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簡單機械提高練習(xí)一選擇題(共20小題)1如圖所示,張偉同學(xué)通過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N的推力,將質(zhì)量為30kg的物體在5s時間內(nèi)勻速推到1m高的平臺上,斜面長s=2m(g取10N/kg)則()A推力的功率為40WB斜面的機械效率為75%C推力做的總功300JD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100N2甲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為5×105Pa,現(xiàn)將甲物體用細繩掛在輕質(zhì)杠桿的A端,杠桿的B端懸掛乙物體,如圖所示當(dāng)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甲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為3×105Pa,已知:乙物體的質(zhì)量為2kg,AO:AB=1:4,g取10N/kg要使甲物體恰好被細繩拉離地面,則下列判斷中
2、正確的是()A甲物體的底面積應(yīng)小于3×105m2B甲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只需減少120NC杠桿B端所掛物體的質(zhì)量至少增加4kgD可以移動支點O的位置,使OA:OB=2:153如圖所示的杠桿質(zhì)量不計,每小格的長度相等物體A是邊長為0.1m的正方體當(dāng)杠桿右側(cè)掛一個重4N的物體B時杠桿平衡此時物體A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300P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A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為2NB物體A受到的重力為3NC物體B向右移動1小格,物體A受到的拉力增大2.6ND物體A向左移動1小格,物體A對桌面的壓強為340Pa4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把重G的物體勻速提升h,不計摩擦和繩重,滑輪組的機械效
3、率為,拉力大小F,繩子移動距離為s,則下列動滑輪重力的表達式錯誤的是()AB(1)FCFGD5工人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一個重為300N的物體在10s內(nèi)勻速提升2m,所用的拉力為150N以下關(guān)于滑輪組的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不計繩重和摩擦)()A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為83.3%B在勻速提升重物的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能不變C拉力做的功為300JD若再用該滑輪組以相同速度勻速提升750N的重物,此時其拉力功率為180W6如圖所示,物體重150N,掛在杠桿中點,人用100N的豎直向上將物體提高0.5m,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人用的拉力所做的功為100JB用杠桿提升貨物所做的有用功為50JC額
4、外功為25JD杠桿的機械效率為75%7如圖所示,將一輕質(zhì)薄木板從中點支起,左右兩側(cè)各有一支蠟燭,長短不同,此時薄木板恰好在水平位置靜止同時點燃兩支蠟燭,過一會,薄木板可能發(fā)生的情況有()A長蠟燭燃燒較快,可能再次平衡B不可能再次平衡C燃燒速度相同,可能再次平衡D短蠟燭燃燒較快,可能再次平衡8如圖所示的各類杠桿中,屬于費距離的是()A 門把手B 釣魚桿C 鑷子D 掃帚9如圖所示,實驗裝置中,杠桿恰好平衡圖中鉤碼質(zhì)量都相等,那么下列情況中能使杠桿保持平衡的是 ()A各減少一只鉤碼B各向內(nèi)移動一格C各減少一半數(shù)量的鉤碼D各向外移動一格10為了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為100N的物體提升一定高度,設(shè)置了圖
5、1所示的滑輪組裝置當(dāng)用圖乙所示隨時間變化的豎直向下的拉力F拉繩時,物體的速度v和物體上升的高度h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分別如圖丙和丁所示(不計繩重和繩與輪之間的摩擦)下列計算結(jié)果正確的是()A0s1s內(nèi),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10NB1s2s內(nèi),拉力F做的功是187.5JC2s3s內(nèi),拉力F的功率是100WD2s3s內(nèi),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62.5%11如圖所示,A物體受到的重力是100N,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勻速直線運動已知拉力F=5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拉力F的功率是1WB2s內(nèi)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1.2mC5s內(nèi)拉力F所做功的大
6、小是15JD物體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2N12n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滑輪組,每個動滑輪的質(zhì)量與所懸掛的物體質(zhì)量相等不計一切摩擦和繩的重力,滑輪組平衡時拉力大小為F,如圖所示若在圖示中再增加一個同樣質(zhì)量的動滑輪,其它條件不變,則滑輪組再次平衡時拉力大小為()ABFCFDF13如圖所示是胖子和瘦子兩人用滑輪組鍛煉身體的簡易裝置(不考慮輪重和摩擦)使用時若瘦子固定不動,胖子用力FA拉繩使貨物G勻速上升h若胖子固定不動,瘦子用力FB拉繩使貨物G勻速上升h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FAGBFAFBC胖子做功較大D兩人做功相等14下列生活用具中,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A餐盤夾子B食品夾子C核
7、桃夾子D筷子15如圖所示,O為杠桿AB的支點,A端掛一重物G,圖中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小的拉力是()AF1BF2CF3DF416要用15N的力剛好提起20N的重物,如果不計機械本身的重力,可以應(yīng)用的下列簡單機械是()A一個定滑輪B一根杠桿C一個動滑輪D一個輪軸17如圖所示,甲滑輪組中動滑輪總重為G甲,乙滑輪組中動滑輪重為G乙,且2G甲=G乙有A、B兩個物體,已知GB=2GA用甲、乙兩滑輪組分別勻速提升A、B兩物體,在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A被提升高度為物體B被提升高度的三倍若不計繩重和軸摩擦,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甲、乙兩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等B拉力F1的功率大于拉力F2的功率C若用甲滑輪組
8、提升B物體,其機械效率將提高D若用乙滑輪組提升A物體,其機械效率將提高18如圖所示,杠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tài),杠桿上每格均勻等距,每個鉤碼都相同下列四項操作中,會使杠桿右端下傾的是()將杠桿兩側(cè)的鉤碼同時各向外移動一小格;將杠桿兩側(cè)的鉤碼同時各向內(nèi)移動一小格;在杠桿的兩側(cè)同時各減掉一個鉤碼;在杠桿的兩側(cè)鉤碼下同時各加掛一個相同的鉤碼將杠桿的兩側(cè)鉤碼同時浸沒在水中將杠桿的左側(cè)鉤碼浸沒在酒精中,同時將右側(cè)鉤碼浸沒在水中將杠桿的左側(cè)鉤碼浸沒在水中中,同時將右側(cè)鉤碼浸沒在酒精中ABCD19如圖甲、乙兩套裝置,每個滑輪的質(zhì)量均相等且繩重和摩檫不計用它們分別將重力為G1和G2的重物勻速提升相同高度,若豎
9、直向上的拉力、拉力所做的功和兩套裝置的機械效率分別用F1、F2,W1、W2和1、2表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G1=G2,則1=2B若F1=F2,則1=2C若F1=F2,則G1=G2D若F1=F2,則W1=W220如圖所示,輕質(zhì)均勻杠桿分別掛有重物GA和GB(GAGB),杠桿水平位置平衡,當(dāng)兩端各再加重力相同的物體后,杠桿()A仍能保持平衡B不能平衡,左端下沉C不能平衡,右端下沉D不能確定哪端下沉2017年03月15日福鬼神的初中物理組卷4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20小題)1(2016樂山)如圖所示,張偉同學(xué)通過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N的推力,將質(zhì)量為30kg的物體在5s時間內(nèi)勻
10、速推到1m高的平臺上,斜面長s=2m(g取10N/kg)則()A推力的功率為40WB斜面的機械效率為75%C推力做的總功300JD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100N【分析】(1)根據(jù)W=Fs和P=求出推力的功率;(2)根據(jù)G=mg、W有=Gh和=求出斜面的機械效率;(3)根據(jù)W=Fs求出推力做的總功;(4)先根據(jù)W總=W有+W額求出額外功,然后根據(jù)W額=fs求出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解答】解:AC、總功:W總=Fs=200N×2m=400J;推力的功率:P=80W;故A、C錯誤;B、有用功:W有=Gh=mgh=30kg×10N/kg×1m=300J,斜面的機械效率:=
11、15;100%=×100%=75%;故B正確;D、由W總=W有+W額可得,W額=W總W有=400J300J=100J,由W額=fs可得摩擦力:f=50N,故D錯誤故選B2(2016游仙區(qū)模擬)甲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為5×105Pa,現(xiàn)將甲物體用細繩掛在輕質(zhì)杠桿的A端,杠桿的B端懸掛乙物體,如圖所示當(dāng)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甲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為3×105Pa,已知:乙物體的質(zhì)量為2kg,AO:AB=1:4,g取10N/kg要使甲物體恰好被細繩拉離地面,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A甲物體的底面積應(yīng)小于3×105m2B甲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只需減少12
12、0NC杠桿B端所掛物體的質(zhì)量至少增加4kgD可以移動支點O的位置,使OA:OB=2:15【分析】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求出細繩對A端的拉力,即等于甲減小的對地面的壓力,再根據(jù)壓強公式計算出甲物體的重力;根據(jù)壓強公式和杠桿的平衡條件判斷各選項【解答】解:乙物體的重力G乙=m乙g=2kg×10N/kg=20N;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ALOA=G乙LOB,細繩對A端的拉力:FA=60N,繩子拉力處處相等,細繩對甲的拉力也為60N,甲對地面的壓力F減少了60N,甲物體的底面積為S,根據(jù)p=可得:F=F1F2=p1Sp2S,數(shù)據(jù)代入:60N=5×105PaS3×105PaS,解
13、得:S=3×104m2;則甲的重力G甲=F1=p1S=5×105Pa×3×104m2=150N;甲物體恰好被細繩拉離地面時,甲對地面的壓力為0,此時A端受到的拉力F2=G甲=150N;由此可知:A、甲物體的底面積是3×104m2,故A錯誤;B、甲對地面的壓力為F甲=G甲F=150N60N=90N,甲物體恰好被細繩拉離地面,壓力還要減小90N,故B錯誤;C、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F2LOA=G乙LOB,則G乙=50N;所以杠桿B端所掛物體的質(zhì)量至少增加m=3kg,故C錯誤;D、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F2LOA=G乙LOB,則=,所以移動支點O的位
14、置,使OA:OB=2:15,故D正確故選D3(2016武侯區(qū)模擬)如圖所示的杠桿質(zhì)量不計,每小格的長度相等物體A是邊長為0.1m的正方體當(dāng)杠桿右側(cè)掛一個重4N的物體B時杠桿平衡此時物體A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300P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A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為2NB物體A受到的重力為3NC物體B向右移動1小格,物體A受到的拉力增大2.6ND物體A向左移動1小格,物體A對桌面的壓強為340Pa【分析】(1)知道A對桌面的壓強,求出A的底面積,利用壓強公式求A對桌面的壓力,物體A受到的支持力和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2)根據(jù)壓力等于A的重力減去杠杠的拉力求出拉力,由圖知杠杠兩邊力的力臂關(guān)系,根據(jù)杠
15、杠的平衡條件可得關(guān)于A的重GA和B的重GB的方程即可求出物體A的重力;(3)物體B向右移動1小格后,由圖知得出杠杠兩邊力的力臂關(guān)系,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求出物體A受到的拉力,進而求出拉力增大的數(shù)值;和物體A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減小的值(4)物體A向左移動1小格后,由圖知得出杠杠兩邊力的力臂關(guān)系,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求出物體A受到的拉力,進而求出壓力,利用p=求壓強【解答】解:(1)由圖知,OM:ON=4:2=2:1,由p=得A對桌面的壓力:F壓=pS=300Pa×0.1m×0.1m=3N,即物體A受到的支持力為3N,故A錯誤;(2)根據(jù)物體受力平衡可知:A對桌面的壓力等于A的重力減去杠
16、杠的拉力,即F壓=GAFM,所以,F(xiàn)M=GAF壓=GA3N,由于杠杠平衡,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M×OM=GB×ON,所以,F(xiàn)M=×GB=×4N=2N,則:GA3N=2N,所以GA=5N,故B錯誤;(3)當(dāng)物體B向右移動一格后,OM:ON=4:3,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M×OM=GB×ON,所以,F(xiàn)M=GB=×4N=3N,所以物體A受到的拉力增大量F=FMFM=3N2N=1N,故C錯誤;(4)當(dāng)物體A向左移動1小格后,OM:ON=5:2,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M×OM=GB×ON,所以,F(xiàn)M=GB=
17、×4N=1.6N,根據(jù)物體受力平衡可知:A對桌面的壓力F壓=GAFM=5N1.6N=3.4N,壓強p=340Pa,所以,當(dāng)物體A向左移動1小格后,物體A對桌面的壓強為340pa,故D正確故選D4(2016武漢模擬)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把重G的物體勻速提升h,不計摩擦和繩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拉力大小F,繩子移動距離為s,則下列動滑輪重力的表達式錯誤的是()AB(1)FCFGD【分析】(1)由于不計摩擦,知道提升的物重,利用F=(G+G動)求動滑輪重;(2)知道提升高度h,根據(jù)s=2h求出拉力端一定的距離;(3)由于不計摩擦,知道提升的物重,利用=F=(G+G動)求此
18、時的拉力【解答】解:利用滑輪組把重G的物體勻速提升h,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拉力大小F,繩子移動距離為s,不計摩擦和繩重,則W額=G動h,由于W有用=Gh,=,W額=W有用=Gh=Gh,G動h=Gh,G動=G,故A選項錯誤,D選項正確;由于W總=Fs,則W額=(1)W總=(1)Fs,G動h=(1)Fs,G動=(1)F,故B選項正確;利用滑輪組時,繩子的股數(shù)為n,則s=nh,n=,由于不計摩擦,F(xiàn)=(G+G動),動滑輪重:G動=nFG=FG;故選項C正確;故選A5(2016萬州區(qū)校級模擬)工人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一個重為300N的物體在10s內(nèi)勻速提升2m,所用的拉力為150N以下關(guān)于滑輪組的有
19、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不計繩重和摩擦)()A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為83.3%B在勻速提升重物的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能不變C拉力做的功為300JD若再用該滑輪組以相同速度勻速提升750N的重物,此時其拉力功率為180W【分析】(1)由圖可知,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為3,根據(jù)s=nh求出繩端移動的距離,根據(jù)W=Fs求出總功,根據(jù)W=Gh求出有用功,利用=×100%求出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2)機械能是動能和勢能之和,所以分析該過程中動能和勢能的變化即可判斷;(3)先根據(jù)速度公式求出物體上升的速度,然后根據(jù)F=(G+G動)求出動滑輪的重力,再根據(jù)F=(G+G動)求出勻速提升750N的重物時拉力的大小,根
20、據(jù)v繩=nv物求出繩端移動的速度,根據(jù)P=Fv求出此時其拉力功率【解答】解:(1)由圖可知,n=3,繩端移動的距離:s=nh=3×2m=6m,拉力做的功:W總=Fs=150N×6m=900J,故C錯誤;有用功:W有用=Gh=300N×2m=600J,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100%=×100%66.7%,故A錯誤;(2)在勻速提升重物的過程中,由于物體的質(zhì)量不變,其速度不變,故其動能不變;但其高度增加,重力勢能變大,所以機械能變大,故B錯誤;(3)物體勻速上升的速度:v=0.2m/s,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拉力F=(G+G動),動滑輪的重力:G動=
21、nFG=3×150N300N=150N,勻速提升750N的重物時,拉力的大?。篎=(G+G動)=×(750N+150N)=300N,繩端移動的速度:v繩=nv物=3×0.2m/s=0.6m/s,此時其拉力功率:P=Fv=300N×0.6m/s=180W,故D正確故選D6(2016丹東模擬)如圖所示,物體重150N,掛在杠桿中點,人用100N的豎直向上將物體提高0.5m,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人用的拉力所做的功為100JB用杠桿提升貨物所做的有用功為50JC額外功為25JD杠桿的機械效率為75%【分析】力臂是指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根據(jù)相似三
22、角形得出物體提高0.5m時拉力移動的距離,根據(jù)W=Gh求出人用的拉力所做的功,根據(jù)W=Fs求出總功,總功減去有用功即為額外功,根據(jù)=×100%求出杠桿的機械效率【解答】解:人用100N的豎直向上將物體提高0.5m時,由相似三角形可知,拉力移動的距離:H=2h=2×0.5m=1m,人用的拉力所做的功:W總=FH=100N×1m=100J,故A正確;用杠桿提升貨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Gh=150N×0.5m=75J,故B錯誤;因總功等于有用功和額外功之和,所以,額外功:W額=W總W有=100J75J=25J,故C正確;杠桿的機械效率:=×100%=
23、×100%=75%,故D正確故選ACD7(2016春綦江區(qū)期末)如圖所示,將一輕質(zhì)薄木板從中點支起,左右兩側(cè)各有一支蠟燭,長短不同,此時薄木板恰好在水平位置靜止同時點燃兩支蠟燭,過一會,薄木板可能發(fā)生的情況有()A長蠟燭燃燒較快,可能再次平衡B不可能再次平衡C燃燒速度相同,可能再次平衡D短蠟燭燃燒較快,可能再次平衡【分析】蠟燭對杠桿的作用力等于蠟燭的重力,由于杠桿是在水平方向平衡,所以力臂的長度等于蠟燭到支點的距離設(shè)左右兩邊的蠟燭質(zhì)量分別為m左、m右,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m左g×L左=m右g×L右,由于蠟燭同時點燃,燃燒時間相同,根據(jù)速度的變化,過一段時間后根據(jù)燃
24、燒減少的質(zhì)量得出杠桿受到的力的變化,利用杠桿平衡條件逐個分析判斷【解答】解:設(shè)左右兩邊的蠟燭質(zhì)量分別為m左、m右,由于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m左g×L左=m右g×L右;燃燒速度分別為v左、v右,由于相同兩只蠟燭粗細相同,同時點燃時,則:兩只蠟燭因燃燒減少的質(zhì)量分別為m左=v左t,m右=v右t;此時杠桿左右兩端受到的力分別為(m左v左t)g、(m右v右t)g,左邊:(m左v左t)gL左;右邊:(m右v右t)gL右;則:(m左v左t)gL左(m右v右t)gL右=m左g×L左v左tL左(m右g×L右v右tL右)=(m左g×L左m
25、右g×L右)+(v右L右v左L左)t,由圖可知:L左L右,由于m左g×L左=m右g×L右,則:(1)若長蠟燭燃燒較快,即v左v右,則v右L右與v左L左可能相等,所以,左邊=右邊,即薄木板可能再次平衡,故A正確;B錯誤;(2)若蠟燭燃燒速度相同,即v左=v右,則v左L左v右L右,所以,左邊右邊,即薄木板不能再次平衡,故C錯誤;(3)若短蠟燭燃燒較快,即v左v右,則v右L右v左L左,所以,左邊右邊,即薄木板不能再次平衡,故D錯誤故選A8(2016秋高郵市月考)如圖所示的各類杠桿中,屬于費距離的是()A 門把手B 釣魚桿C 鑷子D 掃帚【分析】依據(jù)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大
26、小關(guān)系:若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則是省力杠桿;若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則是費力杠桿;若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則為等臂杠桿;故費距離的杠桿一定是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即為省力杠桿【解答】解:A、使用門把手就是為了省力,并且在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門把手屬于省力杠桿,但費距離,故A符合題意;BCD、釣魚竿、鑷子和掃帚在使用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屬于費力杠桿,費力但省距離,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9(2016秋泰興市校級月考)如圖所示,實驗裝置中,杠桿恰好平衡圖中鉤碼質(zhì)量都相等,那么下列情況中能使杠桿保持平衡的是 ()A各減少一只鉤碼B各向內(nèi)移動一格C各減少一半數(shù)量的鉤碼D各向外移動一格【分析】杠桿平
27、衡,是由于兩邊的力和力臂的乘積相等,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分別分析四個選項中的力和力臂的變化,看力和力臂的乘積是否相等,據(jù)此分析得出結(jié)論【解答】解:設(shè)每個鉤碼的重力是G,杠桿每格長為L,杠桿原來平衡,由圖示可知:4G×2L=2G×4L,A、各減少一只鉤碼,則左邊=3G×2L=6GL,右邊=1G×4L=4GL,左邊右邊,所以左邊下沉;B、各向內(nèi)移動一格,則左邊=4G×1L=4GL,右邊=2G×3L=6GL,左邊右邊,所以右邊下沉;C、各減少一半數(shù)量的鉤碼,則左邊=2G×2L=4GL,
28、右邊=1G×4L=4GL,左邊=右邊,杠桿保持平衡;D、各向外移動一格,則左邊=4G×3L=12GL,右邊=2G×5L=10GL,左邊右邊,左端下沉故選C10(2015包頭)為了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為100N的物體提升一定高度,設(shè)置了圖1所示的滑輪組裝置當(dāng)用圖乙所示隨時間變化的豎直向下的拉力F拉繩時,物體的速度v和物體上升的高度h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分別如圖丙和丁所示(不計繩重和繩與輪之間的摩擦)下列計算結(jié)果正確的是()A0s1s內(nèi),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10NB1s2s內(nèi),拉力F做的功是187.5JC2s3s內(nèi),拉力F的功率是100WD2s3s內(nèi),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6
29、2.5%【分析】由滑輪組的結(jié)構(gòu)可以看出,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3,則拉力F移動的距離s=3h(1)已知滑輪組繩子的段數(shù)n和拉力F拉,物體靜止,設(shè)滑輪組對物體的拉力F,其關(guān)系為F拉=(F+G動);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等于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G減去整個滑輪組對物體的拉力F;(2)由Ft圖象得出在23s內(nèi)的拉力F,由vt圖象得出重物上升的速度,求出拉力F的作用點下降的速度,利用P=Fv求拉力做功功率,知道拉力F和物重G大小,以及S與h的關(guān)系,利用效率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由Ft圖象得出在12s內(nèi)的拉力F,由ht圖象得出重物上升的高度,求出拉力F的作用點下降的距離,利用W=Fs求此時拉力做
30、功【解答】解:(1)由圖乙可知,在01s內(nèi),拉力F=30N取動滑輪和重物為研究對象,受到向下的重力G和G動,向上的支持力F支,及三根繩子向上的拉力F作用,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地面對重物的支持力F支=GF=G3F拉+G動=100N3×30N+G動=G動+10N;故A錯誤;(2)由圖可知在23s內(nèi),重物做勻速運動,v3=2.50m/s,拉力F3=40N,因為從動滑輪上直接引出的繩子股數(shù)(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3,所以拉力F的作用點下降的速度v3=3v3=3×2.50m/s=7.5m/s,拉力做功功率(總功率):P總=F3V3=40N×7.5m/s=300W,故C錯誤;滑輪
31、組的機械效率:=×100%=×100%=×100%83.33%,故D錯誤;(3)在12s內(nèi),拉力F2=50N,重物上升高度h2=1.25m拉力F的作用點下降的距離s2=3h2=3×1.25m=3.75m,拉力做的功:W=F2S2=50N×3.75m=187.5J;故B正確故選:B11(2015營口)如圖所示,A物體受到的重力是100N,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勻速直線運動已知拉力F=5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拉力F的功率是1WB2s內(nèi)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1.2mC5s內(nèi)拉力F所做功
32、的大小是15JD物體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2N【分析】A、由功率公式P=Fv求出拉力的功率;B、由圖示可知,滑輪組承重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n=3,根據(jù)s=vt求得2s內(nèi)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C、由功率公式P=可求得5s內(nèi)拉力F所做功;D、根據(jù)效率公式=×100%=×100=×100%求出摩擦力【解答】解:A、拉力的功率P=nFv物體=3×5N×0.2m/s=3W,故A錯誤;B、由圖示可知,滑輪組承重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n=3,則2s內(nèi)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3v×2s=3×0.2m/s×2s=1.2m,故B正確;C
33、、由P=可得W=Pt=3W×5s=15J,故C正確;D、由圖示可知,滑輪組承重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n=3,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有用功,效率:=×100%=×100=×100%,則f=nF=3×80%×5N=12N,故D正確;故選BCD12(2015黃岡校級自主招生)n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滑輪組,每個動滑輪的質(zhì)量與所懸掛的物體質(zhì)量相等不計一切摩擦和繩的重力,滑輪組平衡時拉力大小為F,如圖所示若在圖示中再增加一個同樣質(zhì)量的動滑輪,其它條件不變,則滑輪組再次平衡時拉力大小為()ABFCFDF【分析】根據(jù)滑輪組的省力情況F=(G+G動)逐級分析
34、,找出規(guī)律【解答】解:每個動滑輪的質(zhì)量與所懸掛的物體質(zhì)量相等,可設(shè)它們的重力均為G,第一個動滑輪,拉力F1=(G+G動)=(G+G)=G,第二個動滑輪,拉力F2=(F1+G動)=(G+G)=G,第三個動滑輪,拉力F3=(F2+G動)=(G+G)=G,第n個動滑輪,拉力Fn=(Fn1+G動)=(G+G)=G,滑輪組平衡時拉力大小為F,則再增加一個同樣質(zhì)量的動滑輪時,滑輪組再次平衡時拉力仍為F故選B13(2015綿陽校級自主招生)如圖所示是胖子和瘦子兩人用滑輪組鍛煉身體的簡易裝置(不考慮輪重和摩擦)使用時若瘦子固定不動,胖子用力FA拉繩使貨物G勻速上升h若胖子固定不動,瘦子用力FB拉繩使貨物G勻速
35、上升h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FAGBFAFBC胖子做功較大D兩人做功相等【分析】分析當(dāng)胖子和瘦子拉繩時,三個滑輪是動滑輪還是定滑輪,根據(jù)動滑輪和定滑輪的特點分析判斷【解答】解:(1)瘦子固定不動,胖子拉繩使G勻速上升,此時中間滑輪為動滑輪,上下兩個滑輪為定滑輪,F(xiàn)A=2G,故A錯;(2)胖子固定不動,瘦子拉繩使G勻速上升,三個滑輪都是定滑輪,F(xiàn)B=G,所以FAFB,故B正確;根據(jù)滑輪組的特點,瘦子固定不動,胖子拉繩使G勻速上升h,拉力移動距離sA=h,做的功為WA=FAsA=2G×h=Gh;胖子固定不動,瘦子拉繩使G勻速上升h,三個滑輪都是定滑輪,所以拉力移動距離sB=h,做的功為
36、WB=FBsB=G×h=Gh,故C錯誤,D正確故選BD14(2015撫順縣一模)下列生活用具中,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A餐盤夾子B食品夾子C核桃夾子D筷子【分析】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先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guān)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解答】解:A、餐盤夾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B、食品夾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C、核桃夾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D、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選ABD15(2015椒江區(qū)模擬)如圖所示,O為杠桿AB的支點,A端掛一重物G,圖中能使杠桿在水平
37、位置平衡的最小的拉力是()AF1BF2CF3DF4【分析】力臂是指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使用杠桿時,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積一定時,動力臂越長動力越小【解答】解:由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積一定時,動力臂越長,動力越小、越省力;由圖可知支點到F1作用線的距離為三格的長度;支點到F2作用線的距離小于三格的長;支點到F3作用線的距離為二格的長度;作用在杠桿上的F4和阻力作用效果一樣,因此無法使杠桿平衡故選A16(2015深圳模擬)要用15N的力剛好提起20N的重物,如果不計機械本身的重力,可以應(yīng)用的下列簡單機械是()A一個定滑輪B一根杠桿C一個動滑輪D一個輪軸【分
38、析】解決此題要知道定滑輪的特點: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的特點:動滑輪實質(zhì)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但費距離;使用杠桿和輪軸,可以通過條件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guān)系,調(diào)節(jié)動力的大小【解答】解:已知用15N的力剛好提起20N的重物,A、定滑輪不省力,不符合題意;B、杠桿可以調(diào)節(jié),使動力臂與阻力臂之比是4:3,這樣就可以使動力為15N;C、動滑輪可以省一半的力,不符合題意;D、輪軸也可以選擇輪半徑與軸半徑之比是4:3,這樣就可以使動力為15N;故選B、D17(2015西城區(qū)一模)如圖所示,甲滑輪組中動滑輪總重為G甲,乙滑輪組中動滑輪重為G乙,且2G甲=G乙有A
39、、B兩個物體,已知GB=2GA用甲、乙兩滑輪組分別勻速提升A、B兩物體,在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A被提升高度為物體B被提升高度的三倍若不計繩重和軸摩擦,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甲、乙兩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等B拉力F1的功率大于拉力F2的功率C若用甲滑輪組提升B物體,其機械效率將提高D若用乙滑輪組提升A物體,其機械效率將提高【分析】(1)知道兩圖提升物體重的大小關(guān)系和動滑輪重的大小關(guān)系,利用F=(G物+G輪)求拉力的大小關(guān)系;又知道提升高度的關(guān)系,利用s=nh求拉力端移動距離的大小關(guān)系,利用效率公式求出兩滑輪組的效率;(2)求出了拉力之比、拉力移動距離之比,利用W=Fs求拉力做功之比,因為是在相同的時
40、間內(nèi),可求拉力做功功率的關(guān)系;(3)掌握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主要因素:動滑輪的重力和被提升的物體重力;在其他條件不變時,被提升的物體越重,則有用功越多,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機械效率越高【解答】解:由題知,GA:GB=1:2,G甲:G乙=1:2設(shè)GA=G,G甲=G,則GB=2G,G乙=2G,因為不計繩重和滑輪軸處摩擦,所以F1=(GA+G甲)=(G+G),F(xiàn)2=(GB+G乙)=(2G+2G),所以F1:F2=(G+G):(2G+2G)=1:4;1=,2=,所以1:2=:=×=×=×=1:1,故A正確;拉力移動距離之比:sA:sB=4hA:2hB=4
41、5;3:2×1=6:1,拉力做功之比:W1:W2=F1sA:F2sB=1×6:4×1=3:2;因為做功時間相同,所以功率之比:P1:P2=W1:W2=3:2,故B正確;因為GB=2GA,若用甲滑輪組提升B物體,這時物重增加,其他條件不變,有用功增多,有用功在總功中的比值增大,機械效率升高,故C正確;因為GB=2GA,若用乙滑輪組提升A物體,這時物重減輕,其他條件不變,有用功減少,有用功在總功中的比值減小,機械效率降低,故D錯誤故選ABC18(2015秋杭州期末)如圖所示,杠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tài),杠桿上每格均勻等距,每個鉤碼都相同下列四項操作中,會使杠桿右端下傾
42、的是()將杠桿兩側(cè)的鉤碼同時各向外移動一小格;將杠桿兩側(cè)的鉤碼同時各向內(nèi)移動一小格;在杠桿的兩側(cè)同時各減掉一個鉤碼;在杠桿的兩側(cè)鉤碼下同時各加掛一個相同的鉤碼將杠桿的兩側(cè)鉤碼同時浸沒在水中將杠桿的左側(cè)鉤碼浸沒在酒精中,同時將右側(cè)鉤碼浸沒在水中將杠桿的左側(cè)鉤碼浸沒在水中中,同時將右側(cè)鉤碼浸沒在酒精中ABCD【分析】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要使杠桿右端下傾,應(yīng)使左邊的力×力臂右邊的力×力臂;對各選項逐一進行分析,選出符合要求的選項【解答】解:設(shè)杠桿上每格長度是L,每個鉤碼的重力是G,原來杠桿:4G×3L=3G×4L,
43、處于平衡狀態(tài),將杠桿兩側(cè)的鉤碼同時各向外移動一小格;左側(cè)=4G×4L=16GL,右側(cè)=3G×5L=15GL,左側(cè)右側(cè),左端下傾,不符合題意;將杠桿兩側(cè)的鉤碼同時各向內(nèi)移動一小格;左側(cè)=4G×2L=8GL,右側(cè)=3G×3L=9GL,左側(cè)右側(cè),右端下傾,符合題意;在杠桿的兩側(cè)同時各減掉一個鉤碼;左側(cè)=3G×3L=9GL,右側(cè)=2G×4L=8GL,左側(cè)右側(cè),左端下傾,不符合題意;在杠桿的兩側(cè)鉤碼下同時各加掛一個相同的鉤碼;左側(cè)=5G×3L=15GL,右側(cè)=4G×4L=16GL,左側(cè)右側(cè),右端下傾,符合題意;設(shè)每個鉤碼浸沒在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1、F2,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V排可知:F1F2;將杠桿的兩側(cè)鉤碼同時浸沒在水中,左側(cè)=4(GF1)×3L=12(GF1)L,右側(cè)=3(GF1)×4L=12(GF1)L,左側(cè)=右側(cè),杠桿平衡不轉(zhuǎn)動,不符合題意;將杠桿的左側(cè)鉤碼浸沒在酒精中,同時將右側(cè)鉤碼浸沒在水中,左側(cè)=4(GF2)×3L=12(GF2)L,右側(cè)=3(GF1)×4L=12(GF1)L,左側(cè)右側(cè),左端下傾,不符合題意;將杠桿的左側(cè)鉤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德語TestDaF考試模擬試卷:秋季班語法難點解析
- 2025年健康管理師(中級)職業(yè)技能鑒定試卷:健康促進活動效果拓展
- 自持房屋資產(chǎn)管理辦法
- 福建疫情資金管理辦法
- 執(zhí)行騰空土地管理辦法
- 2025年小學(xué)四年級語文名校真題卷(作文素材搜集與積累)
- 資金結(jié)算中心管理辦法
- 科技風(fēng)險評估管理辦法
- 外派輪崗人員管理辦法
- 藥品進貨渠道管理辦法
- 工廠車間流水線承包合同協(xié)議書范文
- 人工智能算法與實踐-第6章 KNN算法
- 反詐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76題)
- 植被圖與地形因子碳匯關(guān)系
- 青海省西寧市(2024年-2025年小學(xué)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期末考試(下學(xué)期)試卷(含答案)
- 河北省秦皇島市(2024年-2025年小學(xué)三年級語文)人教版能力評測(下學(xué)期)試卷(含答案)
- 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與非織造布制造
- 2024-2030年中國DevOps工具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分析報告
- 計算機系統(tǒng)設(shè)計及計算機網(wǎng)絡(luò)專業(yè)畢業(yè)論文
- (正式版)QB∕T 8049-2024 家用和類似用途微壓富氧艙
- 聊城小升初英語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