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銀行業(yè)風險測算模型_第1頁
論我國銀行業(yè)風險測算模型_第2頁
論我國銀行業(yè)風險測算模型_第3頁
論我國銀行業(yè)風險測算模型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我國銀行業(yè)風險測算模型 摘要:我國始終存在發(fā)生銀行業(yè)危機的可能性。從已有的國際經驗來看,危機預警模型往往僅起到事后解釋的作用,實際預測能力不足。防范銀行業(yè)危機并不能簡單地依靠國際上現(xiàn)有的預警模型。本文指出已有模型僅僅表明危機發(fā)生的可能性,由于沒有區(qū)分外生性沖擊等因素,模型難以預測到危機的真實程度。在我國,要增強預測的準確性,必須在區(qū)分危機的結構性因素和外生的沖擊性因素的基礎上構造新的模型,成功的危機防范在于將內生性風險的防范和外生性風險的防范有機地結合起來。 關鍵詞:銀行業(yè);危機預警;模型 一、代表性模型的簡要評價 國內銀行業(yè)危機預警模型較具代表性并有重要理論價值的是唐旭和張偉(2002)提

2、出的模型。在該模型中,對我國銀行業(yè)危機提出了16個衡量指標,即: (1)gdp實際增長率(9)通貨膨脹率 (2)消費增長率(10)實際利率 (3)投資增長率(11)實際匯率 (4)資本產出率(12)實際進口增長率 (5)儲蓄存款變動率(13)貿易條件 (6)公共部門貸款總額(14)銀行體系整體資本充足率 (7)私人部門貸款總額(15)銀行體系整體資產質量 (8)外債總額(16)利率自由化程度 這些指標構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而且已經有較為成熟的具體的計算方法,在以前的研究上前進了一大步。然而,作者稱選擇這16個指標的依據(jù)主要是記數(shù)法和比較法,選定的是基本指標。但這樣的指標選擇方法,使指標體系存在

3、一定的缺陷。一是依據(jù)在文獻中出現(xiàn)的頻率選擇指標,在方法論上呈共線性,正確與錯誤的方面將雷同。二是文獻大部分是針對西方國家以市場經濟制度為基礎的,出現(xiàn)的頻率高不代表適用于我國這樣特殊的轉型經濟,前文所述的制度差異因素未被考慮。三是沒有考慮重要的外生性沖擊,在指標的選取上過于傾向于宏觀基本面,與貨幣危機指標的實質區(qū)分不夠。宏觀經濟指標的變化僅僅是銀行可能發(fā)生危機的一個原因。 在構造模型方面要有所突破的話,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按照西方的模式,未區(qū)分外生沖擊性因素,危機通常表現(xiàn)為在模型未關注的環(huán)節(jié)發(fā)生,因此似乎總有模型未考慮到的因素。kaminsky不斷增加kla信號模型的指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傳統(tǒng)

4、思路的局限性。我們認為,銀行業(yè)危機傳統(tǒng)的兩種觀點太陽黑子理論(postlewaite and vives 1987)和真實經濟周期理論(mitchell,1941)的分野恰恰在于對外生性沖擊的考慮??紤]沖擊性因素,就形成了認可外生變量的太陽黑子理論,反之就會認可銀行業(yè)危機只不過是經濟周期的自然結果。艾倫和蓋爾(1998)建立了一個銀行恐慌的基本模型,但由于其過于理論化且偏重于微觀,盡管精致,對我們而言實用價值太低。 當然,僅僅提出風險結構與外生性沖擊是不夠的,還必須建立兩者關聯(lián)性的橋梁,則構造于其上的理論基礎才有可能取得突破。為此,需從新的角度重新認識銀行業(yè)危機。 二、銀行業(yè)危機的實質 從本質

5、上講,銀行業(yè)危機就是社會資金正常循環(huán)流動受阻,未清償債務導致社會信用鏈斷裂的危機。我們把這種危機稱為“資產累積循環(huán)危機”。這樣的危機在使用不能兌現(xiàn)的信用貨幣伊始就存在了,只不過我們常把它和經濟周期混為一談。馬克思精辟地指出,企業(yè)生產的產品能否實現(xiàn)社會價值,在于從生產到銷售環(huán)節(jié)“驚險的跳躍”。多數(shù)企業(yè)無法實現(xiàn)“驚險的跳躍”,就形成經濟危機。銀行業(yè)同樣如此。單個銀行必須不斷實現(xiàn)這樣的“驚險的跳躍”:歸還存款本息(樹立社會信譽)吸收新的存款發(fā)放貸款風險控制收回貸款本息歸還存款本息。這樣構成一個最簡單但完整的循環(huán)。如果循環(huán)受阻,新的存款吸收不進來,或貸款收不回來無法歸還存款,流動性危機累計到一定程度,

6、單個銀行危機就全面爆發(fā)了。社會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對其他銀行的流動性要求隨之提高,如果其他銀行不能增加自身的流動性能力的話,銀行業(yè)的危機將不可避免。不但對整個銀行體系,直至國民經濟體系,同樣存在這樣的循環(huán)。循環(huán)受阻,必然引起整個社會信用緊張,嚴重時由企業(yè)開始,信用鏈條斷裂,直接影響到銀行業(yè)的流動性,一樣可以引發(fā)銀行業(yè)的危機。 三、基于兩分法的預警模型風險測算表 根據(jù)上文的分析,我國銀行業(yè)危機的預警應建立在“資產累積循環(huán)”的基礎上,從風險結構與外部沖擊因素兩個方面著手,構造新的、更具實際操作性的模型。限于篇幅,本文設計的新模型“銀行業(yè)風險測算表”指標體系簡要列示(實證檢驗略)如下: (注:一旦我國

7、全面實行資本項目可兌換、利率和匯率波動管制被放開,上述模型需要作出一定的修正,但其闡述的基本原理將具有長期的現(xiàn)實意義。) 第一部分的結構性指標也可以看作是基于循環(huán)觀點的宏觀經濟運行的新的判定指標。這樣的指標遠比偏差不斷增大的ms指標準確。而且這些指標數(shù)據(jù)容易獲得,與歷史狀況的比較簡單明了,干擾因素的剔除也非常容易。這部分指標一方面可以按照設定的經驗值評分測定,也完全可以借助kla方法測算,依靠數(shù)理模型測算,對比兩者的異同,將更有利于對危機基礎的判定。第二部分的外生性指標概括了能夠引起外生性風險的主要方面。必須指出的是,第一部分結構性指標完全可以引入數(shù)理模型,減少經驗干擾,而第二部分的判定,必須

8、借助經驗。任何現(xiàn)成的模型都難以使人相信經過數(shù)學計算可以得出國外一次突如其來的事變,如“9.11”對銀行業(yè)的確切影響。從這一意義上講,當具有危機的基本結構時,危機能否變成現(xiàn)實,有一半是取決于監(jiān)管當局或政府的決策。依照上表,與參照值相比較,最簡單的7種判定組合是: 四、幾點補充說明 努力降低結構性指標值的實質是減少銀行體系的脆弱性(bank fragility),著眼于一種中長期;而對于外生性沖擊因素的研究與控制,主要著眼于當前,重點關注個別的銀行經營狀況,防止局部風險演化為系統(tǒng)風險。這需整合銀行、銀監(jiān)會、人民銀行、各級政府四方的力量,高度重視應對外部沖擊的危機管理,提高抗沖擊能力。 與國外短期資

9、本流動沖擊不同,在資本項目未開放的條件下,我國當前金融風險的外部沖擊性因素主要來自國內。一是各類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由住房、醫(yī)療、教育等領域改革所引起的社會不穩(wěn)定性影響到了銀行。如居民的強烈的儲蓄動機,使國內銀行已經習慣了高儲蓄增長條件下的經營。一旦形勢逆轉,多數(shù)銀行將措手不及。二是經濟結構失衡。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逐漸確立了投資和出口拉動的模式。這種模式必須維持我國居民的低消費率和高儲蓄率,使投資活動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但是,低消費率阻礙了投資生產消費的良性循環(huán),使投資和出口拉動的作用越來越弱;低利率鼓勵了盲目擴大投資和低效率投資,使這兩個領域的投入產出效率不斷降低。2005年

10、,投資已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7%。相反,近年來中國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下降,已從1990年的72.1%下降到2003年的33.8%。投資低效率的表現(xiàn)是2005年底至2006年一季度,我國13個主要行業(yè)出現(xiàn)嚴重的產能過剩。經濟結構的失衡,導致經濟周期性的波動加劇,意味著銀行經營風險的增加。三是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失衡。如從1988年開始,我國居民消費信貸以年近40%的速度增長,消費信貸余額由1997年的數(shù)百億元,猛增到2005年末的2.2萬億元。這種跨越式的大發(fā)展固然彌補了主要依靠財政政策啟動內需的不足,但也積累了銀行短期資金長期使用的錯配風險。四是利率和匯率市場化的沖擊。我國銀行缺乏管理市

11、場化利率和匯率風險的手段,一旦利率和匯率同時放開,將有部分銀行的財務狀況出現(xiàn)惡化。如此等等,均有可能成為新的外生性沖擊因素。更何況,為了減少危機處置中的“道德風險”,人民銀行、中央政府逐步減少了對地方性金融風險化解的支持,地方政府也同樣逐步減少了對問題銀行的信用支持。外生沖擊性風險的危害有增無減。 對外生性風險問題,并不能通過加大銀行業(yè)的透明度來解決。在所有制不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市場化的退出機制不建立(我國尚未頒布破產法)的條件下,增加信息透明度沒有實際的意義。尤其是任由新聞媒體報道金融事件,反而只能加劇危機的頻繁發(fā)生,增加政府處置危機的難度,甚至使政府喪失處置危機的機會,造成社會凈福利的重大損失。依據(jù)我們處理危機的經驗,有幾類銀行最易受到外部沖擊影響,即:有較嚴重的結構性危機,如本身有重大財務問題的銀行;具有很高知名度,或處于高速發(fā)展階段的銀行;信息非常公開透明,并有重大利空傳言的上市銀行;外部經營環(huán)境不佳,壞消息影響力大的銀行。這些銀行應成為危機防范的重點。 其他參考文獻:1.趙慧芝.加強高??蒲薪涃M管理的幾點思考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0(12).2.付林,李冬葉.高校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