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勝過好老師1_第1頁
好爸爸勝過好老師1_第2頁
好爸爸勝過好老師1_第3頁
好爸爸勝過好老師1_第4頁
好爸爸勝過好老師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好爸爸勝過好老師1.txt今天心情不好。我只有四句話想說。包括這句和前面的兩句。我的話說完了對付兇惡的人,就要比他更兇惡;對付卑鄙的人,就要比他更卑鄙沒有情人味,哪來人情味 拿什么整死你,我的愛人。收銀員說:沒零錢了,找你兩個塑料袋吧! 好爸爸勝過好老師 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中國都是一個以母教為主的國家。母教是指主要施教者是女性,在家里是媽媽、奶奶、姥姥,在學校是女性教師。由于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導致了“親情關系向母性群體傾斜”的現(xiàn)象。由此,母親大包大攬,而這些母親又大部分不懂科學教子,一味地對孩子嬌慣溺愛。結果我們就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孩子自私自利、柔弱脆弱、害羞膽怯、缺乏自信、過度

2、內向、感情冷漠、急躁沖動、害怕失敗而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自理水平、自信心理、堅強品質、驍勇精神,卻正在日漸喪失。 據(jù)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最近作的一項研究表明:由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們在學校里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哥倫布曾說過:“世界是勇敢者的天下。”由于每個人在人生旅途中,都需要勇氣,而這份勇氣也來源于從小自信心的培養(yǎng)。而自信心大多與父親有著不可割裂的關系。不但如此,爸爸往往能賦予孩子堅韌、大膽、果斷、自信、豪爽、獨立等特點,由此成為孩子的精神支柱,孩子成長的力量源泉。 所以,必須重視父親教育。 而且,為了培養(yǎng)出好孩子,首先我們必須要做個好爸爸。 好孩子的標準,在此

3、就不贅述了,大家的看法幾乎是一致的。而好爸爸則不同了,那么什么樣的爸爸才算是一個好爸爸呢? 說起好爸爸,讓同為爸爸的東子想起這樣一個在記憶里不時閃現(xiàn)的鏡頭: 兩年前我旅居沈陽時,盛夏的一天傍晚,我到位于沈陽東站北臨的平房區(qū)散步。穿過一條條臟亂不堪的狹窄小巷子,我悠然地前行。突然耳畔響起一陣洪亮的歌聲,循聲而至,透過開著的窗戶,我看到一個穿著大褲衩、裸露著上身的30歲左右的男子,在一個燒著水冒著煙的煤爐子旁忘情高歌,一個穿著花裙子的五六歲小女孩在炕上,伴著爸爸的歌聲在翩翩起舞,他們的臉上寫滿歡樂 我簡直看呆了,不知不覺地就那樣站了好幾分鐘。原本出于多年做記者的習慣,我對什么都愿意一探究竟,但我還

4、是強壓下等他們唱完和他們聊聊的沖動,悄悄地離開了,由于我不想去驚擾這對沉浸在幸福的天倫之樂之中的父女 根據(jù)他們的居住地點(大部分是外來務工者租住的)和他們的裝束,東子推斷,這個爸爸既不會是有錢人也不會是有權人,但是東子認為,他是一個絕大部分有錢、有權、有名望、有地位的爸爸所無法比擬的好爸爸!由于他能夠給孩子帶來歡樂。對于孩子來說,有什么比歡樂還重要的呢? 沒有!歡樂能夠給孩子帶來樂觀、帶來自信、帶來希望一個能夠給予孩子樂觀、自信、希望的爸爸,定然是一個好爸爸。 所以說,好爸爸和錢、權、物沒相關系。擁有再多的物質財富當再大的官,而為了忙于應酬,對孩子不管不顧,即便你給孩子再多的錢,再好的物質享受

5、,你也不是一個好爸爸。由于孩子所需要的精神營養(yǎng)是空白的,不能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就是對孩子的心靈傷害。一個給孩子造成心靈傷害的爸爸,斷不會是一個好爸爸的。 當然,好爸爸是沒有統(tǒng)一標準的。但是,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你能夠協(xié)助他;在孩子失落的時候,你能夠鼓勵他;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你不是馬上責備他,而是耐心地溝通;在孩子迷茫的時候,你能夠引導他協(xié)助他;在孩子做對的時候,你能夠贊賞他認可他;在孩子獲得成功的時候,你能夠與他分享 這顯然是一個好爸爸該做的。 如果你是一個能堅持和孩子鍛煉身體、陪孩子玩,一個能夠控制自己的煩躁情緒并具有幽默感,一個注重自身素質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品德習慣,一個能客觀公正地

6、看待孩子、理性地面對孩子,一個具有開放的心態(tài)、寬廣的胸懷,一個能經(jīng)常與孩子換位思考并做到理解、尊重、信任孩子的爸爸,你定將收獲一個好孩子! 大量事實證明,有好爸爸才有好孩子,一個合格的爸爸勝過100個優(yōu)秀的教師! 第一章 好爸爸是孩子的好老師 爸爸的啟蒙教育,是一種微小的付出,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是天下父母心的體現(xiàn),一種義無反顧的愛。 “扶我學走路,教我學說話?!边@是人之初,天下父母共同的責任。人的一生,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前輩在指引著自己的道路,可幾乎每個人最初的人生啟蒙老師都是父母。是他們在教自己的孩子走路、說話、生活及做人。 在孩子第一次摔倒的時候,是父母告訴他們,自己摔倒了就必須自己爬

7、起來;在孩子第一次哭泣的時候,是父母告訴他們哭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真正的情感,只是要學會控制這種情感;在孩子第一次笑的時候,是父母讓他們明白生活是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在孩子第一次感覺到無助的時候,是他們讓孩子學會如何去堅強面對。家庭是生命的搖籃,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即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即啟蒙之師。這兩個“第一”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古語云:“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彼?,爸爸對孩子所施教育的第一個特點是具有早期性、啟蒙性。孩子從嬰兒期步入幼兒期,隨著年齡的增長,終將由家庭這個小環(huán)境步入大社會,接觸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會中那些真善美

8、、假惡丑不時地進入孩子的視野,大人采取隔離手法是行不通的,因為家庭中的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也會從不同角度不斷地反映著當今社會的現(xiàn)實,影響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兒童特別是幼兒缺乏理性的辨別是非能力,但有著比成人敏銳的感受能力。如果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能針對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強的特點,抓住具體的日?,嵤拢瑤椭⒆诱J識辨別社會中發(fā)生的是是非非,讓他們具體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體會到丑惡的卑鄙的陰暗的一面,可以幫助孩子增強揚善除邪的正義感,從而抵制丑陋陰暗面對孩子心靈的侵蝕。 一般來說,36歲是學齡前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早期教育階段,這是人的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所以家長要履行好“啟蒙之師”的職責。我國古

9、諺有:“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庇變浩谑侨松杖净拈_始,人的許多基本能力是這個年齡階段形成的,如語言表達、基本動作以及某些生活習慣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認為,一個人的智力發(fā)展如果把他本人17歲達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歲時就達到了50。48歲又增加了30,817歲又獲得了20??梢娪變涸?歲以前是智力發(fā)展最迅速的時期,也是進行早期智力開發(fā)的最佳時期,而家長在這個時期所實施的家庭教育,則是孩子早期智力發(fā)展的關鍵。古往今來,許多仁人志士在幼年時期受到的卓有成效的家庭教育,是他們日后成才的一個重要原因。如德國大詩人、劇作家歌德的成才,就得益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歲時,

10、爸爸就抱著他到郊外野游,觀察自然,培養(yǎng)他的觀察能力。34歲時,爸爸教他唱歌、背歌謠、講童話故事,并有意讓他在眾人面前講演,培養(yǎng)他的表達能力。這些有意識的教育,使歌德從小樂于思索、善于學習。歌德8歲時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臘語閱讀各種書籍,14歲寫劇本,25歲用一個月的時間寫成了聞名遐邇的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反之,人的幼年時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響智力正常發(fā)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如印度“狼孩”卡瑪拉,從小被狼叼去,8歲時被人發(fā)現(xiàn),但其生活習慣已與人完全不同,而與狼幾乎一樣,四肢爬行,吃生肉,晝伏夜行,后來經(jīng)過人為的訓練,兩年后才能站立,6年后才得以像人一樣行走,4年內只學會了6個單

11、詞。在他17歲時,智力水平僅達到3歲孩子的水平。據(jù)中國婦女報報道,江蘇省南京市一姓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生怕孩子受人迫害,將自己的三個子女從小鎖在家中,不讓他們與外界接觸,長達十幾年,致使這些孩子智力低下,反應遲緩,與同齡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發(fā)展嚴重滯后,近于白癡。所以,我們不可忽視對孩子進行早期啟蒙教育的作用。但并不是啟蒙教育越早越好,孩子的啟蒙教育,是一個科學的過程。過早或過晚,對孩子智力的發(fā)育和思維意識的培育都是不利的。正如“揠苗助長”的寓言故事所描述的那樣,如果家長一味地將教育提前,孩子的心智發(fā)育不到位就不能吸收,這樣非但沒有效果,更會讓孩子對學習知識的過程產生厭倦感、恐懼感

12、,后患無窮。還有就是過早認字、算術。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早點起步,希望孩子在幼兒時期就多認字、做算術,這其實是過早地給予孩子壓力,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厭學情緒。啟蒙教育可謂無處不在,尤其是爸爸對孩子。我曾看過這樣一段文字:在車水馬龍的路上,一位出租車司機在一個堵車的路口,指著旁邊的一個建筑說:“兒子,看哪!這是南山醫(yī)院,你就是在這出生的?!迸赃叺膬扇龤q的兒子看著醫(yī)院,愣愣地說:“南山醫(yī)院?”“嗯,是啊,你就是從這里來到世界的?!薄笆澜纾俊薄芭?,你還小,以后大了,爸爸再給你講” 這一幕在我們看來,是最為平凡不過的了。無論在路上、車上、船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無處不在。指路牌、看電視、認地點,各式各樣的啟蒙

13、方式讓人眼花繚亂。然而這個父親的特別之處在于,他是一個出租車司機。路上堵得水泄不通,在停下來等候的時刻,爸爸開始了對他兒子的啟蒙教育。并不是每一個父母都家財萬貫、學富五車,大多數(shù)人,都在默默地用自己的力量,作出這些微小的付出,然而正是這些微小的事情,一點一滴積累起來,才鑄造了一條平穩(wěn)安全的路,供孩子們茁壯成長。那個司機的小孩,在接受了正式教育,腹中詩書漸富之后,不知道還會不會記得在某個溫暖的午后,自己的爸爸在工作的時候,曾經(jīng)告訴他那個地方的名字?希望他記得。因為能夠接受這些微小的付出,是一件多么溫暖幸福的事啊。爸爸的啟蒙教育,是一種微小的付出,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是天下父母心的體現(xiàn),一種義無

14、反顧的愛。這種愛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有所體現(xiàn)。孩子出生后,從小到大,大多數(shù)時間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著家長的教育。這種教育是在有意和無意、計劃和無計劃、自覺和不自覺之中進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時間進行教育,都是家長以其自身的言行隨時隨地地影響著子女。這種教育對孩子的生活習慣、道德品行、談吐舉止等都在不停地給予影響和示范,其潛移默化的作用相當大,伴隨著人的一生,可以說是活到老學到老,所以,東子才把家長稱為“終身教師”。東子給爸爸們的建議一、作為“啟蒙之師”的爸爸要有權威性權威性,就是在孩子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權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確定了父母子女間的血緣關系、撫養(yǎng)關系、情感關系,子女在

15、倫理道德和物質生活的需求方面,對父母有很大的依賴性,加上家庭成員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這些都決定了父母對子女有較大的制約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從。家長合理地使用這一點,對孩子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是很有益處的,對于幼兒來說,尤其是這樣。幼兒在與其他小朋友們玩耍過程中,當出現(xiàn)爭執(zhí)時,往往引用父母的話來證實自己的言語行為的合理性,如:他們喜歡說“我爸爸是這樣說的”或“我媽媽是那樣做的”等等。爸爸在孩子幼年時代始終扮演著雙重角色,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護者,又是人生啟蒙的向導。爸爸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爸爸權威樹立的程度。爸爸權威的樹立必須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礎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長制上。明

16、智的爸爸很懂得權威樹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權威的樹立不是靠壓制、強求、主觀臆斷,而是采用剛柔相濟的方法。二、“啟蒙之師”還應具有感染性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血緣關系和親緣關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樂對孩子有強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對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能心領神會,以情通情。在處理發(fā)生在周圍的人與事的關系和問題時,孩子對家長所持的態(tài)度很容易引起共鳴。在家長高興時,孩子也會心情愉快,在家長表現(xiàn)出煩躁不安和悶悶不樂時,孩子的情緒也容易受影響,即使是幼兒也是如此。 如果父母親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氣暴躁,都會使孩子不自覺地吸收其弱點。爸爸在處理一些突發(fā)事件時,表現(xiàn)出驚恐不安、措手不及,對子女的影響也不好。如

17、果爸爸處變不驚、沉穩(wěn)堅定,也會使子女遇事沉著冷靜,這樣能對孩子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起到積極的作用。三、“啟蒙之師”對啟蒙教育具有及時性啟蒙教育的過程是父母在家庭中對孩子進行的個別教育行為,比幼兒園、學校教育要及時。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長與孩子朝夕相處,對他們的情況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變化,即使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領神會,故此,父母通過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能及時掌握此時此刻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及時教育,及時糾偏,不讓問題過夜,使不良情緒和行為習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之中。正如印度電影流浪者中的經(jīng)典臺詞一樣:賊的兒子不一定是賊,法官的兒子也不一定

18、是法官。所以,無論你是轟轟烈烈的一代天驕,還是默默無聞的凡夫俗子,你都是孩子的啟蒙之師,你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讓你的孩子是誰。很多“一代天驕”都是“凡夫俗子”教育而成的。生活就是教育,教育蘊于點滴之中,啟蒙教育更是如此,唯有合格的“啟蒙之師”,才能教育出優(yōu)秀的孩子。 孩子喜歡的事情,一起做 要放手讓孩子做喜歡做的事,家長的包辦代替是孩子形成軟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吹竭@個題目,有些家長可能要問:為什么要放手讓孩子做喜歡做的事?哪些事又是孩子喜歡做的呢?因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使人快樂。孩子喜歡做的事當然就是能讓他產生快樂的事情了。比如走進美麗的大自然。大自然是那樣地神奇和美麗,它蘊涵了無窮無盡

19、的知識,可以說世界上再沒有比大自然更好的老師了。我們不該讓孩子遠離它。周末,帶上孩子去盡情地親近自然、擁抱自然。在孩子投身大自然,感受其中的神奇美妙時,孩子的觀察力會越來越敏銳,想象力會越來越豐富,對大自然的認識、對各種生物的了解也會越來越細致,而且對美的欣賞能力也會越來越高的。同時,美妙的大自然會給孩子的人生留下許多美好的記憶,這可是一筆難以衡量的財富。我的女兒范姜國一(依依)在玩過小學那本書里,用歡快的筆調描寫了“漁翁一日”、摘蘋果、坐在電動車上去郊游等等的感受,字里行間無不流淌著依依的快樂。這些記憶會陪伴孩子一生,哪怕人到暮年。 東子給爸爸們的建議一、滿足孩子的快樂感和成就感幼兒的生活是

20、多姿多彩的,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著驚喜,充滿著樂趣。稍微留意,我們會在幼兒的一言一行中發(fā)現(xiàn)他們關注的焦點。當幼兒在戶外散步時,他們會數(shù)著彩磚跳格子,往往數(shù)著數(shù)著就亂了套,最后哈哈笑成一團從頭再數(shù);他們會歪歪扭扭、樂此不疲地走在彩色的車輪上轉圈。也許對于成人來說這是無聊的事,可是看著幼兒的笑臉,就明白他們樂此不疲的原因了。 有時在草地上,他們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里有一個大蟲子。于是草地下還有什么就成了最新的話題。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著撿到的樹枝,一個勁兒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來看,我找到了一個東西啦?!弊屑毑粮蓛裟嗤烈豢矗喊パ剑瓉硎且粔K小石頭。一下子就泄了氣?!皼]關系,我再找?!痹?/p>

21、經(jīng)過一場草地尋寶之后,他們可有自己的戰(zhàn)利品了:幾個壞積木、幾個蝸牛殼,還有一些死掉干了的小蟲子,連草根都被拔了幾根也許這些真的不是什么有意義的東西,但是在孩子的臉上、眼里,我們看到了兩個字:快樂。這就是放手讓孩子做喜歡做的事的第一個好處:滿足孩子的快樂感和成就感。二、分享孩子的快樂著名文學家朱自清說:“要讓孩子在正路上闖,不能老讓他們像小雞似的在老母雞的翅膀底下,那是一輩子沒出息的。”要放手讓孩子做喜歡做的事,家長的包辦代替是孩子形成軟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長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舒適、平靜、安穩(wěn)的生活,剝奪了孩子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方式,導致了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萎縮。

22、可見,要培養(yǎng)孩子成為強者,父母首先要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學會自己生活,把握自己。依依從5歲起就經(jīng)?!爸鲃诱埨t”幫媽媽做家務,其中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做飯。當聽我們說,我們小時候很小就會做飯的時候,依依也躍躍欲試,申請了好幾次,但考慮到煤氣安全問題,我一直沒有答應。不過她沒少協(xié)助我們做飯,比如擇菜、洗菜等,很多時候我正在廚房忙活,她就跑過來喊:“爸爸,我來做你的助手吧!”后來,她還是不甘心只做“助手”,要自己上灶演習一番。8歲生日剛過不久,在我的“戰(zhàn)前指導”下,依依第一次掌勺,可惜手忙腳亂,西紅柿炒雞蛋糊得沒法吃了。過了不久,依依從電視上學會做蜂蜜小甜餅,于是又一次“請戰(zhàn)”。這一次由她媽媽

23、在“陣前”監(jiān)督。按著依依的吩咐,她媽媽給她把面粉、白糖、牛奶、雞蛋、蜂蜜、植物油等各種配料準備齊全,依依便開始自己的制作“工程”了。先是往面粉里倒適量的水進行攪拌,隨后再將適量的白糖、牛奶、雞蛋、蜂蜜等放入反復揉搓,使得面粉成為面團。接著就把面團放到面板上,分成若干小塊,每塊都壓成薄厚適當?shù)拿骘?,每份的大小也基本相等。然后她把鍋放在灶上,打著火,等鍋熱了,小心地把油倒進鍋里,再把餅放入鍋里。油熱了,依依緊張地盯著,不敢有半點馬虎。“不好,要糊了!”她邊說邊趕緊把餅翻個個兒。哎呀!手不小心碰到鍋底了,好疼??!她甩著手,不停吸著涼氣,看起來一定很疼,可是顧不上讓她媽媽看,她接著“搶救”小餅了不一會

24、兒,鍋里飄出一股香氣,小餅的兩面都被炸得黃黃的,可以出鍋了!依依關了火,小心地用鏟子把小餅一個個鏟到盤子里,端到餐桌上。當她吆喝著“開飯啦”的時候,儼然一個小英雄。我們和依依幸福地分享了她的美食。 三、給孩子一份心靈的自由東子的童年盡管物質貧乏,但是我的心靈是自由輕松的,我的成長是沒有負擔和拘束的。因為沒有現(xiàn)在的學業(yè)壓力,沒有作業(yè)在等待,沒有父母老師的厚重期望,我可以盡情和大自然親近,玩泥巴、捉蟲子;我可以盡情和兄弟姐妹同齡小伙伴們玩自己喜歡的游戲,捉迷藏、警察抓壞蛋我可以在野外瘋跑到天黑才回家,而不必像現(xiàn)在的孩子一放學就埋在作業(yè)堆里;我可以在土堆上打滾撒歡,而不必像現(xiàn)在的孩子整天被父母捧在手

25、心里,害怕衣服弄臟了,害怕哪兒磕著碰著了,從而失去了自由;我可以一整天跟在公社來的小劇團的后面走村串巷湊熱鬧,而不必像現(xiàn)在的孩子即使到了雙休日也要在父母的催促下去這個特長班那個補習班在鋼筋水泥構筑的都市里,生活在鴿子籠一樣的居室里,人們室外活動的欲望越來越弱,孩子們的室外活動自然也越來越被忽視甚至受到限制。過去,傍晚時分,一群孩子在空曠的操場上跳皮筋、扔沙包、捉迷藏追逐打鬧的情景,現(xiàn)在越來越難以見到了。除了因為現(xiàn)在都市建筑越來越星羅棋布,孩子們玩耍的空間被蠶食這一客觀因素外,孩子們被剝奪了室外活動權利的原因主要來自父母的思想?,F(xiàn)在一家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恨不得

26、一天24小時守護在孩子左右。要孩子到外面玩耍,萬一摔著或者遇到更大更可怕的意外怎么辦?再說,出去玩多累啊,外頭有風有沙塵多臟啊總之,讓孩子待在家里最安全,最讓父母放心。四、給孩子屬于自己的快樂為了還孩子本該屬于他們自己的快樂,我放手讓依依盡情地玩她喜歡的各種游戲,當然了,所有游戲都必須在安全有所保證的情況下進行。我堅持一個理念: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玩耍不可缺少。所以,不僅要讓孩子快樂地玩,而且要從家里玩到外面更廣闊的世界去。 好奇心是要呵護的 從培養(yǎng)一個孩子的角度看,一身臟衣服、一個被摔壞的玩具,和孩子一生的發(fā)展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好奇心是孩子學習興趣的源泉。好奇、好問、好動,渴望通過自己的

27、探索來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心理學家將好奇心定義為:個體對新異刺激的探究反應。對新鮮的事物和現(xiàn)象,人有著去了解和探索的本能。對于初涉人世的孩子來說,身邊的世界是那么陌生、新鮮和神秘,在他的心靈中充滿了探索、求知的欲望,這寶貴的好奇心正是他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學習的原動力。研究證明,一個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夠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樂趣,這種樂趣又會激勵他不知疲倦地去探究未知的領域,促進其智力的發(fā)展。好奇心就像是性能優(yōu)秀的賽車引擎,保證賽車勇往直前,在激烈的競爭中遙遙領先。經(jīng)常和孩子在一起,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他們似乎有問不完的問題,闖不完的“禍”,如果我們靜下心來,便會從中看出,那是因

28、為他們對大千世界充滿了好奇。 許多家長為了避免孩子出意外,怕孩子破壞東西,當孩子爬上爬下,不停地觸摸,不停地翻動他所能夠得到的物體的時候,總喜歡說:“別動,臟!”“別摸,危險!”“你來做什么,又沒你什么事!”孩子好奇的天性,決定了他對第一次見到的東西總是很感興趣,孩子“調皮”也正符合他的發(fā)育特點,這時家長就應該因勢利導,在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充分解放孩子的手腳,否則很可能使一個小發(fā)明家的探究精神在萌芽狀態(tài)給扼殺了。從培養(yǎng)一個孩子的角度看,一身臟衣服、一個被摔壞的玩具,和孩子一生的發(fā)展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孩子處于鮮活的年齡,他們有太多的精力,對世界也充滿了好奇,過分約束他們,只會消減他們的創(chuàng)

29、造力和探索能力。孩子常常會指著那些新奇的東西,問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這些讓他們表現(xiàn)出極大興趣的新奇事物,很有可能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刹荒苄】春⒆觽兊倪@些奇思異想,這中間往往蘊藏著不可預測的潛能。東子在研究一些成功人士的學習動力時,發(fā)現(xiàn)所有的動力都是對知識的新鮮感,即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獲得智慧的關鍵。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就是呵護孩子的未來幸福。 東子給爸爸們的建議一、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故事是用口語化的藝術語言來表達的,它有內容有情節(jié),形象生動,孩子一般都非常喜歡聽。故事不但能豐富孩子的知識,擴展孩子的視野,使他們從中懂得人生的哲理和人生價值,而且還能起到增強好奇心、豐富想象力,從而

30、激發(fā)求知欲望的作用。我就經(jīng)常給依依講故事,總是我邊講她邊問,走出家門也是,這孩子幾乎是走哪問哪,見啥問啥,我不僅不斥責她,而且還耐心地保護和引導她這難得的好奇心。這一結果就是,依依獨立制作出了很多超乎想象的手工作品,什么印第安人筆筒、三條腿的凳子、五條腿的桌子等奇異作品。其間,她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探索精神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二、鼓勵孩子積極探索好奇、好問、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我們應加以愛護,并給他們充分的自由,允許他們大膽地去想象。即使產生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也不能盲目否定,而應采取他們能理解的方式,耐心解答,共同討論,或提出問題引導他們繼續(xù)思索。當孩子把奶瓶翻轉,并且試著從奶瓶的底部來吸奶的時候,

31、當孩子將停下了的玩具火車又推又拉又打,想使它再次跑動起來的時候;當孩子在公園里專心地看著被風吹得搖搖擺擺的花草的時候,這些都是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探索這個陌生世界的表現(xiàn)。對孩子來說,一切都是新鮮的、值得探索的。此時,大人不要忽視和否定孩子的學習和探索行為,而應該精心地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觀察這個世界,跟孩子一起去驚異,去提問,去討論,去共同得出結論。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好奇心在慢慢消退,人們開始對周圍的事物漠不關心,沒有了探索和求知的興趣。對于孩子的“淘氣”成人不能理解,一般都會以為他是在作對,或者是不懂事的表現(xiàn),于是或嚴厲斥責,或置之不理。殊不知,孩子正是通過他的淘氣

32、行為在探索、檢驗自己的一些異想天開的想法呢!這些想法和行為就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現(xiàn)。而大人的粗暴、忽視、干涉和誤解會在很大程度上傷害孩子,長此以往,有可能使孩子失去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變得麻木不仁,沒有強烈的求知欲望。這樣的結果是為人父母者都不愿意看到的,也是違背我們教育孩子的初衷的。三、為孩子提供動腦、動手的機會根據(jù)孩子模仿性強、愛動的特點,可以讓他們利用手邊的工具,充分運用各種感官,自己觀察,自己動手操作,讓孩子體驗到一種成就感和樂趣。他們對于自己動腦筋想出來、自己動手做出來的東西,有一種偏愛和特殊的興趣,因而類似活動有利于激發(fā)起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逐漸培養(yǎng)起學習興趣。有這樣一個故事

33、: 世界上第一架飛機的發(fā)明者萊特兄弟,小時候是一對富有好奇心的孩子。有一次,兄弟倆在大樹底下玩,兩人產生了爬上樹去摘月亮的想法。結果不僅沒有摘到月亮,反而把衣服都刮破了。他們的爸爸見此情景,并沒有責罵他們,而是耐心地開導他們。在爸爸的引導下,兄弟倆日夜為制作能騎上天的“大鳥”而努力。這期間,爸爸不失時機地買了一架酷似直升機的玩具送給他倆,這更加激發(fā)了他們對制造升空裝置的濃烈興趣。他倆不斷地學習升空技術方面的知識,翻閱了大量有關飛行的資料。在爸爸的鼓勵下,經(jīng)過多次試驗,兄弟倆終于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飛機。 孩子由于好奇自然會提出些問題,可是有些父母會對孩子說:“問這么多,煩不煩?”也許,孩子的好奇

34、心就在父母的不斷呵斥聲中被毀滅了。其實,我們也可以像萊特爸爸那樣,注意傾聽孩子的問題,積極地引導孩子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為孩子提供動腦、動手的機會。這樣,孩子就能在不斷的動手和思考中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四、引導孩子積極思考如今的孩子接觸面廣,在現(xiàn)代信息高速發(fā)展的社會,接受新鮮事物快,好奇心強,喜歡獨立思索,敢于發(fā)問,這是一件好事。如果孩子們對什么事情感興趣,就應因勢利導,啟發(fā)他們去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孩子們的好奇心與探究精神。如:“你想想,這是為什么?”當孩子帶著問題去問爸爸的時候,爸爸不應該簡單地將結論告訴孩子。告訴孩子問題的答案,遠不如讓孩子自己思考“為什么”來得重要。例如,當孩子問“鳥兒

35、晚上睡在哪里”時,你不必直接回答,你可以與孩子一起探討鳥兒在晚上的可能去處;當孩子問“黃色和藍色顏料混合后會變成什么顏色”時,你不要簡單地告知“會變成綠色”,你可以說:“是啊,那究竟會變成什么顏色呢?”以此來引導孩子去試驗,去思考,讓孩子自己去得出結論。同時,你還可以通過一些開放式的問題,激發(fā)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與探索的欲望。 作為爸爸,我們應好好地回答他們的問題,而不要隨隨便便地搪塞一些答案。這樣不但會使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也很可能會使他失去再提問題的興趣。相反,如果我們的回答既生動又活潑,無形之中就能幫助孩子建立對生命、未來的好奇。五、不能挫傷孩子好問的積極性作為爸爸,在與孩子接觸時,不

36、要認為孩子有點“傻呵呵”的,更不要說“你還小,等你長大后就會明白了”。其實,孩子們的提問,正是由于他們知識、經(jīng)驗的不足,而好奇心促使他們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處理不當,孩子們求知欲望的火花就會因此而滅。我們要尊重孩子們在知識、能力、判斷方面的自尊心,學會在孩子的面前表現(xiàn)出自己的謙遜,讓孩子有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孩子的個性盡管千差萬別,但是有好奇心卻是孩子的共性。好奇心是孩子求知欲的最直接反映,越是聰明的孩子,好奇心越強。保護孩子的好奇心不是一句空話,當爸爸的要理解孩子。如果孩子看到新鮮好奇的東西,做爸爸的表現(xiàn)出漠然的樣子,就會冷了孩子的心。孩子的好奇心有時會沖破父母的知識范圍,這是很正常的。爸爸

37、對孩子的發(fā)問一時答不上來,可以通過翻書或向人請教,有了正確的答案,事后再告訴孩子,千萬不能不耐煩地說:“就你能!”“就你話多!”或者飯桌上爸爸回答不了孩子的問題時,就用“吃飯吧”來加以搪塞敷衍。有的家長甚至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不經(jīng)意地說“怎么連這也不懂啊”,這也是不對的。即使孩子因好奇而惹了麻煩或做錯了事,家長也要正確引導。兒童時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奠定他們未來事業(yè)成功的重要基礎之一。學齡早期是兒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的邏輯思維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它不僅要求兒童在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注意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有一個質的飛躍,而且更需要具備良好的思維品質,如觀察的敏銳性、記憶的持久性、注意力的廣

38、度及深度等。兒童思維發(fā)展成熟的速度,不是按孩子年齡增長而遞增,而是在日常的學習中培養(yǎng)和造就的。好奇心是孩子們的天性,也是他們敢于探索新知,敢于創(chuàng)新的動力。創(chuàng)造精神就像是一雙巨大的翅膀,能帶領孩子在知識的天空里展翅高飛。家長可從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開始,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精神。強烈的好奇心能使孩子產生學習的興趣。孩子只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才能從學習中體驗到快樂,才會熱愛學習,并主動學習。 愛勞動的孩子更幸福 缺乏勞動意識的孩子會養(yǎng)成依賴成人的習慣,而且,由于孩子沒有經(jīng)過勞動的磨煉,以后走上社會也很難勝任工作。勞動是人生的“必修課”。教會孩子勞動,給孩子提供勞動的機會,孩子可以體味到勞動的快樂和被人信任的

39、幸福感。爸爸要想把孩子的精力引向好的方面,必須盡早開始讓孩子對勞動感興趣。要讓孩子知道:勞動是幸福之本,懶惰、好逸惡勞是萬惡之源。常言道:“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苦功花不開?!泵篮玫臇|西須付出相應的勞動和汗水才能獲得。當一個人明白這些東西來之不易的時候,他才會更加珍惜,才能體驗到快樂和幸福。 古人云:“不勞動者不得食?!钡?,許多父母卻由于溺愛孩子等原因,忽視了對孩子的勞動教育,使孩子逐漸養(yǎng)成了不愛勞動的壞習慣,甚至一部分孩子生活都難以自理。缺 乏勞動意識的孩子會養(yǎng)成依賴成人的習慣,而且,由于孩子沒有經(jīng)過勞動的磨煉,以后走上社會也很難勝任工作。多家媒體報道過“東方神童”魏永康被勒令退學的新聞。這

40、位神童13歲時就完成了小學至高中的課程,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湘潭大學;4年后又以總分第二的成績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碩、博連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03年8月,中科院以魏永康不能適應研究生學習為由,勸其退學。事實上,魏永康在學習上的不適應只是一方面,更不適應的是在生活方面。魏永康從出生到去中科院念書之前,一切與生活自理有關的“活”全都給母親包攬了,以至于20多歲了,吃飯、穿衣、洗澡、洗臉、端碗等仍要靠母親幫助。當今中國獨生子女居多,家長過分寵愛孩子,基本不主張和鼓勵孩子去做家務。調查顯示,中國城市家庭獨生子女每日平均勞動時間僅為11分鐘,不及美國孩子的1/6。超過70%的獨生子女從未或很少做洗碗

41、、洗衣服等家務。在家里,家長包辦孩子的一切;在幼兒園,老師也很少安排勞動,使得孩子動手機會減少,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自己的事情不會做或不愿做。從家長方面來講,由于教育價值觀和教養(yǎng)態(tài)度不正確,把優(yōu)生優(yōu)育狹義地理解為單一的智力開發(fā),缺乏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和勞動習慣的正確認識。例如認為孩子作業(yè)負擔已經(jīng)很重了,不要再給他增加負擔了;有些家務太危險,怕孩子出事;孩子做不到位,越幫越忙,自己還得重做等等。從孩子方面來講,則是因為缺乏必要的家務勞動技能的實踐鍛煉,使他做不好,不會做,沒有勞動興趣,更愿意依賴父母。在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中,朱德闡述了從小參加勞動對他終生的影響。朱德在四五歲的時候就開始幫助媽媽做事,

42、在八九歲的時候,朱德不僅能夠幫助媽媽挑東西,而且還會下地種田了。每當朱德放學回家,總是悄悄地把書包一放,然后就幫助媽媽去挑水或放牛。有時候,他上午讀書,下午種地。農忙的時候,朱德便整天在地里跟著母親勞動。朱德深情地寫道:“我應該感謝母親,她給了我與困難作斗爭的經(jīng)驗。我在家庭生活中已經(jīng)飽嘗艱苦,這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沒有感到過困難,沒有被困難嚇倒。母親又給了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使我從來沒有感到過勞累?!庇纱丝梢?,勞動不僅能夠造就一個人,而且能夠給人以快樂和幸福。東子給爸爸們的建議一、孩子在任何年齡都有參與家庭事務的渴望其實,孩子也和成人一樣,希望通過勞動來體現(xiàn)自我的重要性。所以,

43、無論是瑣碎的家務勞動,還是一些在成人眼里無足輕重的工作,教給孩子去做,孩子都會從中體味到快樂和幸福。讓孩子學會自理,承擔一些家務勞動,為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及家庭義務和責任感,并由此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在實踐中學習一些生活勞動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的思想、習慣、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yǎng)責任感、獨立自強的精神及堅強的意志,有了這些良好的思想品質,就可以“遷移”到學習、工作、事業(yè)等方面,對他們一生成長都有好處。勞動使孩子獲得能力,生活上就獨立。在面對挫折時,孩子善于以獨立的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因此,爸爸要重視培養(yǎng)孩子勞動的習慣。二、要尊重并培養(yǎng)孩子自我服務、熱愛勞動的

44、意識因為幼兒已有了獨立意識萌芽,他們什么都要來個“我自己”。隨著年齡增長,他們不僅要自己穿脫衣服、洗臉洗手,而且還要自己洗手絹、洗襪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還想自己洗碗、上街買東西。對于孩子正在萌發(fā)的獨立意識,我們一定要予以重視、支持和鼓勵。如果經(jīng)常壓制孩子的獨立愿望,他將來可能會成為一個處世消極、無所作為的人,這樣的孩子只會什么事都要等大人替他準備好。家長應讓孩子樹立“我會”、“我能自己做”的自信心。“我行”這種自我感覺很重要,因為它是孩子得以發(fā)展的動力。孩子是否愿意從事家務勞動,以及從事家務勞動時間的長短,將影響其性格的形成和發(fā)展。從小熱愛勞動的人,成年后的生活比不愛勞動的人更充

45、實、更完美,事業(yè)上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勞動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意義重大,因此,從小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習慣非常必要。女兒依依從4歲開始,就自己洗自己的襪子、短褲等小件衣服。剛開始,她為了洗一雙襪子,用了足足小半袋洗衣粉,把身上的干凈衣服也弄得一片狼藉,害得她媽媽還要給她洗外套。但是我們沒有就此阻止她,呵斥她,而是鼓勵她。于是,孩子的干勁很大,襪子、短褲換下來了,不用提醒,自己就端著小盆子坐下來洗啊洗啊。漸漸地,依依洗衣服的手法越來越熟練了,速度也越來越快。有時候,還會順手把我的、她媽媽的襪子一塊收了去洗了。現(xiàn)在,12歲的依依洗衣、做飯、買菜、擦鞋、打掃衛(wèi)生樣樣在行。她不僅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而且還能幫助

46、父母做些事情。我們一起去早市買菜,一起做飯:我炒菜,她淘米、做飯三、要孩子堅持獨立、不怕困難其實每個孩子剛開始學習自理都會感到困難、力不從心,但要做個好孩子的愿望在鼓勵著他們,他們會不斷克服困難,堅持到底,直至成功,這就有助于鍛煉孩子的意志,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他們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及成功的來之不易??梢?,學會勞動和自理可讓幼兒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增強責任感,促進其獨立性的初步形成。在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認識。要知道,小孩子在1歲半以后,就有了自己做事的欲望。他們什么都想試試,有時候要做的事情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可是還是很有興致。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有意識地就此培養(yǎng)孩

47、子的自理能力。忽略了這一點,錯過了這個時期,孩子就會漸漸形成依賴心理了。 我看到過很多孩子,摔倒了趴在地上哭,無論大人怎么勸也不起來,除非伸手拉他。孩子已經(jīng)很大了,自己不是不能起來,就是因為被大人拉慣了,只等著有人來拉,沒有自己起來的意識。所以,首先我們要有讓孩子自己做事的意識,然后去重視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幼兒來說,首先要自己穿脫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這需要他們付出很大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難。作為爸爸,應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堅持讓孩子自己去做事,不管孩子怎么哭鬧,也不“心軟”、“妥協(xié)”。爸爸若感情用事,不僅不能給孩子勇氣,幫助孩子克服困難、經(jīng)受磨煉、戰(zhàn)勝痛苦,相反,只會增加孩子的恐慌、

48、軟弱。四、要給孩子提供各種動手的機會平時孩子要端飯,只要不被燙著,就讓孩子端;孩子要刷碗,哪怕把碗打碎了,也要繼續(xù)鼓勵他;孩子要掃地,就把笤帚給他準備好總之,要為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實踐機會,解放孩子的手腳,讓他們大膽去做。沒有機會,就無從談鍛煉和提高。沒有一個人天生就什么都會做的,作為父母不能出于疼愛孩子、舍不得孩子的心理,包辦代替一切;也不能認為孩子小,不用著急,長大了自然就會了,而不給孩子做的機會;更不能因為孩子做事太慢或者做不好,就不耐煩地剝奪孩子做的機會家庭勞動啟蒙教育的不足及扭曲,是導致孩子懶惰習氣產生的重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能聽到一些家長這樣教訓孩子:“你現(xiàn)在不好好學習,

49、長大了沒出息,就讓你去掃馬路、當工人!”在孩子潛意識中,就認為從事普通的體力勞動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應該讓別人伺候你,而不是你去伺候別人”。也有的家長過分溺愛孩子,認為勞動與孩子無關。在幼兒園里,老師會教孩子自己吃飯、穿衣,把小椅子擺好,把玩具刷洗干凈,做一些簡單的事情。當孩子回到家里,跟在大人身后,也想干點事兒時,家長卻說:“去去去,小毛孩子能干什么?別幫倒忙了,一邊玩去!”在不經(jīng)意之中挫傷了孩子的勞動興趣。更多的家長則認為,孩子唯一的任務就是學習,學習好就一好百好。時常這樣教導:“只要你好好學習,家里什么事情也不用你做。”也有的家庭經(jīng)濟條件比較好,家里長期雇用保姆,孩子習慣了別人的伺候,認為

50、花錢就可以讓別人替自己干活。有些孩子在學校里花錢請人代寫作業(yè),在家里連洗自己小件衣服、洗碗等基本的勞動技能都掌握不了。五、讓孩子參加勞動益處多多它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責任感,也可以避免“好逸惡勞”、“好吃懶做”的壞習慣產生,還可以保持和他人良好的人際關系。這是被國內外早期教育專家們所廣為認可的。早期教育專家認為,對孩子的勞動教育越早越好。特別是在孩子有勞動欲望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因勢利導地鼓勵孩子的積極性,對孩子進行具體的指導,即使做得不好也沒關系,孩子的勞動意識和能力會逐漸地得到培養(yǎng)和加強。 勞動是孩子的“必修課”。為了孩子的一生,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習慣,對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大

51、包大攬。要給孩子施展自己能力的機會,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會做的事情經(jīng)常做,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長。如果您真正愛孩子,那就培養(yǎng)他愛勞動的習慣吧!讓孩子每天堅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在勞動中感受成長的快樂。 苦辣也要品嘗如果把孩子比作溫室里的鮮花或者山林中的松樹,那么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后變成鮮花還是松樹呢?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是需要在生活的細節(jié)里,讓孩子品嘗苦辣酸甜的教育,其中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活和獨立面對人生風雨的能力尤為重要。如果把孩子比作溫室里的鮮花或者山林中的松樹,那么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后變成鮮花還是松樹呢?現(xiàn)在是獨生子女居多的年代,很多人把孩子捧在手心里

52、當掌上明珠,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卻不懂得如何教育。他們的教育觀念是,寧肯自己挨餓,也要讓孩子吃飽;寧肯自己累死,也不要孩子吃一點苦;寧肯自己飽受風雨,也不要孩子走出溫室天底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而且絕大多數(shù)父母對孩子是有求必應,傾注滿腔的愛。愛孩子是父母之天性和職責,可是過多的愛只會使孩子長時間沉溺于父母編織的溫柔保護圈里,阻礙孩子的個性成熟,限制孩子的人格獨立。因此,父母這種過多的感情投入,并不是真正愛孩子。有一部日本紀錄片是這樣講述野生狐貍的: 狐貍媽媽對自己生下的小狐貍非常照顧,可謂舔犢情深。小狐貍漸漸長大了,狐貍媽媽卻像發(fā)了瘋似的要“逼”小狐貍離開溫暖的家。剛開始,小狐貍們都不愿意離開舒

53、適溫暖的家,但是,狐貍媽媽就是不讓小狐貍們進家,它又咬又趕,非要把它們都從家里攆走。最后小狐貍們只好夾著尾巴落荒而逃,去開始自己的獨立生活。這只狐貍媽媽看似冷酷,但是,它卻懂得小狐貍應該學會勞動,學會自己去捕食,這樣才能生存下去。 在我還沒有做爸爸的時候就想:等將來我有了孩子,我要給孩子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孩子不要像我一樣受那么多苦難。我是經(jīng)過了艱苦的努力和艱難的經(jīng)歷,才養(yǎng)成了堅韌的性格,增強了自信心和責任感,才有了今天自立于社會的能力的。后來有了依依,在對她的培養(yǎng)教育過程中,我懂得了“一帆風順”只是存在于父母的祝愿之中,人的一生怎么會沒有波折呢?成長過程中,在父母親人的庇護下,孩子可以無憂無慮

54、遠離風雨,可當他也成為成年人,也要踏上社會獨立面對人生的時候,困難和挫折是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在他的生活中的。幼時的“完美生活”會使孩子的心理脆弱,沒有一點抵抗能力。在未來的復雜、艱苦的情況下,他會無所適從,一旦遇到挫折會讓孩子難以應付,甚至被擊垮。而生活的艱難正是孩子成長所必須要經(jīng)歷的,也是成長必需的營養(yǎng)。如果真的是想孩子好,就多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讓孩子自己去體驗生活的艱辛,歷練他的意志,讓孩子獨立思考,正所謂:“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東子給爸爸們的建議一、失敗促進成熟由于依依上學早,又跳過級,在她三年級的時候,學校要舉行運動會,依依在班級里無論是

55、年齡還是個頭都是最小的,明擺著無論她參加什么比賽項目,都很難取勝,可是依依的參與意識很強,極力要求參加運動會。于是,盡管我心里很清楚,參加比賽的結果99是失敗,對依依勢必是一個打擊,但是我還是積極支持她,并私下做了依依班主任老師的工作。依依得到了參加運動會的機會,代表班級參加立定跳遠和60米跑兩個項目的比賽。結果可想而知,在那些比自己高一頭的選手當中,依依無論如何努力,結果也難以取勝。一場比賽 下來,孩子眼里含著眼淚;兩場比賽結束后,看著別人上臺領獎,她終于哭了起來?;氐郊?,依依撲到我懷里掉眼淚。我摸著她的頭說:“爸爸看到了你在運動場上的表現(xiàn),雖然你的成績沒有別人好,但是在爸爸看來,你就是最棒

56、的!只要有不怕輸?shù)木?,將來的勝利一定會屬于你!”在我的安慰下,依依破涕為笑。我知道,這一次的打擊讓孩子懂得了什么叫失敗,也懂得了如何面對失敗。這是孩子收獲的財富,也是我期望孩子得到的東西。依依就是這樣在不斷的失敗中,成長、成熟起來的。二、不能自立的孩子不會幸福美國有一位叫格蕾·施呂特的媽媽,她養(yǎng)育了四個814歲的孩子。這些孩子終日只知道看電視、玩游戲,就是不肯幫媽媽干活,甚至連做功課也提不起勁,每天需要爸爸媽媽不斷地呵斥才會勉強去做。終于有一天,這位媽媽決定治治這些孩子。那天,孩子們發(fā)現(xiàn),媽媽在門前豎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媽媽罷工。”孩子們覺得很奇怪,于是去問媽媽怎么回事。媽媽說:“我每天要工作,還要給你們做飯、洗衣服,但是,你們并不覺得媽媽做的這些事很重要,從不肯幫助媽媽來做,甚至自己的功課都要媽媽來催,媽媽覺得很累。從今天開始,媽媽要罷工了,我不再為你們做家務活了,你們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要?什么都自己去做吧!”媽媽說到做到,真的不再為孩子們做家務。這時,孩子們才發(fā)現(xiàn),勞動是多么地重要。格蕾·施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