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三章第四章-孝道文化匯總_第1頁
3-4第三章第四章-孝道文化匯總_第2頁
3-4第三章第四章-孝道文化匯總_第3頁
3-4第三章第四章-孝道文化匯總_第4頁
3-4第三章第四章-孝道文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三章第三章 孝道的基礎(chǔ)孝道的基礎(chǔ)孟子曰:孟子曰:“道在邇而求諸遠(yuǎn),道在邇而求諸遠(yuǎn),事在易而求諸難;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孟子離婁上離婁上 詩云:詩云: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恩,昊天罔極。報之恩,昊天罔極。”俗云:俗云:“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 孝道文化孝道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基石是中華文化的基石德孝為八德之首德孝為八德之首是做人的底線是做人的底線 孝:善事父母者,從子,從老省,子承老也。 子: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人以為偁象子: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人以為偁象形,凡子之屬皆從子。李陽冰曰,子在

2、襁形,凡子之屬皆從子。李陽冰曰,子在襁緥中。足併也緥中。足併也 朱熹在四書集注中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閱讀書目閱讀書目1、十三經(jīng)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孝經(jīng)注疏孝經(jīng)注疏2、易菁、易菁孝之經(jīng)緯孝之經(jīng)緯3、鐘茂森、鐘茂森孝經(jīng)孝經(jīng) 研習(xí)報告研習(xí)報告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養(yǎng)親四等養(yǎng)親四等一、養(yǎng)父母之身(物質(zhì)層面);一、養(yǎng)父母之身(物質(zhì)層面);二、養(yǎng)父母之心(精神愉悅);二、養(yǎng)父母之心(精神愉悅);三、養(yǎng)父母之志(道)(有二意:一是三、養(yǎng)父母之志(道)(有二意:一是以父母志為志,父母皆有以父母志為志,父母皆有“望子成龍望子成龍”之志【如范仲淹:母曰只有良相與良之志【如范仲淹:母曰只有良相與良醫(yī)可救世救人】;二

3、是拓其心志,提醫(yī)可救世救人】;二是拓其心志,提升境界);升境界);四、養(yǎng)父母之慧(助其成圣)。四、養(yǎng)父母之慧(助其成圣)。一、一、舜帝大孝舜帝大孝 萬世垂范!萬世垂范!人倫之變,至舜而極,然能盡愛敬之誠人倫之變,至舜而極,然能盡愛敬之誠禮記禮記中庸中庸 子曰: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圣舜其大孝也與!德為圣人,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nèi)。宗廟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nèi)。宗廟饗之,子孫保之。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詩曰:培之,傾者覆之,

4、詩曰:嘉樂君子,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故大德者必受命。命。 禪讓圖禪讓圖“南風(fēng)之薰兮南風(fēng)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南風(fēng)之時兮南風(fēng)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二、孔子論孝二、孔子論孝 許慎許慎說文解字說文解字: “孝,善事父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 “老老”,代表著年老的雙親;,代表著年老的雙親; “子子”,代表子,代表子女;女;“老老”在上,在上,“子子”在下,會合其字即意味在下,會合其字即意味著:著:“做子女的,

5、順承父母,那就是孝做子女的,順承父母,那就是孝”,從行,從行動上來看,動上來看,“子子”背著背著“老老”. 孝順老人就會得到老人護(hù)佑。孝順老人就會得到老人護(hù)佑。1、“孝孝”是眾德次第之首是眾德次第之首 子曰: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jǐn)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謹(jǐn)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力,則以學(xué)文?!?“孝孝”列第一列第一位位 (同學(xué)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平易近人,同學(xué)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平易近人,做事謹(jǐn)慎,誠實(shí)守信,博愛眾生,親近仁者。這做事謹(jǐn)慎,誠實(shí)守信,博愛眾生,親近仁者。這一切都做好了,還有余力的話,就可以去學(xué)習(xí)文一切都做好了,還有

6、余力的話,就可以去學(xué)習(xí)文藝了。藝了。 )注:弟,通)注:弟,通“悌悌”,敬長。,敬長。 文,詩書六文,詩書六藝之文。古稱藝之文。古稱詩詩書書禮禮樂樂易易春秋春秋六經(jīng)為六藝。儒家之六經(jīng)為六藝。儒家之 “禮(禮儀)、樂禮(禮儀)、樂(音樂)、射、御、書(識字)、數(shù)(計算)(音樂)、射、御、書(識字)、數(shù)(計算)”六種才藝亦稱六藝。六種才藝亦稱六藝。 2、孝是德行的根本(做人的底線)、孝是德行的根本(做人的底線) 有子曰: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7、,其為仁之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與!” (孝悌為做人,入道的根本)(孝悌為做人,入道的根本) 子夏曰: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必謂之學(xué)矣。信。雖曰未學(xué),吾必謂之學(xué)矣。” (敬重賢人,一見則肅然起敬,改換平時隨便的態(tài)度。侍(敬重賢人,一見則肅然起敬,改換平時隨便的態(tài)度。侍奉父母盡心竭力;服務(wù)人民能鞠躬盡瘁。)奉父母盡心竭力;服務(wù)人民能鞠躬盡瘁。) 3、孝親常以愉色、孝親常以愉色為政第二為政第二 子夏問孝。子曰: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

8、,曾是以為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孝乎?” (朱熹集注:色難,謂事親之際,惟色為(朱熹集注:色難,謂事親之際,惟色為難也。先生,父兄也。難也。先生,父兄也。 蓋蓋孝子之有深愛者,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者,必有婉容(禮記(禮記祭義)祭義);故事親之際,惟;故事親之際,惟色為難耳,服勞奉養(yǎng)未足為孝也。)色為難耳,服勞奉養(yǎng)未足為孝也。) 3、孝親常以愉色、孝親常以愉色為政第二為政第二 子夏問孝。子曰: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9、?孝乎?” (朱熹集注:色難,謂事親之際,惟色為(朱熹集注:色難,謂事親之際,惟色為難也。先生,父兄也。難也。先生,父兄也。 蓋蓋孝子之有深愛者,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者,必有婉容(禮記(禮記祭義)祭義);故事親之際,惟;故事親之際,惟色為難耳,服勞奉養(yǎng)未足為孝也。)色為難耳,服勞奉養(yǎng)未足為孝也。) 4、孝必先有恭敬感恩之心、孝必先有恭敬感恩之心 子游問孝。子曰:子游問孝。子曰:“今之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之?之?” 5、孝當(dāng)以父母之心為心

10、、孝當(dāng)以父母之心為心 孟武伯問孝。子曰: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父母唯其疾之憂。疾之憂?!?(孟懿子之子。孝當(dāng)以父母之心為心,人子體此,何(孟懿子之子。孝當(dāng)以父母之心為心,人子體此,何能報其萬一?牽掛之情。能報其萬一?牽掛之情。 子曰:子曰:“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有方。” 子曰: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禮記禮記云:夫?yàn)槿俗诱?,出必告,反必面。云:夫?yàn)槿俗诱?,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xí)必業(yè)。所游必有常,所習(xí)必業(yè)?!?諺曰:兒行千里母擔(dān)諺曰:兒行千里母擔(dān)憂。)憂。)先進(jìn)第十一先進(jìn)第十一子曰

11、: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二十四孝:(二十四孝:“母在一子寒,母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去三子單?!保扒Ч判⑺冀^作千古孝思絕作”:小雅蓼莪 毛詩序毛詩序 “刺幽王也,民人勞苦,孝子不得終養(yǎng)爾刺幽王也,民人勞苦,孝子不得終養(yǎng)爾”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缾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缾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無父何怙,無母

12、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fù)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顧我復(fù)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fēng)發(fā)發(fā)。民莫不穀,我獨(dú)何害!南山烈烈,飄風(fēng)發(fā)發(fā)。民莫不穀,我獨(dú)何害!南山律律,飄風(fēng)弗弗。民莫不穀,我獨(dú)不卒!南山律律,飄風(fēng)弗弗。民莫不穀,我獨(dú)不卒!三、三、孟子孟子論孝論孝1、大孝終身慕父母、大孝終身慕父母 (萬章上)(萬章上) “人少,則慕人少,則慕(愛慕)愛慕)父母;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知好色,則慕少艾(年輕美貌)年輕美貌);有妻子,則慕妻子;有妻子,則慕妻子; 仕則慕仕則慕君,不得于君則

13、熱中(君,不得于君則熱中(焦急焦急 得心得心中發(fā)熱中發(fā)熱)。大孝終身慕父母。)。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見之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見之矣。矣。”2、后繼無人,是謂大不孝、后繼無人,是謂大不孝 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后也。君子以為猶舜不告而娶,為無后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告也?!?【萬章問曰:【萬章問曰:“詩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詩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孟子曰:“告則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告則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如告

14、,則廢人之大倫,以懟父母,是以不告也。如告,則廢人之大倫,以懟父母,是以不告也?!保献用献尤f章上萬章上)】趙岐趙岐孟子注孟子注 “于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于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后為大。三者之中無后為大?!?3、世俗、世俗五不孝者五不孝者 孟子曰: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肢),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其四支(肢),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也;博奕,好飲酒

15、,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縱)耳目之欲,以養(yǎng),三不孝也;從(縱)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為父母戮(戮:羞辱),四不孝也;(戮:羞辱),四不孝也;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也?!?( (今之今之 薄養(yǎng)厚葬、啃老族薄養(yǎng)厚葬、啃老族 皆為不孝者皆為不孝者. .感恩意識缺失感恩意識缺失 )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至德要道至德要道一、一、天下和順的秘訣天下和順的秘訣 (孝經(jīng)孝經(jīng)開宗明義章第一開宗明義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

16、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fù)坐,吾語復(fù)坐,吾語汝。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汝。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揚(yáng)名於后世,以顯父母,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yáng)名於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身。 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聿聿,述也。厥述也。厥,其也)其也)德。德。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始

17、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幼年奉侍父母,愛護(hù)父母給予的身體,幼年奉侍父母,愛護(hù)父母給予的身體,這便是行孝的第一步;中年移孝作忠,奉這便是行孝的第一步;中年移孝作忠,奉文君王,服務(wù)社稷;老來頂天立地,揚(yáng)名文君王,服務(wù)社稷;老來頂天立地,揚(yáng)名后世。這便是人生孝道的全過程。即使立后世。這便是人生孝道的全過程。即使立身揚(yáng)名,奉事君王也是為了顯耀父母,還身揚(yáng)名,奉事君王也是為了顯耀父母,還報養(yǎng)之恩報養(yǎng)之恩 。關(guān)于關(guān)于孝經(jīng)孝經(jīng)感應(yīng)章第十六感應(yīng)章第十六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久病床前有孝子久病床前有孝子 王希海王希海 孝感天地孝感天地 :大連大連1

18、、孝可充塞天地、孝可充塞天地 曾子說:曾子說:“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推而放推而放諸東海而準(zhǔn),推而放諸西海而準(zhǔn),諸東海而準(zhǔn),推而放諸西海而準(zhǔn),推而放諸南海而準(zhǔn),推而放諸北推而放諸南海而準(zhǔn),推而放諸北海而準(zhǔn)海而準(zhǔn)”。二、曾子論孝:二、曾子論孝:孝涵蓋一切孝涵蓋一切(大戴禮記大戴禮記曾子大孝曾子大孝) 2、一切合道(完人)方為大孝、一切合道(完人)方為大孝 公明儀問于曾子曰:公明儀問于曾子曰:“夫子可謂孝乎?夫子可謂孝乎?” 曾子曰:曾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是何言與? 君子之所謂君子之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以道。參直養(yǎng)者也,安能

19、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以道。參直養(yǎng)者也,安能為孝乎?身者,親之遺體也。行親之遺體,敢不敬為孝乎?身者,親之遺體也。行親之遺體,敢不敬乎?故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乎?故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zhàn)陳無勇,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zhàn)陳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災(zāi)及乎身,敢不敬乎?故烹熟非孝也。五者不遂,災(zāi)及乎身,敢不敬乎?故烹熟鮮香,嘗而進(jìn)之,非孝也,養(yǎng)也。君子之所謂孝者,鮮香,嘗而進(jìn)之,非孝也,養(yǎng)也。君子之所謂孝者,國人皆稱愿焉,曰:國人皆稱愿焉,曰:幸哉!有子如此!幸哉!有子如此!所謂孝所謂孝也。民之本教也。民之本教(教養(yǎng))

20、(教養(yǎng))曰孝,其行之曰養(yǎng)曰孝,其行之曰養(yǎng)(奉養(yǎng)(奉養(yǎng) )。)。養(yǎng),可能也;敬,為難。敬,可能也;安,為難。養(yǎng),可能也;敬,為難。敬,可能也;安,為難。安,可能也;久,為難。久,可能也;卒,為難。安,可能也;久,為難。久,可能也;卒,為難。父母既歿,慎行其身,不遺父母惡名,可謂能終也。父母既歿,慎行其身,不遺父母惡名,可謂能終也。 三、孝為八德之首三、孝為八德之首:一切教育從孝道開始一切教育從孝道開始 1、德之本(做人的基礎(chǔ))、德之本(做人的基礎(chǔ))2、教之所由生、教之所由生 (一切教育從此(一切教育從此始)始) , “上所施下所效也,從上所施下所效也,從攴,從孝。攴,從孝。”教,是執(zhí)以教導(dǎo)教,是

21、執(zhí)以教導(dǎo)人者。孝音教,作效解,上之人者。孝音教,作效解,上之以示儆,下順之而從所施為教,其以示儆,下順之而從所施為教,其本義作上所施下所效解。本義作上所施下所效解。(上施下效;長善救失)(上施下效;長善救失)四四 孝乃治國之本孝乃治國之本 呂氏春秋呂氏春秋孝行孝行 一曰:凡為天下,治國家,必務(wù)本而後末。所謂本者,一曰:凡為天下,治國家,必務(wù)本而後末。所謂本者,非耕耘種植之謂,務(wù)其人也。務(wù)其人,非貧而富之,寡而非耕耘種植之謂,務(wù)其人也。務(wù)其人,非貧而富之,寡而眾之,務(wù)其本也。務(wù)本莫貴於孝。人主孝,則名章榮,下眾之,務(wù)其本也。務(wù)本莫貴於孝。人主孝,則名章榮,下服聽,天下譽(yù);人臣孝,則事君忠,處官廉

22、,臨難死;士服聽,天下譽(yù);人臣孝,則事君忠,處官廉,臨難死;士民孝,則耕蕓疾,守戰(zhàn)固,不罷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民孝,則耕蕓疾,守戰(zhàn)固,不罷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wù),而萬事之紀(jì)也。夫執(zhí)一術(shù)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從務(wù),而萬事之紀(jì)也。夫執(zhí)一術(shù)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從者,其惟孝也!故論人必先以所親,而後及所疏;必先以者,其惟孝也!故論人必先以所親,而後及所疏;必先以所重,而後及所輕。今有人於此,行於親重,而不簡慢於所重,而後及所輕。今有人於此,行於親重,而不簡慢於輕疏,則是篤謹(jǐn)孝道。先王之所以治天下也。故愛其親,輕疏,則是篤謹(jǐn)孝道。先王之所以治天下也。故愛其親,不敢惡人;敬其親,不敢慢人。愛敬盡於事

23、親,光耀加於不敢惡人;敬其親,不敢慢人。愛敬盡於事親,光耀加於百姓,究於四海,此天子之孝也。曾子曰:百姓,究於四海,此天子之孝也。曾子曰:“身者,父母身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居處不莊,非孝也;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篤,非孝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篤,非孝也;戰(zhàn)陳無勇,非孝也。五行不遂,災(zāi)及乎親,敢不敬也;戰(zhàn)陳無勇,非孝也。五行不遂,災(zāi)及乎親,敢不敬乎?乎?” 商書商書曰:曰:“刑三百,罪莫重於不孝。刑三百,罪莫重於不孝。世間有兩件事情不能等:世間有兩件事情不能等:一是行孝;一是行孝;一

24、是行善一是行善6分鐘電影分鐘電影天堂午餐天堂午餐媽媽,我想你媽媽,我想你妙真祝壽妙真祝壽 元,葛妙真,九歲,聞日者言,母年五十元,葛妙真,九歲,聞日者言,母年五十當(dāng)死,妙真憂而祝天,愿持長齋,守貞不嫁,當(dāng)死,妙真憂而祝天,愿持長齋,守貞不嫁,日誦大士經(jīng)以延母壽。家中不進(jìn)生物,以腌肉日誦大士經(jīng)以延母壽。家中不進(jìn)生物,以腌肉奉母。又以針黹所余,買物放生。勸親鄰少殺,奉母。又以針黹所余,買物放生。勸親鄰少殺,勿溺女嬰,見小兒捉弄禽魚,必勸其父母戒之。勿溺女嬰,見小兒捉弄禽魚,必勸其父母戒之。鄰里感化,救活生命無算。母年八十一而卒。鄰里感化,救活生命無算。母年八十一而卒。呂坤謂葛妙真篤母女之情,廢夫婦

25、之道,呂坤謂葛妙真篤母女之情,廢夫婦之道,可謂卓絕之行,純一之心矣。然惟以放生而延可謂卓絕之行,純一之心矣。然惟以放生而延母之生,始克有濟(jì)。蓋天地之大德曰生,故大母之生,始克有濟(jì)。蓋天地之大德曰生,故大德者必得其壽,人定勝天,孰謂命稟于有生之德者必得其壽,人定勝天,孰謂命稟于有生之初哉!初哉!作業(yè)作業(yè) 三三 結(jié)合結(jié)合論語論語及及孝經(jīng)孝經(jīng)中孔中孔子對孝道的論述,談?wù)勀銓π⑽幕訉π⒌赖恼撌?,談?wù)勀銓π⑽幕睦斫?,并作的理解,并作“孝道孝?0題題”。孝道試卷(孝道試卷(共20題每題5分)1.父母年齡是多大?父母年齡是多大? 2.父母的生日是哪天?父母的生日是哪天? 3.父母身高是多少?父母身高是

26、多少? 4.父母腰圍是多少?父母腰圍是多少? 5.父母穿多大號鞋?父母穿多大號鞋? 6.父母喜歡穿什么顏色的衣服?父母喜歡穿什么顏色的衣服? 7.父母身體健康嗎?父母身體健康嗎?8.父母如患病,所患何病,吃什么藥怎樣父母如患病,所患何病,吃什么藥怎樣吃?吃? 9.如果你不和父母住在一起,那你?;丶铱赐改?,常打電話如果你不和父母住在一起,那你?;丶铱赐改?,常打電話給他們嗎?給他們嗎? 10、如果你跟父母住在一起,那么你常陪父母聊天常和他們談、如果你跟父母住在一起,那么你常陪父母聊天常和他們談心嗎?心嗎?11、父母有哪些興趣愛好?、父母有哪些興趣愛好? 12、父母喜歡吃什么,不喜歡吃、父母喜歡

27、吃什么,不喜歡吃什么?什么?13、為父母洗過頭和腳嗎?、為父母洗過頭和腳嗎? 14、常頂撞父母嗎?、常頂撞父母嗎?15、常讓父母為你操心嗎?、常讓父母為你操心嗎? 16、父母不高興時,你會哄他們、父母不高興時,你會哄他們開心嗎?開心嗎? 17、常抱怨父母沒本事嗎?、常抱怨父母沒本事嗎? 18、算過父母在自己身上大概花費(fèi)了多少錢嗎?、算過父母在自己身上大概花費(fèi)了多少錢嗎?19、父母吃剩、父母吃剩的飯菜你能吃下去嗎?的飯菜你能吃下去嗎? 20、父母老了你嫌棄他們嗎?、父母老了你嫌棄他們嗎?郭巨埋兒。雷震兒活。天賜黃金。官不得奪。郭巨埋兒。雷震兒活。天賜黃金。官不得奪。 【原文【原文】 漢郭巨、字文

28、舉。家貧。子尚幼。漢郭巨、字文舉。家貧。子尚幼。母減食與之。巨因貧難供母。子又分甘。乃乘母減食與之。巨因貧難供母。子又分甘。乃乘子出。進(jìn)食。一日、子溺斃。妻惶泣。巨曰。子出。進(jìn)食。一日、子溺斃。妻惶泣。巨曰。毋驚母。子可再有。母不可復(fù)得。盍埋之。妻毋驚母。子可再有。母不可復(fù)得。盍埋之。妻不敢違。遂掘坑三尺。雷震子蘇。見黃金一釜。不敢違。遂掘坑三尺。雷震子蘇。見黃金一釜。上有字云云。上有字云云。 姜履曰。埋兒事。諸儒皆非之。得林縣人所姜履曰。埋兒事。諸儒皆非之。得林縣人所傳。始知子可再有。母不可復(fù)得之言。割慈忍傳。始知子可再有。母不可復(fù)得之言。割慈忍愛、曲體母心者至矣。所以驚天地。泣鬼神。愛、曲

29、體母心者至矣。所以驚天地。泣鬼神。一釜黃金。得自凄愴之頃。而雷蘇其子。破涕一釜黃金。得自凄愴之頃。而雷蘇其子。破涕為笑。孰謂皇天無眼耶。為笑。孰謂皇天無眼耶。第四章第四章 孝道的深層思考孝道的深層思考孝經(jīng)孝經(jīng)序文序文 夫孝者,天之經(jīng),地之義,人之行,夫孝者,天之經(jīng),地之義,人之行,德之基也。生育之恩,浹德之基也。生育之恩,浹ji整個整個乎宇宙,乎宇宙,顧復(fù)之德等同昊天。故一孝舉,萬德賅,顧復(fù)之德等同昊天。故一孝舉,萬德賅,眾善備,心智朗,福田生矣。眾善備,心智朗,福田生矣。 若問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父母若問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父母在堂,名之為富,能孝順者,尤為最富。在堂,名之為富,能孝

30、順者,尤為最富。父母不在,名之為貧。不孝父母,尤為父母不在,名之為貧。不孝父母,尤為最貧,如此理解,孝彌天地,孝之至道,最貧,如此理解,孝彌天地,孝之至道,豈不大哉,欲天福我,舍孝何為。豈不大哉,欲天福我,舍孝何為。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諫諍之道與孝的身教諫諍之道與孝的身教 一、諫諍之要一、諫諍之要 君親有了過失,為臣子的,君親有了過失,為臣子的,就應(yīng)當(dāng)立行諫諍,以免陷君親就應(yīng)當(dāng)立行諫諍,以免陷君親于不義??鬃右蛟又畣?,特于不義??鬃右蛟又畣枺貏e發(fā)揮諫諍之要。別發(fā)揮諫諍之要。孝經(jīng)孝經(jīng)諫諍章第十五諫諍章第十五 曾子曰:曾子曰:若夫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yáng)名慈愛、恭敬、安親、揚(yáng)名,則聞,則聞命命矣!

31、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子曰:是何是何言言與!是何言與!與!是何言與! 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于令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于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 故當(dāng)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臣不可以不爭故當(dāng)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臣不可以不爭于于君。故當(dāng)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君。故當(dāng)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

32、焉得為孝乎? ( (孝的四個方面孝的四個方面養(yǎng)親【今反之啃老族養(yǎng)親【今反之啃老族】 、敬親【今罵甚而打親】、安、敬親【今罵甚而打親】、安親【今則惹事生非】、卒親即親【今則惹事生非】、卒親即光宗耀祖【今則抹黑逆祖光宗耀祖【今則抹黑逆祖】 ?!耙饩?、辭遜、色順意敬、辭遜、色順”, 小棰則待,大棰則走小棰則待,大棰則走 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嘗不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嘗不在側(cè);求而殺之,未嘗可得。小在側(cè);求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大棰則走,以逃暴怒也。棰則待,大棰則走,以逃暴怒也。 漢漢劉向劉向說苑說苑建本建本關(guān)于關(guān)于“愚孝愚孝” “曾子耘瓜曾子耘瓜 ” (曾子受杖)子曰:(曾子受杖)子曰:

33、“小杖則受,大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杖則走” 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皙怒,建大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知覺(知覺 )人人(不省人事)(不省人事)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jìn)于曾皙曰: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jìn)于曾皙曰:“向向(剛才(剛才 )也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也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聞之,知其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聞之,知其體康也??鬃勇勚?,告門弟子曰:體康也??鬃勇勚?,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參來,勿內(nèi)內(nèi)(納(納 )。”曾參自以為無罪,使人請于孔子。子曾參

34、自以為無罪,使人請于孔子。子曰: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于側(cè),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欲使之,未嘗不在于側(cè),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舜不失蒸蒸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被殺(被殺 )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義,其不孝孰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參聞之,曰:曾參聞之,曰:“參罪大矣。參罪大矣

35、。”遂造遂造(造訪(造訪 )孔子孔子而謝過。而謝過。 (孔子家語(孔子家語 - 六本六本 第十五)第十五) 二、孝的榜樣力量:(天子章第二)二、孝的榜樣力量:(天子章第二) (身教之德,如風(fēng)吹草(身教之德,如風(fēng)吹草;人無分種族,地?zé)o分人無分種族,地?zé)o分中外,天子之孝,起感化作用,故為五孝之冠)中外,天子之孝,起感化作用,故為五孝之冠) 子曰:子曰:“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愛敬盡于事親,而德者,不敢慢于人。愛敬盡于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也?!备π谈π淘疲涸疲骸耙蝗擞袘c,兆民一人有慶,兆民賴賴仰賴效法

36、仰賴效法之。之?!?荀子荀子子道子道 :孝子在道不在從:孝子在道不在從 “孝子所以不從命有三,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孝子所以不從命有三,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孝子不從命乃衷(忠);從命則親辱,不親安,孝子不從命乃衷(忠);從命則親辱,不從命則親榮,孝子不從命乃義;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親榮,孝子不從命乃義;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修飾,孝子不從命乃敬。故可以從而不從,從命則修飾,孝子不從命乃敬。故可以從而不從,是不子也;未可以從而從,是不衷(忠)也。明是不子也;未可以從而從,是不衷(忠)也。明于從不從之義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愨以慎行之,則于從不從之義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愨以慎行之,則可謂大孝也??芍^大孝也

37、?!?“入弟出孝,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入弟出孝,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也;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备袘?yīng)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明彰矣。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秩柘纫?。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孝身慎行??秩柘纫?。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38、。光于四海。無所不通。詩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孝悌誠忠 敬事宗廟 感通神明 四方歸服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隱惡揚(yáng)善之道隱惡揚(yáng)善之道一、父子相隱一、父子相隱 直在其中直在其中論語論語子路第十三子路第十三: 葉(葉(she)公語)公語(與,相告)(與,相告)孔子曰:孔子曰:“吾吾黨黨有直躬者,其父攘有直躬者,其父攘(rang 嚷:偷竊)嚷:偷竊)羊,而子證羊,而子證(告發(fā))(告發(fā))之。之。”孔子曰: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于吾黨之直者異于是: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劉寶楠

39、正義:劉寶楠正義:“凡六畜自來而取之曰攘。凡六畜自來而取之曰攘?!?呂氏春秋呂氏春秋當(dāng)務(wù)當(dāng)務(wù) 楚有直躬者,其父竊羊而謁之上楚有直躬者,其父竊羊而謁之上。(謁,告也。(謁,告也。上,君也。)上,君也。)語曰:語曰:“葉公告孔子曰:葉公告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其父攘羊而子證之?!贝酥^也。上執(zhí)而將誅之,此之謂也。上執(zhí)而將誅之,直直躬者請代之。躬者請代之。 將誅矣,告吏曰:將誅矣,告吏曰:“父竊羊而謁之,父竊羊而謁之,不不亦信乎?父誅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誅之,國亦信乎?父誅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誅之,國將有不誅者乎?將有不誅者乎?”言淫刑以逞,誰能免之,故曰

40、言淫刑以逞,誰能免之,故曰“國國將將有不誅者乎有不誅者乎”。荊王聞之,乃不誅也??鬃勇勚唬?。荊王聞之,乃不誅也??鬃勇勚唬骸爱愒眨≈惫疄樾乓?,一父而載取名焉。異哉!直躬之為信也,一父而載取名焉?!?故直故直躬之躬之信,不若無信。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信,不若無信。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信而證父,故曰信而證父,故曰“不若無信不若無信”。窮哉法治窮哉法治 德主刑輔德主刑輔 子曰:子曰:“道道(引導(dǎo),領(lǐng)導(dǎo))(引導(dǎo),領(lǐng)導(dǎo))之之以政以政(政令),(政令),齊齊【管理【管理】之以刑,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格:【格

41、:自覺糾正自己的過錯。自覺糾正自己的過錯?!爸破髡咭阅緸榉?,所以正制器者以木為法,所以正不正者曰格不正者曰格”。格物,格除物欲】。格物,格除物欲】。二、親親相隱與法律二、親親相隱與法律(法律的最高境界是愛和仁慈(法律的最高境界是愛和仁慈 )1、古代法律、古代法律:(:(注:注:“親隱親隱” ,律法上稱為,律法上稱為“容隱容隱”。)。) 漢宣帝四年下詔曰:父子之親,夫婦之漢宣帝四年下詔曰:父子之親,夫婦之道,天性也,雖有禍患猶蒙死而存之,誠愛道,天性也,雖有禍患猶蒙死而存之,誠愛結(jié)于心,仁厚之至也,豈能違之哉!自今子結(jié)于心,仁厚之至也,豈能違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孫匿大父母,皆勿坐。首匿父母,妻匿夫,孫匿大父母,皆勿坐。(注:(注:漢書漢書八,八,宣帝紀(jì)宣帝紀(jì)。)。) 大明律大明律: “同居親屬有罪互相容同居親屬有罪互相容隱隱”,“弟不證兄、妻不證夫、奴婢不證弟不證兄、妻不證夫、奴婢不證主主” 。2、國外法律、國外法律 1974年年日本改正刑法草案日本改正刑法草案第第159條條第第3款,款,1953年年韓國刑法典韓國刑法典第第151條等條等均規(guī)定了婚姻關(guān)系的配偶,直系親屬之間均規(guī)定了婚姻關(guān)系的配偶,直系親屬之間有權(quán)拒絕作證。英美法系中雖然沒有有權(quán)拒絕作證。英美法系中雖然沒有“容容隱隱”之規(guī)定,但其證據(jù)法中都有之規(guī)定,但其證據(jù)法中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