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廣西南寧市第十四中學高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廣西南寧市第十四中學高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廣西南寧市第十四中學高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廣西南寧市第十四中學高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廣西南寧市第十四中學高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廣西南寧市第十四中學高考歷史四模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圖是明朝汀州(今龍巖)人的藍靛(一種植物,可作染料)種植基地轉移圖。據(jù)此,以下推論合理的是A.東南人地矛盾日趨突出 B.閩浙省際交通十分便利C.市場導向促進產業(yè)調整 D.移民加速經濟重心南移2.對如圖理解正確的是A.區(qū)域集團化阻礙了全球化 B.全球化的趨勢已出現(xiàn)逆轉C.國際經濟新秩序亟需建立 D.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盛行3.市場社會主義在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是一種很有影響的思潮。它認為:生產資料歸國家或集體所有,而資源配置則遵循市場規(guī)律,計劃機關采用價格工資利率稅收等“經濟杠桿”來取代分配實物的指令性計劃。這表明我國A.經濟改革思想的高度統(tǒng)一B.城市經濟改革已全面啟動C.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目標D.已在探索經濟發(fā)展新模式4.19世紀末,華商各商會成立后基本上都把“興商學”列入組織章程,通過創(chuàng)辦商業(yè)學堂、商業(yè)報刊和宣講所、閱報所等多種形式致力于近代商業(yè)教育。這體現(xiàn)了A.國人的文化素質提高 B.商會是傳統(tǒng)行會的延續(xù)C.政府保護華商的利益 D.商戰(zhàn)思想的傳播與深化5.晚清時期有人說:“火輪一開,震動龍脈,害我國體?!币韵聲r人觀點與上述材料觀點在本質上相一致的是A.(火輪諸事)是補漏縫缺之謀,非再立堂構之規(guī)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C.以忠信為甲胄,禮義為干櫓D.徒維堅船利炮之是務,是舍本而圖末也6.春秋時期,司馬子魚公開抨擊宋襄公用人作為祭品的行為,他說:“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誰饗之!”對此,孔子也說:“始作俑(象征人殉)者,其無后乎?”這反映了A.民本精神的產生 B.唯物思想的發(fā)展 C.宗法制度的衰落 D.奴隸制度的崩潰7.西周時期,在祭天或祭祖完畢之后,天子會拿一塊作供品用的肉來賞賜給某一諸侯。這個諸侯會感到非常光榮,其他諸侯也羨慕得很。這反映出當時A.周文化的延續(xù)性B.宗法制的穩(wěn)固C.神權的至高無上D.王權高度集中8.1926年,毛澤東發(fā)文指出,都市的工人、學生、中小商人應該起來猛擊買辦階級,并直接對付帝國主義,然若無農民從鄉(xiāng)村中奮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階級之特權,則軍閥與帝國主義勢力總不會根本倒塌。這說明毛澤東A.堅持城市領導農村的革命道路 B.強調農民在中國革命中的作用C.主張各階級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 D.反帝反封建必須實現(xiàn)工農聯(lián)盟9.漢初政府對鑄幣大開方便之門,允許民間鑄幣,政策上只規(guī)定鑄幣的面額(重量),其余一切包括師銅料開采、冶煉、鑄造等都交由鑄幣者自行處理,吳王劉濞和大夫鄧通皆因封地內有銅山,成為巨富。漢初的鑄幣政策A.增加人民財富 B.影響經濟恢復 C.增強地方實力 D.造成通貨膨脹10.1926年9月,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中國國民黨聯(lián)席會議作出了“減輕佃農田租25%”“禁止重利盤剝,最高利率年利不得超過20%”的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體現(xiàn)了A.民生問題受到普遍關注 B.民主革命的要求C.國共兩黨分歧日益消除 D.民族主義的趨向11.“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柵欄,一個終點。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變而成為一座橋梁,一個起程之地?!边@一變化①源于新航路的開辟②推動世界市場雛形的形成③以輪船的發(fā)明為前提④對于非洲和美洲土著意味著災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人民幣是建國后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狀況的縮影。1962年4月武漢長江大橋入選第三套人民幣,紙幣上的圖案A.體現(xiàn)了文人畫的藝術風格 B.標志著“一五”計劃的完成C.反映了工業(yè)化建設的成就 D.適應“大躍進”的時代需要13.據(jù)統(tǒng)計,1978年,全國住宅投資僅38億元,占GDP的1.2%:1997年,全社會對市場化的房地產投資就高達3178億元,占全社會投資比重的12.74%,占GDP的3.99%,其中住宅性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占GDP的1.93%。這一變化可以用來說明A.城鎮(zhèn)經濟結構比例失調 B.經濟體制改革有效推進C.民眾消費需求日益變化 D.城鄉(xiāng)生活差距逐步縮小14.讀下圖,書家評價此碑“用筆吸取北碑方筆雄強之勢和顏真卿圓筆道潤之法”。下列對此表述正確的有①此碑所涉及的字體形成于晉代②此碑為書法家柳公權所寫③碑中字體字形方正,規(guī)矩嚴整④碑中字體兼有行書和草書的長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據(jù)統(tǒng)計,1600年歐洲人均擁有白銀1.45克,1700年為1.82克,1800年為2.25克。這一現(xiàn)象產生的主要因素是A.海外殖民掠奪 B.白銀開采技術提升C.商品生產發(fā)展 D.世界市場基本形成16.梁啟超倡議“為全體國民寫史,寫全體國民的歷史”,其反映的史觀屬于A.英雄史觀 B.傳統(tǒng)史觀 C.新史學觀 D.人民史觀17.“余維歐美之進化,凡以三大主義:曰民族,曰民權,曰民生?!边@段話最早有可能發(fā)表于A.《時務報》 B.《國聞報》C.《民報》 D.《新青年》18.1946年5月,晉察冀邊區(qū)政府發(fā)布了一則公告:“本府會部馬匹飼養(yǎng)員己編成運輸大隊,從事生產自力更生。凡規(guī)定有專門公馬人員因公外出時,均酌發(fā)車馬費。因飼養(yǎng)員已全部取消,今后各方人員,乘馬來本府時,須自帶飼養(yǎng)員喂養(yǎng),本府概不負責,特此聲明?!睍x察冀邊區(qū)政府的“公馬改革”主要意義在于A.減少財政開支,改善干群關系 B.發(fā)揚民主作風,反對官僚主義C.精簡行政人員,擴充邊區(qū)軍隊 D.充實生產人員,發(fā)展邊區(qū)經濟19.《欽定凱旋圖》(如圖)反映清朝前期的歷史事件是A.雅克薩之戰(zhàn) B.平定新疆叛亂 C.平定 D.加強西藏統(tǒng)治20.下表顯示的是國家統(tǒng)計局調查的關于“國家計劃”成分在經濟中的比重的數(sh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的變化說明,我國年份國家計劃安排工業(yè)產值占工業(yè)總產值的比率實行指令性工業(yè)品產值占工業(yè)總產值的比率由國家管理人體物商品占工業(yè)總產值的比率1978年81.3%95.7%97.2%1998年7.6%6.1%8.3%A.經濟體制調整得以完成 B.資源逐漸轉由市場配置C.國有企業(yè)負擔有所減輕 D.所有制形式日益多元化21.強調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這種觀點屬于:()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22.2012年成都旅游形象宣傳片主題詞:“快城市慢生活——閑不住的休閑成都”。下列關于成都的表述,符合實際的是A.富饒的川西平原孕育了成都人不思進取的閑散心理特征B.成都地處內陸,自古至今交通不便,所以生活節(jié)奏很慢C.兩漢時期,成都已經出現(xiàn)了繁華的夜市,生活節(jié)奏較快D.休閑時可以參觀成都境內以水文化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23.“古文討厭,歐陽修、韓愈,是什么東西”的對聯(lián),最有可能出現(xiàn)在A.清朝前期 B.清朝晚期 C.民國初年 D.南京國民政府時期24.如圖為敦煌第61窟的唐代壁畫《耕獲圖》,壁畫題記的大意是:只要人們信仰佛教,不須勤苦耕種,就能過上幸福生活。結合圖片和題記可以得出的正確認識是A.佛教已經成為麻痹民眾工具 B.唐代農業(yè)注重精耕細作C.只有勤勞耕作才會有好收成 D.當時生產工具較為先進25.“續(xù)增條約畫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谧鳛橥ㄉ讨海灿杏⒚袢说戎链司幼≠Q易,均照經準各條所開各口章程比例,畫一無別?!币陨衔淖之敵鲎裕篈.《南京條約》 B.《虎門條約》 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26.中國的京劇始于世紀末,外國話劇公元前好幾百年那會兒就有了,但新文化運動時期仍然把京劇稱為舊戲,把話劇稱為新戲。這主要是A.出于反封建和專制的需要B.便于傳播西方的各種觀念C.京劇主要是為帝王將相服務D.對中西文化認同存在絕對化傾向27.與下面宣傳畫中人物形象相關的國家是A.德意奧 B.德意日 C.英法美 D.德美蘇28.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出版)中指出:“由于生產資料掌握在獨立行動的人的手里,所以沒有人有控制我們的全權如果生產資料都落到一個人手里,不管它是屬于整個社會的還是屬于獨裁者的,誰行使這個管理權,誰就有全權控制我們。”該主張A.推動了福利國家制度的發(fā)展 B.與凱恩斯主義理念相一致C.20世紀70年代后得到重視 D.反對極權,推崇民主政治29.1952—1953年,中國編制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從工業(yè)總產值增長1.3%、手工業(yè)增長2.9%、大型工礦項目施工694個到具體的各種產品產量增加多少都有規(guī)定?!爱敃r中央政府管2萬個硬指標,計劃就是法律,硬得很?!薄拔迥暧媱潯卑l(fā)展模式A.經濟指標具體細致,具有指令性B.內容科學詳盡,具有強大生命力C.是落后國家趕超發(fā)達國家的必然選擇D.是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的主要原因30.《馬關條約》是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一個極其嚴重的不平等條約,下列關于其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A.列強開創(chuàng)了以條約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國的先例 B.俄國割占中國大片東北土地激化了與日本矛盾C.允許各國在華設廠制造,列強掀起了瓜分狂潮 D.準許外國在北京駐兵,導致中國國防門戶洞開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無論是夏代發(fā)端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還是商的“當于民監(jiān)”,無論是西周的天命來自于民眾的意志,還是孔子的“仁者,人也”,或是孟子的“仁者愛人”等等,都說明古代中國的民本思想是在中國古代國家保留了原始氏族血緣關系的基礎上提出的.同樣,中國古代獨有的社會結構,即社會關系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結成的五倫關系,社會被一層溫情脈脈的血緣關系的紗幕所籠罩,保持著一種天然的“親親”和“尊尊”的宗法聯(lián)系.——陳谷嘉《中國文明起源的特殊路徑與中國古代民本思想》材料二孫中山先生已經發(fā)現(xiàn)了,中國不能再走西方的老路.所以他吸收了全世界最新的思想理念、知識,又結合了中國傳統(tǒng)的東西.如?論語?中“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句話,它就包含了均富、以民為本的思想.孫中山先生吸收了傳統(tǒng)文化中的這種以民為本的思想,也處處體現(xiàn)在三民主義中,如民族、民權、民生都是以民為本.而且,孫中山先生考慮新建國家,名稱不叫共和國,叫做民國,這里還是以民為本.——黃明同《三民主義中的民本思想來源于傳統(tǒng)文化》材料三進入新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話語轉型以回歸日常生活世界,實現(xiàn)美好生活為價值旨歸,如: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關系,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等言論均體現(xiàn)了主流意識形態(tài)著眼于實現(xiàn)人民美好生活的價值話語轉向.——王永貴《文化自信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創(chuàng)新》請回答:(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倡導“民本”思想的目的,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2)根據(jù)材料二,指出孫中山“民本”思想的來源,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其影響。(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時期主流意識形態(tài)著眼于“實現(xiàn)人民美好生活”的依據(jù)。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世紀,歐洲大陸共發(fā)生了三次較大規(guī)模的牛瘟。相應地,英國也爆發(fā)了三次牛瘟,1745—1758年的牛瘟影響的范圍最廣,英國大部分地區(qū)都出現(xiàn)了病例。關于這場牛瘟是如何以及何時傳到英國,具體的時間已不得而知。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在1745年初,瘟疫從當?shù)貒?,即荷蘭或比利時通過進口的牛皮或牛犢進入英國。在18世紀,英國本土的牛瘟全部都來自歐洲大陸。材料二1745年2月,首個牛瘟病例在埃塞克斯郡被發(fā)現(xiàn)。英國政府于1745年11月25日頒布首個針對埃塞克斯郡這一郡樞密令,提出了應對措施。后來,在議會的授權下,樞密院不斷發(fā)布新的樞密令。1746年12月,英國政府應對牛瘟的政策框架基本成型,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明確應對牛瘟的人員框架,郡一級的治安法官,教區(qū)一級為警役等人,后者需要服從前者的領導;限制生牛的交易和轉移,并建立許可證制度;對病牛進行及時宰殺和掩埋制度;為遵守政府規(guī)定處理病牛而遭受損失的農戶建立補償制度。此后,英國政府又陸續(xù)頒布多個樞密令,或對舊有規(guī)定做出改動,或制定新的措施,不斷完善以上這個框架。盡管英國政府出臺了眾多措施來遏制牛瘟的傳播,但效果并不理想?!陨喜牧暇幾匀斡袡唷队N僚c政府干預(1745—1758)》(1)說明牛瘟在18世紀的歐洲不斷流行的經濟背景。(2)概括指出英國應對1745~1758年牛瘟的特點,并結合英國的制度特色分析其應對“效果并不理想”的原因。33.材料李珂,五代人,古代著名藥學家,是定居于中國的波斯商人后裔。魏晉以來的本草學著作都是將外來藥物與本土藥物混雜收載,查找極為不便;再加上受歷史條件的限制,對海外藥物的產地、形態(tài)、功效、性味、泡制、使用、禁態(tài)等方面的記載還很簡略,甚至錯誤百出。到了唐來五代,距唐初領行國家藥典《新修本草》已有近三百年,正是海外貿易大發(fā)展時期,大量海外藥物經由外商傳入中國。李珂以個人之力量廣泛匯輯百余種海外藥物,上百次地引用四十余種前人著作,并在結合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總結深化所著的《海藥本草》一書,在中國古代藥學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在被稱作古代本草學高峰的《本草制目》中,引用《海藥》達百余處;有些海外藥物,在《海藥》收載后,直到現(xiàn)在仍為中藥中的常用藥?!幾酝蹰Α短拼M馑幬锏膫魅肱c李瑜(海藥本草》(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促使李珂編著《海藥本草》的因素。(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李珂藥學的貢獻。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藍靛從龍巖一帶向北轉移到浙江一帶,主要是為了滿足浙江一帶染布專業(yè)的工商業(yè)市鎮(zhèn)發(fā)展的需求,故體現(xiàn)出市場導向對產業(yè)調整的影響,故C正確;材料無法體現(xiàn)人地之間的矛盾,排除A項;閩浙省際之間屬于山區(qū),交通并不便利,排除B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藍靛種植的轉移而不是人口轉移,排除D項。2、C【解析】

根據(jù)材料“世界經濟仍在艱難復蘇中”“主權債務風險”等信息可知,在世界經濟艱難復蘇中仍有諸多阻礙因素,如主權債務風險、貿易保護主義等,說明世界經濟的復蘇和發(fā)展任重道遠,國際經濟新秩序亟需建立,C項正確;材料內容體現(xiàn)了世界經濟復蘇的艱難性,沒有體現(xiàn)區(qū)域集團化,并且區(qū)域集團化有利于全球化,A項錯誤;材料體現(xiàn)了世界經濟復蘇過程中的阻礙因素,沒有體現(xiàn)全球化出現(xiàn)逆轉,并且不符合史實,B項錯誤;材料主要反映了國際經濟新秩序亟需建立,沒有涉及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D項錯誤。3、D【解析】

根據(jù)材料可知,80年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流行,可知該思潮在中國受到重視,反映了我國在學習這種模式,故D項正確;根據(jù)材料可知80年代的市場社會主義只是一種很有影響的思潮,不能反映思想的高度統(tǒng)一,故A項錯誤;1985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展開是受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方針的影響,故B項錯誤;1992年十四大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故C項錯誤。4、D【解析】

19世紀末民族危機加重,興起了實業(yè)救國思潮,主張商戰(zhàn),興商學正是這種商戰(zhàn)思想深化的表現(xiàn),D正確;商業(yè)教育的興盛不等于文化素質的提升,排除A;近代商會與行會性質不同,排除B;C與題無關,排除。5、C【解析】

“火輪一開,震動龍脈,害我國體?!笔欠饨浜笥^念的體現(xiàn),“以忠信為甲胄,禮義為干櫓”體現(xiàn)的是封建的忠君思想,倫理道德,二者本質上是一致的,故C項符合題意;A項是維新派康有為提出的,雖然不贊同學習西方的技術,但是他主張學習西方的制度,都學習西方,故A項不符合題意;B項是洋務派的主張,D項也主張學習西方的技術,故CD不符合題意。6、D【解析】

依據(jù)材料信息可知,司馬子魚和孔子對盛行于奴隸制時代的人殉制度持明顯的反對態(tài)度。這種把民的地位擺在神之上和反對人祭以保護勞動力的思想,是奴隸制崩潰的反映,因此D選項正確;材料反映了民本精神,但體現(xiàn)不出“產生”,A選項錯誤;材料體現(xiàn)不出唯物思想以及宗法制度,B、C選項錯誤。故選D。7、B【解析】

通過賞賜,諸侯感到光榮,其他諸侯也羨慕,說明當時宗法制度較為穩(wěn)固,沒有出現(xiàn)周王室衰微的局面,故B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xiàn)周文化的延續(xù)性,故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神權,西周沒有實現(xiàn)王權的高度集中,故排除CD兩項。8、B【解析】

由“若無農民……則軍閥與帝國主義勢力總不會根本倒塌”,可知毛澤東強調了農民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中的重要性,B項正確;堅持城市領導農村的道路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A項錯誤;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在1924年已建立,C項錯誤;材料雖提到了工人階級與農民,但未提及建立“工農聯(lián)盟”,D項錯誤。9、C【解析】

依據(jù)材料中“吳王劉濞和大夫鄧通……成為巨富。”信息可知,漢初的鑄幣政策增強了地方實力,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不是材料強調的內容,排除;漢朝貨幣實行銅本位,并未造成通貨膨脹,反而促進了經濟恢復和發(fā)展,B、D選項錯誤。故選C。10、B【解析】

依據(jù)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這些減租減息的規(guī)定對發(fā)動農民反對土豪劣紳,打倒軍閥,推動國民革命運動起到重要作用,體現(xiàn)了民主革命的要求,因此B選項正確;材料僅體現(xiàn)了國共兩黨的要求,“普遍”一詞無法得出,A選項錯誤;兩黨分歧并未日益消除,C選項錯誤;這些規(guī)定與反對外來侵略的民族主義沒有直接關系,D選項錯誤。故選B。11、B【解析】

根據(jù)所學可知,1500年左右,因為新航路的開辟,大西洋成為連接歐、亞、美洲的橋梁,西歐人的海外貿易和殖民擴張推動世界市場雛形的形成,但對于非洲和美洲土著卻意味著災難,①②④說法正確,B項符合題意;輪船是工業(yè)革命的產物,1500年前后的世界聯(lián)系中不會輪船的身影,③說法錯誤,與之組合的ACD三項是錯誤的。12、C【解析】

根據(jù)材料“1962年4月武漢長江大橋入選第三套人民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武漢長江大橋是一五計劃的主要成就,是國家工業(yè)化建設的重要標志,C項正確;紙幣上的武漢長江大橋圖不屬于文人畫,A項錯誤;武漢長江大橋是一五計劃的重要成就,能夠反映建國初期工業(yè)化建設的成就,但不能標志一五計劃的完成,B項錯誤;“大躍進”發(fā)生于1958年,與材料時間不符,D項錯誤。13、B【解析】

全國住宅性投資占GDP比重的上升說明社會資本更多的進入房地產領域,國家計劃調節(jié)的因素減少,體現(xiàn)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故選B項;住宅性投資比重的變化并不能證明我國城鎮(zhèn)經濟結構比例失調,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都是住宅性投資,不能體現(xiàn)民眾需求的日益變化,排除C項;材料內容無法說明城鄉(xiāng)生活差距逐步縮小,排除D項。故選B。14、C【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玄秘塔碑》為書法家柳公權所寫,碑中字體字形方正,規(guī)矩嚴整,②③正確,C項符合題意;《玄秘塔碑》的字體——楷書形成于東漢末年,不是晉代,楷書并不兼具行書和草書的長處,①④錯誤,與之組合的ABD三項錯誤。15、A【解析】

材料顯示,17—18世紀,歐洲人均白銀擁有數(shù)量不斷增長,這與新航路開辟后,歐洲進行殖民擴張和掠奪,白銀大量流人密切相關,A項正確;白銀開采技術提升和商品生產發(fā)展不是白銀大量流入歐洲的主要原因,排除B、C;19世紀中后期世界市場基本形成,排除D。16、C【解析】

根據(jù)所學可知,“寫全體國民的歷史”說明梁啟超主張寫國民的歷史,這種觀點不同于以往應英雄人物為核心的舊史觀,屬于新史學觀,故選C項,排除AB項;人民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力量,與梁啟超主張不符,排除D項。故選C。17、C【解析】

題干中的言論是關于三民主義的,最早在《民報》發(fā)表,選項C正確;《時務報》《國聞報》均屬于維新派報刊,而三民主義是革命派主張,因此三民主義不可能刊登在這兩份報刊上,選項A、B排除;選項D與題干中“最早”不符,排除。18、D【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旨在考查學生對史料信息的提取與分析能力材料中“1946年5月,晉察冀邊區(qū)政府”“結合1946年的背景”抗戰(zhàn)勝利之后解放戰(zhàn)爭初期,明顯是發(fā)展邊區(qū)經濟的原因,故D項正確;A中改善干群關系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B中發(fā)揚民主作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精簡行政人員不符合題意,故C錯誤??键c:近代中國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解放戰(zhàn)爭【詳解】19、C【解析】

圖中所示的凱旋是在海上,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此次凱旋應該是平定,故選C項;雅克薩之戰(zhàn)是在東北,平定新疆叛亂是西北,包括西藏在內都與海上無關,排除ABD項。故選C。20、B【解析】

從1978年和1998年的數(shù)據(jù)看,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越來越少了,說明資源逐漸由國家計劃轉由市場配置,故答案為B項。1992年我國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21世紀初基本建立,排除A項;C、D兩項從表格中不能體現(xiàn),均排除。21、A【解析】

儒家思想強調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故選A;道家主張無為,墨家主張兼愛非攻,法家主張法治和中央集權,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BCD。22、D【解析】試題分析:A項錯誤,成都慢生活并非成都人民不思進??;B項錯誤,說自古至今交通不便明顯錯誤;C項錯誤,夜市在宋代出現(xiàn),并非在漢代;D項正確。故選D??键c:成都的商品經濟等點評:成都地處四川盆地,土地肥腴,再加上都江堰的灌溉作用,自古就是天府之國。成都的生活節(jié)奏相對較慢,形成了獨特的文化,休閑時可以領略成都的以水文化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盡情享受都市慢生活。23、C【解析】

該對聯(lián)對古文和古代文化名人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否定,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這種情況最有可能出現(xiàn)于新文化運動期間,故C項符合題意;清朝時期和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都沒有出現(xiàn)對傳統(tǒng)文化的全面否定,排除ABD項。故選C。24、C【解析】

圖片反映了當時的農民從犁地、收割到打場,直至顆粒歸倉的農耕狀況,每個過程都有勞動人民的參與,表明只有勤勞耕作才會有好收成。C正確;題記內容明顯與現(xiàn)實相違背,其做法只是為了宣傳佛教思想,不能反映佛教對人民的麻痹,A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勤勞耕作的結果,重視精耕細作不符合材料主旨,B錯誤;材料中只涉及中國人民,沒有對比其他地區(qū),不能得出工具較為先進的結論,D錯誤。故選C。25、C【解析】

材料“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貿易”等信息可知,此材料出自《北京條約》,其內容是承認《天津條約》繼續(xù)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故C項正確;《南京條約》開放的是廣州等五口為通商口岸,排除A;《虎門條約》沒有涉及通商口岸的內容,排除B;《馬關條約》開放重慶等四口通商口岸,排除D。故選C。26、D【解析】話劇的傳入有利于中國的反封建專制的需要,反對封建的傳統(tǒng)的文化,在平民化的話劇中也有利于推廣西方的各種觀念,故AB正確,但與D相比,不如D全面,故不選;新文化運動時期,盲目的推崇西方的文化而忽視中國國粹藝術的價值,這反映了對中西文化認同存在絕對化傾向,D正確,故選D;京劇之所以被稱為舊戲,并非是因為帝王服務,而是因為京劇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當時都遭到排斥,故C錯誤。27、B【解析】

根據(jù)所學內容可知,漫畫中的人物應該是日本、德國和意大利的元首,德意日法西斯在二戰(zhàn)中結成軸心國,故選B項;漫畫中的人物與德意日有關,和奧地利無關,排除A項;英法美蘇都是德意日對立面的國家,排除CD項。故選B。28、C【解析】

材料“如果生產資料都落到一個人手里,不管它是屬于整個社會的還是屬于獨裁者的,誰行使這個管理權,誰就有全權控制我們”體現(xiàn)的是哈耶克反對生產資料公有制,強調放松對經濟的干預和控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經濟進入滯脹狀態(tài),為擺脫經濟困境,西方國家紛紛放松對經濟的干預和控制,因此C選項符合題意;福利國家屬于國家干預經濟的一種,A選項排除;凱恩斯主義強調的是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材料反對對經濟的干預,B選項排除;材料反對的生產資料公有制,與政治形態(tài)無關,D選項排除。29、A【解析】材料前半部分是經濟指標具體,后半部分“硬指標,計劃就是法律”體現(xiàn)出指令性計劃,故A項正確;工業(yè)增長指標過大,不符合事實,故B錯誤;該指標不具有現(xiàn)實性,落后國家趕超先進國家不是依靠計劃,故C錯誤;D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會運動的影響。30、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馬關條約》允許各國在華設廠制造體現(xiàn)了列強資本輸出和瓜分世界的要求,,引發(fā)了列強對中國的瓜分狂潮,故C項正確;鴉片戰(zhàn)爭后《南京條約》的簽訂就開創(chuàng)了以條約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國的先例,排除A項;俄國割占中國大片東北土地是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排除B項;準許外國在北京駐兵是在《辛丑條約》后,中國國防門戶洞開是在鴉片戰(zhàn)爭后,排除D項。故選C。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目的:緩和社會矛盾;維護“家天下”的統(tǒng)治局面.原因:血緣氏族關系的濃厚;家國同構的社會結構;悠久穩(wěn)定的農耕文明;儒家思想的濃厚倫理色彩.(2)來源:吸收世界先進文化和古代傳統(tǒng)的民本思想.影響:繼承發(fā)展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利于調動人民革命的積極性;推動了近代中國社會的轉型.(3)依據(jù):中國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中國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影響;進一步推動社會和諧發(fā)展的需要;深化改革開放的必然要求.(答出其中三點、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1)第一小問的目的可以從材料中的“本固邦寧……中國古代獨有的社會結構……保持著一種天然的“親親”和“尊尊”的宗法聯(lián)系”等處看出,其目的是緩和社會矛盾;維護“家天下”的統(tǒng)治局面。第二小問的原因可以從材料中的“西周的天命……古代國家保留了原始氏族血緣關系的基礎……中國古代獨有的社會結構……溫情脈脈的血緣關系……宗法聯(lián)系”等幾處提煉出來,具體概括為:血緣氏族關系的濃厚;家國同構的社會結構;悠久穩(wěn)定的農耕文明;儒家思想的濃厚倫理色彩等。(2)第一小問:孫中山的思想來源可以從材料一中的“他吸收了全世界最新的思想理念、知識,又結合了中國傳統(tǒng)的東西”一處即可看出,他主要是吸收世界先進文化和古代傳統(tǒng)的民本思想。第二問屬于外延型試題,回答時要結合所學知識盡可能全面,還要結合當時的時代發(fā)展進行概括,例如:繼承發(fā)展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利于調動人民革命的積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