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夏季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_第1頁
棉花夏季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_第2頁
棉花夏季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棉花夏季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                            作者:程靜 劉云 秦勝玉 張寧摘要了棉花夏季常見病害如棉蚜、紅鈴蟲、棉鈴蟲、黃萎病的為害癥狀及其防治方法,以期為棉花病蟲害防治提供。 關鍵詞 棉花病蟲害;癥狀;防治 棉花為錦葵科(Malvaceae)棉屬(Gossypium)植物,是世界上最主要的

2、農作物之一。我國是世界上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之一,種植面積主要集中在我國的西部和北部。棉花在生長過程中常受到各種病蟲危害,造成品質下降,產量損失1。筆者就棉花夏季常見病蟲害的危害癥狀及防治方法進行總結,以期為實際生產提供幫助。 1棉蚜 1.1為害癥狀 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葉背面或嫩頭部分組織吸食汁液,受害葉片向背面卷縮,葉表有蚜蟲排泄的蜜露(油膩),并往往滋生霉菌。棉花受害后植株矮小、葉片變小,葉數(shù)減少,根系縮短,現(xiàn)蕾推遲,蕾鈴數(shù)減少,吐絮延遲2。 1.2防治方法 (1)農業(yè)防治。冬春兩季鏟除田邊、地頭雜草,早春對越冬寄主噴灑氧化樂果,消滅越冬寄主上的蚜蟲;結合間苗、定苗、整枝打杈,把有蟲苗、蟲

3、枝帶至田外,集中燒毀。 (2)農藥防治。10%吡蟲啉5060g拌棉種100kg;44%丙溴磷乳油1 500倍液、40%滅抗鈴乳油1 200倍液、43%新百靈乳油(辛·氟氯氰乳油)1 500倍液、90%快靈可溶性粉劑3 5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1 000倍液噴霧防治,必要時將上述殺蟲劑與增效劑混用,可提高防效,延緩抗藥性。 2紅鈴蟲 2.1為害癥狀 (1)蕾、花被害。從花蕾頂部蛀入,蛀孔為針尖狀黑褐色,蕾外無蟲糞。幼蟲在蕾內吃花蕊,有的蕾內花蕊被吃空而脫落;有的不脫落,仍能開花,但花發(fā)育不良,部分花瓣粘連扭曲,不能張開。 (2)青鈴被害。從基部蛀入,產生黑褐色蛀孔,不久蛀孔愈合,在

4、鈴殼內壁形成不規(guī)則的突起。較老青鈴受害,殼內壁有幼蟲鉆蛀的蟲道。幼蟲侵入后蛀食棉籽。被害棉鈴遇雨霉爛,被害鈴室成為僵瓣。 (3)種籽被害。蛀食蟲糞在棉籽內,種仁被吃掉,成為空殼,殼上有蟲孔。 2.2防治方法 (1)農業(yè)防治。可根據(jù)氣候特點采取不同措施,如東北棉區(qū),可利用低溫條件,實行室外或冷庫囤棉,以消滅越冬紅鈴蟲。棉倉滅蟲,可在貯花前用石灰或泥漿刷平面墻,填平縫隙,成蟲羽化期噴80%敵敵畏乳油800900倍液,隔34d噴1次。也可安置3W黑光燈誘殺成蟲。盡量在5月前將需要榨油的棉籽榨完,以減少蟲源。 (2)化學防治。低齡幼蟲期,葉面噴霧好當先25g/L乳油750900mL/hm2、2.5%溴

5、氫菊酯7.515.0g/hm2、功夫菊酯15g/hm2,或西維因1250倍稀釋液使用。 3棉鈴蟲 3.1為害癥狀 (1)2代(蕾鈴期)為害癥狀。生長點被害,幼蟲將頂心周圍小葉芽為害成缺刻形或孔洞,有細蟲糞,葉展開后呈畸形;生長點常被破壞,使棉莖頂部停止生長,從頂部以下幾個葉腋處長出粗壯的徒長枝,上面基本不長花蕾,使整株棉花變成只長葉、桿不結果的光桿棉,俗稱“公棉花”。頂部嫩葉被害被吃成許多小穿孔。蕾被害,幼蟲藏在苞葉內蛀食幼蕾,蛀孔處有蟲糞;被害蕾苞葉張開,很快脫落。花被害,花的雄蕊、花柱被吃掉;子房基部蛀入為害,被害花往往不結鈴3。 1     

6、60;   (2)3、4代(鈴期)為害癥狀。棉鈴基部有蛀孔,孔口附近有蟲糞,蛀食幼蟲蟲體大半露在鈴外;被蛀棉鈴遇雨很容易霉爛脫落,不脫落的被害部位成為僵瓣,蕾被害癥狀相同。 3.2防治方法 (1)農業(yè)防治。利用楊樹枝把、高壓汞燈、性誘劑等,進行大面積誘蛾,可減少田間落卵30%50%。種植玉米、高粱誘集帶集中滅蛾,噴磷驅蛾都可減少田間卵量。 (2)生物防治。在1、2代卵盛期,可用Bt固體制劑7.5kg/hm2或含1億個/mL孢子的Bt乳劑7.5L/hm2,加水450600L/hm2噴灑,34d噴1次,連噴23次,防效可達80%。也可噴核多角體病毒藥液450600L/

7、hm2,連噴2次效果較好。 (3)保護利用天敵。棉鈴蟲的天敵種類很多,如赤眼蜂寄生卵、齒唇姬蜂、側溝繭蜂、絨繭蜂等捕食卵和幼蟲,對控制棉鈴蟲有良好作用。 (4)化學防治法。25%溴氫菊酯1 0001 500倍液,辛硫磷、敵敵畏1 000倍液,防治3代棉鈴蟲可選用40%輝豐1號乳油750mL/hm2、25%快殺靈900mL/hm2、5%氯氰菊酯與50%辛硫磷乳油混合噴灑或輪換使用。棉鈴蟲孵化后14d為防治適期,應及時防治。 4黃萎病 4.1 癥狀 由于病菌致病力強弱不同,癥狀表現(xiàn)亦不同,劃分為落葉型或稱光桿型、枯斑型或掌狀枯斑型和黃斑型等。常見為落葉型,該菌系致病力強,病株葉片葉脈間或葉緣處突然

8、出現(xiàn)褪綠萎蔫狀,病葉由淺黃色迅速變?yōu)辄S褐色,病株主莖頂梢側枝頂端變褐枯死,病鈴、包葉變褐干枯,蕾、花、鈴大量脫落,僅經10d左右病株成為光桿,縱剖病莖維管束變成黃褐色,嚴重的延續(xù)到植株頂部。有時黃萎病和枯萎病混合發(fā)生2種癥狀在同一棉株上顯現(xiàn),但癥狀常與侵入病原菌種類及數(shù)量相關,出現(xiàn)較復雜的情況,可通過剖檢病莖鑒別4。 黃萎病、枯萎病都可引致維管束變色。黃萎病變色較淺,多呈黃褐色;枯萎病顏色較深,多呈黑褐色或黑色。發(fā)病重的棉株莖桿、枝條、葉柄的維管束全都變色。必要時鏡檢病原即可確診。常見于67月,地溫2528最適宜發(fā)病,現(xiàn)蕾期始發(fā),始鈴期盛發(fā),花蕾期多雨重發(fā)。 4.2防治方法 多采用化學防治,可用“可殺得2000”藥液500600倍液(即600g/hm2“可殺得2000”對水300360kg/hm2)灌根,同時結合“可殺得2000”1 000倍液+“金云大-120”1 500倍液(即225g/hm2“可殺得2000”+150mL/hm2“金云大-120”對水225kg/hm2)葉面噴霧防治。種植前也可選用16%氨水或氯化苦、福爾馬林、90%95%棉隆粉劑等進行土壤熏蒸或消毒。 5 1 張衛(wèi)紅,謝成利.棉花病蟲害的監(jiān)測與防治J.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