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學計劃六_第1頁
科學教學計劃六_第2頁
科學教學計劃六_第3頁
科學教學計劃六_第4頁
科學教學計劃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科學教學計劃一、指導思想: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 有效的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 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 確的科學探究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習慣;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紀律的人才,實施素質教育及創(chuàng)新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二、學習目標(一)科學探究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 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 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

2、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 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兀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 地看問題、想問題。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 驗中的觀察能力、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做岀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 以驗證自己的假設。4、培養(yǎng)學生利用書籍、網絡、報刊等查閱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對周BI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 據、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2、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 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學生

3、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 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三、學生情況分析:1、通過過去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 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 手,善于操作。2、不足之處:上學期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 忙的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其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 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 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四、教材內容簡析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1課??茖W家探索未知世界的過程和

4、學生在科學課上經歷的所有學習活動,其實都 是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傳遞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動過程。五、主要活動類型:搜集信息情景模擬科學游戲現場考察 自然狀態(tài)下的觀察實驗專題研究 科學設計和小制作討論辯論科學欣賞參觀訪問家庭科技活動科學幻想六、教學進度第一周笫二周第三周笫四周笫五周笫六周笫七周第八周笫九周至期末結束第一單元第1、2、3、4課第一單元笫5、6、7、8課第二單元第1、2、3、4課第二單元第5、6、7、8課第三單元第1、2、3、4課第三單元第5、6、7、8課第四單元第1、2、3、4課第四單元第5、6、7課期末及畢業(yè)總復習第一單元微小世界1、放大鏡【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放大鏡是凸透鏡,凸

5、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 細節(jié)。2、放大鏡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的許多方而。3、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凸起)。過程與方法1、正確用放大鏡觀察物體。2、比較用肉眼觀察和用放大鏡觀察的不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理解使用放大鏡觀察的意義。2、增強用放大鏡觀察身邊世界的興趣。3、認識到從肉眼觀察到發(fā)明放大鏡是人類的一大進步?!窘虒W重點】能正確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細微部分【教學難點】放大鏡是“凸” “透”鏡【教學準備】分組實驗器材:放大鏡(最好每個學生都能有一個放大鏡,如果只能提供給學生一種放大鏡, 盡量放大倍數大一點)科學書或報紙上的照片、計算機或電視機屏幕。

6、柱形、球形的透明器 皿、塑料薄膜、鐵絲、普通玻璃片、平而鏡片、水。教師演示: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圖片或課件(如放大鏡鏡片的結構等)?!窘虒W過程】一、為什么要用放大鏡觀察1、導入:師出示放大鏡:看,這是什么? ”(生:放大鏡)放大鏡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 大鏡來介紹一下自己一一我是放大鏡??梢詮姆糯箸R的構造、作用、用途三個方而展開。2、小組討論交流放大鏡的構造、作用、用途。3、展示交流放大鏡的構造一一鏡架、鏡片(如果學生能說出凸透鏡也可以)放大鏡的作用一一放大物體的像(可能學生會說“把物體放大”,提醒學生物體并未變大) 放大鏡的用途一一我們用放大鏡觀察校園里的生物、實驗中在老師指導下觀察花、昆蟲

7、等。 它是視力不佳者的助視器,還適用于電子產品檢驗、線路板檢驗、集郵者欣賞鑒左郵票、珠 寶商鑒左珠寶、公安人員用它觀察指紋毛發(fā)纖維等、農技人員用它觀察花蕊進行人工授粉等、 制作微型工藝品的工匠工作時使用4、讓學生盡量充分地例舉使用領域,交流后填寫第2頁的網狀圖。二、放大鏡下的新發(fā)現1、師:誰給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鏡的正確使用方法?請學生演示放大鏡的使用方法。根據學生的演示師講解正確使用放大鏡的兩種方法:目、鏡、 物三者,目不動,鏡動或物動。2、師:選擇一小塊而積,運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圖片、屏幕、織物等看誰會有新的發(fā)現! 將新發(fā)現用文字或圖片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3、交流新發(fā)現后,師歸納:放大鏡把物體的

8、圖像放大,讓我們看淸了肉眼看不清的細微 之處。三、放大鏡的特點1、師:放大鏡顧名思義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鏡片具有“凸”、 “透”的特點)老師給大家準備的物品中有沒有像放大鏡那樣能放大物體呢?請同學們找一找。2、學生嘗試利用平而鏡、玻璃、水、水槽、集氣瓶、燒瓶等物體來放大物體的像。(發(fā)現圓 柱形及球形的裝滿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3、師:放大鏡的鏡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中間凸起,透明的)所 以放大鏡也叫“凸透”鏡。放大鏡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數也越大,由此推斷球形的透 明物放大倍數最大。四、小結1、師:對于熟悉的放大鏡,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

9、什么新的發(fā)現或收獲嗎?(放大 鏡也叫凸透鏡,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運用放大鏡細心地觀察物體,還能看到很多有意思 的細節(jié))2、課外你可以嘗試著用一些簡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而放大鏡,或者用你的放大鏡去仔細 觀察身邊的物品,看看還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2、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教學目標】科學槪念:使用工具能夠觀察到許多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細肖過程與方法:使用放大鏡觀察身體結構的細部和活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認識到使用工具觀察擴大了人們的視野,可以觀察到更細小的物體2、發(fā)展使用放大鏡觀察昆蟲的興趣?!窘虒W重點】能通過放大鏡觀察到更多關于昆蟲的細節(jié)【教學難點】用圖或文字記錄放大鏡下的昆蟲肢體及生活習性【教學準備】分組

10、實驗器材:昆蟲或昆蟲器官標本、放大鏡教師演示器材:有關昆蟲形態(tài)構造和生活習性的多媒體課件或圖片資料【教學過程】一、奇特的身體構造1、科學家故事或多媒體課件導入:師:在地球上有一個龐大的昆蟲家族,它們種類數量繁多,每一種都有著特姝的身體構造與 特有的生活習性,由于它們個頭太小,常常被我們忽略。但有一些執(zhí)著的研究者,他們常與 這些小家伙為伍并以觀察它們的生活為樂。比如法國著需的昆蟲學家法布爾,他用整整一生 的時間在田野里對昆蟲進行觀察,發(fā)現了許多昆蟲的趣事,寫出了著名的昆蟲記?,F代 的研究者運用更為先進的攝影設備對昆蟲世界進行拍攝,讓我們來看看攝像機鏡頭下的奇妙 的昆蟲世界吧?。◣煵シ庞嘘P昆蟲形態(tài)

11、構造和生活習性的多媒體課件。)2、用肉眼觀察昆蟲肢體1)師:昆蟲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們能發(fā)現些什么?把你們的發(fā)現用圖或文字記錄在 科學記錄本上。2)分組觀察:提供給學生各種昆蟲的標本或昆蟲肢體的標本。(因這個寒假的凍災, 估汁開學時不會有太多的昆蟲,可以利用儀器室原有的標本和蚊蠅嬋螂等常見昆蟲及其肢體 為觀察對象。估計肉眼觀察學生的興趣不會太濃,而且因觀察對象小,肉眼的發(fā)現可能不會 很多??赡艿陌l(fā)現:昆蟲的身體有頭、胸、腹,有的昆蟲翅膀是透明的,昆蟲足上有勾)3、用放大鏡觀察昆蟲肢體1)師:(待學生觀察得差不多不再有興致時,發(fā)給每組至少兩個放大鏡。如果每個學 生自備的,可事先讓材料員收起來,等

12、觀察時再發(fā)給大家)這些家伙比較小,讓我們用上放 大鏡,看看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同樣把你的發(fā)現用圖或文字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2)交流觀察發(fā)現:學生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自己的觀察記錄,交流自己組的觀察發(fā)現。 通過觀察發(fā)現,輔之以學生的相關課外知識,豐富學生對昆蟲世界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研究昆 蟲世界的興趣。教師事先也可以準備一些關于昆蟲資料,在學生交流時用以補充。二、昆蟲的生活習性1、閱讀第6頁觀察實例:呀蟲和它的天敵一一草蛉2、課外觀察實踐:選擇一種昆蟲作為你們的觀察對象,看看它們是如何吃食、活動、筑巢 把你們的發(fā)現記錄下來??晒┯^察的昆蟲(供參考):蒼蠅、蚊子、蝴蝶、螞蟻、嬋螂、蚱 暢、妍蟲、瓢蟲、蜜

13、蜂(為使學生能堅持觀察,可在科學活動室內布置一個“昆蟲世界”,以小組為單位將學生的 觀察發(fā)現和課外閱讀的摘抄進行展示,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學識,而且小組間的競賽有助于 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如果條件好的話,可以在網上開辟一個這樣的空間。對于學生的發(fā)現 和成果老師因及時進行表揚或展示,及時的反饋有助于讓學生保持持久的研究熱情。)3、放大鏡下的晶體【教學目標】科學槪念:一些固體物質的內部有一泄的結構,如果構成這些物質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間次序 排列,形成了有規(guī)則的幾何外形,這就是晶體。過程與方法:1、用放大鏡觀察常見固體物質的晶體。2、用圖記錄觀察結果。3、自制食鹽等晶體?!窘虒W重點】觀察放大鏡下的晶體。

14、【教學難點】制作晶體?!窘虒W準備】分組觀察器材:放大鏡、食鹽、味精、燒杯、滴管、玻璃片、礦物晶體教師演示器材:各種晶體及晶體用途的圖片或多媒體課件,制作好的大晶體及器材【教學過程】一、觀察美麗的晶體1、畫一畫我們記憶中的白糖、鹽、味精的小顆粒上節(jié)課我們用放大鏡觀察了小小的昆蟲,今天我們要運用放大鏡來看一些物質。糖、鹽、味 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質,首先請你在科學記錄本上畫一畫這三種物質的小顆粒。2、放大鏡下的白糖、鹽、味精的小顆粒借助放大鏡觀察糖、鹽、味精這三種物質的小顆粒分別是什么形狀的。將放大鏡下的顆粒形 狀畫在科學記錄本上。(也可畫在書上第7頁方框中)3、關于晶體交流借助放大鏡觀察到的食鹽、

15、白糖、味精的顆粒形狀。(食鹽和白糖都是立方體狀的顆粒, 味精是柱狀的顆粒。)像食鹽、白糖、味精那樣,有規(guī)則幾何外形的固體物質叫做晶體。閱讀第8頁關于晶體的內容,欣賞第8頁各種晶體的圖片。老師也可搜索一些漂亮的晶體圖 片讓學生欣賞,讓學生感受來自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二、制作晶體1、晶體的形成師:同學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晶體是怎么形成的?像糖、鹽、味精這些日常用品,是不 是工廠用機器將它們切碎成了這樣的形狀?不是的,自然界中有的晶體從溶液中誕生,如海 水蒸發(fā)得到鹽的結晶。有的晶體是在一立的壓強和溫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噴發(fā)巖漿冷卻后形 成礦物的晶體。我們可以嘗試著用蒸發(fā)水分的方法來制作鹽的晶體。2、

16、制作我們的晶體師:(岀示其他班級已經制作的晶體)瞧,這便是用蒸發(fā)的方法得到的鹽的晶體,讓我們也 來試一試好嗎?師提供一些濃食鹽溶液,讓學生用滴管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灑精燈慢慢烘干。待水分蒸發(fā) 后用放大鏡觀察它們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跡。(注意,玻璃片需遠離火焰用火焰上方的熱量 烘,老師自己要先試驗一下,用這樣的方法能否得到理想的晶體。)3、拓展活動師:我們得到的晶體很小,你們看老師這里卻有一個很大的鹽晶體,你知道是怎么制成的嗎? 參考第9頁的方法,課外嘗試制作一個更大的晶體。4、怎樣放得更大【教學目標】科學槪念:1、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2、顯微鏡的發(fā)明拓寬了觀察領域,顯微鏡

17、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 過程與方法:1、用兩個放大鏡組合制作一個簡易顯微鏡。2、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3、閱讀課文中列文虎克發(fā)現微生物的故事。【教學重點】懂得人類的不懈追求促進了顯微技術的不斷進步【教學難點】自制簡易顯微鏡【教學準備】分組實驗器材: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卡紙(或現成的紙筒)、剪刀、膠帶。供顯微 鏡下觀察的物體,如花益,青苔,蠶絲,紙纖維,昆蟲的足、翅、觸角等,手電筒或小鏡子。 教師演示器材: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自制的顯微鏡,相關課件(如顯微鏡的歷史等)?!窘虒W過程】一、顯微鏡的發(fā)展1、如何放得更大?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能熟練地使用放大鏡來觀察一些細小的

18、物體了,但人類的探索欲望總在 不斷地發(fā)展,放大鏡不能滿足人們對微小世界繼續(xù)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們看到的像放得 更大呢?生:用顯微鏡,用電子顯微鏡2、介紹各種顯微鏡1)最早的光學顯微鏡:荷蘭詹森父子制作的顯微鏡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顯微鏡。由 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組成,它是光學顯微鏡。后來光學顯微鏡經不斷改進,最大放大倍 數可達1 5 0 0倍左右。2)電子顯微鏡:以電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場代替透鏡。一下子把放大倍數提高到一萬倍。2 0世紀9 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 0 0萬倍。3)掃描隧道顯微鏡:放大倍數可達3億倍。二、做個簡易顯微鏡1、怎樣放得更大?師:放大鏡何以變成了顯微鏡呢,在放大鏡變成

19、顯微鏡的過程中人類進行了怎樣的思考與努 力呢?我想當時人們首先想到的問題肯立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學們,你們有什么辦法在現 有的放大鏡的基礎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讓學生嘗試回答)2、我們自制顯微鏡1)我們已經知道增加放大鏡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數,但即使我們將凸度增到最 大,它放大倍數也只能達到25倍左右。這個凸透鏡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該怎么 辦?2)嘗試用兩個放大鏡觀察物體。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觀察物體,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開一個凸透鏡,比較一下兩 次看到的物體有什么不同。反復幾次,看看有什么發(fā)現?借助紙筒,參考第10頁的方法自 制一個顯微鏡。(事先讓學生自備與放大鏡外徑一樣大的

20、紙筒每組1一2個,否則課堂上的時 間會不夠)3)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供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如花.蕊,青苔,蠶絲,紙纖維,昆蟲的足、翅、觸角等。三、小結1 7世紀時,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們就像我們一樣,嘗試著把兩塊凸透鏡組合起來 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觀察工具,它們便是顯微鏡的前身。5、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教學目標】科學槪念: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過程與方法:1、學習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2、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用圖畫記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3、對比用肉眼、放大鏡、顯微鏡看到的洋蔥表皮有什么不同?!窘虒W重點】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教學難點】正確使用顯微鏡【教學

21、準備】分組實驗材料:洋蔥、小刀、淸水、滴管、吸水紙、載玻片、顯微鏡、放大鏡?!窘虒W過程】一、談話導入師:這是一個洋蔥,如果從它的內表皮上揭下一塊,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鏡又能 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顯微鏡又能看到些什么?二、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1、師:為了能更好地觀察它,首先我們要制作一個玻片標本。(師演示)1)在一個干凈的玻璃載片中間滴一滴淸水2)用銀子把取下的洋蔥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標本要平展開,不能折疊。3)用蓋玻片(或另一個玻璃載片)傾斜著蓋到標本上面,放蓋玻片時,先放一端,再慢慢 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氣泡。4)從標本的邊緣滴一滴稀釋的碘灑,并把玻片微微傾斜,再用吸水紙

22、吸掉多余的水。2、學生以組為單位制作玻片標本二、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1、先用肉眼觀察洋蔥表皮,將看到的畫在科學記錄本上(或書上13頁)2、材料員發(fā)給每位同學放大鏡,大家用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將看到的畫到科學記錄本或書 上。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到的有何不同。三、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1、師:如果我們將洋蔥表皮的玻片標本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又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呢?2、師岀示顯微鏡,介紹各部分的名稱、功能及使用方法(如果學生五年級時已使用過, 也可叫學生介紹老師指導更正,具體內容見13頁)3、每2人一個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不會使用的同學可根據13頁的提示進行操作。每組 的材料員監(jiān)督大家進行規(guī)范的

23、操作,對不規(guī)范操作且不改正的同學取消其使用資格。同樣將 顯微鏡下的發(fā)現畫到科學記錄本或書上。4、交流我們在顯微鏡下的發(fā)現(洋蔥表皮由一個個比較規(guī)則的多邊形組成。洋蔥表皮上的一個個小房間似的結構,是洋蔥 的細胞。閱讀12頁的資料,了解胡克發(fā)現細胞的故事。讓學生談談對細胞的認識。)四、課外作業(yè)査找資料:細胞的作用6、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2、生物細胞的形態(tài)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生物的細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細胞也是 不同的。3、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過程與方法:1、觀察幾種植物、動物及人體的細胞。2、畫圖記錄

24、顯微鏡下的生物細胞。3、閱讀資料了解細胞對生物的作用?!窘虒W重點】仔細觀察并用畫圖記錄顯微鏡下的生物細胞?!窘虒W難點】能認真細致觀察、記錄?!窘虒W準備】分組實驗器材:幾種動物、植物和人體的細胞裝片、顯微鏡。教師演示器材:多種生物細胞及細胞作用的課件或圖片。【教學過程】一、生物細胞的觀察1、師:上節(jié)課我們觀察了洋蔥表皮,發(fā)現洋蔥的表皮是由一個個細胞構成的。(在黑板上張 貼洋蔥表皮細胞的手繪圖片,盡量細致,用于給學生做示范,引導學生細致地觀察記錄)今 天我們要繼續(xù)用顯微鏡來觀察生物不同部位的結構,看看在顯微鏡下我們能發(fā)現些什么。2、提供給四人小組兩張相同的裝片,裝片上要有生物及部位的劍稱,組與組之

25、間盡量不同。 兩人一個顯微鏡一個裝片一張白紙。觀察時可先將觀察到的圖畫到科學記錄本上,然后再用 粗記號筆,畫到A4紙上。3、各組將所畫的細胞張貼在黑板上。4、如果先畫完的組時間充裕,可與英它組交換觀察用的裝片,以觀察更多種類的生物細胞。5、交流我們的發(fā)現1) 觀察完畢后,各組將觀察工具及材料放到規(guī)泄地點,準備交流觀察發(fā)現。2) 先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發(fā)現。3) 根據自己的觀察和黑板上同學們的繪圖,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4) 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的形態(tài)是多種多樣的。閱讀16頁資料。二、細胞的作用1、師:不同的細胞對于生命體有什么意義呢?2、觀看課件或21頁資料庫的內容,結合自己

26、課前收集的資料,小組同學討論并填寫16 頁的網狀圖。3、集體交流,完成細胞作用的網狀圖如:血液中的紅細胞能運輸吸入的氧氣和產生的二氧化碳。我們身體里的白細胞能和病毒、 細菌作戰(zhàn)。綠色植物的一些細胞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yǎng)料。細胞具有遺傳作用,能使特種 的特征延續(xù)到下一代三、小結:一切生物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的形態(tài)是多種多樣的,它們具有不同的功能。7、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用顯微鏡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2、在水中生活著很多形態(tài)各異的微生物。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以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4、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對環(huán)境有一左的需求、對外界的

27、刺激有反應、能繁殖等。 過程與方法:1、在顯微鏡下觀察水中活著的微生物,用圖文方式記錄它們的形態(tài)和行為特征。2、發(fā)現微生物的生物特征。3、對照資料識別微生物的種類?!窘虒W重點】運用顯微鏡觀察認識一些水中的微生物?!窘虒W難點】記錄并識別水中的微生物?!窘虒W準備】分組實驗器材:顯微鏡、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蟲、眼蟲等。滴管、載玻片、蓋玻片、脫脂棉。 教師演示器材:介紹微生物的圖片或課件【教學過程】一、觀察水中的微生物1、故事導入:羅伯特胡克最早在顯微鏡下發(fā)現了生物的細胞結構,而列文虎克用他自 制的顯微鏡發(fā)現了曾經不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他在他的觀察記錄里這樣描繪:“大 量難以相信的各種不同的、極小

28、的狄爾肯它們活動相當優(yōu)美,它們來回地轉動,也 向前和向一旁轉動”一個粗糙沙粒中有100萬個這種小東西;而在一滴水中,狄爾 肯不僅能夠生長良好,而且能活躍地繁殖一一能夠寄生大約270多萬個狄爾肯”?!暗?爾肯”(拉丁文中“細小活潑的物體”的意思)就是后來人們常說的微生物。1675年,雨水 成了列文虎克的觀察對象,他描述到:“我用4天的時間,觀察了雨水中的小生物,我很感 興趣的是,這些小生物遠比直接用肉眼所看到的東西要小到萬分之一這些小生物在運動 的時候,頭部會伸出兩只小角,并不斷地活動如果把這些小生物放在蛆的旁邊,它就好 像是一匹高頭大馬旁邊的一只小小的蜜蜂”。雨水中的小生物英實就是原生動物。1

29、683 年,牙垢成了列文虎克關注的對象,他發(fā)現人口腔中竟然躲藏著許多“小動物”,它們像蛇 一樣用優(yōu)美的彎曲姿勢運動。他驚嘆地記錄道:“在人的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動物,比整個 荷蘭王國的居民還要多?!边@就是人類第一次觀察到細菌時發(fā)出的感嘆。今天我們借助顯微鏡來觀察和認識一些水中的微生物。2、制作裝片1)準備好一塊載玻片2)在玻片中央放少量脫脂棉纖維3)在池塘水或培養(yǎng)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纖維上4)輕輕蓋上蓋玻片5)用吸水紙吸去多余水分3、搜索觀察顯微鏡下的微生物1)將裝片放到載物臺上將要觀察的中心部分對準通光孔中央2)調整好鏡簡的高度,使視野里出現較淸楚的物體影像3)移動裝片,搜索裝片上的生物4)找到

30、生物后繼續(xù)調整鏡頭髙度使鏡頭下的生物圖像更淸晰5)初步辨別是否是生物(動物會動,生物一般都有較規(guī)則、完整的個體)a)畫下觀察到的微生物兩個學生一組,將觀察到的微生物畫在科學記錄本或18頁上。b)辨別認識微生物對照18頁,22-24頁的資料,辨認所觀察到的是什么生物。如果與資料提供的生物不相符, 課外再找資料查證。老師也可在課前對培養(yǎng)液中的微生物進行觀察,并事先尋找相關的資料 與圖片提供給學生作為參考。4、微生物和我們請學生思考討論以下問題:c)除了水中有微生物,哪些地方也有微生物?d)它們是如何生存的?c)微生物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8、微小世界和我們(作為單元考核)【教學目標】科學槪念:1

31、、由于觀察工具的改進,使人類觀察的范用擴大,發(fā)現了僅靠肉眼無法發(fā)現的自然界的許 多秘密。2、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善。 過程與方法:1、總結人類在觀察工具開發(fā)及探索范用擴大方而的成果,并用流程圖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2、根據學習主題查閱相關資料,并進行整理歸類、交流。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熱愛科學技術,敬佩人類在探索微小世界過程中不斷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2、知道我們周用還有許多沒有被發(fā)現的物質及自然界的秘密?!窘虒W重點】知道人類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教學難點】收集整理資料,并進行展示交流【教學準備】課前布豊學生進行相關專題的資料收集,

32、安排多媒體教室讓學生進行匯報交流。 運用多媒體的學生需在課前將匯報材料放到教室電腦的桌而上,并進行試演示,以盯省準備 時間?!窘虒W過程】一、導入語這一單元,我們經歷了人類對微小世界的認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會使用了兩種工 具一一放大鏡和顯微鏡。讓我們用流程圖來表示人類在認識微小世界上的發(fā)展過程(師一邊解說,一邊板書): 在放大鏡發(fā)明前,我們用肉眼”觀察我們周國的世界,那時我們所能觀察到的便是螞蟻等 較小的動物。使用放大鏡最多能放大25倍,能使我們看到更細小的東四,看到更多的細卩, 如印刷品及屏幕上的合成色彩的色斑。而顯微鏡的使用則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細胞和微生 物,光學顯微鏡最大的放大倍數

33、為1500倍左右,分辨率達到0.02微米。電子顯微鏡的最大 放大倍數為1000000倍,分辨本領達到30埃。掃描遂道顯微鏡放大倍數為3億倍,分辨率 可達0埃。在人類的不懈努力在觀察工具越來越先進,我們在微小世界領域所取得的成果 也是卓著的,下而就請各組同學為大家介紹人類在微小世界領域的成果。(nm是納米,um是微米1千米=1000米:1米=1000亳米:1亳米=1000微米:1微米=1000 納米:1納米=10埃A)二、各組匯報展示1、課前布置學生分醫(yī)學、農業(yè)、電子、冶金、生物學等不同領域尋找相關資料。2、資料內容可以是人類對微生物、細胞、晶體、電子等微小物質的最新發(fā)現、研究成果及 對它們的利

34、用。3、將收集到的資料根據自己所學的專題進行整理歸類,然后以書面或電子作品的方式進行 展現??梢允俏淖?、圖片或圖文結合。也可以是錄音、錄相等音像內容。錄音、錄像及電子 作品需當堂展示,書面作品如有時間可以展示。時間緊張的話可在教室里張貼。4、在展示匯報的過程中,匯報的小組可與下面的同學進行互動,可以提問或回答在座同學 問題的方式進行。三、總結1、聽了看了各組的展示內容,大家有什么想法?(讓學生自由地發(fā)表感想,感嘆微小世界 的神奇,感嘆人類的不懈努力與聰明智慧)2、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善。但 目前人類所看到的還只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周國還有許

35、多沒有被發(fā)現的物質及自然界 的秘密,對此我們人類探索的腳步是不會停歇的第二單元物質的變化1、我們身邊的物質【教學目標】:科學概念:世界是物質構成的,物質是變化的,物質的變化有相同和不同之處。一些物質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一些變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過程與方法:用舉例、分析、綜合、槪括的方法,對物質的變化進行比較分析分類。通過具體的實驗,體驗物質的變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可世界是物質構成的,物質是不斷變化著的?!窘虒W重點】:能通過具體的實驗,體驗物質的變化?!窘虒W難點】:間接感受抽象物質的存在性以及物質的變化?!窘虒W準備】:師:塑料袋、易拉罐、水結冰圖片生:蠟燭、火柴、鐵繡釘、紙【教學過程】:一、

36、理解世界是物質構成的1、切身環(huán)境導入:觀察我們的周圍,由哪些物質構成了我們的教室?2、學生自由發(fā)言,(預計大多為可視性的具體物體)教師指岀:我們能直接觀察到的物體都 可以叫做物質。3、深入探討:我們的教室苴實不僅存在這些可以看的見摸的著的物質,還有我們不能直接 感觸到的空氣、火、聲音、電、光,它們是物質么?4、建議作出討論,要求學生列出證據和理由。5、教師介入抽象物質的界左:對學生見解適當點評,必要情況下以空氣做示例,塑料袋實 驗證明。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質構成。6、小結:無論是實際存在的物質還是我們的感覺器官能感觸的到的物質,都說明了整個世 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二、過渡物質在變化:以教室為例

37、,教室里同學們所列舉的物質都是一成不變,沒有任何變化的么?學生會列舉許多變化,教師給予肯定。1、師引入演示:在我們的教室里還有老師帶來的兩種物質一一易拉罐和水結冰的圖片。 討論:捏扁易拉罐和水結冰也同樣是物質發(fā)生了變化,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點呢?(物質 本身沒有變,形狀改變,變化速度不同)我們生活里還有沒有這樣的例子?2、分組實驗發(fā)現:實驗盒里有火柴和鐵釘,它們會發(fā)生變化么?它們的變化又會有什么相 同和不同的地方呢?實驗討論:火柴燃燒過以后變成了什么物質?和之前一樣么?鐵和鐵銹是同一種物質么? (除變化速度不同以外,都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么?3、比較前后兩種實驗:這兩組實驗有

38、什么相同和異同點?(前者沒有產生新的物體,后者產生新的物體)三、讓物質發(fā)生變化:1、在教師提供的鐵絲、熱水、紙張、蠟燭、火柴中,它們都會產生在怎樣的變化呢?(學 生的思維而不會停留在課本展示的變化中,要求學生作出適肖合理的解釋,教師適當補充, 尤其是蠟燭的堰燒)2、各種變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重點在自然產生的變化和人為產生的變化、變化速度的快慢、是否產生新的物質)3、過渡引申:我們說的是我們現有的物質,對于巖石、房屋、馬路在變化么?世界上有不 變的物質么?說出你的依據。四、總結:世界總是在不斷的變化,有些變化只是改變物質的形態(tài),大小,有些變化就產生了新的物質。 我們下節(jié)課接著研究。2、物質

39、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物質的變化可以劃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它們的區(qū)別在于是不是產生了新的物質。 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fā)生化學變化又發(fā)生物理變化。過程與方法:習用篩網分離混合物、用蠟燭給白糖加熱?!窘虒W重點】:學生能夠根據觀察到的事實,判斷物質有沒有變化【教學難點】:對實驗過程的細心觀察和概括【教學準備】:每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組合,銹鋼湯匙、蠟燭、火柴、糖【教學過程】:一、明確課堂內容和要求導入:今天我們的課堂將以實驗為主,但需要你細心的觀察作為我們這肖實驗課的保障。二、豆子和沙子混合實驗:1、實驗前的觀察:用豆子和沙子來做混合實驗就要知道它們的本來而目,它們是

40、什么樣的 呢?2、學生根據觀察回答,師簡要板書。盡可能利用各種感官感受描繪它們的特性。3、引導推測:如果我們將豆子和沙子進行混合,它們會發(fā)生變化么?依據是什么?怎么做 來證實?建議:留取對比樣本。4、混合實驗。思考:豆子和沙子是否發(fā)生變化會和它們的攪拌程度有關么?5、混合實驗后觀察豆子和沙子的變化。怎樣觀察的更淸晰?6、分離實驗:引導思考,用什么方法分離?怎樣分離,根據所想方法選擇實驗品實驗。7、觀察比較:分離岀的豆子和沙子和我們預存的實驗前的樣本進行比較,觀察是不是發(fā)生 了變化。(對于外部形態(tài)上出現的細微變化,教師要予以肯泄,但要引導本質上的變化比較)8、小結:類似豆子和沙子的實驗,在混合和

41、分離的前后沒有變化,沒有變?yōu)榛虍a生新的物 質,我們稱為物理變化。如同上節(jié)課我們的易拉罐和水結冰等的變化,都是物理變化。板書: 物理變化及其特點二、糖的加熱實驗1、相對于物理變化的是化學變化。觀察白糖特點,記錄表格中。2、預測:給白糖加熱,會發(fā)生哪些變化?填在表格中。3、實驗:a、說明實驗方法和注意事項。b、從實驗盒取岀實驗材料,進行實驗。c、教師在巡視中指導觀察和記錄以及安全事項。4、交流:你們都看到和記錄哪些現象?引導明了:白糖在加熱以后得到的物質還是以前的 白糖么?5、小結并引申:像白糖加熱從白色的糖變?yōu)楹谏奶恳粯赢a生新的物質的變化,我們就稱 為化學變化。板書:化學變化及其特點 就我們觀

42、察到的現象來看,是不是從加熱那刻開始 就是產生黑炭的化學變化的過程呢?(引導比較融化時是物理變化,后期才是化學變化)比 較: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qū)別是什么呢?6、拓延:我們在對糖加熱的過程還是蠟燭燃饒的過程,蠟燭的燃燒是怎樣的變化呢?三、總結:在變化中能產生新的物質的變化我們稱為化學變化,不能產生新物質的我們稱為物理變化, 但我們生活中的許多變化不單純屬于物理或者化學的變化,有時像糖加熱和蠟燭燃饒一樣同 時出現。做個有心人,觀察一下我們生活中的一些變化究竟屬于哪一種。3、米飯、淀粉和碘灑的變化【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米飯在口腔里與唾液作用會發(fā)生化學變化。淀粉與碘灑會發(fā)生化學變化,生成的新物質

43、是藍紫色的,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 含有淀粉。過程與方法:用細心體驗、分析推理、實驗驗證的方法獲得結論。通過實驗檢驗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窘虒W重點】米飯與淀粉與碘灑的化學變化實驗?!窘虒W難點】米飯?zhí)鹞兜脑颉!窘虒W準備】米飯、淀粉、碘酒、滴管、以及自帶常見食物【教學過程】一、談生活經驗:我們每天都吃的米飯,你是否知適它的味道?學生談,激起課堂與生活的聯系。二、品味米飯:1、要求每位同學都品嘗,馬上請同學邊品邊答味道。23分鐘時間后,請同學說說。2、思考:米飯是甜的么?說明了什么?剛吃的時候怎么不是,后來怎么又甜的呢?3、試嘗饅頭或面包12分鐘,什么味道?你覺得它們的甜味與什么原因有

44、關。(一部分冋學 有這方而的知識)4、閱讀課本30頁資料。認可淀粉的存在、唾液的作用。三、淀粉實驗:1、出示淀粉,觀察感受淀粉。2、實驗感受淀粉特性:用滴管滴一滴碘灑,觀察。一泄提醒學生滴管頭不能碰到實驗品。3、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飯上,觀察,說明了什么?驗證了我們的資料。4、思考:藍色的物質還我們的米飯和淀粉么?是一種新物質么?這是一種化學變化。四、食物淀粉鑒別:活動:我們有了碘酒可以鑒別淀粉的法寶,我們就可以鑒別許多的食物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 了。推測并驗證你們的食物吧,記錄在31頁表格上。五、激趣拓延:神秘信件活動:在革命時期,需要要寫一封無字密信傳遞信息,(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密信),誰能幫我

45、們解讀?課外活動:制作神秘無字信件4、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小蘇打和白醋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質的一種氣體。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和閱讀資料得岀正確結論?!窘虒W重點】小蘇打和白醋的混合實驗以及產生氣體的判斷?!窘虒W難點】對于實驗的合理推想和論證?!窘虒W準備】小蘇打、白醋、火柴、蠟燭、玻璃片【教學過程】一、觀察小蘇打和白醋導入:1、材料員領取教師事先準備好量的小蘇打:觀察特點,描述,記錄特征,判斷物品(事先 不告訴是什么物品,既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又能聯系生活)板書:小蘇打2、領取白醋,觀察描述,記錄特征,判斷。板書:白醋二、混合小蘇打和白醋

46、實驗1、過渡提出問題:如果我們將這兩中物質混合在一起,會是怎樣的狀況呢?為什么?說說 理由。2、學生討論回答猜想。(可能有同學了解)那就讓我們用實驗來看究竟會怎樣吧!3、實驗:A我們該怎樣做這個實驗呢?B混合的比例大約多少呢?可以參閱課本。C仔細觀察發(fā)生現象(看、聽、摸等)4、實驗交流:在實驗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現象發(fā)生?(重點引導氣泡的產生、來源和性 質)三、驗證產生氣體1、推測:究竟產生了什么氣體?怎么驗證你的設想?教師對于學生獵想和驗證方法作出評 價和調整。(重點是和空氣的區(qū)別。顏色、輕重、是否含有氧氣能等)2、引導實驗一:燃燒的細木條放杯內,看到什么現象?說明什么?3、引導實驗二:將收

47、集氣體倒在正在燃燒的蠟燭上面??吹绞裁船F象?說明什么?4、根據實驗所得信息,再次判斷產生的氣體,井說明為什么。5、小結并延伸閱讀:并不是僅僅因為以上我們驗證的兩個特點就可以斷定就是二氧化碳的 本質,但是經過科學家的大量研究證明就是二氧化碳,它還存在很多地方。閱讀3 3頁,思 考科學家是怎樣確定氣體成分的?四、小結:今天我們做了有趣的混合實驗,通過小蘇打和白醋的混合,產生氣體二氧化碳,相對于豆子 和沙子的混合來講,是一個有趣的化學變化。那么混合之后杯子里的物質會是什么呢?課外搜集。5、鐵生銹了【教學目標】:科學概念: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過

48、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獲得證據,確泄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鐵生銹的原因。【教學重點】認識鐵銹是不同于鐵的物質,了解形成原因?!窘虒W難點】能設計完整實驗論證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堅持觀察記錄?!窘虒W準備】鐵片、銹鐵、鐵銹、電路、磁鐵、錘子【教學過程】一、出示生活實例圖片:很多的鐵制物品被銹掉了,影響了我們的使用,要控制鐵銹就要了解鐵銹。二、觀察鐵銹,和鐵形成對比認識1、提岀問題,明了探究任務:鐵銹是從鐵變來的,那么鐵銹是鐵么?生答。怎樣證明鐵銹 是不同于鐵的新物質呢?2、取出鐵、銹鐵、鐵銹(刮下來的),仔細觀察回答,如何支持我們的看法?3、引導思路:要看鐵銹是否是鐵,除了

49、觀察等外,我們還要看鐵銹是否擁有鐵所具有的特 性來驗證,尋找證據借鑒課本資料實驗探討填寫3 5頁表格。(指出:是對比實驗,注意可 變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實驗注意點)4、反饋交流探討結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發(fā)現說明你的看法的?5、小結:我們通過觀察和敲擊、導電、磁鐵的吸引等實驗得到的結果都說明鐵銹不是鐵, 是鐵產生的一種新物質,那么就是一種化學變化。是鐵和誰發(fā)生的化學變化呢?這是我們控 制鐵銹的關鍵。三、探索鐵銹形成成因1、教師提出問題:是鐵和誰發(fā)生的化學變化呢?也就是鐵銹究竟是怎樣形成的。2、學生大膽討論猜測。3、制定研究計劃。4、交流研究計劃,相互質疑補充,(對研究命題作岀指導,通過比較“鐵

50、為什么生銹?鐵生 銹與什么因素有關?與具體學生單一猜想問題作出比較,指導問題選擇的可行性,人員分工 等)四、總結:下周我們再上課的時候,相信同學們對鐵銹形成的研究會有不小的收獲,我們還可以獲取避 免生銹的方法。6、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化學變化會伴隨各種現象,根據這些現象可以初步判斷物質是否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硫酸銅溶液和鐵釘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過程和方法:繼續(xù)學習“假設一檢驗“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方式。【教學重點】了解化學反應的一般現象。【教學難點】做好硫酸銅溶液和鐵的化學反應實驗【教學準備】每組半杯硫酸銅溶液,一枚鐵釘,一把謖子【教學過程】一、直入實驗,觀察硫酸銅與

51、鐵釘的反應:1、介紹硫酸銅溶液。觀察特征。2、演示并說明實驗內容和注意事項:我們要用銀子夾住潔凈的鐵釘,浸入溶液中約2分鐘, 觀察它們的反應,記錄下來,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這樣可以和鐵釘的遠原樣進行比較。3、各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提示觀察要細致,記錄要淸晰。4、反慣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樣的現象?注重比較和推理。5、引導思考:硫酸銅和鐵釘的反應屬于化學變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證據證明?生答補充。6、小結:可以從溶液的顏色以及鐵釘顏色的變化看出發(fā)生了化學變化,這也是我們判斷是 否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方法之一。二、初步歸納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1、觀察37頁圖片:課本資料為我們介紹了一些判斷化學變化的淺顯方法。

52、2、回顧整理:隨著這節(jié)課的實驗結束,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化學變化呢?在變化過程中伴 隨出現了那些現象?列舉填表。7、控制鐵生銹的速度【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使鐵生銹。在平常生活中,鐵生銹的快慢與水的多少關系很大。把鐵與水、空氣隔絕開是防止鐵生銹的好方法。過程與方法:繼續(xù)學習“假設一檢驗”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方式,自己設計對比實驗進行驗證。用科學討論會”的方法進行合作學習,互相啟發(fā),以便更好的得岀科學結論?!窘虒W重點】實驗現象論證生銹條件?!窘虒W難點】設計合理的對比實驗和邏輯推理證明生銹條件和生銹速度?!窘虒W準備】課前經歷5課作業(yè):生銹的條件和生銹速度的影響實驗,作出觀察和記錄。

53、一、回顧導入:在第五課中我們學習了鐵生銹化學變化時,布巻了課外的實踐作業(yè):生銹的條件和生銹速度 的影響實驗。二、交流展示實驗成果1、組回顧實驗過程,整理實驗結果,準備交流2、集體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在交流評價中注重實驗設計中的對比,以及說明的問題)3、出示38頁實驗記錄表:分析:根據這個問題設汁的實驗合理么?談談?,F象的記錄你可以看出什么結果?推理形成 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什么呢?討論:生銹究竟是空氣或水的原因還是空氣和水的共同作用的原因?4、可以怎樣改進你們的實驗?你的設汁過程和記錄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么?5、小結:鐵生銹是空氣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三、鐵生銹的快慢1、和小蘇打與白醋的實驗相比,鐵生

54、銹化學變化的很慢,但是每年由于生銹造成的損失卻 十分巨大,所以我們有必要通過了解鐵生銹的條件和快慢來控制生銹。2、小組討論:根據生銹條件怎樣設計對生銹速度的探究?(可以參考課本資料)3、制宦研究計劃,注意對比實驗設計的合理性。4、布置課外活動:完成活動探究。四、防治生銹我們知道了鐵銹的形成是空氣和水的共同作用,那么該怎樣防止呢?1、說說你所知道的生活中的防止方法,說明其原因。2、觀察涂有油漆的鐵片,思考說明其中的道理。3、課外觀察自行車,自行車是怎樣防生銹的?8、物質變化與我們【教學目標】:科學槪念:物質的變化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人類進行的所有的生產活動和人類的生活, 都是利用了物

55、質的變化。過程和方法:用總結、整理知識的方法幫助建構科學概念。用閱讀資料、體驗的方法了解知識?!窘虒W重點】了解物質的變化與人類生產生活的緊密關系。【教學難點】對所學知識相關實驗的總結概括?!窘虒W準備】收集的關于物質變化與生活之間關系的資料。水、糖、檸椽酸、蘇打、勺子、 杯子、開水【教學過程】一、整理概括單元內容1、看課本資料回顧:本單元中我們研究了哪些物質的變化?羅列出來。2、綜合填表:物質的變化伴隨的主要現象變化類型及特點3、交流表格填寫的知識的綜合概括重點:你覺得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主要區(qū)別在什么地方?化學變化伴隨的常見現象有哪 些?你怎么理解物質是變化的?二、物質變化與我們的生活聯系1、交流課前收集的生活物質變化資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所說適當補充和拓延學生的理解 領域)2、閱讀課本介紹的物質變化資料,思考:這中間存在著怎樣的變化?屬于哪一種類型的變 化?3、小結:物質的變化在我們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