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_第1頁
狼牙山五壯士_第2頁
狼牙山五壯士_第3頁
狼牙山五壯士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狼牙山五壯士寫作特點思考為什么把第二次“完成掩護任務”當作重點寫?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小學教研室高啟山狼牙山五壯士課后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課文兩次講到完成了掩護任務,哪一次作為重點來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這個問題,落腳點在“為什么要這樣寫?”這是一個關(guān)于表達方法學習的思考題目,旨在提示師生,學習寫人寫事的文章,要抓住能夠表現(xiàn)人物特點和文章主旨的部分寫得詳細具體,從而突出文章主旨。“教師用書”對這個問題沒有單獨做出分析和建議。在“課文簡說”中,與這個題目相關(guān)的,有如下表述:課文是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記敘的。全文共九個自然段,可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講七連六班接受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zhuǎn)移的任

2、務。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講六班五個戰(zhàn)士誘敵上山,痛擊敵人。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講五個戰(zhàn)士決定把敵人引上絕路。第四部分(第四、五自然段),講五位壯士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殲敵。第五部分(第六九自然段),講五壯士英勇壯烈地跳下懸崖。全文記敘的順序可以概括為:接受任務痛擊敵人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跳下懸崖。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詳寫,其余為略寫。課文順序清楚,條理分明,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字里行間飽含著對五壯士的崇敬與頌揚之情。課文既表現(xiàn)了七連六班這個英雄集體的壯舉,又突出描述了班長馬寶玉的動作、神態(tài)和語言,英雄事跡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鮮明。他們的感人事跡所體現(xiàn)的面對強敵毫不畏懼、英勇頑強、

3、寧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祖國的精神,已成為全民族共有的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選編本文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從表現(xiàn)英雄壯舉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弘揚民族精神,激發(fā)愛國熱情;二是通過閱讀領悟?qū)懭擞浭碌膶懽鞣椒?,提高表情達意的能力。如果,我們將上述表述中加黑、加粗的文字直接教給學生,很顯然,學生只能當作概念來記憶;如果課文講完之后,提出課文中的思考題讓學生討論,作為一道題目來完成,學生無非就是記住“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了解到重點寫第二次完成任務,使得班長馬寶玉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感人。至于“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精妙,學生還是難以細細體驗得到。不光是學生,老師

4、如果僅僅是讀參考書,自己也覺得枯燥。怎樣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奧妙”,從而使學生對“重點突出,詳略得當”這樣的方法有些感覺?怎樣才能讓學生感覺到“寫法”的“味道”?我們不妨先來完成課后的第二個題目,想象課文的敘述順序并填空:接受任務()()()跳下懸崖。這個題目,按照常理說,并不難。而且,在我看來,完成這個任務之后進行主要內(nèi)容的概括,對于把握主要內(nèi)容來講,相對會非常容易,因此,這個題目可以一箭雙雕:既了解文章順序,又把握主要內(nèi)容。學生在處理了字詞閱讀障礙后,應該能夠比較容易完成這個任務課文各個部分是有提示語的。比如,第二自然段的“拖住敵人”,第三自然段的“引上絕路”或者“準備轉(zhuǎn)移”;第四、五自然段

5、“頂峰殲敵”(這部分需要引導學生思考:這是寫誰在哪里做什么),第六、七、八、九自然段,寫的是“跳下懸崖”。需要關(guān)注的是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可以概括為“拖住敵人”,而教學用書概括為“痛擊敵人”,很多老師講課的時候,都是講“痛擊敵人”?!巴献橙恕笔悄康?,結(jié)合上文,五個戰(zhàn)士的任務就是“拖住敵人”,掩護連隊和群眾轉(zhuǎn)移。而課文中寫的是一邊痛擊,一邊將敵人引上狼牙山使敵人不能去追趕大部隊和群眾。我私下認為“痛擊敵人”的概括或許還可以更加準確:他們是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在這里痛擊,才“完成了掩護任務”,掩護的手段就是使敵人不能去追。所以,可以概括為“阻擊敵人”,“阻擊”即阻擋住并痛擊,使得

6、敵人不能住追趕大部隊和群眾。實際教學的時候,學生找出“拖住”“痛擊”后,老師再給出“阻擊”,引導學生討論,看看哪個詞語能夠更好地概括這段文字的意思,包括他們做事的意圖,只要學生再讀課文,就能領會到“阻擊”相對更準確一些。(這里讓學生討論“阻擊”是否合適,是有用意的,是為了后面頂峰殲敵、分析為什么當作重點寫第二次做個鋪墊。)第三自然段,到底是“準備轉(zhuǎn)移”還是“引上絕路”?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個問題,是因為這里面有個“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要,還沒引。這是學生讀書不聯(lián)系上下文得出的錯覺。這時候,引導學生讀書,聯(lián)系“斬釘截鐵地說跟在后面”學生就能夠體會到:他們在用引上絕路的方式來轉(zhuǎn)移,絕路,指的是棋盤陀

7、。這里面又有了一個伏筆:轉(zhuǎn)移,怎么會到絕路上去?后面幾個自然段,在學生理清順序,概括了個段落的小標題之后,可以著手安排學生概括主要內(nèi)容。學生概括主要內(nèi)容的時候,可能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問題:在頂峰又消滅了許多敵人,子彈打光了,又用石頭砸,最后一顆手榴彈扔向了敵群,敵人還在向上爬的時候,跳下了懸崖。為什么要強調(diào)把這個細節(jié)特征概括進來?因為這是人物做事時最感人的特征之一。讀到這里,不論是一般讀者還是學生,應該都能從故事中感悟到這樣的意思:故事很悲壯,五壯士真英雄,拼盡最后一顆子彈打擊敵人,堅強不屈,寧死不做俘虜。但是,如果僅僅是讀到這份上,學生是不能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的五壯士到底壯在何處?兩次講到“完成了掩

8、護任務,為啥重點寫第二次?”只有研究清楚了這些問題,學生才會從內(nèi)心產(chǎn)生對五壯士的敬仰之情。五壯士的高尚之處在于“本來或許可以生,但是他們卻依然選擇了死”。生,是可能的,因為走這條路可以追上連隊,但是,面臨著敵人也可能窮追不舍的后果,很可能是整個部隊都會與敵人相遇并且會造成更大損失;他們選擇了死明知道絕路上是必然會死,但是自己的死能夠換來整個連隊的生!對于這個答案,只要結(jié)合課文思考一下“看看他們選擇道路時候背后有什么思考呢?”這個問題,學生讀書,就能夠感受得出來。他們在對兩條路進行選擇的時候表現(xiàn)出了“舍我為集體、為大家”的高尚;選擇的時候,態(tài)度是堅決的,文章寫道“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斬釘截

9、鐵,就是堅定的意思,強調(diào)了那種毫不猶豫的、果斷的、迅速的決策,時間不等人,所以要快!其他人“緊跟、熱血沸騰”說明五個人的思考是一致的,沒有人在這個問題上考慮自己,這是五壯士的高尚,而且,最終他們選擇的是跳崖,因此,他們的行為是悲壯的,民族的氣節(jié)是豪邁的。至此,學生從五壯士選擇絕路動機上,已經(jīng)被感動了。接下來的問題需要研究:兩次寫完成任務,為什么第二次當重點寫?首先需要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思考的是:兩次寫“完成任務”,在表面上一樣,但實質(zhì)上有什么不同嗎?這需要了解一下“打阻擊作掩護的規(guī)定”:只要阻止敵人固定時間,就算完成任務。前面,五個人把敵人給拖住了,堅持到了一定的時間。到了這個時間,就應該撤退。任何

10、擔任掩護任務的人員,在堅持到一定時間后,必須撤退。所以,在對敵人進行了一定時間的阻擊之后,“五壯士勝利完成了掩護任務”。第二次呢?他們把敵人引上了絕路,并且消滅了大批敵人。因為是真實的故事,所以,任何推理都需要有真實的依據(jù)。這里有必要聯(lián)系一個資料: “狼牙山有5坨36峰組成,主峰蓮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兩面峭壁千仞,令人頭暈目眩:東南兩面略為低緩,各有一條羊腸小道通往主峰,但閻王鼻子小鬼臉等險要之處仍需貼壁而過,令人膽戰(zhàn)心驚。登高遠眺,群峰林立,崢嶸險峻,狀似狼牙,澗浹之霧縹緲神奇莫測?!睘槭裁唇小耙辖^路”?自己上了絕路,敵人幾乎也追到了絕路。你追上來,而且是一邊打一邊追,追到了絕頂,用了

11、多長時間?在這樣的地方,你再下去,得多長時間?而這個時候,我們的連隊早已經(jīng)轉(zhuǎn)移到非常安全的地方了!所以,把敵人引上絕路,而且一邊引,一邊打,到了頂峰,仍然堅持打到只剩一顆手榴彈,還用石頭砸,直到最后一個手榴彈投向敵群“開了花”。多打死一個敵人是一個,想盡辦法多消滅敵人,消滅侵略者,宣泄壯士對敵人的無比仇恨。其實讀到這里,學生已經(jīng)對英雄產(chǎn)生了深深的敬佩。第二次“勝利完成任務”,是一次讓敵人徹底不可能再找到連隊的勝利,是以自己較小犧牲換來敵人更多損失的勝利!這是第二次“完成任務”較第一次的不同含義。為了理清為什么要將第二次“完成任務”當作重點來寫,我們還可以做一個簡單對比,將原文改為:“五位壯士一面向上攀登,一面痛擊敵人,到了頂峰,即使是子彈打光了,他們又用石頭砸死了很多敵人。最后,彈盡糧絕,他們跳下了懸崖!”和課文重點寫第二次對比,兩種寫法哪種更讓人感動?為什么?詳細寫英雄們奮力殺敵的形象,英雄的形象在我們的頭腦中就會更深刻,詳細寫,寫他們幾次打退了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