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撥改施工方案_第1頁
線路撥改施工方案_第2頁
線路撥改施工方案_第3頁
線路撥改施工方案_第4頁
線路撥改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鄂州北貨運站及港區(qū)鐵路工程K64+211.273K69+859.067段線路撥改施工方案 中國中鐵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中鐵七局集團鄂州北貨運站項目經(jīng)理部二一四年八月目 錄1.編制依據(jù)、編制范圍31.1.編制依據(jù)31.2.編制范圍31.3.編制原則32.工程概況33.施工組織44.施工工期安排55.施工組織方案5計劃要點封鎖武九下行線6小時一次撥改到位。55.1.施工準備85.1.1.樁位放樣95.1.2.現(xiàn)場調(diào)查95.1.3.施工臨時設施95.2.施工人員安排95.3施工材料、設備計劃105.4施工步驟125.5施工工藝及方法14線路施工工藝及方法14信號工程施工工藝及方法15接觸

2、網(wǎng)工程施工工藝及方法296.安全保證措施466.1.安全目標466.2.安全生產(chǎn)體系466.3.危險源辨識486.4.安全保證措施516.4.1.思想措施516.4.2.制度措施516.4.3.組織措施516.4.4.經(jīng)濟措施526.4.5.一般安全保證措施526.4.6.既有線安全保證措施526.5.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656.6.安全風險管理及責任包保707.質(zhì)量保證措施717.1.質(zhì)量保證體系717.2.質(zhì)量保證措施737.2.1.思想措施737.2.2.組織措施737.2.3.制度措施737.2.4.管理措施747.2.5.施工技術措施758.環(huán)境保護措施769.文明施工措施771編制依據(jù)

3、、編制范圍1.1. 編制依據(jù)(1)鄂州北貨運站及港區(qū)鐵路工程線路平面圖;(2)鄂州北站接觸網(wǎng)施工圖;(3)鄂州北站信號施工圖;(4)武漢鐵路局的相關文件及規(guī)定;(5)現(xiàn)行鐵路設計及施工規(guī)范、驗收標準、鐵路規(guī)程、規(guī)則;(6)既有線現(xiàn)場調(diào)查資料。1.2. 編制范圍武九下行線K64+211.273K69+859.067段線間距由4.4m改5.0m 1.3. 編制原則(1)履行鐵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要求,實現(xiàn)業(yè)主指導性施工組織設計中提出的工期、質(zhì)量、安全目標。(2)突出重點項目和關鍵工序,統(tǒng)籌組織,嚴密計劃,保證工序銜接順暢。(3) 實行專業(yè)化作業(yè)和科學管理相結合,合理安排和組織施工隊伍,經(jīng)濟有效地組織

4、施工機械進場及物資供應。(4)合理布置,文明施工,重視環(huán)境保護,創(chuàng)造和諧施工環(huán)境。2. 工程概況鄂州北貨運站及港區(qū)鐵路工程包含鄂州北貨運站、增建三線和疏解線、三江港區(qū)鐵路支線三部分。鄂州北站中心里程為K67+800,貨運站采用橫列式布置,到發(fā)線有效長度1050m,按雙進路設計,遠期按整列貫通裝卸線2束4條,盡頭貨物線1條整體規(guī)劃,近期按整列裝卸線1條,盡頭貨物線3條,車站到發(fā)線7條、牽出線1條布置,貨場平面布置充分考慮了近、遠期結合,預留了遠期發(fā)展條件。配套線路包括有港區(qū)鐵路支線2.571公里、樊口至鄂州北站三線4.993公里、上行疏解線3.738公里。由于新建鄂州北貨運站,武九正線、道曲線J

5、D2、JD3之間直線地段線間距由4.4m改5.0m,道不動,通過改撥道改變線間距。撥線總長5647.794m,里程為K64+211.273K69+859.067。撥移0.000.10m的線路長1147.794mK64+211.273K65+125(913.727m),K69+625K69+859.067(234.067m),撥移0.100.60m的線路長1273.946m(K65+125K65+738.613(613.613m),K68+964.667K69+625(660.333m),直線地段撥移0.6m線路長3226.054m(K65+738.613K68+964.667),原設計方案為封

6、鎖武九下行線5天,如此方案路局不予批準,計劃封鎖下行線6小時一次撥改到位方案。線路撥改主要施工內(nèi)容為:接觸網(wǎng)施工、信號改造、人工撥線、大機搗固、抬道等。3. 施工組織為確保工程工期、質(zhì)量、安全,針對鄂州北貨運站的施工特點,抽調(diào)具有豐富施工經(jīng)驗、專業(yè)技術能力強、綜合素質(zhì)高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組成施工隊伍,承擔本工程的施工任務。施工總負責人: 岳育群 張紅雨施工技術負責人:郭守敬安全負責人: 黃文兵工務施工負責人:王慶括工務技術負責人:曹澤準、羅亮四電施工負責人:羅遠平四電技術負責人:杜蘇航、汪克堂4. 施工工期安排結合自身能力和實際情況,線間距撥改擬計劃2014年10月中旬進行。5. 施工組

7、織方案 計劃要點封鎖武九下行線6小時一次撥改到位。接觸網(wǎng):武九線下行線K64+211.273K69+859.067段線間距由4.4撥改至5米,撥改前將I道撥道后既有接觸網(wǎng)支柱侵限需進行改移。K65+000-K66+300段撥道量為200mm600mm,共22根接觸網(wǎng)支柱需進行改移,計劃采用“立新拆舊”方法。新建鄂州北站設計圖紙采用吊柱式硬橫跨安裝形式。點內(nèi)作業(yè)根據(jù)站前交樁后的I道線路中心,將承力索座、定位器進行調(diào)整至新線路中心,將加長、加厚型平腕臂、定位管點內(nèi)進行切割至符合開通條件。接觸網(wǎng):武供194單元接觸網(wǎng)停電,停電時間為150分鐘,施工里程為K65+070-K69+850。根據(jù)站前交樁后

8、的I道線路中心,將承力索座、定位器進行調(diào)整至新線路中心,將加長、加厚型平腕臂、定位管點內(nèi)進行切割至符合開通條件。K65+070- K69+850間共33根混凝土支柱、67組硬橫梁吊柱進行上部金具調(diào)整,其中承力索座調(diào)整116處,定位器調(diào)整116處,平腕臂及定位管切割232處,整體吊弦安裝調(diào)整710根,中心錨結安裝及調(diào)整3處,電連接安裝及調(diào)整18組,非絕緣錨段關節(jié)調(diào)整3處,絕緣錨段關節(jié)調(diào)整1處,接觸網(wǎng)懸掛調(diào)整6.2公里。計劃外協(xié)人員進場230人,其中上部人員115人,下部人員115人。計劃投入接觸網(wǎng)絕緣梯車30臺,接觸網(wǎng)軌道作業(yè)車1臺。點前根據(jù)站前專業(yè)提供的線路標高,點內(nèi)將導高及拉出值一次性調(diào)整到

9、位至符合開通條件,大機搗施工完畢后僅對接觸網(wǎng)進行測量。信號:武九線下行線K64+211.273K69+859.067段線路撥移,線距由4.4撥改至5米,導致武九下行線K64+211.273K69+859.067范圍內(nèi)信號設備需同步遷移,經(jīng)現(xiàn)場調(diào)查,需遷移的下行區(qū)間通過信號機有655、667、679、693共計4架,下行線箱盒共計16個。計劃投入職工20人,外協(xié)人員40人。工務撥道完畢后需預留30分鐘試驗區(qū)間通過信號機及自動閉塞區(qū)段。 工務:武九下行線K64+211.273K69+859.067段線路撥移,要點改撥線路施工工藝流程:點前施工準備(備碴,測量放線)扒碴穿滑軌粗撥抽滑軌精撥回填道碴人

10、工找平大機搗固穩(wěn)定(測量標記搗固測量標記搗固)線路整型檢查驗收消點開通。華容站及樊口站各配1名駐站聯(lián)絡員,施工現(xiàn)場兩端設遠端防護員各1名,封閉網(wǎng)開口處安排看守1人,現(xiàn)場、道之間采用反光警戒帶隔離,每隔100m安排一名防護員。點畢恢復。下行線封鎖要點撥改施工對應區(qū)域上行線限速60Km/h,點畢取消。備碴計劃K64+211.273K65+000(向右撥移)段計劃不補充道碴;K65+000K66+600段采用高邊車補碴;K66+600K69+859.067段屬貨場部分有條件采用汽車運輸,人工配合機械倒運(拆除既有封閉網(wǎng),采用鋼管密目網(wǎng)硬隔離)。計劃在撥改區(qū)段開口五處,里程分別為在K65+738.61

11、3(HZ點)、K66+550(進站信號機)、K67+265(信號機)、K68+275(信號機)K68+977(進站信號機),在開口處備12.5m標軌1對,配軌工具各備1套,回流線。一次撥改到位計劃組織勞力1500人,大機搗分別由華容站(2臺搗固車1臺穩(wěn)定車后連掛1臺接觸網(wǎng)軌道車)和鄂州西站(2臺搗固車1臺穩(wěn)定車后連掛1臺接觸網(wǎng)軌道車)出發(fā),由兩端向中間搗固。計劃安排挖掘機22臺配合撥改及補碴。全線劃分成八個作業(yè)區(qū)段,各區(qū)段由專人組織負責撥改施工作業(yè),點起同時進行,其中,K64+211.273K65+125(913.727m)段采用2臺大機搗撥移,撥移量0.10m以下,每臺搗固車后面安排30人補

12、碴,拉尺3人,防護1人,預計點內(nèi)55分鐘撥改上碴到位(大機搗固時速1Km/h,大機一次撥改5cm,兩搗一穩(wěn)),總負責人曹澤準;K65+125K65+738.613(613.613m)段計劃安排160人分2個班,撥移量0.10m0.688m,每班80人(每班拉尺3人、防護1人),每班1臺小挖掘機配合(每臺防護指揮1人)上碴,K65+125K65+500(375m)段安排第一班撥道上碴(0.1m0.543m),計劃點內(nèi)扒碴35分鐘,每人扒碴8孔枕木,撥道40分鐘,上碴50分鐘,大機搗固30分鐘(大機搗固時速1Km/h,兩搗一穩(wěn),下同),K65+500K65+738.613(238.613m)安排第

13、二班撥道上碴(0.543m0.688m),下穿滑軌,間距15m,計劃點內(nèi)扒碴30分鐘,每人扒碴5孔枕木,撥道50分鐘,上碴60分鐘,大機搗固20分鐘,總負責人雷立民;K65+738.613K66+550(811.387m)段計劃270人分2個班,每班135人(每班拉尺3人、防護1人,工程量平分每班負責405.7m),下穿滑軌,間距15m,每班2臺挖掘機配合(每臺防護指揮1人)上碴,計劃點內(nèi)扒碴30分鐘,每人扒碴5孔枕木,撥道60分鐘,上碴60分鐘,大機搗固55分鐘,總負責人劉旺國;K66+550K67+265(715m)段計劃240人分2個班,每班120人(每班拉尺3人、防護1人,工程量平分每

14、班負責357.5m),每班2臺挖掘機配合(每臺指揮1人)撥道上碴,計劃點內(nèi)扒碴30分鐘,每人扒碴5孔枕木,撥道60分鐘,上碴60分鐘,大機搗固50分鐘,總負責人郭守敬;K67+265K68+275(1010m)段計劃330人分3個班,每班110人(每班拉尺3人、防護1人,工程量平分每班負責336.7m),每班2臺挖掘機配合(每臺防護指揮1人)配合撥道上碴,計劃點內(nèi)扒碴30分鐘,每人扒碴5孔枕木,撥道60分鐘,上碴60分鐘,搗固65分鐘,總負責人王慶括;K68+275K68+977(702m)段計劃240人分2個班,每班120人(每班拉尺3人、防護1人,工程量平分每班負責351m),每班2臺挖掘

15、機配合(每臺防護指揮1人)配合撥道上碴,計劃點內(nèi)扒碴30分鐘,每人扒碴5孔枕木,撥道60分鐘,上碴50分鐘,搗固45分鐘,總負責人程運術;K68+977K69+625(648m)段計劃安排170人分2個班,撥移量0.10m0.6m,每班85人(每班拉尺3人、防護1人,),每班1臺挖掘機配合(防護指揮1人)撥道上碴,K68+977K69+250(273m)段安排第一班撥道上碴(0.6m0.4m),計劃點內(nèi)扒碴30分鐘,每人扒碴5.5孔枕木,撥道40分鐘,上碴50分鐘,大機搗固20分鐘,K69+250K69+625(375m)安排第二班撥道上碴(0.4 m0.1m),計劃點內(nèi)扒碴40分鐘,每人扒碴

16、7.5孔枕木,撥道40分鐘,上碴30分鐘,大機搗固30分鐘,總負責人文忠江;K69+625K69+859.067(234.067m)段采用2臺大機搗撥移,撥移量0.10m以下,每臺大機搗后面配25人補碴,拉尺3人,防護1人,預計點內(nèi)25分鐘上碴撥改到位(大機搗固時速1Km/h,大機一次撥改5cm,兩搗一穩(wěn)),總負責人羅亮。兩搗一穩(wěn)作業(yè)后,開通第一列貨車限速35Km/h,第二列限速45 Km/h,自第三列起限速60 Km/h,至次日搗固后第一列限速60 Km/h,第二列限速80 Km/h(線路開口處焊接,信號機開口位置膠接絕緣), 至第三日搗固后第一列限速80 Km/h,第二列限速120 Km/

17、h,至第四日搗固恢復常速。既有武九上、下行線路軌面標高相差24cm左右,新建鄂州北貨運站插鋪正線道岔,需對下行線進行抬道,其中北咽喉K66+200K66+675(坡長475m,坡率0.23,抬道量0-21cm)、K66+675K67+075(坡長400m,坡率-0.56,抬道量21-15cm)、K67+075K67+475(坡長400m,坡率-0.77,抬道量15-0cm),南咽喉K68+056K68+456(坡長400m,坡率1.08,抬道量0-20cm)、K68+456K68+856(坡長400m,坡率0.42,抬道量20-20cm)、K68+856K69+256(坡長400m,坡率0.6

18、5,抬道量20-0cm)。其中撥改當天抬道8cm,第二天提速搗固抬道8cm,第三天提速抬道5cm。5.1. 施工準備5.1.1. 樁位放樣根據(jù)鄂州北貨運站設計圖,計算出線路中心坐標,采用全站儀利用坐標法在現(xiàn)場進行放樣。5.1.2. 現(xiàn)場調(diào)查對既有線進行現(xiàn)場調(diào)查,如:既有道床調(diào)查,既有接觸網(wǎng)桿,進站信號機所處的位置,軌道標高,周圍影響施工的障礙物等。5.1.3. 施工臨時設施(1)臨時房屋職、民工生活住房在施工場地附近租用附近房屋;材料、機械堆放處修建一簡易木房,供堆材料、小型機具堆放及看守用。(2)施工用電采用12KW柴油發(fā)電機兩臺,供施工用電。(3)用水飲用水采用自來水,施工就近取水。(4)

19、施工便道主要利用316國道連接通站道路進入鄂州北貨運站。5.2. 施工人員安排抽調(diào)具有豐富站場改造施工經(jīng)驗、專業(yè)技術能力強、綜合素質(zhì)高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組成施工隊伍。施工人員提前進場,在正式施工前,由項目部統(tǒng)一組織對施工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和安全教育。對特殊工種、危險區(qū)域操作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參加本工程的協(xié)助施工隊伍由項目部安質(zhì)部負責工前培訓,主要內(nèi)容包括:技術難點、技術要求、質(zhì)量標準、操作工藝等。施工過程中,做到每天班前講話。主要勞動力配置如下表:鄂州北貨運站站改造主要勞動力配置計劃表序號工種人數(shù)備注1管理人員50人2線路工15人3電工2人4電焊工4人5防護員60人6司機(軌道車、挖掘機)

20、40人7機械工10人8普工1500人9信號工50人10通信工1011電力工912接觸網(wǎng)工230合計1980人5.3施工材料、設備計劃本著合理組織、滿足施工、減少庫存的原則,根據(jù)施工進度編制主要材料計劃。材料及施工機具按照計劃要求提前進場。鋼軌、道岔等甲供材料均在發(fā)包人的監(jiān)督、檢查、指導下,組織招標采購。本工程位于鄂州市華容區(qū)臨江鄉(xiāng),鐵路、公路均比較發(fā)達,主要機具以汽車運輸為主,鋼軌、道岔等主要材料以鐵路運輸為主。主要機具配置如下表:鄂州北貨運站改造主要機具、設備配置計劃表序號名稱單位需要量備注1起拔器臺202九齒叉把16003撬棍個16004大頭鎬把5005鋸軌機臺86鉆眼機臺8鋼軌聯(lián)結用73

21、2鉆頭個10鋼軌聯(lián)結用8發(fā)電機臺1012KW9單相鉆眼機臺6軌道電路聯(lián)結用1010鉆頭個10軌道電路聯(lián)結用11電搗固器組5012三齒耙把160013抬軌卡個10014抬枕卡個10015手錘把504磅16回流線米200軌道電路用17扳手把120450型18道釘錘把419鋼尺把2050m20支距尺把2021萬能道尺把3022門式起道機臺1023整滑輪個6024半邊滑輪個2025快速夾板對1460型(備用2對)26套筒個10027死扳手把20自制28扳手把100150型29木枕根1002.5米/根30軌道吊車臺231頂管機臺132發(fā)電機臺6汽油發(fā)電機33光纜接線機臺134海洋王燈臺20貨場范圍可接燈

22、35氧割設備套636挖掘機臺203750型裝載機臺238搗固車臺439穩(wěn)定車臺240接觸網(wǎng)軌道車臺2 主要材料進場計劃如下表:鄂州北站改造主要材料進場計劃表序號材料名稱單位數(shù)量備注1補充道碴m350002P60鋼軌m12512.5米10根3P50滑軌m320每根長4m5.4施工步驟第一步:接觸網(wǎng)要點施工武九線下行線K64+211.273K69+859.067段線間距由4.4撥改至5米,I道撥道后既有接觸網(wǎng)支柱侵限需進行改移。其中K64+215.55-K65+000段撥移量較小,接觸網(wǎng)僅進行懸掛調(diào)整施工即可。K65+000-K66+300段撥道量為200mm600mm,共22根接觸網(wǎng)支柱需進行改

23、移,計劃采用“立新拆舊”方法。新建鄂州北站設計圖紙采用吊柱式硬橫跨安裝形式。主要工程數(shù)量為硬橫梁鋼柱組立162根,混凝土支柱組立90根,硬橫梁架設91組,吊柱安裝160根,腕臂安裝421套,附加導線架設11公里。計劃進行95次停電要點施工,其中上行武供143單元停電42次,武供144單元停電33次,上下行同步垂直點20次。接觸網(wǎng):要點封鎖武九下行線K64+211.273K69+859.067線路29次,上下行線12次,每次120分鐘支柱組立,硬橫梁吊裝,腕臂組裝,回流線撥移,下錨裝置安裝。信號: 敷設華容至鄂州北區(qū)間電纜,安裝區(qū)間信號機、箱盒、電容等區(qū)間設備;敷設鄂州北站信號電纜,安裝站內(nèi)信號

24、機及軌道電路設備;敷設鄂州北至樊口區(qū)間過渡電纜,敷設鄂州北至鄂州區(qū)間電纜,安裝區(qū)間信號機、箱盒、電容等區(qū)間設備。鄂州北站完成室內(nèi)微機聯(lián)鎖試驗,具備對室外進行單項試驗條件;區(qū)間達到要點試驗條件。在既有線上打過道,新電纜引入既有箱盒、安裝高柱信號機等影響到既有設備的施工必須在點內(nèi)進行,這些施工可以利用工務或接觸網(wǎng)的點同步進行。工務:要點封鎖武九下行線K65+000K66+600線路2次180分鐘補碴,點畢開通武九下行線。第二步:武九下行線K64+211.273K69+859.067線路撥改(5647.794m)工務:要點封鎖武九下行線K64+215.55K69+857.87線路240分鐘進行線間距

25、撥改,(扒碴30分鐘,撥道60分鐘,上碴180分鐘,大機兩搗一穩(wěn)作業(yè)150分鐘,整理道床驗收30分鐘,點畢開通武九下行線。接觸網(wǎng):武供194單元接觸網(wǎng)停電,停電時間為150分鐘,施工里程為K65+070-K69+850。根據(jù)站前交樁后的I道線路中心,將承力索座、定位器進行調(diào)整至新線路中心,將加長、加厚型平腕臂、定位管點內(nèi)進行切割至符合開通條件,點畢開通。信號:移設撥改線路段侵限的區(qū)間通過信號機及箱盒,信號機有655、667、679、693共計4架,空心線圈及K69+010處扼流箱共計16處箱盒。工務撥道完畢后需要點40分鐘試驗區(qū)間通過信號機及自動閉塞區(qū)段,點畢恢復設備正常使用。第三步:武九下行

26、線K64+211.273K69+859.067線路搗固(5647.794m)工務:要點封鎖武九下行線K64+215.55K69+857.87線路180分鐘(四次)進行搗固,其中北咽喉K66+200K66+675(坡長475m,坡率0.23,抬道量0-21cm)、K66+675K67+075(坡長400m,坡率-0.56,抬道量21-15cm)、K67+075K67+475(坡長400m,坡率-0.77,抬道量15-0cm),南咽喉K68+056K68+456(坡長400m,坡率1.08,抬道量0-20cm)、K68+456K68+856(坡長400m,坡率0.42,抬道量20-20cm)、K6

27、8+856K69+256(坡長400m,坡率0.65,抬道量20-0cm)。其中撥改當天抬道8cm,第二天提速搗固抬道8cm,第三天提速抬道5cm,點畢開通武九下行線。(詳見要點計劃表)5.5施工工藝及方法線路施工工藝及方法線路撥改施工工藝流程如下圖:線路撥改施工工藝流程框圖扒碴、穿滑軌 線路撥改回填道碴大機搗固 線路整形檢查驗收消點開通測量定位、備碴(1)測量定位鋪軌前對照設計文件、施工技術規(guī)范,對路基斷面、中線、高程進行全面檢查,合格后放出線路中心樁、水平樁,并灑石灰線標識撥改位置和寬度。(2)扒碴、穿滑軌施工人員先將枕木盒及枕木頭的道碴扒出,按照每人3個枕木空進行組織,道碴扒至比鋼軌底標

28、高低7cm左右,以盡量減少搗固養(yǎng)護的工程量,同時將滑軌按照15m間隔插入枕木空,安裝好滑輪。(3)線路撥改 自工務施工點開始,鋸軌組立即按放好的鋸軌點進行鋸軌,后用起道機把斷軌部分線路抬高,實施撥接,使用撬棍把線路整體沿滑軌撥移到平整好的道碴上。撥接按自零撥移位置向中間合攏口撥移的順序進行實施。(4)回填道碴人工撥改到位完畢后,立即組織人員進行回填道碴,回填飽滿。(5)大機搗固人工撥改到位完畢后,立即組織技術人員進行中心校正,大機在后進行兩搗一穩(wěn)作業(yè),人工在大機后進行補碴。(6)線路整形、檢查驗收組織人員實施中心校正、補碴、搗固、線路整修作業(yè)。技術小組對已整理的線路進行位置、標高的檢查,整道完

29、成后由技術人員及工務配合人員共同檢查。(7)消點開通檢查驗收合格后,消點開通。按規(guī)定及時更換慢行防護牌,慢行地點派專職防護員值班看守。信號工程施工工藝及方法根據(jù)鄂州北站信號工程的技術特點,我們重點從電纜工程、信號機、ZPW-2000A無絕緣軌道電路、電纜地下接續(xù)、室內(nèi)設備安裝等幾個方面,闡述擬在鄂州北站信號工程中采用的施工方法,并根據(jù)施工方法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科學合理地配備人員,按照施工進度計劃要求完成各項施工任務。(1)信號電纜工程施工方法信號電纜工程施工工藝見信號電纜工程施工工藝流程框圖。信號電纜工程施工工藝流程框圖施工準備徑路測量電纜單盤測試電纜敷設及埋設電纜標石電纜溝開挖及頂管埋設過

30、道管電纜做頭、接續(xù)及屏蔽連接電纜灌膠、配線導通竣 工電纜工程是鄂州北站信號工程施工中使用勞動力最多的項目,而且電纜工程施工受外界的影響很大。因此電纜工程施工必須安排充足的勞動力、施工機械來保證該工程項目按期完工。a、施工準備施工準備期間,與有關單位簽訂施工配合協(xié)議;參加由業(yè)主、設計和監(jiān)理單位組織的施工技術交底會,組織安排施工技術人員認真審核圖紙,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使問題在施工前得到解決。測量所需的車輛、人員、測量器具等安排到位,按施工組織計劃進行施工測量。b、施工測量由項目經(jīng)理部專業(yè)工程師負責組織技術人員,并邀請設計、監(jiān)理、接管等相關單位人員參加,結合路基、站場情況對電纜路徑進行詳細

31、測量。徑路定測時,采用100m長測量繩和測量標,保證線路長度的測量精度。對站場、橋梁、穿越障礙物等重要部位測量時,請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接管單位共同確定最佳路徑和施工方案,如電纜上路肩、在站場內(nèi)的徑路、電纜過軌、過橋等。在電纜工程施工前要復核實際電纜徑路是否與電纜徑路圖的走向、長度、過道地點等相符。同時根據(jù)電纜徑路的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電纜徑路、電纜防護方法以及做好防護工作量的統(tǒng)計,防護件加工。進一步還需掌握電纜徑路上的土質(zhì)、地形情況,準備相應的施工工具。掌握徑路上有無笨重障礙物,提前與有關單位聯(lián)系或自行組織勞力搬移,以免影響工程施工。探測電纜徑路地下管線,是開挖電纜溝前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利用目

32、前國內(nèi)最先進的地下管線探測設備對地下既有管線進行探測。電纜徑路探測時,并進行電纜溝的畫線工作,確保開挖的是經(jīng)過探測的最佳徑路。c、電纜單盤測試對單盤的電纜進行測試,是電纜線路施工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鐵路內(nèi)屏蔽數(shù)字信號電纜分為A、B兩種類型,對不同類型的鐵路內(nèi)屏蔽數(shù)字信號電纜,測試的項目及標準有一定區(qū)別。在A型電纜中,屏蔽四線組的測試項目包括:導線直流電阻、工作線對導體電阻不平衡、絕緣電阻、工作電容;A型電纜中普通四線組及對絞組、單芯線的測試項目包括導線直流電阻和絕緣電阻。在B型電纜中沒有普通四線組及對絞組,其他與A型電纜相同。信號數(shù)字電纜電纜測試標準見下表:鐵路內(nèi)屏蔽數(shù)字信號電纜單盤測試項標準表

33、序號項 目單 位標 準換算公式1導體直流電阻20時(芯線直徑1.0mm)W/km23.5L/10002工作線對導體電阻不平衡20時13絕緣電阻(所有芯線間,芯線對屏蔽層及金屬護套間)W·km100001000/L4工作電容(0.8KHz1.0KHz)nF/km28±2L/1000電纜單盤測試用主要儀表、工具:電容測試儀、高阻計、直流電橋、剝線鉗、偏口鉗、電工刀、鋼鋸、鋸條、噴燈、溫度計、計算器。首先檢查電纜盤外包裝是否完整,電纜外觀是否有破損等現(xiàn)象,并填寫“電纜檢查記錄表”。然后檢查電纜鋁護套密封性能:用氣壓表測量電纜內(nèi)氣壓值并與電纜出廠的氣壓值比較,判斷電纜護套是否密封。

34、電纜出廠前,廠家在電纜鋁護套內(nèi)充入壓力為100Kpa200Kpa的干燥空氣以檢查電纜密封性能。一般情況下電纜內(nèi)氣壓變化較小的電纜可認為電纜密封良好。當電纜內(nèi)無氣壓時,應及時在鋁護套內(nèi)充入壓力為0.4Mpa的干燥空氣或氮氣,氣壓穩(wěn)定后保持6h內(nèi)氣壓不降低為合格。在測試儀表準備齊全(儀表必須經(jīng)計量合格)后開剝電纜護套并確認電纜端別,電纜的開剝長度以能夠進行儀表連接的最小距離為宜。確認電纜端別后,及時在電纜盤兩側(cè)明顯位置標注電纜盤外端的電纜端別并作記錄,當電纜外端別為A端時,標寫“外A”字樣;當電纜外端別為B端時,標寫“外B”字樣。同時用記號筆分別在電纜的內(nèi)、外端頭50mm處,A端標寫“A”字樣,B

35、端標寫“B”字樣。1普通信號電纜芯線 2屏蔽四線組內(nèi)屏蔽數(shù)字電纜直流電橋2112電纜直流電阻測試:按“電纜直流電阻測試方法示意圖”連接測試儀表進行測試。電纜直流電阻測試方法示意圖在測試導線直流電阻過程中,當周圍環(huán)境溫度變化較大時,須考慮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將測試值換算成20時電阻值。工作線對導體電阻不平衡計算:工作線對導體電阻不平衡是指屏蔽四線組內(nèi)每個工作線對的電阻不平衡。即:在一個屏蔽四線組內(nèi),紅、白芯線為1個工作線對,藍、綠芯線為1個工作線對。工作線對導體電阻不平衡的定義為:工作線對兩根導體的電阻之差與其電阻之和的比值。R20(H)- R20(B)R20(H)+ R20(B)工作線對導體不平衡

36、電阻=R20(H):20時紅線直流電阻;R20(B):20白線直流電阻。絕緣電阻測試:測量絕緣電阻的儀表一般有兆歐表(搖表)、高阻計等,高阻計具有較寬的測試范圍,在單盤電纜測試中一般采用高阻計測量絕緣電阻。測試方法如“電纜絕緣電阻測試方法示意圖”所示:電纜絕緣電阻測試方法示意圖11-已測試完的芯線 2-待測芯線 3-測試芯線4-電纜的鋼帶、鋁護套、屏蔽層及排流線 內(nèi)屏蔽數(shù)字電纜高阻計243工作電容測試:工作電容是指回線兩導體之間的電容,在鐵路內(nèi)屏蔽數(shù)字信號電纜中,屏蔽四線組內(nèi)紅-白芯線組成一個工作線對,藍-綠芯線組成一個工作線對。工作電容的大小,主要由電纜的結構如:導線間的距離、導線直徑及導線

37、之間的介質(zhì)所決定。工作電容是電纜電氣特性的一個主要參數(shù),測試方法如“電纜工作電容測試方法示意圖”所示。1-屏蔽四線組 2-電纜的鋼帶、鋁護套、屏蔽層及泄流線2電電容測試儀1儀表接地端電纜工作電容測試方法示意圖為了保證電纜質(zhì)量,單盤電纜測試結束后,要立即對測試用的電纜端頭進行密封處理,避免因電纜進水受潮而影響其電氣特性。d、電纜的敷設及防護開挖的電纜溝要求溝直且溝底平,同時要深度符合電纜的埋設深度:電纜埋設深度距地面不能小于700mm;石質(zhì)地段電纜的埋設深度不能小于500mm;在農(nóng)田及有農(nóng)作物地段電纜的埋設深度不能小于1200mm;箱盒設備處的儲備電纜埋設深度受條件限制不能與引入溝同深時,可以適

38、當減少電纜的埋設深度,但也不能小于200mm,同時在箱盒設備處設置圍樁進行防護;在鐵路邊開挖電纜溝時,要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避免污染道床。隨著鐵路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及列車運行的大提速,對過道安全施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往電纜過道采用的開挖過道方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代施工的需要。因此我方將配備專門的液壓頂管機,采用液壓頂管方式進行電纜過道施工。施工時必須設專人防護,做到萬無一失,安全生產(chǎn)。數(shù)字電纜敷設要求:電纜敷設時,要嚴格按設計的要求確定電纜A端的朝向,同時電纜要A、B端對接;電纜敷設時彎曲半徑要大于電纜外徑的15倍,不能出現(xiàn)背扣、小彎及損傷電纜外護層現(xiàn)象;所有地點電纜儲備量不能盤成環(huán)狀(“”型)的

39、,可呈“”狀或“S、”狀布置。在電纜敷設、防護結束后,要對電纜再做一次絕緣測試,檢驗電纜在敷設過程中是否受到損傷。不合格的電纜詳細記錄,查明原因后處理好,不能處理的及時更換電纜,真正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不留隱患。鐵路內(nèi)屏蔽數(shù)字信號電纜在電纜結構及芯線絕緣材料等方面與普通信號電纜有較大區(qū)別,且絕緣性能要求較高,一旦電纜絕緣下降,將造成傳輸衰耗增大,串音增大,直接影響系統(tǒng)可靠性。因此,在鐵路內(nèi)屏蔽數(shù)字電纜施工時必須對電纜的始、終端進行密封處理。此外,內(nèi)屏蔽數(shù)字信號電纜的接地連接也是保證電纜傳輸性能的關鍵,所以內(nèi)屏蔽數(shù)字信號電纜的做頭工藝是電纜施工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由于鐵路內(nèi)屏蔽數(shù)字信號電纜在結構上與普通信

40、號電纜相比,增加了內(nèi)屏蔽層及排流線的屏蔽連接引出部分,因此做頭密封所需要的膠室高度有所增加,現(xiàn)有的部分箱盒膠室已無法滿足其做頭的要求,為此可通過增加輔助保護管來完成電纜的做頭密封工作。又由于電纜外徑比較大,因此需根據(jù)電纜的外徑大小,在電纜做頭前完成箱盒的電纜引入孔擴孔工作。鐵路內(nèi)屏蔽數(shù)字信號電纜的做頭密封采用JL冷封膠及信號電纜冷封技術,在保證電纜原有性能前提下具有阻水、防潮的作用,由于JL冷封膠在常溫下固化,不會因加熱或固化溫度過高而造成電纜絕緣不良,對封灌后的電纜起到防水、防潮、保氣、密封及提高電纜絕緣性能的作用,達到了電纜做頭密封處理的要求。灌注冷封膠時膠面要求平整且高于金屬內(nèi)屏蔽層20

41、mm以上,冷封膠灌注完成后,灌封頭在8小時內(nèi)嚴禁擠壓、震動等外力破壞。e、電纜配線及導通ZPW-2000A系列無絕緣軌道電路要求兩個頻率相同的發(fā)送與接收不得采用同一根電纜。兩個頻率相同的發(fā)送或接收不得使用同一屏蔽四線組。軌道的接收和發(fā)送線對必須按“星形四線組”的對絞線使用。同時電纜配線要在保證設備功能的前提下,力求配線達到整齊美觀的效果。配線前先核對電纜配線圖,保證配線時使用正確的圖紙,減少錯誤配線從而提高配線的質(zhì)量,還應進行電纜及各種箱盒配線端子的絕緣測試,確認箱盒端子及電纜無絕緣故障。電纜配線前先清掃箱盒并對配線端子表面的油污或灰塵等污垢進行清潔,再核對電纜徑路圖與電纜上掛的銘牌無誤,復核

42、配線圖無誤。然后把使用芯線和備用芯線分開,并將芯線組的編號紗線在芯線的端頭纏好,避免分線時造成芯線混亂,并按最遠端端子的距離將備用芯線留夠長度,把備用芯線盤成不小于20mm的圓圈。根據(jù)不同箱盒的配線方式順把,將最遠端芯線放在外層,最近端的芯線放在內(nèi)層依次相疊,用尼龍扎帶(或塑料綁線)綁扎整齊、不交叉,除備用芯線外,單根電纜芯線配線后不能構成“”型,以避免因電纜盤圈后呈感性而影響電纜的傳輸性能。另外在選擇尼龍扎帶和塑料綁線的顏色時,要盡量與配線的顏色相配。尼龍扎帶的寬窄或塑料綁線綁扎的股數(shù)可根據(jù)線把的粗細決定。綁扎時,綁扎前后兩道之間的距離要均勻,最佳距離一般選擇在15mm30mm左右。當采用瓷

43、六柱或瓷兩柱端子接線時,按防震壓接線環(huán)方式壓接防震線環(huán),將壓接好的防震線環(huán)連接到端子上,用專用套筒扳手將固定螺母擰緊。注意:在上線前,要充分緊固配線端子的螺栓根母。緊線時不擠壓芯線外皮。全部配線端子緊固后,在防震線環(huán)與電纜芯線的接觸部位均勻噴涂“線路絕緣保護噴劑”。最后將線把整理好、箱盒清理干凈,蓋好箱蓋。為了便于電務部門對設備進行維修和保養(yǎng),電纜配線要有統(tǒng)一的配線標識:箱盒內(nèi)的配線應附有注明線條去向和作用的銘牌或經(jīng)過塑封的端子配線示意圖,銘牌字跡應工整、不模糊,具有耐久、防潮等特點;箱盒配線的起始端子應用紅點和箭頭標明。配線結束后按照配線圖導通,是聯(lián)鎖試驗前的基礎工作,因此導通工作需要認真仔

44、細。導通人員根據(jù)電纜配線圖,確定兩根芯線為電話線。找到需導通的電纜始端和終端通話后,確定一根芯線為導通回線。電纜一端將指針萬用表的導通線的一根夾在導通回線上,另一根導通線按配線圖夾在需導通的芯線上。電話通知電纜另一端用短路線將導通回線和需導通的芯線短路,萬用表回零;萬用表連接不動,通知短路端把短路線斷開,萬用表復位;再通知短路端將短路線恢復,萬用表回零,表示配線正確。就這樣按照配線圖依次導通。導通時,如萬用表不回零說明配線錯誤,萬用表一端連接不動,短路端依次將導通回線與同顏色其它芯線連接,找出正確的芯線。重新配線后,再導通確認。如沒有找到正確的芯線,說明芯線已斷線,需更換電纜配線結束后,連接設

45、備線前,在分線柜處用高阻計對每芯電纜配線進行對地絕緣的測試。絕緣值達不到標準的記錄下來,查明故障原因并處理好,當電纜芯線本身有問題時,需更換電纜。聯(lián)鎖試驗前,應對每芯電纜配線進行綜合對地絕緣的測試,絕緣電阻值不得小于5M。注意事項:測試前應仔細閱讀設備使用說明書,把不允許進行對地絕緣測試的設備與測試回路斷開后,再進行測試。(2)箱盒安裝隨著部分電纜工程結束,開始進行箱盒安裝。為確保工程質(zhì)量,我方將嚴格按照信號施工規(guī)范、驗收標準對本標段統(tǒng)一安裝方法,統(tǒng)一工藝標準。箱盒安裝工藝見箱盒安裝施工工藝流程框圖如下。箱盒安裝施工工藝流程框圖施工準備制作電纜頭挖基礎坑電纜引入箱盒箱盒安裝箱盒配線測試灌注冷封

46、膠電纜屏蔽連接自檢整理a、挖基礎坑挖箱盒基礎坑的工作應分組進行,每組l2人?;A坑要挖的稍寬大一些,坑底經(jīng)夯實后,再將箱盒基礎、電纜備用量舒展地放入坑中。備用電纜盤圈半徑應大于電纜外徑的15倍。b、制作電纜頭準確測定箱盒的配線電纜開剝長度,剝切護套前,在剝切處先用1.6mm鐵線綁扎58圈。開剝電纜時,不得損傷芯線及絕緣。兩條鋼帶各留50mm,擦凈油污,劈開彎成直角分兩邊壓于保護管法蘭盤和盒底之間,鋼帶上下加絕緣墊。鋁護套電纜的鋁護套要穿入箱盒內(nèi)部,護套的高度適當,固定牢固。c、箱盒安裝箱盒安裝前嚴格檢查其完整性,對破損或有裂紋、脫焊、銹蝕、盤根不緊、蓋不嚴的經(jīng)更換或修整合格后方可安裝。箱盒、電

47、纜保護管安裝前均需清掃干凈,然后涂防銹紅丹油和油漆,箱盒內(nèi)部涂白漆,箱盒及保護管外部涂灰漆。d、方向電纜盒安裝方向盒設于電纜徑路附近比較寬闊且排水良好的地方,距所屬線路中心為2900mm。安裝方向為兩基礎中心連線與軌道平行。安裝高度為基礎頂面高出地面200mm±50mm,基礎埋深400mm。e、變壓器箱安裝變壓器箱用于軌道電路時,均順線路安裝,箱蓋向所屬線路外側(cè)開。箱子中心距線路中心距離2100mm,基礎頂面與鋼軌頂面平,培土至基礎面以下150mm夯實。變壓器箱用于高柱信號機時,安裝在顯示方向一側(cè),引線孔中心對準機柱中心,最近基礎螺栓中心距機柱邊緣為470mm,電線引入管要保持水平,

48、基礎面高出地面150250mm。f、電纜引入箱盒從控制方向來的電纜穿主管,向被控制方向去的電纜穿副管。副管電纜引入哪個孔,要考慮到電纜配線時方便。線把分配均勻,配線美觀。電纜保護管下口用麻布條塞嚴,并涂以防腐油。干線電纜引入箱盒時,其金屬護套與箱盒金屬構件不得接觸。g、灌注冷封膠撕開冷封膠,取出內(nèi)袋。兩手分別捏住內(nèi)袋卡條兩側(cè)邊緣,向兩側(cè)用力拉,至膠條由槽中滑出,一手抓住塑料槽,一手用力向外拉膠條。兩手分別抓住膠袋兩端,反復上下倒折膠袋,使A、B兩種膠液粗混合。兩種膠液粗混合后將其置于手心,雙手揉搓(勿留死角),受挫至膠液充分混合。將膠袋的一角撕開,將膠液沿芯線側(cè)方灌注到輔助保護管或變壓器箱底膠

49、室里,隨即將芯線松動幾下使冷封膠更充分進入線間,膠面應高于金屬內(nèi)屏蔽層20mm。冷封膠灌注完成后,灌封頭在8小時內(nèi)嚴禁擠壓、震動等外力破壞。h、箱盒配線配線前,對己敷設的電纜再次進行絕緣測試,芯線導通和芯線絕緣層是否良好等項目檢驗,并將測試、檢查情況及時填入隱蔽工程記錄。按電纜配線圖分配電纜芯組,嚴禁亂用,并通過測試確認電纜兩端的芯線分組編號一致。電纜配線要求分線均勻,綁扎整齊,留頭長短一致,配線準確無誤。電纜芯線應留有做23次線環(huán)的余量,芯線線環(huán)按照順時針方向繞制,兩芯線連接端子時,兩線環(huán)間應墊墊圈。i、電纜屏蔽連接剝除屏蔽四線組的屏蔽層后,將屏蔽連接用的內(nèi)襯管放置在芯線與金屬內(nèi)屏蔽層間。將

50、屏蔽連接壓接管放置在金屬內(nèi)屏蔽層外端。將長80mm、7×0.52mm多股銅芯塑料軟線剝出4-6mm裸銅線復聯(lián)后和排流線放在屏蔽連接壓接管和金屬內(nèi)屏蔽層之間,用專用壓接鉗壓接后引出。以此類推,用7×0.52mm多股銅芯塑料軟線與其它屏蔽四線組環(huán)連壓接后,引出兩根80mm的屏蔽連接線。用U型屏蔽連接夾將屏蔽四線組的屏蔽連接線分別與鋼帶和鋁護套環(huán)連牢固,并從鋼帶和鋁護套上各引出一根長500mm、7×0.52mm多股銅芯塑料軟線,使每根電纜冗余連接。用鑷子將灌膠部位的電纜芯線相互分開。用白布帶或脫脂棉將電纜芯線與電纜護套之間的縫隙填塞堵牢,防止膠液沿電纜芯線向電纜內(nèi)護套滲

51、漏。用電工刀將分支地線和電纜屏蔽引出線的端頭剝開10mm銅芯,用專用壓接鉗將舌型接線片壓接在銅纜端頭上,用銅制螺栓將分支地線、屏蔽地線引出線分別與銅制接地端子排牢固連接。終端電纜盒及匹配變壓器不做電纜的接地。(3)信號機施工方法信號機的安裝必須保證其建筑限界,并安排有足夠的勞動力來進行信號機的安裝施工,以保證信號機安裝的施工安全。信號機施工工藝見信號機安裝施工工藝流程框圖。信號機安裝位置測量挖坑及機柱基礎搬運立桿及基礎、機構、梯子安裝配線、導通、燈光調(diào)整安全連接及地線安裝封頂、油漆印字、培土透鏡組激光調(diào)整信號機安裝施工工藝流程框圖a、信號機的安裝根據(jù)設計坐標位置,確定信號機機柱安裝位置,機柱中

52、心距線路中心2900mm;距發(fā)送調(diào)諧單元防護合中心1000mm(0200mm之間調(diào)整)。在確定的位置處開挖一個直徑為500mm、深為坑底部至軌面3000mm 的圓坑,并在挖坑過程中,靠立機柱一側(cè)開挖“引導槽”(便于開挖機柱坑和立機柱)。在運營線上立機柱時,應設駐站聯(lián)絡員,施工現(xiàn)場防護員及現(xiàn)場指揮人員。且“三員”的通信工具應時刻處于暢通狀態(tài),如發(fā)現(xiàn)通信工具故障應立即停止施工。各項準備工作做好后指揮人員要與駐站聯(lián)絡員聯(lián)系,并征得車站信號值班員同意后,安排好防護人員,下達起桿命令。機柱立起后把桿部位人員將把桿撤除,并在機柱坑內(nèi)迅速回填土500800mm。用鋼卷尺測量機柱中心距線路中心2900mm,找

53、正機柱方向,使機柱垂直于水平面裝設,其傾斜限度不大于36mm(距地面4500mm處用吊線測量);回填土至850mm時,安裝卡盤(卡盤位置在梯子一側(cè)),與軌道成垂直方向,用U型螺栓緊固;再繼續(xù)回填土并搗固,達到標準為止。確認機柱埋設深度和機柱無裂紋情況下,并且建筑限界符合要求后,方可拆除大繩(三根)及起桿機等設施。然后安裝梯子與機構。安裝梯子時,要系上保險帶,先裝最下部梯子抱箍,依次向上安裝,然后安裝梯子和支撐臂,調(diào)整好間距后,裝上梯子基礎,復測安裝尺寸,無誤后,緊固螺栓。梯子上部支撐抱箍距機柱頂部為200mm,從橫向和縱向觀察梯子應與機柱平行一致。安裝人員系上保險帶、檢查梯子安裝是否牢固,爬上

54、機柱,量好安裝尺寸,在機柱上畫上記號,安裝機構托架,復測安裝尺寸符合標準后,緊固螺栓。在地面按設計信號機顯示情況安裝、調(diào)整燈光內(nèi)外玻璃或燈組,從上至下安裝機構。機構最低燈位中心距軌面為4500mm,距機柱頂為1000mm。b、信號機穿、配線機構及箱盒內(nèi)部配線采用阻燃型7×0.52mm多股銅芯塑線絕緣軟線;銅芯塑線絕緣軟線中間無接頭現(xiàn)象;配線端子采用線環(huán)壓接和繞制線環(huán)方法。機柱下部引入口和上部引線口需用20mm膠管對7×0.52mm多股銅芯塑料線絕緣軟線進行防護;用一根0.8mm2的銅芯塑料線10m,在銅芯塑料線一端栓上一個16mm的螺絲,將此頭從機柱上部引線孔穿入,在機柱下部拉出,用此線將信號機配線全部從機柱上部引至箱盒內(nèi)。機構內(nèi)部燈位配線用4mm冷壓銅線環(huán)或用7×0.52mm銅線繞制線環(huán)方法連接到端子上并用力矩扳手(或套筒)緊固。信號機箱、盒配線:要求配線線把粗細均勻,橫平豎直,美觀大方,中間線條無交叉現(xiàn)象,配線端子用6mm冷壓線環(huán)壓接(連接變壓器箱端子側(cè))和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