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單元教材分析 全冊 精品_第1頁
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單元教材分析 全冊 精品_第2頁
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單元教材分析 全冊 精品_第3頁
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單元教材分析 全冊 精品_第4頁
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單元教材分析 全冊 精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教版一年級下冊一、三、四、六單元教材分析【全冊教材安排】本冊共安排8個單元。數與代數領域:減法、認數、加法和減法(一)、認識人民幣、加法和減法(二)。空間與圖形領域:認識圖形?!敖y(tǒng)計與概率”領域:統(tǒng)計分類整理數據,填寫簡單的統(tǒng)計表。最后一個單元安排期末復習。本冊教材還安排了三次實踐活動,分別是“我們認識的數”“小小商店”“假日小隊”。主要是讓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應用意識、合作意識,獲得數學活動的積極情感?!镜谝粏卧?教材分析】【知識體系】本單元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四段安排教學內容:第一段教學十幾減9,第二段教學十幾減8、7,第三段教學十幾減6、5、4、3、

2、2。每段后面各安排一個練習,第四段安排了單元復習。這是在學生已經認識20以內的數,掌握10以內加、減法以及20以內進位加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后面進一步學習加減法的必要知識鋪墊。教學重點:體驗十幾減幾的計算過程與習得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算法的抽象與優(yōu)化?!舅枷敕椒ㄅc教學建議】1教學十幾減9,讓學生經歷探索算法的過程。學生經過20以內進位加法的學習,不但掌握了這些加法的計算方法,而且積累了通過實物操作探索算法的經驗,這就為主動學習退位減法創(chuàng)造了條件。教材把十幾減9的教學設計成四個層次。(1) 例題和“想想做做”第1題通過操作進行計算,教學的重點不是算出得數,而是計算的過程與方法。例題教學,學生

3、根據現實的問題情境列出減法算式后,由于首次接觸退位減法,很自然地會進行從13個桃里減去9個的操作,而且減去9個桃的過程與方法不盡相同。因此,學生的多樣算法是客觀存在的。教材營造主動學習的氛圍,鼓勵學生按自己的思考進行操作并交流方法。教學時應著重幫助學生理清操作的步驟。如,用數數的方法一個一個減;破十法,先在盒子里減去9個,再把剩下的1個與盒子外面的3個合起來;又如,平十法,從13根小棒里先減去3根,再減去6根,當然還有“算減想加”的方法,想9加幾等于13,13減9就等于幾。例題的教學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教材中出現的四種方法,這只是表現了課堂上主動探索算法、積極交流的場面,而不是要求教師都要教

4、給學生,更不是要求學生都必須掌握。第二,如果有學生提出了教材中還沒有出現的方法,只要正確合理,教師就要加以肯定。第三,交流后要引導學生對這些算法進行比較,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算法,并努力把它學好。 (2) “想想做做”第2、3題引導學生“算減想加”。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一共有8道題,例題和“想想做做”第1題教學其中的3道題,另外5道題安排在“想想做做”第2、3題里教學。在計算后5道題時引導學生“算減想加”,先是看圖思考: 9塊和(6)塊合起來是15塊,15塊去掉9塊剩下6塊。然后是看算式思考: 9(6)5,56。教學時既要引導學生“算減想加”,又不能勉強全體學生都用這種算法。如果部分學生喜歡其他方

5、法也是允許的。(3) “想想做做”第4題通過口算練習初步掌握十幾減9,教材把10、19與8道退位減法題集中在一起,不僅聯系了舊知,還能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退位減法的特點和算法。這道題可以反復使用,暫時不要對學生提出計算速度方面的要求,而要關注計算的思路、方法和結果是否正確??梢猿槌錾贁祹最},要求學生說說計算時的思考。(4) “想想做做”第5題整理十幾減9,按被減數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這些算式,學生從中會有新的發(fā)現。如相鄰算式的變化,各道題的差與被減數個位上數的聯系等。這些發(fā)現滲透了函數思想,擴展了計算思路與方法,有助學生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得數。練習一是配合十幾減9安排的。第1題利用情境圖重溫減法的意

6、義和十幾減9的算法,第25題進行口算練習。教材避免讓學生進行枯燥的練習,盡力提高各道題的練習價值,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體驗。第2題按被減數是單數且從小到大的順序和被減數是雙數且從大到小的順序分別排列8道減法算式,學生在練習中會有新的感受。第3題以順利跳過每個樹樁的情境激勵學生認真計算,培養(yǎng)良好的計算心理。第4題檢測和反饋計算情況,讓師生了解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效果。第5題在加減兩步計算中綜合練習退位減法和進位加法,提高計算能力。2教學十幾減8、7,加強算法的抽象思考。 十幾減8、7是在十幾減9的基礎上教學的。十幾減9較多地借助實物操作或依靠操作表象進行計算,十幾減8、7則把實物操作活動抽象成數的計算

7、活動,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退位減法。十幾減8的退位減法有7道題,十幾減7的退位減有6道題,這些題分別安排在例題、“試一試”和“想想做做”第13題里教學。(1) 遵循規(guī)律,組織抽象思考。 學生學會抽象思考的一般過程是: 實物操作抽象成數的運算根據數的運算再思考應用到其他計算上。第5頁例題教學158,先讓學生操作實物,把十幾減9的操作方法應用于十幾減8,為開展抽象思維構筑平臺。教材引導學生用小棒代替喇叭,既是一種學習策略的提示,也便于開展操作活動,實現算法多樣化。把操作小棒抽象成數的有序運算是例題的教學重點?!捌剖疁p”和“平十減”都要分兩步計算,因為相應的操作是分兩步進行的。如從15根小棒中

8、拿掉8根,可以先拿掉5根,再拿掉3根。因此,15可以先算15,再算1。教材引導學生看著小棒圖反思操作活動,經歷抽象成數的運算的過程,在學會計算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小組或班級里反復說說15的計算方法,有助于他們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霸囈辉嚒崩锏膬傻李},教材沒有提供形象思維的支撐材料,也不希望學生通過學具操作得出結果,而是鼓勵學生能舉一反三,用例題中獲得的方法計算其他退位減法的題。教材允許學生選擇喜歡的算法,并通過交流加強對算法的體驗?!跋胂胱鲎觥钡?題雖然在圖上圈一圈就能看出得數,但仍然要求學生算一算,再次經歷把操作實物的活動抽象成數的運算的過程,更好地體驗算法。(2) 進一步引導“算減

9、想加”。 在十幾減9的時候,曾經教學了利用9加幾計算十幾減9。由于初步教學這種算法,許多學生還不習慣使用。在十幾減8、7時再次教學“算減想加”,希望更多的學生學會并喜歡這種方法?!跋胂胱鲎觥钡?5題把“算減想加”的教學設計成三個層次: 首先是直觀引導下的思考,圖中顯示了8和幾合成14,那么14減8就等于幾;接著把8加幾的進位加和相應的十幾減8,7加幾的進位加和相應的十幾減7編成題組,讓學生先算加法的和,再算減法的差,體會利用加法能得到減法的結果,并感受這種算法的簡捷;最后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由于學生在前兩個層次里不僅學會了“算減想加”,而且對這種算法產生了興趣,因此,要鼓勵學生自覺運用

10、這種方法進行計算。 練習二通過第1題和第8題繼續(xù)加強“算減想加”的引導。第1題讓學生體會只要說出進位加法里的一個加數是幾,就算出了相應的退位減法的得數是幾。第8題讓學生感受加減法的關系,發(fā)現一道進位加法的題能算出兩道相關的退位減法題的差。通過這樣的安排,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算減想加”的方法。3教學十幾減6、5、4、3、2的退位減法,更尊重學生的算法選擇,并注意算法的優(yōu)化。客觀上允許,主觀上認同就是優(yōu)良算法。算法優(yōu)化的過程是學生認知水平提高的過程,那種認為學生原來的算法就是最好的不需提高的看法是帶有片面性的。優(yōu)化的途徑有兩條:一條是學生在探索之后的相互交流,包括師生的交流;教學到了這里學生有了前面

11、十幾減9、8、7的計算經驗,在這里已經能夠體驗到“做減想加”的簡便與快捷,所以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中自主進行算法的優(yōu)化與思維的提升。另一條是通過一段時間的計算實踐,通過教材中的題組練習逐漸優(yōu)化自己的算法。如:第2頁、第6頁、第7頁、第8頁中都安排了這樣的提組練習。4.通過復習,使學生更好地掌握20以內的退位減法。單元復習教材第13頁第24題引導學生整理本單元教學的退位減法,有層次地安排了五項活動。(1) 列出減法表。第2題的減法表的左邊第一豎排依次寫出了十幾減9退位減的所有算式,其他豎排里寫出了部分減法算式。教材先引導學生豎著看表格,發(fā)現各個豎排里從上到下依次排列11減幾、12減幾的算

12、式。了解表格的結構以后,再讓學生在空格里填寫其他減法算式。通過整理減法表,回顧了本單元教學的全部計算題。(2) 繼續(xù)研究減法表,發(fā)現更多的規(guī)律。教材引導學生橫著看減法表,發(fā)現從上往下每個橫排依次是11減幾、12減幾18減幾的算式;在同一橫行里,減號后面的數從左往右依次大1,算式的得數依次小1。教材還要求學生斜著看減法表,發(fā)現同一斜行里的減法算式得數相同,如12和11的得數都是3;斜著看還能發(fā)現得數是2的算式只有一道,得數是3的算式有兩道得數是9的算式有八道。隨著規(guī)律陸續(xù)發(fā)現,學生將進一步熟悉學過的退位減法,并有結構地保存在記憶中。(3) 尋找有聯系的算式。第3題以13和13為例,引導學生先尋找

13、它們的聯系,看出在計算時用的是同一道進位加法。然后編出像這樣有聯系的幾組算式,進一步加強“算減想加”的計算思路。(4) 在減法表上進行口算練習。第3題還讓學生從減法表中任意選算式、說得數,為學生提供了簡便易行且高效率的練習活動。這道題可以在班級、小組或者同桌間進行練習,也可以讓學生獨立進行練習,增加練習的容量。這一練習對大多數學生的要求是直接說出得數,不必詳細地說出思考過程。對少數尚有困難的學生,一方面要加強算法指導,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也可以利用其他算式進行推算;另一方面應要求他們努力記住這些題的得數。(5) 寫出得數相同的算式。第4題寫出與12或16得數相同的其他減法算式,這是在熟練

14、口算退位減法和發(fā)現減法表里斜行規(guī)律的基礎上進行的。這道題對學生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要經歷算式到得數、得數到算式的思考過程。雖然思維難度大了,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熟練掌握口算退位減法是很有好處的。5結合計算教學,進一步體會減法的意義。學生在一年級(上冊)教材里已經知道,從總數里去掉一些,求剩下多少的問題可以用減法計算。本單元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減法是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如第9頁例題,11個蘑菇減去一種蘑菇的個數就得到另一種蘑菇的個數。又如第9頁“想想做做”第1題,排球(或足球)的總個數減去虛線一邊的個數,就得到虛線另一邊的個數。這樣的數量關系還有第

15、10頁第5題、第12頁第5題、第15頁第10題等。教學這些題,要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問題理解數量關系,比較相同和不同,初步獲得對減法意義的新體驗?!緦W生可能出現的錯誤與困難分析】1. 速度慢。分析原因,算法沒有得到優(yōu)化,10以內的減法不熟練。教師需要注意算法的比較與優(yōu)化。關注弱勢群體。2. 解決問題,計算方法運用不當。分析原因:對加減法含義沒有真正理解。教師教學時注意學生對情境圖的理解,給學生充分交流題意的時間。設計對比練習,糾錯練習,組織學生在對比與糾錯中完善對加減法意義的認識?!镜湫桶咐渴畮诇p9教學設計參考(射陽縣教研室 邵曉玲設計)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1課件演示,故事導入。 畫面:

16、小白兔到猴媽媽的水果店里去買桃。 聲音: 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媽媽的水果店去買桃,(小白兔對猴媽媽說)“阿姨,我要買9個桃。”(猴媽媽拿出13個桃,對小白兔說)“小白兔,歡迎你到我這兒來買水果,不過我想出個問題考考你,看看你數學學得怎么樣?” 啟發(fā): 小朋友們,請你猜猜猴媽媽會向小白兔提出什么問題呢?2篩選出有效信息。 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篩選出本節(jié)課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13個桃,賣出9個,還剩多少個? 指名回答: 你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用哪種運算方法好呢?為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13-9=。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擺一擺、算一算。 提出要求: 請同學們試著算一算13-9。(提示學生可以

17、借助學具盒中的小棒、圓片等進行計算。對獨立解決問題有困難的學生,教師給予個別指導)2說一說、聽一聽。 提出要求: 和小組的同學說說你的計算方法,并認真聽聽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教師請每個小組推薦1名代表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小組的方法。3評一評、比一比。 引導: 小朋友,聽了各小組的匯報后,你來評一評哪個小組提出的方法好,為什么覺得它好?把別人的方法和你自己的方法比一比,你覺得怎么樣?4活動小結。要求: 同學們都能積極思考、團結協(xié)作,想出了很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5試一試。 計算12-9和16-9(“想想做做”第1題)。(允許有困難的學生借助實物操作進行計算)三、

18、 練習應用,鞏固提高1 “想想做做”第2題。先說說題意,再說說是怎樣計算出結果的。2 “想想做做”第3題。讓學生在計算、比較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想加算減”的快捷,較快地算出得數,但不必強求統(tǒng)一算法。3 “想想做做”第4題(小螞蟻送信)。課前準備1號、2號、號號、號信箱。要求: 請幾位小朋友來扮演小螞蟻,戴上頭飾,把這些信(卡片上寫著算式)送到信箱里去,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看他們有沒有把信送錯地方。 12-9 10- 14-= 18-9= 11-9= 16-9= 13-9= 17-9= 15-9= 19-9= 在“小小郵遞員”的音樂聲中,“小螞蟻”把信送往相應的信箱。最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并評

19、選“優(yōu)秀郵遞員”。4 “想想做做”第5題。先讓學生算一算,再比一比、議一議,讓學生初步體會其中的簡單規(guī)律。四、 總結反思,拓展延伸提問: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請大家?guī)兔鉀Q。要求: 請同學們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編一個數學故事,并試著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認識圖形 教學分析一、知識梳理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直觀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基礎上學習的,又是以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以及運用圖形描述問題、借助圖形直觀思考的重要基礎。對學生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是:整體感知每種圖形的形狀,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識別各種圖形

20、,在常見物體上找到這些形狀的面,并說出它們的名稱;能用簡單的方法制作這些圖形,初步感受圖形的變換。在本單元里不細致研究圖形的邊和角,不用語言描述圖形的特征。全單元的內容分兩部分編排,先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再教學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這樣安排有兩個原因: 一是低年級學生一次學習的內容不宜過多,把五種平面圖形分兩次教學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接受知識的能力。二是有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面的物體很容易找到,學生的生活經驗也比較豐富。先安排這些圖形的教學,再以它們?yōu)榛A教學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便教利學。二、教材細讀1選擇合適的方式呈現新知。教學中應作兩種不同的處理:由體“剝離”出形 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21、的數學活動線索:找出體觀察面想象形畫圖形給名稱找實例。這種過程是由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的過程。這樣安排好處有三:能充分利用舊有知識,能體會面與體、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聯系和區(qū)別,能得到比較標準的平面圖形。在活動中變出新的形 教學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數學活動線索:折紙或拼圖制造出新圖形給名稱畫圖形找實例。這種過程是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這樣安排的原因有二:有這兩種圖形特別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的實物不多,學生不易觀察到;自己制造出圖形來,學生會感到新鮮有趣,能激發(fā)探索熱情。 教材里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第頁第4題在一個正方體上選幾個面分別畫出正方形,第5題用一個長方體畫出不同的長方形,這兩個活動能讓學生進一步

22、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感知形狀。至于正方體的每個面都是正方形且大小一樣,長方體一般有三組不同的長方形面,都僅是滲透的內容,不是基本的教學要求,教學時不必十分清楚地揭示這些知識。2加強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的聯系。 教材在兩次“試一試”里都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見到的有關圖形。“試一試”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在已經提供的素材里識別。如從信封、禁煙標志、手帕等實物圖中找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從紅領巾、交通標志、籬笆等實物圖中找三角形和梯形。這個層次的教學要充分利用素材,信封的形狀是長方形、信封上寫郵政編碼的格子是正方形;籬笆上可找到許多位置不同、大小不等的平行四邊形第二層次是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想想在哪里

23、見過這些圖形。尋找圖形的活動能使學生加深對圖形的認識,有助于學生體會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這些圖形,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個層次的教學要幫助學生區(qū)分“面”和“體”,如桌面是長方形的,不能說成桌子是長方形的。3、教學時注意三點:準備好操作材料,讓學生充分活動,體驗感受。要循序組織活動。雖然都是操作活動,但也有難易之分,教材按由易到難,前為后用的原則安排操作的順序。例如先在釘子板上圍,再在方格紙上畫,圍能使學生看到圖形的頂點在哪里,畫時就好在方格紙上確定圖形的頂點。再如p22第3題用正方形對折兩次,其中一次是沿對角線折,第4題就安排學生用長方形紙折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也要沿

24、對角線折,后者操作的難度比前者大得多,在受到前者的啟發(fā)后進行。不要拔高教學要求。不要求講圖形各部分的名稱,不要講圖形的邊角特征,只要直觀認識圖形,即看到圖形或屬于這種圖形的實物的面能說出圖形名稱;能從各種圖形中識別出某種圖形(p18、p22);提到這些圖形的名稱,能想象出它們的形狀,并能用適當方式(舉實例,在釘子板上圍,在方格紙上畫等)表示出來。三、練習說明及困難分析 在“想想做做”和練習四里有層次地安排了許多操作活動: 先在釘子板上圍出圖形,再在方格紙上畫出圖形,然后是涂顏色將圖形按形狀分類,最后是圖形的簡單變換。 (1) 分析圍圖形和畫圖形的過程,一般是: 提取記憶中有關圖形的表象(想一想

25、要圍或畫的圖形是什么形狀)動手圍或畫(把頭腦里想的形狀表達出來)驗證圖形(觀察圍或畫成的圖形是否符合要求)。在操作時,這三步是連貫且融合在一起的。圍成或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比較容易,教學時要重視驗證圖形這個環(huán)節(jié),聯系已有的表象看一看“做”出的是不是長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學生圍成或畫出平行四邊形有一定難度,往往不是一次就能成功,更需要通過驗證這個環(huán)節(jié),多次“否定修正”直至成功。圖形的表象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加強。(2) 在涂顏色將圖形分類的練習中,重點解決各種位置擺放的圖形的識別。有的同學對正著擺放的圖形能很好的判斷,但對斜著擺放的就有困難,對各種位置擺放的圖形作出正確的判斷,能使圖形的表

26、象更穩(wěn)定。 (3) 通過折、拼等手段變化圖形,能進一步加強圖形的表象,溝通各種圖形的聯系,滲透事物運動變化的思想,為以后的教學作好準備。教學時首先要幫助學生弄清題意,如:什么是“對折”,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嘗試?!斑€有不同的拼法嗎?”這種開放式的問題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操作和交流。四、典型案例分析一、 游戲中梳理回顧1小朋友,你們喜歡搭積木嗎?今天我們就來玩這個游戲。先請每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們準備搭什么。學生小組內商量后,教師提出要求:請小朋友邊搭邊注意觀察這些積木的形狀,有哪些我們是認識的?2在學生活動后,指定幾個學生拿出已經認識的積木,介紹它們的形狀,相機也讓其他學生找一找相同形狀的積木。

27、評析: 一個簡單的搭積木游戲,既讓學生嘗試并體驗了本節(jié)課運用最多的學習形式合作,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平常的游戲中也蘊含著數學知識,從而為后繼的學習活動既作了情感上的鋪墊,又作了認知上的準備。二、 探索中合作感知1引導認識長方形。(1) 看一看、摸一摸。講述介紹: (教師依次指長方體的幾個面)這是長方體的一個面,這是長方體的另一個面,這也是長方體的一個面,長方體上有好幾個面。布置操作: 請你任意選擇一個面,正對著自己,仔細看一看它的形狀,再用手摸一摸。(2) 畫一畫。動一動腦筋,你能把這個面的樣子在紙上畫下來嗎?想一想該怎么畫呢?讓我們來動手試一試吧。(3) 比一比。請小朋友把你畫下來的圖形在小組

28、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樣的圖形。教師借助實物投影儀進一步展示學生畫出的各種各樣的長方形:再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有的是這樣的,有的是這樣的(4) 揭示名稱。想像: 讓我們閉上眼睛把剛才看見的圖形再想一想。指出: 像這樣的圖形雖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橫著,有的豎著,但我們都把它們叫做長方形。(5) 找一找。手中的長方體上還有哪些面的形狀也是長方形的?找到后看一看、摸一摸。評析: 活動形式的多樣性決定了體驗的深刻性。這一層次的教學就是試圖通過看一看、摸一摸、畫一畫、比一比、找一找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對長方形的直觀認識體驗。同時在揭示概念時,通過對學生自己畫出的各種各樣的長方形比較

29、,也巧妙地豐富了概念的外延,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長方形的認識。2自主認識正方形。(1) 談話啟發(fā)方法。剛才我們用了“先看一看長方體一個面的形狀,再摸一摸,然后把它畫下來”的方法認識了長方形,那么你們想不想知道正方體的面又是什么形狀的呢?請小朋友每人拿起一個正方體,用剛才認識長方形的方法去認識正方體每個面的形狀。(2) 學生活動,教師注意觀察指導。(3) 交流后概括。讓學生將畫下來的圖形在小組里交流,教師再選擇一部分學生畫出的正方形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提問: 咱們畫下來的這種圖形叫做什么呢?概括: 這些圖形都是正方形。() 再看一看正方體的其他面是什么形狀的?評析: 引導學生把認識長方形的方法

30、遷移到正方形的認識過程中來,學生憑借操作活動的直接感知和已有的知識經驗,不僅能主動地認識正方形,同時也在體驗著認識的方法。 放手認識圓。() 引導回顧方法。剛才我們從長方體上認識了長方形,從正方體上認識了正方形,那從圓柱上又能認識什么圖形呢?請小朋友拿出一個圓柱來,找到圓柱的這個面(底面)。想想剛才我們用什么方法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請你也用這樣的方法去認識其中一個面的形狀。() 學生活動,教師注意觀察指導。() 集體交流。 交流方法: 說一說你是怎樣認識這個面的形狀的。 交流圖形: 互相看一看畫出的圖形。 揭示概念: 我們畫的這種圖形又叫做什么呢?(圓)() 找一找圓柱上還有哪個面也是圓,指

31、給同桌看一看。評析: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使學生能獨立地、主動積極地運用剛才認識圖形的方法去認識圓,同時也考察了學生自覺運用已有的方法來認識新圖形的能力,并通過相互間的交流讓學生對圓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感知。 初步辨析。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你能分別說出下面這些圖形的名稱嗎?(出示以上三種圖形混雜的多個圖形讓學生辨認) 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平面圖中找學過的圖形。其實今天我們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就藏在日常的生活中。瞧,這是小紅家的客廳(出示小紅家客廳圖),里面就有許多我們今天認識的圖形,比如凳子的面是長方形的。誰也來這樣找一找,說一說?() 在自己身邊找學過的圖形。在我們的身邊

32、、周圍有這樣的圖形嗎?誰發(fā)現了?請你指一指、說一說。() 回憶生活中見到的所學圖形。這樣的圖形生活中也有,誰來說一說你在哪里見過今天所學的這幾種圖形?像這樣的圖形生活中還有很多,小朋友課后可以繼續(xù)去找一找。評析: 引導學生到生活環(huán)境中去尋找相應的圖形,加強了幾何形體與生活的聯系,適時地拓展了概念的外延。三、 操作中體驗深化 圍圖形。() 圍長方形、正方形。 激趣談話: 小朋友,想不想親手來做一個咱們今天學到的圖形呢? 介紹釘子板: 這塊板叫做釘子板,上面的釘子橫著的、豎著的,都排得整整齊齊。 活動說明: 請你們利用釘子板和橡皮筋,兩個小朋友合作很快地圍出一個今天學過的圖形來。 學生活動,教師觀

33、察并注意指導。 交流反饋: 把你圍出的圖形向大家介紹一下。() 改圖形。 提出要求: 你們有的圍了長方形,有的圍了正方形,如果你圍的是長方形,你能把剛才圍的長方形改成正方形嗎?如果你圍的是正方形,你能把正方形改成長方形嗎? 學生活動,教師觀察并注意指導。 交流反饋: 把你改的圖形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樣改的。請組內的小朋友互相檢查一下有沒有改對。() 探究為什么用釘子板不能圍圓。 談話激疑: 剛才老師讓大家在釘子板上圍一個圖形,你們圍的都是長方形和正方形,我們今天還學了哪個圖形?如果要你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圓來,你覺得可能嗎?我們也來動手試一試。 交流反饋: 誰來說說圍了以后覺得怎么樣? 小結:

34、 在釘子板上可以圍出長方形、正方形,但圍不出圓來。 畫圖形。() 活動說明: 剛才我們是動手圍圖形,下面我們再來動手畫圖形。這是一張方格紙,想一想利用上面這一條條橫線和豎線可以畫出今天學的什么圖形呢?為了畫得規(guī)范、漂亮,我們要請尺子來幫忙,下面就請你們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學生活動,教師觀察并注意指導。() 交流評價: 完成的小朋友請同桌評一評,說說畫得怎么樣。評析: 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操作實踐、合作交流的自主探究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特征,初步感受直線圖形與曲線圖形的不同,并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四、 總結延伸總結: 小朋友,今天課上我們進行了

35、很多的數學活動,你學得開心嗎?在這些活動中你有什么收獲?延伸: 看來今天我們的收獲還真不少。的確,老師發(fā)現我們班的小朋友非常聰明,特別會解決問題。老師這兒還有個問題,你愿意解決嗎?剛才我們用手中的長方體上的這一個面畫出了一個長方形(演示),那用這個面(演示)也能畫出一個長方形,用這個面(演示)還能畫出一個長方形,想一想用長方體上的這些面,能畫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呢?(根據課上時間讓學生在課內完成或者課外探究)評析: 讓學生在交流中總結,從而更清晰地認識到學了什么;讓學生在總結中交流,有利于學生間相互啟發(fā),共同完善。另外,設計的一道開放題,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探索的欲望,從而誘導他們把探索活動從課上延

36、伸到課外,通過活動發(fā)散學生的思維。【第三單元教材分析】【知識體系】本單元認識100以內的數,是在認識了20以內的各數的基礎上安排的。是今后學習更大的數的基礎。分兩大段七小段安排: 1認數: 認識幾十和一百(p2426); 整十數的加、減口算(p2728); 認識幾十幾(p2931); 幾十加幾和相應的減法(p3234)。 2數的大小比較: 100以內數的順序(p3536); 比較數的大小(p3738); 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日常用語表示兩數的相差狀況(p3941)。另外還安排了單元復習(p4243)和實踐活動“我們認識的數”(p4445)。在認識整十數這部分教學計數單位與數位,整

37、十數與一百的意義;在認識非整十數這部分教學數的組成和讀、寫方法;整理100以內的數教學完成百數表,鞏固認、讀、寫數的知識技能,發(fā)現有趣的規(guī)律;通過比較數的大小加強數概念,發(fā)展數感;通過實踐活動體會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讀法與寫法;數的組成。教學難點:幾十九添一后是多少 ;數位概念的形成。 【思想方法與教學建議】 1借助直觀認識計數單位和兩位數的數值,初步感受十進制計數法。 特別注意:(1)要突破幾十九添一后是多少這一難點 。(2)要重視數的組成的教學。 學生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要經過“形象抽象”的過程。實物表示的數比較直觀,數字組成的數比較抽象。在認數時,實物圖

38、形、小棒能幫助學生建立表象,進而逐漸形成數的概念。計數器十位上的1顆算珠表示1個十,百位上的1顆算珠表示1個百,比實物表示的數抽象,又比數字表示的數形象,在形成數概念的過程中有特定的作用。(1) 認識整十數和一百的教學編排了數數和表示數兩道例題。在數數的例題里,通過數小棒的捆數繼續(xù)體會“十”,初步認識“百”。先從3捆是三十根、6捆是六十根直觀形象地感知幾捆就是幾十根。再看著小棒圖十根十根地從十數到一百,進一步體會幾個十就是幾十,接受“10個十是一百”。在表示數的例題里,把用計數器的算珠表示數和用數字表示數結合起來,教學數位及順序,整十數的意義和讀寫。這種結合,有利于數概念的形成,能提高教學效率

39、。這道例題首先在計數器上確定百位(認識1120已確定過個位和十位),描述三個數位的位置順序。然后把十位上的1顆算珠表示十擴展到幾顆算珠表示幾十,以及百位上1顆算珠表示一百。撥珠與寫數的過程都體現了十進制計數法的位值思想?!跋胂胱鲎觥本o扣數的意義進行設計。第題數珠子、方塊和彩球的個數能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幾個十是幾十。第5題的填空能讓學生形成整十數和一百的數概念。(2) 認識非整十數的教學也編排了兩道例題,仍然遵循先建立表象,再形成概念的規(guī)律。第頁例題和“想一想”包括三個內容: 一是通過擺二十三根小棒和看出三十四根、三十九根小棒,體會幾捆和幾根小棒合成幾十幾根;二是三十九根小棒添上一根是四十根,形象

40、展示這兩個數的相鄰關系,滲透個位滿10向十位進1的道理;三是一個一個地從四十數到一百,初步體會數的順序。這三個內容中,第一個內容是基礎,要利用教、學具或聯系圖示讓學生理解2捆和3根是二十三根,并向三十四根、三十九根以及更多的根數逐漸擴展。第二個內容是難點,要抓住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實現3捆10根向4捆的轉化,從中抽象出三十九添上一是四十。為了更好地突破難點,“想想做做”第6題呈現29個木塊添上1個的情境,通過填空引導學生理解29添上1是30的道理。教學時還可以通過擺一擺、想一想等活動明白四十九、五十九九十九添上1分別是幾。經過前兩個內容的教學,學生應該能從四十數到一百。每數到幾十九的時候,

41、要提醒他們想一想下面的數是幾。第3頁例題把非整十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融合在一起教學,設計了三個步驟: 首先是看計數器上的算珠說出它表示的數;然后對照計數器寫出數24、34和43;最后讀讀寫出的數,填方框體會各個數的組成。教材精心選擇34與43,給學生留出了比較的空間。通過比較這兩個數的組成和讀、寫,深刻地體會非整十數的意義。2把認數教學和相應的口算結合起來,促進對數的理解。 教材在初步認識整十數后,緊接著安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在初步教學非整十的兩位數后,緊接著安排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的口算。這樣安排有利于學生運用對數的認識積極探索算法,并使教學口算的過程成為進一步認識數的過程。(1)

42、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提倡算法多樣化,使學生理解算理。以教學30為例,要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考進行計算,不要求全體學生使用同一種方法。在算法多樣化的前提下,把整十數加整十數的方法遷移到整十數減整十數中去。如果學生能從一位數加、減一位數類推出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則是很好的,教材在“想想做做”第2題中也有這樣的引導,但教學中不要規(guī)定學生一定按這樣的思路去想。 (2) 幾十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教學(p32)要注意兩點: 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引升到以兩位數的組成進行抽象的數學思考。 要注意結合具體例題教學加、減算式各部分的名稱。3利用百數表的整理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考。 在學生初步認識兩位數后,教材及時對兩位數進

43、行整理,并以百數表的形式呈現以內的各個數。 百數表中給學生留了許多空格,先讓學生研究表中數的排列順序并把空格填滿。然后在表中橫著選幾行數、豎著選幾排數讀一讀、比一比,從中發(fā)現一些規(guī)律。在空格里填數,整理了數的順序,練習了數的讀寫。探索百數表里的規(guī)律,比較同一行或同一排里數的相同與不同,能加強對數的意義的理解。 “試一試”讓學生在百數表上做框數游戲,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用課前準備的框到百數表中每次框出幾個數,分縱、橫方向研究框內的幾個數間的聯系,再現了前面發(fā)現的規(guī)律;第二步是猜數,即根據框里一個已知的數猜出其他幾個數,并到百數表里去驗證猜得是不是正確。學生進行框數游戲時,會主動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讀

44、數與分析數的組成上,對進一步理解兩位數的含義是十分有益的。要注意的是,框數游戲是在特定的百數表里進行的,離開了百數表或改變百數表的結構,框數游戲就沒有意義了。因此,“試一試”不要作為考查的試題。4比較數的大小,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上升為數學思考。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比較兩個數量多少的實際問題,初步積累了一些方法和經驗。例題在比較46和38的大小時,讓學生按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經驗進行比較,并在交流中把生活經驗上升為數學思考。 教材倡導學生把估計與比較數的大小結合起來。46是四十幾、38是三十幾,這里面有估計的成分。四十幾比三十幾大,是聯系生活經驗作出的思考?!跋胂胱鲎觥钡?題也是為此而設計的。

45、學生在比較數的大小時,都有自己的思考,而且各人的思考不會完全相同。教材允許學生按自己的想法去比較,不強求全體學生用相同的思考方法。教材中不總結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的方法,其目的也是鼓勵比較方法多樣化。 例題先讓學生比較十位上不同的兩個兩位數的大小,然后在“試一試”中比較十位上相同的兩個兩位數的大小和比較100與兩位數的大小,既包括了比較兩位數大小的各種情況,又體現了由易到難,逐漸完善比較方法的意圖?!跋胂胱鲎觥钡?6題逐步提高學生比較數的大小的能力。第2題結合計數器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直觀形象;第3題抽象地比較兩個數的大小,讓學生掌握方法;第4、5題比較三個數的大?。坏?題是開放題,而且是逆向思考。

46、5聯系實際,感受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生活中經常有比較數的大小的實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時除了應用數學思想方法,還要結合具體情境用適宜的語言表達。教材引導學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語描述數與數之間的大小關系,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另一方面培養(yǎng)應用數學的能力。(1)聯系現實生活認數、讀數。 p26 p30 p36 p42 p44(2)初步認識單數和雙數,練習五個五個地數數。 p41 p30 p42 (3)安排估計和猜數的內容。這表現在三個方面: 判斷一個數接近哪個整十數。p37 p41 p42 組織猜數游戲。 p26 p43 估計物品的數量。 p45 6注重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以及

47、數感的培養(yǎng)。 教材第44頁我們認識的數組織學生在生活中應用學過的數,設計了“說一說”“猜一猜”和“數一數”三個欄目?!罢f一說”中先讓學生用100以內的數說一句話,體會數能清楚地描述和表達生活里的事物和現象。如“我班有42名同學”和“我班有同學”兩句話表達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再讓學生知道年齡都是用數表示的,引導他們關心家里每個人的年齡,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猜一猜”先抓一把蠶豆數數有幾粒,再分別抓一把花生米和一把黃豆,估計有幾粒,并數一數粒數,評價自己的估計。這里不要求學生估計得很準確,只要能體會到花生比蠶豆小一些,花生的粒數比蠶豆多一些;黃豆比蠶豆小得多,黃豆的粒數比蠶豆多得多。物體的大小關系到

48、物體的多少是難點,教材在抓花生米以后,提出為什么一把花生米比一把蠶豆的粒數多這個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和討論加以體會。 “數一數”指導學生在校園里看看、走走、數數,用數表示校園里的一些物體有多少,用數表述自己在校園里的活動,從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與困難分析】1.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中,幾十九后面的數不能熟練掌握。教師教學時要組織學生借助小棒、計數器等實物的操作以及形式多樣的練習幫助其進行幾十九后面的熟練進位。2. 20以外的單雙數區(qū)分不清。教師可以采用擺卡片、對口令,同桌競賽等游戲方式幫助學生區(qū)分單雙數,并適時適度引導學生發(fā)現單雙數的特點與區(qū)別。3. 運用百數表

49、中的的規(guī)律填數有困難。教學時引導學生充分觀察交流百數表中的規(guī)律,采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小組比賽等多種學習方式幫助學生構建百數表的表象并提升發(fā)現規(guī)律并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能力?!镜湫桶咐空J識整十數教學設計參考(洪澤縣外國語試驗學校 丁海燕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我們先來看一段動畫片好嗎? 課件出示商店賣東西的情境。1小鴨買1捆鉛筆:你知道小鴨買了多少枝鉛筆嗎?怎么知道這一捆鉛筆是十枝的呢? 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投影出示十枝鉛筆圖)2小山羊買2捆鉛筆:你知道小羊買了幾捆?是多少枝鉛筆呢? 3小兔買4捆鉛筆:猜一猜這樣的4捆鉛筆是幾十枝? 小朋友猜得真準!當物體的數量比較多時,就要

50、用比較大的數來表示,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些這樣的數,好嗎?(揭示課題:認識整十數)二、教學例1,感知整十 1小朋友桌上的籃子里都有許多小棒,我們來做一個捆小棒的比賽,好不好? 請小朋友每數出10根小棒就捆成一捆,比一比在1分鐘時間內誰捆的捆數多。小朋友準備好了沒有?現在開始!2、教師計時,學生活動。 3反饋:時間到!請放下手中的小棒。 (1)請一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捆了幾捆,是多少根。 (2)還有比他捆得多的嗎?給大家看一看。(學生上臺前展示)(3)請跟他捆得一樣多的小朋友舉手。你們都是剛才捆小棒比賽的優(yōu)勝者,請用你們自己喜歡的方式為自己慶祝一下。 4(1)現在請同桌小朋友把兩人捆的小棒合在一起

51、,數一數、說一說,你們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是幾十根。(2)學生活動。 (3)反饋:請兩個小朋友到臺前來說一說,你和你的同桌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是多少根。5(1)像剛才那樣,請*在一起的三位小朋友將你們的小棒合起來,說一說你們三個人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是多少根。(2)學生活動。 (3)反饋:根據學生的回答,用實物投影展示結果。6剛才,蘿卜、青椒、番茄也和小朋友們一起比賽捆小棒了,想知道他們三人一共捆了多少捆,多少根嗎? 投影出示三個人合在一起的小棒(9捆,90根),我們一起幫他們數一數。青椒還有一個問題呢,你能幫它解決嗎? 青椒提問:我們三人捆了9捆是90根,再添上一捆是多少根?你能從十起,十根

52、十根地數,數到一百嗎?請小朋友想一想,多少個十是一百?(板書:10個十是一百) c 7剛才小朋友們三個人一共捆多少根小棒?三個人在一起商量一下,你們捆的小棒再添幾捆就是100根?想辦法把你們三個人的小棒變成100根。三、練習鞏固,明確認識小朋友真愛動腦筋,老師真想買點禮品獎勵給大家。我們再到剛才的商店去看看。(再現商店場景,貨架上放著珠子、方塊、玻璃球)瞧,商店里真的有好多的東西呢! 1“想想做做”第1題。 (1)小朋友數一數一共有多少顆珠子?(讓學生自由數) (2)交流:怎么數出來的?(每串10顆,一共4串,一共40顆,強調10個10個地數) 2“想想做做”第2題。 3“想想做做”第3題。(

53、1)讓學生猜猜有幾十顆。(2)提出要求,學生圈、數。 (3)組織交流。 教學例2,認識數位 出示計數器。 1小朋友認識這是什么嗎?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2教師歸納,并在屏幕上出示: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3你會在計數器上撥珠表示數嗎?請小朋友在計數器上撥出四十。說一說你是怎么撥的。4再請小朋友在計數器上撥出80,互相說一說,這是幾個十,是幾十。再把撥出來的數寫出來。 5還想在計數器上撥數嗎?自己在計數器上撥出幾十的數,再說一說、寫一寫。6在計數器上撥出100并寫一寫。五、練習鞏固,深化理解 小朋友真是棒極了!這里還有一些題想讓小朋友試一試,你們愿意嗎? 1“想想做做

54、”第5題。 指名口答,及時進行評點。2“想想做做”第6題。(1)一個一個從0數到10,再十個十個從0數到100。(2)學生獨立填寫后交流:80是接近100,還是接近30? 3“想想做做”第7題。先在小組里說說參加賽跑的各是幾號運動員,再在全班交流。 六、總結 這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七、猜數游戲 1下面我想和小朋友做一個猜數游戲。我在這張紙上寫了一個整十數,請小朋友來猜一猜,我寫的是幾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提示:大了或小了) 2剛才是我寫數讓小朋友猜的,下面請一位小朋友寫一個整十數讓我來猜猜看。 3小朋友,你們想玩這個游戲嗎?那好,請同桌的小朋友來玩這個

55、猜數游戲,看誰猜得快,而且猜的次數少?!镜谒膯卧?教材分析】 【知識體系】本單元主要教學100以內的不進位加和不退位減的口算與筆算。這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20以內的加、減法,100以內數的組成、讀寫和數位知識,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又為后面教學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口算和筆算打好基礎。具體分為六段安排教學內容。第一段教學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不進位)口算,結合安排求被減數的簡單實際問題,第二段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不退位)的口算,結合安排求減數的簡單實際問題。第三段安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筆算,結合安排求兩數相差多少的簡單

56、實際問題。每段后面各安排了一個練習,單元最后還安排了復習。教學重點:口算與筆算算理的理解,算法的掌握。教學難點:解決求被減數、減數的實際問題數量關系的理解與運用?!舅枷敕椒ㄅc教學建議】1.操作學具,獲得算法。 第4頁例題在列出算式45以后,先讓學生用擺小棒和撥算珠的方法計算。學生在一年級(上冊)里初步形成了用小棒計算的經驗,完全能夠用來解決新的計算問題。撥算珠計算雖然是第一次,學生也能進行。操作學具進行計算的目的不限于得到結果,更要從中體會計算的步驟和方法。教材要求學生交流操作學具的思考,體會都是先把40和30相加,從而得到“蘑菇”卡通的算法。計算45仍然先擺小棒或撥算珠,經歷兩位數加一位數算法的探索過程,從中抽象出“番茄”卡通的算法,再次體驗使用學具是主動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