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福建省泉州市高中畢業(yè)班質量監(jiān)測(一)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5屆福建省泉州市高中畢業(yè)班質量監(jiān)測(一)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5屆福建省泉州市高中畢業(yè)班質量監(jiān)測(一)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5屆福建省泉州市高中畢業(yè)班質量監(jiān)測(一)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5屆福建省泉州市高中畢業(yè)班質量監(jiān)測(一)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保密★啟用前泉州市2025屆高中畢業(yè)班質量監(jiān)測(一)高三語文2024.08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最近譯林出版社翻譯出版了英國科普作家菲利普·鮑爾的《明亮的泥土:顏料發(fā)明史》。作為一個科學家,鮑爾書中的視角顯然更專注藝術與科學的關系。顏色是藝術家的一門通用語言,它甚至和音樂一樣,會通過我們的感官深入我們的精神世界。受到不同文明的歷史傳統(tǒng)、不同地域的動植物世界豐富性的影響,某種顏色從被認知被命名的那一刻起,就天然地帶上了我們今天難以琢磨的經驗、信仰等元素。不過筆者更感興趣的是從書中找尋中西方最早對于“顏料合成”的相同實踐。藝術家和我們的不同在于他需要兩套顏色體系,要將眼中所看到的色彩世界通過調色板再現于畫板畫布之上,因而藝術史的長河無法脫離顏料的發(fā)明史。顏料并非我們常以為的天然存在或調色板上的簡單混合物。人類最初使用的顏色,大都是以天然礦物為主。比如云母、紅朱砂、黑石墨、綠松石、青金石、孔雀綠,等等。這些五顏六色的石塊很容易從自然界取得,不需經過復雜的處理就可使用。在一些幾萬年前的洞穴遺址上,我們可以看到色彩斑斕的巖畫,那時的人們就已經知道從很遠的地方將礦物運來,將之粉碎、研磨然后用黏合劑攪拌后進行涂色,磨得越細,顏料的附著力、覆蓋力、著色力就越好,穿越了時間的長河依然保存著當時的色澤。朱砂被稱為紅色之王,其天然形式,比如礦物辰砂,自古以來就是一種顏料。中國利用朱砂作顏料已有悠久的歷史,兩河流域和埃及并不知朱砂,繪畫中作為紅色顏料的是氧化鐵,主要來自赤鐵礦。到了中世紀,朱砂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紅色之王,在文藝復興時期更是無處不在,成為藝術的主要色調。非天然顏料在古代并不多見,特別是藍紫色,堪稱稀罕。迄今為止只有埃及藍、中國紫和瑪雅藍被確認為是出現于工業(yè)社會以前的三種人造藍紫色。埃及藍,著名的古埃及玻璃料或陶釉,后來發(fā)展為顏料,用于繪制古埃及壁畫。在中國,藍色的礦物顏料主要來自石青。近些年考古學家在中國的漢代彩繪陶俑及青銅器上發(fā)現與“埃及藍”類似的“漢紫”,這種紫色顏料在自然界中還未發(fā)現。之后又在秦兵馬俑身上發(fā)現已經被大量使用,現在人們普遍將其稱作“中國紫”。20世紀80、90年代開始,中外科學家開展了長達多年的研究與合作,并首次在兵馬俑的彩繪中發(fā)現了人工合成的漢紫。埃及藍的成分主要是鈣銅硅酸鹽,漢紫的成分是鋇銅硅酸鹽,沒有太本質的區(qū)別。硅酸銅鋇(漢紫)的制備條件較為苛刻,需要將青石綠、重晶石、硫酸鋇、石英等多種物質混合在一起,在1000度左右的高溫下進行反應。那時的手工業(yè)作坊對于高溫的控制已有相當的經驗,白陶和原始瓷也出現在這個時期,漢紫也許就是從原始瓷釉技術演變而來的,在春秋戰(zhàn)國時就已經被人們偶然發(fā)現并作為顏料使用。作為古代顏料中極為珍貴的一種合成顏料,漢紫在秦兵馬俑的彩繪使用中卻較為普遍。作者的這本書講了太多西方藝術史的故事。我們期待他的下一本書會是關于中國顏料發(fā)明的五彩繽紛的故事。(摘編自聞白《〈明亮的泥土:顏料發(fā)明史〉:不一樣的顏色故事》)材料二:由于一些原因,我在中國卻從未游歷過西安,去看看秦始皇的陵墓和他的兵馬俑。它們毫無疑問是我一直想參觀的。我明白,那些縱橫排列的陶土士兵,現在已無人得見其巔峰時期的輝煌。昔日裝扮它們的顏料,早已從表面紛紛剝落。如我在本書正文中寫到古希臘那些神廟和雕像時所說的,它們留給今人一種印象,似乎古代世界單調黯然。事實并非如此。在西安發(fā)掘出土的陶俑上,仍然黏附著一些色料碎片,從中能夠看出這些雕像也曾色彩鮮明。兵馬俑身上的那些色料,有一些只有中國才有。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化學工藝相當復雜,可用來制備多種藥物及其他日常用品。在古埃及,情況同樣如此。埃及人留下了一種極受推崇的顏色,今人徑稱為埃及藍,它可能是制備玻璃時衍生出來的。這是一種藍色硅酸鹽材料,其色調來自銅元素。中國在秦漢兩朝,以及時間更早的戰(zhàn)國時期,并未使用埃及藍,但中國也有屬于自己的藍色,今人稱為漢代藍,也稱為中國藍。中國古代的化學家們還發(fā)現,在制作這種藍色色料時,可以把顏色調成紫色,兩者化學成分相同,只是配比有別。這項創(chuàng)新很難得,畢竟在人類的整個“顏料發(fā)明”史上,紫色色料都很難制備;在西方,直到19世紀才有了好用、穩(wěn)定的紫色色料。更令人驚喜的是,中國紫包含兩個銅原子,由一個化學鍵連接,從而成為人類已知最早的具有所謂“金屬—金屬鍵”的合成物質,這種單元對現代化學家來說極為重要。我雖未親見過兵馬俑,多年前卻在瑞士拜訪過蘇黎世大學的海因茨·貝爾克教授,海因茨慷慨地送給我一塊中國藍的顏色樣品,那是他在自己的實驗室里制成的。寫本篇序言的時候,這塊樣品就在我的面前。海因茨曾寫道:“從工藝和化學方面來看,中國藍和中國紫的發(fā)明是一項非凡的功績?!钡竭@里,讀者大概能夠看出,為何我對《明亮的泥土》中文版的面世如此欣喜。一直讓我引以為憾的是,沒能在書中更多地談論西方世界以外的藝術,也許未來某天,我會決心一試。在中國,顏料的發(fā)明有著迥異的故事。我期待,也深信,《明亮的泥土》會在中國讀者中引發(fā)廣泛共鳴。(摘編自菲利普·鮑爾《〈明亮的泥土〉中文版序》)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顏色是藝術家的通用語言,能夠深入人的精神世界,其使用受到地域、歷史、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B.朱砂自發(fā)現以來就在中外繪畫中廣泛使用,由此朱砂成為紅色之王,同時紅色也成為藝術的主要色調。C.近些年考古學家先后在中國漢代彩繪陶俑及青銅器、秦兵馬俑上,發(fā)現了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紫色顏料。D.漢紫這一紫色色料的制備,必須把多種物質混合并通過高溫使其產生反應,再對其化學成分進行配比。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為一篇書評,材料一沒有面面俱到評述原著,而是圍繞原著里中西方最早對于“顏料合成”的相同實踐展開介紹。B.材料一第8段在介紹漢紫的發(fā)明時,用了“也許”“就”“已經”“偶然”等詞語,增強了表達的客觀性和準確性。C.作為一篇中文版的序言,材料二用較多筆墨寫中國顏料的發(fā)明,這彌補了原著沒有更多談論西方以外的藝術的遺憾。D.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行文過程中都采用了中外情況對舉、相互關聯的方法,這可以加深讀者對相關內容的認識和理解。3.下列材料,最不可能被鮑爾用到一部關于中國顏料發(fā)明的著作中的一項是()A.煙炱是敦煌莫高窟使用的顏色材料之一,它是從煙囪壁分離出來的煙團,將煙炱與膠融合,便生成墨這種顏料,由墨而出便是黑色。B.赤紅之色象征福貴,是傳統(tǒng)牡丹畫常用的顏色,明代畫家徐渭畫牡丹卻不用此色,僅以潑墨為之,水墨潤澤又濃淡得宜,富有生氣。C.藍草的葉子含有一種色素,現代的科學名稱叫“藍甙”,它在水浸的條件下逐步水解,染于織物上后,經日曬氧化就生成“藍靛”。D.鉛白一般指堿式碳酸鉛,又名鉛粉、鉛華,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最早、記錄最豐富、品種最多樣的白色顏料,常用在中國古代繪畫中。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對有關“中國紫”的內容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有何意圖?請簡要分析。5.鮑爾把一部有關顏料發(fā)明史的著作取名為“明亮的泥土”,書名含義豐富,請簡要說明?!敬鸢浮?.A2.C3.B4.①突出“中國紫”的發(fā)明在“顏料合成”實踐上具有典型性,彰顯古代中國在工藝和化學方面的非凡功績。②突出“中國紫”是中國獨有的色料,激發(fā)中國讀者對原著的閱讀興趣。5.①表明人類最初使用的顏料主要來源于天然礦物這一事實。②凸顯由天然礦物制成顏料具有色澤明亮、不易褪色的特點。③暗含著由天然礦物加工而成的顏料與泥土在物質形態(tài)上具有相似性?!窘馕觥俊緦дZ】這兩篇文章分別從不同角度探討了顏料發(fā)明史的內容。材料一主要介紹了菲利普·鮑爾的《明亮的泥土:顏料發(fā)明史》,強調了顏料在藝術史中的重要性,并詳細描述了中西方早期顏料合成的實踐。材料二則是鮑爾為中文版所寫的序言,補充了中國顏料發(fā)明的獨特故事,特別是漢紫的發(fā)現和意義。兩篇文章通過對比中西方顏料發(fā)明的異同,展示了顏料在文化交流和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作用,增強了讀者對顏料歷史的理解?!?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B.“朱砂自發(fā)現以來……由此朱砂成為紅色之王,同時紅色也成為藝術的主要色調”錯,材料一說“到了中世紀,朱砂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紅色之王,在文藝復興時期更是無處不在,成為藝術的主要色調”,有“到了中世紀”和“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時間限制。C.“近些年考古學家先后在中國漢代彩繪陶俑及青銅器、秦兵馬俑上,發(fā)現了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紫色顏料”錯,材料一原文“近些年考古學家在中國的漢代彩繪陶俑及青銅器上發(fā)現與‘埃及藍’類似的‘漢紫’,這種紫色顏料在自然界中還未發(fā)現”,沒有選項“先后”之說,而且是“還未發(fā)現”不是“不存在”。D.“再對其化學成分進行配比”錯,材料二第四段“中國古代的化學家們還發(fā)現,在制作這種藍色色料時,可以把顏色調成紫色,兩者化學成分相同,只是配比有別”,選項無中生有。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C.“這彌補了原著沒有更多談論西方以外的藝術的遺憾”錯,材料二第六段“一直讓我引以為憾的是,沒能在書中更多地談論西方世界以外的藝術,也許未來某天,我會決心一試。在中國,顏料的發(fā)明有著迥異的故事”,可見是說“沒能在書中更多地談論西方世界以外的藝術”。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B.選項內容指向顏色的意義、顏色的創(chuàng)新使用及對使用效果的評價,這與顏料發(fā)明無關。ACD內容均與顏料有關,與顏色無關。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材料一是書評,評論是菲利普·鮑爾的《明亮的泥土:顏料發(fā)明史》一書,主要針對原著里中西方最早對于“顏料合成”的實踐進行介紹、評論。作為一種人工合成的色料,中國紫制備條件苛刻,其發(fā)明無疑在“顏料合成”實踐上具有典型性;另外,中國紫是工業(yè)社會以前三種人造藍紫色之一,詳細介紹這種中國獨有的色料,對閱讀此書評的讀者而言,具有較強的吸引力,進而激發(fā)他們閱讀原著的興趣。材料二是自序,作者指出,制作中國紫“這項創(chuàng)新很難得”,中國紫成為具有“金屬—金屬鍵”的合成物質,這對現代化學家來說極為重要,作者還引用了蘇黎世大學海因茨教授對中國紫發(fā)明的高度評價,這些內容與材料一所說明的中國紫的世界地位(工業(yè)社會以前三種人造藍紫色之一)是相互照應的,從這點來看,詳細介紹有關“中國紫”的內容,能夠起到突出古代中國在工藝和化學方面功績非凡的目的;另外,這篇自序是作者為其著作翻譯成中文版本而寫的,其閱讀群體主要是中國讀者,因此較為詳細介紹中國紫,與材料一同樣有助于激發(fā)中國讀者對原著的閱讀興趣。【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探討題目的含義的能力?!懊髁恋哪嗤痢边@一書名中的“泥土”,指的是“人類最初使用的顏色,大都是以天然礦物為主”。“明亮的泥土”這一書名中的“明亮”則是因為天然礦物在“磨得越細”之后,“用黏合劑攪拌后進行涂色”,“顏料的附著力、覆蓋力、著色力就越好,穿越了時間的長河依然保存著當時的色澤”,所以書名用了“明亮”一詞,含有突顯由天然礦物制成的顏料具有色澤明亮、不易褪色的特點之意。“明亮的泥土”指的是由天然礦物制成的顏料,說顏料是泥土,突出二者在物質形態(tài)上具有相似性。(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銅牙曾劍十七歲這年,我報名參軍?!澳銥槭裁匆敱俊币粋€穿軍裝的人問我。“找到我二爺?!薄澳阋讲筷犎フ夷愣敚谖覀儾筷爢??”我搖搖頭,一臉茫然。二爺是烈士,但我們后人沒有找到他的遺骸。我二爺徐緒銀,十二歲時,還是個放牛娃,那天跟紅軍的隊伍去了軍營。二爺瘦小的身影跟在紅軍隊伍后面奔跑,顯得那么弱小。我小腳的二奶,在他身后追,隊伍越行越遠,二爺越來越小,最后成一個黑點,眨眼間,二奶就看不見他了。二爺再也沒回來,直到許多年后,政府給我家送了一塊牌匾,一個烈士證明,這成為我二爺的全部。我很快知道,接兵干部叫李健一。我們要去的部隊在蘇北,徐州。真是巧合,我二爺就是犧牲在蘇北。新兵下連,李健一把我叫到他辦公室,問我想不想到師史館?!澳悴皇且教K北來找你二爺嗎?在師史館,也許更容易找到他?!蔽倚睦镆粍印P卤柧?,太苦太累,我都忘記了我的二爺。走進師史館。那么多烈士的照片靜靜地掛在展板上。我凝望著這些照片,我為他們感到自豪,但同時也替他們難過,畢竟他們太年輕了。有的烈士比我還小,不過十五六歲。很多烈士,無名無姓。那簡短的文字,記錄著他們在革命路上的壯舉。有一天,李健一指著墻上的一張照片,說:“徐東亮,你看,你像這個人?!蔽姨а劭矗掌鲜且晃荒贻p軍人,約二十五六歲。他身著新四軍軍裝,站在一排木門前,意氣風發(fā)。細看,他方臉,眉毛很黑,大眼睛散發(fā)著堅毅的目光。的確,我像他。我說不清眼睛、鼻子、嘴角的輪廓哪里像他,但就是感覺像,可能是神似吧。他莫非就是我二爺?我失望了。我二奶說,我二爺叫徐緒銀,而這個人,叫徐光明。除了參與師史館的正常工作,我每天晚上,把自己關在史館,在浩如煙海的歷史資料里找尋,我渴望找到更多關于徐光明的資料。與眾多個夜晚一樣,我百度“徐光明”,網頁跳出一則“尋親”新聞,網上說,紅安籍烈士徐光明,一九四○年九月在蘇北一場戰(zhàn)役中犧牲。劉北江自一九八○年起,幾乎每年都要到昔日戰(zhàn)斗過的蘇北,尋找老團長徐光明的遺體。一九八六年春天,劉北江在一具遺骨中發(fā)現了一顆黃銅假牙,他確認他就是老團長徐光明,徐團長這顆假牙,他閉著眼就會想起。網上這些消息讓我血流加快,一連幾天徹夜難眠。我二爺也有一顆銅牙。二奶說,二爺放羊,摔斷了一顆牙。不久,有鄉(xiāng)村牙醫(yī)游走到我們竹林灣。二奶想給二爺把那顆斷牙鑲上。無奈那牙很貴。牙醫(yī)說,用自家的材料,便會便宜些。二奶問什么材料,牙醫(yī)說,比如黃金、白銀、黃銅……爺爺拿出一塊銅,有火柴盒那么大,放著金色的光。牙醫(yī)從那塊銅上切下一塊,牙齒大小,放進二爺嘴里,比量比量,用細鐵錘捶捶打打,將那塊銅安放在二爺嘴里,竟然嚴絲合縫。好在那顆牙不是門牙,而是門牙下右第四顆牙。那牙平時是不露出來的,二爺只有特別開心快樂之時,才露出半顆銅牙,像嘴里射出一道金色的光?!澳愣斪炖镉泄??!蔽矣浀枚滔蛭覀兠枋龆敃r的情形,她臉上飛起少女般的酡紅。她低聲細語,旁若無人地吟唱道:“早起開柴門,紅日往上升。今天送郎當紅軍,小妹喜在心……”多么熟悉的旋律!這是一九三〇年在紅安傳唱的《送郎當紅軍》,我不知道二爺走時,二奶是否已經會唱這首歌,她的歌聲,是否留在二爺的記憶里。我立刻把這個情況告訴李健一,一刻都等不得。我說:“李干事,我二爺找到了,他就是徐光明,‘徐光明’之前,他應該叫徐緒銀,這是我二爺最先的名字?!钡诙甏海罱∫桓墒麓砝喜筷?,我代表徐光明的后人,我們一同前往蘇北這家烈士陵園。我們帶回了二爺的骨殖。我們把二爺安葬在竹林灣的后山坡。安葬二爺那天,天空晴朗,滿山的松樹青翠欲滴。松樹旁,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附錄:鄂豫皖革命烈士紀念園名錄之徐光明:徐光明,湖北紅安(舊稱黃安)人,一九一二年出生,十四歲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二七年,參加黃麻起義,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四方面軍連長、營長和紅二十五軍某團團長等職??谷諔?zhàn)爭初期調入新四軍工作。一九三九年奉命進入蘇南東部,任江南抗日義勇軍第二團參謀長。一九四○年,任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二縱隊獨立團團長。同年九月六日,在對敵反擊戰(zhàn)中犧牲。時年二十八歲。徐光明原名徐緒銀,高橋鎮(zhèn)竹林灣人。名錄上最后這句話,與上面字體一樣,但字的色澤新鮮醒目,顯然是后補上去的。后記:今年清明節(jié),我回去祭拜我的二爺二奶。宋春芳聽說我回了紅安,過來小坐。她是我高中同學,現在在醫(yī)院工作,牙醫(yī),醫(yī)學博士。她看著我手機里收藏的圖片和文字,目光停在徐光明留下的那顆銅牙上?!澳愣陶f你二爺那顆銅牙是右下第四顆?”宋春芳問。我點頭說是?!斑@是右下第五顆牙?!彼恼Z氣不容置疑?!耙苍S是我二奶記錯了?!蔽艺f?!澳阋肱宄踩菀??!蔽也徽Z?!癉NA。”她說。我說:“那還得刨墳,算了,不折騰了,讓逝者安息。”“萬一不是,你二奶能安息嗎?”“我想,我二奶會認同我們的做法?!薄霸缙痖_柴門,紅日往上升。今天送郎當紅軍,小妹喜在心……”二奶的歌聲在我耳畔響起。她佝僂的身影,在我眼前漸行漸遠。他們合墳那天的情景,在我腦海里呈現,那么明晰:兩只金黃色蝴蝶在墳頭翩翩起舞,羽翅在陽光下閃著金光。我相信我二奶旁邊沉睡的,是我們朝思暮想的二爺,他叫徐光明,他最初的名字叫徐緒銀。愿二爺在地下安息?。ㄓ袆h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開頭寫“我”和接兵干部的簡單對話,引出了“二爺”這一故事人物,從而巧妙地切入對二爺參軍及犧牲故事的敘寫。B.小說善于通過細節(jié)塑造人物、表達情感,如寫二爺“瘦小的身影”奔跑,突出了二爺對革命的向往和“我”對二爺的懷念。C.小說正文以“那天”“二奶說”“我記得”等語句,提示了小說故事時間與敘述時間的不同,豐富了小說的敘事層次。D.“后記”寫合墳時蝴蝶飛舞的場景,以“羽翅在陽光下閃著金光”暗示化蝶者就是“嘴里有光”的二爺,富有浪漫情調。7.下列對文中二奶吟唱《送郎當紅軍》部分的分析與鑒賞,正確的一項是()A.“我”懷疑二奶送別二爺時是否會唱這首民歌,其實是不確定二爺的參軍時間。B.文中兩次寫二奶吟唱的歌聲,二者一實一虛,都寫出二奶深情溫婉的形象特征。C.這首歌與《黨費》中黃新所唱歌謠的歌名相同,內容相近,其傳唱背景也類似。D.歌詞中“紅日往上升”一句,與古詩“孔雀東南飛”一句手法相同,意蘊豐富。8.小說中的“銅牙”在情節(jié)發(fā)展中有重要作用,這種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9.本篇小說由正文和“附錄”“后記”三部分組成,這樣的處理帶來了怎樣的文學效果?請談談你的理解?!敬鸢浮?.D7.C8.①有利于情節(jié)的集中與展開。銅牙是確認徐光明和找到二爺的關鍵,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圍繞銅牙展開。②使情節(jié)出現新的波折。“后記”中所述的銅牙位置與正文并不相同,這使故事出現了出人意料的新波瀾。③使故事有余味。銅牙的位置不能確定,徐光明是否是二爺也最終成謎,故事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9.①“附錄”的人物介紹和“后記”的補敘,與正文情節(jié)交錯關聯,使小說故事既曲折又合理。②“附錄”“后記”的記述,使徐光明、二爺與所有革命烈士形象融合在一起,揭示了英烈形象的普遍意義。③“附錄”“后記”具有的紀實筆調,能增強小說的現實意義(增強真實性)。④小說這一結構形式新穎獨特,能帶給讀者新鮮的審美體驗?!窘馕觥俊緦дZ】這篇小說通過“我”尋找二爺遺骸的故事,展現了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和后人對先輩的深切懷念。小說結構巧妙,正文、附錄和后記相互呼應,增強了敘事的層次感。細節(jié)描寫生動,如二爺的銅牙、二奶的歌聲等,賦予人物鮮明的個性和情感。結尾蝴蝶飛舞的場景,富有浪漫色彩,象征著烈士精神的永存。整體上,小說情感真摯,既有歷史厚重感,又充滿人情味?!?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能力。D.“以‘羽翅在陽光下閃著金光’暗示化蝶者就是‘嘴里有光’的二爺”錯誤,前文寫二奶說二爺“嘴里有光”,這里的“光”,是二奶對二爺開心快樂時露出半顆銅牙的觀感,表現的是二奶對二爺的愛;而蝴蝶羽翅“閃著金光”,客觀上是因為陽光照射,實際上是為了表現“我”對二爺、二奶高尚人格的贊美,因此,文中兩處寫“光”,對象有別,情感不同。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的能力。A.“其實是不確定二爺的參軍時間”錯誤,“我”明知二奶當年不太可能會唱這首民歌,但不愿意用肯定的語言加以否定,而是用不確定的“不知道”“是否”等加以表達,其言外之意是希望當年有這樣的場景,是認為只有這樣的場景才能表現二爺、二奶的深情。因此,“我不知道二爺走時,二奶是否已經會唱這首歌,她的歌聲,是否留在二爺的記憶里”等幾句,不是用來表達“我”對二爺參軍時間的不確定,而是用文學性的筆調,含蓄表達了“我”對二奶、二爺愛情故事的感動和傷感。B.“二者一實一虛”錯誤,文中兩次寫二奶吟唱《送郎當紅軍》,應當都屬于回憶中的歌聲,為虛寫,并非“一實一虛”。D.“手法相同”錯誤,古詩“孔雀東南飛”一句是比興手法,“紅日往上升”沒有運用比興手法,只是對早晨太陽升起的描寫。故選C。【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的文學形象作用的能力。所謂“情節(jié)發(fā)展”,通俗地說,就是指小說情節(jié)的運行過程,包括楔子、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尾聲等部分。題干要求分析“銅牙”“在情節(jié)發(fā)展中”的作用,考生需要梳理小說各個情節(jié)發(fā)展階段中有關“銅牙”的描寫內容,并據此分析其用處。①有利于情節(jié)的集中與展開。就是“銅牙”的出現,使劉北江確認了老團長徐光明的遺骨,于是才有了劉北江幫徐光明尋找親人的網文;而劉北江的尋親網文則引發(fā)了“我”關于二爺有一顆“銅牙”的記憶,最終“銅牙”成為確認徐光明就是二爺的重要證據。將上述分析歸結起來,可以說“銅牙”“有利于情節(jié)的集中與展開”。②使情節(jié)出現新的波折。由于銅牙的位置出現了與正文有所不同的新判斷,從而使故事發(fā)展出現了新的波折。把這一方面的作用歸結起來,可以說“銅牙”使情節(jié)出現新的波折,帶來了新的波瀾。③使故事有余味?!拔摇彪m然對高中同學關于“銅牙”的新判斷有所認同,但又不愿意刨墳確認,而寧可相信“我二奶旁邊沉睡的,是我們朝思暮想的二爺”,“我”的這番作為,使故事看似結束,其實留有余波。這一方面的作用,可以歸結為“銅牙”“使故事有余味”。【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探討作品的結構和創(chuàng)作意圖的能力。①“附錄”的人物介紹和“后記”的補敘,與正文情節(jié)交錯關聯,使小說故事既曲折又合理?!案戒洝敝嘘P于徐光明的人物介紹,“后記”中關于銅牙位置的補敘,和小說正文部分形成了交錯關聯的關系。這種交錯關聯不僅有小說常見的同向印證,如徐光明的籍貫和二爺的家鄉(xiāng)。也有反向的、矛盾的伏筆鋪墊,如二爺參軍的年齡是“十二歲”,而徐光明參軍的年齡是“十四歲”;二爺的銅牙在“門牙下右第四顆牙”,埋在二奶旁邊的烈士遺骸的銅牙是“右下第五顆牙”,由此可知徐光明可能不是二爺。②“附錄”“后記”的記述,使徐光明、二爺與所有革命烈士形象融合在一起,揭示了英烈形象的普遍意義。正文敘寫的是一個尋親故事,主要塑造了向往革命的二爺形象,也寫到了徐光明,以及一群與二爺類似的,年紀輕輕就犧牲的革命先烈;“附錄”著重介紹徐光明的革命經歷,“后記”則對埋在二奶旁邊的烈士身份進行了“考證”——他可能不是二爺,甚至不是徐光明,而是一位不知姓名的革命烈士。這樣一來,小說正文中涉及的眾多革命烈士,包括二爺、徐光明,到此就可以合為一體,形成一個革命英烈的群體形象,而英烈形象的普遍意義也顯然可以由此得到有力的揭示。③“附錄”“后記”具有的紀實筆調,能增強小說的現實意義(增強真實性)?!案戒洝币允穫鞯男问?,強化了這些文字的紀實性;而“后記”則以補記的形式,暗示讀者這些記述都是真實的。二者共有的紀實筆調使小說的現實意義得以增強。特別是“后記”中,“我”相信埋在二奶旁邊的就是二爺,這提示讀者,對于敬仰革命先輩的后人而言,不管這些烈士的真實身份是誰,都可以當作親人來懷念,都可以當作“二爺”來紀念。這樣一來,小說主題的現實意義顯然就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④小說這一結構形式新穎獨特,能帶給讀者新鮮的審美體驗。“附錄”呈現的人物傳記樣式,“后記”所提示的以“記”為名的文體,都可以顯示出紀實性,這與小說作為虛構文學的文體特征顯然并不一致,把這三種不同風格的文字組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一篇小說,其結構形式的新穎性、獨特性十分突出,必然能帶給讀者新鮮的審美體驗,進而強化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二、古詩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天下之禍,不患其有可睹之跡。有跡之可睹,雖甚愚怯,必加所警備。而發(fā)于近者,其毒常淺。故周公朝諸侯于明堂四國之君立于四門之外而隱寓其羈縻勿縱之義甚深遠也后世之君幸其衰敝而樂其向服也因內徙而親之。其事肇于漢之孝宣。夫既去其侮而又役其力,可謂世主之大欲,國家之盛福矣。不知積之既久而大禍之所伏,一旦洶然若決坊水,莫之能遏。晉為不幸而適當之。昔者孝宣乘武帝攘擊匈奴之威,始納呼韓邪之朝。魏武復大徙武都之氐,以實關畿,用御蜀寇。于晉之興,種族日蕃,其居處飲食皆趨華美。雖然,彼之內徙而聽役也,亦迫于制服之威,而其情未嘗不懷土而思返。自魏而上,其間非無明智之主,足以察究微漸,為子孫后世之慮。然皆安其內附,或樂用其力,惟恐其不能鳩合而收役之。雖有失為禍之形,皆不為之深思遠慮。由晉而下,自武帝之平一吳會,遍撫天下。茍于此時有能探其所伏之禍,因其懷返之情,加之恩意以導其行,為之假建名號而廩資之,使各以其種族而返之舊土,彼將樂引輕去。彼晉武自平一吳會,方以侈欲形于天下,其能有及于此邪?雖郭欽抗疏,其言反復切至,皆恬不為省。為天下者,無恃其為平日之福,而忽所隱之禍也哉?。ü?jié)選自何去非《何博士備論·晉論下》)文本二:懷生之物有不浸潤于澤者,賢君恥之。今封疆之內,咸獲嘉祉,靡有闕遺矣。而夷狄殊俗之國,政教未加。博恩廣施,使疏逖不閉,以偃甲兵于此,而息誅伐于彼。遐邇一體,中外禔福,不亦康乎?且夫王事固未有不始于憂勤,而終于佚樂者也。(節(jié)選自司馬相如《難蜀父老》)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故周公朝諸侯于明堂/四國之君立于四門之外/而隱寓其羈縻勿縱之/義甚深遠也/后世之君幸其衰敝而樂/其向服也/因內徙而親之。B.故周公朝諸侯于明堂/四國之君立于四門之外/而隱寓其羈縻勿縱之義/甚深遠也/后世之君幸其衰敝/而樂其向服也/因內徙而親之。C.故周公朝諸侯于明堂/四國之君立于四門/之外而隱寓其羈縻/勿縱之義甚深遠也/后世之君幸其衰敝/而樂其向服也/因內徙而親之。D.故周公朝諸侯于明堂/四國之君立于四門/之外而隱/寓其羈縻勿縱之義甚深遠也/后世之君幸其衰敝而樂/其向服也/因內徙而親之。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適,指恰好、正巧,與《孔雀東南飛》“始適還家門”中的“適”含義不同。B.“以實關畿”與《陳涉世家》“令辱之,以激怒其眾”中的“以”用法相同。C.抗疏,是一種較委婉的進諫方式,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諷諫”相同。D.“而夷狄殊俗之國”與《過秦論》“余威震于殊俗”中的“殊俗”用法不同。12.下列對文本有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A.何去非認為晉朝時激化的民族糾紛,是從漢宣帝接受呼韓邪單于的歸附時開始出現的,到了晉朝興起的時候,民族紛爭已經無可避免了。B.何去非認為處理民族關系不能急功近利,但曹魏之前的君主都只沉浸于少數民族內遷后所帶來的好處,即便覺察到隱患也不做長遠考慮。C.司馬相如認為賢明的君主應開闊胸襟,對不同民族的百姓一視同仁;何去非也指出對于想歸返故土的各族人民應該善加引導,保障需求。D.司馬相如認為良好的民族政策應該起到使民族開化、戰(zhàn)爭平息的作用;何去非也指出中原王朝不應該強迫其他民族內遷并進行控制役使。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有跡之可睹,雖甚愚怯,必加所警備。(2)今封疆之內,咸獲嘉祉,靡有闕遺矣。14.何去非與司馬相如在文末對統(tǒng)治者都提出了各自忠告,分別與歐陽修在《五代史伶官傳序》中的告誡一致,請簡要說明?!敬鸢浮?0.B11.C12.A13.(1)有跡象可以覺察到,即使是十分愚的人,也一定會加以警戒防備。(2)現在國境之內,都獲得了幸福,沒有遺漏。14.①何去非與歐陽修都告誡統(tǒng)治者應居安思危,防微杜漸;②司馬相如與歐陽修都告誡統(tǒng)治者應勵精圖治,戒驕戒惰。【解析】【整體分析】這篇文言文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分析,探討了統(tǒng)治者在處理民族關系和國家治理中的得失。何去非在《何博士備論》中指出,漢宣帝以來的少數民族內遷政策雖然短期內帶來了好處,但長期積累的隱患最終導致了晉朝的災難。司馬相如在《難蜀父老》中則強調,賢明的君主應當廣施恩德,使各民族和睦相處,避免戰(zhàn)爭。兩者都強調了統(tǒng)治者應有長遠的眼光和寬廣的胸襟,以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所以周公在明堂朝見諸侯,四方各國的國君站在明堂四門之外,這里面隱含著籠絡控制而不放縱他們的深意,是很深遠的啊。后世的君主慶幸他們的衰敝而喜歡他們的歸附,于是把他們遷入內地而親近他們?!傲b縻勿縱之義”的“之”是結構助詞,二者不能斷開,排除A;“四門之外”是偏正結構,中間不能斷開,排除CD。故選B?!?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識,理解文言一詞多義現象的能力。A.正確。恰好、正巧/出嫁。句意:晉朝不幸正趕上了這種情況。/剛出嫁就被休回娘家。B.正確。都是連詞,表目的,來。句意:來充實京畿地區(qū)。/讓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們。C.錯誤。抗疏,為中國古代臣子向皇帝上書言事之時所采取的一種直言不諱的進諫方式/諷諫,指下對上,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語規(guī)勸,使其改正錯誤。D.正確。形容詞,風俗不同的/名詞,邊遠的地方。句意:可是夷狄風俗不同的國家。/他的余威依然震懾著邊遠的地方。故選C?!?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到了晉朝興起時候,民族紛爭已經無可避免了”于文無據。由“魏武復大徙武都之氐,以實關畿,用御蜀寇。于晉之興,種族日蕃,其居處飲食皆趨華美”可知,晉朝興起時民族紛爭并未“無可避免”,只是種族逐漸繁多,其居住、飲食都趨向華美,這些變化為后來的民族紛爭埋下了隱患。故選A。【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有跡之可睹”,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有可睹之跡”;“雖”,即使;“警備”,防備。(2)“咸”,都;“嘉祉”,美好的福祉;“靡”,沒有;“闕遺”,遺漏缺失?!?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探究文中思想觀點的能力。何去非在文末提出“為天下者,無恃其為平日之福,而忽所隱之禍也哉!”意思是治理天下的人,不能仗著平日的福氣而忽視隱藏的禍患。這與歐陽修在《五代史·伶官傳序》中“逸豫可以亡身”“夫禍患常積于忽微”的告誡一致。何去非提醒統(tǒng)治者不要因為當前的安穩(wěn)而忽視潛在的危機,就如同歐陽修所告誡的不能因安逸而忘記憂患,不能忽視微小的事情,否則會造成危害。何去非與歐陽修都告誡統(tǒng)治者應居安思危,防微杜漸司馬相如在文末提出“且夫王事固未有不始于憂勤,而終于佚樂者也”,意思是帝王的事業(yè)本來就沒有不是從憂慮勤勉開始,而在安逸享樂中結束的。這也與歐陽修“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觀點一致。司馬相如強調帝王事業(yè)應始終保持憂勤,不能陷入佚樂,與歐陽修對統(tǒng)治者要保持憂患意識、避免安逸享樂的告誡相呼應。同時,司馬相如還提出“博恩廣施,使疏逖不閉,以偃甲兵于此,而息誅伐于彼。遐邇一體,中外禔?!?,即廣泛施恩,讓邊遠地區(qū)不被封閉,平息戰(zhàn)爭,使遠近一體,中外都能幸福。這與歐陽修“滿招損,謙得益”也有一定的相通之處,強調統(tǒng)治者要謙虛謹慎,廣施恩德,避免驕傲自滿而帶來禍患。司馬相如與歐陽修都告誡統(tǒng)治者應勵精圖治,戒驕戒惰。參考譯文:文本一:天下的災禍,不必擔心它有可以看見的跡象。有跡象可以看見的災禍,即使是非常愚笨怯懦的人,也一定會加以防備。而從近處發(fā)生的災禍,它的危害常常比較淺。所以周公在明堂朝見諸侯,四方各國的國君站在明堂四門之外,這里面隱含著籠絡控制而不放縱他們的深意,是很深遠的啊。后世的君主慶幸他們的衰敝而喜歡他們的歸附,于是把他們遷入內地而親近他們。這件事開始于漢宣帝。這樣既除去了他們的欺侮又能役使他們的力量,可以說是君主的大欲望,國家的大福氣了。卻不知道積累時間久了就有大禍潛伏其中,一旦洶涌起來就像沖垮堤坊的洪水,沒有人能夠遏制。晉朝不幸正趕上了這種情況。從前漢宣帝趁著漢武帝抗擊匈奴的威勢,開始接納呼韓邪單于的朝拜。魏武帝又大規(guī)模遷徙武都的氐人,來充實京畿地區(qū),用來抵御蜀地的敵寇。到晉朝興起的時候,少數民族種族日益繁衍,他們的居住和飲食都趨向華美。雖然這樣,他們被遷入內地而聽從役使,也是迫于被制服的威勢,而他們內心未嘗不懷念故土而想回去。從曹魏往上,這期間不是沒有明智的君主,足以察覺并探究細微的變化,為子孫后代考慮。然而他們都安心于少數民族的歸附,有的樂于使用他們的力量,只擔心他們不能聚集起來被收服役使。雖然有造成災禍的形勢,卻都不為此做深遠的考慮。從晉朝下推,自從晉武帝平定統(tǒng)一吳地,普遍安撫天下。如果在這個時候有能洞察其中潛伏的災禍,順著他們懷念返回故土的心情,施加恩惠來引導他們的行為,給他們假借建立名號并提供物資,讓他們各自按照自己的種族返回故土,他們將會樂于輕易離開。那個晉武帝自從平定統(tǒng)一吳地后,正把奢侈的欲望在天下顯露出來,他能做到這些嗎?雖然郭欽直言上書,他的話反復懇切周到,但都被漠然不理。治理天下的人,不要仗著平常的福氣,而忽視隱藏的災禍??!文本二:有生命的萬物如果有不能浸潤于帝王恩澤中的,賢明的君主就會把這當作恥辱?,F在國家的疆域之內,都獲得了美好的福祉,沒有遺漏缺失的地方了??墒且牡绎L俗不同的國家,還沒有施加政教。廣泛地施予恩德,使疏遠的人也不被排斥,在這里止息戰(zhàn)爭,在那里也平息征伐。遠近成為一個整體,國內國外都安享福祉,不也很安樂嗎?況且帝王的事業(yè)本來就沒有不是從憂慮勤勉開始,而在安逸享樂中結束的。(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詠雪①辛棄疾書窗夜生白,城角曉增悲。未奏蔡州捷,且歌梁苑詩。②餐氈懷雁使,無酒羨羔兒。③農事勤憂國,明年喜可知。[注]①本詩寫于詩人罷官閑居帶湖(今江西上饒)時。②蔡州捷:用唐將李愬雪夜入蔡州平叛事。梁苑詩:指文人宴集賞雪賦詩。③“餐氈”句:用蘇武牧羊事。羔兒:美酒名。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二句的“角”聲,與姜夔《揚州慢》“清角吹寒”類似,都有以聲襯情的作用。B.第二聯“未奏”“且歌”對舉,表達了詩人既然不受重用,不妨暫且逍遙的豁達。C.尾聯由下雪聯想到來年農業(yè)的豐收,既拓寬了詩歌的意境,也豐富了詩人的形象。D.這首詩雖以“詠雪”為題,但不以詠物寫景取勝,而是重在由雪生發(fā),言志抒懷。16.“餐氈懷雁使”一句借蘇武故事來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蘇武傳》的相關內容對此作簡要分析?!敬鸢浮?5.B16.①“餐氈”寫蘇武在匈奴嚼雪吞氈毛的經歷,暗含詩人不會因處境艱難而屈服的頑強斗志;②“雁使”寫漢朝以大雁傳書為由,最終接蘇武回國之事,表達了詩人重回朝廷效力的渴望;③詩句借蘇武困守北海、持節(jié)不失類比詩人閑居帶湖、心憂國事,表達了詩人忠貞不渝的愛國情懷?!窘馕觥俊緦дZ】辛棄疾的《詠雪》通過描寫雪景,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自身懷才不遇的感慨。詩中既有對未能報國的遺憾,也有對未來豐收的期盼,情感復雜而深沉。借用歷史典故,增強了詩歌的厚重感和思想深度。【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B.“表達了詩人既然不受重用,不妨暫且逍遙的豁達”錯誤?!拔醋嗖讨萁?,且歌梁苑詩”,意思是還沒有奏報平定蔡州、淮西的勝利消息,權且以歌詠梁園的詩歌寄情。結合注釋①可知,詩人罷官閑居,不受重用,此處“未奏”是暗指國事多難,山河破碎,詩人無能為力,“且歌”是無奈之舉,表達了詩人因懷才不遇而憤懣不平。故選B?!?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結合《蘇武傳》的相關內容來看,“餐氈”應當指蘇武不肯投降之后,匈奴人“乃幽武置大窖中”,蘇武“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日不死”這一故事,對照辛棄疾“罷官閑居帶湖”的經歷,其中暗含的應是詩人期望自己如蘇武一樣,雖遭遇艱難困苦的處境,也要保持頑強的斗志,不能輕言投降的心志?!把闶埂彼傅膬热荩瑧恰短K武傳》結尾部分所述的蘇武歸國的故事,即“(?;荩┙淌拐咧^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這一段內容。詩人以“懷”字搭配“雁使”一詞,表達的就是自己也懷有等待“雁使”的言外之意,具體而說,就是希望能像蘇武一樣,雖遭磨難,但最終能回歸朝廷,再次為國效力。詩人特意用蘇武出使匈奴、持節(jié)不失故事,肯定也有以蘇武勉勵自己的用意,結合詩人在全詩中所要表達的心憂國事卻報效無門的悲憤,即可推斷出詩句用蘇武典故,借以表達詩人忠貞不渝的愛國情懷。(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報任安書》中,司馬遷選擇忍辱茍活,在“______,______”的反問中,堅定了自己通過發(fā)憤著書來洗卻恥辱的決心。(2)《短歌行》中,曹操雖然憂嘆人生“______,______”,但依然愿意在有限的生命里獻出真心,招攬人才,以建功立業(yè)。(3)同是朋友宴飲,李白在《將進酒》中反客為主,豪言換得佳釀后“______”;杜甫在《客至》中則主客相宜,直言“______”,一同喝完杯中酒?!敬鸢浮竣?雖萬被戮②.豈有悔哉③.譬如朝露④.去日苦多⑤.與爾同銷萬古愁⑥.肯與鄰翁相對飲【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題易錯字:戮、悔、譬、銷、翁。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某年路過一家縣城的中藥鋪,看到一副字體燙金的對聯: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乃摘星漢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為濟生郎“啟明”“長庚”“南箕”“北斗”是神話的四方星宿;“牡丹”“芍藥”“菊花”“梅花”是中國的四季名花。這樣的聯句掛在中藥鋪里,上聯中的“摘星漢”應該是指醫(yī)師,下聯中的“濟生郎”應該是指草藥。我深為所動:一家縣城中藥鋪有這樣高遠的專業(yè)追求,讓人刮目相看。很多年后,偶翻閑書,見到一則逸聞:1789年清廷殿試后,皇上見高中探花的考生一只眼大一只眼小,龍心不悅,當場出對子難為他: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該考生當即應對: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為探花郎?;噬弦运姆叫撬奕腩},以“摘星手”自稱,顯擺的是所謂“帝王氣象”;而該考生以四時名花應對,“探花郎”一語不失為“妙對”。不過,誰都不會想到,多少年后,這副堂而皇之的對聯會被一個小縣城的中藥鋪借用,而且用得真是地方:醫(yī)生是白衣天使,以星宿稱之,恰如其分;()。18.下列句子中的“難為”與文中加點的“難為”,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似這般許多行李,難為老豬一個逐日家擔著走。(吳承恩《西游記》)B.這么冷天,我的兒,難為你想著來!快上炕來坐著罷。(曹雪芹《紅樓夢》)C.難為你親自端來,不吃太對不起你了。(巴金《春》)D.歐陽雪:于科長,佟小姐,干嗎這樣難為他呢?(老舍《面子問題》)19.文中為什么說“‘探花郎’一語不失為‘妙對’”?請簡要說明。20.請仿照畫橫線部分的句式,在文中括號內補寫三個恰當的語句,以完成對中藥鋪對聯的評價?!敬鸢浮?8.D19.①(內容上)“探花郎”一語雙關,一指進士及第中的第三名,二指探尋名花的雅士②(內容上)自稱“探花郎”,貼合身份,(結構上)工整而巧妙地應對上聯的“摘星手”。20.草藥享日月精華,以名花代之,適得其神【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含義和用法的能力。文中的“難為”是故意刁難、使人為難的意思。A.“難為”是多虧、難得的意思。B.“難為”是指對某人的付出表示感激。C.“難為”是指感謝某人做某事。D.“難為他”是使人為難的意思。故選D?!?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首先,從皇上出的上聯來看,“皇上以四方星宿入題,以‘摘星手’自稱,顯擺的是所謂‘帝王氣象””。皇上的上聯用了“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這些四方星宿,并且以“摘星手”來抬高自己的地位,展現出帝王的威嚴和氣勢。其次,考生的應對中,“該考生以四時名花應對”,用“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對應皇上上聯的四方星宿,用“探花郎”對上聯的“摘星手”,對仗工整。同時,“臣為探花郎”既巧妙地回應了自己探花的身份,既指進士及第中的第三名,又指探尋名花的雅士,一語雙關,在氣勢上不落下風??忌膽獙确袭敃r的場景,又展現出了自己的才思敏捷和應對能力。綜上所述,“探花郎”一語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與皇上的上聯相得益彰,所以說不失為“妙對”。【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仿寫句子的能力。首先,句式上仿照“草藥是……,以……之,……”的結構。內容上,第一句強調草藥的價值和意義,如“日月精華”“自然瑰寶”“生命良藥”“大地饋贈”;第二句與上文對聯中以名花喻草藥相呼應,如“以名花代之”“以花卉贊之”“以花朵頌之”;第三句表達對草藥用名花來比喻的合理性和準確性的肯定,如“適得其神”“實至名歸”“當之無愧”“恰如其分”等。(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通常來說,臺風登陸后最終的宿命是逐漸減弱消亡。A,一方面,陸面相較海面更加粗糙且有很多障礙物,掠過陸面的摩擦力會消耗掉臺風的能量;另一方面,海面上有充足的水汽不斷B,而登陸后水汽等能量來源迅速減少。然而臺風未必總是如此“潦草收場”。臺風登陸后,在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