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水工程課件(五)_第1頁
給水工程課件(五)_第2頁
給水工程課件(五)_第3頁
給水工程課件(五)_第4頁
給水工程課件(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5章沉淀與澄清利用顆粒與水的密度之差利用顆粒與水的密度之差, ,比重比重11,下沉,下沉沉淀工藝簡單,應用極為廣泛,主要用于去除沉淀工藝簡單,應用極為廣泛,主要用于去除100um 100um 以上的顆粒。以上的顆粒。給水處理給水處理混凝沉淀,高濁預沉混凝沉淀,高濁預沉 廢水處理廢水處理沉砂池(去除無機物)沉砂池(去除無機物)初沉池(去除懸浮有機物)初沉池(去除懸浮有機物) 二沉池二沉池(活性污泥與水分離)(活性污泥與水分離)第一節(jié) 沉淀原理 (1 1)自由沉淀)自由沉淀( ( (D DD Di ii is ss sc cc cr rr re ee et tt te ee e S SS Se

2、ee et tt tt tt tl ll li ii in nn ng gg g) ) ): 懸浮物質濃度不高;懸浮物質濃度不高; 顆粒之間互不碰撞,呈離散狀態(tài);顆粒之間互不碰撞,呈離散狀態(tài); 沉速不變,各自獨立完成沉淀過程;沉速不變,各自獨立完成沉淀過程; (2 2)絮凝沉淀)絮凝沉淀(Flocculent(Flocculent Settling)Settling): 懸浮物質濃度為懸浮物質濃度為50-500mg/L50-500mg/L; 顆粒之間可能互相碰撞產生絮凝作用;顆粒之間可能互相碰撞產生絮凝作用; 顆粒粒徑與質量逐漸加大,沉速不斷加快顆粒粒徑與質量逐漸加大,沉速不斷加快 (3 3)

3、區(qū)域沉淀(成層)區(qū)域沉淀(成層/ /擁擠沉淀)擁擠沉淀)(Zone (Zone Settling)Settling): 懸浮物質濃度懸浮物質濃度500mg/L500mg/L; 相鄰顆粒之間互相妨礙、干擾;相鄰顆粒之間互相妨礙、干擾; 沉速大的顆粒也無法超越沉速小的顆粒沉速大的顆粒也無法超越沉速小的顆粒 各自保持相對位置不變各自保持相對位置不變 顆粒群結合成一個整體向下沉淀顆粒群結合成一個整體向下沉淀 形成形成清晰的液清晰的液固界面固界面,沉淀顯示為界面下,沉淀顯示為界面下 沉沉(4 4)壓縮沉淀)壓縮沉淀(Compression Settling)(Compression Settling):

4、 顆粒間互相支承,上層顆粒在重力作用下,擠顆粒間互相支承,上層顆粒在重力作用下,擠出下層顆粒的間隙水,使污泥得到濃縮;出下層顆粒的間隙水,使污泥得到濃縮;(一)、自由沉淀顆粒在靜水中的沉淀速度取決于:顆粒在靜水中的沉淀速度取決于: 顆粒在水中的重力與浮力之差顆粒在水中的重力與浮力之差F F1 1 和顆粒下沉時所受水和顆粒下沉時所受水 的阻力的阻力F F2 2. . 直徑為直徑為d d 的球形顆粒在靜水中所受的重力與浮力之差為:的球形顆粒在靜水中所受的重力與浮力之差為:p6113 )gF1 d (其中:其中:p p 及及1 1顆粒及水的密度;顆粒及水的密度; g g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顆粒下

5、沉時所受的阻力顆粒下沉時所受的阻力F F2 2與顆粒的糙度、大小、形與顆粒的糙度、大小、形狀和沉淀速度狀和沉淀速度u u 有關,也與水中的密度和粘度有關,其有關,也與水中的密度和粘度有關,其 關系式為:關系式為:u2 d 2F2 CD 1 24C CD D阻力系數(shù),與雷諾數(shù)阻力系數(shù),與雷諾數(shù)ReRe 有關;有關;球形顆粒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積。球形顆粒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積。24 d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達到重力平衡時,加速度為零,令上式左邊為零,加以整達到重力平衡時,加速度為零,令上式左邊為零,加以整 理,得沉速公式:理,得沉速公式:式中式中 C CD D 與雷諾數(shù)與雷

6、諾數(shù) Re Re 有關,雷諾數(shù)有關,雷諾數(shù) Re=Re=u ud/d/,其中,其中 為水的運動粘度。通過實驗,將觀測到的為水的運動粘度。通過實驗,將觀測到的u u值代入公式中,值代入公式中,可以求得可以求得 C CD D和和 Re Re 值。值。243216dt6D1ppu d ) g C d 3 du 1 d 2 ( d3 C D 14 g p 1u 10-3-210-1103104105610101010101010.40.1C=24/ReC=10/Re211010雷諾數(shù)Re阻力系數(shù)CD分析:分析:1)斯篤克斯公式)斯篤克斯公式當當Re1時:呈層流狀態(tài):時:呈層流狀態(tài):(16-5)斯篤克斯

7、公式:斯篤克斯公式:(16-6)e24CD Rgd 218 p 1u 12) 牛頓公式牛頓公式當當1000Re25000時,呈紊流狀態(tài),時,呈紊流狀態(tài),CD接近于常數(shù)接近于常數(shù)0.4代入代入(16-4)得牛頓公式:)得牛頓公式:(16-7)3)阿蘭公式)阿蘭公式當當1Re1000時,屬于過渡區(qū),時,屬于過渡區(qū),CD近似為近似為(16-8)代入得阿蘭公式:代入得阿蘭公式:(16-9)1 p 1 dgu 1.83Re10DC 1311)224pgd( u 255 18 u 1 p 1 gd21 u1.83p 1dg1)2 23p1g d4( u255 14、結論:、結論:上述公式是在不同情況范圍上

8、述公式是在不同情況范圍 內的基本公式內的基本公式16-4的特定形的特定形 式,但該公式無法直接求出式,但該公式無法直接求出u。 但可以了解但可以了解u 的的影響因素影響因素(粒徑,密度,粘度)(粒徑,密度,粘度)。此外,一般此外,一般 d 難以測定,難以測定,u比比較容易測定。較容易測定。在實用上常用沉在實用上常用沉 速代表某一特定顆粒而不追究速代表某一特定顆粒而不追究 顆粒粒徑。顆粒粒徑。3CD 1u 4 g p 1 dCD=f(Re)Re=ud/適宜適宜: 粒粒徑小于徑小于 0.1mm的顆的顆 粒物粒物粒粒徑徑0.1mm- 2mm的顆粒的顆粒 物物粒徑大于粒徑大于 2mm的顆粒的顆粒 物物

9、因此,實際過程中,自由沉淀規(guī)律常通 過沉淀試驗得到。沉淀試驗內容與排水 工程中相關內容重復,不再贅述。(二)成層沉淀 自由沉淀自由沉淀可以看成單個顆粒在無邊無際的水體中可以看成單個顆粒在無邊無際的水體中下下 沉,此時顆粒排擠開同體積的水,水將以無限小沉,此時顆粒排擠開同體積的水,水將以無限小的速的速 度上升。度上升。 當大量顆粒在有限的水中下沉時,被排擠的水便當大量顆粒在有限的水中下沉時,被排擠的水便有有 一定的速度,使顆粒所受到的阻力有所增加,顆一定的速度,使顆粒所受到的阻力有所增加,顆粒處粒處 于互相干擾狀態(tài),此過程稱為于互相干擾狀態(tài),此過程稱為擁擠沉淀擁擠沉淀,此時,此時的沉淀的沉淀 速

10、度稱為速度稱為擁擠沉速擁擠沉速。高濁度水的擁擠沉淀試驗高濁度水的擁擠沉淀試驗C0HHH濃度CtCtABCDabcdt1t時間t(b)(c)t (d)H0Ht交界面aC01122沉淀管水深H1沉淀管水深H20A、區(qū) 交 界P1PQ1Q2沉 淀時間t 圖16-3 不 同 沉 淀 高 度 的 沉 降 過 程 清水和渾水交界面下降曲線第二節(jié)理想沉淀池的沉淀原理符合以下三個假定符合以下三個假定1.1.顆粒處于自由沉淀狀態(tài)。顆粒處于自由沉淀狀態(tài)。 即在沉淀過程中顆粒之間互不即在沉淀過程中顆粒之間互不干擾,不再凝聚和破碎,干擾,不再凝聚和破碎,顆粒的大小、形狀和密度不變,因此顆粒沉速始終不變。顆粒的大小、形

11、狀和密度不變,因此顆粒沉速始終不變。2.2.水流沿著水平方向流動,在過水斷面上,各點流速相等。水流沿著水平方向流動,在過水斷面上,各點流速相等。 并且在流動過程中,并且在流動過程中,v v始終不變。始終不變。3.3.顆粒沉到池底即認為已被去除。顆粒沉到池底即認為已被去除。一、理想沉淀池進水區(qū)出水區(qū)沉淀區(qū) Av u0m u0v出水污泥區(qū)u0截留沉速。凡是沉速等于或大于沉速u0的顆粒能夠全部被沉掉.反映的是沉淀池所能去除顆粒中的最小顆粒的沉速。u QA0理想沉淀池理想沉淀池u(1)(1)HazenHazen理論理論:懸浮顆粒在理想沉淀池的去除率只與顆粒沉降:懸浮顆粒在理想沉淀池的去除率只與顆粒沉降

12、 速率及沉淀池的表面負荷有關,與其他因素無關。(水深,速率及沉淀池的表面負荷有關,與其他因素無關。(水深, 沉淀時間等)沉淀時間等)(2)(2)混凝效果與沉淀效果的關系:混凝效果與沉淀效果的關系:混凝效果好,則混凝效果好,則u ui i大,沉淀效大,沉淀效 果好。果好。(3)(3)淺池理論:淺池理論:當顆粒沉速一定,有效池容積一定時,池身淺當顆粒沉速一定,有效池容積一定時,池身淺 些,則表面積大,去除率高。些,則表面積大,去除率高。具有沉速具有沉速u ui i( u ui i0 0 u10-5改善水流狀況:改善水流狀況:降低降低ReRe,提高,提高FrFr減小水力半徑減小水力半徑R RRRgR

13、e vRR二、絮凝作用的影響實際沉淀池偏離理想沉淀池。實際沉淀池偏離理想沉淀池。V沿寬度方向的不均勻(存在速度梯度,繼續(xù)絮凝)池深越大、停留時間越長,絮凝越完善,效果越好。池深越大、停留時間越長,絮凝越完善,效果越好。注意:沉淀和混凝是兩個密不可分的單元。結論:結論: 在實際沉淀池中,情況要比理想沉淀池復雜得多,在實際沉淀池中,情況要比理想沉淀池復雜得多,前面的理想沉淀池假定都會因紊流、風吹、水溫溫差前面的理想沉淀池假定都會因紊流、風吹、水溫溫差 和密度差引起的對流以及池內水流死角等影響而產生和密度差引起的對流以及池內水流死角等影響而產生 偏差。這些因素影響的綜合結果,使達到一定沉淀效偏差。這

14、些因素影響的綜合結果,使達到一定沉淀效 率所需的停留時間比理論沉降時間要長。率所需的停留時間比理論沉降時間要長。 設計沉淀池時,除了對表面負荷有要求外,還對停設計沉淀池時,除了對表面負荷有要求外,還對停留時間,池深,進出水構造、排泥方式等均有要求。留時間,池深,進出水構造、排泥方式等均有要求。第四節(jié) 斜板與斜管沉淀池1.淺池原理2.構造和特征3.設計計算1. 原理由沉淀效率由沉淀效率公式可知:公式可知: 在原體在原體積不變時,增加沉淀面積,可使顆粒去除率提積不變時,增加沉淀面積,可使顆粒去除率提 高。高。斜板(管)沉淀池與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斜板(管)沉淀池與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一般(一般606

15、0左右)的板(管)狀組件置于沉淀左右)的板(管)狀組件置于沉淀 池中構成,水流可從上向下或從下向上流動,池中構成,水流可從上向下或從下向上流動, 顆粒沉于斜管底部,而后自動下滑。顆粒沉于斜管底部,而后自動下滑。斜板(管)沉淀池的沉淀面積明顯大于平斜板(管)沉淀池的沉淀面積明顯大于平 流式沉淀池,因而可提高單位面積的產水量或流式沉淀池,因而可提高單位面積的產水量或 提高沉淀效率。提高沉淀效率。u iE Q / A此外,淺池濕周長,水力半徑大大降低, 因此:a Re大大降低,水流為層流狀態(tài),減少了水 流及外界因素造成的紊流;bFr大為提高,水流狀態(tài)穩(wěn)定,利于顆粒沉 降缺點:因H小,排泥問題難解決,

16、易堵塞。(因此,對于懸浮物濃度高的沉淀池一般不 推薦使用斜板)2.構造特征 斜板(斜管)式沉淀池是根據(jù)淺池理論,在沉淀斜板(斜管)式沉淀池是根據(jù)淺池理論,在沉淀池池 的沉淀區(qū)加斜板或斜管而構成。它由的沉淀區(qū)加斜板或斜管而構成。它由進水配水進水配水區(qū)、區(qū)、 斜板斜板( (管管) )沉淀區(qū)、清水出水區(qū)和污泥區(qū)沉淀區(qū)、清水出水區(qū)和污泥區(qū)組成。組成。目前目前 我國應用較多的是斜管沉淀池。我國應用較多的是斜管沉淀池。 按斜板或斜管間水流與污泥的相對運動方向來區(qū)按斜板或斜管間水流與污泥的相對運動方向來區(qū) 分,斜流式沉淀池有同向流和異向流兩種。目前常分,斜流式沉淀池有同向流和異向流兩種。目前常 采用升流式異

17、向流斜流沉淀池采用升流式異向流斜流沉淀池. .分類:接絮凝池斜管組件產品斜管填料3.斜管沉淀池設計計算斜管沉淀池設計計算主要設計參數(shù)主要設計參數(shù)1. 沉淀池表面負荷沉淀池表面負荷q應為應為5-9m3/m2h.2. 斜管材料應為無毒材料,多采用聚氯乙烯塑料,斜管斜管材料應為無毒材料,多采用聚氯乙烯塑料,斜管 斷面為正六邊形,斷面內徑斷面為正六邊形,斷面內徑30-40mm,斜管長,斜管長1m,傾,傾 角為角為60度。度。3.斜管頂部以上的清水區(qū)高度斜管頂部以上的清水區(qū)高度為為1.0-1.5m,斜管底部以,斜管底部以 下配水區(qū)高度不小于下配水區(qū)高度不小于1.5m,機械排泥時,應大于,機械排泥時,應大

18、于 1.6m,便于安裝和檢修。,便于安裝和檢修。4. 絮凝池和沉淀池之間應有整流措施,配水孔流速應小絮凝池和沉淀池之間應有整流措施,配水孔流速應小 于絮凝池出口流速。于絮凝池出口流速。5.出水采用穿孔管或穿孔集水槽,類似平流池,排泥可出水采用穿孔管或穿孔集水槽,類似平流池,排泥可 用穿孔管或機械排泥,與平流池類似。用穿孔管或機械排泥,與平流池類似。6. 斜管中水流的斜管中水流的Re小于小于500,F(xiàn)r數(shù)為數(shù)為10-310-4,斜管中水斜管中水 力停留時間在力停留時間在2-5min (校核)(校核)計算公式:1 1、表面面積、表面面積斜板(管)沉淀池的表面負荷率為:斜板(管)沉淀池的表面負荷率為

19、:q=Q/A式中式中 Q流量,流量,m 3 /h; A沉淀池總平面面積沉淀池總平面面積(清水區(qū)表面積),(清水區(qū)表面積),m 2 。故故 A=Q/q2 2、斜管內流速、斜管內流速式中式中 v 斜管內流速;斜管內流速; Q 沉淀池流量;沉淀池流量; 斜斜板傾角板傾角A/ 斜管的凈出口面積。斜管的凈出口面積。A/ sinQv 注意:注意:斜板(斜管)沉淀池的表面負荷率是沉淀池斜板(斜管)沉淀池的表面負荷率是沉淀池總平總平 面面面積面積而言的,沉淀池總平面面積而言的,沉淀池總平面面積A 包括斜板(管)包括斜板(管) 凈出凈出口面積口面積 A,斜板(管)板材所占面積,無效面,斜板(管)板材所占面積,無

20、效面 積積A(如第一塊斜板所占面積等)部分。(如第一塊斜板所占面積等)部分。斜板(斜管)總平面面積:斜板(斜管)總平面面積:A=KA+A式中式中 A 沉淀池的總平面面積;沉淀池的總平面面積; A斜板斜板(管)凈出口面面積;(管)凈出口面面積;A 沉淀池中的無效面積;沉淀池中的無效面積;K 斜板(管)的結構系數(shù)。它表示斜板或斜管斜板(管)的結構系數(shù)。它表示斜板或斜管 所占面積比例(一般所占面積比例(一般 K=1.031.1)。)。3 3、斜管沉淀池高度、斜管沉淀池高度(1)上部清水區(qū)高度)上部清水區(qū)高度h2 不宜小于不宜小于1m。(2)下部布水區(qū)高度)下部布水區(qū)高度 h4 不宜小于不宜小于 1.

21、5m。(3)斜管高度)斜管高度h3 按斜管長度折算。按斜管長度折算。(4)積泥區(qū)高度)積泥區(qū)高度h5 按泥量設計計算。按泥量設計計算。(5)超高)超高h1=0.30.5m。4 4、水力條件校核,沉淀時間核算、水力條件校核,沉淀時間核算1、雷諾數(shù)、雷諾數(shù)Re 一般小于一般小于500;2、弗勞德數(shù)、弗勞德數(shù)Fr 在在10 -310 -4之間;之間;3、斜管中的沉淀時間、斜管中的沉淀時間T=l/v 在在25 分鐘分鐘 之間。之間。h1h3h2h4h5例題:設計單池產水量例題:設計單池產水量為為15000m3/d的的 斜管沉淀池。水廠自用水量按斜管沉淀池。水廠自用水量按5%計計 1.設計參數(shù)設計流量

22、Q=15000*1.05=650m3/h=0.18m3/s表面負荷取q=10m3/m2h=2.8mm/s 斜管材料采用厚0.4mm塑料板熱壓成正六角形管,內切圓直徑25mm,長1000mm,水平傾角60度。 2.計算 清水區(qū)面積A=Q/q=0.18/0.0028=64.5m2 采取沉淀池尺寸5.5*12m=66m2, 為了配水均勻,沉淀池進水區(qū)布置在12m長的一側,在5.5m的長度中扣除無效長度0.5m。因 此凈出口面積(考慮斜管結構系數(shù)1.03)A=(5.5-0.5)*12/1.03=58m2接絮凝池 采用保護高0.3m,清水區(qū)高度1.2m,配水區(qū) 高度1.5m,穿孔排泥槽高0.8m,斜管高

23、度 h=lsin60=0.87m,池子總高度 H=0.3+1.2+1.5+0.87+0.8=4.67m 沉淀池進口采用穿孔墻,排泥采用穿孔管,集 水系統(tǒng)采用穿孔管。 3.校核(1)雷諾數(shù)Re(應小于500) 水力半徑R=d/4=6.25mm 管內流速v=Q/Asin=0.18/58sin60=0.36cm/s Re=Rv/v 水溫20度時,水的運動粘度v為0.01cm2/s,代入得Re=0.625*0.36/0.01=22.5(2)弗勞德數(shù)Fr(10-310-4) Fr=v2/Rg=0.362/0.625*981=2.1*10-4 (3)斜管中沉淀時間 T=l/v=1000/3.6=280s=

24、4.6min(2-5min)適用條件 適用于大、中、小型水廠。 適用于新建、改建和擴建水廠。為提高產水量 和挖掘潛力,可在平流沉淀池和各種澄清池內加設 斜管或斜板。 受到建設場地限制,不能用平流沉淀池時。優(yōu)缺點: 優(yōu)點:停留時間短,容積小,沉淀效率高 缺點:斜管費用高,斜管內容易滋生藻類和積泥, 同時由于斜管沉淀池內停留時間短,要求配套的絮凝 池有良好的絮凝效果。第五節(jié) 澄清池一、澄清池特點一、澄清池特點1 1、澄清池將混凝和沉淀兩個工藝過程綜合于一個構筑物中、澄清池將混凝和沉淀兩個工藝過程綜合于一個構筑物中 完成,原水在池中的凈化是由混凝劑對水中微粒的脫穩(wěn),完成,原水在池中的凈化是由混凝劑對

25、水中微粒的脫穩(wěn),池池 中懸浮泥渣層中懸浮泥渣層對微絮粒的對微絮粒的接觸絮凝接觸絮凝及泥渣的沉降分離等過程及泥渣的沉降分離等過程 完成。完成。 2 2、接觸絮凝:微絮粒一旦在運動中與相對巨大的、接觸絮凝:微絮粒一旦在運動中與相對巨大的泥渣顆粒泥渣顆粒 接觸碰撞接觸碰撞,就被,就被吸附吸附于泥渣顆粒上于泥渣顆粒上, ,發(fā)生發(fā)生聚合聚合形形成絮粒,與成絮粒,與 水分離,從而被迅速去除(懸浮泥渣層作為接水分離,從而被迅速去除(懸浮泥渣層作為接觸介質的凈水觸介質的凈水 過程)。過程)。 泥渣層形成方法:泥渣層形成方法:運行初期在原運行初期在原水中投入較多凝聚劑并降水中投入較多凝聚劑并降 低負荷,經過一段

26、時間后逐漸形低負荷,經過一段時間后逐漸形成。成。保持懸浮狀態(tài)且濃度相對均勻的泥渣區(qū)是處理效果保證保持懸浮狀態(tài)且濃度相對均勻的泥渣區(qū)是處理效果保證的關鍵。的關鍵。二、澄清池的分類二、澄清池的分類澄清池的種類和形式很多,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類:澄清池的種類和形式很多,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類: 1 1、泥渣懸浮型澄清池、泥渣懸浮型澄清池加藥后的原水向上通過處于懸浮狀態(tài)的泥渣層,水加藥后的原水向上通過處于懸浮狀態(tài)的泥渣層,水 中脫穩(wěn)雜質與高濃度的泥渣碰撞凝聚并被泥渣層攔截下中脫穩(wěn)雜質與高濃度的泥渣碰撞凝聚并被泥渣層攔截下 來,(類似于過濾作用)。渾水通過懸浮層可獲得澄清。來,(類似于過濾作用)。渾水通過懸浮層

27、可獲得澄清。 由于懸浮層攔截了進水中的雜質,懸浮顆粒變大,這樣由于懸浮層攔截了進水中的雜質,懸浮顆粒變大,這樣 就大大地就大大地提高了顆粒的沉速提高了顆粒的沉速,從而可以提高水流上升流,從而可以提高水流上升流 速或產水量。速或產水量。-依靠上升水流能量形成懸浮泥渣層。依靠上升水流能量形成懸浮泥渣層。 2 2、泥渣循環(huán)型澄清池泥渣循環(huán)型澄清池泥渣在垂直方向上不斷地循環(huán),在泥渣循環(huán)的過程泥渣在垂直方向上不斷地循環(huán),在泥渣循環(huán)的過程 中,中,主動積極地來撲捉水中的雜質,進行接觸絮凝作主動積極地來撲捉水中的雜質,進行接觸絮凝作 用,使用,使雜質從水中分離出來,泥渣在循環(huán)過程中不斷地雜質從水中分離出來,

28、泥渣在循環(huán)過程中不斷地 壯大自壯大自己,因此,本身己,因此,本身沉速不斷提高沉速不斷提高,從而提高沉淀效,從而提高沉淀效 率率。- -讓泥渣在豎直方向上循環(huán)在運動中捕集微絮粒。讓泥渣在豎直方向上循環(huán)在運動中捕集微絮粒。泥渣懸浮型澄清池泥渣懸浮型澄清池懸浮澄清池懸浮澄清池加過藥劑的原水經過氣水分離器后,從穿孔配水加過藥劑的原水經過氣水分離器后,從穿孔配水 管進入澄清池室,由下向上穿過懸浮泥渣層中進行絮凝管進入澄清池室,由下向上穿過懸浮泥渣層中進行絮凝 和沉淀。和沉淀。原水由池底進入,靠向上的流速使絮凝體懸浮。原水由池底進入,靠向上的流速使絮凝體懸浮。 因絮凝作用懸浮層逐漸膨脹,當超過一定高度時,則通因絮凝作用懸浮層逐漸膨脹,當超過一定高度時,則通 過排泥窗口自動排入泥渣濃縮室,壓實后定期排出池外。過排泥窗口自動排入泥渣濃縮室,壓實后定期排出池外。 進水量或水溫發(fā)生變化時,會使懸浮工作不穩(wěn)定,現(xiàn)已進水量或水溫發(fā)生變化時,會使懸浮工作不穩(wěn)定,現(xiàn)已 很少采用。很少采用。特點:特點:(1 1)構造簡單;)構造簡單;(2 2)對進水量、水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