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類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一)_第1頁
A類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一)_第2頁
A類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一)_第3頁
A類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一)_第4頁
A類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A類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一)小學生數(shù)學課堂問題設計的可操作性研究     課堂提問是指在課堂教學中的某種教學提示,或傳遞所學內容原理的刺激,或對學生進行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課堂提問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進行啟發(fā)式教學的一種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學的核心”。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十分重要,是教師們經常運用的教學手段。由于諸多原因,目前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有效性差的問題顯得相當突出,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      作為一線教師,認真學習了關于課堂

2、提問的理論知識,從認識的角度改變了自己的教學觀念,但是理論方法所涉及的內容多,如何把學到的理論與實際教學相結合并正確運用還存在著盲點,因此,我覺得研究還應從細節(jié)著手,從而給一線教師提供切實有效的方法、措施來實現(xiàn)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所以,我確立了“小學數(shù)學課堂問題設計的可操作性研究”這一課題。通過一個學年的個人嘗試和調查研究,在以下兩個問題的解決上收獲了一些經驗和體會,覺得對一線的教師在提高自己課堂教學效果方面可能會有一些小小的幫助。(一)控制問題數(shù)量的操作性策略   1、 精心預設、優(yōu)化問題     我校每個學期會要求每位教師在教研組內

3、上一堂實踐課,并進行教研組內聽課評課活動,經過粗略的訪談交流調查發(fā)現(xiàn),數(shù)學教師普遍覺得在上實踐課時自己的提問數(shù)量明顯少于上隨堂課。這一現(xiàn)象直接說明一個問題,我們的教師通過精心的預設是可以減少問題的數(shù)量提高問題的質量的。因此,我建議在課前,我們的教師可以做這樣一些工作:(1)梳理問題,記錄在案。     在每天的課堂教學之前,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會做一些準備工作,上課的效果因人而異,但是也會因準備工作而異。作為一名一線教師,除了課堂教學,還有很多的其他事情要去做,如果一名教師每天每節(jié)課都寫詳案,那無疑是值得尊敬和佩服的,不過這樣做也確實增加了教師的工作負擔。但

4、是,對教材的鉆研和課前的準備工作確實是必要的,怎樣兼顧這兩個方面呢?一般情況下,每位教師通常已經有了自己的教學材料的積累,老的教案可以幫我們很多忙,也有的老師覺得自己的經驗很豐富,因此認為教學內容了然于心,不再熟讀教案。但是問題往往會出現(xiàn),人的記憶力沒有那么精確。因此,我覺得首先每次預設教案時,可以再讀一讀以前的教案,利用讀的過程反思以前教學的優(yōu)勢和不足,復習教學目標和要求,做到溫故而知新。其次,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痹谧x教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動筆把一些關鍵地方的提問寫下來,以提醒自己找到設問的最佳方式和時間,動筆記錄的過程也幫助教師自己將要問的問題在腦海中清晰起來。這樣做,既減輕了教

5、師的負擔,又提高了教學預設的效率,可謂一舉兩得。(2)預設問題,減輕障礙     在教學,我們教師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的回答或是學生的問題出乎教師意料,一時間教師無從解決無從著手,教學偶爾會產生尷尬局面,而教師通常會一邊自己思考一邊為了尋找解決答案而問了一些不知重點沒有目的的問題,讓學生不知所云。課堂的時間在無謂的問題中浪費了。因此,教師要盡量避免這類情況發(fā)生,限制學生的發(fā)言肯定是不對的,只有教師在研究教材時要更加深刻,預設課堂提問時更加細致,更加周到,想學生所想,課堂提問的效率才會更好。2、改變習慣、精練問題   &

6、#160; 有時,我們上完課或聽完課后同事間會交流上課所得,交流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上課時總是顯得很羅嗦,教師的話語很多,究其原因,覺得有以下幾點;(1) 提問句式一成不變,習慣性口頭語言過多。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自己幫助學生得出結論,然后再問學生“是不是”“行不行”“對不對”這一類選擇性提問,實際答案已經告訴了學生,這樣的提問沒有實際意義,而且次數(shù)多了,學生會養(yǎng)成不假思索就回答問題的壞習慣。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已經將這類提問成為了一個習慣,總是不由自主地會說而自己無意識,當聽課老師提醒時才會發(fā)覺。因此,改變這樣的提問習慣其實是改

7、變教師的教學習慣,習慣的改變是需要努力而非一日之功。在每天的課堂教學前提醒自己,在每天的課堂教學中嚴格控制自己,久而久之好的提問習慣就會形成。(2)對學生不放心,習慣于重復同樣的問題。      課堂上,教師總是希望自己的提問能讓每個學生都聽到,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而班級中總是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因此,當我們的教師提完一個問題時心中會擔心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是否也聽清楚了,是否理解了問題的意思,由此總會不由自主地再把問題重復一遍,從而顯得教師的話多,這樣時間長了以后,學生會認為老師總是會講第二遍的,反而會養(yǎng)成學生不注意聽講的壞習慣。

8、這個情況可以通過兩個方面改進,首先,要整頓課堂紀律,嚴格要求學生上課注意聽講,提高聽課效率。其次注意提問時的教師的聲音、聲調、語氣、語速,盡量做到語言清晰,口齒清楚,保證每位學生都能聽到。(二)把握問題質量的操作性策略1、 改變提問方式,擴大參與面。     課堂提問的目的在于調動全體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要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中來。但在實際教學中,經常會出現(xiàn) “一對一”的問答場面,問題只適合小部分學生。如果課堂上只有少數(shù)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活動的狀態(tài),久而久之,未被提問的學生就會產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理,把白己看做學習的局外人、旁觀者

9、,這樣實際上是讓多數(shù)學生機械地接受他人現(xiàn)成的思維成果,與教師的滿堂灌無實質性差異。有的老師也喜歡全班齊答,而全班齊答的問題一般沒有難度,省去了學生的思維,抑或有些學生在課堂上濫竽充數(shù),不知所云,時間長了,也會養(yǎng)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在問題的設計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設計的問題一定要針對好中差不同層面的學生,擴大參與面,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都有能力回答問題,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這樣才能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回答問題的方式要多樣化,一問一答和集體回答是經常用的方式,也具有實用性和有效性,但是多用總會產生弊端,因此建議可以交叉使用,還可以增加一些其它回答問題的方式,如:

10、教師將問題出示在黑板上,小組討論后再回答,或對抗式爭論性回答,或補充性回答。通過這些形式,促使大部分學生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以好帶差、 優(yōu)勢互補,又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2、 把握提問時機,提高參與度     教師把握好提問的時機,也就是把握好了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最終是把握好了課堂的節(jié)奏,因此,把握提問時機也很重要。 (1)在新舊知識銜接處提問。好奇產生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對許噢學知識產生興趣非常重要。因此,在一堂課的開頭,教師要設計一些學生已有知識和新知識之間的認知沖突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如:在學習角的度量時,我先設計比較兩條

11、線段的長短,學生很快解決,然后出現(xiàn)兩個大小不一樣的角,請學生比較大小,學生從眼睛的觀察中很快得出大小,然后我追問:“線段1比線段2長2厘米,那么角1比角2大多少呢,你們能告訴大家嗎?”學生馬上感覺到表達困難,產生了學習新知識的需要。(2)在教學關鍵處的提問。教學過程中,當涉及到教學內容的關鍵點,教師要防止所提的問題含糊不清,過難、過偏或過于簡單;要做到"問"而生"思","答"有所"得",恰到好處的指導性提問,可以啟迪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思考方法,達到開勾引渠、深刻理解知識的目的。如:學習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時,

12、我先出示了一道題18.15÷1.5,學生出現(xiàn)了困難,這時我提問:“小數(shù)乘法我們是怎樣學會的呀?”學生很快反應:“變成整數(shù)乘法再算?!薄澳浅龜?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可以怎么辦呢?”學生很快反應可以把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變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來算,這樣的提問引導激活了學生大腦中的原有的知識體系,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打開了思路。3、 設計問題坡度,增強參與力。     基于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認知水平,課堂問題的設計必定不同,但是目的是相同的,就是盡可能讓每個學生發(fā)揮能力,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因此就需要我們教師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靈活設計問題。一般,設計問題

13、有兩種情況:(1) 層層遞進式。     人類認識事物的過程是一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習活動也必然遵守這一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中,對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難度的內容,學生難以理解、領悟,教師可以采用化整為零、化難為易的方法,把一些較為復雜困難的問題設計成一組有梯度的問題串,以降低問題的難度。通過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層層遞進的提問,引導學生向思維的深度發(fā)展。特別是對于一些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或者一些概念、性質的認識,都具有一定的難度,普通學生不能完全獨立思考,因此教師設計有效的坡度式的提問可以引領學生一步一步認識知識。如在上商不變的性質時,我設計一

14、下幾個問題: A  6÷3=230÷15=2240÷120=2仔細觀察這些除法算式,在這些算式中什么數(shù)是變的?什么數(shù)又是不變的?B 請大家大膽地猜測一下,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要怎樣變化,它們的商才不變?C 你覺得哪種猜測正確的可能性更高?意見不統(tǒng)一怎么辦?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證明?(試一試,舉例子驗證)D初步得出結論: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它們的商不變。這個規(guī)律在其他的除法算式中是不是也普遍存在呢?請舉例說明。(最后得出商不變性質)     又如:有位教師在教"互質數(shù)"前,了解到學生對互質數(shù)與

15、質數(shù)的概念易混淆,講時他提出三個問題:(1)什么樣的兩個數(shù)叫互質數(shù)?(2)互質數(shù)與質數(shù)有什么區(qū)別?(3)能否發(fā)現(xiàn)和總結出判斷互質數(shù)的規(guī)律?其中有什么樣的"竅門"?學生通過解決問題,化難為易,從而弄清了互質數(shù)的概念,接著再讓他們判斷兩個數(shù)是不是互質數(shù)時,就勢如破竹,迎刃而解。通過教師有意識的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比較順利地總結出了結論,而設計問題的過程也不是完全封閉,給于了學生思考和動手的時間,效果不錯。(2)開放有序式     數(shù)學知識多種多樣,有的需要教師逐步引導,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也有的知識學生可以通過自學來解決。因此,教師要把握好

16、問題的難易程度,既不能亦步亦趨,一步一問的問答式,也不能所提問題過大過難,超出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適當?shù)臅r候要給學生一定的空間和自主性,適當?shù)亻_放問題也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開放性問題強調學生獲得解答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能力的養(yǎng)成,體現(xiàn)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真正主體地位,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參與熱情。     有位教師在小數(shù)意義教學中,對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估計不足,低估了學生,在小數(shù)讀寫環(huán)節(jié)設計了多個細小、瑣碎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讀小數(shù)與讀整數(shù)區(qū)別,硬生生讓學生總結小數(shù)讀法與寫法等等。學生面對已會的知識時,面對一個個瑣碎的問題時,厭倦感

17、油然而生,導致對后面的學習失去興趣。在第二次教學中,在充分了解學生基礎上,改進教學方法。直接出示各種類型小數(shù),讓學生試讀,不再刻意找出一個個小問題,讓學生回答。而是將預設與生成進行有效整合,即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對有問題的讀法,及時指出,并明確正確方法,學生興趣濃厚。同時,在及時糾錯過程中,學生對自己在讀寫中所犯錯誤印象深刻,有效避免了錯誤再次發(fā)生。兩次教學結果相同,學生都掌握了小數(shù)的正確讀法,但是第一次教學花費了大量時間,更嚴重的是第一次教學使學生對學習該知識失去了興趣,學習沒有快樂和成功的喜悅,學生沒有參與熱情。     問題設計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要適

18、合所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達到良好的教學才是最關鍵的。     在課堂中教師有效地控制問題數(shù)量,較好地把握問題質量,首先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它的效應不單單表現(xiàn)為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對學生在學習中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思維方法、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不斷得到錘煉與增強,長此以往,就為學生的能力獲得了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教育才獲得了長遠的意義。          &#

19、160;  A類(二) 改革課堂提問方式 倡導學生參與意識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課堂提問又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問答的提問方式存在明顯的缺陷,學生在答的過程中,總是被教師牽著鼻子走。這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扼殺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在廣泛開展素質教育的今天,能不能改革傳統(tǒng)的提問方法,讓學生參與提問,從而更好喚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提高課堂學習效果。為此,筆者進行了一些嘗試。一、營造“提問”氛圍,使學生敢問。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由于學生是被提問者,學生往往怕回答錯或回答不出來引起老師的不滿,心理非常緊張、擔憂,久而久之,導致不少學生缺乏主動思考的積極性

20、,使思維處于惰性狀態(tài)。針對這些現(xiàn)象,我認為教師首先應營造寬松、融洽的教學氣氛,消除課堂上的緊張感、焦慮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敢于提問,逐漸改變教師問學生答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變“學答”為“學問”。一旦學生提出了問題,無論質量如何,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作出合理的評價,要把學生的提問,特別是有思維含量的提問要視作珍貴的禮物,使學生產生成功感和自我滿足感,從而引發(fā)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勇于大膽提問。慢慢地課堂上勇于提問的學生多了,有不同想法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從而促使學生勇于參與知識討論,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記得有一次,我講分數(shù)的意義時,講到思考題用分數(shù)表示一幅圖的陰影部分面積,

21、如圖:按照思路,我說答案是 。馬上就有一位學生說:“老師我覺得你說的答案是不正確的,因為這幅圖沒有把長方形平均分,不能用分數(shù)表示?!碑敃r我表揚他:“你提得非常好?!蓖瑫r激勵學生想出辦法使得陰影部分能用分數(shù)表示。這時同學們自發(fā)地形成小組動筆、動手尋找答案。一會兒有一位學生走到黑板前在圖上畫出幾條輔線,并說出陰影部分可以用分數(shù) 來表示。同學們點頭表示同意,我也贊許地笑了。正是我們班師生之間形成了平等、和諧的關系,學生才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參與意識,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二、教給“提問”方法,使學生善問古人說過:授人于魚,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之漁,則終生受用。假如僅僅停留在思想觀念的轉

22、變和教學環(huán)境氣氛的營造這一層面,而不落實到提問內容的明確和提問類型的掌握的具體指導上,認識代替實踐,其效果不難想象。如何使學生明確提問的內容,把握提問角度,讓學生問有所值。這需要教師引導,也就是教師要教給學生提問的學法。1、引導學生對課題提出問題揭示課題后,訓練學生對課題提出問題,以突凸教學目標,調整明確思維方向,提高參與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經過長期訓練,教會學生從如下幾方面對課題提出問題。這個知識的具體內容是什么?為什么要學習這個知識?學習這個知識有什么用?這個知識與相鄰知識有什么區(qū)別與聯(lián)系?例如:我在教學“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時,鼓勵學生對課題進行提問,學生提出了一些問題:什么叫分數(shù)基本性質

23、?分數(shù)基本性質是怎樣得來的?分數(shù)基本性質與小數(shù)的性質有什么聯(lián)系?分數(shù)基本性質有什么作用?經過教師的提煉、篩選,以問導學,以問促學,使教學目標更加具體、明確。2、引導學生在難點處提出問題由于學生的認知結構和思維發(fā)展水平,以及知識本身的難易程度不同,在學習過程中會形成學習上的難點,如果沒有突破難點,勢必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也不利于思維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師應針對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學會提問,以突破難點發(fā)展思維。如:分數(shù)工程問題的難點是理解和溝通分數(shù)工程問題與整數(shù)工程問題的聯(lián)系。我在教學時設計如下問題讓學生列式計算:一條公路長100米,5小時修完,每小時修了幾分之幾?當學生解答后,把“100米”

24、分別換成全長“0.8千米”、“ 千米”,讓學生解答。通過計算比較后學生紛紛舉手提問:“為什么修的路長度不同,但最后結果卻一樣呢?”經過討論學生理解了這條路的長度是工作總量,不管這條路多長,也不管這條路的長度是用整數(shù)、小數(shù)還是分數(shù)表示,都可以看作單位“1”。這樣溝通了分數(shù)的工程問題與整數(shù)工程問題的聯(lián)系,從而突破了難點。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處提問,認為值得懷疑處提問,對解法提問等等。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想問教師需精心設計問題情境,使學生能在真實的情境中,產生認知沖突,發(fā)現(xiàn)問題,迫不及待地想問個“為什么”、“怎么辦”。1、創(chuàng)設沖突式情境,使學生在“悱”中問。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

25、是一種建構過程,是認知矛盾運動的過程。教師要在學生原有的認知基礎上,以舊引新,適時把新問題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打破學生暫時的認知平衡,引發(fā)認知沖突,使學生進入求知狀態(tài),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例如;教學帶分數(shù)退位減法時,先復習“3 ”等,然后將“ 改成 ”。使學生在嘗試中,發(fā)現(xiàn)分數(shù)部分不夠減,該怎么辦?2、創(chuàng)設操作式情境,使學生在“動”中問實踐操作是小學生獲取感性認識,發(fā)現(xiàn)數(shù)學關系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誘發(fā)問題意識的重要載體。例如在教學“分數(shù)的意義”時,讓學生拿出自備的線繩,折出它的 來,折好后,讓同桌的同學比較長短,使學生發(fā)現(xiàn):大家折出來的線長都是線繩的 ,為什么長短不一樣呢?從而得出:因為各人自備線

26、繩長短不一,所以單位“1”就不相同,其 也不相等,這就加深學生對單位“1”的理解。實踐證明,改革傳統(tǒng)的課堂提問方式,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更能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 B類備課的有效性(一) 談如何提高備課的有效性· 有效的備課,能很好指導課堂教學。備好課有許多好處,課堂上胸有成竹,遇到“突發(fā)事件”也不會慌亂。如何提高備課的有效性,我認為應該做好幾點:1、 明確教材的指向。    新課程教材編排的內容,雖然具有緊密的連續(xù)性,但同時也保持知識間的相對獨立性,所以每個章節(jié)都可以當做相對獨立的知識點來看待。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學內容應該具有其

27、鮮明的指向,有的章節(jié)要求學生掌握“數(shù)“,有的章節(jié)要求學生掌握“圖形”,有的章節(jié)要求學生“學會應用”等。但是,無論哪個領域的教學內容,它都會有其明確的要求。所以,備課時首先要明確教材的指向,領會教材要求教學要達到什么目標,緊緊咬定目標,抓住重點,排除其它因素干擾,做到重點突破,才能有效了地提高備課的有效性。2、 明確備課的對象。    課堂教學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學生做為個體,學生的能力也不盡相同,有的學生能力較強,有的能力一般,有的稍弱一些,還有的較差一些。備課時,要明確備課的對象,因為有的學生只要老師暗示,就可以理解;有的學生需要老師講解,才能理解;還有的學生需要老師多次講

28、解才勉強理解。面對這樣不同能力的學生群體,備課只有明確了備課的對象,才能很好兼顧全體學生,做到既不撥高,也不降低對學生的要求。3、 考慮多種方法與手段。    教學內容的重現(xiàn)途徑是多樣的,考慮多種方法手段與方法,才能讓課堂富有樂趣,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能形象地展示相關的教學內容。備課時,考慮多種方法與手段,不僅使備課具有更強的針對性,而且使教學內容呈現(xiàn)方式多樣化,課前的準備工作才能更好地為課堂服務。4、 多設想可能發(fā)生的事情。    雖然課堂教學不可能全部預測,但是備課時多考慮可能了生的事情,上課時,才能有對策。備課時,手頭

29、最好多備一些相關資料,如果能對相關的教學內容做更深入的研究,上課時遇到“意外事故”也能泰然處之。另外,請教身邊的同事,對照以前的教學筆記,從以往的工作中汲取有用的經驗,也是提高備課有效性的好方法。提高備課的有效性,是教學的需要,也是我們工作的基本要求。 B類(二)有效課堂教學的案例設計比較整數(shù)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shù)的主要教學思路案例設計一:A老師1、  先出示一組小數(shù)運算題,看誰算得又快又好。2、  交流匯報:是怎樣運算的?從哪里想到了?由此寫出整數(shù)乘法運算律(ab)×c=a×cb×c。3、  讓學生對整數(shù)乘法運算律運用到小

30、數(shù)再試一試。4、  總結:(ab)×c=a×cb×c中的字母,除了整數(shù),還可以代表小數(shù)。5、  把整數(shù)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shù)進行簡便運算。案例設計二:B老師1、  復習引出整數(shù)乘法運算定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讓學生意識到運用乘法定律可以簡便運算的意義和作用。2、  思考:整數(shù)乘法運算規(guī)律能否運用到小數(shù)?出示一組小數(shù)運算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好。3、  交流:這些小數(shù)乘法是怎樣簡便運算的?運用了那些整數(shù)乘法運算律?4、  再驗證、思考:整數(shù)乘法運算規(guī)律(ab)×c=a×c

31、b×c中的字母,除了整數(shù),還可以代表哪些數(shù)?5、  運用乘法運算規(guī)律進行小數(shù)乘法練習。實踐證明:     在案例設計一的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第一環(huán)節(jié)的運算用了不少時間。第二環(huán)節(jié)由于復習整數(shù)乘法運算定律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很難把小數(shù)乘法與整數(shù)乘法聯(lián)系在一起,運算定律只好由老師包辦,后面的教學任務也就難以完成。      而在案例設計二的教學中,由于學生通過復習,很快意識到運用乘法定律可以進行簡便運算。因此,當老師一出示一組小數(shù)運算題時,學生就能馬上想到運用整數(shù)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算。結

32、果學生算得又對又快,并且還能總結出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定律,也能運用到小數(shù)的乘法運算。這樣的教學課堂給人的感覺就是: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越學越有自信,越學越活躍。       以上兩個案例設計,我們不能說第一種思路不好,也不能說第二種思路更高明,關鍵是看學生的基礎與能力。如果學生的基礎薄弱,那就需要適當降低教學難度,采用第二種案例設計可能更有效。因此,我個人認為教師的教學設計只要適合學生的學習,教師就有可能實現(xiàn)有效的課堂教學。C類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一、教會合作技能,培養(yǎng)合作習慣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

33、講解、示范、練習等方式將合作的技能教給學生,并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培養(yǎng),使其養(yǎng)成一種合作習慣的同時,具備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應教會學生以下基本的合作技能:1.“善于傾聽”。傾聽是一項重要的合作技能,教師要使學生明白,所謂“傾聽”,就是當別人發(fā)言時要神情專注、眼睛注視著對方去聽,有時可以用微笑、點頭等表示感興趣或贊賞,不隨便插話,不打斷別人的發(fā)言。2.“述說技能”。同樣一件事情,表達方式不同,效果就會不同?!耙痪湓捒梢哉f得讓人笑,也可以說得讓人跳”。因此,教師要使學生懂得闡述問題時要條理清晰、不夸張、不縮小,并爭取做到風趣幽默,使人樂意接受。3.學會質疑。在合作學習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聽不懂

34、時,請求對方進一步解釋。4.勇于接受別人的意見。當別人的見解和看法與自己不同卻更合理時,要善于接納別人的建議,修正自己的觀點。5. 組織管理技能。學生要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學習,善于分工,勇于負責,根據(jù)不同意見,作總結性發(fā)言。二、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合作機會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xiàn)的新理念,結合已有的知識與經驗,認真?zhèn)湔n。所創(chuàng)設的合作學習內容要有一定的難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要設計好一堂課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大約用多長時間,什么內容需要合作,合作的學習時間是多少等。通過教師對內容的精心設計,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猜想、嘗試中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三、把握合作

35、時機,提高合作效率小組合作的時機安排是否適宜,對小組的學習效果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在數(shù)學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shù)臅r機進行,才能充分發(fā)揮其最大作用。1.個人操作無法完成時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短時間內個人無法完成的操作活動,可以依靠集體的力量進行解決。比如:在教學“統(tǒng)計的初步認識”時,教師播放了一分鐘內經過校門口的各種車輛的錄像,讓學生數(shù)一下各種車輛的數(shù)目,學生要求教師再放一遍錄像,因為車輛太多,速度又快,學生數(shù)不過來,教師又放一遍,學生還沒有數(shù)清楚。這時,教師說:“想想辦法,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一些小組就開始商量,分工合作。在小組內,有數(shù)轎車數(shù)目的;有數(shù)公共汽車數(shù)目的;還有數(shù)面包車、大卡車等數(shù)目的。又放錄像一分鐘后,學生順利地完成了統(tǒng)計任務。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合作學習不但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合作的意識,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合作熱情,提高了合作效率。2.個人探索有困難需要幫助時學生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思維困難,這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