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東南聯盟2025屆高考全國統(tǒng)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湖北省鄂東南聯盟2025屆高考全國統(tǒng)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湖北省鄂東南聯盟2025屆高考全國統(tǒng)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湖北省鄂東南聯盟2025屆高考全國統(tǒng)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湖北省鄂東南聯盟2025屆高考全國統(tǒng)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鄂東南聯盟2025屆高考全國統(tǒng)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表是不同文獻對唐宋時期江南經濟狀況的記述。據此可以認定的歷史事實是A.長安地區(qū)物資嚴重缺乏 B.江淮已成為全國經濟重心C.揚州成為最富庶的城市 D.江南經濟社會影響力上升2.在努爾哈赤、皇太極統(tǒng)治時期,“中國”、“南朝”等詞都用于對明朝的稱呼。順治時期,“中國”一詞在朝廷政治文書中已指清朝的全部統(tǒng)治區(qū)域。1767年,乾隆皇帝明確規(guī)定:“夫對遠人頌述朝廷,或稱天朝,或稱中國,乃一定之理?!边@反映了這一時期A.滿清統(tǒng)治區(qū)域的日益擴大 B.“中國認同”不斷發(fā)展深化C.中央與地方矛盾有所緩和 D.民族交流消除了民族差異3.下圖是17世紀末有人根據哥白尼等科學家的認識所描繪的宇宙:包括地球在內的當時人們所知的幾顆行星在橢圓的軌道上圍繞著太陽旋轉;地球被仔細的描繪,重點突出了白天、黑夜和季節(jié)隨著地球的旋轉而變化。這表明當時A.人們的科學理性精神增強 B.天主教會的權力受到沖擊C.哥白尼的理論被社會認可 D.地心說理論影響依然巨大4.對20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歷史新變化的解釋中不確切的一項是A.走向共和政體 B.思想解放潮流 C.社會生活變遷 D.國際地位提升5.1913年6月的一期《大公報》專門刊登了一篇題為《粵女學生之怪裝》的文章,稱她們“穿著猩紅襪褲,腳高不掩脛,后拖尾辮,招搖過市”。對此,廣東教育司專門發(fā)出布告,下令整頓,稱“近來一種女子佻撻長襪猩紅,褲不掩脛,此在無知識者為之尚不足責,不謂人格尊貴之女學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由此表明當時A.教育近代化受制于封建倫理綱常B.大眾傳媒影響到政府對教育管理C.服飾文化呈現個性化的特點D.民主共和思想尚未深入人心6.1969年,尼克松在關島發(fā)表談話時指出,美國將繼續(xù)發(fā)揮自己在亞洲的重要作用,同時鼓勵其亞洲盟友自己承擔國內安全和軍事防務的責任。此次談話的背景是A.美國發(fā)生了經濟危機 B.日本軍事力量迅速增強C.中美實現關系正?;?D.蘇聯推行積極進攻戰(zhàn)略7.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體共同發(fā)起的征集“改革開放30周年10大流行語”揭曉,分別是“下海”“下崗再就業(yè)”“農民工”“不管白貓黑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上網”、“①”,“北京奧運”“炒股”、②和“雄起”。其中①和②兩條是對其余8條產生決定性影響和準確的概括,它們應該是A.西部開發(fā)、解放思想 B.入世、市場經濟C.對外開放、大國崛起 D.改革開放、中國特色8.鴉片戰(zhàn)爭后,出于策略需要,領事裁判權這項侵略要求在英國對華總戰(zhàn)略中并未列入首要的解決目標。但清朝官員率先提出主動出讓,目的是想盡快擺脫涉外糾紛的麻煩,于是有了“英國商民如有與內地民人交涉事件,應明定章程,英商由英國辦理,內民由內地懲辦”的條文。這一事件表明清政府A.沒有突破閉關鎖國束縛B.缺乏近代國家主權意識C.對外奉行妥協投降政策D.法律制度建設嚴重滯后9.湯因比曾這樣評價一件史事:“順利地在舊瓶里裝了新酒,還不至于引起舊瓶的爆炸?!辈⒄J為:“這可以說是一種憲法方面的勝利,這種勝利應該當作一種驚人的技藝”。湯因比所評價的是A.美國聯邦共和國的確立B.法國共和制度戰(zhàn)勝君主制度C.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D.近代德國憲法和議會裝飾下的皇帝專制10.有同學做了“民國初年維護共和的斗爭”的學習卡片??ㄆ械蘑佗趹畋毖筌婇y革命黨人刺殺宋教仁1913年,①②1915年,護國運動A.①武昌起義②清帝退位 B.①二次革命②清帝退位C.①武昌起義②復辟帝制 D.①二次革命②復辟帝制11.下表是反映宋代社會經濟的幾則史料。據此可知,宋代A.經濟型作物地位提升 B.種植特色作物成為農業(yè)主導C.農業(yè)生產普遍商品化 D.家庭農業(yè)與手工業(yè)緊密結合12.康熙帝(1662~1722年在位)為維護國家主權、鞏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作出了杰出貢獻。下圖所示斗爭A.推動了問題的順利解決B.與平定“三藩之亂”同時進行C.為打擊噶爾丹分裂勢力創(chuàng)造了條件D.為我國東北邊防帶來了200余年的安定13.陳寅恪先生認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年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逼渌灾拔幕辈话ˋ.文藝娛樂 B.科技創(chuàng)新 C.重文輕武 D.嚴禁外貿14.希臘神話故事里,有一個叫斯芬克斯的怪獸。它有一個謎語,詢問過路的人,謎面是:“早晨用四只腳走路,中午用兩只腳走路,傍晚用三只腳走路?!痹S多人因回答不出來被它吃掉。最終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給出了正確的謎底——“人”。斯芬克斯聽了答案,就大叫了一聲,從懸崖上跳下去摔死了。這一故事體現了古希臘怎樣的哲學思想A.渴望征服自然 B.尊重自然規(guī)律C.強調認識世界的主宰 D.重視對人自身的探討15.貢德·弗蘭克在《白銀資本一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中說:1400年到1800年,中國吸引和吞噬了大約世界生產的白銀貨幣的一半,中國幾乎永遠保持著出口順差。這一認識表明此時的中國A.農耕經濟發(fā)展繁榮 B.生產方式世界領先C.對外貿易高度發(fā)達 D.政治制度優(yōu)勢明顯16.下表反映的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發(fā)達國家經濟發(fā)展概況。表中年平均生產增長率的變化促使各國時期美國英國法國1963年~1973年1.9%3.8%4.6%1974年~1979年-0.1%0.8%2.7%A.加大力度干預經濟 B.擴大工業(yè)生產以減少失業(yè)C.極力穩(wěn)定商品價格 D.重視市場機制的調節(jié)作用17.20世紀50、60年代,蘇聯一方面宣傳亞非拉獨立國家走“非資本主義道路”的理論,另一方面為新興國家提供經濟、軍事援助。此舉旨在A.擴大社會主義運動的影響B(tài).排擠老牌殖民國家的勢力C.與美國的全球戰(zhàn)略相抗衡D.支持民族解放運動的發(fā)展18.一百年前,孫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成為革命黨人奮斗的綱領。以下論述能夠體現民權主義思想的是A.“就算漢人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驅逐韃虜之后,光復我民族的國家”C.“改良社會經濟組織,核定天下地價” D.“滌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復四千年之祖國”19.“21世紀的文化產業(yè)是一個集中代表現代經濟、社會和文化發(fā)展的全球性創(chuàng)新領域。新的國際文化秩序的建立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組,正以文化產業(yè)為中軸線全面展開。”材料觀點反映出A.文化價值差異阻礙全球化B.國際格局逐漸演變C.文化產業(yè)代表全球價值觀D.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20.一位美國人在華盛頓會議后宣稱:“我們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勝利”主要是指A.恢復了“機會均等”的對華原則 B.實現了取代日本獨霸中國的目的C.抑制了日本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qū)的擴張 D.取得了與英國相同的制海權21.19世紀晚期一西方報紙稱“甲午以后,中國有三黨:守舊黨……意在?,F存之局面;中立黨……意在保國以變法;維新黨……意以作亂為自振之機”。文中的中立黨和維新黨分別是指A.頑固派和洋務派 B.洋務派和維新派C.洋務派和革命派 D.維新派和革命派22.1938年國民政府擬定《西南西北工業(yè)建設計劃》,以促進西南西北地區(qū)工礦業(yè)、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同時在農業(yè)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國民政府這些措施A.導致了官僚資本主義的迅速膨脹B.扭轉了東西部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C.為持久抗戰(zhàn)提供一定的經濟保障D.阻礙了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23.有學者認為,西漢建國時,對在滅秦斗爭和楚漢相爭中崛起的軍事首領及六國后裔,不封王難以安撫,因而實行郡國疊加的地方行政制度。該學者意在強調西漢建國時A.分封是維護統(tǒng)治的最佳選擇 B.郡國并行制符合歷史潮流C.郡國并行制有利于政權穩(wěn)定 D.郡縣制不符合當時的國情24.英國哲學家洛克曾言:“不要盲目地跟從權威,不論是知識權威、政治權威還是宗教權威;也不要盲目地跟從傳統(tǒng)和社會習俗。要自己動腦思考,觀察事實,使自己的觀念和行為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下列言論與上述觀點相一致的是A.“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B.“認識錯誤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C.“沉思就是勞動,思考就是行動”D.“理智一經運用,鄙夷就失敗了”25.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聯邦德國逐步建立了以強調經濟效率和注重社會團結為特征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福利國家制度。沿著這一發(fā)展模式,聯邦徳國經濟奇跡般地迅速恢復和發(fā)展,成為西歐經濟的“火車頭”。材料說明聯邦徳國①政府積極推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②強調經濟發(fā)展和社會公平③開始了大規(guī)模私有化浪潮④社會改革與經濟發(fā)展統(tǒng)籌推進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6.下表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鑿的主要水利工程。據此可知名稱時期開鑿時間主持國家邗溝春秋公元前486年吳國西門豹渠戰(zhàn)國公元前421年魏國鴻溝戰(zhàn)國公元前360年魏國都江堰戰(zhàn)國約公元前256年秦國鄭國渠戰(zhàn)國公元前246年秦國A.秦魏在興修水利工程上競爭激烈 B.興修水利工程為秦統(tǒng)一奠定基礎C.當時各國日益重視興修水利工程 D.這時期改造自然的能力大為提升27.“天下之士群趨而奔向之。上意所向,風俗隨之,人才高下、士風之醇漓,率由是出?!辈牧厦枋龅闹贫仁茿.察舉制 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 D.科舉制28.西晉文人傅咸曾作賦贊美一物“夫其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則,體潔性貞。含章蘊藻,實好斯文。取彼之弊,以為此新”。此物A.在《韓非子》中曾有所提及 B.經阿拉伯人傳往歐洲C.是資產階級發(fā)展的必要前提 D.為遠洋航行提供條件29.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我國欲安內攘外,亟宜練兵將,制船炮,備有形之戰(zhàn)以治其標;講求泰西士、農、工、商之學,裕無形之戰(zhàn)以固其本”。該材料最能體現出作者的觀點是A.在政治上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度B.將發(fā)展工商業(yè)與增強軍力相結合C.對西方列強的侵略應采取妥協政策D.主張發(fā)展軍事工業(yè)以維護封建制度30.20世紀50年代初,英國的福利支出為20.74億英鎊,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3.8%;到80年代初時,福利支出685億英鎊,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1.6%。這種變化說明英國A.國內各階層貧富差距縮小 B.失去世界經濟中心地位C.政府對經濟的影響力增強 D.國家財政狀況日益惡化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材料一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創(chuàng)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到1978年主要產品產量是:糧食6095.3億斤,棉花4334萬擔,紗238.2萬噸,布330.9億尺;粗鋼3178萬噸;原煤6.18億噸,原油10405萬噸;鐵路營業(yè)里程5.17萬公里。各類輕重工業(yè)產品的生產能力和交通運輸能力都有顯著增長。1978年,我國基本普及小學教育,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5.5%。在改革開放前夕,中國按人均收入排在世界最貧窮國家之列,而我國的教育發(fā)展卻接近中等發(fā)達國家的水平,人民文化素質顯著提高?!幾岳钗摹缎轮袊母镩_放前打下的堅實基礎》(1)據材料一概括新中國在改革開放前打下了哪些堅實基礎?材料二新中國成立之初,社會保障尚屬空白,黨和政府釆取了一系列保障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發(fā)展的政策。2018年末,全國共有1008萬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520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55萬人享受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yǎng),全年臨時救助1075萬人次。我國的社會保險制度開始逐步健全,建立了以養(yǎng)老保險為重點的各類社會保險開始惠及全體城鄉(xiāng)居民,傳統(tǒng)意義上的勞動保險開始真正轉變?yōu)槠栈菪偷纳鐣kU。據統(tǒng)計,截至2018年末,全國共有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3.3萬個,其中養(yǎng)老服務機構3萬個,兒童服務機構664個;設有社會服務床位782.4萬張,其中養(yǎng)老服務床位746.3萬張,兒童服務床位10.4萬張;建有社區(qū)服務中心2.7萬個、社區(qū)服務站14.5萬個。(2)據材料二分析改革開放后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特點及作用。32.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由于生產技術和社會組織方式發(fā)生了重大變革,使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及相關的文化價值體系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即為文明轉型。例如一萬年前,在人口和資源的壓力下,人類從漁獵采集文明向游牧、農耕文明轉型。標志性的技術突破是青銅器和鐵器的出現。兩千多年前,中國經過春秋戰(zhàn)國五百年的混亂,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轉型。即“鐵質農具+小農經濟+君主官僚體制+儒道法意識形態(tài)”的中國傳統(tǒng)文明終于成型。后來,西方文明出現新的轉型,開始了文藝復興,發(fā)明了蒸汽機,展開了一場人類對自然重大的征服運動……迫使一切民族走向工業(yè)化之路……經過幾百年的內外戰(zhàn)爭,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中心的自由民主政體。——潘岳《可持續(xù)發(fā)展與文明轉型》(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簡述人類由低級文明向高級文明演進過程。分析影響文明轉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材料二人類文明的顯著變化發(fā)生在16世紀以后,對此有人寫道:“在這些世紀里,一個條款的新歐洲正在崛起……工業(yè)革命、法國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統(tǒng)治迅速擴大到全球的強大的民族國家的崛起,都發(fā)生在這些世紀里……安逸自在、心滿意足的中國人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過去。”——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2)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指出16世紀以后人類文明的進程發(fā)生了怎樣的明顯變化?19世紀中期至l9世界末,推動“生機勃勃的新歐洲”“崛起”的政治、經濟因素主要有哪些?(3)19世紀中期至19世紀末,“心滿意足的中國人”由“注視著過去”到“開眼看世界”。歸納這一時期中國人“看世界”的角度或內容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試分析這一時期兩方文明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產生的影響。材料三當前,全人類正共同面臨著的文明轉型,如國沒有新技術的革命性的突破,如果沒有新的全球資源配置體系的革新,人與自然和人與人的矛盾將會迅速激化,人類就有可能越不過這次文明轉型的門檻?!嗽馈犊沙掷m(xù)發(fā)展與文明轉型》(4)進入20世紀末21世紀初,人類文明在政治、經濟方面今天我現了什么新趨勢?談一談我們應該怎樣應對“新的文明轉型”?33.近代以來中國與列強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對條約內容在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認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842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虎門條約》,英國獲得領事裁判權等特權,談判代表耆英等人認為"此系為杜絕釁端,永遠息爭結好起見,兩無偏枯,亦兩無室礙"。1871年,曾國藩"竊思自道光二十二年間與洋人立約議撫,皆因戰(zhàn)守無功,隱忍息……故所定條約,間有未能熟習審處者"。郭嵩燾在擔任駐英大使期間(1876-1878年)提出廢除領事裁判權。1898年,唐才常等人成立公法學會,提出對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條約進行"切實考證",以使利用國際法修改不平等條約。1912年,梁啟超等人成立中國國民外交協會,提出廢棄一切不平等條約、定期裁撤領事裁判權、收回租界等要求。1917年,北京政府宣布"所有以前我國與德、奧兩國訂立之條約,及其他國際條款、國際協議屬于中德、中奧關系者,悉依據國際公法及慣例,一律廢止"。1919年6月,貴州召開國民大會提出"一面通商赴歐和會中國專使,力爭青島、并請取消中日'二十一條密約',及其他不平等條約"。1941年起,中國與美、英等國分別締結了新的平等新約,中國在形式上基本廢除了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和特權。1949年9月,《共同綱領》宣布"對于國民黨所訂的各項條約和協定,重新審查、分別予以承認,或廢除,或修改,或重訂",隨后陸續(xù)清理和肅清了帝國主義在華政治、經濟和宗教文化特權的殘余。——據《20世紀20年代知識界對不平等條約的認知研究》根據材料指出近代以來中國人對不平等條約認知的主要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變化的主要原因。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三則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區(qū)物產豐富和經濟的發(fā)達,說明江南經濟社會影響力上升,故D正確;材料一雖體現了長安有很多南方物品,但不能說明長安物資缺乏,排除A;材料二雖反映了江淮地區(qū)經濟的發(fā)達,但不能說明江淮成為全國經濟重心,排除B;材料三并沒有反映揚州的富庶,而是江南地區(qū)成為京師的物資供應地,排除C。故選D。2、B【解析】

材料反映清朝時期的幾位皇帝對“中國”一詞的不同指代,說明“中國認同”不斷發(fā)展深化,故B正確;材料涉及的是“中國認同”的不斷發(fā)展,與滿清統(tǒng)治區(qū)域的日益擴大、中央與地方矛盾有所緩和無關,故A、C錯誤;D說法絕對化,排除。3、D【解析】

雖然地球繞著太陽轉,但被仔細描繪的還是地球,重點突出地球上日夜季節(jié)的變化,說明地心說的理論還是具有巨大影響,故選D;地心說不符合客觀實際,地心說影響巨大不能說明科學理性精神增強,排除A;材料未涉及天主教會,排除B;雖然有人根據哥白尼的理論繪制宇宙,但并不代表哥白尼的理論被社會認可,排除C。故選D。4、D【解析】

本題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20世紀第二個十年即從1910到1919年。當時我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際地位低下,故D符合題意;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故A不符合題意;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而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猛烈批判封建正統(tǒng)思想,起到思想解放作用,故B不符合題意;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推動社會社會生活大變遷,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5、B【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大公報》報道粵女學生的著裝問題,從而引發(fā)“廣東教育司專門發(fā)出布告,下令整頓”,這體現出大眾傳媒影響到政府對教育管理,故B項正確;材料強調新舊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沒有體現出教育的近代化與封建倫理之間的關系,故A項排除;材料沒有體現出服飾文化的特點,故C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舊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沒有體現出民主共和思想,故D項排除。6、D【解析】

依據材料時間“1969年”并結合冷戰(zhàn)的過程可知,這一時期蘇聯采取積極進攻的戰(zhàn)略,美國試圖利用亞洲的盟友來牽制蘇聯。D正確;美國70年代才發(fā)生經濟滯脹,時間不符,A錯誤;依據所學可知,美國采取該政策的原因是由于美蘇的對抗,日本軍事力量迅速增強不符合材料主旨,B錯誤;中美關系正常化發(fā)生在1972年,C錯誤。故選D。7、D【解析】十大流行語以新穎的形式反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巨變?!跋潞!薄ⅰ跋聧徳倬蜆I(yè)”、“農民工”、“不管白貓黑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上網”,是“改革開放”帶給中國自上而下的全方位巨變?!俺垂伞笔侵袊厣鐣髁x道路上“中國特色”的表現。故選D。8、B【解析】

從材料“領事裁判權……清朝官員率先提出主動出讓”中可以看出,清政府不明白領事裁判權對中國的危害,拱手相讓,這反映了清政府缺乏近代國家主權意識,故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對近代國際關系茫然無知,沒有體現出閉關鎖國政策和對外妥協,故AC項排除;材料沒有體現出清政府法制建設的狀況,故D項排除?!军c睛】“領事裁判權……清朝官員率先提出主動出讓”是關鍵信息。9、C【解析】

材料“順利地在舊瓶里裝了新酒,還不至于引起舊瓶的爆炸……這可以說是一種憲法方面的勝利”反映了英國在君主制的“舊瓶”里裝進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新酒”,促進英國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故C正確;美國聯邦共和國的確立,并沒有君主制的“舊瓶”的歷史,故A錯誤;法國共和制度已經取代了君主制,并不存在“舊瓶里裝新酒”的問題,故B錯誤;近代德國憲法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不符合“一種憲法方面的勝利”,故D錯誤。故選C。10、D【解析】

宋教仁被刺殺后,革命黨人掀起了二次革命,袁世凱在1915年復辟帝制后,革命黨人舉行了護國運動,因此選項D正確;武昌起義時間是在1911年,清帝退位時間是在1912年,選項A、B、C排除。11、A【解析】

“蠶?!薄安琛倍紝儆诮洕魑铮以谝恍┑貐^(qū)成為“歲計”“要務”,這說明經濟型作物的地位提升,故選A;僅根據湖州、嚴州和蜀地的農業(yè)發(fā)展情況不能說明特色經濟作物成為農業(yè)主導,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仍然以糧食作物種植為主,排除B;從材料中湖州“以蠶桑為歲計”,嚴州“唯蠶桑是務”,蜀地“民賣茶資衣食”等信息可看出,宋代農業(yè)生產確有商品化的趨勢,但僅限于部分地區(qū),“普遍”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農業(yè)發(fā)展狀況,無法體現手工業(yè),排除D。12、C【解析】試題分析:該題屬于圖表型材料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康熙一生重大事件的記憶能力。圖中的地理位置涉及到的是抗擊沙俄的斗爭,但沒有帶來200余年的長期安定;時間上在、三藩之后,故C項表述正確。考點:中外歷史人物評說·康熙帝·抗擊沙俄13、D【解析】

嚴禁外貿是屬于經濟方面,且宋代也沒有這一政策,故D項符合題意;ABC都符合文化方面,不符合題意,排除。14、D【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中“早晨用四只腳走路,中午用兩只腳走路,傍晚用三只腳走路?!痹⒁馐侵競€人成長的三個階段:幼年不能獨立行走用四肢,中青年獨立,老年用拐杖攙扶,這則寓言深刻說明了古希臘人對個人成長的關注和思考,所以答案選D,ABC三項與上述題意特征不符。考點:古代希臘、羅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早期人文主義思想【詳解】15、A【解析】

依據材料“中國吸引和吞噬了大約世界生產的白銀貨幣的一半,以平衡中國幾乎永遠保持著出口順差”并結合所學可知,古代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發(fā)達,對外來事物需求小,因此造成材料所述現象。A正確;此時西方國家逐漸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而中國仍處于落后的封建生產方式,B排除;這一時期中國實行海禁政策,對外貿易并不發(fā)達,C排除;此時西方國家向資本主義政治制度過渡,中國仍處于落后的封建制度,D排除。故選A。16、D【解析】

相比20世紀60年代,20世紀70年代西方主要發(fā)達國家經濟增長變得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促使各國采取減少干預、重視市場調節(jié)的政策,D項正確;1970年代西方各國經濟的滯脹表明,擴大工業(yè)生產會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需要國家減少對經濟的干預,AB兩項錯誤;單純穩(wěn)定商品價格并不能解決滯脹問題,C項錯誤。17、C【解析】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20世紀50年代美蘇兩極格局奠定,進入全面冷戰(zhàn)時期,蘇聯意圖拉攏新興獨立國家,擴大反美陣營,爭奪世界霸權,故C項符合題意。A項,蘇聯宣傳亞非拉獨立國家走“非資本主義道路”,但不能說明是宣傳亞非拉獨立國家走社會主義道路,排除。B項,蘇聯為新興國家提供經濟、軍事援助意在抗衡美國,與排斥老牌殖民國家并無關聯,排除。D項,材料未體現蘇聯參與支持亞非拉殖民解放運動,排除。18、A【解析】試題分析:三民主義是孫中山的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包括民族、民權、民生三部分。民權即創(chuàng)立民國,建立資產階級的共和國。因此不管是那個民族為君主,也是要革命推翻的。故選A。BD有反滿統(tǒng)治,建立漢族政權的意思,與材料不符。C說的是平均地權??键c:辛亥革命點評:辛亥革命是考試的重點。與此相關的知識點如辛亥革命的影響等也需要掌握。19、B【解析】據材料中“21世紀的文化產業(yè)是一個集中代表現代經濟、社會和文化發(fā)展的全球性創(chuàng)新領域”說明了文化價值是利于全球化的發(fā)展,故A項排除;結合材料中“全球性創(chuàng)新領域”“正以文化產業(yè)為中軸線全面展開”說明了文化產業(yè)在全球的影響,反映的是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故B項正確;材料中強調的文化價值代表的是創(chuàng)新領域,而不是全球價值,故C項排除;材料中沒有對國際格局進行闡釋,故D項排除。點晴:解答本題需要準確理解“文化價值”與“全球化”之間的關系,抓住材料中文化價值對世界的影響。20、C【解析】

由“華盛頓會議后”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美國人的“勝利”指的是遏制了日本在遠東和太平洋的擴張,故選C項;華盛頓會議后是事實上再次形成了列強集體宰割中國的局面,并不算是美國的偉大勝利,排除A項;B項不符合史實,排除;美國在海軍噸位上取得了與英國相同的地位,并非是取得了相同的制海權,排除D項。21、D【解析】

由題干中“守舊黨……意在保現存之局面”可知守舊黨是頑固勢力,由“中立黨……意在保國以變法”中“變法”的信息可知中立黨是維新派,由“維新黨……意以作亂為自振之機”中“作亂”的信息可知維新黨是革命派,D正確;頑固派反對學習西方,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技術維護清王朝的統(tǒng)治,排除ABC。22、C【解析】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材料中國民政府促進西南西北地區(qū)工礦業(yè)、交通運輸業(yè)、農業(yè)發(fā)展的措施為持久抗戰(zhàn)提供一定的經濟保障,故C正確;材料反映國民政府促進西南西北地區(qū)工礦業(yè)、交通運輸業(yè)、農業(yè)發(fā)展的措施,無法體現官僚資本主義,排除A;B材料無法體現,排除;材料中國民政府的舉措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D錯誤。23、C【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西漢初年推行的郡國并行制主要是為了安撫在立國初期崛起的軍事首領及六國后裔,是出于政權穩(wěn)定的考慮,C正確;事實證明分封制不利于地方統(tǒng)治,A排除;郡國并行制最終威脅了中央政府的穩(wěn)定,不符合歷史潮流,B排除;郡縣制是生產力進步和中央集權發(fā)展的產物,是符合國情的,D排除。故選C。24、D【解析】

D項強調理智的運用,與材料“不要盲目地跟從權威”“要自己動腦思考,觀察事實,使自己的觀念和行為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的描述一致,符合題意;A項體現的是對私有制的維護,與材料對理性的描述不一致,排除;B項強調的是自我救贖的步驟,與材料對理性的描述不一致,排除;材料強調了理智,但未強調行動,排除C項。25、B【解析】

由材料信息“以強調經濟效率和注重社會團結為特征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福利國家制度”可知,此時的聯邦徳國強調經濟發(fā)展和社會公平,注重社會改革與經濟發(fā)展統(tǒng)籌推進,故②④正確;該模式加強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故①③錯誤。由此可知,本題答案為B,ACD錯誤。26、D【解析】

春秋以前沒有大型水利工程,原因在于生產工具的落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由于鐵制工具的廣泛運用,大量開鑿水利工程成為可能,說明這一時期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強,故D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秦魏兩國的競爭,排除A項;材料只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主要水利工程開鑿的史實,不足以論證興修水利工程為秦統(tǒng)一奠定基礎,排除B項;材料中所涉及的只有秦、吳、魏三國,不能反映出各國興修水利情況,排除C項。27、D【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fā)現,在本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D.科舉制”才能起到天下之“士”(讀書人)群趨而奔向之、人才高下、士風之醇漓的良好的社會效果,所以材料描述的制度只可能是科舉制。故選D。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科舉制【詳解】28、B【解析】

從“章蘊藻,實好斯文”可以看出,此物與書寫文章有關,結合所學可知,造紙術在漢代就已經發(fā)明,因此此物是造紙術,造紙術經阿拉伯人傳往歐洲,故B符合題意;《韓非子》是戰(zhàn)國韓非子的作品,不可能提及造紙術,排除A;C表述太絕對,錯誤,排除;北宋末年中國的海船上開始用指南針,12世紀,指南針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指南針不可能被西晉文人贊美,排除D。29、B【解析】材料認為學習西方軍事是形,“講求泰西士、農、工、商之學”是本,故二者結合是最有效辦法,故B正確;材料沒有說明政治體制特點,故A錯誤;妥協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錯誤;軍事工業(yè)只是材料部分信息,故D錯誤。30、C【解析】

英國的福利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由20世紀50年代初的13.8%,增加到了80年代初的21.6%。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種變化說明英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在不斷加大,即政府對經濟的影響力增強,故C正確;材料信息不是說明國內各階層貧富差距縮小,故A錯誤;二戰(zhàn)以后,英國就已失去世界經濟中心地位,故B錯誤;材料主旨未強調國家財政狀況日益惡化,故D錯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創(chuàng)立社會主義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顯著提高人口素質。(2)特點: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健全;社會保障覆蓋范圍不斷擴大;重視對兒童、老人等弱勢群體的保護。作用:促進社會公平,對穩(wěn)定社會局面、保障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窘馕觥?/p>

(1)根據“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創(chuàng)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得出創(chuàng)立社會主義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根據“各類輕重工業(yè)產品的生產能力和交通運輸能力都有顯著增長”得出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根據“我國的教育發(fā)展卻接近中等發(fā)達國家的水平,人民文化素質顯著提高”得出顯著提高人口素質。(2)特點:根據“我國的社會保險制度開始逐步健全”得出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健全;根據“建立了以養(yǎng)老保險為重點的各類社會保險開始惠及全體城鄉(xiāng)居民,傳統(tǒng)意義上的勞動保險開始真正轉變?yōu)槠栈菪偷纳鐣kU”得出社會保障覆蓋范圍不斷擴大;根據“其中養(yǎng)老服務機構3萬個,兒童服務機構664個”得出重視對兒童、老人等弱勢群體的保護。作用:根據所學福利國家制度的作用,可從促進社會公平、穩(wěn)定社會局面、保障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等角度分析回答。32、(1)演進過程:漁獵采集文明到農耕文明,農耕文明到工業(yè)文明。因素:生產力的發(fā)展、科技進步;人類思想認識的進步(或人類思想解放運動的推動)。(2)變化:歐洲日益興起,中國開始落后;工業(yè)文明發(fā)展起來;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世界從彼此隔絕到日益連成一個整體。因素:政治因素: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進行,資產階級代議制的廣泛建立;經濟因素:工業(yè)革命的推動,殖民擴張掠奪大量的財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逐漸形成。(3)變化:由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影響:政治:中國社會性質發(fā)生了變化,階級結構發(fā)生了變化。經濟:中國社會經濟結構變化,中國開始卷入整個世界市場。思想:出現了新思潮和維新變法思想,引進自然科學。生活:衣食住行、生活方式、觀念等變化。(4)新趨勢:政治:多極化趨勢。經濟:經濟區(qū)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應對:加快科技進步與新技術的發(fā)展促進文明的進步;開發(fā)新能源建立新的資源配置體系;改革教育以適應新時期的需要;加大文明的交流與交融,促進和諧發(fā)展等?!窘馕觥?/p>

(1)第一小問“演進過程”,依據材料一“人類從漁獵采集文明向游牧、農耕文明轉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