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整本書電子教案全書教學教程教學課件_第1頁
稅法整本書電子教案全書教學教程教學課件_第2頁
稅法整本書電子教案全書教學教程教學課件_第3頁
稅法整本書電子教案全書教學教程教學課件_第4頁
稅法整本書電子教案全書教學教程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稅法第10版目錄第一章

稅法概述第二章

稅收征收管理第三章

增值稅第四章普通發(fā)票和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規(guī)定2024/9/172目錄第五章

消費稅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關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2024/9/173目錄第九章第十章第七章第八章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其他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與教育費附加2024/9/174

稅法概述第一章第一節(jié)

稅法概述第一章稅法概述

稅法的概念1我國稅法原則2

我國稅收立法機關和程序3我國現行稅法體系4我國稅收管理體制52024/9/176

截至2021年6月,我國18個稅種中已有12個立法,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形成了13部稅收法律。72024/9/17我國的十三部稅收法律(截止2021年6月):1.自1993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2.自1980年9月10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3.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4.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5.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稅法》2024/9/176.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7.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8.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法》9.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法》10.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2024/9/1711.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法》12.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補充教材P16)13.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2024/9/17一、稅法的概念與特點(一)稅法的概念稅法是指有權的國家機關制定的有關調整稅收分配過程中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和。稅法的調整對象是稅收分配中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稅收和稅法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的不同概念。2024/9/1711一、稅法的概念與特點(二)稅法的特點稅法的特點主要是:(1)從立法過程看,稅法屬于制定法,而不屬于習慣法。(2)從法律性質看,稅法屬于義務性法規(guī),而不屬于授權法規(guī)。(3)從內容看,稅法屬于綜合法,而不屬于單一法。2024/9/1712二、稅收法律關系

稅收法律關系總體上由權利主體、客體和法律關系內容三方面構成。(一)稅收法律關系的構成1.權利主體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在我國稅收法律關系中,權利主體主要包括:一方是代表國家行使征稅職責的國家行政機關,另一方是履行納稅義務的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組織2024/9/1713二、稅收法律關系2.權利客體

權利客體是指稅收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即征稅對象。3.稅收法律關系的內容

稅收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權利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所應承擔的義務,這是稅收法律關系中最實質的東西,也是稅法的靈魂。2024/9/1714二、稅收法律關系(二)稅收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與消滅

稅法是引起稅收法律關系的前提條件,但稅法本身并不能產生具體的稅收法律關系。稅收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必須有能夠引起稅收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情況,也就是由稅收法律事實來決定。稅收法律事實可以分為稅收法律事件和稅收法律行為。(三)稅收法律關系的保護

稅收法律關系是同國家利益及企業(yè)和個人的權益相聯系的。2024/9/1715三、稅法的構成要素

三、稅法的構成要素

稅法的構成要素是指各種單行稅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總稱。稅法的構成要素一般包括總則、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huán)節(jié)、納稅期限、納稅地點、減稅免稅、罰則、附則等項目。

2024/9/1716三、稅法的構成要素(一)納稅義務人概念及與納稅人相關的概念1.納稅義務人納稅義務人簡稱納稅人,是稅法中規(guī)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也稱“納稅主體”。2.負稅人負稅人是指納稅人和負稅人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的概念。納稅人是直接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單位和個人。負稅人是實際負擔稅款的單位和個人。納稅人如果能夠通過一定途徑把稅款轉嫁或轉移出去,納稅人就不再是負稅人。否則,納稅人同時也是負稅人。2024/9/1717三、稅法的構成要素3.代扣代繳義務人

代扣代繳義務人是指有義務從持有的納稅人收入中扣除其應納稅款并代為繳納的企業(yè)、單位和個人。4.代收代繳義務人

代收代繳義務人是指有義務借助與納稅人的經濟交往而向納稅人收取應納稅款并代為繳納的單位。2024/9/1718三、稅法的構成要素5.代征代繳義務人

代征代繳義務人是指接受稅務機關委托,按國家稅法規(guī)定代征稅款的單位和個人。采取由代征代繳義務人代征稅款的征收方法,是稅務機關為了加強征收管理,方便群眾納稅,對于不便直接征收,而有關單位又能控制的稅源的一種有效征管形式。6.納稅單位納稅單位是指申報繳納稅款的單位,是納稅人的有效集合。如企業(yè)所得稅可以每個分公司為一個納稅單位,也可以總公司為一個納稅單位。納稅單位的大小通常要根據管理上的需要和國家政策來確定。2024/9/1719三、稅法的構成要素(二)課稅對象和計稅依據1.課稅對象

課稅對象又稱征稅對象,是稅法中規(guī)定的征稅的目的物,是國家據以征稅的依據。通過規(guī)定課稅對象,解決對什么征稅這一問題。2.計稅依據

計稅依據又稱稅基,是指稅法中規(guī)定的據以計算各種應征稅款的依據或標準。也是納稅人正確履行納稅義務,合理負擔稅收的重要標志。3.課稅對象與計稅依據的關系2024/9/1720三、稅法的構成要素(三)稅目稅目是課稅對象的具體化,反映具體的征稅范圍,代表征稅的廣度。2024/9/1721三、稅法的構成要素(四)稅率稅率是應納稅額與課稅對象之間的比例,是計算稅額的尺度,代表課稅的深度,關系著國家的收入多少和納稅人的負擔程度,因而它是體現稅收政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稅率具體又包括:1.比例稅率2.累進稅率累進稅率具體又包括:(1)全額累進稅率。(2)超額累進稅率。(3)超率累進稅率。(4)超倍累進稅率。3.定額稅率定額稅率具體又包括:(1)地區(qū)差別定額稅率。(2)分類分項定額稅率。2024/9/1722三、稅法的構成要素對稅率的其他相關概念:(1)名義稅率與實際稅率

名義稅率與實際稅率是分析納稅人負擔時常用的概念。名義稅率是指稅法規(guī)定的稅率。實際稅率是指實際負擔率,即納稅人在一定時期內實際繳納稅額占其課稅對象實際數額的比例。實際稅率常常低于名義稅率。(2)邊際稅率與平均稅率

邊際稅率是指再增加一些收入時,增加這部分收入所納稅額同增加收入之間的比例。平均稅率是相對于邊際稅率而言的,它是指全部稅額與全部收入之比。(3)零稅率與負稅率

零稅率是以零表示的稅率,是免稅的一種方式,表明課稅對象的持有人負有納稅義務,但不需繳納稅款。負稅率是指政府利用稅收形式對所得額低于某一特定標準的家庭或個人予以補貼的比例。負稅率主要用于負所得稅的計算。2024/9/1723三、稅法的構成要素(五)減免稅

減免稅是指根據國家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政策要求,對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某些特殊情況給予減輕或免除稅收負擔。1.減免稅的基本形式(1)稅基式減免。(2)稅率式減免。(3)稅額式減免。2.減免稅的分類(1)從時間上可劃分為定期減免和不定期減免。(2)從性質上可劃分為政策減免、困難減免和一般減免。(3)從與稅法的關系上可劃分為法定減免和非法定減免。2024/9/1724三、稅法的構成要素(六)納稅環(huán)節(jié)任何稅種都要確定納稅環(huán)節(jié)。

(七)納稅期限

納稅期限是稅法規(guī)定的納稅主體向征稅機關繳納稅款的具體時間。

(八)納稅地點

納稅地點指繳納稅款的場所,即指納稅人應向何地征稅機關申報納稅并繳納稅款。2024/9/1725三、稅法的構成要素(九)罰則

罰則是稅收法律關系的主體因違反稅法所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

(十)附則

附則一般都規(guī)定與相關稅法緊密相關的內容。比如該法的解釋權、生效時間等。2024/9/1726四、稅法的分類四、稅法的分類(一)按稅法的基本內容和效力分類

按照稅法的基本內容和效力的不同,可分為稅收基本法和稅收普通法。(1)稅收基本法。(2)稅收普通法。(二)按照稅法的職能作用分類

按照稅法的職能作用的不同,可分為稅收實體法和稅收程序法。(1)實體法。(2)程序法。

2024/9/1727四、稅法的分類(三)按稅法征收對象分類

按照稅法征收對象的不同,可分為流轉稅稅法、所得稅稅法、財產、行為稅稅法和資源稅稅法。(1)流轉稅稅法。主要包括增值稅、消費稅、關稅等稅法。(2)所得稅稅法。主要包括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法。(3)財產、行為稅稅法。主要包括房產稅、印花稅等稅法。(4)資源稅稅法。主要包括資源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等稅種。2024/9/1728四、稅法的分類(四)按主權國家行使稅收管轄權分類

按照主權國家行使稅收管轄權的不同,可分為:(1)國內稅法。(2)國際稅法。(3)外國稅法。(五)按稅收收入歸屬和征收管轄權限分類

按照稅收收入歸屬和征收管轄權限的不同,可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與地方共享稅。(1)中央稅。屬于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由國家稅務局征收管理,如消費稅、關稅等為中央稅。(2)地方稅屬于各級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由地方稅務局征收管理,如城市維護建設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等為地方稅。(3)中央與地方共享稅屬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同收入,目前主要由國家稅務局征收管理,如增值稅。2024/9/1729五、稅法的作用五、稅法的作用(一)稅法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法律保障(二)稅法是國家宏觀調控經濟的法律手段(三)稅法對維護經濟秩序有重要的作用(四)稅法能有效地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五)稅法是維護國家權益,促進國際經濟交往的可靠保證2024/9/1730

稅法概述第一章第二節(jié)我國稅法原則一、稅法基本原則一、稅法基本原則(一)稅收法律主義稅收法律主義的具體原則可概括為:(1)課稅要素法定,即課稅要素必須由法律直接規(guī)定。(2)課稅要素明確,即有關課稅要素的規(guī)定必須盡量地明確而不出現歧義、矛盾,在基本內容上不出現漏洞。(3)依法稽征,即稅務行政機關必須嚴格依據法律的規(guī)定稽核征收,而無權變動法定課稅要素和法定征收程序。2024/9/1732一、稅法基本原則(二)稅收公平主義

稅收負擔必須根據納稅人的負擔能力分配,負擔能力相等,稅負相同;負擔能力不等,稅負不同。(三)稅收合作信賴主義

稅收合作信賴主義也稱公眾信任原則。(四)實質課稅原則

實質課稅原則是指應根據納稅人的真實負擔能力決定納稅人的稅負。2024/9/1733二、稅法適用原則二、稅法適用原則(一)法律優(yōu)位原則

法律優(yōu)位原則也稱行政立法不得抵觸法律原則,是指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二)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是指一部新法實施后,對新法實施之前人們的行為不得適用新法,而只能沿用舊法。2024/9/1734二、稅法適用原則(三)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的原則

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的原則是指對同一事項兩部法律分別訂有一般和特別規(guī)定時,特別規(guī)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規(guī)定的效力。(四)程序優(yōu)于實體原則

程序優(yōu)于實體原則是指在訴訟發(fā)生時稅收程序法優(yōu)于稅收實體法。(五)實體從舊、程序從新原則2024/9/1735

稅法概述第一章第三節(jié)我國稅收立法機關和程序一、我國的稅收立法機關和稅法體系一、我國的稅收立法機關和稅法體系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稅收法律

《憲法》第五十八條規(guī)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大或人大常委會授權立法

國務院經授權立法所制定的規(guī)定或條例等,具有國家法律的性質和地位,它的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規(guī),在立法程序上還需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2024/9/1737一、我國稅收立法機關3.國務院制定的稅收行政法規(guī)

我國《憲法》規(guī)定,國務院可“根據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guī),發(fā)布決定和命令”。4.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稅收地方性法規(guī)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以及省、自治區(qū)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有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的權力。2024/9/1738一、我國稅收立法機關5.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的稅收部門規(guī)章

《憲法》第九十條規(guī)定:“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guī)、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權限內,發(fā)布命令、指示和規(guī)章?!?.地方政府制定的稅收地方規(guī)章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規(guī)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qū)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guī)。制定規(guī)章?!?024/9/1739二、稅收立法程序二、稅收立法程序(一)提議階段(二)審議階段(三)通過和公布階段2024/9/1740

稅法概述第一章第四節(jié)我國稅收制度的改革和發(fā)展我國稅收制度的改革與發(fā)展(一)1978年以前的稅制改革:建立復合稅制(二)1978—1982年的稅制改革:取得第一次全面重大突破(三)1983—1991年的稅制改革:全面探索稅制改革(四)1992—1994年的稅制改革:改革開放后的第二次稅制改革2024/9/1742我國稅收制度的改革與發(fā)展

(五)2003年至今的稅制改革:穩(wěn)步推進稅制改革(1)大幅度調整出口退稅政策。(2)停征農業(yè)稅。(3)統(tǒng)一內外資企業(yè)稅收。(4)逐步改革個人所得稅。(5)增值稅轉型改革。(6)消費稅調整。(7)資源稅改革。

(8)環(huán)保稅改革。2024/9/1743

稅法概述第一章第五節(jié)

我國稅收管理體制一、稅收管理體制的概念一、稅收管理體制的概念

我國的稅收管理體制,是稅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財政管理體制的重要內容。稅收管理權限,包括稅收立法權、稅收法律法規(guī)的解釋權、稅種的開征或停征權、稅目和稅率的調整權、稅收的加征和減免權等。如果按大類劃分,可以簡單地將稅收管理權限劃分為稅收立法權和稅收執(zhí)法權兩類。2024/9/1745二、稅收立法權的劃分二、稅收立法權的劃分(一)稅收立法權的概念

稅收立法權是制定、修改、解釋或廢止稅收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規(guī)范性文件的權力。2024/9/1746二、稅收立法權的劃分(二)我國稅收立法權的劃分層次我國稅收立法權的劃分主要分為下列幾個層次:(1)全國性稅種的立法權,包括全部中央稅、中央與地方共享稅和在全國范圍內征收的地方稅稅法的制定、公布和稅種的開征、停征權,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簡稱常委會)。(2)經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授權,全國性稅種可先由國務院以“條例”或“暫行條例”的形式發(fā)布施行。經一段時期后,再行修訂并通過立法程序。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正式立法。(3)經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授權,國務院有制定稅法實施細則、增減稅目和調整稅率的權力。

2024/9/1747二、稅收立法權的劃分(4)經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授權,國務院有稅法的解釋權;經國務院授權,國家稅務主管部門(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有稅收條例的解釋權和制定稅收條例實施細則的權力。(5)省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根據本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違背國家統(tǒng)一稅法,不影響中央的財政收入,不妨礙我國統(tǒng)一市場的前提下開征全國性稅種以外的地方稅種的稅收立法權。稅法的公布,稅種的開征、停征,由省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統(tǒng)一規(guī)定,所立稅法在公布實施前須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2024/9/1748二、稅收立法權的劃分(6)經省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授權,省級人民政府有本地區(qū)地方稅法的解釋權和制定稅法實施細則、調整稅目、稅率的權力,也可在上述規(guī)定的前提下,制定一些稅收征收辦法,還可以在全國性地方稅條例規(guī)定的幅度內,確定本地區(qū)適用的稅率或稅額。2024/9/1749三、國稅與地稅的合并

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并,具體承擔所轄區(qū)域內的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征管等職責。

國稅地稅機構合并后,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qū)、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2024/9/1750

稅法第10版第二章稅收征收管理522024/9/17第一節(jié)

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的權利和義務1第二節(jié)

一照一碼的基本內容2第三節(jié)

納稅申報和稅款征管3

稅收征收管理第二章第一節(jié)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的權利和義務納稅人權利與義務一、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的權利552024/9/17(一)知情權(二)保密權(三)稅收監(jiān)督權(四)納稅申報方式選擇權(五)申請延期申報權(六)申請延期繳納稅款權(七)申請退還多繳稅款權(八)依法享受稅收優(yōu)惠權一、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的權利562024/9/17(九)委托稅務代理權(十)陳述與申辯權(十一)對未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的拒絕檢查權(十二)稅收法律救濟權(十三)依法要求聽證的權利(十四)索取有關稅收憑證的權利二、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的義務572024/9/17(一)依法進行稅務登記的義務(二)依法設置賬簿、保管賬簿和有關資料以及依法開具、使用、取得和保管發(fā)票的義務(三)財務會計制度和核算軟件備案的義務(四)按照規(guī)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的義務(五)按時、如實申報的義務(六)按時繳納稅款的義務(七)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八)接受依法檢查的義務(九)及時提供信息的義務(十)報告其他涉稅信息的義務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納稅人權利與義務的公告》2009年第1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和相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第一部分

納稅人的權利知情權保密權稅收監(jiān)督權納稅申報方式選擇權申請延期申報權申請延期繳納稅款權申請退還多繳稅款權依法享受稅收優(yōu)惠權委托稅務代理權陳述與申辯權對未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的拒絕檢查權稅收法律救濟權依法要求聽證的權利索取有關稅收憑證的權利知情權主要包含四項內容:稅收政策知情權涉稅程序知情權應納稅額核定及其他稅務行政處理決定知情權法律救濟途徑知情權一、知情權含義

《稅收征管法》第七條稅務機關應當廣泛宣傳稅收法律、法規(guī),普及納稅知識,無償地為納稅人提供納稅咨詢服務。

《稅收征管法》第八條第一款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權向稅務機關了解國家稅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以及與納稅程序有關的情況。知情權法律依據辦稅服務廳稅務機關官方網站電話語音服務系統(tǒng)(12366)稅收專題輔導會其它途徑知情權納稅人如何實現

保密是指稅務機關在稅收征收管理工作中依法制作或者采集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涉及到納稅人的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的信息。法律賦予稅務機關在稅收管理中獲得納稅人生產經營信息和個人信息的權力和手段,但掌握的信息只能用于稅務管理,不能用于其他方面,更不能因信息泄漏而使納稅人的利益受到損害。因此保障納稅人依法享有保密權,是規(guī)范稅務機關行政行為,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的基本要求。但需要指出的是,納稅人的稅收違法行為信息不屬于保密范圍。二、保密權含義保密權的內容主要有兩項:1.商業(yè)秘密

商業(yè)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2.個人隱私

個人隱私是指在稅收管理中,稅務機關所掌握的涉及納稅人的相關個人信息,包括納稅人的儲蓄賬戶賬號、存款、個人財產、收入狀況、婚姻狀況等。保密權含義

《稅收征管法》第八條第二款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權要求稅務機關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情況保密。稅務機關應當依法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情況保密。

《稅收征管法》第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檢舉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行為。收到檢舉的機關和負責查處的機關應當為檢舉人保密。稅務機關應當按照規(guī)定給予獎勵。保密權法律依據納稅人享有保密權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在稅務管理活動中,納稅人自行申報的有關信息和稅務機關主動獲取的相關資料,凡涉及到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的,稅務機關將依法為納稅人保密。

2.在納稅人舉報他人稅收違法行為時,稅務機關將依法為納稅人保密。

3.在納稅人投拆舉報稅務機關工作人員違法違紀情況時,稅務機關將依法為納稅人保密。

4.納稅人有確鑿證據表明稅務機關或其工作人員將納稅人的商業(yè)秘密、個人隱私泄露給他人的,以及納稅人檢舉他人稅收違法行為情況被泄露的,可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投訴,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保密權納稅人如何實現稅收監(jiān)督權的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1.是否存在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和稅收規(guī)范性文件的行為。

2.稅務人員是否存在索賄受賄、徇私舞弊、玩忽職守、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是否有濫用職權多征稅款或者故意刁難納稅人的違法違紀行為。

3.是否有故意刁難或進行打擊報復的行為。

4.稅務部門納稅服務過程。

5.其他納稅人是否存在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和稅收規(guī)范性文件的行為。三、稅收監(jiān)督權含義

《稅收征管法》第八條第五款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權控告和檢舉稅務機關、稅務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

《稅收征管法》第九條稅務機關應當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稅務人員的政治業(yè)務素質。

《稅收征管法》第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檢舉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行為。收到檢舉的機關和負責查處的機關應當為檢舉人保密。稅務機關應當按照規(guī)定給予獎勵。稅收監(jiān)督權法律依據

1.對于稅務機關的違法違紀行為,納稅人可以向其上一級稅務機關進行檢舉和控告。

2.對于稅務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和其他單位及個人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行為,納稅人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進行檢舉和控告。

3.對于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納稅人也可以直接向有權處理的政府其他部門進行檢舉和控告。稅收監(jiān)督權納稅人如何實現納稅申報方式的選擇權,是指納稅人有權選擇某種方式辦理納稅申報。納稅申報方式,是指納稅人在發(fā)生納稅義務或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義務后,在申報期限內,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向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申報納稅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上門申報郵寄申報數據電文申報其他申報方式四、納稅申報方式選擇權含義

《稅收征管法》第二十六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可以直接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也可以按照規(guī)定采取郵寄、數據電文或者其他方式辦理上述申報、報送事項。

《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三十條第一款稅務機關應當建立、健全納稅人自行申報納稅制度。經稅務機關批準,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可以采取郵寄、數據電文方式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

《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三十六條實行定期定額繳納稅款的納稅人,可以實行簡易申報、簡并征期等申報納稅方式。納稅申報方式選擇權法律依據

按照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如果納稅人是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或者是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義務的扣繳義務人,那么納稅人就是行使納稅申報方式選擇權的主體。不需審批的納稅申報方式上門(直接)申報需審批的納稅申報方式郵寄申報數據電文申報其他申報方式簡易申報簡并征期納稅申報方式選擇權納稅人如何實現

納稅人確因特殊困難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可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向稅務機關提出書面延期申請,經稅務機關核準,可在核準后的期限內再行辦理納稅申報。它是在納稅人發(fā)生特殊困難時適用的,有利于保護納稅人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和合法權益。五、申請延期申報權含義

《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經稅務機關核準,可以延期申報。

經核準延期辦理前款規(guī)定的申報、報送事項的,應當在納稅期內按照上期實際繳納的稅額或者稅務機關核定的稅額預繳稅款,并在核準的延期內辦理稅款結算。申請延期申報權法律依據1.申請延期申報的條件

(1)納稅人按照規(guī)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確有困難,致使納稅人無法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辦理納稅申報,需要延期的。

(2)因不可抗力,例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以及戰(zhàn)爭、動亂等社會事件導致納稅人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2.延期申報權實現的途徑納稅人如果符合延期申報條件,應當在稅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申報期限內,向稅務機關提出書面延期申請,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作出核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并答復納稅人。申請延期申報權納稅人如何實現

延期繳納稅款權,是指納稅人因特殊困難,不能按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期限繳納稅款時,依法享有申請延期繳納稅款的權利。經稅務機關批準延期繳納稅款的,在批準的期限內,不加收滯納金。特殊困難是指:

1.因不可抗力,導致納稅人發(fā)生較大損失,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較大影響的。

2.當期貨幣資金在扣除應付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后,不足以繳納稅款的。六、申請延期繳納稅款權含義

《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一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確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

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批準,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是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申請延期繳納稅款權法律依據納稅人辦理延期繳納稅需報送的材料:延期繳納稅款申請審批表當期貨幣資金余額情況及所有銀行存款賬戶的對賬單資產負債表應付職工工資和社會保險費等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支出預算申請延期繳納稅款權納稅人如何實現納稅人有依法納稅的義務,但既不能少繳稅款,也不應多繳。申請退還多繳稅款權,是指納稅人對自身多繳的,超過法律規(guī)定應繳稅款的部分有依法要求退還的權利。七、申請退還多繳稅款權含義

《稅收征管法》第五十一條納稅人超過應納稅額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發(fā)現后應當立即退還;納稅人自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三年內發(fā)現的,可以向稅務機關要求退還多繳的稅款并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稅務機關及時查實后應當立即退還;涉及從國庫中退庫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有關國庫管理的規(guī)定退還。

《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七十八條稅務機關發(fā)現納稅人多繳稅款的,應當自發(fā)現之日起10日內辦理退還手續(xù);納稅人發(fā)現多繳稅款,要求退還的,稅務機關應當自接到納稅人退還申請之日起30日內查實并辦理退還手續(xù)。申請退還多繳稅款權法律依據

納稅人發(fā)現多繳稅款,要求退還的,稅務機關應當自接到納稅人退還申請之日起30日內查實并辦理退還手續(xù)。具體程序:

1.納稅人應持稅務登記證件(按照規(guī)定不需要發(fā)給稅務登記證件的除外),向納稅人的主管稅務機關提出退稅申請,并按要求填寫退稅申請文書和提供相關資料。

2.稅務機關受理和審批完成后,將納稅人多繳的稅款按規(guī)定程序在規(guī)定時間內退還。

稅務機關發(fā)現納稅人多繳稅款的,應當自發(fā)現之日起10日內辦理退還手續(xù);申請退還多繳稅款權納稅人如何實現稅收優(yōu)惠,是指國家運用稅收政策對特定行業(yè)、特定區(qū)域、特定類型的納稅人或者特定課稅對象給予減輕或免除稅收負擔的一種優(yōu)待。我國目前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主要是減稅免稅政策。此外,納稅人還可以依照稅收協定的規(guī)定申請減稅、免稅或不征稅的待遇。八、依法享受稅收優(yōu)惠權含義

《稅收征管法》第八條第三款納稅人依法享有申請減稅、免稅、退稅的權利。

《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三條納稅人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書面申請減稅、免稅。

減稅、免稅的申請須經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減稅、免稅審查批準機關審批。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各級人民政府主管部門、單位和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擅自作出的減稅、免稅決定無效,稅務機關不得執(zhí)行,并向上級稅務機關報告。依法享受稅收優(yōu)惠權法律依據納稅人如果符合減免稅條件,應當按照下列程序辦理:1.報批類減免稅的辦理程序2.備案類減免稅的辦理程序3.享受稅收協定待遇的稅收優(yōu)惠依法享受稅收優(yōu)惠權納稅人如何實現委托稅務代理權是指納稅人根據自身經營管理的需要自愿委托,或者根據相關稅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的要求,自行委托具有合法資格的機構或個人在代理權限內,以納稅人的名義依法向稅務機關辦理相關稅務事宜的權利。九、委托稅務代理權含義

《稅收征管法》第八十九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可以委托稅務代理人代為辦理稅務事宜。

《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九十八條稅務代理人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造成納稅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除由納稅人繳納或者補繳應納稅款、滯納金外,對稅務代理人處納稅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委托稅務代理權法律依據納稅人根據需要可以委托稅務代理人按照代理權限和代理期限代為辦理相關稅務事宜,稅務代理分為全面代理、單項代理或臨時代理、常年代理,納稅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代理方式。納稅人選擇稅務代理應與稅務代理人簽訂委托代理協議書。委托代理協議書應當載明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名稱、代理事項、代理權限、代理期限以及其他應明確的內容,并由代理人及其所在的代理機構和被代理人簽名蓋章。

納稅人的稅務代理關系可以因代理期限屆滿而終止,也可因法定情形出現,單方面終止,不論是納稅人單方終止還是稅務代理人單方終止,終止方均應及時通知另一方,并向稅務機關報告,同時公布終止決定。代理的方式代理的內容代理注意事項委托稅務代理權納稅人如何實現陳述權,是指納稅人對稅務機關作出的決定享有陳述自己意見的權利;申辯權,是指納稅人對稅務機關作出的決定所主張的事實、理由和依據享有申訴和解釋說明的權利。十、陳述與申辯權含義

《稅收征管法》第八條第四款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對稅務機關所作出的決定,享有陳述權、申辯權;依法享有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請求國家賠償等權利。

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處罰。陳述與申辯權法律依據簡易程序的陳述與申辯權一般程序的陳述與申辯權陳述與申辯權納稅人如何實現

稅務人員必須依法行使稅務檢查權,不得擅自對納稅人實施檢查。對納稅人進行檢查時稅務機關應當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這是稅務檢查的法定程序。如果稅務人員未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納稅人有權拒絕檢查。十一、對未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的拒絕檢查權含義

《稅收征管法》第五十九條稅務機關派出的人員進行稅務檢查時,應當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未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的,被檢查人有權拒絕檢查。

《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八十九條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應當依照稅收征管法及本細則的規(guī)定行使稅務檢查職權。對未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的拒絕檢查權法律依據稅務檢查人員必須按稅務檢查證或稅務檢查通知書載明的檢查范圍和期限,行使稅務檢查權。如果稅務人員未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納稅人可以拒絕提供賬簿、憑證等涉稅資料,并可以向稅務機關進行檢舉。對未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的拒絕檢查權納稅人如何實現稅收法律救濟權分為申請行政復議權、提起行政訴訟權和請求國家賠償權。此外,納稅人如果是我國居民,可以按照我國對外簽署的避免雙重征稅協定(安排)的有關規(guī)定,就稅收歧視、國際雙重征稅等問題向稅務機關提出啟動國際相互協商程序的申請。十二、稅收法律救濟權含義稅收法律救濟權申請行政復議權的含義申請行政復議權,是指納稅人對稅務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依法要求復議機關進行復議,保護自身利益的權利。稅收法律救濟權申請行政復議權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以下簡稱《行政復議法》)第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guī)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xù)計算。稅收法律救濟權納稅人如何實現行政復議權必須依照稅務機關根據法律、法規(guī)確定的稅額、期限,先行繳納或者解繳稅款和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是,納稅人對我們作出逾期不繳納罰款加處罰款的決定不服的,應當先繳納罰款和加處罰款,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納稅人對征稅行為不服納稅人對征稅行為以外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稅收法律救濟權提起行政訴訟權的含義

提起行政訴訟權是指納稅人認為具體的稅務行政行為違法或者不當,侵犯了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由人民法院對稅務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理并作出判決。稅收法律救濟權提起行政訴訟權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以下簡稱《行政訴訟法》)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稅收法律救濟權納稅人如何實現提起行政訴訟權根據現行《行政訴訟法》有關規(guī)定,稅務行政訴訟程序:起訴受理審理判決稅收法律救濟權請求國家賠償權的含義國家賠償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監(jiān)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時,國家負責向受害人賠償的制度。當稅務機關在行使職權時,有侵犯納稅人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納稅人有請求國家賠償的權利。稅收法律救濟權請求國家賠償權的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七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造成損害的,有權請求賠償。

《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九條納稅人在限期內已繳納稅款,稅務機關未立即解除稅收保全措施,使納稅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損失的,稅務機關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稅收法律救濟權納稅人如何實現請求國家賠償權

納稅人請求國家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以在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時一并提出。具體詳見《國家賠償法》。下例情形稅務機關不承擔賠償責任:

(1)稅務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2)因納稅人和其他稅務當事人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fā)生的。

(3)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一般是指損害已通過其他方式得到補償,如獲得保險公司賠償等。

依法要求聽證權,是指納稅人對稅務機關作出的罰款數額達到一定金額的稅務行政處罰,依法享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聽證主要是通過納稅人的質證、申辯與陳述來核實行政處罰決定主體是否明確,違法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真實充分,程序是否合法有效,法律依據是否引用準確。十三、依法要求聽證的權利含義

《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yè)、吊銷許可證或者執(zhí)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依法要求聽證的權利法律依據應在稅務機關送達《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后三日內,書面提出申請。納稅人逾期不提出,將會視為放棄聽證權利。對應當進行聽證的案件,稅務機關不組織聽證,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當事人放棄聽證權利或者被正當取消聽證權利的除外。依法要求聽證的權利納稅人如何實現

納稅人在繳納稅款后有權索取完稅憑證;在稅務機關扣押、查封納稅人的貨物時,納稅人有權索取扣押收據或查封清單等稅收憑證。十四、索取有關稅收憑證權含義

《稅收征管法》第三十四條稅務機關征收稅款時,必須給納稅人開具完稅憑證??劾U義務人代扣、代收稅款時,納稅人要求扣繳義務人開具代扣、代收稅款憑證的,扣繳義務人應當開具。索取有關稅收憑證權法律依據納稅人是直接繳納稅款,納稅人有權要求提供完稅憑證;納稅人屬于代扣代繳稅款的納稅人,納稅人有權要求扣繳義務人提供完稅憑證。完稅憑證可以通過稅務機關、銀行、委托代征單位、郵寄或自助打印等渠道取得。納稅人被扣押或查封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時,有權索取扣押收據或查封清單。索取有關稅收憑證權納稅人如何實現第二部分

納稅人的義務依法進行稅務登記的義務依法設置賬簿、保管賬簿和有關資料以及依法開具、使用、取得和保管發(fā)票的義務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軟件備案的義務按照規(guī)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的義務按時、如實申報的義務按時繳納稅款的義務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接受依法檢查的義務及時提供信息的義務報告其他涉稅信息的義務依法進行稅務登記,是指納稅人應當依照《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稅務登記管理辦法》規(guī)定的范圍、事項、時限、方式等,到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的設立、變更、注銷和稅務登記證驗證、換證以及非正常戶處理、報驗登記等有關事項。一、依法進行稅務登記的義務含義

《稅收征管法》第十五條第一款企業(yè),企業(yè)在外地設立的分支機構和從事生產、經營的場所,個體工商戶和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yè)單位(以下統(tǒng)稱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自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之日起三十日內,持有關證件,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稅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報之日起三十日內審核并發(fā)給稅務登記證件。

《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十二條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之日起30日內,向生產、經營地或者納稅義務發(fā)生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如實填寫稅務登記表,并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提供有關證件、資料。依法進行稅務登記的義務法律依據

1.設立登記

2.變更登記

3.停業(yè)、復業(yè)登記

4.注銷登記

5.外出經營報驗登記

6.稅務登記證換證、補辦依法進行稅務登記的義務納稅人如何履行義務

1.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的期限申報辦理稅務登記、變更或者注銷登記,或者未按照規(guī)定辦理稅務登記證件驗證或者換證手續(xù),或者通過提供虛假的證明資料等手段騙取稅務登記證,或者出口商品未按規(guī)定辦理出口貨物退(免)稅認定、變更或注銷認定手續(xù),或者停業(yè)期滿不申報辦理復業(yè)登記而復業(yè),稅務部門將責令納稅人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2.納稅人不辦理稅務登記,責令納稅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經稅務機關提請,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納稅人的營業(yè)執(zhí)照。

3.納稅人如果未按照規(guī)定使用稅務登記證件,或者轉借、涂改、損毀、買賣、偽造稅務登記證件,對納稅人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依法進行稅務登記的義務法律責任納稅人應當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的規(guī)定設置賬簿,根據合法、有效憑證記賬,進行核算,并按照規(guī)定的保管期限,保管賬簿、記賬憑證、完稅憑證及其他有關資料,不得偽造、變造或者擅自損毀。二、依法設置賬簿、保管賬簿和有關資料以及依法開具、使用、取得和保管發(fā)票的義務依法設置賬簿、保管賬簿和有關資料的義務含義

《稅收征管法》第十九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的規(guī)定設置賬簿,根據合法、有效憑證記賬,進行核算。

《稅收征管法》第二十四條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按照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guī)定的保管期限保管賬簿、記賬憑證、完稅憑證及其他有關資料。依法設置賬簿、保管賬簿和有關資料以及依法開具、使用、取得和保管發(fā)票的義務依法設置賬簿、保管賬簿和有關資料的義務法律依據

納稅人的賬簿、記賬憑證、報表、完稅憑證、發(fā)票、出口憑證以及其他有關涉稅資料應當保存10年;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或者發(fā)生納稅義務之日起15日內,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設置賬簿;扣繳義務人應當自稅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扣繳義務發(fā)生之日起10日內,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稅種,分別設置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賬簿。依法設置賬簿、保管賬簿和有關資料以及依法開具、使用、取得和保管發(fā)票的義務依法設置賬簿、保管賬簿和有關資料的義務納稅人如何履行義務(1)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可以不設置賬簿的;下列情形,稅務機關有權核定應納稅額:(2)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應當設置賬簿但未設置的;(3)擅自銷毀賬簿或者拒不提供納稅資料的;(4)雖設置賬簿,但賬目混亂或者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查賬的。依法設置賬簿、保管賬簿和有關資料以及依法開具、使用、取得和保管發(fā)票的義務依法設置賬簿、保管賬簿和有關資料的義務納稅人如何履行義務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設置、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賬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記賬憑證及有關資料,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設置、保管賬簿或者保管記賬憑證和有關資料,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納稅人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法設置賬簿、保管賬簿和有關資料以及依法開具、使用、取得和保管發(fā)票的義務依法設置賬簿、保管賬簿和有關資料的義務法律責任發(fā)票是指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收付款憑證。其中,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開具的發(fā)票,是購買方支付增值稅額并可按照增值稅有關規(guī)定據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憑證。對于各類發(fā)票的印制、領購、開具、取得、保管、使用和繳銷,納稅人均應依法進行。依法設置賬簿、保管賬簿和有關資料以及依法開具、使用、取得和保管發(fā)票的義務依法使用、取得和保管發(fā)票的義務含義

《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一條稅務機關是發(fā)票的主管機關,負責發(fā)票印制、領購、開具、取得、保管、繳銷的管理和監(jiān)督。

單位、個人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經營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應當按照規(guī)定開具、使用、取得發(fā)票。依法設置賬簿、保管賬簿和有關資料以及依法開具、使用、取得和保管發(fā)票的義務依法使用、取得和保管發(fā)票的義務法律依據非法印制發(fā)票的,由稅務機關銷毀非法印制的發(fā)票,沒收違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并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法設置賬簿、保管賬簿和有關資料以及依法開具、使用、取得和保管發(fā)票的義務依法使用、取得和保管發(fā)票的義務法律責任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非法提供銀行賬戶、發(fā)票、證明或者其它方便,導致未繳、少繳稅款或者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的,稅務機關除沒收其違法所得外,可以處未繳、少繳或者騙取的稅款1倍以下的罰款。其它法律責任,見總局2010年12月20日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發(fā)票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有關規(guī)定。三、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軟件備案義務含義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軟件備案是指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必須將所采用的財務、會計制度,具體的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件,按稅務機關的規(guī)定,及時報送稅務機關存儲備查。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軟件備案的義務法律依據

《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四條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件之日起15日內,將其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稅收征管法》第二十條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的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件,應當報送稅務機關備案。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有關稅收的規(guī)定抵觸的,依照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有關稅收的規(guī)定計算應納稅款、代扣代繳和代收代繳稅款。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軟件備案的義務納稅人如何履行義務納稅人如果使用計算機記賬,應當在使用前將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的會計核算軟件、使用說明書及有關資料報送納稅人的主管稅務機關備案。符合建賬條件且按照查賬征收方式征收稅款的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將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件,報送納稅人的主管稅務機關備案。納稅人建立的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并能正確、完整核算收入或者所得。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軟件備案的義務法律責任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將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件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由稅務機關責令納稅人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四、按照規(guī)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的義務含義納稅人應當按照要求安裝、使用稅控裝置,報送有關數據和資料,不得損毀或者擅自改動稅控裝置。按照規(guī)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的義務法律依據

《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八條納稅人應當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安裝、使用稅控裝置,并按照稅務機關的規(guī)定報送有關數據和資料。

《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三條國家根據稅收征收管理的需要,積極推廣使用稅控裝置。納稅人應當按照規(guī)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不得損毀或者擅自改動稅控裝置。按照規(guī)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的義務納稅人如何履行義務納稅人購置稅控裝置后,應當立即到納稅人的主管稅務機關進行注冊登記。新開業(yè)的用戶,應當在辦理稅務登記的同時購置稅控裝置,并完成注冊登記。納稅人如果在專業(yè)市場內,可由市場主辦單位集中管理,統(tǒng)一購置使用稅控裝置。納稅人如果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納稅人所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必須納入防偽稅控系統(tǒng)管理,普通發(fā)票納入防偽稅控一機多票系統(tǒng)管理。其他符合規(guī)定條件的納稅人,也應按照稅務機關的統(tǒng)一要求,安裝使用稅控裝置。按照規(guī)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的義務法律責任納稅人未按規(guī)定使用稅控收款機,或者不如實錄入銷售或經營數據,或者發(fā)生稅控收款機丟失、被盜,或者擅自拆卸、改動和破壞稅控收款機,上述行為造成納稅人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納稅人的應納稅額。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或者損毀、擅自改動稅控裝置,由稅務機關責令納稅人限期改正,可以對納稅人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應當補繳稅款、滯納金。五、按時、如實申報的義務含義無論納稅人當期是否有應納稅額,是否享受減稅、免稅待遇,納稅人都應當在規(guī)定納稅申報期限內辦理納稅申報手續(xù);如果納稅人是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規(guī)定的申報期限,將代扣代繳、代收代繳情況進行申報,并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按時、如實申報的義務法律依據

《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二條納稅人在納稅期內沒有應納稅款的,也應當按照規(guī)定辦理納稅申報。

納稅人享受減稅、免稅待遇的,在減稅、免稅期間應當按照規(guī)定辦理納稅申報。

《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五條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

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扣繳義務人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按時、如實申報的義務納稅人如何履行義務履行義務的方式無需審批的納稅申報方式上門(直接)申報需審批的納稅申報方式郵寄申報數據電文申報其他申報方式簡易申報簡并征期按時、如實申報的義務納稅人如何履行義務各個稅種納稅申報的適用主體、時限、要求不盡相同,主要對下列四個稅種進行說明:增值稅消費稅企業(yè)所得稅車輛購置稅按時、如實申報的義務法律責任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或者未按照規(guī)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由稅務機關責令納稅人限期改正,可以對納稅人處以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將追繳納稅人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以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六、按時繳納稅款的義務含義

按時繳納稅款是指納稅人應當按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將當期應該繳納的稅款,在規(guī)定期限內進行繳納的行為;以及扣繳義務人應當將納稅人當期應繳納的稅款進行代收或者代扣之后,在規(guī)定期限內將稅款進行解繳的行為。按時繳納稅款的義務法律依據

《稅收征管法》第四條第三款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按時繳納稅款的義務納稅人如何履行義務稅款現金支票銀行卡電子結算按時繳納稅款的義務法律責任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期限繳納稅款,或者未按照規(guī)定期限解繳稅款,由稅務機關責令納稅人限期繳納,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無論納稅人是否是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或者納稅擔保人,納稅人在規(guī)定期限內不繳、少繳應納或者應解繳的稅款,經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均可以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期限繳納稅款,或者納稅擔保人未按照規(guī)定的期限繳納所擔保的稅款,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依照《稅收征管法》第四十條的規(guī)定采取強制執(zhí)行措施追繳納稅人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七、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含義按照法律或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負有代收代繳、代扣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其中:單位既可以是各種類型的企業(yè),也可以是行政單位、事業(yè)單位等其他組織;個人可以是個體經營者或者其他個人

作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履行了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后,稅務機關按照規(guī)定向納稅人支付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的手續(xù)費。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法律依據

《稅收征管法》第四條第三款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扣繳義務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時,納稅人不得拒絕。納稅人拒絕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及時報告稅務機關處理。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納稅人如何履行義務作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可能會負有以下幾個常見稅種的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義務,并應按照規(guī)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增值稅消費稅企業(yè)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法律責任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的期限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由稅務機關責令納稅人限期改正,并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納稅人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可對納稅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八、接受依法檢查的義務含義接受依法檢查義務包括:

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的檢查和處理,不得逃避;

客觀反映有關情況,如實提供有關報表和資料;

不得有相關法律、法規(guī)禁止的隱瞞、弄虛作假、阻撓、刁難等拒絕檢查的行為。接受依法檢查的義務法律依據

《稅收征管法》第五十七條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稅務檢查時,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調查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和其他當事人與納稅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有關的情況,有關單位和個人有義務向稅務機關如實提供有關資料及證明材料。

《稅收征管法》第五十六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的稅務檢查,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隱瞞。接受依法檢查的義務納稅人如何履行義務車站、碼頭、機場、郵政企業(yè)及其分支機構等有關單位應配合稅務機關依法對托運、郵寄應納稅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的有關單據、憑證和有關資料進行的檢查;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應配合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準的存款賬戶檢查,及經設區(qū)的市、自治州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準的案件涉嫌人員的儲蓄賬戶檢查。納稅人應當如實提供納稅人的賬簿、記賬憑證、報表和有關資料;配合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的生產、經營場所和貨物存放地進行檢查;按照要求提供與納稅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有關的文件、證明材料和有關資料;如實回答納稅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有關的詢問;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隱瞞或阻撓,并配合稅務機關記錄、錄音、錄像、照相和復制。接受依法檢查的義務法律責任

納稅人如逃避、拒絕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撓稅務機關檢查,可對納稅人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到車站、碼頭、機場、郵政企業(yè)及其分支機構檢查納稅人有關情況時,有關單位拒絕的,可以對其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拒絕接受依法檢查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存款賬戶的,可對其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九、及時提供信息的義務含義納稅人應當按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通過稅務登記和納稅申報等方式如實提供相關涉稅信息。及時提供信息的義務法律依據

《稅收征管法》第六條第二款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和其他有關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如實向稅務機關提供與納稅和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有關的信息。及時提供信息的義務納稅人如何履行義務納稅人應當按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如實提供相關涉稅信息,其主要方式為稅務登記和納稅申報。及時提供信息的義務法律責任納稅人不能自行中止(終止)相關涉稅義務,納稅人可能會承擔未按期申報納稅和繳納稅款而被處以罰款的風險。納稅人事實上已經歇業(yè)但未報告歇業(yè)的信息,將視同納稅人未歇業(yè),并按正常經營對待,納稅人就必須繼續(xù)按期申報納稅和繳納稅款;納稅人在已批準的歇業(yè)期間又恢復營業(yè),且未及時提供復業(yè)的信息,由稅務機關發(fā)出限期改正通知書,并可以對納稅人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十、報告其他涉稅信息的義務含義其它涉稅信息,是指除前述義務以外的涉稅信息,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是報告影響納稅人收入、成本和利潤水平的重大涉稅信息,如關聯業(yè)務往來信息;二是影響納稅人稅款繳納能力的重大涉稅信息,如銀行賬戶開立、企業(yè)合并、分立、處置大額財產等信息。報告其他涉稅信息的義務法律依據企業(yè)合并、分立情況報告、存款賬號報告、處分大額財產報告及關聯企業(yè)之間的業(yè)務往來等有關事項,其法律依據分別參見《稅收征管法》第十七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及《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第二款。報告其他涉稅信息的義務納稅人如何履行義務

2.合并、分立報告

1.存款賬號報告

3.欠稅人處置不動產或大額資產報告納稅人應當自基本存款賬戶或者其他存款賬戶開立或變化之日起15日內,持《稅務登記證》(副本),填寫《納稅人存款賬戶賬號報告表》,向稅務機關報送銀行開戶許可證或申請表的復印件。

合并,是指兩個以上的公司,通過訂立合同,依照法定程序,合并為一個公司,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設合并兩種方式。分立,是指一個公司依法定程序分開設立為兩個以上的公司,一般以兩種方式進行:一種是派生分立,另一種是新設分立。

自合并(分立)文件生效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納稅人應填寫《納稅人合并(分立)情況報告書》,報送企業(yè)合并(分立)的批準文件或企業(yè)決議復印件,并依法繳清稅款。

納稅人欠稅達五萬元以上,以變賣、贈與、抵押、質押、投資等形式處置不動產或大額資產,應在處置不動產或大額資產之前,填寫《欠稅人處置不動產或大額資產報告表》,提供擬處分不動產或大額資產清單,并按稅務機關規(guī)定時限結清稅款。報告其他涉稅信息的義務法律責任1.未按照規(guī)定報告全部銀行賬號2.未按照規(guī)定報告關聯業(yè)務往來3.未按規(guī)定報告企業(yè)合并、分立情況4.欠稅企業(yè)未按規(guī)定報告不動產或大額財產處置情況

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報告全部銀行賬號,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發(fā)出限期改正通知書,并可對納稅人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報告關聯業(yè)務往來信息,除了按照《稅收征管法》的有關規(guī)定予以處罰外,稅務機關有權依照有關規(guī)定對納稅人的應稅收入和應繳稅款按照獨立交易原則進行合理調整,補征稅款,并按照稅款所屬納稅年度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與補稅期間同期的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加5個百分點加收利息。納稅人合并時未繳清稅款的,應當由合并后的納稅人繼續(xù)履行未履行的納稅義務;納稅人分立時未繳清稅款的,分立后的納稅人對未履行的納稅義務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納稅人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逃避繳納稅款,將追繳納稅人所欠的稅款、滯納金,并處欠繳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納稅人將不動產或大額財產設置抵押、質押、留置,稅款先于抵押權、質權、留置權執(zhí)行。

納稅人怠于行使到期債權或無償轉讓財產,稅務機關可以分別根據《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第七十四條的規(guī)定行使代位權、撤銷權。

稅收征收管理第二章第二節(jié)一照一碼的基本內容一、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的基本內容

1.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的概念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拔遄C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是指企業(yè)登記時依次申請,由工商(市場監(jiān)管)、質監(jiān)、稅務、人力社保、統(tǒng)計五個部門分別核發(fā)不同證照,改為一次申請,由工商(市場監(jiān)管)部門核發(fā)加載法人和其他組織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統(tǒng)稱“統(tǒng)一代碼”)的營業(yè)執(zhí)照的登記制度。

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社會保險登記證、統(tǒng)計登記證不再發(fā)放。1572024/9/17

2.“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的特點(1)企業(yè)登記注冊,只需填寫一張申請表。(2)一窗受理。(3)“一企一碼”。(4)一網互聯。(5)一照通用。1582024/9/17二、新設企業(yè)涉稅事項

新設立企業(yè)領取“一照一碼”營業(yè)執(zhí)照后,登記信息由企業(yè)登記機關發(fā)送給稅務機關,納稅人無須再次進行稅務登記,不再領取稅務登記證。三、企業(yè)變更涉稅事項

實行“一照一碼”的企業(yè)辦理變更登記,除生產經營地、財務負責人、核算方式變更由企業(yè)向稅務機關提出變更申請外,其他變更信息由企業(yè)登記機關統(tǒng)一采集。1592024/9/17四、企業(yè)注銷涉稅事項

自2017年3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行企業(yè)簡易注銷登記改革。企業(yè)申請簡易注銷登記,應當先通過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簡易注銷公告”專欄,主動向社會公告擬申請簡易注銷登記及全體投資人承諾等信息(強制清算終結和破產程序終結的企業(yè)除外),公告期為45日。公告期滿后,企業(yè)方可向企業(yè)登記機關提出簡易注銷登記申請。1602024/9/17五、個體工商戶的“兩證整合”

從2016年12月1日起,全國正式實施個體工商戶營業(yè)執(zhí)照和稅務登記證“兩證整合”。六、“多證合一”工商共享信息

自2017年11月1日起,國家稅務總局進一步推進“多證合一”工商共享信息運用。七、外出經營的管理

2016年7月6日,國家稅務總局就外出經營加強稅收管理。1612024/9/17八、金稅三期系統(tǒng)

金稅工程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電子政務工程,是國家電子政務“十二金”工程之一,是稅收管理信息系統(tǒng)工程的總稱。自1994年開始,歷經金稅一期、金稅二期、金稅三期工程建設,為我國稅收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和不斷進步做出了重要的貢獻。2015年1月8日,金稅三期系統(tǒng)正式啟用。1622024/9/17九、辦稅事項“二維碼”一次性告知措施

國家稅務總局決定自2016年1月起在全國推行辦稅事項“二維碼”一次性告知措施(簡稱“二維碼”措施)。辦稅事項“二維碼”一次性告知是指稅務機關制作并在辦稅服務廳、門戶網站等辦稅服務平臺放置二維碼圖標,納稅人掃描相應業(yè)務的二維碼即可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獲知辦理該項業(yè)務所需準備的資料、基本流程等信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