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建筑.ppt_第1頁
唐代建筑.ppt_第2頁
唐代建筑.ppt_第3頁
唐代建筑.ppt_第4頁
唐代建筑.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代建筑 唐代建筑 唐文化博大精深 全面輝煌 縱覽我中華千古諸朝 無有出其右者 橫觀當時世界各國 大唐文明亦獨領風騷 澤被東西 英國學者威爾斯說 當西方人的心靈為神學所纏迷而處于蒙昧黑暗之中時 中國人的思想卻是開放的 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唐都長安 那時是世界上最為繁華 最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 為各國人民所向往 當時有位從西方來華學習的 梵僧 寫詩道 愿身長在中華國 生生得見五臺山 世界學者們公認的 中華文化圈 其總體格局 也是在隋唐時期完成的 唐文化對東亞各國 尤其是對日本的影響更為突出 例如今天在日本被尊為 正統 的 和樣 建筑 即是唐代風格 唐代的建筑發(fā)展到了一個成熟的時期 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建筑體系 它規(guī)模宏大 氣勢磅礴 形體俊美 莊重大方 整齊而不呆板 華美而不纖巧 舒展而不張揚 古樸卻富有活力 正是當時時代精神的完美體現 唐建筑類型以都城 宮殿 佛教建筑 陵墓和園林為主 唐長安城在隋大興城的基礎上建成 面積83平方公里 是今西安市區(qū) 明西安城 的8倍 長安城中 百千家似圍棋局 十二街如種菜畦 宮苑相連 街坊縱橫 規(guī)整方正 布局合理 是當時全國政治 經濟 文化中心 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為繁華的城市之一 唐代建筑 都城 唐長安城明德門復原圖 都城規(guī)劃已完全規(guī)整化 氣勢恢宏 格律精嚴 唐長安城明德門復原 唐長安城里坊和東市鳥瞰復原圖 大明宮在長安城禁苑中 位于城東北部的龍首原 此宮建于貞觀八年 公元634年 原名永安宮 龍朔二年 公元662年 高宗命令擴建 第二年即遷入大明宮聽政 乾寧三年 公元896年 此宮毀于兵火 大明宮周長7 6多公里 面積約3 2平方公里 宮城共11個城門 其東 西 北三面都有夾城 南部有三道宮墻護衛(wèi) 墻外的丹鳳門大街寬達176米 是唐代最為宏偉的宮殿建筑群 經考古發(fā)掘在大明宮內有含元殿 麟德殿 三清殿等大型遺址 最強盛期的宮殿 氣魄雄偉的大明宮 最強盛期的宮殿 氣魄雄偉的大明宮 含元殿 含元殿是大明宮的正殿 殿基高于坡下15米 面闊11間 進深4間 殿外四周有寬約5米的 玉階 三級 殿前有長達70余米的龍尾道至殿階 殿前方左右分峙翔鸞 棲鳳二閣 殿閣之間有回廊相連 成 凹 形 是周漢以來 闕 制的發(fā)展 且影響了歷代宮闕直至明紫禁城的午門 含元殿在 凹 形平面上組合大殿高閣 相互呼應 輪廓起伏 體量巨大 氣勢偉麗 開朗而輝煌 極富精神震懾力 古時有人形容它的氣魄 如日之生 如在霄漢 不愧為大唐建筑杰出的代表 含元殿662年開始營建 翌年建成 以后的200多年間一直被使用 是舉行國家儀式 大典之處 所謂 千官望長安 萬國拜含元 九天閶闔開宮殿 萬國衣冠拜冕旒 就是描寫含元殿大朝會的盛況 遺憾的是 如此壯麗的宮殿 于886年毀于戰(zhàn)火 最強盛期的宮殿 氣魄雄偉的大明宮 含元殿 含元殿復原圖 最強盛期的宮殿 氣魄雄偉的大明宮 麟德殿 麟德殿在大明宮太液池西的一座高地上 是皇帝宴飲群臣的地方 也是大明宮內另一組偉大的建筑 它的遺址已被發(fā)掘 底層面積合計約達5000平方米 由四座殿堂 其中兩座是樓 前后緊密串連而成 是中國最大的殿堂 在主體建筑左右各有一座方形和矩形高臺 臺上有體量較小的建筑 各以弧形飛橋與大殿上層相通 據推測 在全組建筑四周可能有廊廡圍成庭院 麟德殿以數座殿堂高低錯落地結合到一起 以東西的較小建筑襯托出主體建筑 使整體形象更為壯麗 豐富 麟德殿復原圖 除了大明宮 唐長安的西內太極宮為朝會大宮 以凹字形平面的宮闕為正門 承天門 內有太極殿 兩儀殿兩重殿庭 即唐代的大朝 常朝和日朝 相當于周制的天子三朝 兩儀殿以后還有甘露殿院庭 中軸線左右各有對稱布置的一串院庭 安置宮內衙署 形成一片井然有序的大面積組群 此外 宮內還有其他殿亭館閣共36所 太極宮東連東宮 西連掖庭宮 分居太子和后妃 太極殿復原圖 太極宮復原鳥瞰圖 影視城中的仿唐宮闕 佛教建筑 南禪寺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筑 位于五臺縣東冶鎮(zhèn)李家莊村旁 該寺創(chuàng)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 公元782年 主殿面闊進深各三間 平面近正方形 單檐歇山頂 屋頂鴟尾秀拔 舉折平緩 出檐深遠 明間裝板門 次間裝直欞窗 轉角處額不出頭 闌額上不施普拍枋 斗栱為五鋪作雙抄單拱偷心造 用材很大 這些都是明顯的唐代作風 大殿內 還設有長8 4米 寬6 3米 高0 7米的佛壇 南禪寺小巧別致 清新秀雅 但蘊涵著遒勁的內在力 具有我國唐代建筑的顯著特點 南禪寺大殿復原立面圖 南禪寺 大雁塔位于西安和平門外四公里的慈恩寺內 初期也叫慈恩寺塔 唐高宗永徽三年 652年 由唐僧玄奘創(chuàng)建 用以存放其由印度帶回的佛經 大雁塔初建為五層 高一百八十尺 武則天時重建 后經兵火 五代后又行修繕 為七層 即現存塔狀 塔高64米 底邊各長25米 整體呈方形角錐狀 造形簡潔 比例適度 莊嚴古樸 塔身有磚仿木構的枋 斗拱 欄額 塔內有盤梯可至頂層 各層四面均有磚券拱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