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桃花源記》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1頁
第9課《桃花源記》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2頁
第9課《桃花源記》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3頁
第9課《桃花源記》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4頁
第9課《桃花源記》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桃花源記陶淵明你知道嗎?

全國有許多叫作“桃花源”的地方——

廬山“桃花源”湖南桃源縣“桃花源”安徽歙【shè】縣的“桃花源”世外桃源原指與現(xiàn)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環(huán)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無論是傳說中的“桃花源”,還是人們對某地美好風光的贊譽“世外桃源”,都有著同一個出處——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并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記”的分類:①碑記:古代一種刻在石碑上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的文體。②游記:是一種描寫旅行見聞的散文體裁。③雜記:是古代因事見義,雜寫所見所聞不多加議論的散文體裁。

④記……事:是古代記載人物生平事跡的文體。

了解文體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因宅邊曾有五棵柳樹,自稱“五柳先生”,后人稱其為“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少時好讀六經(jīng),頗有壯志,有大濟蒼生的宏愿,又厭惡世俗,熱愛純凈的自然。博學能文,任性不羈。但由于當時社會動蕩不安,他空有才智卻難以施展。他做過小官,因不滿現(xiàn)實黑暗,不愿與士族社會合作,僅80余日就棄官歸隱,留下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傳世美談。代表作有《歸去來兮辭(并序)》《歸園田居》《飲酒》《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了解作者

陶公祠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大約作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作者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代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zhàn),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當時政治黑暗,戰(zhàn)亂頻繁,生靈涂炭。其時陶淵明已歸隱多年,對于戰(zhàn)亂造成的苦難,有著深切的感受,但他無法改變現(xiàn)狀,也不愿干預(yù)這種現(xiàn)狀,只好借助創(chuàng)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產(chǎn)生的。

了解寫作背景第一課時重點字詞釋義、句子翻譯,問題思考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作為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靠捕魚謀生。(有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忘了路程的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jiā遇到別的夾著溪水的兩岸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流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一棵別的樹,花草遍地鮮嫩而美麗,落花紛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非常

他對此感到非常詫異,又(繼續(xù))往前走,想走到這林子的盡頭。

思考:

1、本段寫了一件什么事情?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你能找出這件事的時間、地點、人物嗎?事件:漁人發(fā)現(xiàn)桃花林起因:忘路之遠近時間:晉太元中地點:武陵郡人物:漁人2、作者是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這些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1)為寫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氣氛;(2)暗示將會有“奇境”出現(xiàn);(3)為寫桃花源的美好圖景做了鋪墊。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盡頭舍棄、放棄kuàng

桃花林在溪水發(fā)源的地方就到頭了,(緊接著)就看見了一座山,山邊有一個小洞,洞里隱隱約約好像有亮光。(漁人)便離開小船,從小口進入。起初時,洞口很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又往前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這里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以及桑樹竹子這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互相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

思考:

從漁人發(fā)現(xiàn)桃花源的過程,你認為桃花源是否容易被發(fā)現(xiàn)?你認為作者這樣安排情節(jié)用意何在?用意:給桃花源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從而使文章充滿了傳奇,更具魅力,引人入勝。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里面的人們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男女女的穿著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樣。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閑快樂。

tiáo漁人在桃花源里看到了哪些景象?思考:環(huán)境良好美麗富饒生活安定自由快樂土地平曠屋舍儼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詢問消息

(村人)看見漁人,(他們)感到非常驚訝,問他從什么地方來,漁人詳細地作了回答。(他們)就邀請(漁人)到他們家里,擺了酒,又殺雞做飯熱情款待。村中聽說來了這么個人,都來打聽消息。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yīng)?說明了什么?①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訝,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已久。這與下文“自云.......無論魏晉”相呼應(yīng)。②“設(shè)酒殺雞作食”,“咸來問訊”表現(xiàn)了桃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思考: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說帶領(lǐng)再全,都

他們自己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zhàn)亂,帶領(lǐng)妻子兒女和同鄉(xiāng)人,來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再也沒有出去,于是就與外界的人隔絕了。他們問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漁人一一詳細地對他們說出自己知道的情況,他們聽了都很感嘆惋惜。

可能是兩方面:

一是重大歷史事件,如陳勝、吳廣起義,楚漢相爭,劉邦建立漢朝,三國鼎立,赤壁之戰(zhàn),三國歸晉……二是當時動亂、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和人民痛苦的生活。1、“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漁人對桃花源人說了些什么?請根據(jù)你的歷史知識和對課文的理解推測。思考:

2、“皆嘆惋”桃源人為什么而嘆惋?

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為桃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嘆惋。

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又yù對,向

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請漁人到他們家中做客,都拿出好酒好菜招待。漁人住了幾天后,向村里人告辭。桃花源的人對他說:“這里的一切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起。”說思考:“不足為外人道”的原因是什么?不想被外面的戰(zhàn)亂破壞了他們和平寧靜的生活,也為下文再尋桃源而不得埋下伏筆。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已經(jīng)漁人出來后,找到他的船,就順著原來的路劃回去,(一路上)處處做了記號。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派以前標記最終,終于(回)到了武陵郡,去拜見太守,說了他在桃花源的奇遇。太守當即派人跟他前去,尋找他前次做的標記,最終迷了路,不再找得到先前去桃花源的那條路了。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jì代詞,指這件事實現(xiàn)不久就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高興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實現(xiàn)。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沒有人探尋(桃花源)了。漁人既然“處處志之”,但“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是否矛盾?作者這樣寫用意何在?

"處處志之",暗示漁人有返回之意,漁人違背了桃花源人"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叮囑。與后文不矛盾。思考:

作者這樣寫,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虛構(gòu)的境界,是作者美好社會理想的寄托,可遇而不可求。這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也增加了文章的神秘色彩,而更主要的是可激起讀者的恭惜之情,從而更加向往這美麗的世外桃源。第二課時字詞特殊用法、課文深入探究便要還家(要:通“邀”,邀請)通假字特殊用法字詞整理()一詞多義

①便舍船,從口入放棄、舍棄,動詞

②屋舍儼然房屋,名詞

①處處志之

作標記,動詞

②尋向所志

標記、記號,名詞

①尋向所志尋找,動詞

②未果,尋病終隨即、不久,副詞

①復(fù)前行,欲窮其林②既出,得其船他的,代漁人的這、那舍志尋其

②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①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全部,都一起,一同

①武陵人捕魚為業(yè)作為

②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向

③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給

①忘路之遠近

②漁人甚異之③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的,助詞它,代詞,所看到的景象代詞,這件事并為之1、緣溪行古義:沿,沿著今義:緣故、緣分3、阡陌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指運輸事業(yè)?古今異義2、芳草鮮美古義:鮮艷美麗今義:味道新鮮?

4、率妻子邑人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5、來此絕境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6、遂與外人間隔古義:隔斷,隔開今義:距離7、無論魏晉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連詞,表示在任何條件下結(jié)果都不會改變8、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古義:請今義:延長,延伸9、不足為外人道也古義:不值得今義:不充足,不滿咸=悉=皆=并緣=扶(全、都)乃=遂(沿著、順著)(邀請)(于是,就)四對同義詞要=延兩個借代黃發(fā):垂髫:借指老年人借指兒童判斷句:省略句:

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漁人)便舍船,從口入。(村民)問(之)所從來。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也”表判斷。)特殊句式全文以武陵漁人行蹤為線索,像小說一樣描述了溪行捕魚、桃源仙境、重尋迷路三段故事。文章脈絡(luò)梳理發(fā)現(xiàn)桃花源進入桃花源訪問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再尋桃花源以漁人行蹤為線索(漁人緣溪行,欲窮桃花林)(船從口入,欣賞桃源景)(應(yīng)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既出說如此,不復(fù)得其路)《桃花源記》以漁人行蹤為線索發(fā)現(xiàn)桃花源:進入桃花源:離開桃花源:發(fā)現(xiàn)的時間、經(jīng)過、景色所見所聞所歷尋向所志…后遂無問津者環(huán)境良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