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劉渡舟濕證論 濕為六氣之一。濕邪發(fā)病,比比皆是,何止萬千。素問·至真要大論云:“諸濕腫滿,皆屬于脾?!眰摰臍饣瘜W說,認為太陰本濕而標陰,因其標本之氣相同,故太陰病從本濕之化。從內(nèi)經(jīng)到傷寒論所論之濕病,無不與太陰脾家密切相連。這是一條主干線,必須在其指導下來辨濕證。1 寒濕 傷寒論第273 條云:“太陰之為病,腹?jié)M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jié)硬?!边@一條,乃是太陰脾家寒濕的綱領(lǐng)。張仲景點出了三個特點:一下利;二腹?jié)M;三自利益甚。抓住了三個特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才能堅定不移地按照太陰脾寒濕論治。
2、 銀川楊某,患肝硬化腹水,腿與陰囊皆腫,病勢告急,專程來京求治。切其脈沉,望其面色晦暗,舌質(zhì)反見紅絳,齒上掛有血痕。乃問曰:腹脹乎? 尿不利乎? 點頭稱然。又問大便日幾行? 每日三四次而不成形。余曰:太陰病腹?jié)M自利益甚,又云:“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也,以其臟有寒故也?!贝俗C肝病傳脾,脾寒土濕,寒濕不化,中州氣機成痞,觀其腿與陰囊皆腫,則知非獨在脾,而腎氣已衰。 為疏:附子12g ,干姜12g ,紅人參12g ,白術(shù)12g ,炙甘草10g。時女兒寶華在側(cè),見方曰:“病人舌色紅絳,齒掛血痕,為陰虛有熱之反映。今投
3、大劑附子理中湯, 其與傷陰動血何?”余曰:“此人腹水如甕,腿腫如象,而又陰囊積水不消,皆為水氣蓄積。水,津液也。今津變?yōu)樗?水聚成災,必然失其潤濡之常,因而出現(xiàn)陰虛有熱之象。吾用附子理中湯,溫脾腎以燠土,燥令行而勝濕寒,天開云霽,氣化得行,則亦何慮之有耶?”服藥至7 劑,下利減至2 次,腹脹見消,尿量有增,堅持溫藥化氣行水,轉(zhuǎn)危為安而愈。素問·至真要大論云:“濕氣大來,土之勝也,寒水受邪,腎病生焉。 所謂感邪而生病也。”我認為這兩句話,解釋金匱要略的“腎著”的病理機制,則是天衣無縫,非常地恰當。仲景用了一個“著”字,指出其邪為濕,濕性
4、粘著,從脾而來。脾主土,土之氣為濕,土能克水,濕能著腎,而又隨手點出了濕的來路。根據(jù)臨床觀察:“腎著”之證,而以酸凝作楚為主,至于疼痛則其次也。此證在男子,多見陰囊潮濕,形同水漬;在女子,則多見帶下淋漓不斷。因此,書中的“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則義有雙關(guān),非僅為“腰冷溶溶坐水泉”一證設(shè)也。劉某,女,37 歲,患腰部酸楚,兼見白帶淋漓不斷,其味臭穢難聞。切其脈沉緩無力,視其舌胖大而嫩。其人形體肥胖,氣怯乏力。余辨此證,為寒濕下注,痹著于腎,屬于金匱要略的“腎著”病證。疏方:干姜12g ,茯苓20g ,白術(shù)16g ,炙甘草6g ,炒杜仲10g ,續(xù)斷10g ,此方連服7 劑而病愈。濕性粘著,又易腐
5、化。寒濕下郁,帶下有臭味,世人每以為熱,孰知一曝脾陽則愈。 下面再談?wù)劇昂疂衲_氣”與“腳氣沖心”的問題。由我校編撰的名醫(yī)經(jīng)驗錄,內(nèi)有宋孝志教授臨床治療寒濕腳氣總結(jié)一文,驗之于臨床,其實用價值為高,應(yīng)當加以推廣。在治療心衰水腫過程中,宋教授尤其對風心病心衰的辨治,有其獨特見解和經(jīng)驗。他提出以開肺散肝,溫散寒濕之法,治療風心病心衰水腫,而并不刻意單純消腫利水。并推出以“雞鳴散”為主方,苦降酸收,溫散寒濕。數(shù)十年來,他以此法,治療了許多風心病心衰的病人,收到了顯著的療效,曾被周圍許多的醫(yī)患,稱為治療水腫一絕。宋老認為,風心病心衰的特殊發(fā)病機制是:初期
6、為風、寒、濕三邪合而為病,尤以寒濕為重。因寒濕困阻肝脈,流注于四肢關(guān)節(jié),久則經(jīng)絡(luò)痹阻,寒濕凝滯,氣血失和,發(fā)為水腫。因肝為心之子,母病及子,故久病寒濕上沖于心,旁及于肺,而見心悸、喘憋等證。治療當以開上導下,溫經(jīng)散寒,宣降濕濁為主。并以此為機理,選用雞鳴散為主方。雞鳴散一方,出自于宋代朱君輔的類編朱氏集驗醫(yī)方一書。原為治療“濕腳氣”兩腿腫之要方,組方以“著者行之”為原則,以檳榔、橘皮、木瓜、吳茱萸、柴胡、蘇葉、桔梗、生姜行氣降濁濕、化寒濕。方中諸藥均以氣為勝,因治腫必治水, 治水必治氣, 氣行則水散。方中蘇葉溫散風寒, 桔梗開宣上焦, 橘皮開中焦之氣, 吳茱萸泄降寒濁, 檳榔重墜至達下焦, 而
7、成三焦同治。同時木瓜配吳茱萸,可平?jīng)_心上逆之氣,而使?jié)裥安坏蒙蠜_??傊? 諸藥皆主以氣, 使寒濕之邪,或從汗出而解, 或從下利而出。必須強調(diào)此方宜在雞鳴五更時, 冷服為佳,以從陽注陰,從陰解邪。加減之法:寒重加附子; 心陽虛加桂枝; 痰中帶血加小量桃仁; 水腫較甚加茯苓、澤瀉; 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加香附、桃仁、益母草。雞鳴散是一張名方,治療寒濕腳氣與腳氣沖心而為專長。宋老雖已逝世,但他留下了很多的醫(yī)療經(jīng)驗,極為珍貴。余在臨床,治療水氣腿腫,每以五苓散與防己黃芪湯取效,然有時也并不見效。而病人催促消腫,勢如風火,急不可耐,往往使我無從措手足。就在這個時刻,使我想起了宋老推出的“雞鳴散”,治療腿腫甚至腎
8、囊也腫,療效驚人,使我為之驚嘆。 由上述可見,濕從中焦可下著于腎,又可從下焦而上沖于心。凡是物質(zhì)都有運動的特點“, 水本潤下”,猶有上沖之證況其他乎? 腎著與“寒濕腳氣”,皆屬寒濕傷氣,氣滯寒凝之證,然未及于血也?,F(xiàn)在介紹1 個寒濕傷血的證治。 劉某,男,76 歲。在家淋浴,噴頭水出燙人,急呼放涼水,而水又過涼似冰。從此,左腿肌肉泛發(fā)紅紫色之斑,凡3 塊。如同“纏腰火丹”,疼痛頗劇。據(jù)統(tǒng)計:涼藥服過龍膽瀉肝湯;散寒藥服過小續(xù)命湯;活血解毒藥,也服過仙方活命飲。服藥雖多,皆無效可言,而疼痛日甚。其
9、友趙君延余為治。切其脈緩闊無力,視其舌苔白膩而潤。其痛處,尚有紫斑3塊,已2月未退。痛時自覺肌肉拘急而與筋骨無關(guān),痛處遇風寒則加重。余憑脈辨證,認為是寒濕傷血,而非熱邪之證。 處方:蒼術(shù)10g ,陳皮10g ,厚樸14g ,枳殼10g ,桔梗10g ,麻黃3g , 桂枝10g , 附子5g , 干姜5g , 當歸14g ,川芎8g ,赤芍10g ,蔥白2 段,生姜3 片。 此方服至第2 劑而痛減,至第3劑,則出了一身透汗,從此其病痊愈。此方為宋人“五積散”加減而成,擅治寒濕傷血諸般疼痛,而有藥到
10、病除之妙。張仲景治療寒濕而身體煩痛的, 則用麻黃湯以散寒, 加白術(shù)以除濕, 并要求服藥后“微汗”為囑。麻黃加術(shù)湯不但能治寒濕一身煩疼, 而且也治療“水腫”, 其效果極佳。從麻黃劑治水腫, 應(yīng)當說有兩張方子:一張方子是越婢加術(shù)湯; 另一張方子就是麻黃加術(shù)湯。 高某, 女, 37 歲?;几∧[8 年, 一直未消,每因觸冒風寒而加重。曾經(jīng)西醫(yī)診斷為“粘液性水腫”,多方醫(yī)治,而無效可言?;颊咚[,以面目為突出。兼見惡寒,胸滿,肢體沉重酸痛,小便不利,大便常秘,舌苔白滑,脈來浮弦。根據(jù)上述脈證,余辨為寒濕客表,三焦不利,肺的治節(jié)之令不行。
11、160; 治用:麻黃9g ,桂技6g ,杏仁10g ,炙甘草3g ,蒼術(shù)10g。每次服藥后,均出微微之汗,3 劑服盡,腫消尿利,其他各證亦隨之而愈。麻黃加術(shù)湯,是張仲景治療濕家身煩疼的一張名方?!盁┨邸?疼劇之義,它是說寒濕之證。今用它治療水腫,仲景未曾提過。如果說“上腫宜乎汗”,借用它“開鬼門”以消腫則又有何不可? 況且,麻黃宣手太陰之肺以行三焦之氣,白術(shù)運足太陰之脾以化一身之濕,成為治療“兩太陰濕病”而設(shè),豈能用發(fā)汗之一法盡之。至此,乃叩案歌之曰:寒濕身疼不得安,借用治腫理不偏;微微似欲汗出好,術(shù)四麻三要細參。2 風濕與濕熱 &
12、#160;風濕一身盡疼,而以發(fā)熱,日哺所劇者,為其特點。 張仲景治療風濕用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其方:麻黃去節(jié)半兩湯泡,甘草一兩、炙,薏苡仁半兩,杏仁十個、去皮尖炒。上銼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盞半,煮八分,去滓,溫服有微汗。此方治療風濕,劑量宜輕不宜重?!拜p能去實”,味淡則能化濁。外臺秘要的劑量為麻黃四兩,其義難從。 吳鞠通的“三仁湯”,是從麻杏苡甘湯發(fā)展而來。他的辨治濕溫格局,創(chuàng)出了三焦辨證的學說?!叭拐?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所以吳氏的三焦說,緊緊扣住了濕病的傳變規(guī)律,而又暗藏甲兵,指出了治
13、療濕溫病的一定法則。三仁湯以杏仁利上焦肺氣,肺能通調(diào)水道。肺氣一利,則水濕之邪逐流而下,無處潛藏;白蔻仁辛香味竄,沁脾化濕,以蘇醒呆滯之氣機;薏苡仁利濕破結(jié),清除濕熱,以行下焦之滯塞。藥味雖有三焦之分,融匯貫通,又有其協(xié)同作用。開上焦而有助于利中焦之氣;樞轉(zhuǎn)中焦之氣,又有宣上導下之功;開利下焦,使?jié)裼谐雎?自無濕熱糾纏不開之慮。至此三焦通暢,大氣一轉(zhuǎn),則濕熱濁穢盡化,而氤氳之氣乃行。 吳氏天才地發(fā)展了仲景之學,在醫(yī)壇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但他又有畏懼麻黃的思想。由于他在使用麻黃問題上躊躇不前,對仲景的“云龍三現(xiàn)”這一偉大奇觀,反而湮沒無聞。
14、60; 何謂“云龍三現(xiàn)”? 古人把麻黃叫“青龍”。龍為神物,行云布雨,變化莫測。一見于治寒喘的小青龍湯,二見于治熱喘的麻杏石甘湯,三見于治療濕喘的麻杏苡甘湯。 可能有人要問:麻杏苡甘湯,仲景只言治療風濕發(fā)熱身疼等證,而未曾論及治喘問題。余聽此言,啞然而笑曰:此方既有麻黃、杏仁,而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僅為一味石膏之差,彼能治熱喘,而不允許本方治濕喘,則豈有此理耶? 夫治喘必用麻黃,但有其一定范圍而井然不紊。仲景把騰云駕霧的神龍,用點睛之筆寫出“云龍三現(xiàn)”這一偉大奇觀,可以說“嘆為稀有”了。然而使我為之驚訝地
15、是國內(nèi)外對濕證咳喘用麻黃治療則寥若晨星,報道極為稀少,也可以說在當今溫病學中是個冷門。 下邊不揣膚淺,談一談濕溫作喘的問題。根據(jù)中醫(yī)的“人與天地之氣相參”理論。由于自然界的氣候變化,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則使人的體質(zhì)朝著“濕熱型”發(fā)展。所以,普天之下,無論外感內(nèi)傷,則隨濕化熱,一拍即合。濕熱糾纏,如油入面,難解難分,天長日久,則依三焦劃線而為濕病:在上者則有濕性咳喘,在中者則有谷疸,在下者則有腎炎、肝炎。濕熱作喘,如果按照風寒火熱醫(yī)治,非但不見功效,而且越治越重。根據(jù)臨床觀察, 本病痰多而稠粘, 痰白或黃, 胸中發(fā)滿, 脘脹納呆,身體困倦, 咽喉
16、不利, 兼有低燒哺熱。小便色黃, 大便粘膩不爽, 其脈濡, 苔白膩。辨證要點:以咳喘胸滿, 舌苔白膩, 脈來浮濡為主。 治療此病余用過許多方劑,如石沉大海百無一效。最后選用了溫熱經(jīng)緯中的“甘露消毒丹”。這張方子,又名“普濟解毒丹”,原為治療濕溫與溫疫一張藥方。本方的藥物組成:菖蒲、貝母、射干、藿香、茵陳、黃芩、白蔻仁、連翹、滑石、木通、薄荷。余用此方時,必加紫菀、杏仁、薏苡仁,減去木通,換上通草代替。本方用了芳香藥物的菖蒲、藿香以化濕濁;射干、貝母清化痰熱以利肺咽;茵陳、黃芩苦寒清利濕熱之邪;連翹、薄荷辛涼輕揚,而能透熱于濕上;三仁(杏、苡、蔻
17、) 則利三焦之濕熱而斡旋上下之氣機;滑石、通草寒涼滲利,善清濕熱粘滯之邪;紫菀止咳平喘而有提壺揭蓋之功能。 趙某,男孩,年方6 歲。1993 年6 月20日初診。有過敏性哮喘,每因異味誘發(fā)先嚏后咳,繼之則發(fā)生氣喘。近來病情加重,喘而倚息,不能平臥。西醫(yī)檢查:兩肺有哮鳴音,并伴有細小的羅音。白細胞及嗜酸性細胞均有增高。體溫:3719 。診斷為過敏性哮喘合并肺炎。治療用抗菌素與撲爾敏、氨茶堿等藥,而無效可言。余從其胸滿、痰多、舌苔白厚,而辨為濕熱羈肺,積而生痰,痰濕上痹,而使肺氣不利發(fā)生咳喘。當用芳香化濁,清熱利濕,宣肺平喘而為急務(wù)。
18、 藥用: 浙貝母12g ,菖蒲10g ,射干10g , 白蔻仁10g , 茵陳10g , 滑石12g , 藿香8g , 杏仁10g , 薏苡仁12g ,黃芩6g ,梔子8g ,通草10g ,桔梗10g ,厚樸12g ,前胡10g ,紫菀10g。此方連服7 劑,咳喘明顯減輕,夜能平臥,胸滿已除。照方又服7 劑,則咳止喘平。兩肺哮鳴音及濕羅音全部消失,血象正常。 肺居于上,為相傅之官,功司治節(jié),其性清肅而主一身之氣。肺畏火,也最忌痰濕之邪而使其宣降之氣不利。本案氣喘而身熱不揚,胸滿,納呆,小便短赤,舌苔白膩而厚,
19、反映了濕邪上痹肺氣。治療之方,選用了甘露消毒丹與三仁湯合方,芳香化濕,宣肺清熱,利氣導滯,治療濕喘,可稱百發(fā)百中而得心應(yīng)手。 有一次,治療一位徐姓患者,48 歲,其證為喘重咳輕,痰多而難出,咳逆倚息不能臥。切其脈浮濡,視其舌苔則為白膩。余胸有成竹,一見而認為濕喘。用甘露消毒丹治療,但事與愿違,患者服藥以后而無效可言,對下一步棋則如何走也? 自念仲景治喘首推麻黃,如青龍、麻膏等方,然皆未言治療“濕喘”。而且濕邪又有麻黃之禁,令人奈若何耶? 于是我檢索金匱要略方論在論濕門中,載有“病者一身盡疼,發(fā)熱,日哺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于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
20、致也??膳c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麻黃去節(jié),半兩湯泡;甘草一兩,炙; 薏苡仁半兩; 杏仁十個,去皮尖,炒。 我從此方治療風濕在表,悟出了濕溫羈肺作喘的治療方案。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不禁拍案而起曰:“治療濕喘非麻杏苡甘湯而莫屬也?!甭樾榆痈蕼M方之妙,在于麻黃一味,僅用半兩,不在于多,又經(jīng)湯泡, 義在輕宣上焦, 先開肺氣, 而發(fā)微汗, 此乃治濕之法也。佐以杏仁、薏苡仁利肺氣導濕濁, 使從三焦而出。夫肺不宣,則三焦不利;三焦不利, 又可使肺氣不宣。所以一開一降, 一宣一利, 妙在清輕, 玲瓏透剔。一經(jīng)深思, 彌覺妙義無窮, 方雖古而治猶新,“云龍
21、三現(xiàn)”這一偉大奇觀昭然成立。在濕溫學中添了新鮮空氣, 誰云“繼承之中而無發(fā)展也?”于是,我在甘露消毒丹中,毅然加入麻黃2g ,先煎去上沫。徐媼改服此方, 凡3 劑則喘平人安, 痰清氣爽, 快然而愈。從此以后, 何止千百病人, 依法而效, 篇幅所限,恕不多舉。 我認為溫病學中最大的成就,在于它的“濕溫學說”,濕溫最雜,而治法最難。在辨證論治中寫的精義橫生,極見功夫。為了由博返約,舉一反三,應(yīng)首先揭其濕溫為病之特點,計有四項而與眾不同: 濕為粘膩之邪,而能使氣機不利; 濕邪發(fā)熱,身熱不揚,日哺則甚; 濕熱傷人,身重酸楚,懶于活動; 脈來浮濡,舌苔白
22、膩。歌曰:濕溫苔白脈來濡,胸滿脘脹不欲食;發(fā)熱不揚身酸楚,四大特點辨證時。治療濕溫雖有上、中、下三焦之不同。其中代表方劑有:三仁湯,甘露消毒丹,藿香正氣散,為治療濕溫的名方代表。抓住這一核心,便能沖鋒陷陣而建奇功。 濕溫病濃縮到以上的程度,還不能說一了百了。還有一張名方叫做“加減木防己湯”,能治療“濕熱痹”百發(fā)百中,必須一提。加減木防己湯,出自吳鞠通的溫病條辨。他說:“暑濕痹者,加減木防己湯主之?!笔顬闊嵝啊? 暑濕痹”即是“濕熱痹”的代稱。加減木防己湯,是治療濕熱痹的一張名方。自從素問·痹論指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
23、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后世醫(yī)家,遵經(jīng)重道,咸宗其論,論治痹證,莫不以風寒濕三氣為先。 “濕熱痹”興于后世,乃是清代醫(yī)家研究出來的科研成果。本證由于外感熱邪,與濕相并;或素體陽盛有余,感受外邪,易從熱化;或因風寒濕痹,積久不解,郁遏陽氣,化而為熱;或在治療之中,過服溫熱藥品等原因,都可以導致“濕熱痹”的發(fā)生。 金匱翼·熱痹云:“熱痹者,閉熱于內(nèi)也。臟腑經(jīng)絡(luò),先有蓄熱,而復遇風寒濕氣客之。熱為寒郁,氣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熱,則作痹然而悶也?!庇纱丝磥?濕熱痹證,客于經(jīng)絡(luò)關(guān)節(jié)
24、之間,濕滯熱蒸,蘊結(jié)不開,榮衛(wèi)氣血經(jīng)脈受阻,運行不通,不通則痛,因而成為熱痹。辨“濕熱痹證”,首先要辨出一個“熱”字,切不要一見身痛,便當寒邪斷也。此證為熱邪肆虐,多伴見口干而渴,小便黃赤而短,大便或見干燥,肢節(jié)煩痛為劇,有的病人可出現(xiàn)對稱性結(jié)節(jié)紅斑。濕熱痹的脈象,多見滑數(shù),或滑大有力;舌質(zhì)紅絳,舌苔則黃白厚膩。 治療濕熱痹,禁用羌活、獨活、防風等風燥藥。必須清熱利濕,疏通經(jīng)絡(luò),少佐通衛(wèi)行氣之品。藥用加減木防己湯:防己、生石膏、桂枝、海桐皮、薏苡仁、通草、滑石、杏仁、片姜黃。使用本方,要重用生石膏,以清熱邪而為主;配以滑石、杏仁、通草、防己、薏苡
25、仁清利三焦之濕熱,導濕利肺而為佐;桂枝溫通衛(wèi)氣外散風邪;片姜黃活血通絡(luò)而止疼痛。全方之藥,配伍相合,共奏清熱利濕,通氣活絡(luò),開痹止痛的作用。因其效果非凡,吳鞠通稱之謂“治痹之祖方”。 吳鞠通治療“濕熱痹”的貢獻,非常之大,實際上對舊說的“三氣”為痹,從辛溫治療一躍成為辛涼止疼,乃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它的生命力至今未衰,讀者幸勿忽視。 附病例1 :王某,男,15 歲?;加蚁ヅc踝關(guān)節(jié)紅腫疼痛,達半年之久。并伴有腳板抽掣,右肩關(guān)節(jié)疼痛。小便黃赤,大便干結(jié),口干喜飲。血沉測定:50mm/ 1h ,脈來滑數(shù),舌
26、苔黃膩,余憑脈辨證為濕熱痹證。方用:木防己15g ,桂枝10g ,杏仁10g ,滑石15g ,通草10g ,生石膏30g ,蒼術(shù)10g ,蠶砂10g ,薏苡仁30g ,海桐皮12g ,片姜黃10g。上方加減,服至30 余劑,關(guān)節(jié)之疼痛明顯減輕。血沉測定:25mm/ 1h 。原方又加赤小豆、金銀花各12g ,右側(cè)關(guān)節(jié)之紅斑,逐漸消退。血沉測定:3mm/ 1h。共服60 余劑而痊愈。 附病例2 :索某,男,50 歲?;純上リP(guān)節(jié)紅腫熱痛,屢服驅(qū)寒散風之藥而無效可言。其人小便黃短,大便不爽。脈來滑數(shù),舌紅而苔膩。余辨為“濕熱痹”,乃用木防己湯進行治療。服
27、藥60 余劑而病愈。 治療“濕熱痹”,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濕熱相因為邪,糾纏不清,難以速除,應(yīng)守法守方,不能操之過急。 (2) 濕熱內(nèi)蘊,相蒸則黃,其人鞏膜、舌苔、小便色黃的,叫做“三黃反映”,以測“濕熱痹”與黃疸初萌非常準確。 (3) 本方之生石膏必須重用, 熱甚者可加知母; 痛甚者, 可加大片姜黃、海桐皮的劑量。 (4) 在治療過
28、程中,常可根據(jù)其兼證進行加減,例如:熱傷營血,出現(xiàn)皮下紅斑者,可加紫草、茜草、丹皮、紫花地丁、生地清熱涼血解毒之品;濕邪盛而小便不利者,可加龍膽草、車前子、蒼術(shù)、黃柏清熱利濕之品;如果氣血瘀滯,疼痛突出的則加乳香、沒藥、炮山甲活血止痛之品。 (5) 治療濕熱痹必須忌口,不得食肥甘酒肉,包括高脂肪、高蛋白等食品,以及各種補藥在內(nèi)。 濕熱為病,除痹證以外,對濕熱下注,而病腰腿疼痛的也大有人在。當然濕熱病的腰腿疼痛也屬于痹證之例。濕為土之氣而親于下,無論外濕與內(nèi)濕,則其發(fā)病的規(guī)律中,都有“濕熱下注”而發(fā)
29、生腰腿疼痛的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所以,才有“上病多風,下病多濕”的一句格言。治療濕熱性的腰腿疼痛也非易事,關(guān)鍵在于辨證之準確,論治之效應(yīng),沒有一定的經(jīng)驗則是難以達到的,下面我舉出1 例醫(yī)案以茲說明: 聞某,女,45 歲。1993 年10 月5 日:患者從臀至腿, 肥胖粗大, 其腫如象, 非常沉重, 行步維艱。余按其腿,肌肉只脹,而不見凹陷。問其小便色黃而味臭穢,兼有帶下淋漓。切其脈沉緩, 視其舌苔黃而膩也。余辨此證, 為濕熱下注, 似腫非腫, 濕凝氣阻,氣血不利之所致。治療:清下焦之濕熱, 利氣脈之瘀滯。選用醫(yī)宗金鑒之“加味蒼柏散”。方劑:知母
30、、黃柏各10g ,防己12g ,木通10g ,當歸10g ,白芍10g ,獨活6g ,羌活6g ,蒼術(shù)10g ,白術(shù)20g ,木瓜10g ,檳榔10g ,牛膝10g ,生地10g。上方服完5 劑, 腿胖腫變成松軟, 帶下大減。效不更方, 又服5 劑, 則腿之腫脹明顯消退。此時患者感覺周身無力, 此乃濕邪去而顯露正氣不足之象。于法當用扶正之藥, 而又恐戀邪為患。轉(zhuǎn)方乃用治療氣血兩虛, 而又有濕邪存留的“當歸拈痛湯”: 當歸15g、黨參12g、茵陳12g、白術(shù)12g、茯苓20g、豬苓20g、澤瀉15g、防己12g、苦參10g、升麻3g、黃芩6g、羌活6g、獨活6g、防風6g、葛根10g、蒼術(shù)10g。此方連服5 劑,兩腿腫脹大減。切脈為軟、舌色淡嫩, 自稱疲倦少力。辨為濕邪雖解, 脾氣之虛象已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智能化環(huán)保監(jiān)測系統(tǒng)建設(shè)合同范本3篇
- 23《海底世界》說課稿-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下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專項工程造價咨詢修改合同:2024版一
- 2025版高端酒店窗簾制作與安裝合作協(xié)議3篇
- 6 將相和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哈姆雷特悲劇情節(jié)讀后感
- 2024淘寶年度合作伙伴產(chǎn)品研發(fā)合同模板3篇
- 2024年股權(quán)收購與債務(wù)重組合同3篇
- 2024年長春婚姻解除合同樣本3篇
- 個人承包2024年度生產(chǎn)線能源管理合同3篇
- 2024版Amazon店鋪代運營與品牌授權(quán)及維權(quán)服務(wù)合同3篇
- 影視作品價值評估-洞察分析
- 勘察工作質(zhì)量及保證措施
- DL∕T 1631-2016 并網(wǎng)風電場繼電保護配置及整定技術(shù)規(guī)范
- 九月主題計劃《 嗨,你好》
- e乙二醇精制車間設(shè)備布置圖
- 縣級綜治中心等級評定細則、申報表、負面清單、流程圖
- 《中外資產(chǎn)評估準則》課件第1章 資產(chǎn)評估準則及其形成機理
- T∕CGMA 033001-2018 壓縮空氣站能效分級指南
- 清華大學寶玉石鑒賞標準答案
- 公司組織架構(gòu)及部門職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