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學瓊林》古文今讀全本.doc_第1頁
《幼學瓊林》古文今讀全本.doc_第2頁
《幼學瓊林》古文今讀全本.doc_第3頁
《幼學瓊林》古文今讀全本.doc_第4頁
《幼學瓊林》古文今讀全本.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學瓊林明 程登吉幼學瓊林最初叫幼學須知,又稱成語考、故事尋源。最初的編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在清朝的嘉靖年間由鄒圣脈作了一些補充,并且更名為幼學故事瓊林。后來民國時人費有容、葉浦蓀和蔡東藩等又進行了增補。全書共分四卷。 幼學瓊林是駢體文寫成的,全書全部用對偶句寫成。全書內(nèi)容廣博,被稱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書中對許多的成語出處作了許多介紹,讀者可掌握不少成語典故,此外還可以了解中國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風俗禮儀、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鳥獸花木、朝廷文武、飲食器用、宮室珍寶、文事科第、釋道鬼神等諸多方面的內(nèi)容。書中還有許多警句、格言,到現(xiàn)在還仍然傳誦不絕。古人說,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意思就是讀了幼學之后,天下大事大都知曉,天下大可去得。這從我下面貼出的目錄就可以知道,這話不算很夸張,讀玩幼學之后,的確對天文,地理典章之類都會有大概的了解了。好,廢話不多說,開始一起來讀幼學。這里用的底本是岳麓書社的清朝鄒圣脈增補本,共分四卷,三十三科。這是目錄:卷一天文地輿歲時朝廷文臣武職卷二祖孫父子兄弟夫婦叔侄師生朋友賓主婚姻婦女外戚老幼壽誕身體衣服卷三人事飲食宮室器用珍寶貧富疾病死喪卷四文事科第制作技藝訟獄釋道鬼神鳥獸花木我這里先將原文單獨列出,再在后面每句單獨來講講。卷一:天文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日為眾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氣;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風欲起而石燕飛,天將雨而商羊舞。旋風名為羊角,閃電號日雷鞭。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號。雷部至捷之鬼日律令,雷部推車之女日阿香。云師系是豐隆,雪神乃是滕六。歘火、謝仙,俱掌雷火;飛廉、箕伯,悉是風神。列缺乃電之神,望舒是月之御。甘霖、甘澍,俱指時雨;玄穹、彼蒼,悉稱上天。雪花飛六出,先兆豐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時晏。蜀犬吠日,比人所見甚稀,吳牛喘月,笑人畏懼過甚。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參商二星,其出沒不相見;牛女兩宿,惟七夕一相逢。后羿妻,奔月宮而為嫦娥;傅說死,其精神托于箕尾。披星戴月,謂早夜之奔馳;沐雨櫛風,謂風塵之勞苦。事非有意,譬如云出無心;恩可遍施。乃曰陽春有腳。饋物致敬,曰敢效獻曝之忱;托人轉移,日全賴回天之力。感救死之恩,日再造;誦再生之德,日二天。勢易盡者若冰山,事相懸者如天壤。晨星謂賢人寥落,雷同謂言語相符。心多過慮,何異杞人憂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如夏日之可畏,是謂趙盾;如冬日之可愛,是謂趙衰。齊婦含冤,三年不雨;鄒衍下獄,六月飛霜。父仇不共戴天,子道須當愛日。盛世黎民,嬉游于光天化日之下;太平天子,上召夫景星慶云之祥。夏時大禹在位,上天雨金;春秋、孝經(jīng)既成,赤虹化玉。箕好風,畢好雨,比庶人愿欲不同;風從虎,云從龍,比君臣會合不偶。雨旸時若,系是休征;天地交泰,斯稱盛世?!驹觥看筻髂颂熘?,陽德為日之稱。涿鹿野中之云,彩分華蓋;柏梁臺上之露,潤浥金莖。欲知孝子傷心,晨霜踐履;每見雄軍喜氣,晚雪銷融。鄭公風一往一來,御史雨既沾既足。赤電繞樞而附寶孕,白虹貫日而荊軻歌。太子庶子之名,星分前后。旱年潦年之占,雷辨雌雄。中臺為鼎鼐之司,東壁是圖書之府。魯陽苦戰(zhàn)揮西日,日返戈頭;諸葛神機祭東風,風回纛下。束先生精神畢至,可禱三日之霖;張道士法術頗神,能做五里之霧。兒童爭日,如盤如湯;辯士論天,有頭有足。月離畢而雨侯將徵,星孛辰而火災乃見。第一卷首先講天文,中國古代無論是講三才天地人,還是佛教中的天地神人鬼,都是從天開始,認為有天地,然后有萬物,這大概也是東方文化的特點吧。天文中從天地未分之前一直講到天地、日月、眾星,又講到神話中的各種和天文有關的神話人物。句解:混沌初開,乾坤始奠什么是混沌?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傳說天地未分之前,我們的這個世界是一個整體。那就是混沌。所以,古人說:“混沌,元氣也,陰陽未分之象。”淮南子詮言:“洞同天地,渾沌為樸。未造而為物,謂之太一”。王充論衡談天:“說易者曰:元氣未分,渾沌為一。”混沌既開之后,“乾坤始奠”。乾坤就是天地。奠,就是定。古人說:“昔二氣未分,螟涬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末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氏出,則天地之道,達陰陽之理,于是伏者為天,偃者為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混沌是怎么開的呢?據(jù)說是盤古打開的。盤古打開的這個混沌,誰知道是不是類似于西方神話中潘多拉打開的那個匣子呢?盤古是如何打開混沌的呢?古書上描寫的很多。大概說來就是這樣的:“某日,盤古生在混沌中,沒有人知道他詩怎么來的,也沒有人知道他從何而來,反正就是某天就在那里了。盤古在天地之中,不知道過了多少年,天地慢慢分離,天每日增加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盤古每日長一丈,這樣,萬八千歲后,天地相距九萬里。(古書如此記載,我大概換算了一下,似乎這數(shù)字還能自圓其說。)這樣,天地就分離了。古書記到這里,有的下面就沒有記載了,有的還有記載,說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云,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岳,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里,肌肉為田土,發(fā)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氓?!贝蟾乓簿褪钦f,盤古死了之后,身體變化成了大地上的各種地質形態(tài)了。在這里,有土地,有山川,有湖泊,還有人。我們?nèi)祟愒娫趺磥淼?,我們?nèi)祟惒贿^是盤古身上的虱子,跳蚤等等變化而來的。這可能算是比較早的中國的創(chuàng)世紀神話了。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古人說:“天地者,陰陽之府也,神者,天之陽精,鬼者,天之陰氣。天統(tǒng)開于子,輕清之氣,一萬八千年浮而為天,天之精華凝結而為日月星辰。成象既著,功用乃行,地統(tǒng)開于丑,重濁之氣,一萬八千年凝而為地,地之靈氣融而為山川河岳,成形既定,肸蚃攸召。”在盤古將混沌打開之后,就有了天地。天就是那地上的輕清之氣慢慢浮到空中,凝結而成的。而地呢,就是重濁之氣慢慢凝結而成的。前面這幾句這可以說是中國古人的天地生成觀了。古人認為天地就是這么來的。天地既成之后,天之精華就慢慢凝結而成了漫天的星斗,而地之靈氣融而為名山大川,江河湖泊。有了這些之后,慢慢就有了人類。這里有個現(xiàn)在很少見的古語“肸蚃攸召肸 x散布;蚃xing,知聲蟲也;攸,所也,”在古書中,“肸蚃”倒是常見,就是“布”,也就是散開、鋪開的意思。至于攸召就不好理解了,查古籍,似乎只在抱樸子一書中有“寔理勢之攸召,猶影響之相歸也”攸召一語。手邊沒有抱樸子內(nèi)篇校釋不知道今人詩怎么解釋這個詞的。攸召的用法,我一時也想不明白,留著以后再解決吧。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金、木、水、火、土,再加日月就是七政了。尚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后人注解說:“舜察天文,齊七政,以審己當天心與否”??梢姽湃颂烊私Y合是很早的。古人總是講“順乎天,應乎人”,這里的“順乎天”大概就是查七政了。后人敷衍出天星算命術,又有什么上觀天文,下查地理,所謂上觀,差不多都是說的觀七政了。三才天地人,這也是古人說的濫熟的了。古人說:“天能覆物,地能載物,圣人裁成輔相,以助天地之所不及,而能成物。蓋天地萬物群生,唯人最貴,故人為萬物之靈,氣稟陰陽,道敦化育,生生不已,與天地參,故曰三才。”才也就是能的意思。在古人的觀念中,有天地,然后有萬物,人也生在天地萬物之間。人生在天地萬物之間可以做些什么呢?人是為了補充天地所沒有做,所不能做而生的。天地生成了萬物,我們借助天地生成的萬物生活,晨出暮歸,刀耕火種,渴了就喝幾口流水,餓了就吃一點食物。用枯枝敗葉來引火取暖和驅逐野獸,臥不過一壟,食不過滿腹。本來可以和自然萬物和平共處的,不過,由于文明的發(fā)展,人口的劇增,這些幾乎是不可能的了。而我們住著豪宅,開著各式轎車,這已經(jīng)不是“補天地之所不及”,這也和三才觀差了十萬八千里了。雖然這樣,其最終還是“總有千年鐵門檻,終需一個土饅頭”,不知道這么辛苦,這么執(zhí)著,所為何來。雖然說這也是“生生不已”,不過這“不已”,卻早已不是古人的“不已”了。這種自稱效法天行健,效法地之厚德載物的“不已”,似乎也已經(jīng)偏離了古人的本意。日為眾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古人很喜歡說陰陽。陰原來是暗的意思。水之南、山之北也叫陰。陽就是高,明的意思。合在一起講,在易中就已經(jīng)比較常見了。易傳中有“陰陽不測之謂神”、“ 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 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 戰(zhàn)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又有“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說法。而在詩、書、左傳中,陰陽就很少見了,據(jù)此我推斷,陰陽理論大概可能是戰(zhàn)國人提出來。雖然在戰(zhàn)國之前的古書中很少見陰陽一詞,但是他們并不是沒有這種思想,周易中的陰陽爻,就是他們這種思想的表現(xiàn)。不過可能那時還沒有完整的理論或者沒有見諸文字的理論而已。陰陽轉化,或者說陰陽辨證,使我們總有了“中庸”的思想,因為“物壯則老”,所以古人總是提出凡事留余地。比如“窮寇勿迫”,比如“逢人且說三分話”,比如“志不可滿,欲不可縱”,三千年來,留給我們的影響不是僅僅一個好或者一個壞字所能說盡的了?!叭漳吮婈栔凇边@句,如果拋開古人的所謂“日為太陽之精,為人君之象”的話,可以說“日主生養(yǎng)恩德”,也就是說太陽管這萬物生長。所以說日為眾陽之宗。只有有了太陽,天地間的萬物才能生長。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太陽,這個世界是個什么樣子?!霸履颂幹蟆保湃苏J為,月亮是太陰之精,是為了補太陽之不足而生的。所以又叫太陰。在人而言,古人常用日比喻為國君,而將月亮比喻后妃和臣子。認為妃子和臣子就是太陽周圍的月亮和眾星。而按今天的天文學而言,月亮也就是太陽系的一顆星星而已。古人總是將天人放到一起說,這種思想詩早在詩書中就有了。而將這兩者放在一起,大概是從漢人董仲舒開始的,他在春秋繁露中說“事各順于名,名各順于天,天人之際,合而為一”。這里開始就將天人結合在一起了。從此,中國的統(tǒng)治者總是說天命天命,而自己也是天子了。(似乎秦始皇帝及其祖先很少說天命之類)。而天子也就是那更早的“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的紂了。東方的天子和西方的天子似乎還是有區(qū)別丫。肸蚃攸召看樣子人還是不能懶呀。想著這句不會出現(xiàn)在辭源中,就沒有查。按文選注的解釋選了“肸蚃”為布的意思。晚上實在沒有辦法,去辭源中求解釋,結果辭源解釋是:“散布,彌漫。后常比喻神靈感應或靈感通微?!庇终业剿未笾邢榉炅铝⒌臇|岳天齊仁圣帝碑文,里面有“肸蚃攸贊”句,這樣看來,無論是“肸蚃攸召”或者“肸蚃攸贊”都類似于“急急如律令”之類的套語了。不過還是不知道如何確切解說。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氣;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螮蝀(ddng)古人認為虹是陰氣所為,陽氣下陰氣應則為虹?,F(xiàn)代認為,彩虹是氣象中的一種光學現(xiàn)象。當陽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珠,光線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的光譜。這樣看來,似乎古人的認識也還可以接受。古人又說:“天地之淫氣,隨日所應,朝西暮東,雄曰虹,其色赤白;雌曰霓,其色青白,常雙出?!惫湃撕芟矚g用淫字。比如,“淫威”,“淫氣”,“淫邪”,等等。今天我們說淫,往往和臍下三寸不無關系。而古人的“淫威”,淫詩大的意思;而“浸淫”卻是隨其條理而浸漬,也和臍下三寸毫無關系。至于“淫氣”,“志淫”之類,淫字大多是不正的意思了。和臍下三寸有關的,古人說:“男女不以禮交,謂之淫?!边@個,這個,想來這句話大家都可以懂,我就不多說了。這里的“天地之淫氣”,也就是相對于文天祥的“天地有正氣”的正氣的邪氣了。古人認為虹霓詩天地的邪氣組成的。這邪氣隨太陽東升西落,朝西暮東。在今天看來,這種說法實在有點怪了。不過,我們想想,在紅樓夢中,湘云對她的丫鬟說萬物都有陰陽,我們就會明白,這于古人,實在是很平常的了。小時候喜歡亂翻書,那時還沒有什么百度和Google,能看到的也只有印在紙上和口口相傳的東西。某天讀到一段文字說,我們古人叫月亮又叫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輪鸞佩、玉蟾、桂魄、蟾蜍、顧菟、嬋娟、玉弓、玉桂、玉盤、玉鉤、玉鏡、冰鏡、廣寒宮、嫦娥、玉羊。那時很不明白,而且這么多名字也把自己繞暈了,一個月亮,怎么會有這么多的名字呢。后來才慢慢明白,原來是后人作詩賦或者寫文章這么說月亮,又或者古代傳說傳下來的。這里的“月里蟾蜍”,就是古代神話了。傳說后羿從西王母處求得長生之藥,后羿妻子嫦娥偷偷全部吃了,白日飛升,到了月亮上,卻變成了蟾蜍。這神話和我們平時的認知有點不同,因為我們只知道豬八戒和嫦娥,卻很少知道嫦娥化為蟾蜍的事了。蟾蜍是什么呢?蟾蜍,象蛤蟆,背上是黑的,頭上有肉角,古人說蟾蜍壽三千歲,頜下有丹書八字(“下巴上有紅色的八字”)。 戰(zhàn)國、秦漢直到魏晉,蟾蜍一直被人們視為神物。不過,現(xiàn)在,似乎一說起蟾蜍就想起美洲蟾蜍,那卻直叫人渾身雞皮疙瘩了。甲子乙丑海中金 丙寅丁卯爐中火 戊辰已巳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傍土 戊寅已卯城頭土 庚辰辛巳白臘金 壬午癸未楊柳木 壬申癸酉劍鋒金 甲戌乙亥山頭火 丙子丁丑澗下水 甲申已酉泉中水 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已丑霹靂火 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已長流水 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 戊戌已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 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已巳覆燈火 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驛土 庚戌辛亥釵釧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 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 戊午已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 壬戌癸亥大海水轉一下以志不忘。風欲起而石燕飛,天將雨而商羊舞。記得小時候學作詩,問及怎么對對子,長輩教的就是多背古典,多記典故??上?,那時總是很懶,而且也有一種逆反的心理,總想別出機杼,現(xiàn)在看來,似乎吃虧的還是自己。比如這句,假使有人出個上句“風欲起而石燕飛”,我將怎么來對?試思考一分鐘。發(fā)現(xiàn)自己對不出來。而同時也發(fā)現(xiàn),按照對了韻格,在句末本應該詩仄起平收,而這里卻是平起仄收。聯(lián)系上下文,才發(fā)現(xiàn)原來編撰者將這出句和對句作為一句,如此一來,為適應上下文,原本按照對聯(lián)格律應該說成“天將雨而商羊舞,風欲起而石燕飛”,結果卻成了現(xiàn)在這樣子了。什么是石燕呢?石燕就是石頭燕子。古書說:“零陵山有石燕,遇風雨起而群飛,雨止仍復為石。”這石頭燕子也是奇怪,就好像現(xiàn)在的飛機汽車,而風雨就是汽油了,一加汽油就自動飛起來了,駕駛員都不要。下一句,“天將雨而商羊舞”,商羊,商羊,不是羊,卻是一種鳥。據(jù)說這種鳥知道什么時候會有雨。在要暴雨之前,就一只腳屈曲起來,不停的飛。知道的人見了,就知道做預防工作。在古人看來,這就是天地通過天地間萬物來表示自己對人類的警告和關愛的一種方式??上?,我們很多人都已經(jīng)忘記了這些,有的干脆,就不知道。“風欲起而石燕飛,天將雨而商羊舞”,讀著這前半句,總是想起古人的“樹欲靜而風不止?!笔嘣陲L起之前就已開始飛了,而這搖擺的樹卻在起風之后想停也停不下來。一入江湖,大都如此吧。旋風名為羊角,閃電號日雷鞭。風本來是無形無質的,怎么可以號羊角呢?莊子里說:“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边@里的羊角指的就是旋風了。我們平時注意看刮風的話,就可以看到,有時在平地起風,象龍卷風樣,就一股在天地之間移來移去,中間夾雜了不少塑料袋或者廢報紙之類,那就是號為羊角的旋風了。當然,這羊角就不是“金剛不壞體,唯怕牯羊角“的羊角了。只是兩者都是一圈一圈的盤旋,這兩者有點類似,所以古人以羊角名旋風。古人認為:“陰氣凝聚,陽在內(nèi)不得出,則奮擊而為雷霆。電乃陰陽激躍,與雷同氣,發(fā)而為光?!肮湃私馓煳摹⒌乩?、人文總離不了陰陽。陰如何,陽如何,也算老生常談了。這里說雷電都是由于陰氣凝聚在一起,某天這氣塊不堪重負,終于就發(fā)而為雷,為電了。我們習慣雷電統(tǒng)稱了,其實雷電還是有區(qū)別的。雷指的是聲音,電指的是光,所以電有時又叫雷火。比如古人說的“迅雷烈風”,指的就是雷聲傳的快,而風有時也是很猛的。最初,人類就是利用雷火引起的野火來加工食物,驅除野獸,而自從人類能夠利用物質自己發(fā)電之后,這“電”就越來越多的進入我們的生活了。古書說:“雷電為鞭,電光照處,謂之列缺?!惫湃丝偸窍矚g比喻,如上句,將旋風喻為羊角。這里又將電光喻為鞭。這比喻也的確很恰當,我們看控制的雷電,一聲霹靂之后,空中電光閃過,的確象鞭子揮舞在空中?!叭粢郧惨唤橹梗w咫尺之書,告彭蠡洞庭,召陵水羅水,率維揚之輕銳,徵八水之鷹揚。然后檄馮夷,說巨靈,鼓子胥之波濤,混陽侯之鬼怪,鞭驅列缺,指揮豐隆,扇疾風,翻暴浪,百道俱進,六師鼓行,一戰(zhàn)而成功?!边@里說的“鞭驅列缺”,指的就是雷鞭驅雷電了。列缺,本來是電名后來針灸介入命名為手腕處的穴道,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列缺是穴道名了,更不用說它本來是什么了。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號?;茨献诱f:“至秋三月,地氣不藏,乃收其殺,百蟲蟄伏,靜居閉戶,青女乃出,以降霜雪。”到了秋天,昆蟲都躲起來了,天開始降霜了。降霜的這位,古人叫她“青女”。古人說:霜,殺也,露所凝也。陽氣所凝,其氣慘毒,物皆喪也?!币捉?jīng)說“履霜,堅冰至”,就是說,在路上看到有霜了,那表示天冷,水要結冰的時候也不遠了。素娥就是嫦娥,素娥即月之號,也就是說我們有時管月亮也叫素娥。這個就沒有多少好鋪張的了。下面講講古人好色。這個說法是從顧炎武先生日知錄那里得來的。顧炎武在日知錄卷二十無“湘女”條說“甚矣,人之好言色也。太白,星也,而有妻甘氏。星經(jīng)曰:太白上公,妻曰女媊。女媊居南斗,食厲,天下祭之,曰明星。河伯,水神也,而有妻。龍魚河圖曰:河伯姓呂,名公子。夫人姓馮,名夷。常儀,古占月之官也,而淮南子以為羿妻,竊藥而奔月,名曰常娥。霜露之所為,雪水之所凝也,而淮南子云:青女乃出,以降霜雪。巫山神女,宋玉之寓言也,而水經(jīng)注以為天帝季女,名日瑤姬。雒水宓妃,陳思王之寄興也,而如淳以為伏羲氏之女。山啟母,天問之雜說也,后人附以少姨,以為啟母之妹,而武后至封之為玉京太后金闕夫人。青溪小姑為蔣子文之第三妹,則見于楊炯之碑。廟碑曰:蔣侯三妹,青溪之軌跡可尋。并州妒女,為介子推之妹,則見于李諲之詩。小孤山之訛為小姑也,杜拾遺之訛為十姨也,是皆湘君夫人之類。而九歌之篇,遠游之賦,且為后世迷惑男女,讀亂神人之祖也。或曰:易以坤為婦道,而漢書有溫神之文,張晏曰:媼者,老母之稱。坤為凡故稱媼。于是山川之主必為婦人以象之,非所以隆國典而昭民敬也已。”我們這里講了幾條,比如青女,比如素娥,比如下面要講的嫦娥,這些都是古人杜撰出來的產(chǎn)物,而作為后人,我們不得不去學一學,否則,我們也無法去讀古書了。不過,這終究詩小道,所以,古人將蒙學放在學習的開始,而接下來學的詩經(jīng)、子、史,而最終的目的是行,也就是走進社會,以身證道,而不僅僅是光說些紙面上的空頭文章了。這也許就是孔子和后來大多數(shù)所謂的儒家之區(qū)別所在了。雷部至捷之鬼日律令,雷部推車之女日阿香。這里講的是和雷有關的兩個人名。小時候看大人畫符(這個詞在現(xiàn)今似乎不是句好話,不過那本來就是畫符,或許我應該說制符或者打符),總是在一道符的最后來一句“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我問長輩,這是什么意思,長輩就告訴我,符上就要這么寫。今天我想想,似乎他們的理解有一些問題,因為我還見過將“如律令”寫成“如敕令”的。我們讀了這里就會明白,所謂的律令,其實是一個名字(本來想說是人名,但這里已經(jīng)說的很清楚了,至捷之鬼,是鬼名呀,罪過、罪過)。其實律令還是人名的,據(jù)干寶搜神記載:“律令,周穆王時人,善走,死為雷部小鬼?!币簿褪钦f,周穆王時,有個叫律令的人跑腿很快,就像水滸傳中的神行太保一樣,神行符一帶,“嗖”,一日一夜,兩千里外了。比起那日行一千,夜行八百的千里馬還要快了。這律令死后就成了雷部的小鬼,專門負責送信之類的跑腿差事。可見,只要有專長,在那里都可以混的開呀。不過這似乎還不夠快,看看今天,我們歌里唱的好,“送你離開,千里之外”,只要一下,就千里之外了。發(fā)展總是無止境呀。上面說過,人都好色。這里又講美人了。不過這美人卻有點類似于聊齋中的畫皮和狐貍精一類。有個姓周的公子我們姑且就稱之為周公子吧,周公子一日出城游玩,不知不覺間天已黑了,看看路邊有一茅屋,屋中有一女子。于是周公子就求這女子借宿一宿。女子答應了。到半夜忽然門外有人喊,“阿香,大人叫你推車呢?!迸哟饝鋈ゲ痪?,空中大雨。而女子一直到天亮也沒有再回來。第二天早上,周公子看自己睡的地方原來是一座新墳。這就是推車之女號阿香的由來了。云師系是豐隆,雪神乃是滕六。上面講了雷部,這里開始講云雪了。什么是云?這個問題我不查書還真的不好回答。我想,云大概就是空中的水蒸氣混合空氣中的灰塵,凝結而成的一種塊狀物。我的解釋完了,下面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云是指停留大氣層上的水滴或冰晶膠體的集合體(互動百科)。在空中懸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體(現(xiàn)漢)?,F(xiàn)代都說云是水的一種形式。我們再看看古人是怎么認識的。說文:云,山川氣也。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F(xiàn)代國人受西方的影響,也是用物質和解剖的觀點來看到世界上的一切物質。比如說水,雨是水,云是水,霜是水;而古人認為雨是天氣,云是山氣,霜是陽氣。我們往往一句話將古人斥為迷信,卻很少說,古人為什么會這么認為,這樣的認識難得真的一無可?。窟@個問題不多討論,留待讀者諸君自行思考?;茨献诱f:“季春三月,豐隆乃出,以將其雨”,這就是豐隆的來歷了。三月,已經(jīng)快到谷雨了,這個時候就開始有雨了,大戴禮說:“谷雨,桐始生,田鼠化為,虹始見”。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理解紅樓夢中寶玉祭晴雯的祭文中的那句“驅豐隆以為比從兮”了。這就是說讓云神做我們的仆役了。古書上說:“蕭使君每役人,必恤其饑寒。若祈滕六降雪,巽二起風,既不復游獵矣。余昨得滕六書,知已喪偶。又聞索泉家第五娘子為歌姬,以妒忌黜矣。若汝求得美人納之,則雪立降矣。又巽二好飲,汝若求得醇醪賂之,則風立至矣”滕六本來是人名,管降雪之事,就好像傳說中的龍王管降雨一樣。這日剛好滕六家的死了,某人想那天雪,這樣他就不必和主人出去打獵,可以在家抱著嬌妻,暖著被窩了。于是找了一個美人給滕六送去,這樣就下雪了??梢?,美人計在什么時候,無論對神仙還是對凡人,都是好使呀。這里再說一下,“系是”的“系”字,系也就是“是”的意思。如“純系向壁虛構之詞”也就是“全是假話”了。歘火、謝仙,俱掌雷火;飛廉、箕伯,悉是風神。歘x,忽然的意思。古書說:“氣翕歘如焱也?!币簿褪呛鋈坏囊馑?。說文說:“歘,欻本字,有所吹起也?!惫湃苏J為,雷火本來是因風而起的,所以成雷部之鬼為歘火。古書載:“大宋祥符中,岳州玉仙觀為天火所焚,惟存一柱,上有謝仙火三字?!敝x仙,也詩雷部的鬼的名字。在明人小說中,這個說法比較常見,如警世通言 第四十卷 旌陽宮鐵樹鎮(zhèn)妖中就有“燒起謝仙之火烈,推轉阿香之車輪”的說法。上面講的雷電,這里講的詩雷火,這兩個還是有區(qū)別的,比如在空中的,叫做電閃雷鳴,那就是雷電了。落在地上,燒著了東西的,那就是雷火了。這雷火也類似于西游記之類小說中的三味真火了。飛廉,古人說是神禽,能夠興風。鹿身,頭如雀,有角,蛇身豹紋。也就是說,這飛廉和我們神話中的龍有點類似了,也是集合了很多動物的特點而成的一種神物,可惜現(xiàn)在看不到了。龍,據(jù)考,有十三種動物的特征,這里不講,以后再講。而在紂王時,有一大臣也叫飛廉,荀子 臣道說:“過而通情,和而無經(jīng),不恤是非,不論曲宜,偷合茍容,迷亂狂生,夫是之謂禍亂之從聲,飛廉、惡來是也”。可見,這飛廉卻是一奸臣了。風伯,古書說:“昔者黃帝合鬼神於西大山之上,駕象輿,六玄龍,畢方并轄,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蟲蛇伏地,白云覆上,大合鬼神,乃作為清角。今主君德薄,不足以聽之。”這風伯也就是風神。很多時候,風伯和飛廉總是連在一起說,還有時也說飛廉就是風伯,總之,這都是流傳很久的神話了,今天,都很難真正知道那時具體詩怎么樣的了。列缺乃電之神,望舒是月之御。前一句,在上文已經(jīng)講過了,列缺原是神名,后來也用作穴道名。而且針灸中的穴道很多都是神名、仙名或者地理名等。如果詳細的說三百六十五個穴道名的起源,那也是一部大書了。初學記說:“月御曰望舒,亦曰纖阿”。這御的意思詩指駕駛車馬的人,大家不要以為是御女的御了。望舒這個詞古書中經(jīng)常見,但是出處卻很好考證了。一般用的時候都是指“月之御”,比如上面講的寶玉的祭文“驅豐隆以為比從兮”后面就是“望舒月以離耶”。今天這種說法詩很少聽見了呀。甘霖、甘澍,俱指時雨;玄穹、彼蒼,悉稱上天。澍sh古代,中國算是農(nóng)業(yè)社會,所以,在日常用語中有很多很天地山川,秋收春種有關的詞語。比如這個霖字,什么詩霖呢?爾雅 釋天說,久雨謂之淫,淫謂之霖。下了三日以上的的雨叫霖。久旱而雨就叫甘霖,久雨不止,比如梅雨,又叫愁霖。霖本來沒有好壞之分,但我們今天說霖往往就是之甘霖了,而不是之愁霖了。澍sh 說文說, 時雨也,也就是及時雨的意思。及時雨潤澤萬物,使農(nóng)作物得以生長,所以叫時雨了。試想一下,如果剛栽下去的樹,卻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雨水,那樹就只要枯死了。說的及時雨,不得不說的一個人就是宋江。押司宋江,“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鄆城縣宋家村人氏。為他面黑身矮,人都喚他做黑宋江。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谷,終日追陪,并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金似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卻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時雨一般,能救萬物?!边@就是及時雨了。再有人生四大喜中的“久旱逢甘露”,那甘露也就是甘霖,也就是及時雨了。爾雅注說:“仰視天形,穹隆而高”玄,黑色;穹,指很高遠。詩經(jīng)說:“彼蒼者天”,所以后人就用玄穹、彼蒼來稱上天,有時又簡稱穹蒼(爾雅曰:穹蒼,蒼天也),如文選中就有“佇立吐高吟,舒憤訴穹蒼”的句子,這詩也有竇娥“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的意思了。雪花飛六出,先兆豐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時晏。雪花飛六出這句,小時候讀到這里,一直不明白,什么是六出呢?后來才明白,原來所謂的六出竟是這么簡單。大家試想一下,什么是六出?瑞雪兆豐年的俗話我們詩熟悉的很,現(xiàn)在說說古人是怎么認識雨雪和天地的關系。古人認為,天地之間聚集這很多陰氣,天氣暖和餓時候,陰氣就變成雨降落下來了;而天氣寒冷的時候卻變成雪降下來了。雪花是五谷的精華,自然界的花大多是五瓣,只有雪花是六瓣。古人又說,冬天的雪花是六瓣(這就是六出),春天的雪花是五瓣,可惜等我讀到這里的時候,我在南方的春天再也沒有遇到雪了,也無從親自驗證了。古語又說:“江南三尺雪,人道十年豐”,這也算是歷代經(jīng)驗的總結吧。所以說雪花兆豐年了。晏 ,晚、遲的意思。小時候,我們睡著不想起的時候,媽媽揭開被子,“日山三竿了,還不起床呀”,就是說這個。注意,這里是竿,不是桿。竿,計算長狀物的單位,竹一根為一竿。桿,桿子,器物上像棍子的細長部分。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日山三竿也就是太陽升起很高了。太陽升起很高了,當然就不是很早了。如五燈會元中說:“懶翁懶中懶,最懶懶說禪。亦不重自己,亦不重先賢。又誰管你地,又誰管你天。物外閹然無個事,日上三竿猶更眠?!毙咽篮阊灾姓f:“女兒終日行坐不離,剛到晚,便閉上房門去睡,直至日上三竿,方才起身”。 “無事擾,安眠高枕何妨熟?待明朝紅日上三竿,才睡足。”都是說白日高臥的事了。蜀犬吠日,比人所見甚稀,吳牛喘月,笑人畏懼過甚。這兩句說起來就有點怪了。怎么會是蜀犬、吳牛呢?難道詩編輯幼學瓊林的作者和這蜀犬、吳牛過不去?再如,前人寫詩詞,往往說東窗、東城(詎勝耦耕南畝,何如高臥東窗王維。前年上書不得意,歸臥東窗兀然醉李欣。西施醉舞嬌無力,笑倚東窗白玉床李白。尊酒東城外,驂騑南陌頭宋之問),那又是為什么?讀書不于這細處著眼,雖讀萬卷,又有何益?這里只說和本文有關的蜀犬、吳牛。原來在四川很多地方,全是崇山峻嶺,長年陰雨,能見到太陽的時候不太多,一出太陽,那里的狗就覺得奇怪,吠個不停。所以后人用蜀犬吠日,來比喻見識少,見到很常見的東西卻大驚小怪。清人屈大均有“蜀犬不識日,群吠聲狺狺”的詩句。還有一個類似的說法蜀犬吠雪,也是大同小異了。吳牛就是水牛。水牛怕熱。記得小時候,夏天為了搶時間耕種,快到中午了,還繼續(xù)耕地,牛實在累了,就在田中一躺,再也不起身拉犁了。任人怎么抽打都是不動。這樣就只好讓它休息,下午再繼續(xù)了。中午人休息的時候,就將牛趕到溪邊,給它一些野草,有些還給些稀粥之類,吃飽喝足,它就往水中一躺,睡覺去了。這水牛最怕熱,所以有時晚上看到月亮也以為是太陽,感覺很熱,喘氣個不停,所以叫喘月了。這樣看來,這吳牛似乎還有詩人氣質,又或者,他也有點類似杞人了。世說新語:滿奮畏風。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边@位滿奮,也是有意思的人物。按照現(xiàn)在心理學理論,也許,他總是給自己一種心里暗示,所以會有這么一種下意識的行為了。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孟子說:“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比罕娕瓮ブ髅魍鮼泶罹茸约?,就像大旱時盼望甘霖一樣。云興則會下雨,霓現(xiàn)則雨停了。這就是說,人們想下雨,盼望云出現(xiàn),卻不喜歡虹霓出現(xiàn)。這樣來盼望人呢,就是希望他們快快到了,永遠不要離開。說到這里,總是想起送紅軍呀。在影視作品里,總是看到我們送走紅軍后,反對派來了。反對派在村子里橫行無忌,我們就可以這么說了,“我們盼望紅軍趕快回來,而且可以永遠和我們在一起?!惫湃苏f,夜氣為露,陰之所凝也。元命苞說:“陰陽和為雨?!惫茏诱f:“雨,濡物者也?!庇曷稙⒙浯蟮氐臅r候,是不分高山丘陵,不分賢愚不肖的。所以,將某明君或者某當位者的貢稱為恩,他的恩德也是遍撒一下,澤被數(shù)代了。這樣就叫做“雨露之恩”。參商二星,其出沒不相見;牛女兩宿,惟七夕一相逢。參shn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左氏傳子產(chǎn)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沉,居曠林,不相能,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后帝不臧,遷閼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沉于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故參為晉星?!眱尚值芸偸谴蚣?,做老子的只好將兩兄弟分開,一在商,一在參。于是兩星這顆升起,那顆才下去,永世不得相見,也永世不會再爭斗了。這樣也好,相見不如懷念,留給他們的總是美好的回憶了。古書上說:“天上有條河,河這邊有一個女子,叫織女。這織女女工很好,每日紡紗織布,連自己的妝容都沒有時間整理。天帝見她這樣,很憐惜她。于是將織女嫁給了河那邊的放牛娃牛郎。這織女和牛郎結婚后,久旱逢甘霖,日日忙得竟然再也不顧女工了。天帝大怒,于是將織女抓回河這邊,只許兩人每年七月七日見一次面。后來這兩人化為天上的星星,照樣只能一年見一次面。這就是“七夕一相逢”。正所謂“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這里講到了二十八宿中的四宿,干脆把二十八宿貼出大家自己看看。這在古代小說中很常見,比如在西游記、水滸傳、封神演義中就都講到這個了。東方青龍 角木蛟 亢金龍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南方朱雀 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馬 張月鹿 翼火蛇 軫水蚓西方白虎 奎木狼 婁金狗 胃土雉 昴日雞 畢月烏 觜火猴 參水猿北方玄武 斗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虛日鼠 危月燕 室火豬 壁水獐后羿妻,奔月宮而為嫦娥;傅說死,其精神托于箕尾說,音悅,yu后羿妻,后羿妻,短短三百五十字里已經(jīng)詩三次提到這位女士了。讓我們來看看都是怎么說的,“月里蟾蜍”,“素娥”,這里就是“后羿妻”??磥砉湃撕芟矚g說這個人物呀,哪天有閑了,來做做這個人物的文章。照這里的說法,似乎有后羿妻本不叫嫦娥的意思,但是我沒有考出原來叫什么。一般都將沒有白日飛升的后羿妻也叫嫦娥。如搜神記:“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嫦娥竊之以奔月。將往,枚筮之于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恐毋驚,后且大昌。嫦娥遂讬身于月,是為蟾蠩?!边@里姑且存疑。莊子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為老傅說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于列星?!备嫡f原來是建筑工人,因為商王武丁夢到這么個人來做自己的宰相,于是找到這個人來輔佐自己,最終國家大治。史記里是這么說的: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冢宰,以觀國風。武丁夜夢得圣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筑於傅險。見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圣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故遂以傅險姓之,號曰傅說。按莊子的說法,傅說得傳“道”,輔佐武丁治國平天下。死后,精神依然在箕尾兩星之間?;矁尚?,上面二十八宿已經(jīng)說到了。說到這里,本來沒有什么好說的了,但是為什么詩箕尾兩星間,而不是別的星之間?這個問題,我查了寫資料,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我大概估摸著是,箕尾兩星對應的禹貢九州分野中的冀州,本就是傅說或者武丁的故地。(湯滅夏后,建都于亳。相傳有三處:谷熟為南亳,在今河南商丘縣東南;蒙為北亳,湯受命為盟主之處,在今河南偃師縣西;偃師為西亳,傳說湯攻夏時所居,城市名。冀州,谷梁傳:“鄭,同姓之國也,在乎冀州”,顧炎武注:正義曰:“冀州者,天下之中州,唐、虞、夏、殷皆都焉。以鄭近王畿,故舉冀州以為說”。)于此看來,居箕尾還有似乎仍護佑一方的意味了。披星戴月,謂早夜之奔馳;沐雨櫛風,謂風塵之勞苦。披星戴月,要說這個成語的來歷,還得說一段故事?;茨献虞d:“宓(m)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巫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巫馬期問其故於宓子,宓子曰:我之謂任人,子之謂任力;任力者故勞,任人者故逸。”宓不齊,字子賤,做單父這個地方的長官。每天就彈琴、喝酒,這樣不久,居然將單父這個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條。后來巫馬期來治理單父,每天早出晚歸,在田間地頭走訪不停,一段時間之后,單父也大治了。巫馬期覺得這樣很奇怪,就去問宓不齊為什么他只彈琴喝酒就可以將這里治理的這么好,而自己卻每天風里來,雨里去才勉強使民眾富足,自己那么辛苦,也沒有做得比他好。宓不齊說:“我這是把事務交給別人去做,而你卻是自己親力親為。交給別人去做,自己當然就很安逸了;親力親為當然就很累了。”這宓子也算是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的人了。說到這里,想起漢朝的李廣和程不識,兩人治軍和這二人也是異曲同工呀。后來,就用披星戴月來表示某人辛苦做事了。早夜奔馳,這句話也是很有意思的。早字是個會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日”,下面是“甲”?!凹住钡淖钤鐚懛ㄏ蟆笆?指皮開裂,或東西破裂?!霸纭奔刺鞂⑵茣?太陽沖破黑暗而裂開涌出之意。本義就是早晨。晚,從字形分析,就是太陽下山,也就是日暮的意思了。奔是跑的意思,馳是疾走之意。這日從早到晚,忙個不停,也真的是夠勞苦了。抱樸子曰:“是何言歟?彼莫不負笈隨師,積其功勤,蒙霜冒險,櫛風沐雨,而躬親灑掃,契闊勞藝,始見之以信行,終被試以危困,性篤行貞,心無怨貳,乃得升堂以入於室?!钡茏硬浑S著師父東奔西走,日夜辛勞,師父哪里知道弟子是否真心,怎么知道弟子的品質如何呢?只有經(jīng)過不斷考驗弟子心性,最后才能道傳給弟子。古人稱洗頭為沐;沐雨也就是總是淋雨的意思。古人又管梳頭叫櫛(zh)(今俟罪潯陽,除盥櫛食寢外無余事。白居易與元九書除了洗臉、梳頭、吃飯、睡覺就沒有別的事了)。櫛風,就是把風當做梳子,總是吹著自己的頭發(fā)。陸機:“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 風塵,原來就是指路途很多塵土,如上文引的陸機詩,白衣變成黑衣了(緇,帛黑色也。說文)。后來就比喻比喻艱辛勞累。恩,這風塵和明雜劇救風塵中的風塵不同了,那風塵詩指娼妓了。不過,那依然詩從這本意引申來的。事非有意,譬如云出無心;恩可遍施。乃曰陽春有腳。古人似乎很鐘情無心二字。翻開古籍,往往看到很多(圣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老子。通于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莊子。見無心而遠事情韓非子。墨墨恢恢,無心可與謀淮南子。)文子:“使信士分財,不如定分而探籌,何則?有心者之於平,不如無心者也?!迸c其讓某位名聲好的人來分金銀,還不如定好每人分多少,然后用稱來分。因為人分東西總是不如稱來得均勻。陶淵明歸去來辭:云無心以出岫(xi,峰巒)。近代拳師常常講:“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又說“拳本無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萬法皆容”。往往做成的、做到的都是無心插柳的結果,如果刻意去追求,卻往往達不到效果了。就比如我們開車時,什么時候進檔,什么時候加油,怎么轉彎,那都是下意識的行為了。如果刻意戰(zhàn)戰(zhàn)兢兢,說要怎么做、該怎么做,那肯定就是新手了,老手往往下意識就完成該做的了。這就是“事非有意,譬如云出無心”。開元天寶遺事:“宋璟愛民恤物,朝野歸美。人咸謂璟為有腳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煦物也。”俗語說:“春風風人,春雨雨人”。春風春雨潤澤大地,無所不遍,所以叫“遍施”了。如果某人被百姓尊崇,這里叫“有腳陽春“,而司馬光因為受百姓尊崇,人稱”萬家生佛“。這些都離我們很遠了,說個近點的,我們現(xiàn)代還有“紅太陽”的說法,想來這和“有腳陽春”差不多一樣了。饋物致敬,曰敢效獻曝之忱;托人轉移,曰全賴回天之力。饋物致敬,饋,遺也(廣雅)。古者致物于人,尊之則曰獻,通行曰饋(周禮天官注)。致,表達的意思,資治通鑒就有“致殷勤之意”的說法。饋物致敬就是送東西表達自己的敬意。列子:“昔者宋國有田夫,常衣缊黂(yn fn),僅以過冬。暨春東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隩室,綿纊狐貉。顧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彼螄侈r(nóng)民很窮,僅有一件破麻衣過冬。他以為天下人都和他一樣。某日春天,在地頭勞作,累了,曬了會兒太陽,覺得很舒服,對自己老婆說:大家都不知道曬太陽可以這么舒服,我將這個獻給大王,一定可以得到重賞。”這就是獻曝的來歷。這叫我想起喝豆?jié){的事了。有錢人都喝豆?jié){,等我有錢了,我也要喝豆?jié){,而且要兩杯,喝一杯,扔一杯。在諸子中,宋人也真是可憐了,守株待兔的是宋人,刻舟求劍的是宋人,獻曝的還是宋人。轉是改變的意思,如史記管晏傳:“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币埔彩亲儎?,改變的意思。托人轉移也就是請人幫忙,請人改變某種狀態(tài)。陸機:“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內(nèi)?!苯饦亲樱骸鞍紊缴w世之雄,回天倒地之力”?;靥焓钦f某人力量很大?;靥熘Γ普Z林:“張文素為給事中。貞觀初,修洛陽宮,以備巡幸,上書極諫。太宗善之,賜彩三百匹。魏徵嘆曰:張公論事,遂有回天之力??芍^仁人之言,其利博哉!”說起這回天,總是想起古人的“挽狂瀾于級倒,障百川而東之”。譚嗣同也曾有“無力回天”的慨嘆?!巴腥宿D移,曰全賴回天之力”這句話也就類似于我們今天說的全靠您幫忙了,您就是我的救星,我的福星呀。由于古人愛掉書袋,所以這話今天聽起來就有點難懂了。不過在古人來說,他們每日說的,每日讀的,接觸的都是這些,自然而然就習慣了。感救死之恩,曰再造;誦再生之德,曰二天。救死扶傷,這個詞也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牧恕h書:“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輮戎馬之地,抑數(shù)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本人酪簿褪钦葹l臨死亡的人。宋書 王僧達傳:“內(nèi)慮于己,外訪于親,以為天地之仁,施不期報,再造之恩,不可妄屬?!痹欤⒌囊馑?,如三國志武帝紀“遂遷許都,造我京畿?!备兄x別人救了快死的自己,這就是再造之恩。這個造就不是我們今天造人的造了。如果理解成別人感謝你造人之恩,那就怎么也是不通了。這再造一般都可以和回天連起來用。說到這再造,唐朝有兩個人不能不說,一個是朱全忠,想來這人大家都熟悉了,這里不多說背景,這里介紹一下他的名字前面的一大串稱謂。據(jù)舊唐書 卷二十下載:“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諸道兵馬元帥、宣武宣義天平護國等軍節(jié)度觀察處置、修宮闕制置、度支解縣池場、亳州太清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尉、中書令、河中尹、汴滑鄆等州刺史、上柱國、梁王、食邑一萬五千戶、實封一千五百戶朱全忠可授相國”,不知道大家看到這個會怎么想?古往今來,歷史總是這么樣的,古人要用這么多稱謂,今人我們也繼承了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確不錯。又舊唐書 卷一百二十載:“肅宗勞之(郭子儀)曰:“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郭子儀于唐朝有再造之恩,這可以說其人有回天之力了。古往今來,這樣的人實在是不多呀。后漢書 卷三十一載:“順帝時,(蘇章)遷冀州刺史。故人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臧。乃請?zhí)兀瑸樵O酒肴,陳平生之好甚次。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獨有二天?!闭略唬骸敖裣μK孺文與故人飲者,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