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蜀道難課堂實錄3 蜀道難課堂實錄 師:上課! 生:起立!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請坐!(播放視頻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同學們,我們在李白詩歌的吟誦中,牙牙學語,漸漸成長,不斷收獲。今天,就讓我們再一次跟隨詩仙的文字,一起神游蜀道難。說起蜀道難,唐代詩評家殷璠曾評價這首詩是“奇之又奇,自騷人以還,鮮有此體調(diào)”。究竟這首詩它奇在何處?今天,我們就通過誦讀和鑒賞,一起感受詩歌的奇特之處。首先請同學們抬起頭來,跟隨老師的聲音,一起進入詩歌的情景,感知詩歌的風格。 (配樂朗誦) (學生鼓掌) 師:感謝同學們的掌聲,老師真有些飄飄然了。而
2、誦讀一直是我們解讀詩歌的一個重要手段,詩歌的風格,它又是呈現(xiàn)多樣性的。比如說,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它是清新自然的。而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它是雄奇奔放的。再比如說,杜甫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是沉郁頓挫的。那下面請同學們自由的誦讀詩歌,來初步感知蜀道難的主體風格是怎樣的。讀起來,發(fā)出聲音。放開聲音讀!放開聲音讀! (學生在下面自由朗誦) 師:好的,同學們,通過聽讀和誦讀,你初步感知到這首詩的風格是怎樣的? 生:這首詩的風格十分雄偉。 師:雄偉應(yīng)該是表現(xiàn)景物的特點。風格? 生:風格十分豪邁。豪邁的,豪放的。 師:還有嗎? 生:富有氣勢的。 師:富
3、有氣勢,應(yīng)該是比較雄渾的,是吧?好,請坐。感知比較準確。雄渾豪放正是這首詩歌的主體風格。(多媒體展示:雄渾豪放)所謂“雄渾”,有空間感、立體感;所謂“豪放”,是指感情的奔放。應(yīng)該說詩歌的風格體現(xiàn)在其主旋律上,那同學們來看,反復出現(xiàn)在這首詩歌當中是那句話? 生: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師: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一共出現(xiàn)了幾次? 生:三次。 師:三次。好,同學們拿起筆,我們把它們標注出來。第一次是出現(xiàn)在詩歌的開頭第一句。然后第二句,是“凋朱顏”那邊,對吧!還有一句是在詩歌的結(jié)尾。那我們來誦讀詩歌的主旋律,再一次感悟詩歌的風格?,F(xiàn)在看第一句“噫吁嚱,危乎高哉!”怎么解釋? 生:哎呀呀,真是好危險,好
4、高聳??! 師:啊,好危險,好高聳??!噫吁嚱,是語氣詞。那“危”怎么理解?危險? 生:應(yīng)該是“高”。 師:應(yīng)該是“高”。我們說李白有一句詩是“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那“危”還有什么意思? 生:“危”應(yīng)該還有“危險”“危急”的意思。 師:危險的意思,危急的意思。那“正襟危坐”中的“?!笔鞘裁匆馑寄?? 生:端正。 師:端正,很好!請坐。這一句是“哎呀呀,太高,太高了!”那么,它在抒情手法上是直接還是間接?噢,直抒胸臆。再來看,“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用了什么修辭?噢,夸張的修辭。所以這一句詩放在開頭,猶如排空而來,劈空而入,奠定了詩歌雄放的基調(diào)。那我們在讀的時候,能不能拖得太長?不能。我們要讓它
5、短促收勢,響徹云霄。我們一起來:噫吁嚱,12 生(齊聲):噫吁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師:我們不妨正襟危坐一下,讀出你們的氣勢。來!噫吁嚱,12 生:噫吁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師:讀得已經(jīng)不錯了。再看第二句“凋朱顏”,“朱顏”是什么意思?結(jié)合注解(看看),“朱顏”是什么意思? 生:“凋朱顏”是指“紅潤的容顏為之凋傷,憔悴”。 師:紅潤的容顏變色了?!爸祛仭笔侵福?生:紅潤的臉色。 師:紅潤的臉色。李煜有一句詞是“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那么此處為什么紅潤的臉色要變呢? 生:因為看到蜀道是如此的兇險,是如此的高聳入云。 師:害怕,對不對?好,請坐。那么,既然是害怕了,我們應(yīng)該讀出
6、害怕的情態(tài)。 生: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師:你要身臨其境的想象一下,讀出一種花容失色的情態(tài)。把“凋朱顏”用顫音讀出來,是不是?“凋朱顏”,好嗎?再試一試! 生: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師:語速還可以再放慢一些,好,請坐。語速可以放慢一些,我們女同學一起來一下。(示范讀) 生(女齊聲):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師:好,不錯!再看第三句“長咨嗟”,“咨嗟”怎么解釋?注解有“咨嗟”,“咨嗟”怎么解釋? 生:嘆息。 師:嘆息?!伴L咨嗟”呢? 生:深沉的嘆息。 師:深沉的嘆息。長長地嘆息,深沉的嘆息,是不是?請坐??磥?,詩歌到了最后是積聚了復雜的情感,化
7、作了一句長長的嘆息。既然是“長嘆息”,我們在讀的時候要拖長一些,低沉一些。我們一起來讀。(示范讀)大家一起來。 生: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好,一唱三嘆之間,詩歌的風格就顯現(xiàn)出來了。北宋歐陽修曾經(jīng)說過:太白之精下人間,李白高歌蜀道難。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李白落筆生云煙。李白在反復詠嘆蜀道難,蜀道到底難在何處?李白又是如何用他的生花妙筆為我們體現(xiàn)蜀道難的?下面就請同學們再讀詩歌,邊讀邊品,找出你認為描寫得特別精彩的句子,來進行賞析。(多媒體展示:品讀詩歌,感受意境) (學生品讀) 好的,有的同學已經(jīng)思考得比較成熟了,我們來交流一下。 生:我找的句子是“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
8、折之回川”,這句話用了對偶、夸張、用典的修辭手法。它用了古代神話中“傳說羲和每天駕著六條龍,拉著車子,載著太陽,周行于天下”這個典故,六龍回日意謂六龍之駕都因蜀道太高而無法穿越,只得載日而回。這句話用了用典的修辭手法,襯托出蜀道的高聳。 師:用典的手法,哪里是用典? 生:六龍回日。 師:六龍回日之高標,更準確的一點兒是用了神話傳說,襯托出了蜀道之難。老師想問一下,“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是寫了什么內(nèi)容。 生:寫的是蜀道的蜿蜒曲折。 師:蜀道的蜿蜒曲折嗎?對,要從詩歌的句意理解正確?!盎卮ā?,“沖波逆折之回川”寫的是蜀道還是寫的水呀? 生:水。 師:寫的水急。那么,寫水急跟山高有什么作用呢?還有沒
9、有同學能幫他解答一下?為何能表現(xiàn)蜀道之高? 生:這里用回川的溪流襯托出了山的高俊。 師:用回川的急流襯托出了山的高俊,是不是?因為我們說,惟見水急方能見山之高危。好,你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生:黃鶴之飛尚不得過。 師:等一下好嗎?我是說剛才那一句有沒有補充的? 生:暫時沒有了。 師:暫時沒有了。所以剛才那一句是將夸張與神話融合在一起,用水急來襯托山高。所以,老師想請你把這句話來讀出“山高水急之勢”好嗎? 生: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師:你不妨加強停頓,效果會更好一點。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再試一試! 生: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師:已經(jīng)有進
10、步了,但是可能聲音太溫柔了。我們請這位男孩子來試一下,好嗎? 生: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師:再濃厚一點味道,讀出那種山高水急之勢。 生: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師:同學們覺得讀得怎么樣?已經(jīng)讀得不錯了,是吧?請坐!還有同學嗎? 生:我要賞析的句子是“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這兩句是詩人李白借景抒情,用“悲鳥號古木”和“子規(guī)啼夜月”這種非常濃厚的自然景觀渲染了一種蜀道上十分空寂和蒼涼的氣氛,也十分有力地烘托了蜀道的難。 師:用這樣一種孤寂蒼涼的氛圍,烘托了蜀道之難。你能不能用比較優(yōu)美的語言將這段景物描繪一下? 生:只見一只只鳥悲哀地在古木中哀號,仿
11、佛在訴說些什么,但卻聽不清楚,因為它實在太高了。鳥兒們,雌鳥跟著雄鳥繞著林間飛行,只是繞著林間飛行而已,因為它實在太高了。又隱隱地聽見杜鵑鳥在啼“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因為蜀道太高了,就像杜鵑鳥在啼血一樣。 師:好,你說得已經(jīng)不錯了,但是我們可以把它修飾地更加優(yōu)美一些。使得文字優(yōu)美,我們可以加一些修飾語,或者是,文字方面精確一些。比如說,剛才在古木之間,你可以把它連起來“在那千年滄桑古木之間”。還有老師剛才覺得,你說“雌鳥跟著雄鳥在林間飛行”,“飛行”這個詞能不能換一下? 生:飛舞。 師:飛舞!“飛舞”感覺還是太美了。我們在這邊的意境應(yīng)該是比較凄涼的,對嗎?還可以換成什么詞語呢? 生:“盤旋”
12、吧!因為那么多千年古木,它應(yīng)該在找棲息的地方。 師:對,盤旋!同學們覺得怎么樣?比較靠攏,是不是?所以這樣修改我們覺得語言比較優(yōu)美一些,是不是?請坐。在那千年滄桑古木之間,一只只斑駁的鳥在悲哀地啼叫。下面呢,同學們,在悲哀地啼叫,然后是,雌鳥跟著雄鳥在林間盤旋,也許它也害怕孤獨吧!又聽見子規(guī)在夜月下啼血,似乎在為這空無一人的山峰悲鳴。好,身臨其境,你感受到的是怎樣的氛圍呀? 生:感受到了蜀道上那種空寂蒼涼的氛圍。 師:空寂、孤寂、蒼涼的氛圍。那么,我們說這段文字,詩人主要是選取了一些意象,來營造了這樣一種氛圍。那些意象呀,同學們?可以把它們?nèi)ζ饋怼?生:悲鳥、古木,還有雄鳥、雌鳥、子規(guī)和夜月。
13、 師:雄鳥和雌鳥,這應(yīng)該是悲鳥,是吧?悲鳥、古木,還有子規(guī),還有呢? 生:空山。 師:空山,夜月,是不是?請坐!那么我們說,抓住詩歌的意象,也是我們解讀詩歌的方法之一。而且在詩歌之中,有很多典型的意象,有其固定的含義。比如說,“梧桐”,它是凄苦的象征,“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再比如,“明月”是寄托情思的載體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再有,“江水”代表了愁苦的綿長,李煜有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而此處的“子規(guī)”有這樣的一個神話。傳說,古蜀國有一個英勇的皇帝,他叫杜宇。他愛戴子民,有自己心愛的戀人。后被奸臣所害,凄慘地死去。他心系百姓,牽掛愛人,所以他的魂魄,幻
14、化為子歸鳥,在日夜啼叫。這就是子規(guī)啼血的典故。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文化內(nèi)涵,所以“子規(guī)”成了古代文人表達悲情的重要載體。請看一下這些詩。 (多媒體展示) 我們一起來讀出這些詩句愁苦的味道?!笆駠勛託w鳥”,一二! 生(齊聲):“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薄捌溟g旦暮聞何物,杜鵑滴血猿哀鳴。” 師:“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倍畎自谑竦离y中是“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空山古木間,日之所見是雄雌盤旋最苦,而夜之所聞是子規(guī)月下啼血最苦。此景此情,怎一個“愁”字了得!我們不妨齊讀一下這
15、段文字。“但見”讀到“凋朱顏”?!暗姳B”,一起來! 生(齊聲):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師:好的。值得自己品味的句子,還有嗎? 生:我選擇的是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這句,它是用了側(cè)面描寫的方法,通過人的這樣一種反應(yīng),來烘托蜀道之高。人在蜀道之中走的時候,他是“捫參歷井仰脅息”,然后“以手撫胸”,通過這樣的一個細節(jié),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因為蜀道的高峻,所以使人在蜀道上走的時候,呼吸緊張,撫胸長嘆。用這樣一些夸張的手法,首先渲染了蜀道之高,也渲染了在蜀道之上,這樣的一個空寂和悲涼的環(huán)境的氣氛。所以,這一句,它不僅寫出了
16、蜀道之高,還渲染了一種氣氛。也就是說,蜀道之高,使人感覺到它的空寂和蒼涼。 師:好的,你對這一句理解得比較深刻。那老師剛才聽到了你說這邊是抓住了人行走在蜀道上的一些細節(jié),哪些細節(jié)? 生:是“以手撫膺”,還有“長嘆”,還有“仰脅息” 師:“坐長嘆”,“坐”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 師:“坐長嘆”的“坐”是什么意思呢? 生:應(yīng)該是表現(xiàn)一種驚惶的一種 師:(要)準確地理解!我們說“坐”在古代用的很多的意思有“因為”,還有“犯罪”是吧!那么在這邊呢,應(yīng)該是“徒勞的”?!翱臻L嘆”,徒勞地長嘆。是吧!抓住了幾個細節(jié),現(xiàn)在是“曲折盤桓”,還有是“手捫星辰”,還有是“呼吸緊張”,是什么呀?撫胸長嘆。那么在這邊,
17、你想象一下,如果是詩人行走在這樣的蜀道上,應(yīng)該是能夠讀出詩人的眼神的。幾分驚嘆,幾分惶恐,幾分無奈。你讀讀看! 生: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師: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你試著讀讀看,請再投入一點兒。 生: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師:已經(jīng)好多了,請坐。還有其它同學嗎?沒有了? 生:我選的是“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逼渲星鞍刖洹斑B峰去天不盈尺”用的是夸張的手法。連綿的山之高距離廣闊的天空連一尺的長度都不到,用夸張的修辭手法,讓人想象蜀道山峰之高。這樣的話,顯得更加富有文采。這里使用了夸張的手法,“盈”是什么意思??? 生:“盈”是“滿”。 師:“滿”和“足”的意
18、思,就是不足一尺。我們在傳說中有“武功太白去天三百”,武功和太白也是山,因為那個時候才去天三百,而此處李白更能夸張,“不足一尺”對不對?那除了修辭之外,老師希望你連著下面一起去品味,“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他寫景的角度有沒有變化? 生:寫景的角度,一開始是視覺上的描寫,是用蜀道的高聳,給人一種強烈的震撼之感。后來又寫了瀑布的聲音,就是從視覺又轉(zhuǎn)到聽覺上。 師:視覺和聽覺的變化,還有嗎?好,有沒有其它同學可以補充呢?這句話還有一些比較明顯的角度,有嗎?“連峰去天不盈尺”,應(yīng)該是從哪個角度寫的?剛才除了視覺,還有嗎? 生:“連峰去天不盈尺”,是從遠處來寫,“枯松倒掛倚絕壁”是近,這邊使
19、用遠近結(jié)合的手法寫的。這一句寫的是近景,然后下面一句寫的是動景。 師:是動態(tài)的!是動靜結(jié)合,對吧?好的,角度非常地多樣,有遠近,有動靜,還有視覺和聽覺的一個變化,還用了夸張的修辭。那老師請你將這段文字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可以嗎? 生:連綿的山峰離天不足一尺,枯松有的倒掛在絕壁上,有的伴在上面,飛流湍急澎湃,瀑布嘩嘩地響,撞擊著山崖,滾動著石塊,發(fā)出了萬谷雷鳴的聲音使人感到驚嘆。 師:使人感到驚嘆!你主要是借助于解釋,是不是?其實我們通過這樣的一個修飾,使自己的語言更加優(yōu)美一些。比如說,“飛湍瀑流爭喧豗”,飛急的、湍急的流水和大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真像撞擊山崖,發(fā)出雷鳴般的聲響,用一些
20、修飾,用一些修辭。好,請坐。那老師在這邊想讓同學們當一次小小的電影導演,如果讓你將這一組畫面拍攝成一組電影鏡頭,你怎么推進?來,別忘了讓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怎么推進這組電影鏡頭?先是什么鏡頭,然后是什么呢?你來試一試。 生:應(yīng)該會先拍“連峰去天不盈尺”,由遠到近。 師:由遠到近,應(yīng)該是山巒起伏、連峰起伏的遠景。然后呢? 生:然后轉(zhuǎn)到枯松。 師:然后轉(zhuǎn)到枯松,應(yīng)該是平緩地推出“枯松倚絕壁”的什么?這個同學說是特寫,不錯。然后呢?接下來應(yīng)該是一組快鏡頭了,出現(xiàn)了哪些景物?。?生:出現(xiàn)了飛湍和 師:飛湍、瀑布,還有呢? 生:還有石塊。 師:石塊、轉(zhuǎn)石、懸崖,飛快地從面前閃過,還伴有什么聲響呀? 生:雷
21、鳴般的聲響,目不銜接,驚恐萬狀,所以形成一種排山倒海之勢。請坐。那么,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讀出這邊的排山倒海之勢。來,你來試一試。 生: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師:你的語速要加快,讀出排山倒海之勢。(泛讀)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好,再試一試。 生: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師:語速把握得是不錯,但情感不夠投入。來,我們集體來一遍好嗎? 生(齊聲):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師:好的。所以說,在這樣一個品讀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以大膽的夸張
22、、神奇的傳說、瑰麗的想象、浩蕩的激情,李白用他“落筆搖五岳”的筆法,以及“笑傲里滄州”的氣度,為我們再現(xiàn)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那么李白為何要盡寫蜀道難呢?著名的清人王國維曾經(jīng)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下面就請同學們借助課前所查閱的李白生平及相關(guān)的背景資料,看看李白借助蜀道之景,抒發(fā)了他怎樣的情感。前后左右討論一下。 生:蜀道難這首詩表達了李白高度的愛國思想。這個感情可以從“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這里可以看出,同時也可以看出他對大好河山的贊頌,又可以看出他對當時社會的擔憂。 師:你說到了兩種情況。剛才你說在文中找到了依據(jù),“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為什么從這一句就可以看出他對
23、時局的擔憂呢? 生:“狼與豺”比喻殘害人民的叛亂者,和“朝避猛虎,夕避長蛇”,這些意象都屬于屬地可能出現(xiàn)的叛亂者,這樣就可以表達出高度的愛國思想。 師:其實,在這節(jié)里有明確的解釋,對不對?“猛虎”和“長蛇”比喻叛臣逆賊,警戒統(tǒng)治者對時局的擔憂。好,第二個情感是? 生:他對大好河山的贊頌。 師:他對大好河山的贊頌。你為什么有這種想法呢? 生:他在描寫蜀道的艱險,他使用了大量的文筆,比如說,“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這些景象都是描寫了蜀道的景物。 師:也就是說你讀出了李白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激情、豪情,是不是?請坐。還有嗎? 生:根據(jù)當時的背景,這首詩是規(guī)勸友人王彥不要進入蜀地,早日回歸長安
24、。 師:你說根據(jù)當時的背景,是你查了相關(guān)的資料,是他送別友人的。這是背景,那么在文中可以找到依據(jù)嗎?他是送別友人的! 生:倒數(shù)第二句,“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師: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還有嗎? 生:還有第一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也可以看出來。 師:這一句也可以看出來。有沒有更加直接的句子? 生:問君西游何當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師:不錯!還有嗎? 生: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師:為什么要來到這個地方呢?注意前面的短句“其險也”,后面“也”是表停頓的語氣詞,對吧?好,請坐。那么同學們看一下,她說的是用文中這樣的三個句子,表達了對友人的送別之意??墒枪湃嗽啤镑鋈讳N魂者,唯別而已”啊,老師在誦讀的時候,沒有絲毫感受到哀婉之情,他在勸誡友人嗎?勸誡友人什么呀?“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問君西游何時還”,勸友人什么呀?早點回家,不要入蜀,是不是?在勸誡友人,因為“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嘛。還有嗎?還有沒有?沒有了。我們說剛才那位同學結(jié)合當時一個與背景相關(guān)的資料,老師在課前查閱了李白的生平之資料。別忘了,我們說,鑒賞詩歌,還要知人論世啊,對不對?那結(jié)合李白的生平,能夠揣摩出怎樣的情感呢? 生:從李白的生平來看,這是他第一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務(wù)合同補充協(xié)議合同范本
- 單位房屋借用合同范本
- 勞動使用期合同范本
- 利用合同范本掙錢
- 上海徐匯金杯租車合同范本
- 監(jiān)控弱電維護合同范本
- 醫(yī)院電動車租售合同范本
- 備案的借住合同范本
- 單位之間借支合同范本
- 2003勞務(wù)合同范本
- 2024年湖南環(huán)境生物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驗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化工流程教案》課件
- 后循環(huán)缺血治療
-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解析
- 2024年浙江紹興杭紹臨空示范區(qū)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體檢科醫(yī)療質(zhì)量控制工作計劃
- 2024年萍鄉(xiāng)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yīng)性測試題庫參考答案
- 飛行器小學生課件
- 無人機法律法規(guī)與安全飛行 第2版2-2 領(lǐng)空
- 《單片機應(yīng)用實訓教程》課件第4章
- 應(yīng)急突發(fā)處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