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科帶狀皰疹教學查房_第1頁
中醫(yī)科帶狀皰疹教學查房_第2頁
中醫(yī)科帶狀皰疹教學查房_第3頁
中醫(yī)科帶狀皰疹教學查房_第4頁
中醫(yī)科帶狀皰疹教學查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中西醫(yī)結合科 閆建汶2016.12.07 一、一、二、醫(yī)療診斷二、醫(yī)療診斷三、治療方案三、治療方案四、四、主要內容主要內容相關知識相關知識病史匯報病史匯報五、飲食指導五、飲食指導病 歷 匯 報 患者董騰蛟,男,28歲,因“左側顏面部水泡伴頭疼3天余”,門診擬“帶狀皰疹合并感染2.頸部淋巴結腫大”,于2016年11月25日11:55:15:00收住入院。病史特點總結如下: 主訴:左側顏面部水泡伴頭疼3天余 患者于3天前無誘因左側顏面部皰疹,高出皮膚表面,流出少許水樣分泌物,無瘙癢,頭疼,無頭暈,當時在當?shù)蒯t(yī)院就診治療,癥狀未見好轉,故今日到我科門診就診,門診以“1.帶狀皰疹合并感染2.左側頸部

2、淋巴結腫大”收入院,本次發(fā)病以來精神欠佳,神志清,無頭暈,有頭疼,無惡心及嘔吐,無納差及消瘦,二便正常病 歷 匯 報 入院時查體:神志清楚,急性病容,測T36.4,P:90次/分,R:21次/分,BP:113/82mmHg,左側顏面部皰疹,高出皮膚表面,流出少許水樣分泌物,無瘙癢,頸軟,頸靜脈無怒張,頸部淋巴結觸及疼痛,氣管居中,甲狀腺無腫大。 輔助檢查:血常規(guī):WBC 9.39*109/L RBC 7.16*1012/L ;生化:肝功:GGT 74U/L,腎功:尿素7.64mmlo/L,肌酐 :139umol/L,尿酸496umol/L,C-反應蛋白: 4.3mg/L。病 歷 匯 報醫(yī)療診斷

3、初步診斷:中醫(yī)診斷:蛇串瘡(肝經(jīng)熱毒證)西醫(yī)診斷:帶狀皰疹伴神經(jīng)根病變醫(yī)療診斷中醫(yī)辨病辨證依據(jù): 患者以“左側顏面部水泡伴頭疼3天余”為主訴,宜屬中醫(yī)“蛇串瘡”之病。發(fā)于胸腹腰胯部,皮膚紅腫蔓延,摸之灼手,腫脹疼痛,伴口苦口苦,舌紅,苔黃膩,脈弦滑,均為肝經(jīng)熱毒之證。醫(yī)療診斷西醫(yī)診斷依據(jù):1.主訴:左側顏面部水泡伴頭疼3天余2.查體:左側顏面部皰疹,高出皮膚表面,流出少許水樣分泌物,無瘙癢。醫(yī)療診斷鑒別診斷: 中醫(yī)鑒別診斷: 應與腸胃積熱證相鑒別,本病以水皰發(fā)生在口周或唇黏膜部位,伴口臭、胃納差,脘腹脹悶不適 西醫(yī)鑒別診斷: 應與水痘相鑒別,水痘以軀干四肢出現(xiàn)向心性臍窩狀水皰為特征。 四、治療

4、方案 1.中醫(yī)辨證論治: (1)肝經(jīng)濕熱證 治法:清利濕熱、解毒止痛。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0g 梔子10g 黃芩10g 生地 10g 板藍根15g 大青葉15g 車前子10g(包煎) 澤瀉10g 元胡10g 生甘草6g 中成藥:可予清熱解毒除濕的中成藥如龍膽瀉肝丸等。疼痛劇烈者可配合內服元胡止痛膠囊??蛇x用清熱涼血解毒的中藥針劑。治療方案(2)脾虛濕蘊證 治法:健脾利濕、佐以解毒。方藥:除濕胃苓湯加減:白術10g 茯苓15g 陳皮10g 厚樸10g 澤瀉10g 滑石30g(先煎) 大青葉15g 板藍根15g 元胡10g 生甘草6g 中成藥:可予健脾除濕的中成藥如參苓白術丸等。疼痛劇

5、烈者可配合內服元胡止痛膠囊??蛇x用健脾益氣中藥針劑,如黃芪注射液等。治療方案(3)氣滯血瘀證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消解余毒。方藥:柴胡疏肝散合桃紅四物湯加減:赤芍15g 白芍15g 當歸10g 柴胡10g 薄荷3g(后下) 桃仁10g 紅花10g 元胡10g 雙花藤15g 陳皮10g 炙甘草6g中成藥:可予活血止痛中成藥如大黃蟄蟲丸、血府逐瘀丸等??蛇x用活血化瘀的中藥針劑,如丹參注射液等。治療方案2.西醫(yī)治療(1).鎮(zhèn)靜止痛劑:如APC,每次1片,必要時服;卡馬西平100mg,每日3次口服;多慮平25mg,每日3次口服。(2).抗病毒劑:如阿糖腺苷每日15mg/kg,靜注10日;阿昔洛韋

6、100mg,每日43次口服(3).維生素B1 10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維生素B12 10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轉移因子1-2mg,皮下注射,每周2次。(4).糖皮質激素:適于老年早期患者,可口服強的松,每日30mg,療程5-7日。(5).局部治療:外用含樟腦、硫磺的爐甘石洗劑,皰疹破潰者可外用2%龍膽紫溶液,若有繼發(fā)感染可用新霉素軟膏外搽。治療方案3.其他治法:(1)外治療法:抽皰液:水皰較大者用無菌注射器抽出皰液;中藥濕敷:紅斑、水皰、滲出皮疹給予清熱解毒中藥濕敷,如生大黃、川黃柏、川黃連各30g,制乳香、制沒藥各5g。上藥共研為細末,加適量濃茶水,調成糊狀外敷患處。治療方案外

7、搽a、水皰如無潰破糜爛滲液者,用清熱解毒的中藥制劑,如三黃洗劑、青黛散(用水調至糊狀)等外搽患處;b、如水皰潰破、糜爛滲液者,在前述濕敷治療間歇期間可外搽紫草油、甘草油等中藥油或加青黛、黃柏等清熱解毒之中藥散劑; 治療方案(2)針灸治療:可采用體針、火針、梅花針扣刺、刺絡拔罐等,每日1次。針刺處嚴格消毒。刺絡拔罐:發(fā)病初期,用三棱針在阿是穴或至陽穴點刺放血,當即用玻璃火罐采用閃火法將其置于皮疹處,隔日一次,連續(xù)治療35次。循經(jīng)取穴:用于蛇串瘡后期及后遺神經(jīng)痛。常規(guī)消毒后,在皮損發(fā)病部位相應經(jīng)絡取穴針刺,針刺入后留針半小時,每天1次。治療方案火針療法:用于蛇串瘡初期及后遺神經(jīng)痛。皮損常規(guī)消毒后,

8、將針尖部于酒精燈焰中燒紅,以淺刺法迅速刺入皮損部位,并快速出針。隔日一次,連續(xù)35次。(3)物理治療:選用紅外線照射、半導體激光、氦氖激光、微波等治療儀照射治療以緩解其疼痛,促進皮損干涸和結痂。 相關知識 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沿單側周圍神經(jīng)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皰為特征的皮膚病,常伴有或遺留明顯的神經(jīng)痛。pathogenpathogen:水痘水痘- -帶狀皰疹病毒帶狀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無或低免疫力的人群無或低免疫力的人群水痘隱性感染潛伏帶病毒者潛伏于脊髓后根神經(jīng)節(jié)勞pathogenesis病毒被激活水皰神經(jīng)痛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1.前驅癥狀:發(fā)疹前部分病人可有輕度乏力、

9、低熱、納差等癥狀,皮膚自覺灼熱感或神經(jīng)痛(針刺樣、刀割樣、放電樣或麻木感等。臨床表現(xiàn)2.皮損特點:潮紅斑,丘疹,水皰,各簇水皰群間皮膚正常。皮損沿某一周圍神經(jīng)呈帶狀排列,多發(fā)生在身體一側,不超過正中線。 肋間神經(jīng) (53%)頸神經(jīng)(20%)三叉神經(jīng)(15%)腰骶部神經(jīng)(11%)好發(fā)部位好發(fā)部位predilection site臨床表現(xiàn)(T4)頸神經(jīng)(C3) V1(三叉神經(jīng)第一支)The first branch of the Fifth cranial nerve(V1)顱顱神神經(jīng)經(jīng)V3(三叉神經(jīng)第三支)(下頜)Mandibular branch of the Fifth cranial nerve(V3)V2(三叉神經(jīng)第二支)The second branch of the The second branch of the Fifth cranial nerve(V2)Fifth cranial nerve(V2)The 3rd lumbar nerv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