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地殼的物質_第1頁
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地殼的物質_第2頁
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地殼的物質_第3頁
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地殼的物質_第4頁
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地殼的物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第一節(jié)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huán)長沙市周南中學高一地理備課組何偉蘭一、地殼的物質組成(一)礦物—巖石圈的基本單元(二)巖石氧48.60%硅26.30%鋁7.73%鐵4.75%鈣3.45%鈉2.74%鉀2.47%鎂2.00%氫0.76%其他1.20%地殼中主要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養(yǎng)閨女貼給哪家美”氧硅鋁鐵鈣鈉鉀鎂這樣記(一)礦物—巖石圈的基本單元礦物的識別看了上面的視頻你初步了解了幾種識別礦物的方法?常見礦物—金屬礦物赤鐵礦磁鐵礦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一)礦物—巖石圈的基本單元(一)礦物—巖石圈的基本單元常見礦物—非金屬礦物長石石英云母方解石滑石磷灰石(二)巖石概念巖石圈中體積較大的固態(tài)礦物集合體,由一種或多種礦物組成石英巖花崗巖(二)巖石分類

(按成因)變質巖沉積巖巖漿巖閱讀思考:巖石按成因主要分為哪三類?巖漿巖想一想:巖漿巖是如何形成的?根據形成環(huán)境又分為哪兩種?代表性的巖石分別是什么?探究:玄武巖(噴出巖)與花崗巖(侵入巖)相比,哪種巖石冷卻凝固的時間短?哪種質地更致密?沉積巖想一想:沉積巖是如何形成的?它有什么重要的特征?裸露在地表的巖石,在風吹、雨打、日曬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漸成為礫石、沙子和泥土。這些碎屑物被風、流水等搬運后沉積,經過壓緊固結作用形成的巖石,叫做沉積巖(二)沉積巖沉積巖的層理結構沉積巖是地球歷史的記錄,而巖層和化石則是記錄地球歷史的“書頁”和“文字”。沉積巖有哪些特征?有層理、有化石變質巖想一想:變質巖是如何形成的?根據形成環(huán)境分為哪兩種?代表性的巖石有哪些,它們分別是什么巖石變質而成的?(三)變質巖地殼中已生成的巖石,在巖漿活動、地殼運動產生的高溫、高壓條件下,使得原來巖石的成分、性質發(fā)生改變,由此形成的巖石,叫做變質巖。二、地質循環(huán)概念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歲月中,巖石圈和其下的軟流層之間存在著大規(guī)模的物質循環(huán)。

推動能量地球內部放射性物質的衰變。

放射能→熱能→機械能(二)巖石的轉化三、地殼物質循環(huán)巖漿沉積巖變質巖巖漿巖地殼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侵入型噴出型高溫重熔高溫重熔高溫重熔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冷卻凝固變質作用變質作用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④①②②③③(二)巖石的轉化探究:你能說出上圖中各代號所表示的作用嗎?④④大理石二、巖石花崗巖知識框架1化學元素礦物有用礦物富集礦產

(礦石)一般礦物聚集巖石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巖石圈地殼上地幔頂部知識框架2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花崗巖(侵入巖)玄武巖(噴出巖)砂巖

礫巖

頁巖

石灰?guī)r花崗巖(片麻巖變質)石英巖(砂巖變質)

大理巖(石灰?guī)r變質)

板巖(頁巖變質)AB巖漿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冷卻凝固變質作用外力作用高溫重熔練探究:下列箭頭代表的含義1.能夠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

A.花崗巖

B.頁巖

C.大理巖

D.板巖2.下列物質的組成關系正確的是(

①化學元素②礦物③礦產④巖石⑤地殼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