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探究._第1頁
手機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探究._第2頁
手機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探究.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手機電磁輻射對人體影響的探究及預防【摘要】 隨著電子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各種手機大行其道,手機已成為人們生活中 不可或缺的工具,其甚至每天二十四小時伴隨著我們。因此,關(guān)于手機輻射帶來 的健康問題,也成了大眾較為關(guān)心的一個問題,本論文通過分析各種手機及其電 磁輻射危害人體的機理,來論證手機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同時提出相關(guān) 預防措施,以期對手機用戶起到引導作用?!娟P(guān)鍵詞】 手機 電磁輻射 危害 預防措施1 前言 隨著我國電子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壯大,電子產(chǎn)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人們 的生活,其中手機自然是電子產(chǎn)品中的佼佼者,據(jù)相關(guān)網(wǎng)站數(shù)據(jù)顯示,截止 2012 年 7 月底,我國正在使用的手機用戶

2、數(shù)量達 13.45 億,位居世界之首,幾乎人均 一部。【1】但是,隨著手機的普及,其帶來的健康問題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據(jù) 2001 年2 月15 日香港文匯報報道 : 盡管學術(shù)界對手機電磁生物效應的某些機理尚有爭議 ,但不 可否認 , 在一定條件下電磁輻射會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瑞典的一家科研機構(gòu)對一萬 多名使用手機的瑞典人作了一項調(diào)查 , 其結(jié)果表明 : 使用手機越頻繁的人 , 其身體 不舒服的感覺就越明顯??萍脊ぷ髡咭蜒芯孔C明 : 人體持續(xù)受一定強度的電磁輻 射會產(chǎn)生致熱效應和非致熱效應 , 可能會引起皮膚發(fā)熱、眼球白內(nèi)障、睪丸退 化、身體疲倦、頭疼、免疫功能下降等癥狀 , 此外該家媒體還詳細

3、報道了手機微 波易入大腦、英國科學家也棄用手機、多用手機容易衰老、微波老鼠喪失記憶、 患癌機會增多和手機插腰易生畸胎等方面的實驗和相關(guān)的結(jié)論。 那么,手機的電磁輻射有多大 ? 對人體有沒有傷害 ? 如何預防或減少電磁輻射對 人體的傷害 ?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 筆者特意撰文 , 介紹手機產(chǎn)生的電磁輻射的機理 以及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傷害 , 給出降低手機對人體造成傷害的有關(guān)預防措施 , 幫助 使用者學會保護自己。 【1】 2:手機通信技術(shù)種類簡介; 第一代手機( 1G)是指模擬的移動電話,這種手機有多種制式,如 NMT , AMPS, TACS,但是基本上是以頻分多址 ( FDMA: Freque

4、ncy Division Mult iple Address) 方式工作, 通話期間 , 用戶被分配一個頻道 , 說話的信息以調(diào)頻 ( FM) 信息 方式傳遞出去。此種手機的工作頻率隨國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為 450 MHz 或 800 900 MHz。目前模擬手機已逐步淘汰 , 很少見了。第二代手機( 2G)采用全球通系統(tǒng) ( GSM: Globe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的數(shù)字式手機。它以時分多址 ( T DMA: TimeDivision Mult iple Address) 方式工作。用戶的通話信息以數(shù)字編碼信號的形式傳輸。 GSM 的工作中心

5、頻率為 900 MHz, 目前使用廣泛。 第三代手機俗稱 3G 手機,以碼分多址 (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 方式工作 , 工作頻率為 800 MHz 。 第四代移動電話行動通信標準( fourth generation of mobile phon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縮寫為 4G),指的是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shù)。有關(guān)部門 對 TD-LTE 頻譜規(guī)劃使用做了詳細說明:中國移動獲得 130MHz 頻譜資源,分別 為 1880 -1900 MHz、2320-2370 MHz、2575-2635 MHz;

6、中國聯(lián)通獲得 40MHz 頻 譜資源,分別為 2300-2320 MHz、2555-2575 MHz;中國電信獲得 40MHz 頻譜資 源,分別為 2370-2390 MHz、2635-2655 MHz。 3:電磁輻射對生物體危害程度的決定因素【 2】 1:電磁波量子的能量大?。姶挪孔幽芰?E=hv 式子中 h為普朗克常數(shù), v 為 電磁波頻率); 2:束流的強度于功率; 3:輻射在生物體中的吸收程度; 4:單色波還是寬頻波; 5:是分次照射還是總能量相同的一次照射; 6:各次照射的時間間隔的長短。 一般來說,電磁波量子的能量越大、束流強度(或功率)越強、生物體吸收的輻 射電磁場能量越多、

7、輻射的是寬頻波、分次照射時每次時間間隔越短、作與分次 照射的總能量相同的一次照射時,對生物體的危害就越大。此外還與周圍環(huán)境溫 度、氣流速度、生物體的血液循環(huán)流動快慢、組織的代償反應等因素有關(guān)。 4:手機輻射【 3】 4-1:手機輻射的產(chǎn)生 手機之所以能夠隨時打電話 ,是因為它通過電磁波時刻與基站保持著聯(lián)系 .當人們 使用手機時 ,手機就會向發(fā)射基站傳輸承載了通話信號的無線電波 ,不同手機使用 的無線電波并不相同,而任何一種無線電波都會或多或少被人體吸收,從而改變?nèi)梭w組織細胞 ,有可能對人體的健康帶來影響 ,這些電波就是手機輻射。 4-2: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手機輻射的電磁波對人體有如下兩方面

8、的直接影響:其一是高能級射頻輻射的熱 效應,即手機輻射的微量電磁波,被人體吸收后,會使局部組織升溫,造成生物 破壞。 GSM數(shù)字手機天線口的輻射功率最大可超過 2 W(33 dm),CDMA 數(shù)字 手機的發(fā)射功率可小于 0.5 W(27 dBm)。若一次通話過久,而且姿勢保持不 變,會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造成病變。比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為,手機 發(fā)射的高能級輻射會產(chǎn)生生物性損害。這種熱效應,已得到科學界的認同,并致 力于研究微量射頻輻射對人體健康產(chǎn)生影響的機理和程度。 另一種影響是低能級射頻輻射的非熱效應,可能造成經(jīng)常使用手機的人,產(chǎn)生比 較嚴重的神經(jīng)衰弱癥候群 ,如頭痛,頭暈乏力等不適

9、, 記憶力降低以及一些潛在生物 破壞。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提醒注意非熱效應危害。動物實驗表明,低能級 輻射會加速實驗動物細胞的生長。物理學家海蘭德指出,手機的真正危害來自于 它的低強度輻射,即非發(fā)熱型輻射( non thermal radiation)。放射腫瘤學教授約 翰·莫爾德認為,手機電磁輻射如同 X 光和太陽光的紫外線輻射,能破壞人體的 脫氧核糖核酸( DNA ),可能致癌。手機輻射非熱效應的能量危害可能更為嚴重 因為手機輻射的危害會不斷積累 ,作為致癌因素具有較長的潛伏期 .這些可能是電 磁生物效應的 "遠后效應 ","后代效應 "

10、的根源。4-3:影響人體對手機輻射吸收劑量的因素 手機輻射到達人體表面時,可產(chǎn)生反射、折射和吸收等現(xiàn)象。被組織吸收的輻射 劑量不僅與機體各層組織的介電常數(shù)、電導率、厚度有關(guān),而且還與輻射頻率有 關(guān)。一方面由于介電常數(shù)和電導率的不同,高水容量組織(例如皮膚、肌肉)比 低水容量組織(例如脂肪、骨骼)所吸收的功率要大許多倍。另一方面,另一方 面,人體對輻射的吸收劑量又與人體組織的大小、形狀有關(guān)。例如:腦部不同組 織具有一定的幾何形狀,當組織構(gòu)型的曲率半徑與電磁輻射在體內(nèi)的波長較接近 時,組織的高折射率便產(chǎn)生強烈的向球性聚焦,可形成很強的 “熱點 ”,使輻射能 量聚集到腦組織的某一部位。此外對生物體的

11、輻射還存在著一個共振頻率,當處 于共振頻率的電磁波輻射時,平均單位重量所吸收的功率最高。例如人,猴子, 老鼠在同樣電磁場 1 mW/cm2下,最大吸收分別發(fā)生在 70 MHz,300 MHz,2 450 MHz 附近;人體各部分(頭,體表面,四肢,軀干)的最大吸收也分別發(fā)生在不 同的頻率。人體對射頻 微波段的吸收分以下幾個部分。次共振區(qū): 頻率小于 30 MHz, 人體對電磁輻射能量的吸收隨頻率的上升迅速升 高。共振區(qū): 人體共振區(qū)的頻率范圍大約為 30300 MHz, 頭部共振吸收頻率高達 400 MHz。熱點區(qū): 頻率范圍大約為 4003 000 MHz, 由于局部共振 , 造成小范圍發(fā)生

12、顯著的 能量吸收。表面吸收 : 頻率遠大于 3 000 MHz 時,主要呈現(xiàn)體表吸收。5 :結(jié)語 近幾年來手機在通信中的發(fā)展非常迅猛,移動通訊設備隨處可見,已成為多數(shù)人 的必需工具。手機在其使用過程中與人體長時間直接接觸,其工作狀態(tài)下發(fā)出的 不同頻率電磁輻射,產(chǎn)生的熱效應和非熱效應可能會對健康帶來某些損害。由于 使用手機的用戶數(shù)量龐大,即使對健康存在很小的不利影響,都會對公眾健康方 面產(chǎn)生重大不良結(jié)果。雖然迄今為止,社會各界對手機電磁輻射問題仍未達成共 識,但世界各國對于手機輻射的科學研究始終沒有停止過,并制定了相關(guān)的限值 標準。正如中國電子學會電磁專業(yè)委員北京勞動保護研究所電磁兼容與防護研究 室主任趙玉峰研究員認為 ,手機輻射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已成定論 ,現(xiàn)在世界各國 的分歧在于手機在什么情況下并在多大程度上損害人體健康。參考文獻 1:朱熀秋、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