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運用案例研究法開展校本教研PPT課件_第1頁
怎樣運用案例研究法開展校本教研PPT課件_第2頁
怎樣運用案例研究法開展校本教研PPT課件_第3頁
怎樣運用案例研究法開展校本教研PPT課件_第4頁
怎樣運用案例研究法開展校本教研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怎樣運用案例研究法開展校本教研,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曹亦兵2004-12-28,.,2,內(nèi)容要目,一、什么是案例二、什么是教學案例三、什么是案例研究四、怎樣運用案例研究法開展校本教研五、如何寫作案例,.,3,1.案例的定義,一個真實發(fā)生的、具備典型性的包含問題的事件。,.,4,2.案例的特征,真實性問題性典型性,.,5,案例:宇宙里有些什么,于(綺)老師在教宇宙里有些什么時,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宇宙里有千千萬萬顆星。”這時,一個同學竟然提出了問題:“老師萬萬等于多少?”這時,大家都笑起來,一個同學說:“萬萬不等于億嗎?”在大家的笑聲中,提問的同學灰溜溜地坐下了。于老師覺得他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于是她問:“既然萬萬等于億,但這里為什么不說宇宙里有千億顆星呢?”這一問,同學們都啞了。過了一會,一位同學起來說:“不用億用萬萬,有兩個好處。第一,用萬萬聽起來響亮,億卻聽不清楚。,.,6,案例:宇宙里有些什么,第二,萬萬好像比億多?!边@時同學們又笑了。其實這個同學的回答是正確的。于老師當即給予肯定,并表揚說:“你實際上發(fā)現(xiàn)了漢語修辭中的一個規(guī)律:字的重疊可以產(chǎn)生兩個效果:一是聽得清楚,二是強調(diào)數(shù)量多?!边@時,同學們都用欽佩的眼光看著那個同學。而于老師卻說:“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們今天學到了這個新知識,是誰給我們的呢?”噢,這時大家才將目光集中到第一個同學身上。這個同學十分高興,從此以后,他更大膽提問了。,.,7,二、什么是教學案例,教學案例,就是敘述發(fā)生在一個真實教育情境中的、蘊含一定的教育道理、能啟發(fā)人思考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教育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可能也必須包含有一個或多個教育疑難問題或矛盾沖突,并且有不同的解決辦法。,.,8,一個好的教學案例,往往具備這樣四個要素:,有著細致的情境描述(情境性)好的故事(故事性)圍繞一個鮮明的主題(目的性)有一定的結(jié)構(gòu)框架,依托恰當?shù)睦碚撟髦危ɡ碚撔裕?.,9,好的故事(故事性),可讀性:要有矛盾沖突完整性具體性,.,10,案例:這首歌分幾段?,小朋友學唱完歌曲后,老師問:“誰能聽出來,這首歌分成幾段?”“一段、三段、兩段”小朋友七嘴八舌地搶著回答。老師并未急于告訴孩子們正確答案。而是反問:“到底有幾段?我們再來聽一聽,等會兒,不光要說出分幾段,還要說出理由?!毙∨笥岩粋€個瞪著眼睛很專注地聽老師再唱一遍,有的小朋友在合著老師輕聲哼唱。音樂一停,小朋友立刻叫起來:“我聽出來有兩段!”“我聽出來是三段!”,.,11,案例:這首歌分幾段?,老師提問一名贊成兩段的小朋友:“妮妮,你覺得有兩段,為什么?”妮妮站起來不緊不慢地說:“我覺得有兩段,因為第一段說的是小手變?nèi)^的事,第二段說的是拳頭變小手的事?!崩蠋熥屑汃雎牐鎺⑿?,問“你們同意嗎?”全班齊喊:“同意!”同時拍小手給妮妮鼓勵。,.,12,案例:這首歌分幾段?,老師說:“好,妮妮是根據(jù)歌里說的事情和我的舞蹈動作分段的,還有不同意見嗎?”這時軍軍站起來補充道:“我也覺得有兩段,因為我聽到有間奏。”老師頗為得意地稱贊軍軍:“你的小耳朵真靈,你怎么知道有間奏呢?”軍軍說:“鋼琴老師告訴我,間奏在兩段的中間,這首歌有一段間奏,所以分兩段。”,.,13,三、什么是案例研究,所謂案例研究,一般是指選定典型的個人、教育事件、教育機構(gòu)或團體為研究對象,以其變化、發(fā)展過程為研究內(nèi)容,搜集大量與研究對象有關(guān)的資料,進行全面、深入、細致的分析研究,探索造成某種特殊狀況的原因,從中揭示發(fā)展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并依此提出有價值的教育改進措施,完善研究對象的方法或?qū)嵺`。,.,14,四、怎樣運用案例研究法開展校本教研,要與行動研究法、觀察法、訪談法、教學反思等方法結(jié)合,開展案例研究。,.,15,四、怎樣運用案例研究法開展校本教研,采用“在專家引領(lǐng)下的以課例為載體”行動研究模式。具體過程:“一課兩上,全程觀察記錄,兩次反思”,1.與行動研究法、觀察法、教學反思結(jié)合,開展案例研究。,.,16,一課兩上,全程觀察記錄,兩次反思,第一次上課:要求教師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在自然狀態(tài)下上課,要全程錄像,同時觀察記錄。第一次反思:這里的反思,是在專家引領(lǐng)下的反思。第二次上課:要能夠體現(xiàn)大家討論后的教學思想,仍然需要全程錄像,并作觀察記錄。第二次反思:開展比較研究,找到那些成功的地方,也可以是那些需要改進的地方。,.,17,兩次反思,第一次反思:學習新課程理念,尋找設計與理念的差距,尋找課堂教學中發(fā)生的主要問題,并設想解決策略。第二次反思:開展比較研究,找到那些成功的地方,也可以是那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分析影響因素,提煉教學策略。,.,18,課例:小學自然課淀粉,第一次上課:教師拿出事先準備的淀粉,在告知學生淀粉的性質(zhì)之后,做一個教學演示;將碘酒滴在淀粉上,驗證淀粉的特性遇碘酒會變成藍紫色。,.,19,課例:小學自然課淀粉,第一次反思:新理念:現(xiàn)代自然科學課程理念指明,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因此課程應教給學生科學加工的方法,給他們提供一種思想工具,這樣,學生就會更接近地了解作為科學特點的探索精神了。,.,20,課例:小學自然課淀粉,第一次反思:存在問題:仔細分析,學生的行為實際上是對教師指令的被動回應:把指定的液體(碘酒)滴到指定的物品(淀粉)上,使之產(chǎn)生一種預定的變化(變成藍紫色)。這樣做,看似讓學生觀察與探究,實質(zhì)上仍然停留在“告訴事實,驗證結(jié)論”的水平,學生沒能親身經(jīng)歷主動觀察與分辨的學習活動,思維活動投入量明顯不足。這樣做,實質(zhì)上仍然停留在“告訴事實,驗證結(jié)論”的水平。,.,21,課例:小學自然課淀粉,第一次反思:解決策略:增加材料的投放種類,實驗應以學生探究實驗為主。,.,22,課例:小學自然課淀粉,第二次上課:使用的“液體”增至黃酒、醬油、碘酒三種,“物品”改為馬鈴薯、鹽、面粉、米飯、糖等多種,然后放手讓學生在各種“液體”與各種“物品”之間一對一“找朋友”哪種“液體”碰到哪種“物品”會發(fā)生新的顏色變化?教師組織學生觀察,學生通過親自分類、親自鑒別,從而發(fā)現(xiàn)淀粉特有的性質(zhì)。,.,23,課例:小學自然課淀粉,第二次反思:改進前后的課有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眾所周知,分類與觀察是科學探究的第一步,學會運用這種分類、鑒別的思想工具比知道某個特定的性質(zhì)更為重要,改進課在達到這一目標上有所突破。,.,24,小學自然課淀粉課堂觀察記錄表(示例),三類實驗所用時間及占比,.,25,課例:小學自然課淀粉,第二次反思:分析影響因素:材料的可選擇性、開放性對學生探究行為的影響提煉教學策略:(提供材料的策略)增加材料的投放種類,增加材料的選擇性,提供開放性的材料。,.,26,四、怎樣運用案例研究法開展校本教研,訪談是一種研究性交談,2.與訪談法結(jié)合使用,.,27,訪談示例:為什么不追問孩子?,大班科學活動:蠟燭的熄滅課后訪談:問教師:當你總結(jié)哪些材料能使蠟燭熄滅時,把扇子歸在其中,有一個孩子卻說扇子不行,你怎么不問問小朋友呢?”答:我以為孩子是說扇子壞了。問小朋友:“我是把扇子放在燭火上面熏的”由此得出結(jié)論:小朋友使用扇子的方法和老師的完全不一樣。,.,28,訪談示例:為什么不追問孩子?,繼續(xù)訪談教師:“我真是坐失良機,如果我能問一問這個說扇子不行的小朋友,然后順勢讓孩子們討論一下:扇子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讓蠟燭熄滅,什么情況下不可以就好了?!?.,29,五、如何寫作案例,案例的組成:背景事件分析評價,.,30,五、如何寫作案例,背景與事件: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尤其是真實情境中影響事件的關(guān)鍵因素,突出事件發(fā)生的情境中要素間的關(guān)系沖突人物間的沖突、行為與結(jié)果的沖突、決策中的困惑與沖突。,.,31,五、如何寫作案例,分析與評價:注重反思行為背后的動機、理念、問題解決的策略。反思行為后面的理念支撐,尋找行為動機、行為意圖、行為策略等選擇依據(jù)的深層次原因。,.,32,案例:中班數(shù)學活動圖形娃娃回家啦,教師先出示一幅機器人圖片,讓孩子數(shù)一數(shù)圖中有幾個三角形、幾個圓形、幾個正方形和幾個長方形,進而引導幼兒討論最佳記錄方法,孩子們七嘴八舌,有的說畫小雨點,有的說畫大象,還有說畫豎線、波浪線、圓點的可教師卻這樣小結(jié)道:“畫豎線最簡單,我們還是用畫豎線來記錄吧?!?.,33,案例:圖形娃娃回家啦教學反思,教師的教學行為:師幼互動模式:“標準答案式”凡是幼兒的回答符合教師的預期,這個孩子就會受到鼓勵和強化;相反,當孩子的答案偏離教師的“正確”答案,老師往往對幼兒的回答不作任何反饋,因為幼兒的回答沒有符合她的期望。,.,34,案例:圖形娃娃回家啦教學反思,分析行為背后的的理念支撐:認為教師是教學的權(quán)威,教師對幼兒習得的內(nèi)容與教師所傳授內(nèi)容之間的“一致性”是十分看重的。教師更關(guān)注教學活動的成敗,而不是學生的發(fā)展。,.,35,案例:圖形娃娃回家啦教學反思,該理念與新課改理念的沖突:新課改理念:應允許幼兒有自己選擇、決定的權(quán)利,真正為幼兒提供自主學習、自主思維的機會。,.,36,案例:圖形娃娃回家啦教學反思,由行為導致的結(jié)果:孩子們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