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6氣壓帶、風帶與氣候(高頻非選擇題50題)(解析版)_第1頁
專題06氣壓帶、風帶與氣候(高頻非選擇題50題)(解析版)_第2頁
專題06氣壓帶、風帶與氣候(高頻非選擇題50題)(解析版)_第3頁
專題06氣壓帶、風帶與氣候(高頻非選擇題50題)(解析版)_第4頁
專題06氣壓帶、風帶與氣候(高頻非選擇題50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6氣壓帶、風帶與氣候精選高頻考題50題·非選擇題1.下圖是沿北緯60°的1月氣溫分布曲線和氣壓分布曲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a、b、c三個區(qū)域中,屬于大陸的是、,判斷理由是。在d、e、f三個區(qū)域中,屬于海洋的是,判斷理由是。(2)此時,e地區(qū)氣壓中心的名稱是,d地區(qū)氣壓中心的名稱是,b地區(qū)氣壓中心的名稱是。(3)此季節(jié),印度盛行風,我國盛行風的風向是風,其性質是。【答案】(1)ac1月北半球大陸氣溫比海洋低e1月北半球海洋氣壓比陸地低(2)阿留申低壓亞洲高壓冰島低壓(3)東北季西北寒冷干燥【分析】本題以沿北緯60°的1月氣溫分布曲線和氣壓分布曲線圖為材料,設置3道小題,涉及氣壓分布、風帶分布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體現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yǎng)?!驹斀狻浚?)一月份北緯60°地區(qū)在氣溫分布上應是陸地低于海洋,1月北半球大陸氣溫比海洋低,結合經度即可判斷a、c為大陸,b為海洋。1月北半球海洋氣溫比大陸高,1月北半球海洋氣壓比陸地低,在d、e、f三個區(qū)域中,屬于海洋的是e。(2)北緯60°、180°太平洋,一月份北半球是冬季,亞歐大陸降溫快,形成亞洲高壓--d,副極地低氣壓帶被亞歐高壓切斷在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壓--e,在大西洋形成冰島低壓--b。(3)一月份北半球是冬季,在亞洲高壓控制下,此季節(jié),印度盛行東北季風,我國盛行風的風向是西北風,風從陸地吹來、從高緯度吹來,其性質是寒冷干燥。2.讀全球某月海平面等壓線(單位:hPa)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圖中表示的季節(jié)并說明理由。(2)某月份干燥的東北風與潮濕的西南風相匯于甲地,試從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性移動的角度分析其形成過程。(3)簡述亞歐大陸氣壓中心的季節(jié)變化特征?!敬鸢浮?1)北半球冬季(或南半球夏季)。北半球陸地出現高壓中心,南半球陸地出現低壓中心(或赤道低壓帶南移)。(2)夏季隨著太陽直射點北移,赤道低壓帶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向北越過赤道后右偏為西南季風,從而與東北信風在此匯合。(3)夏季亞歐大陸被低壓控制,冬季則被高壓控制?!痉治觥吭擃}以全球某月等壓線分布圖為材料,考查全球氣壓中心的季節(jié)變化和成因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識調用能力,體現了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以及地理實踐力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詳解】(1)從圖中數據可知,亞歐大陸形成高壓,此時亞歐大陸受高壓控制,風由大陸吹向海洋,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陸地上出現低壓中心,為南半球的夏季;赤道低氣壓帶的位置南移,說明太陽直射點南移為北半球冬季或南半球夏季。(2)甲地為非洲赤道以北地區(qū),北半球夏季時,受太陽直射點北移的影響,赤道低氣壓帶北移,該地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位于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北移跨過赤道,在向右的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偏轉為西南風,風由海洋吹向陸地,性質為潮濕;該地北部受東北信風控制,風由陸地吹向海洋,性質干燥,兩者在甲地附近相遇匯合。(3)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亞歐大陸在冬、夏季節(jié)氣壓中心變化明顯,冬季亞歐大陸被冷高壓控制,夏季印度地區(qū)被熱低壓控制。3.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污染物的來源;大氣環(huán)流)分析南極半島地表污染物少的原因。含碳物質不完全燃燒葉產生黑碳。在科考站附近采樣點積雪中,黑碳含量較其他區(qū)域偏高。(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環(huán)流)說出采樣點積雪中黑碳的可能來源。并說明黑碳對當地積雪的影響。【答案】(1)南極半島人類活動少,排放的污染物少;南極半島位于極地東風帶控制區(qū),風力強勁,不利于污染物沉降。(2)化石燃料和生物質燃燒產生的黑碳進入大氣層,受大氣環(huán)流影響帶至南極半島上空,水汽凝結過程中混入黑碳物質,通過降雪帶至采樣點;游客和科學工作等人類活動排放的廢棄物中含有碳元素。影響:黑碳會降低地表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使地表溫度升高,從而加速積雪融化?!痉治觥勘绢}以南極半島為材料,設置2道小題,涉及南極半島地表污染物少的原因、積雪中黑碳的可能來源、黑碳對當地積雪的影響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體現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yǎng)?!驹斀狻浚?)南極半島緯度高,氣候寒冷,人類活動少,排放污染物少;南極半島位于極地東風帶控制區(qū),風力強勁,大氣中的污染物容易擴散吹走,不利于污染物沉降至南極半島地表。(2)黑炭的來源可從直接來源和間接來源兩方面分析,直接來源主要是游客和科學工作等人類活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經濟發(fā)展,前往南極半島的游客和科學工作人員增多,排放的廢棄物也增多,排放的廢棄物中含有碳元素;間接來源主要通過大氣環(huán)流,化石燃料和生物質燃燒產生的黑碳進入大氣層,受大氣環(huán)流影響帶至南極半島上空,水汽凝結過程中混入黑碳物質,通過降雪帶至采樣點。對積雪的影響:黑碳顏色較深,會降低地表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使地表吸收的太陽輻射量增多,地面溫度升高,從而加速積雪融化。4.讀世界局部地區(qū)氣壓狀況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說明此時北半球所處季節(jié),并解釋理由。(2)分別說明此季節(jié)東亞和南亞的盛行風向,并分析其主要成因?!敬鸢浮?1)夏季。理由:亞歐大陸上形成低壓,同緯度海洋形成高壓,說明北半球大陸氣溫高于同緯度海洋;北半球為夏季。(2)東亞:東南季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南亞:西南季風,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分析】本題以世界局部地區(qū)氣壓狀況分布圖為資料,涉及了季風環(huán)流和海陸熱力性質的知識,重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及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學生的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xié)調觀等學科素養(yǎng)?!驹斀狻浚?)結合圖中等壓線的數值可知,圖中亞歐大陸上形成低壓,同緯度海洋形成高壓;根據所學可知,溫度越高,氣壓越低,因此目前北半球大陸氣溫高于同緯度海洋;結合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可知,陸地氣溫高于海洋應為北半球的夏季。(2)結合所學可知,東亞夏季受到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海洋上形成了高壓,陸地上形成了低壓,因此形成了東南季風;南亞夏季主要是盛行西南季風;由于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性移動,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形成了西南季風。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2月,美國南部多日遭遇罕見低溫和暴雪。研究表明,這次極端天氣與極地渦旋有關。極地渦旋簡稱極渦,是極地高空冷性大型渦旋系統(tǒng)高度跨越地球的對流層和平流層,是極區(qū)大氣環(huán)流的組成部分。極地與赤道之間溫差越大,極地渦旋越強、越穩(wěn)定。北極極渦中心數量不固定,隨極渦強度不同呈現出單中心和雙中心變化特征。下圖分別示意極渦穩(wěn)定期和不穩(wěn)定期。

(1)相較于北極極渦,南極極渦中心數量較為穩(wěn)定,試分析其原因。(2)推測夏季北極極渦中心數量特征,并說明理由。(3)分析此次美國南部多日遭遇罕見低溫和暴雪的原因。【答案】(1)南極地區(qū)以高原為主,海拔高,氣溫低,與低緯地區(qū)溫差大,結構穩(wěn)定,極渦中心不易分裂;南極地區(qū)極夜日數較北極地區(qū)多,氣溫低,結構穩(wěn)定;南極地區(qū)附近海洋占比較大,下墊面性質單一,受陸地影響小,中心不易分裂,數量較為穩(wěn)定;南極大陸沿岸分布南極環(huán)流,受南下暖流影響小,極渦結構穩(wěn)定等。(2)數量特征:呈雙中心。理由:夏季北極地區(qū)與赤道溫差較小,北極極渦勢力弱,結構穩(wěn)定性差,極渦中心易分裂;夏季低緯度地區(qū)暖氣流旺盛,北上擠壓北極極渦,造成北極極渦不穩(wěn)定,中心易分裂。(3)美國地勢東西高,中部低,冷空氣可以迅速向南入侵;美國南部多臨海,暖濕氣流旺盛,與冷空氣相遇易造成降水異常等。【分析】本大題以極渦穩(wěn)定期和不穩(wěn)定期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極地渦旋的形成、天氣及影響相關知識點,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學科素養(yǎng)?!驹斀狻浚?)比較南北極渦要從高緯度和赤道的溫差方面組織答案。因為南極為陸地,溫度低,和赤道溫差大,造成的渦旋勢力強;周邊地理事物分布單一,干擾因素單一,變化小,故南極極地渦旋更穩(wěn)定(2)推測夏季北極極渦中心的數量特征,首先從季節(jié)角度入手,判斷夏季北極的天氣狀況,夏季北極光照時間增強,出現極晝現象,氣溫升高。再更加題干信息,極地與赤道溫差減小會使極渦變弱、不穩(wěn)定,因此夏季北極溫度升高,使得極地與赤道間的溫差變小,因此夏季北極極渦變弱、穩(wěn)定性下降。(3)分析此次美國南部進入重大災難的原因,可以從寒潮強度、持續(xù)時間和當地地形、天氣系統(tǒng)等分析。此次北極極渦帶來冷空氣勢力強勁,降溫幅度大,持續(xù)時間長;美國中央大平原橫貫南北,使得冷空氣長驅南下;來自墨西哥灣和太平洋的水汽充足,為降雨、降雪提供支持,對交通、電力等設備破壞嚴重。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ū妓麃啚车靥幇拇罄麃啽辈?,周邊地區(qū)的氣候類型為干、濕季分明的熱帶草原氣候,卡奔塔利亞灣有著名的“牽牛花云”景觀。“牽?;ㄔ啤毙纬捎诤I希视行蚓€狀排列,在早晨伴隨著朝霞逐漸向陸地移動,上午到達陸地上空。在伯克敦的觀測表明,干季少見“牽牛花云”登陸的現象,左圖示意常出現“牽牛花云”現象的地理位置,右圖為“牽牛花云”景觀。

(1)簡析“牽牛花云”所在氣團從卡奔塔利亞灣上空登陸之后性質的變化。(2)結合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狀況,分別指出卡奔塔利亞灣周邊干、濕季盛行風,并說明成因與冷暖干濕性質。(3)分析干季不易出現“牽牛花云”登陸現象的原因。【答案】(1)①不再接受海面水汽蒸發(fā)補給,逐漸變干;②白天陸地溫度比海洋高,氣團登陸后逐漸增溫。(2)①干季——東南信風。干季為南半球冬半年,氣壓帶風帶北移,該區(qū)域受來自內陸的東南信風控制,來自陸地,性質干熱。②濕季——西北季風。濕季為南半球夏半年,氣壓帶風帶南移,北半球的東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為西北季風;來自低緯海洋,性質暖濕。(3)①干季,盛行來自陸地空氣中的水汽含量較少,空氣水汽不易凝結成云;②受東南信風(偏南風)控制,風向與“牽?;ㄔ啤钡顷懛较虿灰恢隆!痉治觥勘绢}以卡奔塔利亞灣常出現“牽牛花云”現象的地理位置圖為材料,設置3道小題,涉及大氣環(huán)流、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體現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yǎng)?!驹斀狻浚?)依據題干條件,“牽牛花云”所在氣團從卡奔塔利亞灣上空登陸之后,水汽減少,不再接受海面水汽蒸發(fā)補給,逐漸變干,勢力不斷減弱;白天陸地溫度比海洋高,氣團登陸后逐漸增溫,溫度升高,蒸發(fā)強,氣團勢力不斷減弱。(2)卡奔塔利亞灣地處澳大利亞北部,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干季時,為南半球的冬半年,氣壓帶風帶北移,該區(qū)域受來自陸地的東南信風控制,干熱少雨;濕季時,為南半球夏半年,氣壓帶風帶南移,北半球的東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為西北季風,從低緯度的海洋上吹來,帶來大量水汽,溫暖濕潤。(3)由上題可知,干季時,該地盛行來自內陸地區(qū)的東南信風,由天氣干燥,降水少,空氣中的水汽含量較少,水汽不易凝結,無法形成“牽?;ㄔ啤保淮送?,干季時,該區(qū)域受來自陸地的東南信風控制,風向與“牽牛花云”登陸方向不一致,難以形成“牽牛花云”。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霧是發(fā)生在海洋上、岸濱地區(qū)或島嶼上空低層大氣的一種凝結現象,大量水滴或冰晶懸浮于大氣邊界層中。海上大氣逆溫層是海霧形成、維持和發(fā)展的重要條件。我國近海地區(qū)常出現以平流冷卻霧為主的海霧,其中黃海是海霧發(fā)生最為頻繁的海區(qū)。黃海海霧在每年3月開始逐漸增多,4~7月是頻發(fā)月份,8月之后海霧明顯減少。下圖為黃海一次較濃重海霧形成時的天氣狀況圍,西太平洋水汽輸入,為此次海霧生成提供了條件。

(1)指出該海區(qū)海霧發(fā)生的自然條件。(2)比較在海霧形成時氣一海溫度差異,并簡述其在海霧形成過程中的作用。(3)此次甲海域發(fā)生較濃重海霧天氣,描述甲海域海霧的形成過程。(4)分析每年8月之后黃海海霧明顯減少的原因。【答案】(1)充足暖濕氣流;低溫冷凝作用;低層大氣逆溫層。(2)差異:海溫低于氣溫。作用:海溫低于氣溫,為低層大氣降溫;海溫低于氣溫,利于逆溫形成。(3)受高壓影響,較低緯度的暖濕空氣平流到甲海域;暖濕空氣平流到冷海面之上,出現下冷上熱的逆溫層;受冷海面降溫作用,水汽凝結易形成海霧。(4)8月以后,偏南風勢力減弱,水汽輸送明顯減少;黃海偏北風勢力增強,海氣界面不穩(wěn)定;由于海水儲熱多,降溫慢,海水溫度高于氣溫,逆溫不易形成?!痉治觥勘绢}以海霧為材料,涉及海霧形成的原因,考查學生從材料提取信息、綜合分析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詳解】(1)根據材料,海霧是發(fā)生在海洋上、岸濱地區(qū)或島嶼上空低層大氣的一種凝結現象,大量水滴或冰晶懸浮于大氣邊界層中。海霧的形成需要有低溫冷凝作用;海上大氣逆溫層是海霧形成、維持和發(fā)展的重要條件。海霧的形成需要有低層大氣逆溫層;暖濕空氣水平流經寒冷地表陸地或海面時,因暖濕空氣受冷的地表影響,底層空氣迅速降溫,上層空氣因離地表遠降溫少,這樣就在近地面層形成逆溫,逆溫的形成需要有充足的暖濕氣流。(2)海霧形成時,暖濕空氣水平流經寒冷地表陸地或海面時,因暖濕空氣受冷的地表影響,底層空氣迅速降溫,上層空氣因離地表遠降溫少,這樣就在近地面層形成逆溫,故海溫低于氣溫。(3)結合圖示,甲處受高壓影響,甲處的風向多為東南-南風,偏南風帶來低緯大量的暖濕氣流,平流到冷海面之上時底層空氣與冷海面進行熱量交換,迅速降溫,上層空氣因離地表遠降溫少出現下冷上熱的逆溫層;由于冷海面降溫作用,低層大氣的水汽凝結懸浮于大氣邊界層中,形成海霧。(4)每年8月之后黃海海域海霧日數急劇減少,主要是由于8月以后,因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勢力減弱并向東南方向回撤,偏南風勢力也隨之減弱,黃海偏北風勢力增強,水汽輸送明顯減少。8月之后,大氣溫度下降,但由于海水儲熱多,降溫慢,海水溫度高于氣溫,海氣界面不穩(wěn)定,對流發(fā)展強烈,不易形成逆溫,因此,8月之后海霧減少,霧季終止。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由中資企業(yè)承建的尼加拉瓜運河已于2014年12月開工,工程全長約276千米,將耗資500億美元。近年來,隨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推進,有“東方巴拿馬運河”之稱的泰國克拉地峽運河(全長約50千米)開發(fā)也成為中資企業(yè)重點關注的項目。材料二尼加拉瓜運河位置圖(左圖)、克拉地峽位置圖(右圖)。比較圖中甲乙兩地1月份氣流運動的主要差異,并從大氣環(huán)流角度說明原因。【答案】甲地盛行東北風,1月受東北信風控制;乙地上升氣流為主(或垂直運動為主),(1月)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氣流輻合上升?!痉治觥繗饬鬟\動差異需要結合緯度、海陸位置和大氣環(huán)流進行分析;結合圖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10°N到20°N之間,1月份此時該地應受到東北信風的影響,該地盛行東北風;乙地位于赤道附近,此時應受到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9.讀“中國季風進退與雨帶推移圖”(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A線表示的分界線。(2)圖中C、D、E三線表示我國雨帶移動多年平均位置,表示6月份的是線,表示4、5月份的是線,表示7、8月份的是線。(3)我國季風進退的快慢與有關,雨帶的降雨類型屬于雨。(4)當我國雨帶推移到C位置時,長江流域出現天氣。當雨帶推移至D位置時,長江流域出現天氣。(5)下列有關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

)。(填正確項的字母代號)A.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均分布在季風區(qū)內 B.非季風區(qū)主要分布在我國地勢的第一級階梯上C.季風區(qū)既受冬季風影響,又受夏季風影響 D.非季風區(qū)既不受冬季風影響,也不受夏季風影響(6)比較說明我國北方和南方雨季的長短差異。【答案】(1)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2)DEC(3)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強弱鋒面(4)伏旱梅雨(5)C(6)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分析】本題以中國季風進退與雨帶推移圖為背景設置題目,知識點涉及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分界線、雨帶推移規(guī)律等內容,考查學生地理知識的遷移與調動能力,蘊含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驹斀狻浚?)我國以A線,即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一線為界,把中國劃分為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2)6月份雨帶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是D線,華南地區(qū)受雨帶影響最早,4、5月份雨帶處在華南地區(qū),是E線,7、8月份雨帶推移到華北東北地區(qū),是C線。(3)我國季風進退的快慢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強弱有關。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如果強則夏季風北進速度快,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如果弱則夏季風北進速度慢,雨帶的降雨類型是冷暖氣團相遇形成的鋒面雨。(4)當我國雨帶推移到C位置時,為7、8月份,長江流域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炎熱少雨,出現伏旱天氣。當雨帶推移到D位置時,長江流域受江淮準靜止鋒影響出現梅雨天氣。(5)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大致以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為界,此線以東以南為季風區(qū),以西以北為非季風區(qū),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主要分布在季風區(qū)內,但不是全部,A錯誤;非季風區(qū)包括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和第二階梯的北部地區(qū),B錯誤;季風區(qū)是指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區(qū)域,非季風區(qū)是指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的區(qū)域,而冬季風影響我國大部分區(qū)域,所以季風區(qū)既受冬季風影響,又受夏季風影響,C正確。非季風區(qū)受冬季風影響,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D錯誤。故選C。(6)夏季風的進退影響到我國大陸東部雨帶的推移.每年4月開始,雨帶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10.讀世界局部地區(qū)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此圖為北半球(填季節(jié))(2)氣壓中心A的名稱是,形成原因是,被切斷的氣壓帶是。(3)此季節(jié),圖中C處盛行風的特征為(填冷暖干濕狀況),D處盛行風的風向為。(4)半年后,D處盛行風,形成原因是;所以季風氣候的形成原因除外,還有。【答案】(1)冬季(2)亞洲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冬季大陸降溫比海洋快(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副極地低氣壓帶(3)寒冷干燥東北風(4)西南夏季,隨著氣壓帶、風帶的北移,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向北越過赤道后,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向右偏轉成西南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分析】本大題世界局部地區(qū)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等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東亞季風成因及其特征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從材料和圖文中獲取地理信息、運用所學知識闡述地理現象的原理的能力,考查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詳解】(1)圖中信息顯示,亞洲大陸受高壓控制,則冬季大陸降溫快,氣溫低形成高壓。判斷為冬季。(2)北半球冬季(1月)時,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陸地降溫快溫度低,在亞歐大陸內部形成一個巨大的高壓大氣活動中心A,稱為“亞洲高壓”(或者稱為蒙古西伯利亞高壓),亞洲高壓的存在把副極地低氣壓帶給切斷了,只保留在海洋中。(3)冬季亞洲大陸的西北季風起源于西伯利亞冷高壓,所以C處盛行風西北季風十分干冷。D南亞地區(qū)位于因位于亞洲高壓的南部地區(qū),形成東北季風。(4)北半球夏季,印度洋上的東南信風北移,穿越赤道后,受向右的地球自轉偏向力影響轉向西南方向,即D處盛行形成西南季風;亞洲南部季風主要由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引起,但也有海陸熱差異的影響?!军c睛】亞洲南部西南季風主要由信風帶季節(jié)移動引起,但也有海陸熱差異的影響;東北季風主要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東亞的西北季風和東南季風均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1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馬達加斯加島中部為海拔100—2000米的高原和山地,沿海多為平原和丘陵。中國援助馬達加斯加科研團隊對該國進行了詳細考察??疾彀l(fā)現:塔那那利佛省(陰影區(qū)域)為該國人口和城市最密集的地區(qū),7月甲地平均氣溫明顯高于乙地。下圖示意馬達加斯加島1月和7月平均降水量分布(單位:mm)。(1)從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的角度,分析該島1月平均降水量較多的原因。(2)與乙地相比,說明甲地7月平均氣溫較高的原因。【答案】(1)1月赤道低氣壓帶(熱帶輻合帶)南移,該島北部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對流雨較多。(2)該島中部海拔較高甲地位于東南信風的背風坡,晴天多,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多;東南信風越過山地高原后,氣流下沉增溫,氣溫較高?!痉治觥勘绢}主要通過圖文材料考查氣候和人口分布,涉及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和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等知識,旨在考查信息獲取能力和闡釋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和地理實踐力的核心素養(yǎng)?!驹斀狻浚?)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月份隨著氣壓帶的風帶的南移,此處受到赤道低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形成對流雨,降水豐沛。(2)島嶼中部位山脈,東部地區(qū)處于東南信風的迎風坡,7月份,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較多,降水多,相對涼爽,甲地位于山地的背風坡,晴天多,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較弱,氣溫較高;背風坡氣流絕熱下沉,形成焚風效應,氣溫升高。12.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華西秋雨是我國華西地區(qū)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氣現象。華西秋雨一般從9月持續(xù)到11月份左右,持續(xù)時間較長,以綿綿細雨為主,夜雨率高。2022年8月25日華西秋雨首先從北區(qū)(包括陜西南部大部、寧夏南部和甘肅南部)開始,較常年偏早了18天。9月20日,華西秋雨南區(qū)(包括湖北西部、湖南西部、重慶、四川東部、貴州北部以及陜西南部)才姍姍進入秋雨季。自進入雨季,截至10月27日,北區(qū)累計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7.7%:南區(qū)累計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8.2%。圖示意2022年華西秋雨天氣系統(tǒng)成因。(1)從熱力環(huán)流角度,簡述華西秋雨夜雨形成的過程。(2)試分析夜雨率高對提升農作物品質的作用。(3)據研究表明,2022年華西秋雨呈現出的南北差異與同期冷空氣強度和副熱帶高壓的強度、位置異常有關。試對此做出合理解釋?!敬鸢浮?1)華西地區(qū)地形多山;夜晚,周圍山坡上降溫較快,冷空氣收縮下沉至谷底;谷地內的暖濕空氣隨之上升,水汽降溫凝結成雨。(2)使作物晝間有豐富的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夜雨多可提高空氣和土壤的濕度,避免在白天因氣溫高、蒸發(fā)強使水分損失過快;日晴夜雨使得日夜溫差增大,有利于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3)副熱帶高壓較常年強度偏強,(南撤速度減慢)位置較常年偏北,使得華西秋雨南區(qū)受高壓影響,雨季偏晚,降水偏少;且同期冷空氣強度偏弱,利于西南暖濕氣流(順著高壓西側邊緣)向北區(qū)輸送,使得北區(qū)降水偏早、偏多?!痉治觥勘绢}以2022年華西秋雨天氣系統(tǒng)成因圖為材料;涉及華西秋雨夜雨形成的過程、夜雨率高對提升農作物品質的作用等知識;考查學生對華西秋雨知識的分析運用能力?!驹斀狻浚?)華西秋雨夜雨形成的過程:華西地區(qū)地形多山;夜晚,周圍山坡上降溫較快,氣溫低,氣壓高,風由高壓指向低壓,冷空氣收縮下沉至谷底;谷地內降溫慢,氣溫高,暖濕空氣隨之上升,水汽降溫凝結成雨。(2)夜雨率高對提升農作物品質的作用:夜間降水多,白天多晴天,使作物晝間有豐富的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夜間多降雨可提高空氣和土壤的濕度,避免在白天因氣溫高、蒸發(fā)強使水分損失過快,白天氣溫高,夜間降雨,氣溫低使得日夜溫差增大,有利于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有余利于營養(yǎng)物質的積累。(3)副熱帶高壓較常年強度偏強,南撤速度減慢,位置較常年偏北,在北方滯留時間長,使得華西秋雨南區(qū)受高壓影響,雨季偏晚,降水偏少,水汽不足;且同期冷空氣強度偏弱,勢力較弱,難與推動副高南移,利于西南暖濕氣流(順著高壓西側邊緣)向北區(qū)輸送,導致北區(qū)降水增多,降水時間提前。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鄂霍次克海為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邊緣海,季風環(huán)流影響顯著。鄂霍次克海港口較多,但航運不發(fā)達。下圖為鄂霍次克海范圍與主要港口分布圖。闡釋鄂霍次克海季風環(huán)流顯著的主要原因?!敬鸢浮竣僭摰鼐暥容^高,距離冬季風源地近,近距阿留申低壓中心,冬季風風力大,勢力強;②夏季大陸形成低壓,海洋為高壓,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該地位于沿海,摩擦力小,風力較大,風向穩(wěn)定。【分析】鄂霍次克海瀕臨亞洲東北部,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由于海洋和陸地的熱力性質差異,形成了季風氣候。冬季,陸地上是高壓,海洋上是低壓,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受到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西北風,且靠近冬季風風源地;夏季,陸地上是低壓,海洋上是高壓,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受到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東南風。14.下圖為亞洲部分區(qū)域2019年冬季某時刻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分析圖中東北部低壓中心的形成過程。【答案】圖示低壓中心為阿留申低壓。北半球冬季,氣壓帶風帶位置偏南,該地區(qū)受位置偏南的副極地低氣壓帶控制;冬季,亞歐大陸降溫快,氣溫低,形成冷高壓;高壓切斷副極地低氣壓帶,將低壓保留在海洋上,形成了阿留申低壓。【分析】本大題以“亞洲部分區(qū)域2019年冬季某時刻海平面氣壓分布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性移動、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等知識,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驹斀狻繄D中東北部低壓中心接近60°N,此時為北半球冬季,結合所學氣壓帶風帶知識可知,該海域受南移的副極地低壓帶控制。低氣壓帶沒有呈帶狀,而是在海洋上形成低壓中心。結合分布圖可知,低氣壓帶沒有呈帶狀是因為同緯度附近的大陸形成高壓(原因是北半球冬季,陸地降溫快,氣溫低,形成冷高壓),高壓切斷副極地低氣壓帶,將低壓保留在海洋上導致的。1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qū)被稱為“亞洲水塔”,不僅為下游地區(qū)儲供了充足的水資源,也通過水分和熱量的交換,影響更廣泛地區(qū)的氣候變化。青藏高原作為全球最高大地形,由于其地形熱力,夏季可形成巨大的空中熱島,通過空中大尺度熱島環(huán)流(熱泵效應)持續(xù)吸引來自相鄰的印度洋、低緯度西太平洋等地區(qū)暖濕氣流。當濕空氣到達高原后,一部分氣流沿青藏高原南側爬升,形成頻繁的對流和降水,另一部分濕空氣被高原阻擋,通過盛行西風輸送到高原東側,西風帶將充沛的水汽輸送到我國東部乃至整個東亞地區(qū)。下圖為青藏高原作為陸地—海洋—大氣相互作用和水文循環(huán)的作用示意圖。(1)從熱力角度分析青藏高原夏季為熱源的原因。(2)指出夏季青藏高原空氣如何運動(圖中虛框內),并解釋夏季青藏高原熱泵效應的成因。(3)有研究表明,如果盛行西風氣流異常,位置北移時,會造成華北干旱。對此作出合理解釋?!敬鸢浮?1)夏季,高原面比熱容小,升溫快,溫度較高;青藏高原面積廣大,近地面大氣亦吸收的地面輻射多,所以形成熱源?;颍旱孛媸谴髿獾闹饕苯訜嵩矗c高原面和比,同一水平面周圍的空氣距離平原地面較遠,所能獲得的地面輻射少,溫度較低。(2)逆時針輻合上升。夏季高原面是熱源,空氣受熱上升,高原面形成低壓,高原周圍的暖濕氣流不斷向高原輻合。(3)高原水塔也是“水汽轉運站”,濕空氣通過盛行西風輸送到高原東側。西風北移時,高原上空的西風變弱,從高原輸送至華北地區(qū)的水汽變少,導致降水減弱,進而使華北干旱頻發(fā)。【分析】本大題以青藏高原作為陸地—海洋—大氣相互作用和水文循環(huán)的作用示意圖為材料,涉及熱力環(huán)流,大氣環(huán)流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驹斀狻浚?)夏季,青藏高原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角大,晴天多,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弱,太陽輻射強,高原面是陸地,陸地比熱容小,升溫快,溫度較高;同時青藏高原面積廣大,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源是地面輻射,因此近地面大氣亦吸收的地面輻射多,所以形成熱源。(2)由上題分析可知,夏季青藏高原形成熱低壓,空氣受熱上升,位于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氣流逆時針輻合至高原。(3)青藏高原阻擋水汽,盛行西風將水汽輸送到華北地區(qū),如果盛行西風氣流異常,位置北移時,受高原地形阻擋,高空西風勢力減弱,攜帶水汽減少,輸送到華北水汽減少,降水減少,華北干旱頻發(fā)。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納米布沙漠為一帶狀沿海平原沙漠,年降水量不足100mm,但空氣濕度總是達到或接近飽和,多濃霧;沿海地區(qū)晝夜氣溫變化極小。如圖為非洲南部地區(qū)示意圖。納米布沙漠中南部地區(qū)上升氣流極弱,試分析該地區(qū)氣流難以上升的原因?!敬鸢浮吭摰匚挥谀匣貧w線附近,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時,盛行下沉氣流;該地位于東南信風的背風地帶,氣流下沉;(低緯度大陸西岸)沿岸寒流使近地面大氣降溫,形成上熱下冷的穩(wěn)定結構(逆溫不易對流)?!痉治觥繌膱D中可以看出:南回歸線從納米布沙漠中南部地區(qū)穿過,由此可知該地受副熱帶高氣壓帶與信風影響。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該地東部為南非高原,地處東南信風的背風地帶,氣流下沉;西側沿岸有本格拉寒流流經,寒流使近地面大氣降溫,造成該地氣溫下冷上熱,形成逆溫層,空氣穩(wěn)定,不易產生上升對流現象。17.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甲圖為(1月、7月)圖,丙圖與甲圖、乙圖哪一幅圖季節(jié)相同。(2)丙圖中A氣壓中心的名稱是形成原因是冬季大陸降溫比海洋快,空氣遇冷收縮下沉,形成高壓中心,被切斷的氣壓帶是。受A氣壓中心的影響,圖中C處盛行(東北風、西北風、東南風、西南風)特征是。(3)乙圖中,②處盛行(東北風、西北風、東南風、西南風),特征是,形成原因是?!敬鸢浮?1)1月甲圖(2)亞洲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副極地低氣壓西北風寒冷干燥(3)西南風高溫多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北移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影響下向右偏轉而形成)【分析】本大題以季風圖為材料,涉及季風環(huán)流,氣旋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1)甲圖中,亞歐大陸形成高壓,為冬季,1月圖;乙圖東亞地區(qū)盛行東南風,南亞盛行西南風,為夏季,7月圖;兩圖亞歐大陸形成高壓中心,為冬季,與甲圖季節(jié)一致。(2)讀圖可知,A為亞洲高壓,冬季,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陸地降溫快,氣流冷卻下沉形成高壓;冬季氣壓帶風芾南移,亞洲高壓切斷副極地低氣壓帶;受亞洲高壓影響,圖中C處盛行西北風,其形成原因為: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亞歐大陸形成高壓中心,東部太平洋上形成低壓中心,風從陸地吹向海洋,且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西北風。(3)②地處南亞,形成了熱帶季風氣候,②處盛行西南季風,受來自海洋的西南風影響,氣候特征是高溫多雨,形成過程: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氣壓帶、風芾北移,赤道以南的東南信風向北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向右偏轉,形成西南風。18.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青藏高原以其巨大的熱力及動力效應,對亞洲季風的形成起著巨大作用。如果將青藏高原移除,則主要影響北半球大氣層獲得的凈輻射能量,從而對全球的熱量分布產生明顯的影響。下圖為青藏高原的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1)青藏高原的隆起所產生的熱力作用對我國東部季風的影響。(2)沒有青藏高原的隆起,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會比目前更加。【答案】(1)影響:青藏高原隆起,與其周圍大氣的熱力差異形成冬夏相反的盛行風(或高原季風);冬季高原上出現冷高壓,氣流從高原向四周流動;夏季高原上出現熱低壓,氣流從四周流向高原;高原季風環(huán)流方向與東亞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的季風環(huán)流方向一致,兩者疊加,使得東亞季風勢力特別強盛。(2)干熱【分析】本大題以青藏高原為材料,設置兩道小題,涉及東亞地區(qū)的季風環(huán)流等相關知識,重點考查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區(qū)域認知能力、地理實踐力等。(1)由材料可知,青藏高原的存在會影響到亞洲季風的形成。由圖可知,青藏高原地區(qū)1月氣溫較低,在近地面形成高壓,使得空氣從青藏高原流向我國東部季風氣候區(qū),并且該氣流流動方向與我國冬季盛行的西北季風流動方向大致相同,因此可以加強西北季風的勢力。同理,青藏高原地區(qū)7月份氣溫要高于東部季風同海拔地區(qū),形成熱低壓,使得空氣從我國東部季風區(qū)流向青藏高原區(qū),并且該氣流流動方向與我國夏季盛行的東南季風流動方向大致相同,因此可以加強東南季風的勢力。綜上所述,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得青藏高原熱力環(huán)流和我國東部地區(qū)季風環(huán)流方向一致,兩者疊加,使得東亞季風勢力特別強勢。(2)如果沒有青藏高原的隆起,那么我國東部地區(qū)的西北季風和東南季風勢力都會減弱,最終使得東部地區(qū)溫度變高,降水變少。因此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會比目前更加干熱。19.下面圖甲為地表三圈環(huán)流剖面局部圖(N為北極點),圖乙為某季節(jié)某半球近地面氣壓帶、風帶分布模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圖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緯度為30°、60°的點分別是、。(2)圖甲中B處是風帶,與圖乙中(填“a”或“b”)處的風向一致。(3)圖甲中C處是壓帶,D處是風帶,(4)說出N處氣壓帶的成因。E氣壓帶的成因為(填“動力”或“熱力”)原因。【答案】(1)CE(2)東北信a(3)副熱帶高氣西(4)地處高緯,氣溫低,空氣收縮下沉。動力【分析】本題以地表三圈環(huán)流剖面局部圖和某季節(jié)某半球近地面氣壓帶、風帶分布模式圖為載體,主要考查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與移動、同時考查圖表的分析解讀能力,地理實踐力。(1)根據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在30°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60°形成副極地低氣壓帶(盛行上升氣流),故確定為C、E。(2)據圖可知,ABC構成低緯度環(huán)流圈,CDE構成中緯度環(huán)流圈,EFN構成高緯度環(huán)流圈,結合風帶由高氣壓吹向低氣壓,向右偏轉,可判斷為北半球,故B為北半球低緯度的東北信風帶,即為圖乙中的a處。(3)CDE構成中緯度環(huán)流圈,C為下沉氣流,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D風帶自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副極地低氣壓帶,形成盛行西風帶。(4)據前面分析可知,N氣壓帶為極地高氣壓帶,由于太陽輻射少,常年低溫,空氣收縮下沉,屬于熱力因素,而E為副極地低氣壓帶,是在盛行西風帶和極地東風帶作用下,輻合上升形成,為動力因素。20.讀北半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和亞洲季風環(huán)流圖,完成下列要求。(1)說出A氣壓帶名稱,終年受其控制地區(qū)的氣候特征。(2)當全球氣壓帶和風帶處于如圖1所示位置時,亞洲季風環(huán)流為圖2中(填甲或乙)所示,此時控制亞洲大陸的氣壓中心為,其切斷了氣壓帶(填圖1中的字母)的帶狀分布。(3)受圖示季風影響,東亞地區(qū)形成兩種面積較大的氣候類型分別是氣候、氣候。而在亞熱帶地區(qū)的大陸西岸,卻形成夏干冬濕的地中海氣候,其成因是受和(填圖1中的字母)交替控制。(4)印度半島的氣候類型為,據圖歸納該氣候的成因。【答案】(1)赤道低氣壓帶終年高溫多雨(2)甲亞洲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E(3)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CD(4)熱帶季風氣候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痉治觥勘绢}展示北半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和亞洲季風環(huán)流圖,設置4道題目,知識點涉及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性移動,氣候的類型及其成因等內容,考查學生地理知識的遷移與調動能力,蘊含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1)A為赤道低氣壓帶,B為東北信風帶,C為副熱帶高氣壓帶,D為盛行西風帶,E為副極地低氣壓帶,熱帶雨林氣候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終年高溫多雨。(2)圖一,氣壓帶風帶向南移動,亞洲季風為甲所示;此時控制亞洲大陸的氣壓中心為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切斷了E(副極地低氣壓帶)的分布。(3)受季風影響,東亞地區(qū)形成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夏干氣候受到C副熱帶高氣壓帶和D盛行西風帶控制。(4)印度半島的氣候類型為熱帶季風氣候,東北季風主要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西南季風主要由于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東南季風越過赤道偏轉而成。21.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左圖中字母所示氣壓帶名稱:AB(2)左圖中代表中緯西風帶的序號是,并回答北半球中緯西風帶的風向。(3)讀右圖“亞洲某月風向示意圖”,此圖表示的是月的(冬、夏)季風,其形成原因是。(4)C地氣壓中心名稱是。(5)此時,澳大利亞西北部吹風,形成的的主要原因是?!敬鸢浮?1)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2)②④西南風(3)1冬海陸熱力性質差異(4)亞洲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5)西北風氣壓帶風帶的南移【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季風環(huán)流,海陸分布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性移動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與解讀地理信息,調動與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結合圖示信息以及所學地理知識分析作答即可?!驹斀狻浚?)A位于赤道附近,表示赤道低氣壓帶,B位于30°N附近,表示副熱帶高氣壓帶。(2)中緯西風帶大致介于緯度30度與60度之間,圖中表示中緯西風帶的序號為②④。結合圖示信息可知,北半球中緯西風帶的風向為西南風。(3)讀圖可知,此時,南亞盛行東北風,表示北半球1月前后的冬季風,冬季陸地降溫快,形成冷高壓,推動氣流從陸地向海洋運動,形成原因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4)結合上題分析可知,此時為北半球冬季,亞洲大陸降溫快,氣流下沉,在近地面形成冷高壓,即亞洲高壓或蒙古西伯利亞高壓。(5)結合圖示信息可知,北半球冬季,全球氣壓帶風帶南移,來自北半球的東北信風越過赤道向左偏轉為西北風,此時澳大利亞西北部主要吹西北風,形成原因主要是氣壓帶風帶的南移。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圖示意某年某次臺風登陸我國華南地區(qū)后的移動軌跡及某時刻湖南山區(qū)的降水范圍。臺風登陸后,殘余低壓在陸地上維持了較長的時間,并給湖南山區(qū)帶來強降水。(1)根據環(huán)流形勢,分析該時段副熱帶高壓帶在我國的位置。(2)甲臺風登陸后,殘余低壓在陸地上維持時間較長,試簡述原因。【答案】(1)臺風登陸后向西移動,應位于(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南側,反映出(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位置偏北,控制長江流域。(2)臺風登陸時強度較大;西南季風補充水汽和能量;該時節(jié)南方溫度較高,氣流上升過程中水汽凝結放熱,利于殘余低壓的維持。【分析】本題以臺風登陸后的移動軌跡及帶來的降水范圍圖示為背景材料,考查大氣環(huán)流、天氣系統(tǒng)、氣象災害及帶來的影響??疾閷W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同時考查學生的區(qū)域認識水平和綜合思維的核心素養(yǎng)。【詳解】(1)讀圖并結合材料“臺風登陸我國華南地區(qū)后的移動軌跡及某時刻湖南山區(qū)的降水范圍”可知,臺風登陸后向西移動,由強臺風逐漸變?yōu)榕_風和熱帶低壓、殘余低壓,勢力逐漸減弱,說明臺風應位于(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南側,并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影響沒有向北移動,反映出(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位置偏北,控制長江流域。(2)讀圖可知,臺風登陸時為強臺風,強度較大,帶來的水汽充足;南部受西南季風影響,西南季風從印度洋和南海帶來充足的水汽,給殘余低壓補充了水汽和能量;副熱帶高壓位置到達長江流域,說明此時為我國的夏秋季節(jié),該時節(jié)南方溫度較高,氣流上升過程中水汽凝結放熱,利于殘余低壓的維持。2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伴隨著古代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東西方交往不斷增加。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非洲國家中,馬拉維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該國氣候受某氣壓帶和某風帶交替控制。材料二讀圖,左圖為馬拉維的地理位置示意圖,右圖為該國A地降水資料圖。(1)運用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規(guī)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較多的原因。(2)根據A、B兩點的地理位置差異,推測B地相較于A地,年降水量差異與雨季長短差異并分析原因?!敬鸢浮?1)12月,氣壓帶和風帶位置偏南(或南移),當地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或對流旺盛),降水較多。(2)降水差異:年降水量較多,雨季較長。原因:B地緯度較低或離赤道更近,受赤道低壓帶影響較大,受赤道低壓帶控制時間較長,B地位于湖泊西側,(東南)信風經湖泊增濕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較多,雨季較長。【分析】本題主要以非洲為材料,涉及氣壓帶、風帶的移動、以及對氣候的影響,旨在考查信息獲取能力和闡釋能力等,體現了區(qū)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的核心素養(yǎng)。(1)根據緯度位置可以判斷該地位于南半球,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2月份,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南移,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整體南移,受赤道低氣壓帶的影響,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較多。(2)B地比A地的緯度位置低,受赤道低壓的影響時間較長,雨季更長,雨量更大;從圖中可以看出B地位于湖泊西側,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此處存在東南信風帶,東南信風經過湖泊時,受湖泊作用,增溫增濕,在西側山脈的抬升作用下更容易形成地形雨。因此B地比A地的降水量更大,雨季更長。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軟木橡樹廣泛分布于亞熱帶地區(qū),干旱和低溫是制約其生長的主要因素,但沿海潮濕的空氣可以緩解干旱。其樹皮經過蒸煮、晾曬、干燥等多道工藝制成的軟木,因具有耐水、耐火、耐腐蝕的優(yōu)良特征而被廣泛用作葡萄酒瓶塞、保溫地板的制作原料。在活躍的生長季節(jié),橡樹新發(fā)的柔嫩軟木細胞很容易斷裂而導致自動脫皮。如果間隔若干年對其進行人工采剝,可以促進其生長。南歐A地是世界上最早對軟木進行深加工的地區(qū)之一。左圖陰影區(qū)域為世界上主要的軟木生產地區(qū),右圖為軟木橡樹采剝景觀圖。(1)指出軟木橡樹分布區(qū)的主要氣候類型,并說明與相鄰區(qū)域相比其有利于橡樹生長的氣候條件。(2)請從氣候對軟木產品生產影響的角度,說明橡樹采剝一般選擇在5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理由。【答案】(1)地中海氣候。氣候條件:與北部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區(qū)相比,冬季更為溫和,低溫天氣較少;與南部熱帶沙漠氣候區(qū)相比,降水較多,干旱日數較少。(2)5月中旬以后溫度適宜,橡樹進入活躍的生長季節(jié),新發(fā)的柔嫩軟木細胞很容易斷裂,采剝時需要的勞動力較少;8月中旬以后樹皮纖維因成熟而難以拉斷,采剝時容易損傷樹干;進入夏半年,光照充足,氣溫較高,利于產品晾曬、干燥?!痉治觥勘绢}組以亞熱帶地區(qū)地中海沿岸的軟木橡樹分布情況為材料設置地理試題,涉及氣候類型分布及判斷和對比、農業(yè)生產區(qū)位因素分析、工業(yè)生產區(qū)位因素分析等地理知識,主要考查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地理核心素養(yǎng)。【詳解】(1)結合圖示可知軟木橡樹分布區(qū)主要位于地中海沿岸,因此軟木橡樹分布區(qū)的主要氣候類型為地中海氣候。與之相鄰區(qū)域的氣候類型北側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由材料可知,干旱和低溫是制約軟木橡樹生長的主要因素。地中海氣候與北側氣候相比,冬季更為溫和,低溫天氣較少利于橡樹的生長。與南部熱帶沙漠氣候相比,地中海地區(qū)沿海潮濕的空氣可以緩解干旱,降水較多,干旱日數較少利于橡樹生長。(2)由材料可知在活躍的生長季節(jié),橡樹新發(fā)的柔嫩軟木細胞很容易斷裂而導致自動脫皮。從氣候對軟木產品生產影響的角度分析,因軟木橡樹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氣候區(qū),冬季溫和濕潤,夏季炎熱干燥,因此春季5月中旬以后溫度適宜,橡樹進入活躍的生長季節(jié),新發(fā)的柔嫩軟木細胞很容易斷裂,采剝時需要的勞動力較少。夏季8月中旬以后樹皮纖維因成熟而難以拉斷,采剝時容易損傷樹干;進入夏半年,光照充足,氣溫較高,利于產品晾曬、干燥。25.根據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墨西哥被譽為“玉米的故鄉(xiāng)”、“仙人掌的國度”。當地居民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經常帶“大草帽”,這種大草帽最突出的特征是帽檐特別寬,用水草、麥秸、竹篾或棕繩等物編織而成,它反映了這個國家的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折射出墨西哥人的性格特征。下圖示意墨西哥地形及大草帽。(1)判斷A、B、C三地夏雨率最高的地點,并闡述原因。(2)分析大草帽成為墨西哥農民日常生產生活必備用品的原因。【答案】(1)B地;A地常年受副熱帶高壓帶影響,盛行下沉氣流,全年少雨,夏季降水比例?。籆地位于東北信風迎風坡,全年多雨,夏季降水比例?。籅地位于墨西哥高原上,夏季受赤道低壓帶影響,盛行上升氣流,降水多,冬季海洋水汽受山地和高原阻擋難以到達高原面上,降水較少,夏季降水比例大。(2)海拔高,晴天多、光照強,戴大草帽可以防曬;雨季降水豐富,便于避雨;緯度低、氣溫高,草帽通風散熱性好;草類資源豐富,便于就地取材;制作成本低,價格便宜?!痉治觥勘绢}以墨西哥自然和人文環(huán)境為材料,涉及氣壓帶與風帶、城市分布的影響因素、地域文化與地域差異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相關知識點解決問題的能力?!驹斀狻浚?)從圖中位置來看,A地位于北緯30度附近,該地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全年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氣,全年降水稀少,夏季降水的比例也較小。C地位于北緯20度以南,該地受信風帶影響較為顯著,由于位于北半球,該地受東北信風帶影響較為顯著;從等高線圖可以看到C地位于山地北側,處于東北信風的迎風坡,全年降雨較多,其夏季并無特殊影響因素,故其夏季的降水比例也相對較小。B地位于北緯20度附近,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盛行上升氣流,其降水較多;從圖中等高線來看B地位于山地高原之上,且偏向山地西側,位于東北信風的背風地帶;冬季由于氣壓帶風帶南移,受赤道低氣壓帶的影響相對較弱,且海洋水汽受山地和高原的阻擋,難以到達,導致其冬季降水較少;夏季降水較多,冬季降水較少,故其夏季降水比例更大,故三地中夏雨率最高的應為B地。(2)從材料當中可以看到大草帽其帽蓋面積較大,而墨西哥其主要人口多分布在高原山地之上,海拔高的地區(qū),大氣較為稀薄,晴天多,光照較為強烈,大草帽可以起到防曬的作用。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其帽檐較寬,其編織物產生的孔隙較小,而墨西哥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雨季降水較為豐富,其較小的孔隙和較寬的帽檐便于避雨。大草帽其中部向上突出,有較高的空間,墨西哥緯度相對較低,全年氣溫較為炎熱,草帽的孔隙和向上突出的空間可以起到通風散熱的作用。從材料可知,大草帽主要是由水草、麥稈等編織而成,受赤道低壓及信風帶的影響,草原氣候面積較大,該地草類資源較為豐富,其大草帽的取材來源較為廣泛。由于大草帽的原料來源較為廣泛,且其編織難度相對較小,制作成本較低,價格低廉,使得在當地普及程度較高,成為墨西哥農民日常生產生活的必備用品。26.下圖為亞洲局部地區(qū)某月某日14時海平面氣壓場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示氣壓場形成的季節(jié)是(填北半球季節(jié)),說明理由。(2)此時圖示四個城市中風向偏南的是,風速最大的是。(3)指出此時華北地區(qū)的天氣狀況及原因?!敬鸢浮?1)冬季理由:亞歐大陸內部形成高壓中心,為北半球冬季。(2)福州烏魯木齊(3)天氣狀況:晴天。原因:華北地區(qū)位于高壓脊附近,盛行下沉氣流,多晴朗天氣?!痉治觥勘绢}亞洲局部地區(qū)某月某日14時海平面氣壓場分布示意圖為試題背景,涉及了氣壓形成及判斷、風向判斷及天氣狀況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guī)律,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和人地協(xié)調觀等核心素養(yǎng)。(1)圖中氣壓場形成的季節(jié)是北半球的冬季,因為亞洲內陸出現冷高壓中心,將副極地低氣壓帶切斷,副極地低氣壓退居到海洋之上。(2)圖中烏魯木齊、上海、貴陽、福州四個城市中,風向為偏南風的是福州,因為風總是從高氣壓吹向低氣壓,北半球的風向受地轉偏向力的作用,會發(fā)生右偏,烏魯木齊、上海、貴陽是偏北風。風速最大的是烏魯木齊,因為烏魯木齊附近等壓線最為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最大,風力最強。(3)讀圖可知,華北地區(qū)位于高壓脊控制之下,等壓線稀疏,氣流下沉輻散,天氣晴朗。2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梅雨,因處于江南梅子的成熟期而得名,是指每年6、7月份東南季風帶來太平洋暖濕氣流,經過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中國臺灣地區(qū)、日本中南部和韓國南部等地時,出現的持續(xù)天陰有雨的氣候現象。它的形成與副熱帶高壓的強弱及位置密切相關。2020年的梅雨從6月1日持續(xù)到8月初,因時間長、范圍廣、降雨量大、多暴雨,被網友戲稱為“暴力梅”。左圖示意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梅雨分布,右圖示意2020年梅雨期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位置的逐日演變。(1)從副熱帶高壓的角度,簡述2020年梅雨持續(xù)時間長的原因。(2)分析冷空氣在2020年“暴力梅”形成過程中起到的作用。(3)2020年“暴力梅”持續(xù)期間我國華南沿海地區(qū)降水少,試對此做出合理的解釋?!敬鸢浮?1)2020年6月上旬副熱帶高壓較往年位置偏北(或提前到達華南地區(qū)),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梅雨開始時間提前;7月份副熱帶高壓位置整體偏南(或副熱帶高壓維持在華南地區(qū))且滯留時間長,梅雨結束時間推遲。(2)由于“入梅”偏早,冷氣團氣溫低,勢力強,與強暖濕氣團在長江中下游(或江淮)地區(qū)相遇形成準靜止鋒,迫使暖濕氣團爬升快,降溫快,降水強度較大,降水歷時長,降水量大,形成“暴力梅”。(3)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多晴朗天氣;期間沿海地區(qū)臺風登陸少,降水較少?!痉治觥勘敬箢}以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梅雨分布圖和2020年梅雨期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位置的逐日演變圖為材料,設置三道小題,涉及副高的位置變化、“暴力梅”形成過程、副高控制下的天氣狀況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驹斀狻浚?)由右圖2020年梅雨期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位置的逐日演變圖可知,2020年6月上旬副熱帶高壓較往年平均位置偏北,說明6月份副高帶來的夏季風提前到達了華南地區(qū),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梅雨開始時間提前;到7月份,副熱帶高壓位置整體偏南,副熱帶高壓勢力變弱,副高位置維持在華南地區(qū),且滯留時間長,最終導致梅雨結束時間推遲。(2)由材料可知,本次“暴力梅”特點是時間長、范圍廣、降雨量大、多暴雨;江淮準靜止鋒是控制梅雨的天氣系統(tǒng)。由于“入梅”偏早,冷氣團氣溫低,勢力強于暖氣團,與強暖濕氣團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相遇形成準靜止鋒,迫使暖濕氣團快速爬升,導致天氣狀況發(fā)生劇烈變化,氣溫下降較快,降水強度較大,降水歷時長,降水量大,形成“暴力梅”。(3)由左圖可知,2020年“暴力梅”持續(xù)期間,我國華南沿海地區(qū)位于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的位置,位于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多晴朗干燥天氣,降水較少;而且期間沿海地區(qū)臺風登陸少,降水較少。28.讀下圖及圖中各地點的相關資料表,回答下列問題。圖中各地點的相關資料地點①②③④⑤⑥⑦海拔(m)42895128813022261238年降水量(mm)5599666115363722045975年均溫(℃)12.26.611.717.25.524.124.3(1)說明造成①、②兩地年均溫差異以及①、③兩地年降水量差異的原因。(2)分析④地降水量多于⑤地的原因。(3)分析⑥、⑦兩地年均溫接近,但降水量差異較大的原因?!敬鸢浮?1)②地緯度較①地稍低,但其地勢高故其年均溫較后者為低;③地地處我國西北內陸(非季風區(qū)),遠離海洋,水汽來源少,故降水量小于①地。(2)④地地處我國西南,由于季風影響,可接受部分來源于太平洋的水汽,也可以接受西南季風帶來的水汽,同時臺風過境也會帶來降水⑤地位于內陸,水汽來源少,所以④地降水量遠高于⑤地。(3)⑥、⑦兩地緯度及海拔高度均接近,故年均溫接近。但⑥地位于面向太平洋的迎風坡,即東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量較大,且是臺風的迎風坡。⑦地受西南季風的影響,但⑦地位于東南季風的背風坡(雨影區(qū))是臺風的背風坡,降水量大大降低。【分析】本題主要以我國為區(qū)域背景,以表格材料為基礎,涉及氣溫、降水的影響因素分析和氣候差異的原因,旨在考查運用能力和闡釋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和區(qū)域認知的核心素養(yǎng)?!驹斀狻浚?)圖片顯示②年均溫較①地低。影響氣溫高低的主要因素有: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圖片及表格顯示②與①最大的區(qū)別是海拔高度,②地海拔高于①地,因此②年均溫較①地低。圖片顯示③年降水量較①地低。影響降水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影響大氣環(huán)流),海陸位置,洋流和地形。圖中①、③兩地最大的不同是海陸位置。(2)④位于季風區(qū),受季風影響,會接納太平洋和印度洋兩大洋暖濕氣流,水汽豐富;⑤位于內陸非季風氣候區(qū),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海洋水汽難以到達,降水少。(3)⑥、⑦分別位于海南島的東西兩側,海南島為熱帶季風氣候,中部為山地地形,因此⑦位于夏季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⑥為背風坡,雨影區(qū),降水少。29.讀全球某月等壓線(單位:hPa)分布圖,回答問題。(1)判斷圖示季節(jié)并說明理由。(2)指出此時控制太平洋的大氣活動中心名稱,并說出其成因。(3)某月份干燥的東北風與潮濕的西南風相會于甲地,試從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性移動的角度分析其形成過程。【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陸地出現高壓中心,南半球陸地出現低壓中心(或者赤道低氣壓帶南移)。(2)阿留申低壓;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導致冬季北半球陸地溫度低于海洋,形成冷高壓,切斷了北半球副極地低壓帶,使副極地低壓帶變?yōu)閴K狀,保留在海洋,形成低壓中心,在北太平洋就形成阿留申低壓。(3)北半球夏季,隨著太陽直射點北移,赤道低氣壓帶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向北越過赤道后右偏為西南季風,從而與東北信風在此會合?!痉治觥勘绢}以全球某月等壓線圖為載體,考查大氣活動中心、氣壓帶風帶移動等內容。重點考查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等能力以及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學科素養(yǎng)。(1)此題需要仔細看清大陸輪廓,通過觀察可知,圖的最左側、赤道以北為亞洲,氣壓高于東面的太平洋;圖示中央位置、赤道以北主要為北美洲,氣壓高于東西兩側的海洋,因此可以說北半球陸地上出現高壓中心,海洋上為低壓中心,所以可以推斷為北半球冬季(或南半球夏季)。(2)讀圖可知,在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附近存在一個低壓中心,即阿留申低壓;其形成原因是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導致冬季北半球陸地降溫比海洋快,大陸上形成冷高壓,切斷了北半球副極地低壓帶,緯向的副極地低壓帶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氣壓中心,使得副極地低氣壓帶只保留在海洋,在北太平洋就形成阿留申低壓。(3)讀圖可知,甲位于非洲幾內亞灣附近。當北半球處于夏季時,隨著太陽直射點北移,赤道低氣壓帶也隨之北移至北半球甲地附近;這時候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向北越過赤道之后,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右偏形成西南季風,從大西洋帶來暖濕水汽,從而與北半球的來自陸地的干燥的東北信風在甲地附近相會。30.讀“世界某區(qū)域氣壓分布圖”,回答下面問題。(1)說出圖中表示的北半球所處季節(jié),并說明理由。(2)分別說出圖示季節(jié)C和D處的盛行風向,并說明其對C、D兩地氣候的影響?!敬鸢浮?1)夏季;亞歐大陸上形成低壓(太平洋上形成高壓),說明陸地溫度高于同緯度海洋。(2)C西南風;D東南風;從海上帶來水汽,形成夏季多雨的氣候使兩地夏季海洋性特征增強?!痉治觥勘绢}以等壓線分布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分布及季風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的能力,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詳解】(1)圖中亞歐大陸上形成低壓,同緯度太平洋上形成高壓,說明陸地溫度高于同緯度海洋,因此圖中表示的北半球所處季節(jié)為夏季。(2)讀圖可知,C位于南亞,夏季盛行西南風;D位于東亞,夏季盛行東南風;兩地的夏季風都從海洋吹向陸地,從海上帶來充足的水汽,形成夏季多雨的氣候,使兩地夏季海洋性特征增強?!军c睛】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的形成原因:由于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大陸增溫和冷卻的速度快于海洋,引起海陸氣壓中心的變化。冬季大陸降溫較快,氣溫比海洋低,氣流下沉,形成高壓中心;海洋氣溫相對較高,氣流上升,形成低壓中心。夏季大陸增溫較快,氣溫比海洋高,氣流上升,形成低壓中心;海洋氣溫相對較低,氣流下沉,形成高壓中心。3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全球大氣環(huán)流形勢復雜,深刻影響不同區(qū)域的氣候。下圖為全球某月等壓線分布示意圖。(1)簡析甲處氣壓中心的形成原因。(2)描述圖示季節(jié)丙處的氣候特征,并簡析其成因。(3)簡述乙氣壓系統(tǒng)對我國東部地區(qū)的主要影響?!敬鸢浮?1)該月為北半球冬季,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氣溫下降較快,形成高壓中心;陸地高壓中心將北半球副極地低氣壓帶切斷,使低壓保留在海洋上,甲處為保留在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壓。(2)氣候特征:高溫多雨。成因:北半球冬季,東北信風帶南移,越過赤道,受南半球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左偏轉,形成自海洋吹向陸地的西北季風,降水較多;太陽直射南半球,該區(qū)域正午太陽高度大,晝長較長,氣溫較高。(3)使我國東部常吹偏北風;使我國冬季多晴朗干燥天氣;與南方到來的濕潤氣流相遇,形成雨雪天氣;強冷空氣活動帶來寒潮天氣等。【分析】本題以全球某月等壓線分布示意圖為試題背景,涉及了氣壓中心的形成原因,某氣候特征及其成因、氣壓系統(tǒng)產生的影響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guī)律,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和人地協(xié)調觀等核心素養(yǎng)?!驹斀狻浚?)由圖中海陸位置及等壓數值判斷,北半球陸地上為高壓,海洋上為低壓,可判斷該月為北半球冬季;冬季氣溫低,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降溫快,以下沉氣流為主,陸地上形成高壓中心;陸地上的高壓中心將北半球副極地低氣壓帶切斷,使低壓保留在海洋上,所以甲處為保留在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壓。(2)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位于赤道附以南的地區(qū),此時為北半球冬季,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南移,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帶南移越過赤道,受南半球向左的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由海洋吹向陸地的西北季風,降水較多;此時太陽直射南半球,該區(qū)域正午太陽高度大,獲得太陽輻射多,氣溫較高,所以氣候特征是高溫多雨。(3)由圖示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乙氣壓系統(tǒng)是亞洲高壓,受其影響,我國東部常吹偏北風;氣流來自高緯度的內陸地區(qū),寒冷干燥,所以我國冬季多寒冷干燥的天氣;來自北方高緯地區(qū)的寒冷氣流與來自南方低緯的濕潤氣流相遇,形成陰雨、大風、雨雪等天氣;強冷空氣的南下活動,也會帶來寒潮天氣等。32.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青藏高原是我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被稱為“世界屋脊”。高原與周圍自由大氣的熱力差異所形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風系,稱為高原季風。其中,以青藏高原季風最為典型。青藏高原季風對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環(huán)流產生巨大影響。下圖示意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風環(huán)流。(1)圖中abcd表示夏季風的是____;在下圖中將冬季青藏高原季風環(huán)流補充完整。(2)解釋高原季風環(huán)流形成原理。(3)說明青藏高原季風環(huán)流對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的影響?!敬鸢浮?1)bc;(2)由于高原面與周圍同高度的大氣之間的熱力差異;夏季高原面升溫較周圍大氣快,氣壓較低,風從周圍吹向高原面,冬季相反,形成了高原季風環(huán)流。(3)高原季風環(huán)流的方向與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的方向基本一致,兩者疊加起來,使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勢力更強盛。【分析】本大題以青藏高原季風環(huán)流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熱力環(huán)流圖的繪制、熱力環(huán)流的原理以及季風環(huán)流的影響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的的繪圖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以及學生的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學科素養(yǎng)。(1)根據材料“高原與周圍自由大氣的熱力差異所形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風系,稱為高原季風”可知,夏季時,同海拔自由大氣由于流動性強,升溫慢,氣溫偏低。青藏高原由于面積大,地勢不平導致熱量難以消散使得高原面較周圍自由大氣氣溫偏高,形成熱源。高原面氣溫偏高,氣流上升,形成低壓,風由自由大氣流向高原面,如圖所示的b和c。冬季時,同海拔自由大氣由于流動性強,降溫慢,氣溫偏高。高原面相對于同海拔自由大氣而言則是氣溫偏低,形成冷源。此時高原面高空氣流下沉,高原面形成高壓,氣流由高原面流向同海拔自由大氣。(2)根據上題可知,夏季時,同海拔自由大氣由于流動性強,升溫慢,氣溫偏低。青藏高原由于面積大,地勢不平導致熱量難以消散使得高原面較周圍自由大氣氣溫偏高,形成熱源。由于高原面與周圍同高度的大氣之間的熱力差異;夏季高原面升溫較周圍大氣快,氣溫偏高,氣流上升,形成低壓,風由自由大氣流向高原面,形成了夏季風。冬季相反,形成了高原季風環(huán)流。(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亞冬夏季風風向分別與a、b一致,東亞冬夏季風分別與d、c一致,即該地高原季風冬夏季風的風向均與該地區(qū)的東亞、南亞季風的冬夏季風風向基本一致,兩者疊加起來,使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勢力更強盛。33.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如下圖)有一狹長平緩地帶,位于阿拉伯海與西高止山之間。這里大多數時間河流流速平緩,河流沿著低矮的海堤流淌數百千米。夏季風盛行時,海水漫過海堤向河流傾瀉,而后集中降雨又在短暫的時間里造成河水漫堤的“灌海”現象,從而形成海水和河湖水系交匯的地理奇觀—“回水”,這片海水與河水的交集區(qū)域稱為回水區(qū)。(1)說明“回水”現象多形成于夏季風盛行時的原因??畹淖匀槐Wo區(qū)叢林茂密,野生動物豐富,貝利亞爾湖是野生動物的主要飲水水源。每年一至三月份是游客乘船觀賞亞洲象、孟加拉虎等陸地野生動物較佳時間。(2)請從氣候角度推測游客多選擇1—3月前往貝利亞爾湖觀賞陸地野生動物的原因。保護區(qū)周邊居民大多以從事農作物種植為生計,主要作物有水稻、木薯、甘蔗、椰子等。但陸地野生動物的出沒,經常造成周邊地區(qū)種植的農作物遭受損失。當地政府嘗試提出多項措施,謀求陸地野生動物保護與周邊地區(qū)農業(yè)的協(xié)調發(fā)展?!敬鸢浮?1)①夏季風為西南風,為迎岸風,可以推高海水水位,海水越過低矮的海堤進入河流;②夏季風盛行時,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受地形抬升,形成豐富的降水,大量雨水匯入,河流水位上升,漫過海堤倒流入海。(2)①1-3月是喀拉拉的旱季,晴天多,便于出行;②降水少,植被茂密程度偏低,視線好;③陸地飲水源減少,野生動物到湖邊飲水,觀賞到野生動物機會大。【分析】本題以印度南部喀拉拉邦區(qū)域為材料,涉及季風環(huán)流、自然災害、氣候條件、可持續(xù)發(fā)展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相關知識點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科綜合素養(yǎng)?!驹斀狻浚?)回水是指海水倒灌和河水漫堤所形成的現象,這兩種現象都可以引起洪澇災害。主要原因有:此時正值夏季,夏季風強盛,將海水從海洋涌向陸地,大量海水倒灌;受西高止山地形抬升影響,暖濕氣流易在此處形成大量降水,位于山脈一側匯水速度快,河湖水位暴漲;從圖中可以看到南部喀拉拉邦是狹長的平緩地帶,蓄水排水能力差,洪澇多發(fā)。(2)印度是熱帶季風氣候,1~3月為當地的旱季。此時降水少,晴天多便于旅游和出行;1~3月為旱季,此時植被茂密程度較低,觀看野生動物的視線會較好;同時由于降水減少,陸地的飲用水源減少,野生動物到湖邊飲水的幾率增大,觀賞到野生動物的幾率也會增大。3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某年12月16日,索普坦火山噴發(fā)出7300m高的厚火山灰柱,當地居民被敦促避免在火山附近活動。下圖為該火山位置示意圖。指出索普坦火山噴發(fā)出的火山灰最有可能飄向哪個方向,并說明原因?!敬鸢浮?東南方向。原因:冬半年,來自亞歐大陸的東北季風越過赤道后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偏轉成西北風,索普坦火山噴發(fā)的火山灰受西北風影響飄向東南方向?!痉治觥孔x圖可知,索普坦火山位于赤道附近,由于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氣壓帶風帶南北移動,在12月16日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氣壓帶風帶向南移。來自亞歐大陸的東北季風越過赤道后,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漸偏轉成西北風,因此索普坦火山噴發(fā)出的火山灰在西北風影響下飄向東南方向。35.讀“中國季風進退與雨帶推移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C、D、E三線表示我國雨帶移動多年平均位置,表示6月份的是線,表示4、5月份的是線,表示7、8月份的是線。(2)當我國雨帶推移到C位置時,長江流域出現天氣。當雨帶推移到D位置時,長江流域出現天氣。(3)下列有關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正確敘述是(

)A.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均分布在季風區(qū)內B.非季風區(qū)主要分布在我國地勢的第一級階梯上C.季風區(qū)既受冬季風影響,又受夏季風影響D.非季風區(qū)既不受冬季風影響,也不受夏季風影響(4)我國北方和南方雨季的長短有何差別?簡述原因?!敬鸢浮?1)DEC(2)伏旱梅雨(3)C(4)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痉治觥勘敬箢}以中國季風進退與雨帶推移圖為背景材料,涉及我國雨帶移動規(guī)律、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農業(yè)土地利用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