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電大《學前教育學》考試題庫及答案_第1頁
2024年電大《學前教育學》考試題庫及答案_第2頁
2024年電大《學前教育學》考試題庫及答案_第3頁
2024年電大《學前教育學》考試題庫及答案_第4頁
2024年電大《學前教育學》考試題庫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2020年電大《學前教育學)》考試題庫及答案2020年電大《學前教育學)》考試題庫及答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兒童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各種樣品,如繪畫、紙工、泥工樣品,供兒童觀察,模仿學習,該教師運用了(B)A.示范法B.范例法C.觀察法D.參觀法.在有關鄰居關系的故事中,某教師讓兒童對鄰居王阿姨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分析,問:"王阿姨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感覺?"該教師運用了移情法中的(A)訓練技術。A.認知提示B.情緒追憶C.鞏固深化D.情境表演.教師通過利用良好的班級氣氛,親密的師生關系,有安全感的平等發(fā)展的集體,讓兒童深入其中,從而培養(yǎng)兒童關愛、互助等良好品質,該教師運用了(C)A.直觀形象法B.參觀法C.環(huán)境體驗法D.演示法.幼兒園在某一階段內要達到的教育目標是幼兒園的(B)A.中期目標B.近期目標C.遠期目標D.活動目標.在幼兒園實踐中某些教師認為幼兒進餐、睡眠、午點等是保育,只有上課才是傳授知識,發(fā)展智力的唯一途徑,不注意利用各環(huán)節(jié)的教育價值,這種做法違反了(A)A.發(fā)揮一日生活的整體功能原則B.重視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原則C.尊重兒童原則D.實踐性原則.為托兒所嬰兒選擇玩具和游戲材料的注意事項,正確的描述是(C)A.嬰兒玩具應高檔化B.廢舊材料如空紙盒、碎花布等不適合作為托兒所嬰兒游戲材料C.應根據嬰兒年齡特點選擇玩具D.給嬰兒選擇的玩具越小越好.對待3歲前嬰兒"口吃"現象(A)A.這是學話初期常見的正?,F象不必緊張B.應強迫孩子再說一遍C.應反復練習加以矯正D.應進行心理治療.目前,我國幼兒園辦園形式更加靈活,提供節(jié)假日臨時收托孩子服務,早晚接送孩子服務,根據家長需要安排教師上下班時間等,主要是為了(D)A.幼兒園創(chuàng)收B.補償教育C.增加幼兒園知名度D.服務社會.對于入園初期適應困難的孩子,幼兒園教師可以(B)A.要求幼兒嚴守幼兒園一日生活制度,按時入園離園B.允許他們上半天,如中午午飯后由家長接回,再逐漸延長在園時間C.多批評愛哭鬧的孩子D.通知家長接回孩子.兒童身高和體重增長最為迅速的時期是(A)A.出生的第一年B.3-4歲C.5-6歲D.6-10歲."玉不琢,不成器"說的是(C)對心理發(fā)展的作用A.遺傳因素8.自然環(huán)境C.社會環(huán)境和教育D.生理成熟.盧梭教育理論體系中一個最基本的思想是(A)A.把兒童當作兒童來看待,把兒童看作教育中的一個積極因素B.提出了"社會本位論"的兒童觀C.提出了"白板說"D.為兒童擬定了百科全書式的啟蒙教育大綱.皮亞杰把兒童心理發(fā)展過程劃分為四個階段,按順序依次是(C)A.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思維階段、形式運算思維階段、具體運算思維階段B.感知運動階段、具體運算思維階段、前運算思維階段、形式運算思維階段C.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思維階段、具體運算思維階段、形式運算思維階段D.感知運動階段、具體運算思維階段、形式運算思維階段、前運算思維階段."兒童中心論"的倡導者是(B)A.蒙臺梭利B.杜威C.維果斯基D.加德納.創(chuàng)辦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被世人譽為"幼兒教育之父"的人是(B)A.裴斯泰洛齊B.福祿培爾C.盧梭D.洛克.認為清末民初中國幼教機構存在三大弊?。?外國病"、"花錢病"、"富貴病",提出幼兒教育應面向大眾的教育家是(A)A.陶行知B.陳鶴琴C.張雪門D.張宗麟.我國幼兒園中主要負責幼兒的衛(wèi)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員稱為(B)A.教師B.保育員C.阿姨D.保姆.關于社區(qū)教育的特點,錯誤的說法是(D)A.是地方與民眾辦教育的一種新的教育管理制度B.適應社區(qū)需要,服務社區(qū)C.社區(qū)教育形式多樣D.社區(qū)教育面向該社區(qū)內的青少年及兒童.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把學前教育的根本目標定位于(B)A.兒童平均發(fā)展B.兒童全面和諧發(fā)展C.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D.兒童智力的開發(fā).幼兒的完整學習的概念是建立在(D)基礎上的。A.蒙臺梭利教學法B.皮亞杰認知結構主義C.戈爾曼的情感智力理論D.加德納的多元智力觀.個體社會化是(C)A.在成長過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的B.由遺傳素質決定的C.同外界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進行的D.在社會而不是家庭中進行的.有關教育的描述,錯誤的是(A)A.動物界中諸如老貓教幼仔捉老鼠,老鴨教小鴨游水等也是教育B.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社會性活動C.學校教育與其他教育活動相比較,具有可控性強等特點D.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和教育物資.學前階段美的啟蒙重在培養(yǎng)兒童(B)A.美學的知識B.發(fā)現美、欣賞美的能力C.表現美的技能D.審美動機.學前教育的基本活動是(B)A.上課B.游戲C.作業(yè)D.戶外活動.《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規(guī)定,寄宿制幼兒園每日戶外活動時間不得少于(C)A.1小時B.2小時C.3小時D.3.5小時名詞解釋:.智力:兒童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征。它主要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思維力、想像力等方面,其中思維能力是整個智力發(fā)展的核心部分。.結構游戲結構游戲是兒童利用各種不同的結構材料,經過手的創(chuàng)造來反映周圍現實生活的游戲。積木、積塑、金屬材料、竹制材料和黏土、紙漿等都是兒童結構游戲的絕佳材料。.自然后果懲罰法不是人為的懲罰,而是通過事物自身的后果讓兒童受到相應的處罰,使兒童從中體驗到自身錯誤所帶來的不良后果,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活動目標某次教育活動需要達成的目標。在一節(jié)課或一次活動中教師可能會提出這些目標,如要求幼兒掌握某一事物的名稱、特征,學會使用某一種工具或學會觀察和比較的方法等。這個層次的目標通常通過教師的活動計劃或教案來體現。.幼兒園的保育工作答:幼兒園的保育工作是幼兒園教育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它是指成人為學前幼兒提供生存、發(fā)展所必須的環(huán)境和物質條件,同時給予精心的照顧和保護,以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逐步增進他們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對個體發(fā)展如何起主導作用?答:首先,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培養(yǎng)人的活動,教育目的體現了培養(yǎng)人的方向,也就是個體發(fā)展的方向。其次,教育,尤其是學校的教育,由受過專門訓練的教師負責,給予個體發(fā)展更科學、更系統(tǒng)、更全面、更深刻的影響。第三,得力的教育為個體能動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主客觀條件,如在教育活動中處理好主客觀的關系及師生間的關系,使之有利于提高個體主動積極地參與各種教育活動,并在教育活動中充分滿足人體特征的發(fā)展、個體潛能的充分發(fā)揮,以及個體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第四,教育的主導作用更表現在促進個體的社會化。從生命開始的“自然人”,經過教育過程成長為“社會人”,完成個體社會化過程,使個體積極地、能動地適應社會、參與社會和改造社會。.陶行知主張要解放兒童,其主要內容是什么?答:陶行知在了解兒童身心特點的基礎上,要解決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他主張“六解放”:(1)解放兒童的頭腦;(2)解放兒童的雙手;(3)解放兒童的眼睛;(4)解放兒童的嘴;(5)解放兒童的空間;(6)解放兒童的時間。.發(fā)展適宜性課程應有哪些特點?答:發(fā)展適宜性課程的特點是:發(fā)展適宜性課程應該是能夠考慮同一組兒童不同年齡和不同個體的不同需要、興趣和發(fā)展水平,而為其提供相應的教育目標、內容和活動。(1)發(fā)展適宜性課程應該是綜合性的;(2)發(fā)展適宜性課程建立在教師對兒童充分觀察和了解的基礎上;(3)發(fā)展適宜性課程是一個互動學習的過程;(4)發(fā)展適宜性課程應該是具體的、真實的,與兒童日常生活關聯的。.幼兒出現入園適應不良的原因是什么?答:幼兒之所以出現入園不適應的現象,其主要原因為:⑴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2)家庭的因素;(3)幼兒自身個性與以往經驗。.托幼園所與家庭的差異體現在幾方面?答:托幼園所與家庭的差異主要體現在:⑴目的性和計劃性;(2)教育對象;(3)教育者與教育對象的關系。.如何正確理解學前教育目標?答:(1)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是全球學前教育目標的發(fā)展趨勢:a)體育目標;b)智育目標;c)德育目標;d)美育目標。上述四個方面構成了學前兒童全面素質的提高,體現了我國學前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規(guī)格和發(fā)展方向。(2)正確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a)處理好體育和其他各育之間的關系;b)處理好智育和德育之間關系;c)處理好知識和智力的關系;d)處理好全面發(fā)展和因材施教之間的關系。.試述如何創(chuàng)造良好的育兒環(huán)境?答:良好的家庭育兒環(huán)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⑴和諧的生活氣氛:a)家庭成員互敬、互愛、坦誠、和藹;b)文明行為、文明語言;c)生活內容豐富、高尚、多彩。(2)整潔優(yōu)美、時有變化的環(huán)境布置;(3)安全的、無危險隱患的環(huán)境;(4)屬于兒童的天地。結合實例分析我國的人口狀況給學前教育提出了哪些挑戰(zhàn)?答:我國人口現狀是:⑴現狀:人口基數大,年增加壁多,與一些發(fā)達國家比,入口年齡構成相對年齡,但正由年輕型向成年型轉化。我國農村人口比重大;人口地域分布不均;人口素質較差,如遺傳病、新生兒畸型、低智兒發(fā)病率為世界之最;人口文化素質偏低,文盲、半文盲比例大,受中等以上教育的人所占比例小,等等。(2)趨勢:21世紀人口將平穩(wěn)增長;人口城鎮(zhèn)化速度加快;入口老齡化速度加快;獨生子女數量不斷增加。(3)人口狀況對學前教育的影響:人口增長快,將給學前教育的發(fā)展帶來很多困難;人口分布不均將影響學前教育的均衡發(fā)展;農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則使學前教育難以普及,更難以深入偏遠山區(qū);而人口素質差,受教育程度低,則會加重教育的擔;另外,我國將來的獨生子女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將對學前教育產生許多特殊影響。環(huán)境決定論:答:強調后天影響對發(fā)展的作用,兒童發(fā)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否認了遺傳在發(fā)展中的作用。發(fā)展:答:指在個體成長過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規(guī)律地進行的量變和質變的過程。獨立自主原則:答:指在學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兒童的主體性、獨立性,讓兒童憑借自己的經驗和能力主動進行各種活動,杜絕包辦代替。游戲化方法:答:是學前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對兒童用游戲的方法進行教育。包括游戲活動教育化和教育活動游戲化。.簡述皮亞杰兒童教育的基本原則。答:(1)教育要符合兒童心理發(fā)展階段,符合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水平,避免兒童教育成人化的傾向;2)發(fā)展兒童的主動性;(3)強調兒童的實際活動;(4)重視兒童的社會交往。.簡述學前班的教育要領。答:(1)以游戲活動為主,在豐富多采的活動中促進幼兒的發(fā)展;(2)根據農村幼兒衛(wèi)生習慣差、社會適應能力弱的特點,抓好生活常規(guī)的培養(yǎng)和文明禮貌的教育;3根據農村幼兒知識面窄、語言表達能力差等認知能力發(fā)展的特點,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讀寫算等能力,為入小學打下基礎;4充分利用大自然對幼兒進行教育;5正確評價學前班的教育質量。.運用環(huán)境體驗法應注意的事項是什么?答:(1)所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要富有兒童情趣,不宜成人化;(2)為兒童提供熟悉的利于開展想像與擬人化交往的環(huán)境;(3)注意環(huán)境的可體驗性、可參與性和可操作性;(4)可在局部環(huán)境中提供不太完善、不太平衡的環(huán)境讓兒童去體驗環(huán)境中不盡完善的一面;(5)隨時根據教育目標和兒童發(fā)展的需要凋整環(huán)境布置;(6)教師、家庭及其他工作人員要注意精神環(huán)境的一致性和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學前教育以活動為主導,請你談談活動性原則實施的具體要求。答:(1)提供活動機會和環(huán)境;(2)鼓勵兒童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3)活動是多樣的;(4)活動不是裝飾品。.試述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yè)素質。答:(1)愛心。愛心是教育幼兒的前提。(2)觀察力。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每位教師都要將自己的眼睛訓練得如同鷹般的敏銳,能觀察到幼兒最細微的動作,能探知到幼兒最殷切的需要。(3)溝通能力。溝通是指人際之間信息的給予和接受。幼兒教師的溝通對象不僅包括與幼兒之間的溝通,也包含與家長的溝通,與其他教師之間的溝通等。溝通能力是教師的基本功。(4)組織教育活動的能力;(5)科研能力;(6)寫作能力;(7)自學能力;(8)以外事故的急救和處理能力(每一個要點適當展開說明)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上曾風行"零歲方案"、"神童方案"。一些"望子成龍"的家長,強行給自己的子女進行盲目的早期定向培養(yǎng)。有的父母在孩子未出生時就買好了鋼琴,企圖把寶寶培養(yǎng)成為鋼琴家,有的家長在孩子一兩歲時就強行要他背古詩、練書畫等等。一些幼兒園迫于家長的壓力或經濟利益的驅動,辦起了各式各樣的興趣班、特長班??偟膩碚f,表現為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yǎng);重智力培養(yǎng),輕人格因素培養(yǎng)等錯誤傾向。請你分析這種現象存在的原因,并談談如何處理好全面發(fā)展與因材施教的關系。答:原因:(1)長期文化傳統(tǒng)的影響(2)家長的功利需要(3)應試教育的壓力處理好全面發(fā)展與因材施教的關系應注意: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是我國的教育方針所規(guī)定的,但是對幼兒實施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并不等于對全體兒童進行同一標準的教育。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具有年齡階段性和個別差異性。因此要根據兒童個人潛能和特性在體、智、德、美等方面有所側重地全面發(fā)展,也就是在“面面俱到”中做到重點突出,因人而異,因材而就地“全面發(fā)展”。全面發(fā)展的最終結果就是個人潛能和社會價值的充分展現,這也是全面發(fā)展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幼兒常規(guī)答:即幼兒的行為常規(guī)。具體來說就是教師將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順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為規(guī)范,讓幼兒經常固定地執(zhí)行,從而形成良好的習慣。幼兒園環(huán)境答:從廣義上講,幼兒園環(huán)境指影響幼兒教育的一切外部條件,它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家庭、社會、自然等幼兒園外的大環(huán)境,也包括幼兒園內的小環(huán)境。狹義而言,它主要指幼兒園內一切影響幼兒發(fā)展的因素,包括幼兒生活、學習和游戲的全部空間。完整兒童答:指兒童的社會、情感、身體、智力和道德的發(fā)展之間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不能片面追求幼兒的特長和技能。移情法答:強調認知一情緒系統(tǒng)的交互作用,綜合運用認知提示、情感換位、鞏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技術,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地展開兒童認知和行為的教育。特別針對兒童期特有的自我中心化思維,能明顯提高兒童的移情能力和認知水平,提高其社會認知水平和促進親社會行為的養(yǎng)成。簡述提倡保教結合的必要性。答:(1)學前兒童身體發(fā)展與心理發(fā)展是緊密結合的;(2)保育有了新的內涵?,F代人對健康有了新的理解。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下的定義是: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且應包括體格、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發(fā)展。隨之現代保育不僅包括對孩子身體的照顧,也包括了對孩子心理能力的保護和培養(yǎng);(3)保教結合是世界學前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家長應如何布置家庭環(huán)境,使其利于孩子的成長?答:(1)整潔是指擺放有秩序;(2)家庭環(huán)境裝飾和布置應幽雅大方;(3)時有變化的環(huán)境。簡述我國學前教育面臨的社會發(fā)展需求。答:(1)培養(yǎng)全面素質;(2)重視培養(yǎng)競爭意識、競爭道德、競爭能力;(3)重視培養(yǎng)幼兒開闊的眼界、寬廣的胸懷、開放性的思維習慣;(4)重視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試述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條件。答:達成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做法是:(1)消除幼兒對教師的恐懼;(2)讓幼兒學會如何尊重他人;(3)與兒童共同制定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準則。.試舉例說明如何促進大班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答:促進大班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應注意:(1)引導大班幼兒集體責任感的發(fā)展;(2)引導大班幼兒解決問題能力的發(fā)展:教幼兒正確對待挫折和困難;當孩子遇到困難和失敗時多肯定和鼓勵孩子;教會幼兒正確處理生活中的矛盾;教會幼兒正確對待成功和失敗的態(tài)度。某幼兒園中班幼兒角色游戲“娃娃家”的活動內容很簡單,老是買菜燒飯,假如你是該班的當班老師,你將如何指導角色游戲,豐富游戲的情節(jié)內容。答:教師指導角色游戲應注意:(1)豐富兒童的知識經驗;開闊眼界是發(fā)展角色游戲的基礎。兒童的生活內容越豐富,知識越多,游戲的主題和內容也就越新穎充實。該案例中兒童娃娃家游戲的情節(jié)簡單,教師應利用多種途徑來豐富兒童的知識經驗;(2)尊重兒童的意愿;(3)在游戲中善于觀察兒童的表現,進行個別教育;(4)根據兒童游戲的情況,參與到游戲中,促進兒童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直觀形象法答: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即教師采用直觀教具或各種電化教育手段等,組織兒童開展觀察、欣賞、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動,以達到預定的教育教學目的的方法。.最近發(fā)展區(qū)答: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的概念,認為兒童的發(fā)展有兩個階段,一個是兒童現有的發(fā)展水平,下一個階段是兒童只有在成人的幫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在這兩個階段之間就是兒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兒童觀答:兒童觀是人們對于兒童的根本看法和態(tài)度。主要涉及到兒童的地位和權利,兒童期的意義,兒童的特點和能力,兒童生長發(fā)展的特點和原因等問題。.創(chuàng)造性游戲答:是學前兒童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它包含有角色游戲、結構游戲和表演游戲等。.綜合性原則答:是學前教育基本原則之一,指在課程設計和教育活動時,必須以兒童身心的均衡發(fā)展為最高目的,圍繞某一主題或方面,以兒童的直接經驗和實際生活為基礎,配合其能力、興趣和需要,盡量在課程和活動中促進兒童多層次、多角度的、多學科的發(fā)展。.簡述家庭中如何創(chuàng)設屬于兒童的天地。答:(1)放置基本設備;(2)放置兒童玩具;(3)由兒童自己布置,自己管理;(4)兒童天地中的物品與兒童活動連接。.簡述托兒所、幼兒園與家庭相互配合的原則。答:(1)尊重家長和他們正確的育兒方式;(2)注重教師與家長及家長之間的相互作用;(3)開拓家長工作的廣度和深度。.簡述幼兒教師勞動的特點。答:(1)純真美好;(2)教育效果的長期性;(3)幼兒教師的勞動是精神生產;(4)幼兒教師具備多重角色。.簡述現代教育的特征。答:(1)教育的發(fā)展急劇增長;(2)教育體制和結構的顯著變化;(3)教育的內涵擴大;(4)教育作用愈加重要;(5)教育的不平等依然存在。.試述學前班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及危害。答:原因:(1)迎合了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2)師資力量薄弱(3)辦學條件差危害:(1)影響幼兒身體的正常發(fā)育(2)制約幼兒智力的發(fā)展(3)壓制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4)不利于幼兒入學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結合實例說明游戲對兒童發(fā)展的重要作用。答:(1)游戲促進兒童的認知發(fā)展;(2)游戲促進兒童的社會性發(fā)展;(3)游戲有利于兒童情緒的發(fā)展;(4)游戲有助于兒童身體的鍛煉和成長。.從廣義的教育看,受教育者包括(D)A.中小學、幼兒園及高校在校學生B.中小學、幼兒園、在校學生及高校全日制函授學生C.普通教育及職業(yè)教育學生D.凡是在教育活動中承擔學習的責任,接受教育的人.人的社會化的過程是從(A)A.出生后開始的B.2歲開始的C.3歲開始的口.入小學以后開始的.關于我國托兒所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A.以集體教育為主B.具有社會福利性C.具有保教性D.是3歲前兒童的保教機構.適合初生?2、3個月嬰兒的玩具有(D)A.娃娃、小碗B.積木、拼圖C.不倒翁、撥浪鼓D.搖籃上掛一些色彩鮮明的小球,提供聽的材料(音樂或小鈴).嬰兒的喂養(yǎng)過程應注意(C)A.應過量喂養(yǎng),使嬰兒肥胖B.0?6個月的嬰兒人工喂養(yǎng)優(yōu)于母乳喂養(yǎng)C.喂養(yǎng)過程是建立親子關系和依戀關系的重要時機D.無論人工喂養(yǎng)、母乳喂養(yǎng)方式,科學喂養(yǎng)能促進嬰兒生長發(fā)育,而與心理發(fā)展無關.嬰兒的認識過程以(A)為主。A.感知覺B.記憶C.想像D.思維.嬰兒期發(fā)展語言的主要任務是發(fā)展(C)A.獨白語言B.書面語言C.口頭語言D.連貫語言.目前我國幼兒園家長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是(B)A.咨詢活動B.家長開放日活動C.家長委員會D.書面聯系.幼兒教師是生活中的媽媽,學習中的老師,游戲中的伙伴。體現了幼兒教師勞動的(D)特點。A.純真美好B.教育效果的長期性C.幼兒教師的勞動是精神生產D.多重角色.社區(qū)教育起源于(C)A.美國B.瑞典C.丹麥D.澳大利亞.某中班一次美術活動"畫熊貓",教師制定的目標之一是:讓幼兒掌握畫圓和橢圓的技能。這一目標屬于幼兒園的(C)A.中期目標B.近期目標C.活動目標D.遠期目標.我國幼兒園的年齡對象是(A)A.3?6歲B.2?6歲C.4?6歲D.3?7歲.幼兒園教育的基本任務是(A)A.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fā)展B.開發(fā)智力C.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D.發(fā)展幼兒情商.智力游戲、體育游戲和音樂游戲是(A)A.創(chuàng)造性游戲B.有規(guī)則游戲C.表演游戲D.個人游戲.教師引導兒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觀事物,豐富感性知識,擴大眼界,鍛煉感知覺,該教師運用了(B)A.觀察法B.演示法C.示范法D.范例法.某獨生子女家庭在教育孩子時,經常出現:爸爸打,媽媽護,爺爺奶奶打掩護現象。這種做法主要違反了(A)育兒守則。A.做好榜樣B.理智的愛C.步調一致D.規(guī)矩明確.學前教育目標即(C)A.教育目的B.學前教育方針C.學前教育政策D.教育目的在學前兒童階段的具體化.維果斯基提出了(D)A.情感智力理論B.認知結構主義理論C.兒童中心說D."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20世紀30年代,我國幼教界有"南陳北張"之稱,即指南京有陳鶴琴,北京有(D)A.張漢良B.張之洞C.張宗麟D.張雪門.在教育史上,提倡愛的教育和實施愛的教育典范的人是(D)A.福祿培爾B.裴斯泰洛齊C.洛克D.皮亞杰.關于盧梭教育思想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A.提出了行動教育研究B.強調幼兒教育應當遵循自然的原則C.認為教育要適合兒童天性的發(fā)展,保持兒童的天性D.提倡"自然后果法”.關于學前兒童的教育,夸美紐斯(B)A.第一個承認游戲的教育價值B.擬定了百科全書式的啟蒙教育大綱C.強調母親的教育作用D.認為教學即生活.兒童恒牙替換乳牙大致年齡為(B)A.3?5歲B.6、7?12、13歲C.12、13?15歲D.15?16歲.”給我一打健全的兒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變,或者使他們成為醫(yī)生、律師……或者使他們成為乞丐和盜賊……”這種片面的觀點突出強調的是(C)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作用。A.遺傳因素B.生理成熟C.環(huán)境和教育D.先天因素.3歲以后,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是(B)A.直覺行動性B.具體形象思維C.抽象邏輯思維D.形式運算思維.行動操練法答:是學前教育方法之一,指組織兒童反復練習一定的動作或活動方式,從而鞏固其知識經驗形成簡單技能和行為習慣。.結構游戲答:兒童利用各種不同的結構材料,經過手的創(chuàng)造來反映周圍現實生活的游戲。.恩物答:是福祿貝爾為兒童設計的一系列活動玩具材料,是根據自然界的法則、性質、形狀等用簡易明白的物體制成的,作為人類了解自然、認識自然的初步訓練。.兒童的發(fā)展答:指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規(guī)律地進行的量變和質變的過程。.社會本位的兒童觀答:在古代,人們之所以重視兒童,是因為兒童是氏族、社會或國家的財富,是家族傳承和繁衍的工具,是未來的勞動力和兵源。兒童并不是作為獨立的個體、社會群體的正式成員受到尊重,他們不過是父母的隸屬物,沒有任何權利甚至連最根本的生存權都得不到保障。.簡述現代教育發(fā)展趨勢。答:(1)全民教育是教育發(fā)展的方向;(2)提倡終身教育;(3)倡導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現代化。.簡述幼兒教師應具備的專業(yè)素質。答:幼兒教師應具備的專業(yè)素質是:(1)愛心。愛心是教育幼兒的前提。(2)觀察力。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每位教師都要將自己的眼睛訓練得如同鷹般的敏銳,能觀察到幼兒最細微的動作,能探知到幼兒最殷切的需要。(3)溝通能力。溝通是指人際之間信息的給予和接受。幼兒教師的溝通對象不僅包括與幼兒之間的溝通,也包含與家長的溝通,與其他教師之間的溝通等。溝通能力是教師的基本功。(4)組織教育活動的能力;(5)科研能力;(6)寫作能力;(7)自學能力;(8)以外事故的急救和處理能力。.簡述學前兒童游戲的特點。答:游戲的特點是:(1)游戲是自發(fā)的,自愿的;(2)游戲是自由自在的;(3)游戲是愉快的;(4)游戲是充滿幻想和創(chuàng)造的。.簡述學前教育的基本原則。答:獨立自主性原則;發(fā)展適宜性原則;保教結合原則;綜合性原則;啟蒙性原則;活動性原則。.聯系幼兒園實際談談如何做好小班幼兒入園教育工作。答:幼兒園做好幼兒入園工作應注意:(1)進行家訪,了解、熟悉幼兒的基本情況,并使幼兒與教師之間建立初步的聯系;(2)發(fā)放調查問卷,了解新入園幼兒的情況及家長的需求;(3)召開家長會,與家長溝通,求得家長的密切配合;(4)參觀幼兒園,引起幼兒對幼兒園的興趣和往;(5)把握好幼兒入園的第一個月;(6)分批接收幼兒入園;(7)重點幫助有困難的孩子。.聯系目前幼兒園實際,談談我國現代學前教育觀的主要內容。答:我國現代學前教育觀應明確的觀點:(1)兒童是學前教育的主體;(2)因人而異地對兒童實施體、智、德、美、勞等全面發(fā)展的教育;(3)學前教育的內容和方法要符合“發(fā)展適宜性”要求;(4)游戲是幼兒期的主導活動和教育活動中的主導形式;(5)家園配合,協同發(fā)展;(分析說明略)。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關系是 (B)A.受教育者是消極被動任教育者擺布的人B教育者起主導作用,受教育者是主體C.受教育者是教育過程的中心,教育者只是旁觀者D.教育者相對受教育者而言處于受控者、接受者的地位。2.文化水平對教育的直接影響表現為 (B)A.文化發(fā)達促進生產力發(fā)展增加教育的物質來源增進人口受教育水平B.教師文化水平教育水平學生文化水平受教育水平家長文化水平下一代C.家長文化水平學生文化水平 教育水平下一代D.教育水平教育文化水平受教育水平學生文化水平家長文化水平下一代3.皮亞杰把兒童智力的發(fā)展劃分為四個階段,它們依次是(B)A.前運算階段、感覺運動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B.感覺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C.感覺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D.前運算階段、感覺運動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4.世界上第一個承認游戲的教育價值,有系統(tǒng)地把游戲列入教育過程的教育家是 (D)A?裴斯泰洛齊B.盧梭 C.夸美紐斯 D.福祿倍爾5,學前教育目標的核心應是(B)A.社會發(fā)展 B.兒童發(fā)展 C.學科發(fā)展 D.經濟發(fā)展6.寄宿制幼兒園幼兒每日戶外活動時間不得少于(A)人.三小時B.四小時C.五小時 D.六小時7.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是指 (D)A.主題教學不應考慮教學內容的綜合性B.分科教學不應考慮教學內容的綜合性C.只有綜合教學才考慮教學內容的綜合性D.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應考慮教學內容的綜合性8.最益于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是 (B)A.角色扮演法 B.行動操練法C.發(fā)泄法 D.表揚鼓勵法9.由父母和子女構成的家庭結構屬于(A)A.核心家庭 B.聯合家庭C.擴大的家庭 D.不完整的核心家庭10.3歲前嬰兒一般不能進行哪種游戲?(B)A.獨自游戲 B.合作游戲C.平行游戲 D.動作游戲11.幼兒園教育的任務是 (D)A.為兒童將來的職業(yè)做準備B.培養(yǎng)兒童成為專家C培養(yǎng)特長兒童D.培養(yǎng)完整兒童12.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家長把幼兒送入學前班的最主要目的是(D)A.為了孩子的全面發(fā)展B.為了孩子能學到知識。為了孩子能更守規(guī)矩D.為了孩子能更好地上一年級13.與托幼園所相比,家庭教育的特點是(C)A.目的性B.組織性C.隨意性D.計劃性14.教師與幼兒溝通時,不正確的做法是 (B)A.注意傾聽B.言語專業(yè)化C注意蹲下去與孩子平等對話D.用點頭、撫摸鼓勵幼兒15,不屬于草原流動幼兒園特色的是 (D)A.流動性 B.集中性C.開放性 D.封閉性1.人的個體社會化答:人體適應社會的要求,在與社會交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學習與內化而形成社會所期待的及其應承擔的角色,并相應地發(fā)展自己的個性的過程。2.我國的學前教育目標答:我國學前教育的目標在《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得以完整表述,即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fā)展。3.活動性原則答: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學”,實際來自于蘇聯心理學家的“活動主導論’’和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fā)展理論。兒童是在活動中建構他們的認知結構的,從而發(fā)展他們的智力和社會行為,而活動就是兒童這一主體與外界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分離焦慮答:“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也就是說幼兒最初離開親人、家庭、對新環(huán)境會產生不適應的現象。.家長參與答:家長通過不同的形式,參與幼兒園的一些教育教學活動,協助教師的工作,以豐富幼兒的學習經驗,達到家庭與幼兒園的相互配合和協調一致。.布龍芬?布蘭納關于兒童發(fā)展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學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答:布龍芬?布蘭納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學理論”認為,兒童自出生后就在社會中生活,周圍環(huán)境、家庭及照管兒童的成人等各“社會生態(tài)系統(tǒng)”對兒童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兒童是在與周圍各層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生直接或間接的交互作用過程中得到發(fā)展的。.如何樹立正確的游戲觀?答:應樹立正確的游戲教育觀:(1)游戲是兒童的正當權利;(2)愛玩、會玩是評價嬰幼兒發(fā)展的標準之一;(3)游戲是嬰幼兒最自然、最有效的學習。.運用游戲化方法應注意哪些事項?答:運用游戲化方法應注意的事項有:(1)采用游戲化方法要注意“發(fā)展適宜性”原則;(2)明確游戲規(guī)則;(3)教師應掌握指導游戲的技能;(4)創(chuàng)設游戲角。.應如何為嬰兒創(chuàng)造舒適的睡眠環(huán)境?答:為嬰兒創(chuàng)造舒適的睡眠環(huán)境應做到:(1)睡床衛(wèi)生、舒適和安全;(2)空氣流通、室溫適宜;(3)寧靜溫馨的睡眠氣氛。5.草原流動幼兒園的特色是什么?答:草原流動幼兒園(游戲點)的特色主要有:(1)季節(jié)性和流動性;(2)混合年齡;(3)教育孩子和培訓家長同步進行;(4)體現牧區(qū)特有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1.論述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fā)展理論對學前教育的啟示。答: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對學前教育的啟示為:(1)強調活動的重要性;(2)強調興趣和需要的重要性;(3)發(fā)現式教學方法;(4)強調智力發(fā)展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建構過程;(5)教育要符合兒童心理發(fā)展階段,符合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水平,避免兒童教育成人化的傾向;(6)發(fā)展兒童的主動性;(7)強調兒童的實際活動;(8)重視兒童的社會交往。2.論述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七大原則。答: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七大原則是:(1)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和諧發(fā)展;(2)尊重兒童,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3)重視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4)發(fā)揮一日生活的整體功能;(5)創(chuàng)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huán)境;(6)以游戲為基本活動;(7)充分利用兒童、家庭和社會的教育資源。從切身體會談談家庭因素與家庭教育的關系。答:家庭因素與家庭教育的關系有:(1)家長職業(yè)和文化程度與家庭教育;(2)家庭文化與家庭教育;(3)家庭經濟與家庭教育;4)家庭結構與家庭教育;(5)家庭氣氛與家庭教育;(6)子女人數與家庭教育;(7)家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與家庭教育;(8)家長期望與家庭教育?!秾W前兒童社會教育》復習思考題1、什么是幼兒社會教育?幼兒社會教育是指以發(fā)展幼兒的社會性為目標,以增進幼兒的社會認知、激發(fā)幼兒的社會情感、引導幼兒的社會行為為主要內容的教育。社會教育是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社會認知、社會情感及社會行為技能三方面構成的有機整體。2、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是在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在與周圍人的交往過程中逐步實現的。由于每個幼兒和所處的家庭背景不同,因此,他們社會性的發(fā)展既受年齡因素影響,又存在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幼兒社會性發(fā)展水平往往決定著他們將來能否積極地適應各種社會環(huán)境,能否協調好與他人、集體的關系,能否樂觀地對待人生等。因此,它對幼兒的一生都有影響。3、凡是過社會生活的動物,都有社會行為。人的行為與周圍人行為的某種一致性,這種一致性可以用區(qū)域性、民族性、時代性等來表述。社會行為是指個體與個體之間相互作用時所表現出來的外顯行為或內在感覺與思想。人的社會行為具有區(qū)域性、民族性、時代性三大特征。4、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主要指他們在自我意識、情感、個性、社會交往、道德等5個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特征。(1)自我意識是人對自己看法的總和,它是主體“我”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尤其是人我關系的認識。自我意識主要包括自我觀察、自我監(jiān)督、自我體驗、自我評價、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jié)等。幼兒在2歲之前“人我不分”,2.5至3歲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識,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逐漸發(fā)展與完善起來。他們的自我評價從依從、表面、情緒化的,發(fā)展到獨立、客觀、全面的自我評價。(2)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與自身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其具體形式和直接體驗是情緒,情緒有積極和消極之分。如高興、愉快屬積極情緒;害怕、憤怒、嫉妒等屬于消極情緒。當客觀事物滿足了人的自身需睡要時,可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當客觀事物不能滿足人的自身需要時,可產生消極的情緒體驗。幼兒最初的情緒是廣泛的興奮,以后逐漸分化出痛苦、快樂、恐懼、厭惡、憤怒、高興、喜愛、嫉妒、歡樂等。母嬰依戀是幼兒情緒健康發(fā)展的必要前提。(3)個性是一個人穩(wěn)定的行為特點和心理傾向性的整合,是一個人總的精神面貌的反映。我們在這里簡要介紹艾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理論。艾里克森(E.H.Erikson)是美國的心理學家。他認為人格的發(fā),展貫穿于人的一生。但在每個年齡階段又有各自的特點,有本年齡階段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如果這個核心問題解決好了,既能使人順利成長,又有利于他進入下一個發(fā)展階段。艾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劃分成8個階段。這8個階段分別是: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兒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根據艾里克森的理論,幼兒的個性發(fā)展取決于他與周圍人相互作用時,對他所處階段核心問題的解決程度。如果該問題解決得好,則形成積極的個性。相反,如果該問題解決得不好,則形成消極的個性。(4)社會交往是人與人為交流認識或情感而相互作用的過程。幼兒最初的交往可追溯到2?3個月的嬰兒時期。此時的嬰兒用哭、笑、口部的動作、眼神和成人進行交往。交往對象主要是他的照料者、保護者——母親。有研究表明,母嬰交往的質量和數量將直接影響他以后的交往行為,甚至影響他智力、社會性發(fā)展。孩子從母親那里學習交往的方式和交往技能等。(5)道德品質是指一個人依據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在行為時表現出來的一些經常的穩(wěn)固的特征,他是人社會化的核心,是社會道德在個體身上的反映。在幼兒道德發(fā)展的研究方面,皮亞杰和克爾伯格是最有名的兩個人。皮亞杰和科爾伯格的研究認為:幼兒道德發(fā)展水平有明顯的階段性。教師應根據幼兒道德發(fā)展的階段特征實施相應的教育。5、什么是幼兒的社會化呢?幼兒的社會化是幼兒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包括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關系)下逐漸獨立地掌握社會規(guī)范、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妥善自治,從而客觀地適應社會生活的心理發(fā)展過程。6、幼兒社會教育是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家長)按照社會價值取向,通過多種途徑,不斷地向幼兒施加多方面的教育影響,使其逐漸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過程。7、社會教育是引導幼兒從自然人向社會人逐漸轉化的過程。社會教育對幼兒的身體、智力的發(fā)展都大有益處,是教幼兒學習如何做人的教育。8、社會教育的目標(1)對家庭、幼兒園、家鄉(xiāng)、祖國有歸屬感、親切感。(2)主動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對自己有信心。(3)對人友好,懂得同情、分享、合作、互助。(4)樂于接受任務,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責任感。(5)對周圍社會生活持關心、參與的態(tài)度。9、社會教育的內容及作用(一)自我意識⑴幫助幼兒認識和接納自己,增進幼兒的自我價值感和自信心。(2)幫助幼兒學習認識、理解和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行為。(3)幫助幼兒學習自由選擇、自我決斷,培養(yǎng)其獨立性、自主性和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意識。(4)支持、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志、想法、態(tài)度。(二)交往與人際關系(1)培養(yǎng)幼兒關心、理解、尊重和贊賞他人的態(tài)度。(2)鼓勵幼兒積極交往,指導學習并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3)幫助幼兒學習協調自己與他人的興趣和想法,學會與人友好相處。(4)幫助幼兒理解和接受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自覺遵守規(guī)則。(三)社會環(huán)境(1)豐富幼兒對家庭、幼兒園、社區(qū)、家鄉(xiāng)、祖國的認識,形成積極的社會性情感。(2)引導幼兒認識并理解人與環(huán)境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培養(yǎng)其愛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3)引導幼兒關注并參與周圍社會生活,萌發(fā)社會小公民的意識。(4)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的民族文化,使他們對本民族文化有認同感。適當介紹我國主要的民族和世界其他主要國家和民族,使其感知人的多樣性和相似性,學習以理解、尊重、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差異。10、幼兒的社會學習是一個觀察、體驗、內化的過程。周圍的社會生活是幼兒觀察的對象。在觀察過程中,那些容易引起幼兒注意的內容特別容易成為幼兒的觀察對象。教師和家長應注意自己的榜樣作用。教師、家長的評價和由此引起的正、負強化是幼兒社會學習的校正、調節(jié)的手段。幼兒內心的體驗、反思以及由此產生的“頓悟”決定了幼兒采取的行動。語言的提示和傳遞作用是幼兒社會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媒介、方法。11、幼兒的社會學習是在隨機的、無意的過程中完成的。它需要有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長期的過程中,教育經常有反復,但是不論長期也好、反復也好,幼兒必須有親身的實踐。由于幼兒的社會學習有以上特點,所以我們提出了社會教育的原則,即幼兒社會教育應綜合地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在生活中隨時抓住教育時機實施教育。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切忌只憑教師的講,而應讓幼兒有參與、有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去親身體會。社會教育的內容要注意適宜幼兒的發(fā)展水平,不可過高或過低,因為不管過高或過低都影響社會教育的實效。社會教育的內容要符合時代性要求。12、幼兒園有向幼兒實施社會教育的明顯優(yōu)勢,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園中幼兒同伴、教師、其他工作人員、物質材料、環(huán)境等社會教育資源向幼兒實施社會教育。13、幼兒社會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可分為專門化的社會教育活動和非專門化的社會教育活動兩大類。其中專門化的社會教育活動包括參觀、談話、講述、實踐活動、情境教學、綜合性活動等。非專門化的社會教育活動包括生活活動、角色游戲、戶外體育游戲、學習和欣賞藝術作品等。這些活動各有長短,教師在實踐中要注意揚長避短,靈活運用。14、在實施社會教育之前,教師對活動的設計是活動是否能夠獲得成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使自己設計出來的教育活動,既符合國家課程標準和當地的教育綱要,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水平,引導幼兒在整個活動中處于“積極、主動的主體”狀態(tài),使幼兒獲得真正的發(fā)展。15、在實施社會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幼兒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交往中發(fā)展。還要引導幼兒以現有水平為基點,向著更高的水平發(fā)展。在這其中,教師的長期、一貫的努力不可少。教師要隨時捕捉有利的教育時機,在家長的配合下,共同完成引導幼兒不斷社會化的過程。16、家庭中實施幼兒社會教育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家長和孩子有血緣關系、親子感情融洽。教育對象單一,便于有針對性地個別施教。家長和孩子生活在一起,隨時發(fā)現問題隨時施教,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施教者固定,有利于教育的一貫性。但是,家庭中實施社會教育也容易犯過于感情用事的毛病。17、家庭中影響幼兒社會教育的因素主要是父母、祖父母、保姆、兄弟姐妹等。在這其中,家長的道德修養(yǎng)、文化水平、生活習慣等都明顯地影響著幼兒的社會學習。祖父母由于其愛孩子、閱歷豐富、有耐心,對孩子穩(wěn)教育定的情緒發(fā)展有益。但也容易出現“服務過度”、“保護過度”和要求孩子“安靜過度的傾向。家庭教養(yǎng)方式、家庭結構也會對幼兒社會學習發(fā)生影響。18、家庭中社會教育的方法是:要創(chuàng)設有利于幼兒發(fā)展的家庭環(huán)境;以理服人,堅持說服教育;恰當運用評價手段等方法。在這中間,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對幼兒的社會學習起潛移默化的作用,說服教育和評價手段都是校正、調整幼兒社會行為的具體途徑。19、家庭中幼兒社會教育活動滲透在日常生活、閑暇活動、節(jié)日活動中,和生活同步。家長應重視這些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滲透和影響。20、在家庭中主要有廣播、報紙、電視、圖書等大眾傳播媒體向幼兒施加社會教育的影響,家長應恰當地利用它們向幼兒施教。21、情商的確切名稱叫“情感智慧”,它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情緒的把握和控制,對他人情緒的揣摩和駕馭,以及對人生的樂觀程度和面臨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它的水平高低很能影響一個人生活、事業(yè)是否成功。22、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的,他從一個“自然人”發(fā)展成為一個“社會人”,需要經歷一系列的社會化過程。人的社會化過程是學習做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人所處的環(huán)境還必然有某種文化傳統(tǒng),我們還有一個引導幼兒接納、認同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的任務。人對本民族的文化認同也是學習做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23、情境教學是教師根據一定的教育目標,設置一種情境,使幼兒在這一特殊的氛圍中受到情感的感染,從中受到某種教育的社會教育方式。24、幼兒園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幼兒實施各方面教育的專門的社會機構。與家庭相比,這里的施教者更有教育意識,這里的教育行為更有目的性,這里的教育資源也更為豐富。對幼兒來說,這里的教師和自己的家長社會角色不同,情感維度不同,所有這些都更有利于幼兒的社會學習。25、體驗思考法體驗思考法是指幼兒在實踐中,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會有許多體驗,幼兒對這些體驗經過思考后,調節(jié)自身的行為,從而獲得社會學習的過程。26、語言傳遞法語言傳遞法是指通過語言向幼兒介紹社會行為規(guī)范、社會認識,以使幼兒獲得某種社會學習的過程。語言是人們交流、交際的工具。孩子在接受成人語言信息的時候,也在接受著成人的想法和價值觀,所以,語言傳遞法是幼兒社會學習的重要方法。語言傳遞法的具體表現形式可以有講述、講解、談話、討論、評論等27、確定社會教育內容的原則有哪些?(1)根據國家級的課程標準和當地幼兒教育綱要中社會領域方面的要求,確定社會教育的內容(2)利用幼兒當時所處的社會生活背景和社會生活環(huán)境作為執(zhí)行課程標準和教育綱要的載體(3)根據幼兒發(fā)展水平及其存在的問題確定教育內容28、家庭中實施社會教育有哪些優(yōu)勢?(1)因有血緣關系,親子感情融洽(2)教育對象單一,便于實施教育(3)有利于隨時施教4)教育者相對固定,有利于教育的一貫性29、如何創(chuàng)設有利于幼兒發(fā)展的家庭環(huán)境?答:家庭環(huán)境是幼兒每天都生活其中的地方,它隨時都在影響著孩子的社會學習。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幼兒發(fā)展的家庭環(huán)境十分必要。創(chuàng)設有利于幼兒發(fā)展的家庭環(huán)境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家人之間有愛心;(2)日常生活有序;(3)生活富于情趣;(4)合理安排經濟生活。30、幼兒社會性教育的策略有哪些?(1)為幼兒創(chuàng)設接納、關愛和支持的環(huán)境(2)尊重幼兒的興趣、需求,引導其發(fā)展(3)讓幼兒感受和體驗行為的意義(4)寓社會性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31、幼兒通過玩娃娃家可以得到哪能些些的社會學習?(1)了解人際間關系及不同角色身份,學習以適當的行為方式進行角色扮演。(2)學習友好交往技能,如輪流、分享、協商、互助、合作等。(3)發(fā)展語言交流能力,學習用適當方式相互溝通,表達個人意愿、情感、見解。實踐和嘗試幼兒自己解決社交問題的辦法。(4)激發(fā)幼兒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能力。(5)學習適度表達個人情緒,并了解他人情感,能自我控制和調整與伙伴之間的相互行為和關系。32、幼兒社會教育的原則有哪些?(1)綜合滲透性原則(2)生活隨時性原則(3)實踐參與性原則(4)適宜發(fā)展性原則(5)時代性原則33、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內容及其作用?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內容有和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1、自我意識(1)幫助幼兒認識和接納自己,增進幼兒的自我價值感和自信心。(2)幫助幼兒學習認識、理解和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行為。(3)幫助幼兒學習自由選擇、自我決斷,培養(yǎng)其獨立性、自主性和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意識。(4)支持、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志、想法、態(tài)度。2、交往與人際關系(1)培養(yǎng)幼兒關心、理解、尊重和贊賞他人的態(tài)度。(2)鼓勵幼兒積極交往,指導學習并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3)幫助幼兒學習協調自己與他人的興趣和想法,學會與人友好相處。(4)幫助幼兒理解和接受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自覺遵守規(guī)則。3、社會環(huán)境(1)豐富幼兒對家庭、幼兒園、社區(qū)、家鄉(xiāng)、祖國的認識,形成積極的社會性情感。(2)引導幼兒認識并理解人與環(huán)境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培養(yǎng)其愛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3)引導幼兒關注并參與周圍社會生活,萌發(fā)社會小公民的意識。(4)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的民族文化,使他們對本民族文化有認同感。適當介紹我國主要的民族和世界其他主要國家和民族,使其感知人的多樣性和相似性,學習以理解、尊重、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差異。34、試述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適宜發(fā)展性原則。所謂適宜性原則就是指我們所進行的教育內容必須適宜幼兒當時的發(fā)展水平,符合他們本年齡的思維水平,是他們易于接受的。首先適宜性體現在對教育內容、教育要求的適宜性方面,即我們不能選擇成人化的、在幼兒生活中不常接觸的教育內容向幼兒進行教育,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其次,即使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內容,在不同年齡班也要注意適宜性問題。如:同是引導幼兒愛勞動,在小班,我們只要求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強調幼兒應有生活自理能力。而同是愛勞動的教育內容,對中大班幼兒,我們除了要求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外,還可以要求幼兒“看看別的小朋友,有沒有需要我們幫助的地方?…“看看老師,有沒有需要我們幫助的地方",又如愛家鄉(xiāng)教育,在小班,我們引導他們吃家鄉(xiāng)的特產,問“好吃不好吃”,讓他們在心中有所體會就行了;但在中大班,除了引導他們說出“好吃”之類的話以外,教師還要引導幼兒說出為什么“我們的家鄉(xiāng)真好”、“你喜歡家鄉(xiāng)的什么”,或用筆畫出家鄉(xiāng)的今天和明天。第三,教師語言的適宜性。教師的語言應作到表現力強、感染力強,易于幼兒理解。如我們引導幼兒尊重某職業(yè)的勞動者時,自己的語言要流露出對他們的敬佩與尊敬,而不是相反。第四,教學方法同樣要注意適宜性,要適宜于幼兒接受。如多用參加活動、親身實踐等方法,而不能單一地使用通過語言傳授的方法。幼兒教育的全部價值在于促進幼兒的發(fā)展。這里的發(fā)展既可以指身體、動作的發(fā)展,也可以指情感、能力、知識方面的發(fā)展。我們所選擇的社會教育內容,一定要達到促進幼兒某方面發(fā)展的目的,否則,其教育就是毫無意義的。關于發(fā)展性原則,我們應明確以下幾點:(1)在社會領域,我們要特別重視幼兒在情感、態(tài)度、能力幾方面的發(fā)展,轉變那種教師只關注幼兒知識發(fā)展的傾向。(2)與情感、態(tài)度、能力相比,知識的發(fā)展比較外顯,易于檢驗其教育成果,如幼兒認識了某種社會設施、知道了本地的特產等,而情感、態(tài)度、能力的發(fā)展則比較隱蔽,短時間之內看不出它的成效,因此,教師較多地重視知識教育。(3)教師較多地重視知識教育的另一個原因是,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對知識教育的教育過程比較熟悉,滿足于教師的單向傳輸式。但是,經過有關專家的研究表明,這樣的教育其實并沒有被幼兒內化,他們對此也不感興趣,沒有達到促進幼兒發(fā)展的目的。(4)教師除了應重視發(fā)展的全面性以外,還要注意發(fā)展的實效性。教師要十分細心地觀察孩子,看他們當中普遍的問題是什么,然后,根據這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教育,教育的實效性就高了。也就是說,教育要走在發(fā)展的前邊。如幼兒普遍都不愛勞動、不尊重老人,教師可根據這些問題,設計一系列教育活動。35、什么是強化評價法?在學前兒童社會教育過程中如何運用強化評價法?試舉例說明。答:生活在人的社會中。他每天接觸到的視覺的、聽覺的刺激有許許多多,這些刺激中,有的可能給幼兒以積極、正面的影響,使幼兒產生好的、積極的行為;有的則可能給幼兒以負面、消極的影響,使幼兒產生不好的、消極的行為,即在幼兒的身上積極、消極的影響同時存在。那么,幼兒怎么才能按照社會的要求發(fā)展,成為社會所認可的人呢?這就需要成人按照社會行為準則,不斷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調整。這種調整過程中運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強化評價法。根據心理學最基本的原理,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學習的結果。在學習的過程中,強化是最基本的中介。如嬰兒在幾個月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吃飽喝足又清醒時,嘴里經常會發(fā)出各種“嗯嗯啊啊”的聲音,語言學家研究后認為,嬰兒發(fā)出的這些無意義音節(jié),有各種語言的基本音素,也就是說,幼兒具備學習各種語言的能力,但是,為什么事實上幼兒并沒有成為掌握各種語言的人,而是只掌握自己的母語呢?這就是因為當他發(fā)出和母語相似或一樣的語音時,他周圍的人(主要是母親)就微笑或點頭、重復等,給予正強化,讓幼兒感到“我可以繼續(xù)這樣說”。而當幼兒說的不是母語的語音時,成人就搖頭、否定、糾正等,給予負強化,表示他說得不對,幼兒得到的信息是“不對,我不能這樣說”。這樣經過慢慢的積累,幼兒把符合母語的語音、詞匯保留下來,而那些不符合母語的就消退、遺忘了。強化評價法在社會學習中的作用與語言學習中差不多,即在社會交往中,通過成人和同伴的強化、評價,幼兒把別人肯定、認可的行為保留下來,并發(fā)揚光大。把別人否定、批評的行為逐漸抑制,最后消退。教師可運用的強化評價的方法有很多。正強化方面的,如表揚、微笑、點頭、豎起大拇指、輕輕拍肩、輕輕摸一下頭、精神獎勵(發(fā)小紅花、小紅旗、獲得某種優(yōu)先權)等。負強化方面,如批評、表情嚴肅、剝奪某種權力等。教師要綜合地、適時地、適當地運用這些強化評價手段。首先,強化要及時地出現在反應之后,即幼兒有什么地方做得對或不對,教師要及時進行正強化或負強化。而不是幼兒反應出現了很長時間以后再強化,這時的強化作用很小或沒什么意義。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強化手段不能運用得過于頻繁,也不能用得不適時,有時用得不好,強化可能是一種干擾。如幾個幼兒正在很投入地玩一個游戲或講一個故事,每個人都很專注。教師看他們玩得好就大聲表揚他們幾句,這時的表揚是干擾,正在打斷幼兒的游戲或思維,沒有必要。如果教師實在想表揚他們,可以在小結或分享的時間進行表揚。另外,表揚要適度,尤其是對一貫表現比較好,經常得到表揚的孩子,更要少表揚,以免滋生驕傲情緒。應把表揚、鼓勵的重點放在那些經過努力做得很好或經常受到忽視而自信心不強的孩子身上。除了教師這個強化評價源之外,在幼兒園還有一個重要的強化評價源是幼兒同伴,同伴會用微笑、友好、接納、邀請游戲或生氣、拒絕等多種方式,起到強化評價的作用。凡是不被同伴接納的行為,會引起負強化,有利于不當行為的消失。35、幼兒在什么情況下容易發(fā)生攻擊性行為呢?1、當幼兒感到受挫折時。懲罰、凌辱、恐嚇、被取笑都會使幼兒有挫折感,幼兒用攻擊性行為反抗種種挫折感。雖然從總體上說,受挫折并不總是導致攻擊性行為,但是受挫折的孩子很可能比一個心滿意足的孩子更有攻擊性。所以教師要想辦法減少幼兒的挫折感。2、幼兒有暴力榜樣。如果父母經常以暴力對付幼兒,幼兒則更傾;向于用暴力對付同伴。影視節(jié)目中暴力場面過多,也可導致幼兒的模仿行為。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班圖拉所做的心理實驗正好說明了這一點。關于班圖拉的這一心理實驗請參閱本書第三章第三節(jié)“幼兒社會學習的方法”中的有關內容。3、幼兒的攻擊行為不被制止。父親或母親對孩子的攻擊行為不予制止,等于告訴孩子父母已同意了這種行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對他人有攻擊性行為。教師對幼兒的攻擊性行為的態(tài)度應該是:一方面,鼓勵幼兒之間友好相處,相互合作;另一方面,和有攻擊行為的幼兒討論攻擊別人的后果,如別的小朋友不和他玩了,他被同伴孤立,老師不喜歡等,引導他控制自己的行為。一般來說,在較為優(yōu)越的師資、設備和教材的條件下,學校學習的年限就可以相應地縮短,這說明學校教育制度受()的制約。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我國第一個正式實施的現代學制是()。癸卯學制把學校教育劃分為小學、中學、大學等階段,中學又大多分為初中、高中階段,這反映了學校教育制度受()的制約。教育對象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我國學校的最早萌芽是()。庠我國最早體現資產階級要求的學制是()。壬戌學制單軌制最早出現在()。美國分支制最早產生于()。蘇聯多選題教育制度包括()。教育機構,教育組織,教育法規(guī),教育章程與現代學校教育制度發(fā)展趨勢相符的是()。重視早期教育,發(fā)展基礎教育,重視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終身教育教育制度的特點是()。規(guī)范性,歷史性,主客觀統(tǒng)一性我國最早的現代學制是()?!稓J定學堂章程》,壬寅學制現代學校教育制度的類型包括()。單軌制,雙軌制,分支制判斷題課程資源篩選過程中的優(yōu)先性原則是指課程的設計和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要考慮特定學生的特殊情況。X教師評價是根據學校的教育目標和教師的工作任務,由教師開展的評價活動。X九年一貫制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特點是指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各種課程類型、具體科目和課程內容能夠保持一種恰當、合理的比重。J九年一貫制課程結構的綜合性特點是針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提出的。J九年一貫制課程結構的選擇性特點是針對地方、學校與學生的差異提出來的,它要求學校課程要以充分的靈活性適應地方社會發(fā)展的現實需要,以顯著的特色適應學校的辦學宗旨和方向,以選擇性適應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要。J課程資源是形成課程的要素來源以及實施課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條件。J獎懲性教師評價面向過去,發(fā)展性教師評價面向未來。J單選題“學校的各門學科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各種活動,以及對內容的安排、進程和時限”是指()。課程哪一項不是活動課程的優(yōu)點?()知識的系統(tǒng)性一組相互聯系,相互配合、照應,穿插進行的學科構成的綜合課程是()。關聯式綜合課程體現國家意志的課程是()。國家課程決策性評價、研究性評價和工作性評價的劃分標準是()。評價目的在課程實施之前,為預測學生已知的認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準備程度而做的評價是()。診斷性評價發(fā)展性教師評價的過程是()。初次面談,收集信息,評價面談,復查面談教師自我評價的程序是()。前期準備,自我評價,征求意見,總結經驗發(fā)展性學生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發(fā)展旨在克服學科課程分科過細、各學科間缺乏聯系的弊端而編訂的課程是()。綜合課程旨在消除各類知識之間的界限,使學生形成關于世界的整體性認識的課程是()。綜合課程把兩門或兩門以上相鄰學科的內容糅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一門新的學科的綜合課程是()。融合式綜合課程實現學校教育目的和任務的宏觀規(guī)劃是()。課程計劃具體規(guī)定學校設置的課程類型、各學科的教學順序和各學年教學時數,并全面安排學校的各種活動的課程文件是()。課程計劃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的劃分標準是()。評價主體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的劃分標準是()。評價方法為改進現行課程計劃所從事的評價是()。形成性評價屬于過程評價的是()。形成性評價檔案袋評價屬于()。定性評價讓學生通過實際任務來表現知識和技能成就的評價是()。表現性評價重視知識和技能的應用,使用現實中的問題,鼓勵發(fā)散性思維,力求多種答案。這是()的特點。表現性評價歷史最悠久、應用最廣泛的課程組織形態(tài)是()。學科課程浮現式課程是指()。廣域式綜合課程合并數門相鄰學科的教學內容而形成的綜合課程是()。廣域式綜合課程體現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guī)范和質量要求的課程文件是()。課程標準教材編寫的直接依據是()。課程標準以學校教師為主體的課程是()。校本課程以發(fā)展學生興趣、形成學生特長為主要目的的課程是()。校本課程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的劃分標準是()。評價功能單項評價和綜合評價的劃分標準是()。評價對象在課程計劃實施之后開展的評價是()??偨Y性評價屬于事后評價的是()??偨Y性評價采用教育測量與統(tǒng)計、模糊數學等方法,用精確數字進行描述的評價是()。定量評價哪一項不是學科課程的優(yōu)點?()兒童中心打破原有學科界限,圍繞一些重大社會問題組織教學內容的綜合課程是()。問題式綜合課程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學生學習的主要材料是()。教科書采用系統(tǒng)分析、哲學分析等方法,用語言文字進行描述的評價是()。定性評價多選題隱性課程的特點是()。隱蔽性,廣泛性,非預期性九年一貫制課程如何做到均衡性?()要承認每門課程的獨特性和獨特價值,要承認每門課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要承認課程之間在教學任務上有輕重之分九年一貫制課程如何做到綜合性?()加強學科的綜合性,設置綜合課程九年一貫制課程如何做到選擇性?()減少國家課程的比重,增加國家課程的變通性,減少必修課比重,增加選修課比重下列哪些關鍵詞與“新課改”的理念一致?生活世界,指導者,建構者篩選課程資源的三個“篩子”是()。教育哲學,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學科課程容易出現的問題是()。重視記憶知識,輕視技能和能力培養(yǎng),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脫節(jié),不利于因材施教活動課程的特點是()。主體性,鄉(xiāng)土性,綜合性,經驗性屬于隱性課程的是()。學校建筑,校園文化,學校制度,班級布置下列哪些關鍵詞能夠概括當前課程評價改革的世界總體趨勢?()發(fā)展,多樣,綜合,過程下列哪些特征是課程標準所具有的?()按門類規(guī)定,指導性的教學原則,學生學習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會被嚴重削弱,導致教學質量下降,是哪種類型課程的缺點?()活動課程,兒童中心課程判斷題教學即上課。X教學即智育。X教學內容就是教材展現給學生的知識、觀念。X對話教學就是以口頭語言的交流為特征的教學。X教育包括教學,教學與教育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V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V注入式教學從教師的主觀愿望出發(fā),啟發(fā)式教學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V單選題教學內容表述規(guī)范、觀點準確、論據確實,這是教學內容的()特點??茖W性教學過程的第一個階段是()。心理準備實質教育派與形式教育派的論爭是()的關系問題。傳授知識與發(fā)展能力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倡導的教學模式是()。非指導性教學模式把學生的“自我”看成教學的根本要求的教學模式是()。非指導性教學模式我國中小學普遍采用的、源于“五段教學法”的教學模式是()。傳遞一接受教學模式教師運用語言連貫系統(tǒng)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的劃分標準是()。新舊知識的關系下列哪一種學習方式中的學生具有客體性、受動性和依賴性的特征?()接受式學習完全忽視學生的自主性和個性,束縛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實踐能力,限制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是哪一種學習方式的缺陷?()接受式學習我國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班級授課制以文本為中介,引發(fā)學生體味文本中蘊涵的思想感情或反思的自己生活經歷,從而獲得對文本、內涵和自我人生的感受和領悟。這種教學是()。體驗教學教學的教育性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將教學內容分成許多小步子,系統(tǒng)地排列起來,學生對小步子所提出的問題作出反應,確認以后再進入下一步學習。這是哪種教學模式?()程序教學模式魏書生的中學語文教學的“六步教學法”模式屬于()。自學一指導教學模式最早倡導發(fā)現式學習的是()。布魯納下列哪一種學習方式中的學生具有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的特征?()發(fā)現式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并應用知識解決問題。這是哪一種學習方式?()探究學習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年級的學生編在一個班里,由一位教師分別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節(jié)課里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采用直接教學和自動作業(yè)交替的辦法進行教學。這是哪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復式教學教學是實踐性的活動,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在具體情境中必定會產生預設之外的事情。這是教學的()特征。生成性教學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理解知識階段“在一定教學思想指導下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基礎上,為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而圍繞某一主題形成的、穩(wěn)定且簡明的教學結構理論框架,及具體可操作的實踐活動方式”是指()。教學模式喬伊斯和韋爾以布魯納等人的研究為基礎建立的教學模式是()。概念獲得教學模式以問題解決為中心,注重學生獨立活動,著眼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意志力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是()。引導一發(fā)現教學模式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宜采用哪種教學方法?()討論法如要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人文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那么應該選擇哪一種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在自然和社會現實活動中進行的教學組織形式是()?,F場教學有效教學的“有效”是指()。學生獲得發(fā)展在彈性預設的前提下,在教學展開過程中,由教師和學生根據不同的教學情景,自主建構教學活動。這是哪一種教學?()生成性教學以增強師生的幸福感為價值追求的教學是()。生成性教學教學不能單純地傳授知識,它要同時促進學生智力、體力、思想品德等的全面發(fā)展。這是教學的()特征。發(fā)展性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魯姆創(chuàng)立的教學模式是()。掌握學習教學模式以“所有學生都能學好”的思想為指導的教學模式是()。掌握學習教學模式不是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是()。讀書指導法下列哪一種學習是元認知監(jiān)控下的學習?()自主學習下列哪一點是班級授課制難以做到的?()尊重差異特朗普制屬于哪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前三者的結合多選題如何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性?()教學內容由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構成,使學生成為合格公民的必需的知識、技能和價值觀,教學中為學生后續(xù)學習打基礎和影響學生后續(xù)學習的知識、技能等制約教學內容選擇的因素有()。社會,受教育者,知識教學模式的結構包括哪些要素?()理論基礎,目標,實現條件,活動程序下列哪些觀點或做法符合有效教學的理念?()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關注教學效益,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根本任務判斷題德育的意義性內容體現為人的言行“應該怎樣”或“不應該怎樣”的具體要求。X德育過程就是品德形成發(fā)展的過程。X“從我做起”屬于德育的實踐性內容。J單選題集體既是活動的主體,也是教育的對象。這是哪種類型的德育過程?()集體的“寧給好心不給好臉”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