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于合作和交流之我見_第1頁
樂于合作和交流之我見_第2頁
樂于合作和交流之我見_第3頁
樂于合作和交流之我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樂于合作和交流之我見且末縣小學 王永華 新課程標準已于2001年9月在全國38個國家級實驗區(qū)拉開帷幕,這次課程改革猶如雨后春筍破地而出,充分昭示了其強大的生命力,現(xiàn)就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樂于合作和交流”此方面初略地談淡自己的認識。一、樂于合作和交流是二十一世紀接班人必需的基本心理素質之一,因為合作和交流是現(xiàn)代人乃至于以后學生適應生活的一種基本能力,其中自然也就包括認真聽取他人意見,同時還能以口頭書面的形式準確無誤的表答自己的想法與觀點,說服他人并能適當學會謙讓他人,適當?shù)刈尣降燃寄堋⒓记杉安呗?,并且還要具備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楊振寧博士曾經指出,如果說在過去還有可能一個人獨立完成諾

2、貝爾獎的話,那么,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尤其是進入信息社會以來,沒有人們的共同參與,相互合作,任何重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梢姾献饕庾R與合作能力在當今社會發(fā)展的大趨勢下已經成為人們自下而上發(fā)展的重要品質。在合作的過程自然也就存在交流,樂于合作和交流這一基本能力的實現(xiàn),只有通過科學學習的活動,尤其是科學探究活動的具體實踐,才能逐漸養(yǎng)成。 二、樂于合作和交流又是現(xiàn)代人應該具有的溝通意愿。現(xiàn)代教育理念認為,一個人今天在校的學習方式,應與他明天的社會生存方式保持內在的一致性,現(xiàn)代教育理論同時還認為交往是教學過程的本質屬性。而倡導合作交流學習還是遵循教學規(guī)律與滿足未來需要的反映。只有當孩子們從

3、小就了解到合作和交流的價值,能夠嘗試著去合作和交流,并且能在合作和交流中學會溝通,學會互助,學會分享,在理解他人,欣賞他人的同時,也能更好地使自己得到他人的理解與欣賞,從而獲得成功與自信,也才會形成樂于合作和交流的溝通意愿,才有利于形成開放、開朗,充滿自信,熱愛生活的良好個性品質。三、合作和交流學習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活動方式,更是彌漫充盈于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谶@種氛圍的學習是一種自覺、自愿的學習,是一種和諧、融洽的學習,也是一種共享共進的學習,它更強烈地突出了學習的主體性,協(xié)調性和生動性。例如:在教光的傳播一課時,我先從實物上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從觀念上樹立光源的概念,即能發(fā)光

4、的物體叫做光源,進而引入,月亮、蠟燭等讓學生討論交流,面對學生中的兩種不同意見,我沒有肯定任何一方,而是啟發(fā)學生假如太陽被烏云籠罩,月亮還會發(fā)光嗎?這時學生自然也就明確了月亮不是光源,而蠟燭只有點燃的情況下才能稱得上光源的道理。接著我用手電筒對某一地方進行照射,引導學生觀察手電筒發(fā)出光的路線是怎樣的?是曲線、還是直線?為下面的結論: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埋下伏筆。因為在此時你直接將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結論告訴學生,這對于學生來說沒絲毫的新穎和探究感。于是我讓學生用白紙做一個圓柱形直筒,觀察電燈,學生不假思索的得出看見光的結論,此時我又啟發(fā)學生如果看不見電燈光又怎么辦?學生一時間議論紛紛,各自表達自己的

5、看法,形成了一個相互交流的空間,從而得出結論: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這對于學生來說既嘗試到了成功的喜悅,又品嘗了合作與交流的快樂,這時的課堂氛圍就形成了一種學生心理共鳴、思維共振的“學習共同體”。緊接著我又導入第二實驗,我用自己帶的學具材料,做了一個小孔實驗盒,講完要求,我讓學生也自己動手來做實驗盒,不一會兒,一小部分學生做好了,對于該用紙做屏幕的哪一端放入較大的紙盒里,我沒有任何點播啟發(fā)之意,而是簡單地說:“誰能看到屏幕上的蠟燭的像,就說明你做對了?!痹捯魟偮?,教室又打破了寂靜,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式的學習又開始了,為了證明自己的做法正確,許多學生在小組中以口頭表達的形式,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與組員商討達成共識,并且啟發(fā)他人使原來不明白的學生頓時茅塞頓開,學生在合作式的學習交流中再次得到結論,同時又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也再次證明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道理”。由此可見教師口述現(xiàn)成結論的教學模式在當今課堂上是事倍功半的。綜上所述,可見樂于合作和交流是勢在必行的,合作和交流的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