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儒家人文理念與高校人文教育論文 摘要:在漢語中,“人文”一詞最早出自儒家的經(jīng)典,主要指本于人的道德理性而建立的人生信念、價值準則和倫理規(guī)范等。人文教化是傳統(tǒng)儒學的核心精神。傳統(tǒng)儒家成人之道的教育理念,經(jīng)典教育、禮樂教化等教育模式對當代高校人文教育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關鍵詞:儒家;人文;人文教育;成人之道 在漢語中,“大學”一詞最早出自儒家的經(jīng)典。盡管現(xiàn)代大學的理念和建制主要來源于西方的“universi-ty”,而非傳統(tǒng)儒家的“大學之道”。與現(xiàn)代社會教育的知識技能化相比較,傳統(tǒng)儒學的教育理念最富于人文精神。先秦儒家提出的“大學之道”實際是為了落實儒家的人文理想。在某種意義上說,今天我們所理解的大學理念,實際上并未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這樣就無法從本民族的文化生命中汲取營養(yǎng)。所以,理解儒學的人文精神,或許能為當代高校人文教育尋找到啟示性的智慧。易言之,或許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起到為現(xiàn)代大學“正名”的作用。 一、儒家人文理念的核心 今天,多數(shù)學者在使用“人文”一詞時,基本以西語的“humanism”為文化背景。然而,“人文”一詞卻并非是舶來品,其在中國歷史上起源頗早,且意義重要。周易賁彖辭提出了“人文”的說法:“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謂天文,即自然界的規(guī)律、標準,程傳:“天文謂日月星辰之錯列,寒暑陰陽之代變。觀其運行,以察四時之遷改也。1808”剛柔即陰陽也,易以陰陽之道推理天地萬物之規(guī)律,所以說“剛柔交錯,天文也”,明白自然界的規(guī)律,可以知道天象、節(jié)氣等變化。程傳:“人文,人理之倫序1808。”所謂人文,即本于道德理性之覺醒而建立起來的人倫價值規(guī)范?!拔拿饕灾埂?,“止”應為“依止”義,當聯(lián)系“止”禮記大學“止于至善”“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來理解。由此道德理性覺醒而建立起來的價值規(guī)范是人類社會必須遵從的,所以說“文明以止,人文也”。明白了人倫之道,就可以用來推行社會教化,從而實現(xiàn)“天下化成”的理想??梢?,在傳統(tǒng)儒家的思想視域之中,“人文”即“人理”,其核心就在于人之作為人的生命意義、價值規(guī)范和倫理要求等等。人文教育簡單來說,就是做人的教育。 二、儒家對人文理念的踐行 儒家之所以如此重視人文教育,緣于其對人生命之獨特性的理解?!叭收?,人也”(禮記中庸)。孔子所開創(chuàng)的仁學,其核心即在成人之道。論語憲問載: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此處所謂成人,顯然非生理意義上的成人,而是說在人格上相對完善的人。人皆有天生各異的資質和稟賦,或聰慧(知),或性情淡薄(不欲),或膽氣過人(勇),或多才多藝(藝),只要在此基礎上,經(jīng)過禮樂的教化,自然各有所成就。而禮樂教化的核心,就是成人的教育。禮記坊記所謂:“禮者,因人之情而為之節(jié)文。”因任人天生的性情而導之完成其人格,此是禮樂教化的根本精神。在傳統(tǒng)儒家看來,人的存在與物的存在不同,物的存在則都是現(xiàn)成性的定在,而人的存在則是有待于去完成的存在。借用海德格爾的話說,人的存在永遠是“去存在”2。而這種“去存在”,若無人文的教養(yǎng),則必然是沉淪在世的。所以儒家特別重視“學”??鬃訉W生最高的評價不是其他,而是“好學”,子不敢以仁圣自居,但對“好學”卻當仁不讓。論語開篇即以一個“學”字壓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古人對此“學”的理解存在頗多分歧,例如,學的目的是什么?學的內容是什么?這自然決定了儒家人文精神的內涵。其實這些內容在論語中自有答案。首先,儒家之學的目的是明確的。孔子經(jīng)常教育學生說“志于道”,如“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說“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鬃幼允鰝€人的人生經(jīng)歷時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朱子解:志于學即志于道,即大學之道也3。從根本來說,即是以大學之道來作為人生的志向和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其實作為做人的教育,最為根本的就在于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所謂人生觀,并非是一種設計人生的技術性知識,而是就一個人來說,啟發(fā)個人的生命自覺,從而讓其自己從切身的生命體驗和具體的人生境遇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準則,找到自己的人生信念。這樣才是成人的最核心之處。至于學的內容,其實也就是實現(xiàn)此人生之道的具體方式。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由夫子教的內容,當然即能知道學生學的內容。文、行、忠、信,文,即詩書六藝之文,簡單說就是當時的經(jīng)典教育,由經(jīng)典教育而明白道理;行,即禮儀教育,有禮儀教育而知道如何行事;忠信則是德性教育,開啟人的精神生活和人格世界。這也就是“學以至成人”的基本方式。儒家雖強調人文精神,但絕非不重視知識技能的教育。相反,在人文素養(yǎng)扎實的前提下,知識技能教育反而是很受重視。因為在儒家看來,若無人文基礎,知識技能教育則不能受其成效,甚至會適得其反。孔子說:“君子不器。”這是論語中最短的一章,但是卻最具有分量。器者,器皿也,此處引申義為專業(yè)化的知識技能。義為“君子不能局限于專業(yè)性知識技能的學習”,或換句話說“君子不能做一個工具”。在職業(yè)分工以后,人們必然有各自的職業(yè)和社會分工,這是一個現(xiàn)實的人生境遇。但是,各種專業(yè)性的知識技能本身只具有工具性,無所謂目的性。人之為人,成就其生命本身才是目的?!熬硬黄鳌钡暮诵木袷恰叭吮仨毾瘸蔀槿?,然后才能成為某種人”。4若因知識技能的學習而忘記人的生命本身,即會導致生命的物化。 三、儒家人文理念對當代高校人文教育的啟示 市場導向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中,人文教育本身被縮減了生存空間。因為人文教育與知識技能教育不同,知識技能教育可以很快轉化為經(jīng)濟效益,而人文教育的效果則更加隱形,故而市場經(jīng)濟導致的短視則很難正視其意義。因此,就整個時代大環(huán)境來說,從教育理念到教育體制,都偏重于知識技能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文教育。然而,隨著市場導向性社會的變革,單純教育知識技能化的弊端越來越凸顯,整個社會對人文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盡管如此,在當代高校,人文教育依然面臨很多問題,概括起來,最為集中的問題恐怕在兩方面。一方面,高校往往模糊了人文教育的內涵,沒有抓住人文教育的核心。如前所言,人文教育的根本乃是做人的教育,乃是人生信念和價值觀教育。然而,很多高校卻常常以文藝教育代替了人文教育。誠然,不能說文藝教育一定與人文教育矛盾,但是,諸如音樂、影視、繪畫等等文藝形式之中,并非必然具備人文的內涵。其實人文從根本上說是一種內涵,在有此內涵的基礎上,人文教育才需要更豐富的文化形式。另一方面,人文教育的相關課程形式過于單一,往往存在的問題就是人文教育本身的知識理論化。 如前所說,人文教育的目的不是形成知識,而是啟發(fā)學生個人的生命自覺,從而形成其人生信念和安頓生命的價值理念。在這方面,單純的的知識理論教育是不夠的。人文教育應該重視情感的感染,重視個體性。而傳統(tǒng)儒學的人文理念則恰好可以彌補這些問題,能夠啟發(fā)新的人文教育思路。從教育理念上說,儒家的人文理念對今天高校的人文教育具有觀念上的啟發(fā)作用。其一,儒家對人文精神的闡述,抓住了人文教育的核心。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而做人的教育不息是啟發(fā)性和文化養(yǎng)成性的,而非是一套宏大敘事的理論。人文精神的養(yǎng)成,必須建立于對人之生命特性及其現(xiàn)實人生深刻洞見基礎之上。在這方面,傳統(tǒng)儒學可以提供給當代人文教育很多的思想資源。其二,儒家的人文教育理念,合理地定位了人文教育與知識技能教育的關系。強調以人文教育為本,以知識技能教育為末。本和末本指樹根和樹梢,對于樹木而言,本和末雖有區(qū)別,但兩者屬于同一生命體。 本末關系超越了非此即彼或誰主誰輔的思維定式,按著人文與知識各自在人類生活中本有的地位而安排之。人文教育是知識技能的根,根扎得深,文明之樹才能健康,才能枝繁葉茂。而僅僅重視知識技能的教育則是短視的,甚至是飲鴆止渴。從人文教育的方法來說,傳統(tǒng)儒家的人文教育也具有重要經(jīng)驗。第一,增加儒學經(jīng)典教育的比重,以經(jīng)典教育推動人文教育。所謂“經(jīng)所以載道”,經(jīng)典乃是儒家人文化成之道的文化載體,所以經(jīng)典教育是人文教育最直接的形式。儒家的經(jīng)典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和豐富的教育經(jīng)驗,例如經(jīng)典教育的順序、經(jīng)典詮釋的方法原則,等等。而經(jīng)典教育的根本目的則是人文教育。朱子教育學生說:“大抵學者讀書,務要窮究。道問學是大事。要識得道理去做人。”5經(jīng)典教育即是做人的教育。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我們對傳統(tǒng)人文經(jīng)典存在頗多偏見,其實這是不對的,孔子說過:“溫故知新,可以為師矣?!比魏稳硕疾皇浅橄蟠嬖诘模厝淮嬖谟诰唧w的歷史文化環(huán)境之中。不從本身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中汲取營養(yǎng),從而安頓自己的人生信念,這本身就容易導向歷史虛無主義。在當代高校課程設置之中,應該適度增加儒家經(jīng)典的相關課程。并且,在課程講授中,應該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引導,增加學生的參與性。從合理選擇的基礎上看,應創(chuàng)造性地恢復傳統(tǒng)的禮樂教育。中國古代有著禮樂之邦的美譽。然而今天國人的禮儀素養(yǎng)卻經(jīng)常成為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在中斷了本民族的文化教養(yǎng)以后,人們甚至常常誤把粗野當成了率真。其實這是值得反思的。傳統(tǒng)的禮樂教育從形式上說,是一種行為教育,或說生活教育,是給人提供一種普遍的、人文化的生活樣式。 傳統(tǒng)的禮儀文化滲透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貫徹于人生命的全部歷程,例如傳統(tǒng)待人接物之禮,起居飲食之禮,冠、婚、喪、祭之禮等等。在禮宜樂和的生活環(huán)境中,人“日善徙遠罪而不自知”。因此,禮樂教育能夠跨越語言文字的局限,以更具體、更實踐化的形式來推進人文教育。禮樂教育在高校的開展可以有多種形式,不必拘泥于課堂教學。例如,禮樂教育的課程可以與學生社團合作,這樣就不受課堂教學形式的局限,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高校是培養(yǎng)國家未來建設者的場所。從某種程度上說,高校教育的成敗,決定民族的未來。人文素養(yǎng)與專業(yè)性的知識技能,是人才必不可少的兩方面。但兩者絕非平行并列的關系,而是本末關系。對于成就人才而言,人文教育具有不可爭議的基礎性。人文教化作為儒學的核心宗旨,從教育理念到教育模式,傳統(tǒng)儒學為人文教育進行了系統(tǒng)地設計。隨著中國文化主體意識的回歸,從官方到民間,對傳統(tǒ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手房按揭買房買賣合同
- 國際公路運輸合同范本
- 2025船舶買賣合同書樣本版
- 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的技能培訓
- 提高人際關系的培訓課程
- 品牌服務合同范本
- 2024年公共事業(yè)領域投資合同
- 吊車零租賃合同范本
- 鋼釘鐵釘售賣合同
- 2025有限責任公司銀行貸款擔保合同
- 管理ABC-干嘉偉(美團網(wǎng)COO)
- 基于視覺的工業(yè)缺陷檢測技術
- 軍事英語詞匯整理
- 家庭教育指導委員會章程
- DB31-T 1440-2023 臨床研究中心建設與管理規(guī)范
- 老客戶維護方案
- 高處作業(yè)安全教育培訓講義課件
- dk膠原蛋白培訓課件
- 萬科物業(yè)管理公司全套制度(2016版)
- 動物檢疫技術-動物檢疫處理(動物防疫與檢疫技術)
- 英語經(jīng)典口語1000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