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病病理學教研室參考PPT_第1頁
寄生蟲病病理學教研室參考PPT_第2頁
寄生蟲病病理學教研室參考PPT_第3頁
寄生蟲病病理學教研室參考PPT_第4頁
寄生蟲病病理學教研室參考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一、概 述,寄生蟲?。╬arasitosis)是以寄生蟲為病原體引起的疾病。寄生蟲主要包括原蟲(阿米巴、卡氏肺囊蟲、陰道滴蟲)和蠕蟲(線蟲、吸蟲、絳蟲)。 特點: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條件,具有區(qū)域性,季節(jié)性和自然疫源性。 發(fā)病機制:奪取營養(yǎng)、機械性損傷、毒性作用、免疫性損傷致病,2,二、寄生蟲病的一般病理表現,嗜酸性細胞浸潤 結核樣肉芽腫形成 慢性炎癥及纖維組織增生 組織破壞或壓迫 病變組織中見蟲體或蟲卵,3,三、阿米巴病,阿米巴?。╝moebiasis)是由溶組織內阿米巴原蟲感染人體引起的寄生蟲病。該原蟲經消化道主要寄生在結腸,亦可經血道或偶爾直接侵襲進入腸外組織,引發(fā)相應部位的

2、阿米巴潰瘍或阿米巴膿腫。本病在我國多見于南方,4,一)腸阿米巴病,腸阿米巴病是由致病性溶組織內阿米巴寄生于結腸而引起。臨床主要表現腹痛、腹瀉(暗紅色果醬樣伴腥臭的糞便)、便血、里急后重等消化道癥狀,故常稱為阿米巴痢疾(amoebic dysentery,5,包囊,小滋養(yǎng)體,大滋養(yǎng)體,傳染期,致病期,回盲部,堿性消化液,腸蠕動,水分、營養(yǎng)減少,糞便增加,腸壁或腸外組織,偽足及酶解作用,破壞腸壁,進入腸腔,致病期,傳染期,1、阿米巴的生活史,6,2、阿米巴的致病機制,機械損傷與吞噬作用:偽足運動 接觸溶解作用:穿孔素、半胱氨酸酶 細胞毒素:腸毒素 免疫抑制與逃避:凝集素、半胱氨酸酶,9,3、病理變

3、化,病變部位:常見于盲腸與升結腸,其次為乙狀結腸和直腸。 病變性質:組織溶解液化為主的變質性炎 病變特點:形成口小底大的燒瓶樣潰瘍,肉眼:早期形成邊緣隆起、灰黃色、針頭大點狀壞死或淺表潰瘍,周圍有充血出血帶包繞。病變發(fā)展至粘膜下層,形成口小底大的潰瘍,潰瘍間粘膜正?;騼H為輕度卡他性炎癥。嚴重時形成邊緣呈潛行性的巨大潰瘍,急性期病理表現,肉眼:早期形成邊緣隆起、灰黃色、針頭大點狀壞死或淺表潰瘍,周圍有充血出血帶包繞。病變發(fā)展至粘膜下層,形成口小底大的潰瘍,鏡檢:組織溶解壞死伴輕度炎癥反應(充血、出血、少量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潰瘍邊緣與正常組織交界處或小靜脈內見阿米巴滋養(yǎng)體;合并細菌

4、感染時見中性粒細胞浸潤,急性期病理表現,早期淺表潰瘍,燒杯樣潰瘍,鐵蘇木素染色,結腸粘膜下層小靜脈內見成堆的阿米巴大滋養(yǎng)體,阿米巴滋養(yǎng)體,新舊病變共存:壞死、潰瘍、肉芽組織及瘢痕組織 腸腔狹窄 腸壁局限性包塊,慢性期病變,并發(fā)癥,腸出血:最常見 腸腔狹窄:不常見 腸穿孔:較少見 闌尾炎:較常見 腸外阿米巴病,18,二)阿米巴病肝膿腫,阿米巴肝膿腫(amoebic liver abscess)是阿米巴病最重要和最常見的并發(fā)癥。臨床常表現為長期發(fā)熱伴右上腹痛、肝腫大和壓痛,全身消耗等癥狀。 好發(fā)部位:肝右葉(占80) 感染途徑:經腸壁小靜脈或直接侵襲,19,肉眼病理學表現,膿腫較大,膿腫腔內含棕褐

5、色果醬樣液化物(壞死組織和陳舊性血液混合而成); 膿腫周邊炎癥反應不明顯; 膿腫壁呈破棉絮樣外觀(附有尚未徹底液化壞死的匯管區(qū)結締組織、血管和膽管等,21,鏡檢病理學表現,膿腫壁含不等量尚未徹底液化壞死組織,炎細胞浸潤較輕; 壞死組織與正常組織交界處可查見阿米巴滋養(yǎng)體; 慢性膿腫可見肉芽組織及纖維組織包繞; 合并細菌感染時,呈典型膿腫,阿米巴肝膿腫,24,四、血吸蟲病,血吸蟲?。╯chistosomiasis)是由于人體通過皮膚接觸含血吸蟲尾蚴的疫水而感染的一種寄生蟲病。我國主要流行于長江流域或長江以南區(qū)域,病原體僅為日本血吸蟲。 臨床表現與感染階段、血吸蟲寄生部位而異:皮膚丘疹、奇癢,發(fā)熱、

6、嗜酸性粒細胞增高,咳嗽、胸痛、咯血,消化道癥狀及肝脾腫大等,血吸蟲病患者的肝硬化、腹水及脾腫大,26,一)病因及感染途徑,病因:尾蚴、童蟲、成蟲和蟲卵 中間宿主:釘螺(毛蚴、胞蚴) 終宿主:人體或其它哺乳動物 感染途徑:接觸含尾蚴的疫水,肋殼釘螺:螺殼有69個螺層,高10mm,寬3mm,表面有縱肋,喜棲在近水岸邊,在湖沼地區(qū)及蘆灘洼地上最多,是血吸蟲唯一的中間宿主,29,二)基本病理變化,血吸蟲發(fā)育階段的尾蚴、童蟲、成蟲和蟲卵均可引起病變,但以蟲卵引起的病變最為嚴重,對人體的危害也最大,30,1、尾蚴引起的病變,部位:皮膚 機制:型和型變態(tài)反應 病變:尾蚴性皮炎,肉眼表現為局部瘙癢的紅色小丘疹

7、,鏡檢真皮水腫、充血、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浸潤,31,2、童蟲引起的病變,部位:主要在肺部 機制:機械性作用及變態(tài)反應 病變:血管炎和血管周圍炎;肺組織充血、水腫及點狀出血;伴病灶內大量嗜酸性粒細胞浸潤,32,3、成蟲引起的病變,部位:腸系膜靜脈和肝門脈系統(tǒng) 機制:變態(tài)反應 病變:較輕微。表現為靜脈內膜炎和靜脈周圍炎;肝脾等單核吞噬系統(tǒng)內單核細胞增生,及吞噬黑褐色的血吸蟲色素;含死亡蟲體的嗜酸性膿腫,靜脈周圍炎,34,4、蟲卵引起的病變,部位:乙狀結腸壁、直腸壁和肝 機制:遲發(fā)性變態(tài)反應 病變:依據蟲卵成熟與否表現為輕度的炎癥反應、嗜酸性膿腫或異物肉芽腫,35,急性蟲卵結節(jié),急性蟲卵結節(jié)表

8、現為嗜酸性膿腫,是血吸蟲病的特征性病變,是由成熟蟲卵中的毛蚴釋放的可溶性蟲卵抗原引起的一種急性壞死、滲出性病變,肉眼:灰黃色、粟粒至綠豆大小結節(jié)。 鏡檢:中央為成熟蟲卵;周圍是抗原抗體復合物構成的嗜酸性棒狀體(Hoeppli現象);無結構嗜酸性壞死物、大量嗜酸性粒細胞及分布其間的棱形或多面形屈光性蛋白質結晶(Charcot-Leyden結晶,是嗜酸性粒細胞中嗜酸性顆粒的融合物,急性蟲卵結節(jié),39,慢性蟲卵結節(jié),慢性蟲卵結節(jié)又稱假結核結節(jié),由毛蚴死亡的蟲卵引起。中央為卵殼或鈣化的蟲卵,外圍是數量不等的巨噬細胞、類上皮細胞、異物巨細胞、淋巴細胞和少量肉芽組織構成,41,三)主要器官的病變,血吸蟲性

9、結腸 血吸蟲性肝臟 血吸蟲性脾臟,42,1、結腸病變,部位:多見于乙狀結腸和直腸(成蟲多寄生于腸系膜下靜脈和痔靜脈) 肉眼:早期粘膜充血水腫及顆粒狀隆起,繼之形成大小不等、邊緣不整的表淺潰瘍,晚期形成腸狹窄、梗阻、粘膜息肉狀增生等。 鏡檢:早期在粘膜及粘膜下層形成急性蟲卵結節(jié),晚期蟲卵死亡,蟲卵結節(jié)發(fā)生纖維化、鈣化,主要器官病變,44,2、肝臟病變,部位:主要在匯管區(qū),以左葉更明顯。 肉眼:早期表現肝臟輕度腫大,表面及切面見多個灰白色或黃灰色、粟?;蚓G豆大小結節(jié),晚期形成血吸蟲性肝硬化。 鏡檢:門管區(qū)見急性蟲卵結節(jié),肝細胞受壓迫而萎縮、變性或小灶性壞死,Kupffer細胞增生和吞噬血吸蟲色素,

10、主要器官病變,血吸蟲肝臟早期見肝臟輕度腫大,表面及切面見多個灰白色或黃灰色、粟?;蚓G豆大小結節(jié),蟲卵鈣化,蟲卵壞死毛蚴崩解,48,血吸蟲性肝硬化,肉眼:肝臟體積變小、變硬,表面不平整,出現淺溝紋分割的大小不等的隆起;切面見門靜脈分支周圍明顯纖維化,呈樹枝狀分布,有干線型或管道型肝硬化(pipe stem cirrhosis)之稱。 鏡檢:匯管區(qū)假結核結節(jié)及纖維化,靜脈內膜炎,血栓形成及機化,肝臟切面觀,肝臟表面觀,血吸蟲性與門脈性肝硬變的區(qū)別,52,五)脾臟病變,早期:脾臟輕度腫大,脾竇擴張淤血,脾小體增生,生發(fā)中心明顯,單核細胞增生。 晚期:脾臟腫大成巨脾,質地堅韌,包膜增厚。切面暗紅,常見含鐵小結,甚至梗死灶。鏡檢脾小體萎縮,脾竇擴張淤血,單核巨噬細胞增生,并有血吸蟲色素沉著,脾索纖維化,中央動脈管壁增厚、玻變,53,含鐵小結,含鐵小結(siderotic nodule)又稱Gandy-Gamna結節(jié):肉眼呈棕黃色,鏡檢由陳舊性出血灶伴鐵質及鈣鹽沉著和纖維組織增生組成。多見于慢性淤血性巨脾。在我國,常見于晚期重癥型血吸蟲病巨脾組織,54,學習總結,掌握急性阿米巴腸炎、阿米巴肝膿腫的病變特點(重點) 掌握血吸蟲的基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