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翻譯練習(xí)及參考答案.doc_第1頁
呂氏春秋翻譯練習(xí)及參考答案.doc_第2頁
呂氏春秋翻譯練習(xí)及參考答案.doc_第3頁
呂氏春秋翻譯練習(xí)及參考答案.doc_第4頁
呂氏春秋翻譯練習(xí)及參考答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呂氏春秋翻譯練習(xí)及參考答案1.莊子行于山中,見木甚美,長大,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弗取,問其故,曰:“無所可用?!鼻f子曰:“此以不材得終其天年矣。”出于山,及邑,舍故人之家。故人喜,具酒肉,令豎子為殺鴈饗之。豎子請曰:“其一鴈能鳴,一鴈不能鳴,請奚殺?”主人之公曰:“殺其不能鳴者?!泵魅?,弟子問于莊子曰:“昔者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天年,主人之鴈以不材死,先生將何以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于材、不材之間。材、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道德則不然:無訝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禾為量,而浮游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此神農(nóng)、黃帝之所法。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則不然:成則毀,大則衰,廉則剉,尊則虧,直則骫,合則離,愛則隳,多智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呂氏春秋必己)【譯文】莊子在山中行走,看見一棵樹長得很美很高大,枝葉很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樹旁卻不伐取它。莊子問他們這是什么緣故,伐木者回答說:“這棵樹沒有什么用處?!鼻f子說:“這棵樹因為不成材,結(jié)果得以終其天年了。”莊子出了山,來到縣邑,住在老朋友的家里。老朋友很高興,準(zhǔn)備酒肉,叫童仆殺一只鵝款待他。童仆請示道:“一只鵝會叫,一只鵝不會叫,請問殺哪只?”主人的父親說:“殺那只不會叫的?!钡诙?,弟子向莊子問道:“昨天山里的樹因為不成材而得以終其天年,現(xiàn)在這位主人的鵝卻因為不成材而被殺死,先生您將在成材與不成材這兩者間處于哪一邊呢?”莊子笑著說道:“我將處于成材與不成材之間。成材與不成材之間,似乎是合適的位置,其實不然,所以還是免不了遭到禍害。如果遵循道德行事,就不是這樣了:既沒有美譽,也沒有毀辱,時而為龍,時而為蛇,隨時勢而變化,而不肯專為一物;時而上,時而下,以順應(yīng)自然為準(zhǔn)則,在萬物的原始狀態(tài)中漫游,主宰萬物而不被萬物所役使,那么怎么會遭到災(zāi)禍呢?這就是神農(nóng)、黃帝所取法的處世原則。至于萬物之情,人倫相傳之道,就不是這樣了。成功了就會毀壞,強大了就會衰微,鋒利了就會缺損,尊貴了就會受到傾覆,直了就會彎曲,聚合了就會分散,受到愛惜就會被廢棄,智謀多了就會受人算計,不賢德就會受人欺辱。怎么可以偏執(zhí)一方而加以依仗呢?”2.荊平王有臣曰費無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為建取妻于秦而美,無忌勸王奪。王已奪之,而疏太子。無忌說王曰:晉之霸也,近于諸夏,而荊僻也,故不能與爭。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求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說,使太子居于城父。居一年,乃惡之曰:建與連尹將以方城外反。王曰:已為我子矣,又尚奚求?對曰:以妻事怨。且自以為猶宋也,齊、晉又輔之,將以害荊,其事已宛,國人說之。無忌又欲殺之,謂令尹集矣。王信之,使執(zhí)連尹。太子建出。左尹宛曰:我賤人宛曰:令尹欲飲酒于子之家。宛欲飲令尹酒。又謂子常曰: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必來辱,我且何以給待之?無忌曰:令尹好甲兵,子出而寘之門,令尹至,必觀之,已,因以為酬。及饗日,惟門左右而寘甲兵焉。無忌因謂令尹曰:宛,殺之。國人大宛將殺令尹,甲在門矣。令尹使人視之,信,遂攻吾幾禍令尹。怨,動作者莫不非令尹。沈尹戍謂令尹曰:夫無忌,荊之讒人也,亡夫太子建,殺連尹奢,屏王之耳目,今令尹又用之,殺眾不辜,以興大謗,患幾及令尹。令尹子常曰:是吾罪也,敢不良圖。乃殺費無忌,盡滅其族,以說其國。動而不論其義,知害人而不知人害己也,以滅其族,費無忌之謂乎!(呂氏春秋慎行)【譯文】楚平王有個大臣叫費無忌,嫉恨太子建,還想除掉太子。平王從秦國給太子建娶了個妻子,長得很美,費無忌勸平王把她奪過來,平王就照他說的做了,從而疏遠了太子。費無忌勸平王說:“晉王之所以稱霸,是因為距各諸侯國近,而我們楚國太偏僻,不能夠與晉國爭霸。不如擴大城父城,將太子安置在那里,以謀取北方的宋、鄭、魯、衛(wèi),大王您收取南方的吳越,這樣就可以得天下了?!逼酵鹾芨吲d地同意了,讓太子住在城父城里。太子在那里才一年,費無忌就誣陷他說:“太子建與連尹將要在方城外發(fā)動叛亂?!背酵跽f:“他已經(jīng)是我的太子了,還想要怎樣?”費無忌應(yīng)對說:“因為他妻子的事結(jié)了怨,而且他自以為如同宋國一樣,有齊國、晉國的幫助就可以加害于我國了,他們已經(jīng)謀劃好了?!逼酵跸嘈帕怂?,派人逮捕了連尹,太子建跑掉了。左尹郄宛,楚國人都很愛戴他,費無忌又想殺他,就對令尹子常說:“郄宛想請令尹您喝酒?!庇秩鹫f:“令尹想來你家喝酒。”郄宛說:“我地位低賤,不足讓令尹有辱身份到我這里喝酒,如果他一定要來,我該如何招待他呢?”費無忌說:“令尹喜歡兵甲,你將兵甲布置在門口,令尹到了,看過后一定會酬勞你的?!钡搅苏埧偷哪翘?,左尹郄宛便在門兩側(cè)布置了兵甲。費無忌就去對令尹說:“我差一點害了令尹,郄宛想要殺您,已在門口布置了兵甲?!绷钜扇巳ゲ炜?,果然如此,于是出兵攻擊郄宛并殺了他。民眾對這事非常憤怒,沒有不說令尹的不是的。沈尹戍對令尹說:“費無忌這個人,是楚國專說別人壞話的人,他使太子建逃奔他國,殺害了連尹伍奢,堵塞了國王的視聽?,F(xiàn)在令尹又聽了他的話,殺死了這么多無辜,老百姓指責(zé)您的過錯的人不少,禍患險些要降到您頭上了。”于是令尹殺了費無忌,連他同族的人也都殺盡了,想用這種辦法取悅?cè)罕姟W鍪虑椴恢v道義,只知道害別人而不知道這也是在害自己,最終招致自己家族的毀滅,著難道說的不是費無忌嗎?【注釋】楚國官名,這里指伍奢,即伍子胥的父親。楚國城名,處在要塞位置。楚國官名。楚國官名,是掌管軍政大權(quán)的最高官職。3倕,至巧也。人不愛倕之指,而愛己之指,有之利故也。人不愛昆山之玉、江漢之珠,而愛己一蒼璧小璣,有之利故也。今吾生之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論其貴賤,爵為天子,不足以比焉;論其輕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論其安危,一曙失之,終身不復(fù)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有慎之而反害之者,不達乎性命之情也。不達乎性命之情,慎之何益?是師者之愛子也,不免乎枕之以糠;是聾者之養(yǎng)嬰兒也,方雷而窺之于堂;有殊弗知慎者。夫弗知慎者,是死生存亡可不可,未始有別也。未始有別者,其所謂是未嘗是,其所謂非未嘗非,是其所謂非,非其所謂是,此之謂大惑。若此人者,天之所禍也。以此治身,必死必殃;以此治國,必殘必亡。夫死殃殘亡,非自至也,惑召之也。壽長至常亦然。故有道者,不察所召,而察其召之者,則其至不可禁矣。此論不可不熟。(呂氏春秋重己)【譯文】倕是最手巧的人了??墒侨藗儾粣圩o倕的手指,而是愛護自己的手指,這是因為自己的手指對自己有所幫助的緣故;人們不愛護昆山的寶玉、江漢的明珠,卻愛護自己的一塊成色不高的寶石、一顆形狀不圓的小珠子,這是因為自己的東西才對自己有用的緣故?,F(xiàn)在,我的生命歸我所有,給我?guī)淼暮锰幰埠芏?。從貴賤方面來說,即使地位高到做天子,也不能夠和它相比;從輕重方面來說,即使富裕到擁有天下,也不能和它交換;從安危方面來說,一旦有一天失去了它,就一生再也不能得到。這三個方面,是有道行的人小心的地方。有雖然小心但反而損害了他的人,這是沒有領(lǐng)悟人性與生命的情理。不領(lǐng)悟人性、生命的情理,小心它又有什么用?這就像盲人雖然疼愛兒子,但卻免不了讓他枕在谷糠上;這就像聾子養(yǎng)育嬰兒,正在打雷的時候卻讓他在堂屋里向外觀望。這比起不知道小心的人又有過之而無不及。不知道小心的人,對生死存亡、可以不可以,從來沒有辨別清楚。沒辨別清楚的人,他們所說的正確不一定是正確的,他們所謂的錯誤也未必是錯誤的。這就叫非常糊涂。像這樣的人是上天降禍的對象。用這種態(tài)度修身,必定死亡,必定遭禍;用這種態(tài)度治理國家,必定衰敗,必定滅亡。這種死亡、衰敗和滅亡不是自動找上門來的,而是糊涂招來的。長壽也常常是這樣。所以有道行的人,不察看導(dǎo)致的結(jié)果,而察看引起它的原因,那么達到結(jié)果就是不可遏制的了。這個道理不能不徹底理解。4.神農(nóng)師悉諸,黃帝師大撓,帝顓頊師伯夷父,帝嚳師伯招,帝堯師子州支父,帝舜師許由,禹師大成贄,湯師小臣,文王、武王師呂望、周公旦,齊桓公師管夷吾,晉文公師咎犯、隨會,秦穆公師百里奚、公孫枝,楚莊王師孫叔敖、沈尹巫,吳王闔閭師伍子胥、文之儀,越王句踐師范蠡、大夫種。此十圣人六賢者,未有不尊師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無尊師,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絕,三代之所以滅。(呂氏春秋尊師)【譯文】神農(nóng)拜悉諸為師,黃帝拜大撓為師,帝顓頊拜伯夷父為師,帝嚳拜伯招為師,帝堯拜子州支父為師,帝舜拜許由為師,禹拜大成贄為師,湯拜小臣為師,文王、武王拜呂望、周公旦為師,齊桓公拜管夷吾為師,晉文公拜咎犯、隨會為師,秦穆公拜百里奚、公孫枝為師,楚莊王拜孫叔敖、沈尹巫為師,吳王闔閭拜伍子胥、文之儀為師,越王勾踐拜范蠡、大夫位種為師。這十個圣人、六個賢人,沒有不尊重老師的?,F(xiàn)在的人,尊貴沒有達到帝的地位,智慧沒有達到圣人的水平,卻要不尊重老師,怎么能達到帝、圣的境界呢?這正是五帝絕跡、三代不再現(xiàn)的原因。5不能學(xué)者:從師苦而欲學(xué)之功也,從師淺而欲學(xué)之深也。草木雞狗牛馬,不可譙詬遇之,譙詬遇之,則亦譙詬報人,又況乎達師與道術(shù)之言乎?故不能學(xué)者:遇師則不中,用心則不專,好之則不深,就業(yè)則不疾,辯論則不審,教人則不精;于師慍,懷于俗,羈神于世;矜勢好尤,故湛于巧智,昏于小利,惑于嗜欲;問事則前后相悖,以章則有異心,以簡則有相反;離則不能合,合則弗能離,事至則不能受。此不能學(xué)者之患也。(呂氏春秋誣徒)【譯文】不善于學(xué)習(xí)的人,跟老師學(xué)習(xí)態(tài)度不認真,卻想學(xué)得很精;跟老師學(xué)習(xí)不求甚解,卻想學(xué)得很深。草木、雞狗、牛馬不能用粗暴的行為對待它們,粗暴地對待它們,它們也會粗暴地報復(fù)人,又何況是精通教學(xué)的老師和道術(shù)的講授呢?所以,不善于學(xué)習(xí)的人,對待老師不忠實,用心不專一,愛好不深入,學(xué)習(xí)不努力,辯論起來分不清是非,教育人不精深。對老師怨恨,安于世俗,在眼前雜事上花費精力;依仗權(quán)勢為非作歹,因此沉迷于耍弄奸巧計謀,迷戀微小的利益;在嗜欲上惑亂,處理事情前后矛盾;作文章觀點雜亂不一致,即使簡單也會有相反之處。分散的東西不能綜合起來,綜合的東西不能分析,重大的事來臨卻不能承受,這是不善于學(xué)習(xí)的人的毛病。6.五員亡,荊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鄭曰:蓋是國也,地險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與舉。去鄭而之許,見許公而問所之。許公不應(yīng),東南向而唾。五員載拜受賜曰:知所之矣。因如吳。過于荊,至江上,欲涉,見一丈人,刺小船,方將漁,從而請焉。丈人度之,絕江,問其名族,則不肯告,解其劍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劍也,愿獻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荊國之法,得五員者,爵執(zhí)圭,祿萬檐,金千鎰。昔者子胥過,吾猶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劍為乎?五員過于吳,使人求之江上則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眾矣,將奚不有為也?而無以為。為矣而無以為之。名不可得而聞,身不可得而見,其惟江上之丈人乎?(呂氏春秋異寶)【譯文】伍員出逃,楚國急忙緝拿他。他登上了太行山望著鄭國說:“大概這個國家,地勢險惡而人民多有智慧;它的君主,卻是個平庸的君主,不足以謀事。”他離開鄭國到了許國,見到許公而請教該到哪里去。許公不回答,向東南方向唾了一口。伍員再拜受教,說:“我知道該去的地方了。”因此前往吳國。路過楚國,到達長江岸邊,想要過河,看見一個老人,撐著小船,正要打漁,走近前去請求幫助,老人擺渡他,過了江。詢問他的姓名,不肯相告,伍員解下他的佩劍送給老人,說:“這是價值千金的寶劍,愿意把它獻給您。”老人不肯接受,說:“楚國的法令,捉到伍員的人,賜予執(zhí)圭的爵位,給予萬擔(dān)的俸祿,賞給千鎰的黃金。過去伍子胥過江,我尚且不捉取他領(lǐng)賞,現(xiàn)在我要您的千金寶劍做什么呢?”伍員到了吳國,派人到江邊尋找老人,無法找到了。伍員每次吃飯一定要祭告老人,祝辭說:“江上的老人!”天地大到了極點,萬物多到了極點,將何所不為?卻毫無所求。既已做了好事,卻無所求報。名字不可得知,身影不可看見,這只有江上老人能做得到?。?主賢世治則賢者在上,主不肖世亂則賢者在下。今周室既滅,而天子已絕。亂莫大于無天子,無天子則強者勝弱,眾者暴寡,以兵相殘,不得休息,今之世當(dāng)之矣。故當(dāng)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則于四海之內(nèi)、山谷之中、僻遠幽閑之所,若此則幸于得之矣。得之則何欲而不得?何為而不成?太公釣于滋泉,遭紂之世也,故文王得之而王。文王,千乘也;紂,天子也。天子失之而千乘得之,知之與不知也。諸眾齊民,不待知而使,不待禮而令。若夫有道之士,必禮必知,然后其智能可盡。解在乎勝書之說周公,可謂能聽矣;齊桓公之見小臣稷、魏文侯之見田子方也,皆可謂能禮士矣。(呂氏春秋謹聽)【譯文】君主賢明,世道太平,那么賢德之人就處在上位;君主不賢明,世道混亂,那么賢德之人就處在下位?,F(xiàn)在,周王室已經(jīng)滅亡,天子已經(jīng)斷絕。世道混亂沒有比無天子更嚴重的了。沒有天子,那么勢力強的就會壓倒勢力弱的,人多的就會欺凌人少的,他們出動軍隊互相殘殺,人民得不到休養(yǎng)生息的機會。當(dāng)今的社會正是這樣的情形。所以,當(dāng)今之世,要尋找有道之人,就要到四海邊、山谷中和偏遠幽靜的地方,這樣或許還能找到他們。有了這樣的人,那么想要什么不能得到?想做什么不能成功?姜太公在滋泉釣魚,是因為遇到了紂當(dāng)天子的時代。周文王得到了他因而能稱王天下。文王是諸侯,而紂是天子。天子失去了姜太公,而諸侯卻得到了姜太公。這是因為一個知道求賢,一個不知道求賢。對于一般的平民百姓,不待了解他們,就可使用他們;不用以禮相待,就可命令他們。對待有道之人,則一定要有禮貌,一定要知遇他們,然后,他們才肯盡其聰明才智來輔佐你。這個道理體現(xiàn)在勝書勸說周公這件事上。周公可以說是能傾聽別人意見的人了。這個道理還體現(xiàn)在齊桓公去見小臣稷、魏文侯去見段干木上。這些君主都可以說是能禮賢下士的了?!咀⑨尅縿贂f周公事見精諭篇。齊桓公見小臣稷事見下賢篇。魏文侯見段干木事見下賢篇。8.季子曰:燕雀爭善處于一屋之下,子母相哺也,姁姁焉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決,則火上焚棟,燕雀顏色不變,是何也?乃不知禍之將及己也。為人臣免于燕雀之智者寡矣。夫為人臣者,進其爵祿富貴,父子兄弟相與比周于一國,姁姁焉相樂也,以危其社稷,其為灶突近也,而終不知也,其與燕雀之智不異矣。故曰:天下大亂,無有安國;一國盡亂,無有安家;一家皆亂,無有安身,此之謂也。故小之定也必恃大,大之安也必恃小。小大貴賤,交相為恃,然后皆得其樂。(呂氏春秋諭大)【譯文】季子說:“燕子和麻雀在房檐下爭奪好地方筑巢,母鳥哺育著幼鳥,都歡樂自得,以為平安無事了。灶上的煙囪裂了,火苗竄了出來,向上燒著了屋梁,可是燕子和麻雀卻安然自若,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為不知道災(zāi)禍將要降到自己身上啊。”做臣子的能夠避免燕子麻雀那樣見識的人太少了。做臣子的,只顧增加自己的爵祿富貴,父子兄弟在一個國家里結(jié)黨營私,歡樂自得,從而危害自己的國家。他們離灶上的煙囪很近,可是卻始終不知道,他們與燕子麻雀的見識有什么不同呢?所以說:“天下大亂,就不會有一個安定的國家;整個國家都亂了,就不會有一個安定的家;全家都亂了,就不會有一個安定的個人?!闭f的就是這種情況。所以,小的要獲得安定必須依賴大的,大的要獲得安定必須依賴小的。大和小,貴和賤,彼此互相依賴,然后才能都得到安樂。9.墨者有田鳩欲見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見??陀醒灾诔跽?,往見楚王,楚王說之,與將軍之節(jié)以如秦,至,因見惠王。告人曰:之秦之道,乃之楚乎?固有近之而遠,遠之而近者。時亦然。有湯武之賢而無桀紂之時不成,有桀紂之時而無湯武之賢亦不成。圣人之見時,若步之與影不可離。故有道之士未遇時,隱匿分竄,勤以待時。時至,有從布衣而為天子者,有從千乘而得天下者,有從卑賤而佐三王者,有從匹夫而報萬乘者,故圣人之所貴唯時也。水凍方固,后稷不種,后稷之種必待春,故人雖智而不遇時無功。方葉之茂美,終日采之而不知,秋霜既下,眾林皆羸。事之難易,不在小大,務(wù)在知時。(呂氏春秋首時)【譯文】墨家有個叫田鳩的,想進見秦惠王,在秦國呆了三年都沒能夠見到。有個門客把這情況告訴了楚王,他就去見楚王。楚王很喜歡他,給了他將軍的符節(jié)讓他到秦國去。他到了秦國,才以此見到了惠王。他告訴別人說:“到秦國來見惠王的途徑,竟然是要先到楚國去??!”事情本來就有想走近路,結(jié)果反而遠了,走了遠路,結(jié)果反而近了的情況。時機也是這樣。有商湯、武王那樣的賢德而沒有夏桀、商紂無道那樣的時機,就不可能成就王業(yè);有夏桀、商紂無道那樣的時機,而沒有商湯、武王那樣的賢德,也不可能成就王業(yè)。在圣人看來,人事和時機的關(guān)系,就好像步行時身與影不可分離一樣。所以,有道之士在沒有遇到時機的時候,之所以到處隱匿藏伏,只不過是為了等待時機。時機一到,有的人從平民一躍而成為天子,有的人從千乘的諸侯起家而取得天下,有的人從地位卑賤的身份一躍而成為輔佐三王的大臣,有的人身為一名普通百姓卻可對擁有萬乘軍車的君主進行報復(fù)。所以圣人所重視的,只是時機。水凍得正堅固時,后稷不會去耕種;后稷耕種,一定要等待春暖花開的時候。所以一個人即使擁有聰明智慧,但如果遇不到時機,就不可能建功立業(yè)。當(dāng)樹葉正長得繁茂的時節(jié),一天到晚采摘它,也采摘不光;等到秋霜一落,林中的樹葉就都凋零了。做事情的難易,不在于事情的大小,而在于必須掌握好時機。10昔荊龔?fù)跖c晉厲公戰(zhàn)于鄢陵,荊師敗,龔?fù)鮽?。臨戰(zhàn),司馬子反渴而求飲,豎陽谷操黍酒而進之。子反叱曰:訾!退!酒也。豎陽谷對曰:非酒也。子反曰:亟退,卻也。豎陽谷又曰:非酒也。子反受而飲之。子反之為人也嗜酒,甘而不能絕于口,以醉。戰(zhàn)既罷,龔?fù)跤麖?fù)戰(zhàn)而謀,使召司馬子反。子反辭以心疾。龔?fù)躐{而往視之,入幄中,聞酒臭而還,曰:今日之戰(zhàn),不谷親傷,所恃者司馬也。而司馬又若此,是忘荊國之社稷、而不恤吾眾也。不谷無與復(fù)戰(zhàn)矣。于是罷師去之,斬司馬子反以為戮。故豎陽谷之進酒也,非以醉子反也,其心以忠也,而適足以殺之,故曰小忠,大忠之賊也。(呂氏春秋權(quán)勛)【譯文】從前,楚龔?fù)鹾蜁x厲公在鄢陵交戰(zhàn),楚軍戰(zhàn)敗,龔?fù)踟搨?。臨戰(zhàn)時,司馬子反渴了,要找水和。童仆陽谷拿一碗酒給他。子反叱責(zé)道:“嘿!拿下去!這是酒?!蓖完柟然卮鹫f:“這不是酒?!弊臃凑f:“趕快拿下去!”童仆陽谷又說:“這不是酒?!弊臃淳徒舆^來喝了。子反這個人嗜好喝酒,他覺得酒味甘美而不能自制,因此喝醉了。戰(zhàn)斗停下來后,楚龔?fù)跸胫匦陆M織戰(zhàn)斗,要商討作戰(zhàn)計劃,派人去叫司馬子反,司馬子反借口心痛沒有去。楚龔?fù)醭塑噥砜此贿M入軍帳,聞到酒氣就回去了。楚龔?fù)跽f:“今天的戰(zhàn)斗,我自己受了傷,現(xiàn)在所能依靠的就是司馬了,而司馬又醉成了這個樣子。他這是忘記了楚國的社稷,而不顧恤我的部屬。我沒有人相與作戰(zhàn)了?!庇谑鞘毡x去,將司馬子反斬首,并陳尸示眾??梢姡完柟冉o司馬子反進酒,并不是要把子反灌醉,他心里認為這是忠愛子反,卻恰好因此而害了他。所以說,小忠是大忠的禍害11昔者晉獻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請以垂棘之璧與屈產(chǎn)之乘,以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獻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寶也;屈產(chǎn)之乘,寡人之駿也。若受吾幣而不吾假道,將奈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猶取之內(nèi)府而藏之外府也,猶取之內(nèi)皁而著之外皁也。君奚患焉?獻公許之。乃使荀息以屈產(chǎn)之乘為庭實,而加以垂棘之璧,以假道于虞而伐虢。虞公濫于寶與馬而欲許之。宮之奇諫曰:不可許也。虞之與虢也,若車之有輔也,車依輔,輔亦依車,虞、虢之勢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齒寒。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則虢朝亡而虞夕從之矣。奈何其假之道也?虞公弗聽,而假之道。荀息伐虢,克之。還反伐虞,又克之。荀息操璧牽馬而報。獻公喜曰:璧則猶是也,馬齒亦薄長矣。故曰小利,大利之殘也。(呂氏春秋權(quán)勛)【譯文】從前,晉獻公派荀息去向虞國借路以便攻打虢國。荀息說:“請用垂棘之璧和屈地所產(chǎn)的良馬作為禮物贈給虞公,這樣去要求借路,一定會可以得到允許?!睍x獻公說:“垂棘之璧是先君傳下來的寶貝;屈地所產(chǎn)的良馬是我的駿馬。如果他們接受了我們的禮物而又不借給我們路,那將怎么辦呢?”荀息說:“不會這樣,他們?nèi)绻唤杪方o我們,一定不會接受我們的禮物;如果他們接受我們的禮物而借路給我們,這就好像我們把垂棘之璧從內(nèi)府轉(zhuǎn)藏到外府,把屈地產(chǎn)的良馬從內(nèi)廄牽出來關(guān)到外廄里。有什么好擔(dān)憂呢?”晉獻公同意了,就派荀息把屈地出產(chǎn)的良馬作為禮物,再加上垂棘之璧,送給虞國以借路攻打虢國。虞公盯著寶玉和駿馬,就想答應(yīng)荀息。宮之奇勸諫說:“不可以答應(yīng)呀!虞國跟虢國,就像車牙跟車輔,車牙依賴車輔,車輔也依賴車牙,這正是虞虢相依的形勢。古人有句話說:嘴唇?jīng)]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虢國不被滅亡,靠的是有虞國;虞國不被滅亡,靠的是有虢國。如果我們借路給晉國,那么虢國早晨滅亡,虞國晚上也就會跟著滅亡。怎么能借路給晉國呢?”虞公不聽宮之奇的話,把路借給了晉軍。荀息領(lǐng)兵攻打虢國,消滅了虢國。再回軍攻打虞國,又消滅了虞國。荀息拿著玉璧牽著駿馬回來向晉獻公報告。獻公高興地說:“玉璧還是原來的樣子,只是馬的年齡稍微長了一點。”所以說,小利是大利的禍害?!咀⑨尅寇囇溃很囕喌耐馊Α\囕o:夾于車輪外圈兩旁之木。12昌國君將五國之兵以攻齊。齊使觸子將,以迎天下之兵于濟上。齊王欲戰(zhàn),使人赴觸子,恥而訾之曰:不戰(zhàn),必若類,掘若壟。觸子苦之,欲齊軍之?dāng)?。于是以天下兵?zhàn),戰(zhàn)合,擊金而卻之,卒北,天下兵乘之,觸子因以一乘去,莫知其所,不聞其聲。達子又帥其余卒,以軍于秦周,無以賞,使人請金于齊王。齊王怒曰: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與燕人戰(zhàn),大敗,達子死,齊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國,相與爭金于美唐甚多。此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呂氏春秋權(quán)勛)【譯文】昌國君樂毅率領(lǐng)五個國家的軍隊去攻打齊國。齊國派觸子為將,在濟水邊迎戰(zhàn)各國諸侯的軍隊。齊王急著想開戰(zhàn),派人到觸子那里去,侮辱并且斥責(zé)他說:“不開戰(zhàn),我一定宰了你一家,挖掉你的祖墳!”觸子感到很苦惱,想讓齊軍戰(zhàn)敗,于是跟各國諸侯的軍隊開戰(zhàn)。兩軍剛一交鋒,觸子就鳴金退卻。齊軍敗逃,諸侯軍隊乘勝追擊。觸子于是坐上一輛兵車跑了,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再也聽不到他的聲音。齊軍另一位將領(lǐng)達子又率領(lǐng)殘余部隊駐扎在秦周,沒有東西可用來賞賜士卒,就派人向齊王請求一筆金錢。齊王憤怒地說:“你們這些殘存下來的家伙,怎么能給你們金錢?”齊軍與燕軍交戰(zhàn),結(jié)果被打得大敗。達子陣亡,齊王逃到了莒。燕國人追趕敗逃的齊兵進入齊國國都,在美唐你爭我奪搶走了齊國很多金錢。這就是貪圖小利反而失去大利的事例??!【注釋】美唐:齊國金庫。13有道之士固驕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驕有道之士,日以相驕,奚時相得?若儒、墨之議與齊、荊之服矣。賢主則不然,士雖驕之,而己愈禮之,士安得不歸之?士所歸,天下從之,帝。帝也者,天下之適也;王也者,天下之往也。得道之人,貴為天子而不驕倨,富有天下而不騁夸,卑為布衣而不瘁攝,貧無衣食而不憂懾,狠乎其誠自有也,覺乎其不疑有以也,桀乎其必不渝移也,循乎其與陰陽化也,乎其心之堅固也,空空乎其不為巧故也,迷乎其志氣之遠也,昏乎其深而不測也,確乎其節(jié)之不庳也,就就乎其不肯自是,鵠乎其羞用智慮也,假乎其輕俗誹譽也,以天為法,以德為行,以道為宗,與物變化而無所終窮,精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無望,莫知其始,莫知其終,莫知其門,莫知其端,莫知其源,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此之謂至貴。士有若此者,五帝弗得而友,三王弗得而師,去其帝王之色,則近可得之矣。(呂氏春秋下賢)【譯文】有道的士人本來就傲視君主,不賢明的君主也傲視有道的士人。他們天天這樣互相傲視,什么時候才能相投呢?這就像儒家墨家思想不同,齊國楚國衣服不同,各是己而非人的情況一樣。賢明的君主就不是這樣。有道的士人雖然傲視自己,而自己對他卻更加以禮相待。這樣,士人怎么會不歸附呢?士人所歸附的君主,天下的人也會順從,他就可以成為帝王。所謂帝,就是天下的人都來親附;所謂王,就是天下的人都來歸服。得道的人,即使貴為天子也不會驕橫傲慢,即使富有天下也不會放縱自夸,即使卑為普通百姓也不會感到失意屈辱,即使貧困到無衣無食也不會憂愁恐懼。他誠懇坦蕩,胸有大志;他明覺事理,遇事不疑;他卓爾不群,從不動搖;他遵循法則,隨著陰陽一起變化;他坦白直率,意志堅定;他忠厚淳樸,不作詐偽之事;他志向遠大,高遠無邊;他思想深邃,深不可測;他剛毅堅強,節(jié)操高尚;他做事謹慎,不肯自以為是;他光明正大,恥于運用智巧;他胸襟寬廣,輕視世俗的誹謗和贊譽。他以天為法則,以德為品行,以道為根本。他隨萬物變化而無所終極。他的精氣充滿天地而不衰竭,他的精神覆蓋宇宙而沒有邊界。他所擁有的道,沒有誰知道它何時開始,沒有誰知道它何時終結(jié),沒有誰知道它的門徑在哪兒,沒有誰知道它的開端在哪兒,沒有誰知道它的來源是什么。道大至無所不包,小至微乎其微。這就是最珍貴的東西。士人如果有持此大道的,五帝也得不到他們當(dāng)朋友,三王也得不到他們當(dāng)老師。如果能夠去掉帝王的尊貴神態(tài),那就差不多能夠和他們交朋友、以他們?yōu)槔蠋熈恕?4昔趙宣孟將上之絳,見骫桑之下,有餓人臥不能起者,宣孟止車,為之下食,蠲而餔之,再咽而后能視。宣孟問之曰:女何為而餓若是?對曰:臣宦于絳,歸而糧絕,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宣孟與脯一朐,拜受而弗敢食也。問其故,對曰:臣有老母,將以遺之。宣孟曰:斯食之,吾更與女。乃復(fù)賜之脯二束與錢百,而遂去之。處二年,晉靈公欲殺宣孟,伏士于房中以待之,因發(fā)酒于宣孟。宣孟知之,中飲而出。靈公令房中之士疾追而殺之。一人追疾,先及宣孟,之面曰:嘻,君轝!吾請為而君反死。宣孟曰:而名為誰?反走對曰:何以名為!臣骫桑下之餓人也。還死。宣孟遂活。此書之所謂德幾無小者也。宣孟德一士猶活其身,而況德萬人乎?故詩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濟濟多士,文王以寧。人主胡可以不務(wù)哀士?士其難知,唯博之為可,博則無所遁矣。(呂氏春秋報更)【譯文】從前,趙宣孟將要上國都絳邑去,看見一棵枯死的桑樹下有一個餓壞了的人躺在地上,起不來了。宣孟停下車,給他東西吃。宣孟連續(xù)喂了他幾次,他一點一點咽下食物,漫漫地才睜開了眼睛。宣孟問他:“你為什么餓成這個樣子?”他回答說:“我在絳做小差使,回家的路上斷了糧,我羞于向人乞討,又不愿擅自去拿別人的食物,所以才餓成這個樣子?!毙纤徒o他兩塊干肉,他拜了拜,接受了干肉,但卻不肯吃。宣孟問他這是什么緣故,他回答說:“我家有老母,想把這些肉留給她吃?!毙险f:“你把這些肉吃了,我另外再給你一些?!庇谑怯仲浗o他兩束干肉和一百枚錢,就離開了。過了兩年,晉靈公要殺宣孟,就在房子里埋伏了兵士等待著宣孟的到來,然后把宣孟請來飲酒。宣孟看出了酒宴中藏伏的殺機,酒喝到一半就起身離開了。晉靈公命令房子里的伏兵立即去追殺宣孟。有一個士兵跑得很快,最先追上宣孟,他面對宣孟說:“喂,請您上車快跑!我愿為您回去死戰(zhàn)?!毙蠁枺骸澳憬惺裁疵??”那人退讓道:“何必打聽我的名字!我就是枯桑下餓倒的那個人?!彼祷厣砣ジ窔⑿系谋坎范?。宣孟于是得以活命。這就是古書上所說的“恩德再微也無所謂小”的意思??!趙宣孟對一個普通士兵施恩德,尚且能使自己活命,更何況對萬人施恩德呢!所以詩經(jīng)上說:“雄赳赳的武士,是捍衛(wèi)公侯的屏障?!薄叭瞬艥鷿?,文王因此安寧?!弊鳛橐晃蝗酥?,怎么可以不致力于愛憐賢士呢?賢士是很難了解到的,只有廣泛尋求才可能得到。廣泛尋求就能無所遺漏?!咀⑨尅績稍姺謩e見于周南免置和大雅文王。15張儀,魏氏余子也,將西游于秦,過東周??陀姓Z之于昭文君者曰:魏氏人張儀,材士也,將西游于秦,愿君之禮貌之也。昭文君見而謂之曰:聞客之秦。寡人之國小,不足以留客。雖游然豈必遇哉?客或不遇,請為寡人而一歸也,國雖小,請與客共之。張儀還走,北面再拜。張儀行,昭文君送而資之,至于秦,留有間,惠王說而相之。張儀所德于天下者,無若昭文君。周,千乘也,重過萬乘也,令秦惠王師之,逢澤之會,魏王嘗為御,韓王為右,名號至今不忘,此張儀之力也。(呂氏春秋報更)【譯文】張儀是魏國大夫的庶子,將要向西到秦國去游說,路過東周。有一個門客告訴周昭文君說:“魏國人張儀,是個有才干的士人,將要向西到秦國去游說,希望君王對他能以禮相待。”昭文君接見了張儀,對他說:“聽說您要到秦國去。我的國家小,不足以留住客人。但您西去游說,難道就一定能為秦王所知道嗎?您要是得不到知遇,請看在我的面上回到這里來。我的國家雖然小,我愿與您共同治理這個國家。”張儀一再退讓,面北連拜了兩拜。張儀走時,昭文君又去送行,并資助旅費。張儀到了秦國,在那兒呆了一段時間,秦惠王很喜歡他,任命他為相國。張儀在天下所受的恩德,沒有比在昭王文君那里所受的更大了。周是個只擁有千輛兵車的小國,但是張儀尊重它超過了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他讓秦惠王以昭文君為師。秦國在逢澤盟會諸侯的時候,秦王讓魏王作周昭文君的御手,讓韓王當(dāng)周昭文君車右,昭文君的名號至今沒有被忘掉,這都是靠的張儀的力量??!16惠盎見宋康王??低貂拮泠?,疾言曰:寡人之所說者勇有力,而無為仁義者??蛯⒑我越坦讶??惠盎對曰:臣有道于此,使人雖勇,刺之不入;雖有力,擊之弗中。大王獨無意邪?王曰:善!此寡人所欲聞也?;莅辉唬悍虼讨蝗耄瑩糁恢?,此猶辱也。臣有道于此,使人雖有勇弗敢刺,雖有力不敢擊。大王獨無意邪?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欲知也?;莅辉唬悍虿桓掖?、不敢擊,非無其志也。臣有道于此,使人本無其志也。大王獨無意邪?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愿也。惠盎曰:夫無其志也,未有愛利之心也。臣有道于此,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驩然皆欲愛利之,此其賢于勇有力也,居四累之上。大王獨無意邪?王曰:此寡人之所欲得?;莅粚υ唬嚎?、墨是也。孔丘、墨翟,無地為君,無官為長,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頸舉踵而愿安利之。今大王,萬乘之主也,誠有其志,則四境之內(nèi)皆得其利矣,其賢于孔、墨也遠矣。宋王無以應(yīng)?;莅悔叾觥K瓮踔^左右曰:辨矣。客之以說服寡人也。宋王,俗主也,而心猶可服,因矣。因則貧賤可以勝富貴矣,小弱可以制強大矣。(呂氏春秋順說)【譯文】惠盎謁見宋康王??低跻贿叾迥_一邊咳嗽,急促地說道:“我所喜歡的是勇敢有力的人,而不喜歡行仁義的人??腿藢ξ矣泻我娊??”惠盎回答說:“我這里有一種法術(shù):能使人雖然勇敢,但是他的劍戟卻刺不進您的身體;雖然有力,卻擊不中您。大王您難道無意于這種法術(shù)嗎?”康王說:“好!這是我想要聽的。”惠盎說:“劍戟雖然刺不進您的身體,擊打也不能命中您的身體,但您還是受到了侮辱。我這里有一種法術(shù):能使人雖然勇敢卻不敢刺您,雖然有力卻不敢擊打您。大王您難道無意于這種法術(shù)嗎?”康王說:“好!這是我想要知道的?!被莅徽f:“那些人雖然不敢刺您,不敢擊打您,但并不是沒有刺您擊打您的想法啊。我這里有一種法術(shù):能使人根本就沒有刺您擊打您的想法。大王您難道無意于這種法術(shù)嗎?”康王說:“好!這是我所希望的?!被莅徽f:“那些人雖然沒有刺您擊打您的想法,但還沒有愛您利您的心。我這里有一種法術(shù):能使天下的男男女女無不愉快地愛您利您。這就勝過了勇敢有力,在四種法術(shù)中位居于首。大王您難道無意于這種法術(shù)嗎?”康王說:“這是我想要得到的?!被莅换卮鹫f:“著就是孔丘、墨翟的品德呀!孔丘、墨翟沒有領(lǐng)土,卻能像當(dāng)君主一樣得到尊榮;沒有官職,卻能像當(dāng)官長一樣受到尊敬。天下的男男女女沒有誰不伸長脖子、抬起腳跟盼望他們,希望他們平安順利?,F(xiàn)在大王您是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君主,如果真有這樣的志向,那么四境之內(nèi)都能得到您的好處了,您就能遠遠勝過孔丘、墨翟了?!彼慰低趼犃藷o話可答。惠盎快步走了出去。宋康王對左右的人說:“很善辯??!客人用言論說服了我?!彼慰低跏莻€庸俗的君主,而他的心還可以說服,這是惠盎因宋王之所好而加以引導(dǎo)的結(jié)果。能因勢利導(dǎo),那么貧賤可以勝富貴、弱小可以制強大了。17鮑叔、管仲、召忽,三人相善,欲相與定齊國,以公子糾為必立。召忽曰:吾三人者于齊國也,譬之若鼎之有足,去一焉則不成。且小白則必不立矣,不若三人佐公子糾也。管仲曰:不可。夫國人惡公子糾之母,以及公子糾;公子小白無母,而國人憐之。事未可知,不若令一人事公子小白。夫有齊國必此二公子也。故令鮑叔傅公子小白,管子、召忽居公子糾所。公子糾外物則固難必。雖然,管子之慮近之矣。若是而猶不全也,其天邪,人事則盡之矣。(呂氏春秋不廣)【譯文】鮑叔、管仲、召忽三個人彼此很要好,想共同來安定齊國。他們認為公子糾一定能繼承君位。召忽說:“咱們?nèi)齻€人對于齊國來說,就好像鼎的三足,去掉一個都不成。況且公子小白一定不會被立為君主,不如三個人都去輔佐公子糾。”管仲說:“不可以。國人厭惡公子糾的母親,因而連及到公子糾;公子小白沒有母親了,國人都憐憫他。將來的事情還不可預(yù)料,不如讓一個人去事奉公子小白。將來享有齊國的,必定是這兩位公子中的一位?!币虼俗岝U叔做公子小白的老師,管仲、召忽到公子糾那里。身外的事物本來就很難預(yù)料。盡管如此,管子的謀慮還是近于妥善的。如果這樣做了事情還不能萬全,那大概是天意吧!但人為的努力總算是盡到了?!咀⑨尅吭臑椤肮蛹m外物則固難必”?!肮蛹m”三字涉上文而衍(從俞樾、陳奇猷說)。有人斷為“公子糾外,物則固難必”。不通。必己篇“外物不可必”可證此處的“外”字應(yīng)下屬。18舟車之始見也,三世然后安之。夫開善豈易哉?故聽無事治。事治之立也,人主賢也。魏攻中山,樂羊?qū)?,已得中山,還反報文侯,有貴功之色。文侯知之,命主書曰:群臣賓客所獻書者,操以進之。主書舉兩篋以進。令將軍視之,書盡難攻中山之事也。將軍還走,北面再拜曰:中山之舉,非臣之力,君之功也。當(dāng)此時也,論士殆之日幾矣,中山之不取也,奚宜二篋哉?一寸而亡矣。文侯賢主也,而猶若此,又況于中主邪?中主之患,不能勿為,而不可與莫為。凡舉無易之事,氣志視聽動作無非是者,人臣且孰敢以非是邪疑為哉?皆壹于為,則無敗事矣。此湯、武之所以大立功于夏、商,而句踐之所以能報其讎也。以小弱皆壹于為而猶若此,又況于以強大乎?(呂氏春秋樂成)【譯文】船和車開始出現(xiàn)以后,過了三代人們才感到習(xí)慣。開始做善事怎么可能容易呢?所以聽信愚民之言,沒有什么事情辦好。事業(yè)之所以成功,全在于君主的賢明啊。魏國攻打中山國,樂羊為將。樂羊已經(jīng)攻占了中山國,回來向魏文侯報告,顯出居功自傲的神色。文侯覺察出來了,命令主書說:“群臣和賓客所獻的書信,都拿進來?!敝鲿徇M來兩只箱子。文侯讓樂羊看,箱里的書信全都是非難攻打中山國一事的。樂羊?qū)④娹D(zhuǎn)身快步退下,向北面連拜了兩拜,說:“中山國的攻克不是我的力量,是君主的功勞啊!”在當(dāng)時,議士們反對攻打中山國的意見一天比一天強烈,假如文侯接受了他們的意見而認為中山國不可攻取,哪里用得著兩箱書信呢?只需一寸長的書信就足以讓樂羊失去功勞了。魏文侯是位賢明的君主,辦事尚且這樣困難,又何況一般的君主呢?一般君主的禍患是:不能不讓他去做,又不能讓他中途不改變。凡是要做中途不加改變的事情,君主必須思想意志、視聽行動都無不認為其正確,那么臣下誰還敢認為不對而橫加懷疑呢?君臣都專一地去做,就沒有失敗的事了。這就是湯、武王之所以在滅亡夏、商中大立功業(yè),勾踐之所以能報仇的原因。只要君臣都專一地去做,憑著弱小的國家尚且能如此,更何況憑著強大的國家呢?【注釋】主書:官名,主管文書。原文為“而不可與莫為”。“莫為”大概是“莫易”之誤(從陶鴻慶說)。19楚之邊邑曰卑梁,其處女與吳之邊邑處女桑于境上,戲而傷卑梁之處女。卑梁人操其傷子以讓吳人,吳人應(yīng)之不恭,怒殺而去之。吳人往報之,盡屠其家。卑梁公怒,曰:吳人焉敢攻吾邑?舉兵反攻之,老弱盡殺之矣。吳王夷昧聞之怒,使人舉兵侵楚之邊邑,克夷而后去之。吳、楚以此大隆。吳公子光又率師與楚人戰(zhàn)于雞父,大敗楚人,獲其帥潘子臣、小惟子、陳夏嚙,又反伐郢,得荊平王之夫人以歸,實為雞父之戰(zhàn)。凡持國,太上知始,其次知終,其次知中。三者不能,國必危,身必窮。孝經(jīng)曰: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楚不能之也。(呂氏春秋察微)【譯文】楚國有個邊境城邑叫卑梁,那里的姑娘和吳國邊境城邑的姑娘同在邊境上采桑葉,游戲時,吳國的姑娘弄傷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帶著受傷的姑娘去責(zé)備吳國人。吳國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惱火,殺死吳人走了。吳國人去卑梁報復(fù),把那個卑梁人全家都殺了。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說:“吳國人怎么敢攻打我的城邑?”于是發(fā)兵反擊吳人,把吳人老幼全都殺死了。吳王夷昧聽到這件事后很生氣,派人領(lǐng)兵入侵楚國的邊境城邑,攻占夷以后才離去。吳國和楚國因此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沖突。吳國公子光又率領(lǐng)軍隊在雞父和楚國人交戰(zhàn),大敗楚軍,俘獲了楚軍的主帥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陳國的大夫夏嚙。又接著攻打郢都,獲得楚平王的夫人而回。這就是雞父之戰(zhàn)。凡是主持國事,最上等的是要了解事情開始時的情勢,其次是要預(yù)見到事情的結(jié)局,再次是要知道事情發(fā)展的經(jīng)過。著三點都做不到,國家一定危險,自身一定困窘。孝經(jīng)上說:“高卻不傾危,就能長期保持尊貴;滿卻不外溢,就能長期保持富足。富貴不離其身,然后才能保住他的國家,而且安定他的人民?!笨墒浅霾坏竭@一點?!咀⑨尅吭臑椤氨傲汗?。楚僭稱王,故守邑大夫都稱公。20人主之患,必在任人而不能用之,用之而與不知者議之也。絕江者托于船,致遠者托于驥,霸王者托于賢。伊尹、呂尚、管夷吾、百里奚,此霸王者之船驥也。釋父兄與子弟,非疏之也;任庖人釣者與仇人仆虜,非阿之也;持社稷立功名之道,不得不然也。猶大匠之為宮室也,量小大而知材木矣,訾功丈而知人數(shù)矣。故小臣、呂尚聽,而天下知殷、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聽,而天下知齊、秦之霸也;豈特驥遠哉?(呂氏春秋知度)【譯文】君主的弊病,一定在于任命人官職而不能用其言,或用其言而又與不明智的人去商議。渡長江的人依靠的是船,走遠路的人依靠的是良馬,稱霸稱王的人依靠的是賢人。伊尹、呂尚、管夷吾、百里奚,這些人就是成就霸王之業(yè)的渡船和良馬啊。不任用自己的父兄和子弟,并不是疏遠他們;任用廚師、釣魚人和仇人、奴仆,并不是偏愛他們。這是保住國家、建立功名的途徑,不得不這樣啊。這就好像大工匠建造宮室,量一量大小就知道要用多少木料,估量一下工程的大小尺寸就知道要用多少人。因此,小臣伊尹、呂尚被重用,天下人就知道殷、周要成就王業(yè)了;管夷吾、百里奚被重用,天下人就知道齊、秦要成就霸業(yè)了。他們豈止是船和良馬呢!21.位尊者其教受,威立者其奸止,此畜人之道也。故以萬乘令乎千乘易,以千乘令乎一家易,以一家令乎一人易。嘗識及此,雖堯、舜不能。諸侯不欲臣于人,而不得已,其勢不便,則奚以易臣?權(quán)輕重,審大小,多建封,所以便其勢也。王也者,勢也;王也者,勢無敵也。勢有敵則王者廢矣。有知小之愈于大、少之賢于多者,則知無敵矣。知無敵則似類嫌疑之道遠矣。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諸侯疑焉,立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適子不使庶疑焉。疑生爭,爭生亂。是故諸侯失位則天下亂,大夫無等則朝庭亂,妻妾不分則家室亂,適無別則宗族亂。慎子曰: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堯且屈力,而況眾人乎?積兔滿市,行者不顧。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雖鄙不爭。故治天下及國,在乎定分而已矣。(呂氏春秋慎勢)【譯文】地位尊貴的,教化就能被接受;威嚴樹立了,奸邪就能止息。這是治理人的原則。所以,用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對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發(fā)號施令就容易,用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對大夫之家發(fā)號施令就容易,用大夫之家對一個人發(fā)號施令就容易。如果反過來,即便是堯、舜也不能行其德化。諸侯都不愿意臣服于人,可是卻不得不這樣。君王的地位如果不利,那么怎么能輕易地使諸侯臣服呢?權(quán)衡輕重,審察大小,多分封建立諸侯國,是為了使自己的地位有利。所謂王,就是權(quán)勢。所謂王,就是權(quán)勢無人能抗衡。權(quán)勢有人抗衡,那么王位就要被廢棄了。知道小可以超過大、少可以勝過多的人,就知道怎樣才能使得無人與己抗衡。知道怎樣才能使得無人與己抗衡,那么比擬僭越的事就會遠遠地離開了。所以,先王的法度是:立天子不讓諸侯僭越,立諸侯不讓大夫僭越,立嫡子不讓庶子僭越。僭越就會產(chǎn)生爭奪,爭奪就會產(chǎn)生混亂。因此,諸侯喪失了爵位,那么天下就會混亂;大夫沒有等級,那么朝廷就會混亂;妻妾不加區(qū)分,那么家庭就會混亂;嫡子庶子沒有區(qū)別,那么宗族就會混亂。慎子說:“現(xiàn)在有一只兔子在奔跑,上百個人都會去追捕。不是一只兔子夠一百個人分,而是這只兔子還未定歸屬。由于歸屬未定,就是堯也將會竭盡全力去追捕,更何況普通人呢?整個市場擺滿了兔子,過路的人卻看都不看一眼。不是不想得到兔子,而是這些兔子的歸屬已經(jīng)確定。歸屬已經(jīng)確定,即使粗俗的人也不去爭奪?!彼灾卫硖煜潞蛧遥谟诖_定職分罷了。【注釋】原文為“嘗識及此,雖堯舜不能”。前四字畢沅認為當(dāng)是“嘗試反此”。從之。22.晉襄公使人于周曰:弊邑寡君寢疾,卜以守龜曰:三涂為祟。弊邑寡君使下臣愿藉途而祈福焉。天子許之。朝,禮使者事畢,客出。萇弘謂劉康公曰:夫祈福于三涂,而受禮于天子,此柔嘉之事也,而客武色,殆有他事,愿公備之也。劉康公乃儆戎車卒士以待之。晉果使祭事先,因令楊子將卒十二萬而隨之,涉于棘津,襲聊阮、梁、蠻氏,滅三國焉。此形名不相當(dāng),圣人之所察也,萇弘則審矣。故言不足以斷小事,唯知言之謂者可為。(呂氏春秋精諭)【譯文】晉襄公派人向周朝說:“敝國君主臥病不起,用龜甲占卜,說是三涂山鬼為祟,敝國君主派小人來,希望能借路去祈福?!敝芴熳油饬诉@個請求。于是升朝,按禮節(jié)接待完使者,客人就出去了。萇弘對劉康公說:“去三涂山祈福,又受到天子的禮遇,這是平和美善的事情,可是客人卻表現(xiàn)出勇武之色,大概有別的事,希望您防備著點?!眲⒖倒谑遣渴鸨囀孔?,嚴陣以待。晉國果然讓祭祀的隊伍領(lǐng)頭,趁機派楊子率領(lǐng)十二萬士兵緊隨其后,從棘津渡水,偷襲聊阮、梁、蠻氏,消滅了這三個國家。這就是實際和名稱不相符。這種情況是圣人所能明察到的,萇弘就審察清楚了。所以,根據(jù)言語不足以決斷一件小事,只有懂得言語之所指的人才可以決斷事情。23宓子賤治亶父,恐魯君之聽讒人,而令己不得行其術(shù)也。將辭而行,請近吏二人于魯君,與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賤令吏二人書。吏方將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