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江蘇省南京市鐘英中學2015屆九年級物理國慶作業(yè)檢測試題1、如圖所示的器具,屬于省力杠桿的是2、圖1為一個平衡的杠桿,左端掛有充足氣的籃球和套扎在氣針尾端的氣球,右端為鉤碼將氣針頭插入籃球中,氣球膨脹,此時杠桿如圖2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圖1中,杠桿左右兩邊所受拉力的力臂相等b圖2中,氣球的體積越大,它受到的浮力也越大c圖2中,杠桿的左端上翹是因為氣球受到的浮力變大d實驗過程中,杠桿左端所掛物體的總重始終不變3、如圖所示,一根粗細均勻的鐵棒ab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用力f將鐵棒從水平地面拉至豎直立起。在這個過程中,力f作用在a端且始終與鐵棒垂直,則用力f將a逐漸變小 b逐漸變大 c保持不變 d先變小后變大4、小明投擲鉛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不計空氣阻力)a小明在投擲過程中不做功 b鉛球上升過程,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加c鉛球出手時重力勢能最大 d鉛球出手后機械能不變5、如圖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別將同一重物從它們的底部拉到頂部,所需拉力分別為f1和f2,所做的功分別為w1和w2。則af1f2,w1=w2 bf1f2,w1w2cf1f2,w1w2 df1f2,w1=w26、關(guān)于功、功率、機械效率說法正確的是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機械效率越大 b做功越少,功率越小,機械效率越小c功率越大,反映做功越快,與機械效率無關(guān) d機械效率越大,表明它做的功越多7、甲乙兩個滑輪組如圖所示,其中每一個滑輪的重量都相同,用它們分別將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g1=g2則拉力做的總功相同 b用甲、乙中的任何一個滑輪組提起不同的重物,機械效率不變c若g1g2,則拉力做的有用功相同 d若g1=g2,則甲的機械效率大于乙的機械效率8、如圖所示,已知人造地球衛(wèi)星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是橢圓形的,有一近地點和遠地點,下面關(guān)于衛(wèi)星的說法正確的是a當衛(wèi)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時,速度變大 b當衛(wèi)星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時,速度變大c當衛(wèi)星在遠地點時,動能最大,重力勢能最小 d當衛(wèi)星在近地點時,動能最小,重力勢能最大9、如圖所示是蹦極運動的簡化示意圖,彈性繩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系住運動員,運動員從o點自由下落,到a點處彈性繩自然伸直b點是運動員受到的重力與彈性繩對運動員拉力相等的點,c點是蹦極運動員到達的最低點(忽略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從o點到c點運動員速度一直減小 b從o點到c點運動員的機械能一直在增大c從o點到c點運動員的機械能一直在減小 d從o點到a點運動員的機械能不變10、如圖所示,足球以初速度沿著凹凸不平的草地從a運動到d。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在b、d兩點動能相等 b在a、d兩點機械能相等c從b到c的過程機械能減少 d從c到d的過程重力勢能減少11、在“比較水與煤油吸收熱量時溫度升高的快慢”實驗中,需要控制某些變量,以下做法多余的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熱方式 b采用酒精燈加熱時,酒精燈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質(zhì)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12、關(guān)于溫度、內(nèi)能和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溫度越低,分子運動越劇烈 b物體溫度越高,含有的熱量越多c水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d物體的溫度為0時,其內(nèi)能為零一、 填空題(20)13、烈日炎炎的夏季,中午海灘上的沙子熱得燙腳,海水卻非常涼爽,這是因為水的比熱容(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沙子的比熱容質(zhì)量為2kg的水溫度升高10時,吸收的熱量是jc水=4.2103j/(kg)14、端午節(jié)期間,我市多地舉行了劃龍舟比賽(如圖)。(1)運動員通過鼓聲來統(tǒng)一劃龍舟的節(jié)奏。鼓聲是由鼓面的產(chǎn)生的。 (2)劃水時,船槳是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3)運動員向后劃水,船就向前進,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的。15、如圖所示,物體重g=50n,ob=0.4m,oa=1m,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f1的力臂l1=m,f1=n。(杠桿重忽略不計)16、某同學用已調(diào)好的彈簧測力計測量一個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鉤碼的重力他從圖甲所示位置(此時指針指0刻線)開始將測力計緩慢豎直向上提起,記下測力計移動的距離h和對應的讀數(shù)f,并描出fh圖象如圖乙所示:(1)鉤碼的重力為n(2)當h=15cm時,彈簧測力計對鉤碼所做的功為j17、如圖甲所示,木塊放在水平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木塊使其做直線運動。兩次拉動木塊得到的st圖像分別是圖乙中的圖線、。兩次對應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分別為f1、f2,兩次拉力的功率分別為pl、p2。則f1_f2,pl_p2。(均選填“”、“”或“”)18、如圖所示,搬運工人用滑輪組在20s內(nèi)將重為540n的重物勻速提升3m,所用拉力為200n,則他所做的有用功是j,額外功是j,拉力的功率是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19、如圖,斜面長3m,高1m,工人用400n沿斜面方向的力將重為840n的箱子勻速推到車上,在此過程中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為n答案:(1)6 視角增大 (2)12020、如圖是皮球落地后彈跳過程中,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所拍攝的照片。a、b是同一高度的兩點,則a點的重力勢能b點的重力勢能(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過程中皮球的機械能(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1、如圖所示,隔著石棉網(wǎng)同時加熱兩規(guī)格相同的試管,試管中分別裝有質(zhì)量相同、初溫均為20的煤油和水。若加熱時間相同,則煤油和水吸收的熱量(填“相同”或“不同”);若煤油和水的溫度都升高到40,則需加熱較長的時間。(c水c煤油)二、 解答題22、(6分)(1)某劇組為拍攝節(jié)目需要,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拉力裝置來改變照明燈的高度,輕質(zhì)杠桿abo可繞o點轉(zhuǎn)動。請在圖中畫出:杠桿所受拉力的力臂l1 杠桿所受阻力f2的示意圖(2)把羊角錘看作杠桿,如圖用羊角錘拔釘子,o為支點,畫出在a點施加的最小力f的示意圖及其力臂l。(3)如圖b所示,通過滑輪組向下用力提升重物,請用筆畫線組裝滑輪組23、(14分)如圖所示,是“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裝置圖。(1)實驗前為方便測量力臂長度,應將杠桿調(diào)節(jié)到平衡,如果杠桿的左端向下傾斜,平衡螺母應向端調(diào)節(jié)。(2)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的表格如下表,請將表頭欄目及實驗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補充完整實驗時收集多組數(shù)據(jù)的目的是;實驗得到的結(jié)論是(用字母符號表示)。實驗次數(shù)動力臂l1/m阻力f2/n120.330.2240.483560.25(3)圖中甲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每個鉤碼受到的重力是0.5n,則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的拉力是n;拉著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并保持杠桿平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選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原因是_。(2分)(4)將圖乙中杠桿兩側(cè)的鉤碼各取下一個,杠桿會(選填“右側(cè)下降”或“左側(cè)下降”)(5)若只將圖乙中的杠桿左側(cè)的兩個鉤碼取下,要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右側(cè)鉤碼(說出鉤碼移動的方向及格數(shù))24、(3分)小猴和小白兔同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實心胡蘿卡,它們都想多分點。小猴提出分配方案:將胡蘿卜放在三角形石塊的尖端,調(diào)節(jié)胡蘿卜位置,使胡蘿卜靜止時保持水平,然后沿支點處豎直切開,各拿一份,如圖甲所示。小白兔說:“我要長的那一頭!”,小猴卻暗自高興。(1)從質(zhì)量角度來看,小猴有沒有吃虧?答:(2)從圖乙可看出,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a端重力的力臂_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端重力的力臂,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可得出:a端的質(zhì)量(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端的質(zhì)量。f1f2乙甲25、(6分)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某組同學用同樣的滑輪安裝了如圖甲、乙所示的滑輪組,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次數(shù)物體的重力g/n提升高度h/m拉力f/n繩端移動的距離s/m機械效率120.110.366.7%230.11.40.371.4%340.11.80.374.1%420.11.50.2(1)表格內(nèi)的第4次實驗中應補充的數(shù)據(jù)是(結(jié)果精確到0.1%)這次數(shù)據(jù)是用圖中(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輪組測得的(2)分析比較第1、2、3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判定,若要增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應該在第1次實驗中,拉力f所做的額外功為j(3)某同學認為,使用相同的滑輪所組成的滑輪組提升同一個重物時,越省力的滑輪組其機械效率越大,他的想法正確嗎?請你利用補充完整后的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說明你的判斷:(2分)26、(8分)小紅在“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活動中,提出了以下猜想:a、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與物體的重力有關(guān);b、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guān);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小紅用木板搭成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實驗次數(shù)斜面傾角物重g/n拉力f/n斜面高度h/m斜面長度s/m有用功w有用/j總功w總/j斜面機械效率3054.20.61.23032.50.61.21.8360%4232.80.81.22.43.3671%(1)在實驗過程中,應沿斜面向上拉動木塊;(2)第次實驗中斜面的有用功w有用=_,w總功=_,功械效率h=;(結(jié)果精確到1%)(3)對比實驗的數(shù)據(jù)可以用來驗證猜想,對比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初步得出的結(jié)論是。27、(9分)“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艾力同學讓同一鋼球a分別從不同的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觀察木塊b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s回答下列問題:ahsb(1)艾力同學在研究動能大小跟的關(guān)系,實驗中他控制了鋼球的不變;(2)鋼球沿斜面滾下過程中,重力勢能,動能(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3)觀察木塊被撞擊后移動距離的長短,是為了判斷;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本實驗將(選填“能”或“不能”)達到探究目的(4)實驗后,同學們聯(lián)想到在交通故中,造成安全隱患的因素有汽車的“超載”與“超速”,進一步想知道,在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中,哪個對動能影響更大,于是利用上述器材進行了實驗測定,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序號小球的質(zhì)量m/g小球自由滾下的高度h/cm木塊被撞后運到的距離s/m1301042302016360108(a)為了探究“超載”隱患時,應選擇和序號的實驗進行比較(b)分析表格中對應的數(shù)據(jù)可知:對物體的動能影響更大,即當發(fā)生交通事故時,由此造成的危害更嚴重28、(12分)一體重為600n,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5m2的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為800n的物體勻速提高了0.5m,此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不計繩重及摩擦)。求:(1)在勻速提升物體的過程中,工人對繩子的拉力為多大;(2)在勻速提升物體的過程中,工人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大;(3)使用該滑輪組,這個工人最多能提起多重的物體。南京市鐘英中學答案一、 選擇題(每小題2分,12題共24分)二、 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19、120 答案:(1)6 視角增大 (2)12020、等于,減小。21、相同,水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手工藝社團創(chuàng)意作品展示策劃計劃
- 凈化車間裝修工程合同樣本
- 共同背債合同標準文本
- 加強財務管理的個人計劃
- 中介與按揭合同標準文本
- 內(nèi)部工程居間合同樣本
- 農(nóng)場雞舍養(yǎng)殖合同樣本
- 樂器代理合同范例
- 2025耕地流轉(zhuǎn)合同范本AA
- 鄉(xiāng)村診所采購合同樣本
- 2025年初級會計師考試學員疑惑解答試題及答案
- 【小學】【帶班育人方略】三階四步:培育“三品”少年
- 2025健身房合作的合同模板
- 云計算服務應用理解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十三校中考一模數(shù)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上半年江蘇省蘇州市東太湖度假區(qū)(太湖新城)單位招聘7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4年青海省西寧市中考一模物理、化學試卷-初中化學(原卷版)
- 專題01-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學生版)-2021年中考物理力學提優(yōu)特訓專題
- DB42∕T 676-2010 湖北省柑橘標準園建設(shè)規(guī)范
- 環(huán)境監(jiān)測課件50張
- 高考復習專題練習專題20函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小題(單調(diào)性、奇偶性、周期性、對稱性)(學生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