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疕尋常性銀屑病中醫(yī)臨床診療方案_第1頁
白疕尋常性銀屑病中醫(yī)臨床診療方案_第2頁
白疕尋常性銀屑病中醫(yī)臨床診療方案_第3頁
白疕尋常性銀屑病中醫(yī)臨床診療方案_第4頁
白疕尋常性銀屑病中醫(yī)臨床診療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白尼尋常性銀屑病中醫(yī)臨床診療方案

一、概述:銀屑病是一種以皮膚斑,表面覆蓋多層銀白

色鱗屑為特征的慢性皮膚病。本病屬中醫(yī)“白瘧”范疇,古

代文獻又有“干廨”之稱。

二、診斷

(一)疾病診斷

1、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

準《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TOOL2—94)。

(1)皮損初為針尖至扁豆大的炎性紅色丘疹,常呈點滴

狀分布,迅速增大,表面覆蓋銀白色多層性鱗屑,狀如云母。

鱗屑剝離后,可見薄膜現(xiàn)象及篩狀出血,基底浸潤,可有同

形反應。陳舊皮疹可呈錢幣狀、盤狀、地圖狀等。

(2)好發(fā)于頭皮、四肢伸側(cè),以肘關節(jié)面多見,常泛發(fā)

全身。

(3)部分病人可見指甲病變,輕者呈點狀凹陷,重者甲

板增厚,光澤消失?;蚩梢娪诳谇弧㈥幉空衬?。發(fā)于頭皮者

可見束狀毛發(fā)。

(4)起病緩慢,易于復發(fā)。有明顯季節(jié)性,一般冬重夏

輕。

(5)可有家族史。

(6)組織病理檢查示表皮角化過度、角化不全。角層內(nèi)

有中性多形核白細胞堆積棘層增厚。表皮突呈規(guī)則性向下延

伸,真皮乳頭水腫呈棒狀,乳頭內(nèi)血管擴張,}血管周圍有

炎性細胞浸潤。

2、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臨床診療指南一皮膚病與性

病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年)。

(1)多青壯年發(fā)病。部分發(fā)病或加重常由扁桃體炎或上

呼吸道感染誘發(fā)。

(2)好發(fā)于頭皮、軀干和四肢伸側(cè),常對稱分布,亦有

僅局限與某一部位者。

(3)典型皮疹為粟粒至綠豆大紅色丘疹、斑丘疹或斑塊,

可融合成片,邊界清楚周圍有炎性紅暈,浸潤顯著,表面覆

蓋厚積的銀白色鱗屑。輕輕刮除鱗屑,可見一層淡紅色半透

明薄膜(薄膜現(xiàn)象);刮除薄膜后出現(xiàn)點狀出血(Auspitz征)。

白色鱗屑、薄膜現(xiàn)象和點狀出血是本病的臨床特征。皮疹形

態(tài)多樣,可為點滴狀、錢幣狀、地圖狀、蠣殼狀等。

(4)發(fā)生于頭皮者,發(fā)成束狀??捎兄?趾)甲受累,黏

膜損害。

(5)臨床分為三期:進行期、靜止期、消退期。

(6)慢性病程,甚至終生遷延不愈。常冬季復發(fā)或加重,

春夏減輕或消失,亦有與此相反者。

(7)組織病理:表皮改突出現(xiàn)較早,主要為角化不全,

有時角質(zhì)層內(nèi)或其下方可見Munro微膿腫。顆粒層變薄或消

失。棘層肥厚,表皮崎延長。真皮乳頭部血管扭曲擴張,輕

度增厚。乳頭上方表皮變薄。真皮上部有輕度至中度炎細胞

浸潤。

(二)證候診斷

1、血熱證:新出皮疹不斷增多,迅速擴大;皮損潮紅,

銀白鱗屑,有篩狀出血,瘙癢,可伴有尿黃,便干。舌質(zhì)紅,

舌苔薄黃或白;脈弦滑或數(shù)。

2、血燥證:皮損淡紅,干燥脫屑,可伴有破裂,口干

咽燥。舌質(zhì)淡,舌苔少或薄白,脈緩或沉細。

3、血瘀證:皮損肥厚浸潤,經(jīng)久不退,顏色暗紅,鱗

屑附著緊密,女性可有痛經(jīng)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

或細緩。

三、治療方案

(一)中醫(yī)辨證論治

1、血熱證

治法:涼血解毒。

方藥:犀角地黃湯加減,水牛角、丹皮、土茯苓、生槐

花、紫草、草河車、生地,白鮮皮,赤芍。

加減:夾風者,選加荊芥、防風、羌活、獨活、威靈仙、

全蝎、娛蚣、烏蛇等;夾瘀者,選加丹參、雞血藤等;熱重

者,選加白茅根、大青葉;夾濕者,加苦參;夾毒者選加忍

冬藤、銀花、地丁、板藍根、生甘草等;咽痛者,加北山豆

根。

中成藥:可選用消銀顆粒、復方青黛膠囊、清開靈口服

液(顆粒)等。

2、血燥證

治法:養(yǎng)血解毒。

方藥:當歸飲子加減。丹參、當歸、生地、麥冬、元參、

雞血藤。

加減:熱重者,選加銀花、赤芍、紫草、天花粉;夾毒

者,選加草河車、土茯苓、蜂房、大青葉、白花蛇舌草、甘

草;夾瘀者,選加桃仁、紅花、川芭;燥甚者、選加麻仁、

天冬;夾風者,選加荊芥、防風、白鮮皮、烏蛇、威靈仙、

全蝎、娛蚣等;陽虛者,選加細辛、附子等:脾虛者,選加

黃芭、白術、茯苓、蒼術等。

中成藥:可選用四物合劑、六味地黃丸等。

3、血瘀證

治法:活血解毒。

方藥:桃紅四物湯加減,白花蛇舌草、莪術、鬼箭羽、

紅花、雞血藤、桃仁、丹參、當歸、川與。

加減:熱重者,選加大青葉、紫草;夾瘀者,選加赤芍、

三棱;夾燥者,選加生地、麻仁、元參;咽痛者,選加北豆

根;夾濕者、選加苦參、虎杖、陳皮。夾風者,芥、防風、

白鮮皮、烏蛇、威靈仙、全蝎、娛蚣等;氣虛者,加黃黃等;

陽虛,細辛、附子等;脾虛者,選加黃黃、白術、茯苓、蒼

術等。

中成藥:可選用大黃蟄蟲丸(膠囊)、血府逐瘀丸(膠囊)

等。

(二)中醫(yī)外治法

1、中藥濕敷:適用于血熱證,皮損色紅者。選取清熱

涼血、燥濕解毒中藥按3%?10%比例加水煎湯待涼,以8

層紗布浸濕后貼敷患處,每次20?40分鐘,每日1?2次。

2、中藥浸?。哼m用于血燥證、血瘀證,皮損色暗或淡,

靜止或趨于消退者。根據(jù)病情選用養(yǎng)血活血潤燥止癢藥物,

煎湯浸浴或熏蒸,每次20?40分事或隔日1次。或可根據(jù)

病情選用礦泉浴治療。

可根據(jù)病情選用腿浴治療器、智能型中藥熏蒸汽自控治

療儀、熏蒸床(坐式)醫(yī)用智能汽療儀等中醫(yī)診療設備。

3、中藥軟膏;根據(jù)病情選用清熱解毒、潤膚止癢等中

藥軟膏外涂患處,以安撫為主,避免刺激,每日2次。肥厚

皮損可使用封包方法。

(三)針灸療法

1、體針:取大椎、曲池、合谷、血海、三陰交、陶道、

肩胛風、肝俞、脾俞等穴位采用瀉法。留針20-30分鐘,

每日或隔日1次?;蜓ㄎ蛔⑸?,每日或隔日1次。進行期禁

用,使用時注意有無同形反應。

2、拔罐:進行期禁用。適用于肌膚豐厚處,皮損肥厚、

頑固經(jīng)久不退者。可采用走罐療法,拔罐時先在所拔部位的

皮膚或罐口上,涂一層凡士林等潤滑劑,再將罐拔住。然后

醫(yī)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

返推動,至所拔部位的皮膚紅潤、沖血,甚或瘀血時,將罐

起下。每口或隔日1次。

(四)其他療法:根據(jù)病情選擇窄譜UVB、PUVA、高能紫

外光照射、準分子激光、低頻治療儀、中頻治療儀、光電治

療儀、數(shù)碼經(jīng)絡導平治療儀等進行治療。

(五)護理

1、飲食:一般給予普食,少食油膩食物,忌食酒類、

辛辣刺激性發(fā)動風之品。

2、情緒調(diào)理:勤與患者溝通,可采用傾聽、安慰病人

的方法,避免急躁不安情緒,忌怒,心情舒暢,保持良好情

緒。

3、健康指導:向患者講解本病特點、治療過程、用藥

常識、預防復發(fā)措施及注意事項。指導患者生活規(guī)律,起居

有常,合理調(diào)配飲食,戒煙戒酒,避免外傷和溢用藥物,以

防本病復發(fā)。

四、注意事項

1、并發(fā)癥處理

(1)尋常型白花若伴有繼發(fā)感染,宜予以抗生素抗感

染治療,進展期白花除中藥外,可給予維甲酸制劑。

(2)特殊型白泥全身泛發(fā)膿皰型、紅皮病型,應中西

醫(yī)結合治療。

(3)關節(jié)型白花因伴有骨質(zhì)破壞,故需早期應用慢作

用藥,如甲氨喋吟,磺胺硫氮毗咤等。

2、飲食忌辛辣食物、牛、羊肉和酒。

3、急性進行期患者局部皮損避免應用刺激性強的外用

藥。

4、注意冷暖調(diào)攝,加強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防止

感冒。

五、難點分析及解題思路

銀屑病是一種頑固且易復發(fā)的皮膚病。給病人帶來極大

的身心痛苦,臨床醫(yī)生頗感棘手。多年某對本病進行了大量

研究,人力物力都投入不少,但仍有諸多問題沒有突破。

難點之一:病因方面

與本病的發(fā)病有關的因素很多,諸如遺傳、感染、精神

因素、內(nèi)分泌因素、代謝障礙、免疫紊亂等。但迄今為止,

對于其發(fā)病機制尚無定論。

難點之二:治療方面

銀屑病的治療是當前國內(nèi)外學者極為關注的問題。目前

西醫(yī)治療用藥為抗腫瘤藥物、免疫抑制劑、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

抗生素類、維生素類藥物等。部分藥物療效好,但存在極大

毒副作用而臨床無法推廣用之。中醫(yī)治療本病辨病與辨證結

合,分型與分期兼顧,臨床確有一批療效甚好的驗方、復方,

但療效緩慢,療程長,且緩解病情者多。總之,本病的治療

缺乏特效藥,沒有根治手段。

難點之三:復發(fā)問題

銀屑病不是不治之癥,不是沒有治愈的可能性,但是本

病的復發(fā)性一直以來困擾著醫(yī)生和病人,特別是使病人對治

療失去信心,而目前尚無任何能遏制該病復發(fā)的藥物。這是

本病難點中的難點。

基于以上的問題,我們今后研究需要有一定的針對性:

①進一步對本病的病因病機深入研究,只有對本病的發(fā)病機

制有清晰的認識,才有可能找到治療上和預防復發(fā)的突破。

②走中西醫(yī)結合的道路,揚長避短,取西藥見效快的特點與

中藥療效滿意、安全無副作用等有機結合,研制一批安全特

效的藥物,同時對目前療效肯定的中藥驗方、復方進行系統(tǒng)

的實驗研究,了解其作用機制。③用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的觀點防

治認識教育基礎上,將生物、心理、社會三方面的因素有機

結合,重視心理因素在本病的發(fā)病加重及復發(fā)中的作用,醫(yī)

患合作,給患者更多關心和理解,解除思想顧慮,避免精神

緊張,合理安排生活,注意飲食調(diào)節(jié),工作量力而行。治療

上要采取針對性防范性措施,避免感染因素,避免用藥不當、

不慎而造成紅皮病或膿皰型銀屑病等的發(fā)生,合理恰當用

藥,力求簡單有效,仔細觀察病情,避免誘發(fā)因素。

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銀屑病患者即使在臨床治愈后,其實驗

室檢查亦存在異常,如免疫方面仍存在表皮內(nèi)免疫復合物沉

積;皮膚損害消退處的微循環(huán)雖有改善,但仍未恢復正常;

電鏡發(fā)現(xiàn)治愈病例個別棘細胞核仍較大,線粒體聚集仍存

在,線粒體崎模糊。所有這些都說明經(jīng)過臨床治愈的病例,

表皮組織的顯微結構仍保留著治療前病變細胞的特點,表明

表皮細胞尚未完全恢復正常,這可能是本病易復發(fā)的重要原

因之一。因此我們認為本病臨床治愈后還需鞏固治療2~3

個月,否則皮膚損害消退后馬上停藥易致本病。

六、療效評價

(一)評價標準

1、以皮損嚴重程度在治療前后的積分變化來判斷療效,

分4級判定。

計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為:療效指數(shù)(n)=[(治療前積

分一治療后積分)療前積分」X100%

臨床痊愈:皮損基本消退,臨床癥狀消失,nN95%。

顯效:皮損大部分消退,臨床癥狀明顯減輕,95%〉nN

70%o

有效:皮損部分消退,臨床癥狀有所改善,70%>n^50%o

無效:皮損消退不明顯,臨床癥狀未減輕或反而惡化,

n<50%o

2、以皮損癥候評分在治療前后的積分變化來判斷療效,

分4級判定。

計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為:療效指數(shù)(n)=[(治療前積

分一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X100%。

臨床痊愈:皮損全部消退,臨床癥狀消失,證候積分減

少95%。

顯效:皮損大部分消退,臨床癥狀明顯減輕,95%>證

候積分減少270%。

有效:皮損部分消退,臨床癥狀有所改善,70%>證候

積分減少250%。

無效:皮損消退不明顯,臨床癥狀未減輕或反而惡化,

證候積分減少不足50%。

(―)評價方法

1、皮損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