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總論:犯罪主觀方面.ppt_第1頁
刑法總論:犯罪主觀方面.ppt_第2頁
刑法總論:犯罪主觀方面.ppt_第3頁
刑法總論:犯罪主觀方面.ppt_第4頁
刑法總論:犯罪主觀方面.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犯罪主觀方面的概念和內容,(一)概述 1.犯罪的主觀方面,亦稱 犯罪主觀要件,它是指犯罪主體對自己的危害行為及其危害結果所持的心理態(tài)度。它包括犯罪的故意和過失(二者合稱罪過)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動機等因素。 2.行為人的罪過即犯罪的故意或者過失,是一切犯罪構成都必須具備的主觀要件,因此,被稱為犯罪主觀方面的必要要件 ;犯罪的目的只是某些犯罪構成所必備的主觀要件,因此被稱為犯罪主觀方面的 選擇要件;犯罪動機不是犯罪構成所必備的主觀要件,它一般不影響定罪,但卻可能影響量刑。 3.罪過在具體犯罪中可能存在著 3 種不同的結合方式:一是只能由故意構成的犯罪;二是只能由過失構成的犯罪;三是既可由故意構成

2、,也可由過失構成的犯罪。但是,第三種情況即所謂的“第三種罪過形式”或者稱“復合罪過”,目前正在消失。,(二)特征 1犯罪的主觀方面是犯罪人的心理狀態(tài)。 2. 是支配行為人實施犯罪行為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 3. 是行為人對其行為所引起的危害社會的結果所持有的心理態(tài)度,而不是對行為本身所持有的心理態(tài)度。 4. 主觀方面通過故意或者過失表現(xiàn)出來。 5. 犯罪的主觀方面是我國刑法中犯罪構成的必備要件。我國刑法反對嚴格責任。,參考案例: (1)某甲上山合法打獵,發(fā)現(xiàn)獵物旁邊站著他的仇人,隨開槍將其仇人打死;(2)假設甲發(fā)現(xiàn)獵物旁邊站著一個陌生人,該人離獵物非常近,甲知道自己槍法不行,如果開槍有可能將該人打死

3、,但他想,“管他呢,打死了活該!”隨開槍打獵,結果將該人打死;(3)假設甲發(fā)現(xiàn)獵物旁邊站著一個陌生人,該人離獵物非常近,甲覺得如果開槍有可能將該人打死,但甲又認為自己的槍法很好,隨開槍射擊,結果將該人打死;(4)假設甲沒有發(fā)現(xiàn)獵物旁邊站著的一個人,開槍打獵后將該人打死;(5)假設甲正在對獵物開槍時,突然路旁沖出一個路人,結果被打死。這五種情況下,甲的心態(tài)有什么不同?,二、犯罪故意,(一)概述 1.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2.犯罪故意的認識因素。 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這是構成犯罪故意的認識因素。雖然一個

4、人的行為在客觀上發(fā)生了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其在行為時并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這種結果,就不構成犯罪的故意。 3.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將要引起的危害結果持有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態(tài)度,是構成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它有希望危害結果發(fā)生和放任危害結果發(fā)生兩種表現(xiàn)形式。,4.明知的內容: (1)要認識到危害行為。包括:行為的性質、內容、作用; (2)認識到危害結果。包括:對結果的認識、對結果危害性的認識;(3)認識到犯罪構成的其他客觀要件,即法律所規(guī)定的其他選擇的客觀要件,如對犯罪對象、犯罪時間、犯罪地點、犯罪方法的認識等;(4)認識因素中不包括對行為的違法性的認識,但在特殊情況下可能有例外

5、。,(二)分類 1.直接故意 (1)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希望這種結果發(fā)生的心理態(tài)度。認識因素是明知其行為必然或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意志因素是希望危害結果的發(fā)生。 (2)根據行為人的認識程度不同,犯罪的直接故意可以分為以下兩種表現(xiàn)形式: A. 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fā)生。例如,甲想殺死乙,用槍頂在乙的腦袋上射擊。 B. 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fā)生。例如,丙想槍殺丁,但只能于晚上趁丁返家途中射擊,由于光線不好,距離較遠,因而他對能否射殺丁沒有把握,但他不愿放過這個機會

6、,希望能打死丁,并最終射殺了丁。,2.間接故意 (1) 犯罪的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 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的心理態(tài)度。其認識因素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其意志因素是放任危害結果的發(fā)生。 (2)間接故意的認識因素是行為人只認為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是可能的,而非必然的。所謂認識到危害結果發(fā)生的可能,是指行為人根據對具體的條件,認識到某種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只是具有可能性,而不具有必然性。若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仍實施,應視為直接故意。 (3)間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指行為人放任危害結果發(fā)生的心理態(tài)度。這里的“放任”是指行為人在認識到某種危

7、害結果可能發(fā)生的情況下,雖然不是積極地追求這種結果發(fā)生,也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設法避免這種結果發(fā)生,而是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抱著聽之任之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危害結果,不違背行為人的本意;沒有發(fā)生危害結果,也不違背行為人的本意。,(4)間接故意的表現(xiàn)形式。 A. 行為人為了實現(xiàn)某種犯罪意圖而放任另一個危害結果發(fā)生。例如,甲欲毒殺妻子乙,就在妻子盛飯時往妻子碗內投下了劇毒藥。甲同時還預見到其妻有可能把飯給孩子吃而禍及孩子,但他因為殺妻心切,就抱著聽任孩子也被毒死的心理態(tài)度,結果母子均中毒死亡。 B. 行為人為實現(xiàn)一個非犯罪的意圖而放任某種危害結果的發(fā)生。例如,某獵人發(fā)現(xiàn)一個獵物,同時又發(fā)現(xiàn)獵物附近有一個孩子,

8、獵人打獵心切,不愿放過這一機會,結果子彈打偏,打死了附近的小孩。 C. 在突發(fā)性犯罪中,行為人不計后果,放任嚴重后果的發(fā)生。例如,一些青少年臨時起意,動輒行兇,不計后果,捅人一刀即揚長而去并致人死亡。這種案件中,行為人對用刀扎人必致人傷害是明知的和追求的,屬于直接故意的范疇;對于其行為致人死亡的結果而言,他雖然預見到可能性,但持的卻不是希望其發(fā)生的態(tài)度,而是放任其發(fā)生的態(tài)度。,3.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的關系 (1)犯罪的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同屬犯罪故意的范疇。從認識因素上看,二者都明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從意志因素上看,二者都不排斥危害結果的發(fā)生。 (2)它們的區(qū)別主要在于: A

9、在認識因素上,二者對行為將導致的危害結果在認識程度上有所不同。 直接故意的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認識包括必然性認識和可能性認識兩種情形,而間接故意的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認識則只有可能性一種。 B在意志因素上,兩者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所持的心理態(tài)度不同。直接故意的行為人是希望危害結果的發(fā)生;而間接故意的行為人則是放任危害結果的發(fā)生。 C在成立條件上,特定危害結果是否發(fā)生,對二者成立的意義不同。 在直接故意的情況下,特定的危害結果是否發(fā)生,并不影響其犯罪的成立;而在間接故意的情況下,只有發(fā)生了特定的危害結果,才能構成犯罪。 D從刑法典的規(guī)定來看,故意犯罪中的大多數(shù)犯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只有少數(shù)故意犯罪如故

10、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放火罪、爆炸罪等,既可以由直接故意構成,也可以由間接故意構成。,三、犯罪過失,( 一 ) 概述 1.犯罪過失的概念。犯罪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tài)度。它與犯罪故意一樣,也是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的統(tǒng)一體,只不過行為人的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的內容有所不同而已。 2. 犯罪過失的特征 (1)行為人的實際認識與認識能力不一致。在過失犯罪的場合,行為人具備認識自己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結果的可能性。但事實上在行為時卻沒有認識到,或者雖然已經認識到,但對結果發(fā)生的可能性卻做出了錯誤的

11、估計和判斷,認為危害結果可以避免。 (2)行為人的主觀愿望與客觀效果不一致。在過失犯罪的場合,行為人在主觀上對某種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既不希望也未放任,而持的是一種排斥和反對的態(tài)度。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完全是由于行為人缺乏注意、輕率行事造成的,是與行為人的主觀愿望是相違背的。 。,(二)犯罪過失的第一種類型:疏忽大意的過失 1.概念:疏忽大意的過失,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fā)生了這種結果的心理態(tài)度。在疏忽大意過失中,由于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沒有預見,因此這種過失也被稱為 無認識的過失 。 2.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1)

12、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在行為時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 既有預見的義務,又有預見的能力 。這是疏忽大意的過失有別于意外事件的關鍵。預見義務,指行為人在行為時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負有預見的責任。預見能力,指行為人在行為時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有預見的現(xiàn)實條件和實際可能性。 (2) 應否預見的判斷標準。 對此,目前在刑法理論界尚未達成共識。主要有以下 三種觀點:一是主觀說,亦稱個人標準說。該說主張判斷能否預見應根據行為人在當時的條件下其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和水平來衡量。二是客觀說,亦稱社會標準說。該說主張判斷能否預見應根據社會上一般人的能力和水平來衡量。三是折衷說,亦稱綜合標準說。該說主張判斷應否預見應以主觀標準為根據、

13、以客觀標準作參考。第三種觀點是中國刑法理論上較為通行的觀點。 3.行為人由于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所謂“沒有預見”,是指行為人在實施行為的當時沒有想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三)犯罪過失的第二種類型:過于自信的過失 1.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tài)度。由于行為人事先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此這種過失又稱之為 2 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1) “ 已經預見”的含義。 這是過于自信的過失成立的前提。對于過于自信的過失來說,

14、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危害結果的預見,只能是預見到這種結果可能發(fā)生,而不能是預見到這種結果必然發(fā)生。 (2) “已經預見”的程度。這過于自信的過失的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的預見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認識到了自己行為發(fā)生危害社會結果的抽象危險。即行為人根據常識或者經驗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危害結果,只是這種預見比較抽象,尚未具體化到特定的犯罪形態(tài)。二是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結果的具體危險。即行為人在實施某種行為時,已經預見到危害結果的具體形式,并指向特定的對象。 3 行為人輕信能夠避免但未能避免,以致發(fā)生了危害結果。 所謂輕信能夠避免,一般包含著以下三方面的意思: (1) 行為人相信

15、危害結果不會發(fā)生。 即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行為人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 (2) 相信能夠避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有一定的實際根據。 即行為人不是毫無根據地認為不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是有實際的根據才相信可以避免,如行為人本人的熟練技巧或者較強的體力,行為人對客觀環(huán)境或者自然規(guī)律的熟悉等。 (3) 相信能夠避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的根據并不可靠。 這就是行為人過高地估計了能夠避免危害結果發(fā)生的根據,以致于最終還是發(fā)生了危害結果。,( 四)過于自信過失與疏忽大意過失及間接故意的區(qū)別 1 過于自信過失與疏忽大意過失的區(qū)別。過于自信的過失作為過失犯罪的主觀罪過形式之一,與疏忽大意的過失在意志因素上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均持反

16、對、排斥的態(tài)度,因此,兩者有相似之處。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在于認識因素不同。過于自信的過失在認識因素上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是已經有所預見;而疏忽大意的過失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則是應當預見而實際上沒有預見。 2 過于自信的過失與間接故意的區(qū)別。二者在認識因素上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均有認識,在意志因素上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均持非希望的態(tài)度。兩者區(qū)別在于: (1) 對危害結果的認識程度不同。過于自信的過失的行為人僅僅是預見到危害結果的可能發(fā)生,認識程度相對較低;而間接故意的行為人則是明知危害結果的現(xiàn)實可能發(fā)生,認識程度相對較高。 (2) 對危害結果發(fā)生所持的心理態(tài)度不同。過于自信的過失,行為人在主觀上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不僅

17、不存在希望的心理,而且輕信能夠避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因此,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是違背行為人的本意的;間接故意的行為。人雖然也不是希望危害結果的發(fā)生,但卻放任了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并不違背行為人的本意。 (3) 承擔的刑事責任輕重不同。 過于自信的過失構成的過失犯罪,行為人在主觀上的惡性較小,因而處罰也相應較輕;而間接故意構成的故意犯罪,行為人在主觀上的惡性較大,因而對其處罰也相應較重。,四、意外事件,( 一)概述 1.刑法典第十六條規(guī)定: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認為是犯罪。中國刑法理論的通說認為,本條的規(guī)定在刑法理

18、論上稱為廣義的意外事件。它包括狹義的意外事件和不可抗力兩種情況。 2.廣義意外事件的主要特征是: (1)行為人的行為在客觀上造成了損害的結果。 這種損害結果是由行為人的行為直接引起的,存在著刑法上的因果關系。這種特定的客觀事實的出現(xiàn),是意外事件成立的前提條件。 (2)行為人在主觀上對自己的行為造成的損害結果沒有任何過錯。 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害結果,在主觀上既非出于故意,亦非出于過失,據此,又可稱之為無罪過事件。 (3)損害結果的產生是由于不能預見或者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的。,( 二)意外事件與犯罪過失的區(qū)別 1 狹義的意外事件與疏忽大意過失的區(qū)別。狹義的意外事件,即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

19、”所致的意外事件,與疏忽大意的過失有相似之處,它們區(qū)別在于:根據行為人的實際認識能力和當時的情況,意外事件是行為人對損害結果的發(fā)生不可能預見,不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疏忽大意的過失則是行為人對行為發(fā)生危害結果的可能性能夠預見、應當預見,只是由于其疏忽大意的心理而導致了未能實際預見。 2 不可抗力與過于自信過失的區(qū)別。不可抗力,是指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認為是犯罪的客觀事實。它與 過于自信過失比較相近,二者都是行為人對有害結果的發(fā)生有認識,并因此而發(fā)生了這種結果。但它們的區(qū)別是十分明顯的:不可抗力由于當時的主客觀條件的限制,行為人

20、無力排除或者防止損害結果的發(fā)生;過于自信的過失是由于行為人對當前事實產生錯誤認識,輕信損害結果能夠避免,致使本來能夠排除或者防止的損害結果發(fā)生。,五、犯罪目的和犯罪動機,( 一 ) 犯罪目的的概念 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過自己所實施的危害行為達到某種危害社會的結果的心理態(tài)度,例如,殺人犯在實施殺人行為時,就是以非法剝奪他人的生命為目的。根據中國刑法理論的通說,犯罪的目的一般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的過程中,間接故意和過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的目的。對有的犯罪,刑法對其主觀目的還是作了明文規(guī)定的。例如,刑法典第二百一十七條侵犯著作權罪,刑法就特別規(guī)定應“以營利為目的”實施,等等。刑法理論將犯罪目的作為

21、主觀要件的犯罪稱為目的犯。 ( 二)犯罪動機,是指刺激犯罪人實施危害行為以達到犯罪目的的內在沖動或者內心起因。一般來講,行為人某種犯罪目的的確立,決不可能出自無緣無故,而始終是以一定的犯罪動機作指引的。例如,對直接故意殺人罪而言,非法剝奪他人的生命是其犯罪目的,而促使行為人確定這種犯罪目的的內心起因,則可能是貪財、仇恨、報復或者極端的妒嫉心理等。,(三)犯罪目的與犯罪動機的區(qū)別 1 二者形成的時間先后不同。犯罪動機是促使犯罪人實施危害行為以達到犯罪目的的內心沖動或者內心起因,它產生于犯罪目的之前;而犯罪目的是犯罪人通過實施某種危害行為所希望達到的結果,它形成于犯罪的動機之后。 2 同一種犯罪的

22、目的相同,而犯罪動機則可能有所不同。 3 一種犯罪動機可以導致幾種不同的犯罪目的。 4 犯罪動機與犯罪目的在某些情況下反映的需要并不一致。 5 犯罪目的與犯罪動機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不同。 一般來講,犯罪目的的作用偏重于影響定罪,犯罪動機的作用則偏重于影響量刑。,(四)犯罪目的的刑法意義 1 犯罪目的對定罪的意義。 (1)在刑法對某種犯罪明確規(guī)定了犯罪目的的情況下,特定的犯罪目的是犯罪構成的必備要件。它不僅可以成為區(qū)分罪與非罪的標準,也可以成為劃分此罪與彼罪的標準。 (2)在刑法對某種犯罪沒有明確規(guī)定犯罪目的的情況下,犯罪目的也是其犯罪直接故意中存在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因而在分析具體犯罪構成的主觀

23、要件時,明確其犯罪目的的內涵并予以確切查明,對于定罪亦有重大意義。 2 犯罪目的對量刑的意義。犯罪目的只在特定情況下影響定罪,卻在任何情況下說明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大小,因此,犯罪目的不同,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就產生差異,從而影響量刑。,(五)犯罪動機作為犯罪主觀方面的構成因素,不僅對于量刑有突出的影響,而且對于定罪在某種程度上也有一定的影響。 1 犯罪動機對量刑的意義。犯罪動機是犯罪的重要情節(jié)之一,由于不同的犯罪情節(jié)對于量刑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犯罪動機在司法實踐中對量刑的輕重必然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2 犯罪動機對定罪的意義。根據刑法典第十三條規(guī)定的“但書”部分的內容以及刑法典分則中所規(guī)定的某些

24、“情節(jié)犯”的要求,某些行為是否構成犯罪,除了必須具備犯罪構成的其他要件外,還要視其情節(jié)是否輕微或者是否顯著輕微。這樣,作為犯罪重要情節(jié)之一的犯罪動機,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可以影響犯罪成立與否的一個因素,因此,犯罪動機不僅影響量刑,也影響定罪。,六、刑法上的認識錯誤,(一)概述。刑法上的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在法律上的意義或者對有關客觀事實存在的不正確認識。由于這種認識錯誤關系到行為人刑事責任的追究問題,因而值得認真對待。根據行為人認識錯誤產生的原因不同,在刑法理論上通常將這種認識錯誤分為兩大類:一是行為人對法律的認識錯誤;二是行為人對事實的認識錯誤。,(二)法律的認識錯誤。行為人對法

25、律的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在有意識地實施某種行為時,對自己行為的法律性質或者意義有不正確的認識。這類認識錯誤,通常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假想的犯罪,即行為人的行為依照法律并不構成犯罪,行為人誤認為構成了犯罪。這種認識錯誤不影響對該行為認定無罪。 2.假想的不犯罪,即行為人的行為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已經構成犯罪,而行為人卻誤認為不構成犯罪。由于刑事違法性不是犯罪故意的認識內容,因此,這種認識錯誤不影響故意犯罪的成立。 3.對定罪量刑的誤解。行為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已經構成了犯罪,但對其行為觸犯了刑法規(guī)定的何種罪名,應當被處以什么樣的刑罰,存在不正確的理解。這種認識錯誤既不影響定罪,也不影響量刑。,(三)

26、事實的認識錯誤 。行為人對事實的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對與自己行為有關的事實情況所產生的不正確的認識。其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客體的認識錯誤,指行為人對其危害行為侵犯的社會關系的性質產生的不正確認識。例如,某甲打傷某乙,未認識到某乙是國家工作人員且當時正在執(zhí)行公務,甲的行為客觀上是妨害公務。但是,由于行為人某甲只認識到自已的行為侵害的是他人的人身健康權利,未認識到妨害公務罪的客體。所以,行為人具有傷害的故意,而對妨害公務不具有故意??腕w錯誤在這種情況下排除行為人對超出其認識范圍的實際結果的故意。,2.對象的認識錯誤,即對行為的對象有錯誤的認識。具體包括以下情況: (1)誤認甲對象為乙對象,而

27、兩者體現(xiàn)的合法權益相同。 例如,甲本欲殺乙,在黑夜里誤將丙當作乙殺害。此種錯誤不影響對行為人的罪過,故對甲應認定為故意殺人罪既遂。 (2)誤認甲對象為乙對象,而兩者體現(xiàn)的合法權益不相同。 這種認識錯誤影響對行為人的定性。例如,行為人本欲盜竊一般財物,結果卻把槍支當成一般財物竊回。這種認識錯誤超出了犯罪構成的范圍,行為人所認識的事實與現(xiàn)實所發(fā)生的事實分屬不同犯罪的構成要件。因此,也稱為不同犯罪間的錯誤。 (3)誤將非犯罪對象當作犯罪對象加以侵害。 例如,行為人誤獸為人加以殺害的行為。這種認識錯誤應令行為人負故意犯罪未遂的刑事責任。 (4)誤將不存在的“對象”當作犯罪對象加以侵害。 行為人應當負故意犯罪未遂的刑事責任。例如,甲與乙有仇,一天深夜,甲認定乙睡在宿舍內,遂以放毒氣的方法欲殺害乙,但乙這天未住該宿舍。對甲應當依故意殺人罪未遂定性。 (5)誤將犯罪對象當作非犯罪對象加以侵害。 例如,王某晚上外出打獵,結果卻誤認張某是獵物,而開槍將其殺死。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主觀上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而不能認定為故意犯罪。如果行為人應當預見而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則應認定為過失犯罪;如果不能預見、不應預見,則是意外事件。,3.行為的認識錯誤 1 行為性質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