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全冊《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教案 滬教版_第1頁
九年級化學全冊《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教案 滬教版_第2頁
九年級化學全冊《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教案 滬教版_第3頁
九年級化學全冊《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教案 滬教版_第4頁
九年級化學全冊《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教案 滬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一、教育目標:(一)知識和技能;1 .認識到燃燒的條件,2 .知道滅火的簡單原理和方法3 .了解爆炸的發(fā)生原因,了解防爆措施4 .認識到使燃料完全燃燒的重要性。(2)程序和方法:1 .通過燃燒條件、滅火原理等探索活動2 .進一步認識和體驗科學探索的過程。(3)情感態(tài)度的價值觀:科學認識可以研究燃燒、滅火、爆炸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作用。二、教學重點和難點:(一)教育重點:1 .燃燒條件2 .滅火原理和方法(2)教育難點:1 .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的應用2 .方法的設定修訂和實施三、探索活動:1 .燃燒的特點和條件2 .滅火原理和方法四、教學過程第一課的燃燒和滅火原理【創(chuàng)設場景】簡單介

2、紹魔術師劉謙,完成小魔術“不燒手帕”。 (引起興趣,引起思考)【問題】看完照片后,你對火有什么樣的認識?通過創(chuàng)造劇本,讓學生回顧燃燒的“功”和“過”,從而進一步體會“科學是雙刃劍”,掌握其規(guī)律,才能避免危害,激發(fā)學生探索燃燒本質和燃燒條件的興趣。 中所述)【問題】怎樣才能讓火更好地造福人類呢? 引進新課程?!締栴}】火是怎么發(fā)生的?知道的燃燒事例填寫在教科書表4-1中,請和同學們交流、討論:物質燃燒的特征是什么?事例觀察到的現象燃燒反應的特征:【問題】燃燒需要什么樣的條件呢? 根據對自己燃燒的理解,做一些預測?!窘涣髋c實驗】交流以下的問題(教科書P93的交流與討論的4個問題)學生根據提供的機器和

3、物品進行實驗?!景鍟恳?、燃燒1 .燃燒:是發(fā)光、發(fā)熱激烈的化學反應。2 .燃燒現象:一般伴有光、火焰、煙、霧光:物質反應時,狀態(tài)為固體時,一般產生光火焰:物質反應時,狀態(tài)為氣體時,一般會產生火焰煙:燃燒生成物有固體,一般產生煙,煙是固體的小粒子分散在空氣中形成的霧:液體的小液滴分散在空氣中形成的?!締栴}】對問題3的問題: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樣的點火方法?為什么不同的物質點火的方法不同呢?不同的點火方式有相同的目的嗎? (介紹起火點)著火點:燃燒可燃物所需的最低溫度。 發(fā)火點是物質固有的屬性,發(fā)火點因物質不同而不同,不能降低?!編熒怼?、物質燃燒的條件:(1)物質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與氧接觸

4、(3)可燃物的溫度應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締栴}】需要同時滿足上述條件,還是部分滿足上述條件?【思考】:如何證明燃燒的條件確實是上述三個不可缺少的實驗程序實驗現象實驗的結論1 .把分別浸過酒精、水的小棉球放在酒精燈的火焰上加熱一會兒沾了酒精的小棉球開始燃燒了沾了水的小棉球沒有燃燒酒精容易燃燒,水不會燃燒,燃燒的條件之一需要可燃性。2 .用透明玻璃杯復蓋燃燒著的小蠟燭,觀察小蠟燭的燃燒情況小小的蠟燭慢慢地熄滅隨著蠟燭的燃燒,持續(xù)消耗氧氣,沒有氧氣蠟燭就會熄滅,燃燒的條件之二是需要充足的氧氣3 .使用小木棒和小煤,分別用酒精燈加熱,觀察現象小木棍很快就被點燃了小煤塊沒有明顯變化小木條和煤塊的著火

5、點不同,小木條的著火點比煤塊低,燃燒的條件三是溫度達到著火點通過投影了解常見物質的起點。著火點:燃燒可燃物所需的最低溫度。 發(fā)火點是物質固有的屬性,發(fā)火點因物質不同而不同,不能降低?!編熗秸怼拷衣缎∧g“不燒的手帕”實驗中浸手帕的液體是由2體積95%的酒精和1體積的水混合而成的。 手帕的水蒸發(fā)吸收酒精燃燒產生的熱量,手帕的溫度不會達到其起火點,因此手帕不會燃燒?!締栴}】如何使燃燒更加旺盛?擴張:燃燒激烈的影響因素: O2的濃度可燃物與O2的接觸面積(粒子尺寸)可燃物的性質(種類)個人簡介:火給人類帶來的利益和缺點概要一般的滅火方法:具體方法:可以用大量的水、沙子、二氧化碳和氮氣(液氮滅火器)

6、、泡沫滅火器等滅火。1、關掉酒精燈,用燈帽關掉。2、如果炒菜時鍋里的油著火了,最好用鍋蓋擦掉。3 .實驗中不小心弄翻了酒精燈,酒精開始在桌子上燃燒,馬上用濕布蓋上蓋子熄滅了。4、身體著火后,當場滾動。5 .科威特油井起火,我的消防隊員在井口點燃炸藥滅火。6 .書燃燒,用液氮滅火【配置任務】讓學生們把自己學過的東西和生活中見過的23個滅火事例填寫在表4-2中,請大家交流。滅火事例方法或方式原理熄滅酒精燈用燈罩把燈關掉隔絕空氣填寫P97表4-2,總結了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小結】二、防火和滅火1 .滅火原理和方法:(破壞任何燃燒條件即可)(1)從燃燒區(qū)撤去可燃物,與火源隔離。(2)將燃燒物隔離空氣中(

7、3)將燃燒物的溫度降低到起火點以下(注意:可燃物的起火點不變,起火點是物質本身的固有屬性,所以不能說用降低起火點的方法滅火,只能降低到起火點以下。 中所述)【學生讀書】滅火與自助2 .不同火災時,應采取的措施:應采取的措施火勢減弱火勢很強關在火災區(qū)【教師介紹】投射幾種滅火器,介紹它們的使用方法和適用范圍泡沫滅火器可以噴射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泡沫使其附著在可燃物上,與空氣隔絕后滅火。 可用于滅火木材、棉布等燃燒引起的失火粉末滅火器用壓縮的二氧化碳噴出粉末滅火。 除了滅火一般的火災之外,也可以用來滅火油、煤氣等燃燒引起的火災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具有冷卻或隔斷空氣的作用。 為了不留痕跡地破壞物體,正在撲滅

8、書、文件、貴重設備、精密機器等的火災?!究偨Y】第二小時燃燒的種類和爆炸【劇本導入】展示文字新聞(CO中毒事件)【問題】為什么CO會中毒?【動畫播放】CO中毒的原理【問題】CO污染空氣就會中毒,是從哪里來的呢?【學生討論】三、完全燃燒和不完全燃燒【實驗】:蠟燭的不完全燃燒實驗現象:在燃燒的蠟燭火焰上放上白瓷板,白瓷板上立刻出現了黑色粉末狀的固體關于空氣中的氧濃度,未能使殘奧翅片蠟完全燃燒,殘留有未完全氧化的炭粉,但將蠟燭放入加氧的氣瓶中使其燃燒時,氧濃度大,使其完全燃燒,因此實驗說明了不產生黑煙。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解釋了完全燃燒和不完全燃燒的概念及其差異完全燃燒不完全燃燒燃燒條件有足夠的氧

9、氣氧氣不足燃燒速度快點!慢放出熱量多很少碳氫化合物的產物二氧化碳和水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水、小炭黑粒子燃燒效率太貴了矮碳的燃燒碳氧(十分)二氧化碳碳氧(不充分)一氧化碳注意: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有毒氣體。 吸入體內的一氧化碳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血紅蛋白失去供氧功能,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毒性是化學性質)一旦發(fā)現房屋漏氣,應立即打開門窗,不要開電燈、排氣扇等電器,以防火花引起火災CO有毒,對環(huán)境有污染,但也有有利的一面。 因為具有可燃性,通常作為燃料使用,氣體的主要成分是CO。啟示:必須認識燃料的完全燃燒對節(jié)約能源、保護環(huán)境等的作用和意義。煤氣爐的通風口(空氣的入口)和吸氣口(煤氣的入口)

10、的調節(jié),可以控制燃燒狀況?!咎釂枴繉嶒炇业暮芏鄬嶒灦紩a生CO,怎樣才能不污染環(huán)境呢?四、爆炸生活中的爆炸現象:輪胎爆炸、氣球爆炸、鍋爐爆炸、火藥爆炸、汽油箱等燃料爆炸、根據爆炸的形成原因,有僅由物理變化引起的,也有發(fā)生化學變化后的?!臼痉秾嶒灐糠蹓m爆炸學生討論以上爆炸引起了化學反應,爆炸的原因一般是什么?【教師和學生的整理】1 .爆炸條件:(1)化學爆炸:在有限的空間內發(fā)生急速燃燒,短時間內積聚大量熱量,氣體體積急速膨脹。(2)氧濃度越高,或可燃物(氣體粉塵)與氧的接觸面積越大,燃燒范圍越廣,周圍空氣急劇膨脹容易爆炸的地方:加油站、倉庫、倉庫2 .易燃爆炸物:遇到火、高溫或碰撞時,易發(fā)生燃燒或爆炸3 .防止爆炸的方法:通風、禁止煙火等4 .可燃性氣體在空氣中達到一定濃度時,遇到火災就會爆炸。 注意氣體的爆炸極限,即容易引起爆炸的空氣中可燃性氣體的體積分率范圍。因此,在可燃性氣體性質試驗之前,必須進行氣體檢查純度試驗當然,有些爆炸是物理原因造成的。 例如,在烈日下汽車輪胎爆炸【學生討論】爆炸會給人類帶來什么? 為了防止爆炸的發(fā)生,日常生活和工業(yè)生產中應該注意什么?讓學生認識幾個消防安全標志?!窘處熃榻B】常見瓦斯爆炸極限介紹了H2、CO、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