物,哪能和我相比呢?"豬說:“你就不必譏笑我了,你也不見得在世上做了什么功勞?!焙傉f:“我的毛皮,能做衣服、被子造福百姓,怎么說我沒有功勞呢?如果是你就沒有功勞了。"豬說:“我的肉,能讓人吃飽肚子,怎么能說沒有功勞呢?”這時一只羊莽莽撞撞地跑過來,說:“你們就不用再爭了,我都有你們兩個的長處,你們覺得呢?"話還沒說完,狼突然來到,將它們?nèi)繗⒘耍缓蟀阉麄內(nèi)汲缘袅耍χf:“這是一幫只適合做奴隸的動物,總是動不動就說自己的功勞,也只能做我的食物罷了!”

(23-24七年級上·廣西崇左·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yuǎn)。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狼》)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①,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一日,主人晝寢廳事,聞群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又如前。乃偽睡以俟②,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③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而取其革。

此事從侄虞惇④言。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更不止于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患耶

(《狼子野心》)

【注釋】①畜(xù):養(yǎng)。②俟(sì):等候。③嚙(niè):咬。④虞惇(dūn):人名。

34.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止有剩骨___止露尻尾

B.意暇甚___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博學(xué)而篤志

D.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35.下面對【甲】文的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在表現(xiàn)狼的狡詐時主要集中在寫兩狼的配合,一明一暗地迷惑屠戶。

B.“懼"“投以骨”“復(fù)投之"等詞語表現(xiàn)了屠戶的害怕心理和僥幸心理。

C.“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現(xiàn)了狼的膽小。

D.“暴起”“劈"“轉(zhuǎn)視”“斷"等動詞表現(xiàn)了屠戶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

36.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2)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

37.閱讀【甲】文,分析狼和屠戶間的對抗是如何變化的

38.【甲】【乙】兩段文字寫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對狼分別持怎樣的態(tài)度

【答案】34.A35.C36.(1)不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2)(這兩只狼)漸漸長大,也很溫馴,(富室主人)竟然忘了它們是狼。37.最初,屠戶害怕,狼占上風(fēng);繼而,雙方相持;最后,屠戶消滅了狼。38.共同點:陰險,狡詐。【甲】譏諷嘲笑狼的狡猾?!疽摇慷谓衣独堑囊靶?,秉性不改。(通過對描寫狼的句子和作者的議論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狼”的共同特征就是“陰險,狡詐";從“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中可以看出作者譏諷嘲笑狼的狡猾;從“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耳"作者揭露狼的野心,秉性不改。)

【解析】34.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都是“只,僅”;

B.神情/打算,意圖;

C.連詞,表轉(zhuǎn)折,但是/連詞,表并列;

D.音節(jié)助詞,無義/它,代詞。

故選A。

35.本題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內(nèi)容。

C.“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現(xiàn)狼很狡猾,故意迷惑屠夫,并非膽小;本項表述不當(dāng);

故選C。

36.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1)徑去:徑直走開;犬:名詞活用為狀語,像狗似;

(2)馴:溫馴;竟:竟然。

37.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

結(jié)合甲文“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可知:一開始,屠戶很害怕,給它們骨頭吃,可這兩頭狼占上風(fēng)。

結(jié)合甲文“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可知:屠夫拿起刀和狼對峙,狼不敢向前,雙方力量相持對峙。

結(jié)合甲文“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可知:屠戶敢于反抗,殺死兩頭狼。

38.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nèi)容。

結(jié)合甲文“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可知:狼非常狡猾奸詐。在作者看來,狼再奸詐狡猾也只是一個笑料而已,在此作者譏諷嘲笑狼的狡猾。

結(jié)合乙文“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耳”“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患耶"可知:這兩頭狼表面上很溫馴,實質(zhì)上想吃主人,他們非常奸詐狡猾。作者認(rèn)為狼的本質(zhì)是改不了的,不要把它們養(yǎng)在身邊,給自己留下禍害。

【點睛】參考譯文:

【甲】

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dān)子里面的肉已經(jīng)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yuǎn)。

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他。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lián)幽闷鹜赖丁芍焕遣桓疑锨?,瞪著眼睛朝著屠夫?/p>

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夫剛想要走,轉(zhuǎn)身看見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鉆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經(jīng)鉆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狼的后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乙】

有個富人偶然得到兩只狼崽,將它們和自家的狗混養(yǎng)在一起,倒也和狗平安相處。(兩只小狼)稍稍長大些,也還是很馴服的,漸漸地(富人)竟然忘記它們是狼。有一天,富人白天在客廳里休息,忽然聽到許多狗“汪汪”地發(fā)出咆哮的吼叫聲,他驚醒一看,周圍一個人也沒有。于是又躺下,快睡著了,狗又像剛才一樣叫。他便假裝睡著來看怎么回事,才發(fā)現(xiàn)原來那兩只狼想等他睡去沒防備時,去咬他喉嚨,忠心的狗便阻止狼,不讓它們向前靠近主人。富人知道后立即把狼殺掉,并把它們的皮扒了。

這件事是我的從侄虞敦說的。狼本性兇惡,實際上沒有誣蔑它們?。〉莾磹罕拘灾徊贿^是隱藏起來罷了,表面對別人好,可暗地里卻懷著不利于別人的想法,這可不僅僅是野心了。野獸(的兇殘本性)不值得多說什么,這個人為什么還要養(yǎng)它,給自己留下禍害呢?

(22-23七年級上·北京豐臺·期末)閱讀【甲】【乙】兩文,完成問題。

【甲】

①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yuǎn)。

②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⑤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選自蒲松齡《聊齋志異》)

【乙】

有兩虎諍①人而斗者,管莊子②將刺之。管與止之曰:“虎者,戾蟲③;人者,甘餌④也。今兩虎諍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也。無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

(選自《戰(zhàn)國策·秦二》)

注:①[諍(zhēng)]同“爭”,爭奪。②[管莊子]和下文的“管與"都是人名。③[戾(lì)蟲]兇殘的動物。④[甘餌]美味的食物。

39.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止有剩骨管與止之曰B.一狼徑去翻來覆去

C.意暇甚意與日去D.蓋以誘敵敵眾我寡

40.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的翻譯和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途中兩狼,綴行甚遠(yuǎn)。

翻譯:路上遇到兩只狼,一直距離遠(yuǎn)遠(yuǎn)地跟著屠戶。

理解:寥寥幾筆勾畫出屠戶所遇到的危急處境,扣人心弦,引出下文的“屠懼”。

B.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翻譯: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可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理解:“骨已盡”,屠戶仍沒甩掉兩只狼,處境更加危急,引出下文的“屠大窘”。

C.有兩虎諍人而斗者,管莊子將刺之。

翻譯:有兩只老虎因為爭奪人的食物而打斗起來,管莊子想要殺死它們。

理解:管莊子發(fā)現(xiàn)兩只兇狠的老虎在爭奪食物,感到危險,于是準(zhǔn)備殺死它們。

41.[甲]文中屠戶與狼的較量中,從最初到最終_____________,展現(xiàn)出人的智慧與力量。

42.[乙]文中管與指出兩虎相爭的結(jié)果,并提出“"的建議,啟示我們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9.D40.B41.懼狼殺狼42.(子)待傷虎而刺之做事要善于把握時機(善動腦筋)

【解析】39.本題考查一詞多義,注意根據(jù)語境確定詞義。

A.同“只”/阻止;

B.離開/表示趨向,來回動;

C.神態(tài)/意志;

D.都是“敵人"的意思;

故選D。

40.

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能力和文章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到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