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天津市高考歷史真題一、選擇題1.周人認為,商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斂怨以為德”,為上天所棄;為此,周奉行“惟德是依”“敬天保民”。這主要體現了周人()A.能夠借鑒歷史經驗 B.推崇神權至上思想C.沿襲前朝價值觀念 D.堅持禮法并重傳統(tǒng)【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周朝(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周朝建立之初,統(tǒng)治者鑒于商朝晚期尖銳的社會矛盾,通過總結反思,感悟到商朝統(tǒng)治者不恤民力,反而將民怨四起視作有德,致使軍隊倒戈,最終導致了滅亡。周人從商朝的滅亡中汲取了教訓,提出了“惟德是依”“敬天保民”,充分體現了周初統(tǒng)治者的“殷鑒”意識,即反思歷史、重新認識天命的思想,A項正確;神權至上思想盛行于夏商時期,周朝在宗法制的基礎上以禮治國,神權思想有所弱化,排除B項;商朝統(tǒng)治者推崇神權至上,同時“斂怨以為德”,周朝則推崇禮制,提倡“敬天保民”,兩個朝代的價值觀念有一定變化,與C項中“沿襲”的含義不符,并且材料主旨也不是在強調兩個朝代價值觀念的沿襲,排除C項;禮法并重、隆禮重法是戰(zhàn)國時期荀子的主要思想,強調禮和法在治理國家的重要性,“堅持傳統(tǒng)”意指該主張周初即已出現,時序錯亂,排除D項。故選A項。2.唐中宗下令修改《氏族志》,至唐玄宗初年撰成《姓氏錄》;書中對相關家族按照道德、功勛、血緣、籍貫,“等而次之”,對有官爵的“夷番酋長”也授予相應等級。此舉()A.維護了門閥制度 B.破除了門第界限C.改革了選官制度 D.削弱了士族集團【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根據本題時間信息可明確準確時空為:唐朝(中國)。結合本題材料與所學知識可知,唐中宗下令修改《氏族志》,至唐玄宗初年撰成《姓氏錄》,這一舉措打破了以往單純依據血緣和門第來確定社會地位的傳統(tǒng)做法,開始更多地考慮個人的實際貢獻及才能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士族集團的壟斷地位,促進了社會流動,D項正確;它并不是在維護原有的門閥制度,而是通過引入新的評價標準來削弱其影響力,排除A項;雖然這項改革有助于破除某些方面的門第界限,但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調整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關系結構,而非全面打破所有形式的等級差別,排除B項;此事件雖涉及到了官員選拔的一些因素,但它主要是關于社會地位的重新定義,而不直接反映選官制度的根本性變革,排除C項。故選D項。3.在編撰《資治通鑒》過程中,面對多政權并存時期如何確定編年標準的問題,司馬光認為,政權無論華夷大小強弱,須同等對待,不能獨尊一國為正統(tǒng),“而其余皆為僭偽”,從中可以看出司馬光()A.堅持務實治史的追求 B.推進華夏認同的志向C.強調民族對立的意圖 D.獨尊中原王朝的立場【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司馬光在編撰《資治通鑒》過程中,在記載歷史上多政權并存期間的史事時,必須尋求相對統(tǒng)一的紀年軸線。對此,他總結出“政權無論華夷大小強弱,須同等對待,不能獨尊一國為正統(tǒng)”的結論。由此可見,他是以清晰的大綱為基礎,采用編年的形式,將歷史事件按照年代順序進行論述,注重結構和邏輯的合理性,這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編年標準不一而帶來的時序混亂,也規(guī)避了錯綜復雜的“正統(tǒng)”之爭,充分體現了司馬光治史上的務實態(tài)度,A項正確;“華夏認同”指少數民族對華夏族的認同,情境中雖有“華夷大小強弱,須同等對待”之語,但不涉及華夏認同的問題,排除B項;情境信息盡管把政權分為“華夷大小強弱”,但強調的是要在著史時對其同等對待,而不是它們之間的對立,排除C項;“不能獨尊一國為正統(tǒng)”與“獨尊中原王朝”的表述恰好相反,排除D項。
故選A項。4.下表為天津兩所學堂的基本情況及主要課程設置,表中內容的聯(lián)系與變化反映了()天津武備學堂(1885年,軍事專科學堂)天津中西學堂(1895年,綜合性學堂)課程分為學、術兩科:中國經史、測繪、算學、戰(zhàn)法兵器等,馬、步、炮隊操演陣式等通學課程包括:高級應用英文課程,西學基礎課程如幾何學、微分學等,應用性課程如駕駛、萬國公法、理財富國學等A.百日維新的成效 B.統(tǒng)一學制的建立C.社會制度的演進 D.洋務人士的反思【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軍事??啤薄熬C合性學堂”和“學、術”兩科、“通學課程”等信息,反映了兩所學校的多種不同。從中可以看出,經過十年的實踐,中國學習西方的內容更加廣泛、深入,發(fā)生了由單純學習軍事技術逐漸發(fā)到自然科學、法理等,由創(chuàng)辦軍事??茖W堂到創(chuàng)辦綜合性學堂的轉變這些轉變,既是時勢的影響,也是親歷者痛定思痛、不斷反思的結果,D項正確;百日維新尚未開始,排除A項;1904年初,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統(tǒng)一全國學制,排除B項;當時中國仍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社會制度未發(fā)生變化,排除C項。故選D項。5.1919年4月底,雖經中國代表的據理力爭,巴黎和會上西方列強仍然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列強的這一行徑,引發(fā)了國人“積壓已久的不滿與憤怒”。從形成原因上,對“積壓已久”理解全面的是()A.五四愛國運動的激發(fā) B.群眾愛國意識的覺醒C.近代歷史發(fā)展的結果 D.列強壓迫中國的反彈【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所學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長期存在著封建統(tǒng)治者同人民大眾、中華民族同外國侵略者的矛盾,這些矛盾長期沒有得到解決,反而不斷發(fā)展,成為影響近代中國社會的突出問題。在本國封建勢力和外國帝國主義勢力長期壓制下,這些矛盾終于由于巴黎和會對中國的不公正待遇而爆發(fā)。巴黎和會上列強的行徑,既是其殖民侵略和壓迫中國的縮影,也是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政府無能、國勢不盛的反映,這說明“積壓已久”是近代歷史發(fā)展的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C項正確;“五四愛國運動的激發(fā)”,是“積壓已久的不滿與憤怒”的結果而不是原因,排除A項;
“群眾愛國意識的覺醒”雖是憤怒不滿的原因,但明顯難以全面反映出“積壓已久”的歷史內涵,排除B項;“列強壓迫中國的反彈”可以解釋國人的“不滿與憤怒”和“積壓已久”的一個方面的原因,但不是對原因的全面解釋,排除D項。故選C項。6.下圖表現了勞動人民邊生產邊學習的情景,它反映出()A.統(tǒng)一戰(zhàn)線受到了廣泛擁護 B.土地革命贏得了農民支持C.抗日民主根據地鞏固發(fā)展 D.敵后戰(zhàn)場開始成為主戰(zhàn)場【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從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根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其準確時空為:1943年(中國)。結合本題材料與所學知識可知,圖中展示的是勞動人民邊生產邊學習的情景,并且包含“1943”、“抓緊生產”、“學習”等字樣。這表明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尤其是1943年左右,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民主根據地為了支持長期抗戰(zhàn),在堅持生產和提高民眾文化水平方面做出了努力,抗日民主根據地鞏固發(fā)展,C項正確;雖然抗日戰(zhàn)爭期間確實形成了廣泛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但該選項沒有直接體現出圖中特定情景,排除A項;土地革命主要發(fā)生在國共內戰(zhàn)早期階段,而題目中的時間為1943年,屬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此選項與背景不符,排除B項;敵后戰(zhàn)場在整個抗日戰(zhàn)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這個說法并不足以解釋圖中勞動人民邊生產邊學習的具體情境,因此不夠貼切,排除D項。故選C項。7.1954年,中國與英國建立代辦級外交關系;1964年,中法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1972年,中美發(fā)表《聯(lián)合公報》,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中國與英法美三國關系的變化()A.證明了“一邊倒”方針的勝利 B.體現了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C.說明了全方位外交活動的開展 D.反映了兩極對峙格局的終結【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從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根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其準確時空為:1954-1972年(中國、英法美)。結合本題材料與所學知識可知,題目描述了中國在不同時間段內與英國、法國以及美國之間外交關系的變化過程,這些變化背后體現了中國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則。特別是在冷戰(zhàn)背景下,中國能夠逐步改善與發(fā)展同西方國家的關系,這說明中國并未完全倒向某一超級大國,而是依據自身利益和國際形勢作出靈活調整,B項正確;“一邊倒”是指新中國成立初期決定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的戰(zhàn)略選擇,而題干中的外交突破更多地展示了超越意識形態(tài)差異尋求合作的態(tài)度,排除A項;當時中國外交仍受到兩極格局限制,稱不上是真正的全方位外交,排除C項;實際上兩極對峙格局直至20世紀末蘇聯(lián)解體后才真正結束,而題干所述時期正值冷戰(zhàn)高潮階段,所以該選項不符合實際情況,排除D項。故選B項。8.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議,正式確立了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指出改革要側重于擴大企業(yè)自主權,增強企業(yè)活力,實行嚴格的經濟核算,認真執(zhí)行按勞分配的原則。這表明()A.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提上日程 B.農業(yè)生產責任制繼續(xù)深化C.對外開放戰(zhàn)略全面順利實施 D.生產資料所有制急需調整【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79年(中國)。根據材料“指出改革要側重于擴大企業(yè)自主權,增強企業(yè)活力,實行嚴格的經濟核算,認真執(zhí)行按勞分配的原則。”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擴大企業(yè)自主權”正是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這充分反映了中央已認識到,在調整國民經濟比例的同時,城市經濟體制改革也需要提上日程,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農村農業(yè)改革,排除B項;材料主旨強調城市經濟改革,沒有涉及對外開放,排除C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沒有涉及生產資料所有制改革,排除D項。故選A項。9.奧斯曼帝國的所有土地都是國家財產,軍事貴族的封地面積較小且?guī)缀醪豢墒酪u;蘇丹維持著一支戰(zhàn)力強大的常備軍,并把征服的土地獎給士兵。這使奧斯曼帝國在與中古西歐各國競爭中常處于優(yōu)勢,造成該局面主要是由于雙方()A.社會形態(tài)不同 B.土地制度不同 C.軍事裝備不同 D.控制地域不同【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奧斯曼帝國與中古西歐各國。結合材料“蘇丹維持著一支戰(zhàn)力強大的常備軍,并把征服的土地獎給士兵”及根據所學可知,蘇丹是“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意味著他有權支配帝國的所有土地,把征服的土地獎給士兵,這種土地分配制度鼓勵軍人隨時隨地和世代為蘇丹而戰(zhàn),由此保證了軍隊的常備化和軍隊較強的作戰(zhàn)能力。與奧斯曼帝國形成對照,西歐封建社會實行封君封臣制,土地被層層分封,各級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實上的占有者,在各自領地內獨立行使權力,這往往導致政治上出現分裂割據局面,B項正確;社會形態(tài)是指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形態(tài),一般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等,情境中的奧斯曼帝國和中古西歐各國都屬于封建社會,屬于同一個社會形態(tài),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雙方的軍事裝備,排除C項;奧斯曼帝國最終發(fā)展壯大,控制東西方要道的全盛時期是在16世紀,與材料中的中古時期西歐不屬于同一時段,且控制地域不同是這種優(yōu)勢的結果,不是原因,排除D項。故選B項。10.文藝復興時期,有學者贊成古希臘人說法,認為人類歷史循環(huán)往復,交替進行;也有學者質疑古希臘人的人類歷史退化觀,其理由是僅印刷術一項就可以超越古人的所有發(fā)明。上述觀點與文藝復興特點相符合的是()A汲取東方文化精華 B.批判繼承古典文化C.崇尚理性科學思想 D.追求現世幸福生活【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文藝復興時期(世界)。根據材料“有學者贊成古希臘人的說法,認為人類歷史循環(huán)往復,交替進行;也有學者質疑古希臘人的人類歷史退化觀,其理由是僅印刷術一項就可以超越古人的所有發(fā)明?!笨芍乃噺团d時期的學者也并沒有完全抹殺古希臘人的發(fā)明及其歷史價值。對古希臘人觀點及其成就的態(tài)度是,贊成中有新的充實,質疑中并未徹底否定,B項正確;“汲取東方文化精華”,只表述了批判與繼承關系中的繼承關系,排除A項;文藝復興的精神內核是人文主義,兼有“崇尚理性”“探索人與自然的奧秘”等特征,但這時的“理性”更多是針對當時教會鼓吹禁欲主義、腐敗守舊而言,與材料中對古希臘歷史觀的看法不在一個層面,排除C項;“追求現世幸福生活”反映的是資產階級對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與追求,亦不涉及史觀問題,排除D項。故選B項。11.16世紀,西屬拉丁美洲的波托西成為世界重要的銀礦開采中心,其人口高達12萬人,比西班牙任何城市都多,印第安礦工艱難勞動生產的銀錠和勞工生產的銀子流入世界各地。導致波托西繁榮的直接原因是()A.種植園制的盛行 B.奴隸貿易的興盛C.商業(yè)革命的發(fā)展 D.殖民掠奪的瘋狂【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6世紀的西屬拉丁美洲波托西。新航路開辟后,由于美洲有大量金銀可采,以西班牙為代表的早期殖民者多使用欺詐、掠奪、屠殺、殘酷壓榨等野蠻手段,瘋狂掠奪當地資源和財富。這一徑給當地人民帶去了深重災難,沖擊和阻斷了當地的文明進程。在第安人大量死亡后,歐洲人便開始將非洲黑人運往美洲充當勞動力形成罪惡的三角貿易,對拉丁美洲殖民地展開更大規(guī)模的奴役與奪。無論是早期還是此后,無論是對印第安人還是對非洲黑人奴隸殖民者瘋狂掠奪的本性是一致的,D項正確;種植園經濟的盛行主要在農業(yè)、畜牧業(yè)方面,并非銀礦,盛行時間也較晚,排除A項;奴貿易的興起是在印第安人大量死亡之后,與情境中的“16世紀”和“印第安礦工”信息不符,排除B項;商業(yè)革命是指16世紀隨著新航路開辟引起的歐洲商業(yè)和世界市場的一系列新變化,包括商品種類與數量增多、商路及商業(yè)中心轉移、商業(yè)經營方式轉變及世界市場雛形的形成等。材料并未體現這些內容,排除C項。故選D項。12.在實行等級制度的西方社會中,存在著多種法律體系,貴族領主、城市新貴、城市市民、宗教人士和非宗教人士以及男人和女人的基本權利皆有區(qū)別。下列各項中,從法律制度上對此做出根本性否定的是()A.《查士丁尼法典》 B.《權利法案》 C.英國的《大憲章》 D.《人權宣言》【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世界)。結合所學內容,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最終建立起共和制,極大地沖擊了舊的等級制度。在此期間,法國議會頒布了綱領性文件《人權宣言》,明確提出了人權、自由平等、法治等原則,確立了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原則和價值觀念是對等級制度做出的根本性否定,D項正確;《查士丁尼法典》是6世紀拜占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間由方編撰的法律文獻,肯定皇權的至高無上,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排除A項;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后,議會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會權力高于王權,但其未否定各等級之間的不平等性,排除B項;英國《大憲章》簽署于13世紀,確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權有限的原則,要體現的是封建各階級內部權力的再分配,排除C項。故選D項。13.1830-1896年美國生產1蒲小麥由3小時變?yōu)?0分鐘;1869年美國運輸1蒲小麥到英國需37美分,1905年縮短到5美分。上述變化的主要物質支持是()A.農業(yè)技術的進步 B.電力應用的普及C.生產工具的更新 D.勞動技術的提升【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從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判斷這是正向題。根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其準確時空為:1830—1905年(美國)。結合本題材料與所學知識可知,題目描述了小麥生產時間和運輸成本在這段時間內的顯著減少,這些變化背后的主要物質支持在于生產工具和運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農業(yè)機械如收割機、脫粒機等新型農具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農業(yè)生產效率,而鐵路和蒸汽船等現代交通工具的發(fā)展則大幅度降低了運輸成本,C項正確;“農業(yè)技術的進步”也確實促進了農業(yè)效率提升,但這里的重點更多地是在具體的機械設備上而非廣泛的技術進步,排除A項;電能在20世紀初開始應用于工業(yè)生產和生活中,但就本題所述的時間段內尤其是針對農業(yè)而言,其作用尚未達到主導地位,因此不能作為主要因素來解釋題目中的現象,排除B項;“勞動技術的提升”指的是勞動者個人技能的提高,雖然這也有助于生產率的增長,但在該案例中更關鍵的變化還是來自于外部工具和技術條件的革新,排除D項。故選C項。單項選擇題Ⅱ:14-15題,每題3分,共6分。每一選項的分值分別為3、2、1、0分。選出最佳一項,多選不得分。14.中國古代新建王朝前期的統(tǒng)治者,面對經濟殘破、民不聊生,大多實行輕徭薄賦、休養(yǎng)生息等順應民意的措施,由此出現了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等“治世”,為后來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對上述措施與“治世”之間的關系,概括最準確的是()A.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 B.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C.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D.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最佳選擇題。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材料“中國古代新建王朝前期”“經濟殘破、民不聊生”“輕徭薄賦、休養(yǎng)生息”“順應民意”以及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等信息可知中國古代新建王朝前期的統(tǒng)治者,很多都會面對經濟殘破、民不聊生局面,這種局面的背后實際上反映了社會動蕩對當時的生產力造成的破壞。面對這種局面,新建王朝統(tǒng)治者執(zhí)政之后,為了鞏固統(tǒng)治,要實行輕徭薄賦、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措施,以唯物史觀為指導進行分析,這是為恢復生產力而在生產關系上進行的調整,即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B項最佳;A項不是唯物史觀的正確表述,排除A項;C項是符合唯物史觀的正確表述,且可以說明本題情境的前半部分,但與設問指向不符,C項有一定道理;D項也是符合唯物史觀的正確表述,同時涵蓋了B、C兩項的內容,部分符合設問指向,優(yōu)于C項,但與B項內容相比,不夠精準,不是設問要求的“最準確”內容,D項次佳。故答案為:B(3分)D(2分);C(1分);A(0分)。15.如果在1930-2000年出版國際圖書中,分別檢索“聯(lián)合國”和“危機”,可得到兩詞出現頻率的統(tǒng)計示意圖。對下圖反映的相關國際政治內容,理解最全面的是()【最優(yōu)選擇題,請審核老師負責刪除這句話】A.全球治理體系有待完善 B.冷戰(zhàn)結束后國際秩序存在混亂C.原有國際機制失去作用 D.世界局勢的不確定性逐漸增加【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為最佳選擇題。根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其準確時空為:1930-2000年(世界)。結合本題材料與所學知識可知,“聯(lián)合國”和“危機”兩詞在圖書中出現頻率統(tǒng)計示意圖反映了自1930年至2000年間國際社會對這兩個概念的關注度變化情況,特別是二戰(zhàn)后隨著聯(lián)合國成立及其在全球治理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同時,“危機”一詞也頻繁出現,這說明全球面臨著眾多挑戰(zhàn)和不穩(wěn)定因素,全球治理體系有待完善,A項正確;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危機的次數比聯(lián)合國次數出現的要多,世界局勢的不確定性逐漸增加,D項有一定的道理,答案次佳;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危機顯示的次數在增加且超過聯(lián)合國,可得出“冷戰(zhàn)結束后國際秩序存在混亂”,但是此選項僅適用于冷戰(zhàn)結束后的特定時間段,而題目背景信息涵蓋的時間范圍更廣,故無法完全覆蓋整個時期的特點,B項有一定的道理,答案次佳;“原有國際機制失去作用”,這種表述過于絕對化了,包括聯(lián)合國在內的許多國際組織仍然在發(fā)揮作用,只是面臨更多復雜性和局限性而已,排除C項。故本題答案A(3分)D(2分)B(1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5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時期,棉布是農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在家庭中“四時可紡織”“七歲女七十歲嫗皆可紡”;除自用外,棉布還可在市場出售,在一些地區(qū)出現了專門的紡戶和織戶,紡戶紡紗出售,織戶買紗織布。據研究,明清時期布產量遠超英國工業(yè)革命早期,但直到鴉片戰(zhàn)爭前,棉紡織生產始終停留在家庭手工業(yè)階段,并未發(fā)現棉紡織手工工場?!幾浴吨袊洕ㄊ贰返炔牧隙S著家庭紡織業(yè)的繁榮,明清時期江南地區(qū)形成眾多市鎮(zhèn)。這些新型市鎮(zhèn)接近農村,服務于家庭手工業(yè)生產發(fā)揮了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促進了地區(qū)間的經濟分工與合作。其中一些大型市鎮(zhèn),發(fā)展為與傳統(tǒng)“郡縣城市”不同的“工商城市”,體現了中國封建社會后期商品經濟迅速發(fā)展的潮流和趨向;在人口、城區(qū)規(guī)模以及工商業(yè)水平上,毫不遜色于中古西歐的自治城市;開辟了一條中國封建城市發(fā)展的新道路,不過,到鴉片戰(zhàn)爭前夕,世界級大城市大多位于歐洲與美洲?!幾浴吨袊ㄊ贰罚?)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內容,概括中國明清時期與近代英國在棉紡織業(yè)發(fā)展上的不同路徑。(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內容,參照西歐城市化歷程,說明中國明清時期市鎮(zhèn)發(fā)展的狀況?!敬鸢浮浚?)不同:中國家庭棉紡織生產自給自足,分布廣泛,基礎較好;出現紡、織分工,產品更多用于出售和交換;始終屬于家庭手工業(yè),并未步入手工工場階段。英國紡織手工工場出現較早,分工細致,生產經驗豐富;棉紡品市場需求擴大,催生新技術,基本實現機械化生產;以蒸汽動力的應用為主要標志的工業(yè)革命,帶動棉紡織業(yè)進入大機器生產階段。(2)狀況:明清時期,大批新型工商業(yè)市鎮(zhèn)興起且大型市鎮(zhèn)規(guī)??捎^,這與家庭紡織業(yè)的繁榮和海內外貿易發(fā)展有關,西歐城市化初期也源于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明清市鎮(zhèn)更多服務家庭手工業(yè),充當商品集散中心,為資本聚集和地域性商人的出現創(chuàng)造條件;“工商城市”不同于“郡縣城市”,體現了中國封建城市發(fā)展新道路,但規(guī)模有限,沒有發(fā)展成為西歐那種工業(yè)化城市?!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明清時期(中國)、近代(英國)。不同:中國:根據材料“在家庭中‘四時可紡織’‘七歲女七十歲嫗皆可紡;”和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家庭棉紡織生產自給自足,分布廣泛,基礎較好;根據材料“除自用外,棉布還可在市場出售,在一些地區(qū)出現了專門的紡戶和織戶,紡戶紡紗出售,織戶買紗織布”可知出現紡、織分工,產品更多用于出售和交換;根據材料“棉紡織生產始終停留在家庭手工業(yè)階段,并未發(fā)現棉紡織手工工場”可知始終屬于家庭手工業(yè),并未步入手工工場階段。英國:根據材料“明清時期布產量遠超英國工業(yè)革命早期”和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近代棉紡織業(yè)手工工場出現較早,分工細致,生產經驗豐富;棉紡品市場需求擴大,催生新技術,基本實現機械化生產;以蒸汽動力的應用為主要標志的工業(yè)革命,帶動棉紡織業(yè)進入大機器生產階段?!拘?詳解】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明清時期(中國)、近代(英國)。狀況:根據材料“隨著家庭紡織業(yè)的繁榮,明清時期江南地區(qū)形成眾多市鎮(zhèn)”和所學知識可知,明清時期,大批新型工商業(yè)市鎮(zhèn)興起且大型市鎮(zhèn)規(guī)??捎^,這與家庭紡織業(yè)的繁榮和海內外貿易發(fā)展有關,西歐城市化初期也源于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根據材料“這些新型市鎮(zhèn)接近農村,服務于家庭手工業(yè)生產發(fā)揮了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促進了地區(qū)間的經濟分工與合作”可知,明清市鎮(zhèn)更多服務家庭手工業(yè),充當商品集散中心,為資本聚集和地域性商人的出現創(chuàng)造條件;根據材料“其中一些大型市鎮(zhèn),發(fā)展為與傳統(tǒng)‘郡縣城市’不同的‘工商城市’,體現了中國封建社會后期商品經濟迅速發(fā)展的潮流和趨向”可知“工商城市”不同于“郡縣城市”,體現了中國封建城市發(fā)展新道路,但城市規(guī)模有限,沒有發(fā)展成為西歐那種工業(yè)化城市。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晚清時,黃河、永定河等水患嚴重。1882年,李鴻章嘗試使用西方機器船治河,清淤疏浚效果不佳,清廷批示,此機器船“起泥不靈,看來竟是廢物,嗣后毋庸購買”。1886年,醇親王等人又以現用船只“笨滯無力”為由,奏請“購造試辦”西方機器船,若用來拖帶傳統(tǒng)刷沙工具,可“事半功倍”;清廷允準。山東巡撫購買西方機器船,并委托國內船廠仿造。1898年,西方專家受邀考察勘測黃河河道,提出水土保持等整體治河方案,清政府未予采用?!幾浴对倮m(xù)行水金鑒》等材料二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水利事業(yè),逐步形成比較完整、大中小相結合的水利工程系統(tǒng)。1951年作為建國初期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官廳水庫建設開始啟動。剛剛獲得解放的勞動人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水庫建設當中,輪番工作,晝夜不停;在中央統(tǒng)一調配下,各地迅速支援大型機器設備和鋼筋、水泥等材料。1954年官廳水庫竣工,基本解決了長期危害永定河兩岸人民的水患;此后又在提供生產生活用水以及水力發(fā)電、生態(tài)環(huán)保和旅游開發(fā)等諸多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幾浴缎轮袊闪⑹瓯本┦兴ㄔO成就史料》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內容,簡析清政府治河時對西方技術的嘗試及其態(tài)度。(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內容,以官廳水庫建設為例,概述建國初期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特點?!敬鸢浮浚?)使用西方機器船治河,實踐失敗,一概否定。嘗試購仿相結合、中西技術相結合治河,予以支持。邀請西方專家勘察,對其提出的治河方案未予采納。晚清利用西方技術進行治河嘗試,限于當時社會實際環(huán)境,成效甚微;治河嘗試與結局是中國早期近代化的一個縮影。(2)特點:①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水利,體現了黨和國家的領導。②中央統(tǒng)一調配,集全國之力支援建設,體現了計劃經濟的特點。③治理水患與綜合開發(fā)利用相結合,體現了科學規(guī)劃的特點。④解決長期危害人民群眾的水患,體現了為人民服務的執(zhí)政理念。⑤勞動人民的主人翁意識和忘我勞動,體現了艱苦奮斗精神?!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是特點類、認識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清朝時期的中國。嘗試及態(tài)度:根據材料“1882年,李鴻章嘗試使用西方機器船治河,清淤疏浚效果不佳,清廷批示,此機器船‘起泥不靈,看來竟是廢物,嗣后毋庸購買’?!钡贸鍪褂梦鞣綑C器船治河,實踐失敗,一概否定。根據材料“1886年,醇親王等人又以現用船只‘笨滯無力’為由,奏請‘購造試辦’西方機器船,若用來拖帶傳統(tǒng)刷沙工具,可‘事半功倍’;清廷允準。”得出嘗試購仿相結合、中西技術相結合治河,予以支持。根據材料“1898年,西方專家受邀考察勘測黃河河道,提出水土保持等整體治河方案,清政府未予采用?!钡贸鲅埼鞣綄<铱辈?,對其提出的治河方案未予采納。簡析:從三次嘗試的總體效果上看,成效甚微。表面上,這是當時的國人對西方機器船功能、效用缺乏了解,沒有根據治理對象的實際情況進行恰當使用,深層上,則反映出當時中國盡管通過洋務新政,對資本主義國家的機器生產技術有所認識并嘗試引進,但還未能根據中國的實際,實事求是地加以考察利用,加之晚清政府屢遭列強蹂躪,已是百孔千瘡、國庫空虛,在治理水患上實在力不從心,因而更多的只能是急功近利,淺嘗輒止。從這個視角上可以進一步認識到,治河的嘗試與結局是中國早期近代化的一個縮影?!拘?詳解】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新中國初期。特點:根據材料“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水利事業(yè),逐步形成比較完整、大中小相結合的水利工程系統(tǒng)?!钡贸鳇h和國家高度重視水利,體現了黨和國家的領導。根據材料“1951年作為建國初期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官廳水庫建設開始啟動。”“在中央統(tǒng)一調配下,各地迅速支援大型機器設備和鋼筋、水泥等材料?!钡贸鲋醒虢y(tǒng)一調配,集全國之力支援建設,體現了計劃經濟的特點。根據材料“此后又在提供生產生活用水以及水力發(fā)電、生態(tài)環(huán)保和旅游開發(fā)等諸多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钡贸鲋卫硭寂c綜合開發(fā)利用相結合,體現了科學規(guī)劃的特點。根據材料“1954年官廳水庫竣工,基本解決了長期危害永定河兩岸人民的水患”得出解決長期危害人民群眾的水患,體現了為人民服務的執(zhí)政理念。根據材料“剛剛獲得解放的勞動人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水庫建設當中,輪番工作,晝夜不停;”得出勞動人民的主人翁意識和忘我勞動,體現了艱苦奮斗精神。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古以來,海洋一直是人類活動的重要舞臺。人們對外部世界的探索,彼此之間物質與文化的交往,很多都是借助海洋進行的。無數歷史事件證明,人們了解、掌握并利用了海洋的自然地理特點和變化規(guī)律,不斷豐富和創(chuàng)造出行之有效的技術手段,從而使自己的活動在歷史中留下鮮明的印記。選擇中外歷史上一次與海洋相關的重要歷史活動,自擬標題,綜合運用多學科內容,就此次活動的目的、背景條件、采用的技術手段和歷史意義,加以說明。(要求:標題與海洋活動相關,具體清楚;內容完整,以歷史學科為主,聯(lián)系其他學科內容;觀點正確,條理清晰。)【答案】論題: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音樂學院《生物學課程與教材研究》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長春職業(yè)技術學院《模擬法庭競賽》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豫章師范學院《汽車用品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霧霾天氣下空氣質量改善措施
- 財務總結報告及行動計劃模板
- Q2業(yè)務運營報告模板
- 業(yè)務操作-房地產經紀人《業(yè)務操作》名師預測卷2
- 二零二五版加固工程加固施工與信息化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發(fā)明專利權入股技術轉化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版出租車駕駛員勞動合同執(zhí)行規(guī)范5篇
- 學校對口幫扶工作計劃
- 2024年醫(yī)師定期考核臨床業(yè)務知識考試題庫及答案(共三套)
- 2014新PEP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5-What-does-he-do復習課件
- 建筑材料供應鏈管理服務合同
- 孩子改名字父母一方委托書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級全一冊《電與磁》單元測試卷(原卷版)
- 江蘇單招英語考綱詞匯
- 2024年事業(yè)單位財務工作計劃例文(6篇)
- 2024年工程咨詢服務承諾書
- 青桔單車保險合同條例
- 車輛使用不過戶免責協(xié)議書范文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