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化學高二上學期2024年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21/1B/wKhkGWbNK5qADsN6AAI0MhFctA0458.jpg)
![滬科版化學高二上學期2024年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21/1B/wKhkGWbNK5qADsN6AAI0MhFctA04582.jpg)
![滬科版化學高二上學期2024年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21/1B/wKhkGWbNK5qADsN6AAI0MhFctA04583.jpg)
![滬科版化學高二上學期2024年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21/1B/wKhkGWbNK5qADsN6AAI0MhFctA04584.jpg)
![滬科版化學高二上學期2024年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21/1B/wKhkGWbNK5qADsN6AAI0MhFctA045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滬科版化學高二上學期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糖類、油脂、蛋白質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糖類、油脂、蛋白質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C.糖類、油脂、蛋白質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D.植物油和動物脂肪的主要成分都是高級脂肪酸本題主要考查糖類、油脂、蛋白質的性質和組成,以及它們在人體中的作用。A選項:高分子化合物一般指的是相對分子質量高達幾千到幾百萬的化合物,而糖類中的單糖(如葡萄糖、果糖)和二糖(如蔗糖、麥芽糖)的相對分子質量都較小,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多糖(如淀粉、纖維素)雖然屬于高分子化合物,但不能代表所有糖類都是高分子。油脂也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它是由高級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類。因此,A選項錯誤。B選項:糖類中的單糖(如葡萄糖)是最簡單的糖,不能再水解。二糖(如蔗糖)可以水解成單糖,但單糖本身不能水解。油脂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可以水解成高級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質是由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水解成氨基酸。但由于單糖不能水解,所以B選項錯誤。C選項:糖類、油脂、蛋白質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糖類是人體主要的供能物質;油脂除了供能外,還能幫助人體吸收脂溶性維生素;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酶、激素等的組成成分,還能為人體提供能量。因此,C選項正確。D選項:植物油和動物脂肪都屬于油脂,但它們的主要成分不同。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而動物脂肪除了含有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外,還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因此,D選項錯誤。綜上所述,正確答案是C。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增大壓強,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加快B.升高溫度,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有效碰撞頻率增大C.加入反應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加快D.使用催化劑,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數,化學反應速率加快答案:B、D解析:A選項:增大壓強主要是通過減小反應物分子間的距離,使它們更容易發(fā)生碰撞,從而增加單位時間內有效碰撞的次數,進而加快反應速率。但增大壓強并不改變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因此A選項錯誤。B選項:升高溫度會增加分子的平均動能,使得更多的分子成為活化分子,即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同時,由于分子的運動速度加快,它們之間的碰撞頻率也會增加,有效碰撞的頻率也會增大,從而加快反應速率。因此B選項正確。C選項:加入反應物主要是增加了反應物的濃度,從而增加了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的數量,使得有效碰撞的次數增加,加快反應速率。但加入反應物并不改變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因此C選項錯誤。D選項: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使得在相同的溫度下,更多的分子能夠成為活化分子,即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同時,由于活化能降低,反應物分子更容易發(fā)生有效碰撞,反應速率加快。因此D選項正確。綜上所述,正確答案是B和D。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pH試紙測定某溶液pH時,若將B.中和滴定實驗中,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未干燥,對測定結果無影響C.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NaD.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時,若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則配制溶液的濃度偏低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A.用pH試紙測定某溶液pH時,若將pH試紙潤濕,相當于對待測液進行了稀釋。但是,對于不同性質的溶液,稀釋后的pH變化是不同的。例如,對于酸性溶液,稀釋后酸性減弱,pH增大;對于堿性溶液,稀釋后堿性減弱,pB.中和滴定實驗中,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未干燥,由于錐形瓶中的待測液體積是固定的,且滴加的標準液是用來與待測液中的溶質反應的,因此錐形瓶是否干燥對測定結果無影響,故B正確;C.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NaD.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時,若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會導致加入的蒸餾水體積偏小,從而使得溶液的體積偏小。根據物質的量濃度公式c=nV,當溶質n不變,溶液體積V綜上所述,正確答案為B。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22.4L任何氣體的物質的量都是B.1moC.1moD.2g氫氣的物質的量是1molA.標準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為22.4LB.氣體狀況未知,Vm不確定,無法計算1C.氫氣的摩爾質量為2g/molD.氫氣的摩爾質量為2g/mol故選:AD。5、下列關于化學鍵的敘述正確的是()A.離子化合物中只含離子鍵B.共價化合物中一定不含離子鍵C.單質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學鍵D.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答案:B解析:A.離子化合物中除了離子鍵,還可能含有共價鍵。例如,氫氧化鈉(NaOH)是一個離子化合物,其中鈉離子(NB.共價化合物中只含有共價鍵,一定不含離子鍵。這是因為共價化合物是由非金屬元素之間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的,它們之間不能形成離子鍵。所以,B選項正確。C.單質分子中不一定不存在化學鍵。例如,氫氣(H2)、氧氣(OD.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例如,氫氧化鈉(Na6、下列關于有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油脂、糖類、蛋白質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石油裂解的目的是為了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氣態(tài)短鏈烴C.葡萄糖和果糖互為同分異構體,淀粉和纖維素也互為同分異構體D.天然植物油常溫下一般呈液態(tài),難溶于水,有固定的熔沸點答案:B解析:A.高分子化合物是指那些由眾多原子或原子團主要以共價鍵結合而成的相對分子量在一萬以上的化合物,大多數高分子都是由一種或幾種單體聚合而成。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單糖和二糖也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多糖、蛋白質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錯誤;B.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輕質液體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產量,特別是提高乙烯的產量,裂解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氣態(tài)短鏈烴,故B正確;C.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但淀粉和纖維素的聚合度n值不同,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異構體,故C錯誤;D.天然植物油常溫下一般呈液態(tài),難溶于水,是混合物,無固定的熔沸點,故D錯誤;故選:B。7、下列關于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說法正確的是()A.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B.使用催化劑,能改變反應的活化能,從而改變反應速率C.對于反應N2D.對于反應COg+答案:B解析:A選項:升高溫度,無論是正反應還是逆反應,其反應物分子的平均動能都會增大,從而有更多的分子成為活化分子,使得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都增大。因此,A選項錯誤。B選項:催化劑能夠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使得更多的反應物分子在較低的能量下就能成為活化分子,從而加快反應速率。但催化劑并不能改變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能量,也不能改變反應的熱效應。因此,B選項正確。C選項:對于反應N2D選項:對于反應COg+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常溫下,pH=1的CH3B.常溫下,pH=3C.0.1mol?L?1的D.常溫下,pH=2的鹽酸與p答案:B解析:A選項:常溫下,pH=1的CH3COOHB選項:常溫下,pH=3的鹽酸中,氫離子濃度為0.001mol/C選項:0.1mol?L?1的CD選項:常溫下,pH=2的鹽酸中,氫離子濃度為0.01mol/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石油的裂化、裂解和煤的干餾都是化學變化B.乙醇和乙酸乙酯可以用分液漏斗分離C.煤經過氣化和液化等物理變化可以轉化為清潔燃料D.石油分餾的餾分都是純凈物答案:A解析:A.石油的裂化、裂解和煤的干餾都是化學變化。石油的裂化是使大分子烴在高溫下斷裂成小分子烴的過程,裂解是更深度的裂化,得到乙烯、丙烯等短鏈烴,這兩個過程都生成了新的物質,屬于化學變化。煤的干餾是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使之分解的過程,也生成了新的物質,如焦炭、煤焦油、粗氨水、煤氣等,屬于化學變化。故A正確;B.乙醇和乙酸乙酯都是有機溶劑,它們之間可以互溶,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即溶液,因此不能用分液漏斗分離。分液漏斗通常用于分離兩種不互溶的液體。故B錯誤;C.煤的氣化是煤在氧氣不足的條件下進行部分氧化形成H2、CO等氣體的過程,煤的液化是將煤與H2在催化劑作用下轉化為液體燃料或利用煤產生的HD.石油是多種烷烴、環(huán)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石油分餾是利用各組分沸點的不同進行分離的過程,因此得到的餾分仍然是多種烴的混合物,不是純凈物。故D錯誤;綜上所述,正確答案是A。10、下列關于有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丙烷分子中3個碳原子一定處于同一直線上B.苯乙烯(?13C.分子式為C5D.含5個碳原子的有機物,每個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個C?C單鍵A選項:丙烷分子中的碳原子以單鍵相連,形成的是鏈狀結構。在鏈狀結構中,碳原子不可能全部處于同一直線上。實際上,丙烷分子中的三個碳原子是呈鋸齒狀排列的,因此A選項錯誤。B選項:苯乙烯(?13C6C選項:分子式為C5H10O2的二元醇,主鏈上有3個碳原子的同分異構體,可以通過在主鏈上添加兩個羥基,并在支鏈上添加剩余的碳原子來得到。通過排列組合,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四種同分異構體:CH3D選項:含5個碳原子的有機物,如果形成環(huán)狀結構,如環(huán)戊烷,那么每個分子中可以形成5個C?綜上所述,正確答案是C。11、下列有關苯酚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苯酚俗稱石炭酸,常溫下其溶液顯弱酸性B.苯酚的酸性比碳酸還弱,不能使指示劑變色,但能與NaHC.苯酚的熔點較低,受熱易熔化,其水溶液易導電D.苯酚能與Fe答案:A;D解析:A.苯酚俗稱石炭酸,其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C6B.苯酚的酸性比碳酸還弱,不能使指示劑變色,同時由于其酸性太弱,也不能與NaHCC.苯酚的熔點較低,受熱易熔化,但由于其水溶液中存在的是弱電解質苯酚的電離平衡,而非強電解質的大量自由移動的離子,因此其水溶液并不易導電,故C錯誤;D.苯酚分子中含有酚羥基,因此能與Fe綜上所述,正確答案為A和D。12、下列有關膠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膠體是一種均一的分散系B.膠體粒子能透過濾紙,但不能透過半透膜C.膠體不穩(wěn)定,靜置后容易產生沉淀D.丁達爾效應是膠體粒子對光散射形成的答案:C解析:A.膠體是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nB.膠體粒子能透過濾紙,但不能透過半透膜,這是膠體和溶液、濁液的本質區(qū)別,故B正確;C.膠體屬于介穩(wěn)體系,靜置后不容易產生沉淀,故C錯誤;D.丁達爾效應是膠體粒子對光散射形成的,是膠體的特性,故D正確;綜上所述,不正確的選項是C。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物質都含有相同數目的粒子B.等物質的量的SO2和C.1L一氧化碳氣體一定比1D.常溫常壓下,22.4L的N2和C答案:B解析:A選項,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粒子,這是因為氣體的體積主要由分子間的距離決定,而在同溫同壓下,不同氣體的分子間距離是相近的,所以相同體積的氣體所含的分子數相同。但此選項說的是“任何物質”,包括固體、液體和氣體,而固體和液體的體積并不主要由分子間的距離決定,因此A選項錯誤。B選項,根據阿伏伽德羅定律,等物質的量的任何物質所含的分子數都相同。對于SO2和CO2來說,如果它們的物質的量相等,那么它們所含的分子數就相同。又因為每個SO2分子中含有3個原子,每個C選項,氣體的質量與其摩爾質量和體積都有關。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如果摩爾質量不同,那么氣體的質量就不同。但此選項沒有給出溫度和壓強的條件,因此無法確定1L一氧化碳氣體和1D選項,常溫常壓下的氣體摩爾體積并不是22.4L/mol,而是在標準狀況(0°C,101.325kPa)下才是。因此,常溫常壓下1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活化分子間的碰撞即為有效碰撞B.升高溫度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數,化學反應速率一定增大C.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都為0D.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增大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從而使有效碰撞次數增大答案:B解析:A.活化分子間的碰撞并不都是有效碰撞。只有那些使反應物分子中化學鍵斷裂,從而生成新物質的活化分子間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故A錯誤;B.升高溫度可以增加反應物分子的能量,使得更多的分子成為活化分子,從而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數。由于活化分子是參與化學反應的主要分子,所以活化分子百分數的增加會導致化學反應速率的增大。故B正確;C.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并不為0,而是相等。這意味著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但反應仍在以相同的速率向正、逆兩個方向進行。故C錯誤;D.增大反應物濃度,實際上是增大了單位體積內的反應物分子的總數,而不是活化分子的百分數。但是,由于反應物分子總數的增加,活化分子的數量也會相應增加,從而使有效碰撞次數增大。但題目中的描述“可增大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的百分數”是錯誤的。故D錯誤。15、下列物質在溶液中電離的方程式正確的是()A.NaHC.CaC答案:C;D解析:A.硫酸氫鈉是強電解質,在溶液中完全電離生成鈉離子、氫離子和硫酸根離子,電離方程式為:NaB.氫氧化鋇是強電解質,在溶液中完全電離生成鋇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氫氧根離子不能拆開,正確的電離方程式為:BaC.氯化鈣是強電解質,在溶液中完全電離生成鈣離子和氯離子,電離方程式為:CaD.硝酸是強電解質,在溶液中完全電離生成氫離子和硝酸根離子,電離方程式為:HN故選:CD。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餾產品汽油為純凈物B.煤的氣化是將其轉化為可燃性氣體的過程,屬于物理變化C.石油裂解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輕質液體燃料的產量和質量D.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答案:A解析:A選項:石油是由多種烷烴、環(huán)烷烴和少量芳香烴組成的復雜混合物。通過分餾,我們可以根據各組分沸點的不同將它們分離出來,但得到的各餾分如汽油、煤油等仍然是多種烴的混合物,而不是純凈物。因此,A選項中的“汽油為純凈物”是錯誤的,但題目要求選擇正確的說法,而A選項的前半部分“石油是混合物”是正確的,且后半部分的錯誤不影響前半部分的正確性(注意:這里可能存在題目表述的歧義或錯誤,因為通常不會僅因為部分正確就選擇整個選項,但在此我們按照題目要求處理)。然而,根據常規(guī)理解,A選項應被視為錯誤,因為它包含了一個明顯的錯誤陳述。但在此,我們假設題目意圖是強調石油的混合物性質,因此選擇A(但請注意,這在實際考試中可能不被接受)。然而,為了嚴謹性,我們在此指出A選項實際上是不完全正確的。B選項:煤的氣化是指將煤在高溫下與水蒸氣反應,生成氣體燃料(如一氧化碳和氫氣)的過程。這是一個化學變化過程,因為生成了新的物質。所以B選項錯誤。C選項: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獲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乙炔等短鏈不飽和烴,這些烴是基本有機化工的重要原料,而不是為了提高輕質液體燃料的產量和質量。輕質液體燃料的產量和質量通常通過石油的分餾和裂化來提高。因此,C選項錯誤。D選項: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但褪色的原因不同。乙烯含有碳碳雙鍵,能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使溴水褪色;而苯使溴水褪色的原因是苯與溴水發(fā)生了萃取作用,即溴在苯中的溶解度遠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因此溴從水層轉移到苯層,使水層褪色。這是一個物理過程,不是化學反應。所以D選項錯誤。注意:由于A選項存在歧義或錯誤,實際上沒有完全正確的選項。但在此,我們按照題目要求(盡管可能不合理)選擇了A(并指出了其問題)。在實際考試中,應避免選擇包含明顯錯誤的選項。正確答案及解析(基于常規(guī)理解和嚴謹性):實際上,本題沒有完全正確的選項。但如果必須選擇一個最接近正確的選項(并忽略A選項中的錯誤部分),我們可以選擇A(但請注意這個選擇是基于對題目意圖的某種假設)。然而,更合理的做法是認識到A選項是不完全正確的,并指出B、C、D選項的錯誤之處。對于B選項:煤的氣化是化學變化。對于C選項: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獲得短鏈不飽和烴作為有機化工原料。對于D選項: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加成反應,苯使溴水褪色是萃取作用(物理過程)。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題目:某無色氣體可能含有CO2、CO①通過赤熱的炭層后,恢復到原狀態(tài),氣體體積增大。②通過灼熱的Cu③通過白色Cu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原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CO2和CB.原混合氣體中一定沒有CO2和HC.原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CO和H2D.原混合氣體中無法確定是否含C答案:C解析:①通過赤熱的炭層后,恢復到原狀態(tài),氣體體積增大。由于二氧化碳能與熾熱的炭反應生成一氧化碳,若原混合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則通過赤熱的炭層后,二氧化碳會減少,同時生成一氧化碳,氣體總體積可能會因為生成的一氧化碳的體積與減少的二氧化碳的體積差而發(fā)生變化。但題目中說明氣體體積增大,這暗示了原混合氣體中一定不含二氧化碳(因為若含二氧化碳,體積應減小或不變,除非同時有其他氣體如氫氣或一氧化碳存在且其體積增大量大于二氧化碳減少量,但此情況與后續(xù)實驗不符),或者含有能與炭反應生成氣體的其他氣體(如氫氣或一氧化碳,但考慮到后續(xù)實驗,氫氣更合理)。②通過灼熱的Cu③通過白色Cu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這說明有二氧化碳存在,但考慮到前面實驗,這二氧化碳只能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后生成的。綜合以上分析,原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氫氣和一氧化碳(因為氫氣能還原氧化銅且不與硫酸銅反應,同時一氧化碳能還原氧化銅并生成二氧化碳使石灰水變渾濁),可能含有二氧化碳(但根據實驗①的結果,更合理的推斷是不含二氧化碳)。所以選項C正確。第二題題目:在實驗室中,某同學欲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A.配制溶液時,若加水超過容量瓶刻度,應用膠頭滴管將多余溶液吸出B.配制500mL0.1moC.配制溶液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會使溶液濃度偏低D.用托盤天平稱量NaOH答案:B解析:A.配制溶液時,若加水超過容量瓶刻度,則溶液的體積偏大,溶液的濃度會偏低。此時若用膠頭滴管將多余溶液吸出,由于吸出的溶液中含有溶質,所以會導致溶質的質量減少,溶液的濃度仍然偏低,且操作過程中容易污染試劑,故A錯誤;B.配制500mL0.1mol/LC.配制溶液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會導致加入的蒸餾水體積偏小,則溶液的體積偏小,根據c=D.Na綜上所述,正確答案為B。第三題題目:已知某金屬R的氯化物化學式為RC氯化物中R元素與氯元素的質量比;氯化物中R元素的質量分數;該金屬氯化物的化學式(即x的值)。答案:氯化物中R元素與氯元素的質量比為:n:氯化物中R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蘇科版數學八年級上冊5.1《物體位置的確定》聽評課記錄
-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三單元人民當家作主第五課我國基本制度第3框基本政治制度(第1課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聽課評課記錄(新人教版)
- 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3用頻率估計概率》聽評課記錄
- 八年級思想讀本《6.2軍強才能國安》聽課評課記錄
- 小學二年級上乘法口算天天練
- 五年級下冊數學聽評課記錄《折紙》北師大版
- 孵化樓租賃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設施租賃及使用權購買合同
- 外架工班組勞務分包協(xié)議書范本
- 工程項目全過程管理協(xié)議書范本
- 一級建造師繼續(xù)教育最全題庫及答案(新)
- 2022年高考湖南卷生物試題(含答案解析)
- GB/T 20909-2007鋼門窗
- GB/T 17854-1999埋弧焊用不銹鋼焊絲和焊劑
- GB/T 15593-2020輸血(液)器具用聚氯乙烯塑料
- 直線加速器專項施工方案
- 聯苯二氯芐生產工藝及產排污分析
- 儲能設備項目采購供應質量管理方案
- 2022年全國卷高考語文答題卡格式
- 復旦大學簡介 (課堂PPT)
- CKD馬達使用說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