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學-第二章有效應力.ppt_第1頁
土力學-第二章有效應力.ppt_第2頁
土力學-第二章有效應力.ppt_第3頁
土力學-第二章有效應力.ppt_第4頁
土力學-第二章有效應力.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力學,有效應力原理與土體中的應力計算,本章提要學習要點,土體中的應力計算土體中的孔隙水壓力計算有效應力原理與固結(jié)模型有效應力原理與固結(jié)-土水兩相相互作用,強度問題變形問題,應力狀態(tài)及應力應變關系,自重應力,附加應力,基底壓力計算,有效應力原理,建筑物修建以前,地基中土體在變形穩(wěn)定以后由本身重量所產(chǎn)生的應力,建筑物重量等外荷載在地基中引起的應力增量,土體中的應力計算,第二章:土體中的應力計算,2.1應力狀態(tài)及應力應變關系2.2自重應力2.3附加應力2.4基底壓力計算2.5有效應力原理2.6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3.1應力狀態(tài)及應力應變關系,土力學中應力符號的規(guī)定,三維應力狀態(tài)(一般應力狀態(tài)),地基中的應力狀態(tài)(1),3.1應力狀態(tài)及應力應變關系,三維應力狀態(tài)(三軸應力狀態(tài)),地基中的應力狀態(tài)(1),應變條件,應力條件,獨立變量,3.1應力狀態(tài)及應力應變關系,地基中的應力狀態(tài)(2),二維應力狀態(tài)(平面應變狀態(tài)),垂直于y軸斷面的幾何形狀與應力狀態(tài)相同沿y方向有足夠長度,L/B10在x,z平面內(nèi)可以變形,但在y方向沒有變形,3.1應力狀態(tài)及應力應變關系,地基中的應力狀態(tài)(2),二維應力狀態(tài)(平面應變狀態(tài)),應變條件,應力條件,獨立變量,3.1應力狀態(tài)及應力應變關系,地基中的應力狀態(tài)(3),側(cè)限應力狀態(tài):指側(cè)向應變?yōu)榱愕囊环N應力狀態(tài),水平地基半無限空間體半無限彈性地基內(nèi)的自重應力只與Z有關土質(zhì)點或土單元不可能有側(cè)向位移側(cè)限應變條件任何豎直面都是對稱面,應變條件,3.1應力狀態(tài)及應力應變關系,地基中的應力狀態(tài)(3),側(cè)限應力狀態(tài):側(cè)向應變?yōu)榱愕囊环N應力狀態(tài),應變條件,應力條件,獨立變量,3.1應力狀態(tài)及應力應變關系,E、與位置和方向無關,理論:彈性力學解求解“彈性”土體中的應力方法:解析方法優(yōu)點:簡單,易于繪成圖表等,碎散體,非線性彈塑性,成層土各向異性,應力計算時的基本假定,連續(xù)介質(zhì)(宏觀平均),線彈性體(應力較小時),均質(zhì)各向同性體(土層性質(zhì)變化不大),3.1應力狀態(tài)及應力應變關系,3.1應力狀態(tài)及應力應變關系,土力學中應力符號的規(guī)定地基中常見的應力狀態(tài)應力計算時的基本假定,三維應力狀態(tài)三軸應力狀態(tài)平面應變狀態(tài)側(cè)限應力狀態(tài),連續(xù)彈性均質(zhì)各向同性,小結(jié),第三章:土體中的應力計算,水平地基中的自重應力,3.1應力狀態(tài)及應力應變關系3.2自重應力3.3附加應力3.4基底壓力計算3.5有效應力原理3.6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3.2自重應力,土體的自重應力,假定:水平地基半無限空間體半無限彈性體有側(cè)限應變條件一維問題,定義:在修建建筑物以前,地基中由土體本身的有效重量而產(chǎn)生的應力,目的:確定土體的初始應力狀態(tài),計算:地下水位以上用天然容重地下水位以下用浮容重,3.2自重應力,土體的自重應力,豎直向自重應力:土體中無剪應力存在,故地基中Z深度處的豎直向自重應力等于單位面積上的土柱重量,均質(zhì)地基:,成層地基:,水平向自重應力:,容重:地下水位以上用天然容重地下水位以下用浮容重,3.2自重應力,土體的自重應力,分布規(guī)律,分布線的斜率是容重在等容重地基中隨深度呈直線分布自重應力在成層地基中呈折線分布在土層分界面處和地下水位處發(fā)生轉(zhuǎn)折或突變(水平應力),第三章:土體中的應力計算,3.1應力狀態(tài)及應力應變關系3.2自重應力3.3附加應力3.4基底壓力計算3.5有效應力原理3.6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3.3附加應力,地基中的附加應力,附加應力是由于修建建筑物之后再地基內(nèi)新增加的應力,它是使地基發(fā)生變形從而引起建筑物沉降的主要原因,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附加應力矩形分布荷載作用下的附加應力條形分布荷載作用下的附加應力圓形分布荷載作用下的附加應力影響應力分布的因素,基本解,疊加原理,3.3附加應力,集中荷載的附加應力,(P;x,y,z;R,),豎直集中力布辛內(nèi)斯克課題,P,3.3附加應力,法國數(shù)學家布辛內(nèi)斯克(J.Boussinesq)1885年推出了該問題的理論解,包括六個應力分量和三個方向位移的表達式,集中荷載的附加應力,豎直集中力布辛內(nèi)斯克課題,其中,豎向應力z:,集中力作用下的應力分布系數(shù)查表31,3.3附加應力,集中荷載的附加應力,P作用線上在某一水平面上在r0的豎直線上z等值線-應力泡,豎直集中力布辛內(nèi)斯克課題,z與無關,呈軸對稱分布,3.3附加應力,集中荷載的附加應力,水平集中力西羅提課題,3.3附加應力,矩形分布荷載的附加應力,矩形面積豎直均布荷載,角點下的垂直附加應力:B氏解的應用,P74頁(311),m=L/B,n=z/B,矩形豎直向均布荷載角點下的應力分布系數(shù)Ks:表3-2,矩形內(nèi):,矩形外:,荷載與應力間滿足線性關系,疊加原理,角點計算公式,任意點的計算公式,矩形分布荷載的附加應力,矩形面積豎直均布荷載,任意點的垂直附加應力角點法,3.3附加應力,3.3附加應力,矩形分布荷載的附加應力,矩形面積豎直三角形分布荷載,pt,M,矩形面積豎直三角分布荷載角點下的應力分布系數(shù):表3-3,o,3.3附加應力,角點下的垂直附加應力:C氏解的應用,ph,矩形分布荷載的附加應力,矩形面積水平均布荷載,矩形面積作用水平均布荷載時角點下的應力分布系數(shù):表3-4,Z,L,B,3.3附加應力,條形分布荷載的附加應力,豎直線布荷載-弗拉曼解,-B氏解的應用,3.3附加應力,任意點的附加應力:F氏解的應用,條形分布荷載的附加應力,條形面積豎直均布荷載,條形面積豎直均布荷載作用時的應力分布系數(shù):表3-5,3.3附加應力,其它荷載的附加應力,條形面積其它分布荷載,P85頁:表36,圓形面積均布荷載作用,圓心下的附加應力計算,P88頁:表39,3.3附加應力,K豎直集中荷載作用下(表3-1)Ks矩形面積豎直均布荷載作用角點下(表3-2)Kt矩形面積三角形分布荷載作用角點下(表3-3)Kh矩形面積水平均布荷載作用角點下(表3-4)Kzs條形面積豎直均布荷載作用時(表3-5)Kzt條形面積三角形分布荷載作用時(表3-7)Kzh條形面積水平均布荷載作用時(表3-8)K0圓形面積均布荷載作用時園心點下(表3-9)KzL條形面積梯形分布荷載作用時(圖3-26),小結(jié),3.3附加應力,上層軟弱,下層堅硬,非均勻性-成層地基,軸線附近應力集中,z增大應力集中程度與土層剛度比有關隨H/B增大,應力集中減弱,上層堅硬,下層軟弱,軸線附近應力擴散,z減小應力擴散程度與土層剛度比有關隨H/B的增大,應力擴散增強,影響土中應力分布的因素,3.3附加應力,非線性和彈塑性,影響土中應力分布的因素,對豎直應力計算值的影響不大對水平應力有顯著影響,變形模量隨深度增大的地基,是一種連續(xù)非均質(zhì)現(xiàn)象,在砂土地基中尤為常見使應力向應力的作用線附近集中,Ex/Ez1時,Ex相對較大,有利于應力擴散應力擴散,各向異性地基,矩形面積水平均布荷載,條形面積豎直均布荷載,豎直集中力,面積分,線積分:豎直線布荷載,矩形面積豎直三角形荷載圓形面積豎直均布荷載矩形面積豎直均布荷載,寬度積分,L/B10,水平集中力,面積分,滿足疊加原理,可對各種特殊荷載和面積進行分解和組合,利用已知解和求解,小結(jié),3.3附加應力,第三章:土體中的應力計算,影響因素計算方法分布規(guī)律,3.1應力狀態(tài)及應力應變關系3.2自重應力3.3附加應力3.4基底壓力計算3.5有效應力原理3.6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3.4基底壓力計算,基底壓力:基礎底面?zhèn)鬟f給地基表面的壓力,也稱基底接觸壓力?;讐毫仁怯嬎愕鼗懈郊討Φ耐夂奢d,也是計算基礎結(jié)構(gòu)內(nèi)力的外荷載,上部結(jié)構(gòu)自重及荷載通過基礎傳到地基之中,基底壓力計算,3.4基底壓力計算,基底壓力的影響因素,剛度形狀大小埋深,大小方向分布,土類密度土層結(jié)構(gòu)等,基底壓力是地基和基礎在上部荷載作用下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受荷載條件、基礎條件和地基條件的影響,荷載條件:,基礎條件:,地基條件:,暫不考慮上部結(jié)構(gòu)的影響,用荷載代替上部結(jié)構(gòu),使問題得以簡化,3.4基底壓力計算,抗彎剛度EI=M0基礎只能保持平面下沉不能彎曲分布:中間小,兩端無窮大,基礎抗彎剛度EI=0M=0基礎變形能完全適應地基表面的變形基礎上下壓力分布必須完全相同,若不同將會產(chǎn)生彎矩,基底壓力的分布,彈性地基,完全柔性基礎,彈性地基,絕對剛性基礎,3.4基底壓力計算,荷載較小荷載較大荷載很大,基底壓力的分布,彈塑性地基,有限剛度基礎,砂性土地基粘性土地基,3.4基底壓力計算,簡化計算方法:假定基底壓力按直線分布的材料力學方法,基底壓力的簡化計算,3.4基底壓力計算,B,P,基礎形狀與荷載條件的組合,矩形條形,豎直中心豎直偏心傾斜偏心,P:單位長度上的荷載,3.4基底壓力計算,矩形基礎上的集中荷載,3.4基底壓力計算,矩形面積單向偏心荷載,出現(xiàn)拉力時,應進行壓力調(diào)整,原則:基底壓力合力與總荷載相等,3.4基底壓力計算,B,e,P,P,Pv,Ph,傾斜偏心荷載,條形基礎豎直偏心荷載,分解為豎直向和水平向荷載,水平荷載引起的基底水平應力視為均勻分布,其它荷載,3.4基底壓力計算,基底壓力分布的影響因素基底壓力的分布形式簡化計算方法,荷載條件基礎條件地基條件,彈性地基彈塑性地基,假定基底壓力按直線分布的材料力學方法,小結(jié),第三章:土體中的應力計算,有效應力原理有效應力計算孔壓系數(shù),3.1應力狀態(tài)及應力應變關系3.2自重應力3.3附加應力3.4基底壓力計算3.5有效應力原理3.6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太沙基(KarlTerzaghi)(1883-1963),太沙基土力學的奠基人,1921-1923年提出土的有效應力原理和土的固結(jié)理論,1925年出版經(jīng)典著作土力學,首次將各種土工問題歸納成為系統(tǒng)的有科學依據(jù)的計算理論,奠定了他作為土力學創(chuàng)始人的地位,3.5有效應力原理,3.5有效應力原理,對所受總應力,骨架和孔隙流體如何分擔?它們?nèi)绾蝹鬟f和相互轉(zhuǎn)化?它們對土的變形和強度有何影響?,土體是由固體顆粒骨架、孔隙流體(水和氣)三相構(gòu)成的碎散材料,受外力作用后,總應力由土骨架和孔隙流體共同承受,Terzaghi的有效應力原理和固結(jié)理論,有效應力原理,3.5有效應力原理,外荷載總應力,飽和土中的應力形態(tài),飽和土是由固體顆粒骨架和充滿其間的水組成的兩相體。受外力后,總應力分為兩部分承擔:,由土骨架承擔,并通過顆粒之間的接觸面進行應力的傳遞,稱之為粒間應力有由孔隙水來承擔,通過連通的孔隙水傳遞,稱之為孔隙水壓力??紫端荒艹袚魬?,但能承受法向應力,3.5有效應力原理,a-a斷面豎向力平衡:,飽和土有效應力原理,3.5有效應力原理,飽和土的有效應力原理,飽和土體內(nèi)任一平面上受到的總應力可分為兩部分和u,并且:土的變形與強度都只取決于有效應力,一般地,,有效應力,總應力已知或易知孔隙水壓測定或計算,3.5有效應力原理,有效應力原理的討論,孔隙水壓力的作用有效應力的作用討論,它在各個方向相等,只能使土顆粒本身受到等向壓力,不會使土顆粒移動,導致孔隙體積發(fā)生變化。由于顆粒本身壓縮模量很大,故土粒本身壓縮變形極小水不能承受剪應力,對土顆粒間摩擦、土粒的破碎沒有貢獻因而孔隙水壓力對變形強度沒有直接影響,稱為中性應力,3.5有效應力原理,3.5有效應力原理,有效應力原理的討論,孔隙水壓力的作用有效應力的作用討論,是土體發(fā)生變形的原因:顆粒間克服摩擦相對滑移、滾動以及在接觸點處由于應力過大而破碎均與有關是土體強度的成因:土的凝聚力和粒間摩擦力均與有關,3.5有效應力原理,3.5有效應力原理,有效應力原理的討論,孔隙水壓力的作用有效應力的作用討論,3.5有效應力原理,自重應力情況(側(cè)限應變條件),飽和土孔壓和有效應力計算,靜水條件穩(wěn)定滲流條件,地下水位海洋土毛細飽和區(qū),附加應力情況,單向壓縮應力狀態(tài)等向壓縮應力狀態(tài)偏差應力狀態(tài),3.5有效應力原理,自重應力情況,靜水條件:地下水位,總應力:單位土柱和水柱的總重量,=H1+satH2,孔隙水壓力:靜水壓強,u=wH2,有效應力:,=-u=H1+(sat-w)H2=H1+H2,地面,A,自重應力情況,靜水條件:水位下降,地下水位下降會引起增大,土會產(chǎn)生壓縮,這是城市抽水引起地面沉降的一個主要原因,3.5有效應力原理,自重應力情況,靜水條件:海洋土,總應力:單位土柱和水柱的總重量,=wH1+satH2,孔隙水壓力:凈水壓強,u=w(H1+H2),有效應力:,=-u=H2,H1,H2,=-u,地面,水位,A,3.5有效應力原理,3.5有效應力原理,自重應力情況,靜水條件:毛細飽和區(qū),H1,H2,地面,總應力:單位土柱和水柱的總重量,A,=H1+satH,孔隙水壓力:凈水壓強,u=wH2,有效應力:,=-u=H1+satHc+H2,毛細飽和區(qū),Hc,H,3.5有效應力原理,自重應力情況,穩(wěn)定滲流條件:,3.5有效應力原理,自重應力情況,穩(wěn)定滲流條件:向上滲流,土水整體分析,總應力:單位土柱和水柱的總重量,=satH,孔隙水壓力:凈水壓強,u=w(H+h),有效應力:,=-u=satH-wH-wh=H-wh,滲透壓力,向上滲流使得有效應力減小,3.5有效應力原理,自重應力情況,穩(wěn)定滲流條件:向下滲流,土水整體分析,孔隙水壓力:,u=w(H-h),有效應力:,=-u=satH-wH+wh=H+wh,滲透壓力,向下滲流使得有效應力增加可導致土層發(fā)生壓密變形,稱滲流壓密,3.5有效應力原理,自重應力情況,穩(wěn)定滲流條件:向上滲流,總應力:,=+u=H-wh+w(H+h)=satH,孔隙水壓力:凈水壓強,u=w(H+h),有效應力:自重應力+滲透力,=H-wh,取土骨架為隔離體,自重應力:,滲透應力:,3.5有效應力原理,附加應力情況,幾種簡單的情形:側(cè)限應力狀態(tài)三軸應力狀態(tài),附加應力z,土骨架有效應力,孔隙水孔隙壓力u,外荷載,土骨架孔隙水,超靜孔隙水壓力,3.5有效應力原理,側(cè)限應力狀態(tài)及一維滲流固結(jié),實踐背景:大面積均布荷載,側(cè)限狀態(tài)的簡化模型,附加應力情況,土體不能發(fā)生側(cè)向變形,稱側(cè)限狀態(tài),3.5有效應力原理,鋼筒彈簧水體帶孔活塞活塞小孔大小,滲透固結(jié)過程,側(cè)限應力狀態(tài)太沙基滲壓模型,附加應力情況,側(cè)限條件土骨架孔隙水排水頂面滲透性大小,3.5有效應力原理,側(cè)限應力狀態(tài)太沙基滲壓模型,附加應力情況,p,附加應力:z=p超靜孔壓:u=z=p有效應力:z=0,附加應力:z=p超靜孔壓:u0,附加應力:z=p超靜孔壓:u=0有效應力:z=p,3.5有效應力原理,附加應力情況,固結(jié)過程中,u和隨時間變化,固結(jié)過程的實質(zhì)就是土中兩種不同應力形態(tài)的轉(zhuǎn)化過程超靜孔壓力u是由外荷載引起的,它是超出靜水位以上的那部分孔隙水壓力,u總=u靜+u超靜側(cè)限條件t=0時的超靜孔壓在數(shù)值上等于外荷載增量,也即,孔壓系數(shù):,側(cè)限應力狀態(tài)及一維滲流固結(jié),土體在受到外荷載后,產(chǎn)生超靜孔隙水壓力,超靜孔隙水壓力隨時間逐步消散,土體骨架的有效應力逐漸增加,這一過程稱土體的滲流固結(jié),3.5有效應力原理,附加應力情況,三軸應力狀態(tài),三軸應力狀態(tài),等向壓縮應力狀態(tài),偏差應力狀態(tài),3.5有效應力原理,附加應力情況,三軸應力狀態(tài),u,uB,uA,3.5有效應力原理,附加應力情況,三軸應力狀態(tài),關閉排水閥門,連接孔壓傳感器,施加圍壓,量測超靜孔隙水壓力uB施加(1-)進行剪切時,關閉排水閥門。用孔壓傳感器量測剪切過程中產(chǎn)生的超靜孔隙水壓力uA,不固結(jié)不排水試驗,3.5有效應力原理,附加應力情況,三軸應力狀態(tài)等向壓縮應力狀態(tài),孔隙流體產(chǎn)生超靜孔壓uB土骨架有效附加應力:3-uB,孔隙流體的體積變化:,土骨架體積變化:,不排水、不排氣:V1=V2,3.5有效應力原理,附加應力情況,孔壓系數(shù)B:,表示單位周壓力增量所引起的孔壓力增量,飽和土:Cf=CwCsB1.0干土:CfCsB=0非飽和土:B=0-1之間,B是一個反映土飽和程度的指標,三軸應力狀態(tài)等向壓縮應力狀態(tài),3.5有效應力原理,附加應力情況,三軸應力狀態(tài)偏差應力狀態(tài),孔隙流體產(chǎn)生超靜孔壓uA,孔隙流體的體積變化:,土骨架體積變化:,3.5有效應力原理,附加應力情況,土骨架體積變化:胡克定律,不排水、不排氣:V1=V2,孔壓系數(shù)A,三軸應力狀態(tài)偏差應力狀態(tài),3.5有效應力原理,附加應力情況,三軸應力狀態(tài)偏差應力狀態(tài),孔壓系數(shù)A:,對飽和土,B=1,對于線彈性體:A=1/3,剪脹:A1/3,剪縮:A1/3,剪切作用引起的孔壓響應,A是一個反映土體剪脹性強弱的指標,其大小與土性有關。A不是常數(shù),隨加載過程而變化,3.5有效應力原理,問題:能否對孔壓系數(shù)A作進一步的解釋?,附加應力情況,純剪應力狀態(tài),彈性體在承受純剪荷載時不發(fā)生體積應變,3.5有效應力原理,等向壓縮應力狀態(tài),純剪應力狀態(tài),純剪應力狀態(tài),問題:能否對孔壓系數(shù)A作進一步的解釋?,附加應力情況,附加應力情況,三軸應力狀態(tài),三軸應力狀態(tài),等向壓縮應力狀態(tài),偏差應力狀態(tài),u=uB+uA,3.5有效應力原理,小結(jié),有效應力原理有效應力計算固結(jié)模型與孔壓系數(shù)A、B,飽和土體內(nèi)任一平面上受到的總應力可分為兩部分和u;土的變形與強度都只取決于有效應力,自重應力情況:靜水條件穩(wěn)定滲流條件附加應力情況:單向壓縮應力狀態(tài)等向壓縮應力狀態(tài)偏差應力狀態(tài),3.5有效應力原理,第三章:土體中的應力計算,3.1應力狀態(tài)及應力應變關系3.2自重應力3.3附加應力3.4基底壓力計算3.5有效應力原理3.6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3.6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Casagrande1930年首先使用試樣采用圓柱形土樣,用橡皮膜包裹,放在密封壓力室的壓力水中,施加軸向力,應力狀態(tài)明確;變形量測簡單可控制排水條件;可完整的描述試樣受力、變形和破壞的全過程;可進行不同應力路徑的試驗,三軸:同“單軸”對應,表明土樣在三個方向受力常規(guī):同“真”對應,表明土樣在兩個方向受到相同壓力(室壓力)的作用,并非真正的三軸應力,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3.6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主機系統(tǒng)穩(wěn)壓調(diào)壓系統(tǒng)量測系統(tǒng),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儀,組成:,3.6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主機系統(tǒng)穩(wěn)壓調(diào)壓系統(tǒng)量測系統(tǒng),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儀,組成:,3.6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3.6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主機系統(tǒng)穩(wěn)壓調(diào)壓系統(tǒng)量測系統(tǒng),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儀,組成:,3.6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儀,水,穩(wěn)壓調(diào)壓系統(tǒng),排水管或孔壓量測,閥門,軸向活塞,有機玻璃罩,橡皮膜,透水石,頂帽,壓力室及試樣,閥門,馬達,橫梁,量力環(huán),百分表,3.6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通常試驗分為兩個階段:,施加周圍壓力3:,過程中,允許試樣排水稱為固結(jié);不允許試樣排水稱為不固結(jié),施加軸向力,進行剪切:,過程中,允許試樣排水稱為排水;不允許試樣排水稱為不排水,3.6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不固結(jié)不排水試驗UUunconsolidated-undrainedtest固結(jié)不排水試驗CUconsolidated-undrainedtest固結(jié)排水試驗CDconsolidated-drainedtest,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conventionaltriaxialcompressiontest,3.6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固結(jié)排水試驗,試驗過程:,施加圍壓,排水閥門始終打開,充分排水施加(1-)進行剪切時,排水閥門始終打開。剪切速度慢足以使孔壓消散,測定:軸向變形:軸向應變軸向力:軸向應力排水量:體積應變,3.6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典型試驗結(jié)果,與圍壓有關非線性剪脹性,糯扎渡高心墻堆石壩心墻礫石土料試驗結(jié)果,固結(jié)排水試驗,3.6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變形模量:,泊松比:,一般化的應力應變曲線,彈性模量,固結(jié)排水試驗,試驗過程,施加圍壓,排水閥門始終打開,充分排水施加(1-)進行剪切時,排水閥門關閉。用孔壓傳感器量測剪切過程中產(chǎn)生的超靜孔隙水壓力u,測定:軸向變形:軸向應變軸向力:軸向應力孔隙水壓力,固結(jié)不排水試驗,3.6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